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余庆县 >> 松烟镇

松烟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邹前方 (1952~1971)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邹前方,1952年2月7日出生于贵州省余庆县白泥区(现白泥镇)农村。父亲邹兆伦是解放后农村土改积极分子,又是全县农村开办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带头人,1953年入党;母亲是个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一个大姐和两个哥哥都是共产党员。邹前方一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读小学期间,正值毛泽东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年代。家庭环境的熏陶,雷锋精神的激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学校,他是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刻苦学习的“三好学生”;在农村,他是个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好少年。邹前方8岁时给生产队喂了一头牛,为了把牛喂好,不管天晴下雨,他都要把牛拉出去放;还跑到10多里路外去割嫩草,有时还把家里喂猪的饲料拿去喂牛。邹前方的一举一动,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一次还故意问他:“你为什么拿家里的饲料喂牛?”邹前方说:“牛是生产队的,喂好了能给队里犁田。”父亲满意地笑了。在邹前方的精心饲养下,这头牛长得膘肥体壮,他被队里评为养牛模范。  1969年4月,刚满17岁的邹前方报名参了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新兵训练结束后,一列奔驰的火车,把邹前方带到新的战斗岗位——贵州驻军某部七连八班。  新的战斗生活开始了。邹前方文化低,在学习中碰到许多困难,一个生字要抄几十次,一个生词要反复领会几十遍。在困难面前,邹前方毫不气馁。他勤向战友请教,常常坚持夜学,边学边记,直到学会为止。通过学习,他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朴素的阶级感情不断得到升华。他常对战友们这样说,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当兵,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人民服务,站岗本身就是为人民服务。我要像张思德那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的热忱,不断改造世界观。  八班守护的是黔桂铁路线上的一个隧道口,座落在远离县城的一个山沟里。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单调枯燥的环境中,邹前方却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在站岗执勤中,邹前方看见铁路工人常常拿着锤子敲打铁轨上的道钉。他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道钉虽小,作用大,没有千千万万颗道钉,火车就要脱轨。我们要向道钉一样钉在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  就是这平凡而可贵的“道钉精神”,鼓舞着邹前方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迎来了一个个黎明的朝霞。  年复一年,冬去春来,邹前方更加热爱自己的岗位,更加熟悉这里的一切。在八班守护的地段,有多少节铁轨,有多少根枕木,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邹前方不仅自己在政治上和工作上积极上进,同时也非常关心周围的战友和群众的进步。班里一名新战士一度不安心在山沟里守隧道,邹前方就主动和他结成“一帮一”的对子,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他的一名同乡战友分到兄弟连队后,多次变换工作岗位,产生了埋怨情绪。邹前方经常写信鼓励他要像张思德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为革命任劳任怨。八班还有一名知识青年,曾抱着满腔热情参军,但分到八班后,就觉得在山沟里守隧道没意思。邹前方一次又一次地找他谈心,帮助他在艰苦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后来这位知识青年安心工作,还加入了共青团,被提为副班长。  邹前方乐于助人。一名战友家里老人生病,生活有困难,他就用这个战友的名字汇去了钱,帮助战友家度过难关。附近生产队有群众生病,他总是前往看望,给予生病群众多方面的支持。  八班有个习惯,饭后的第一班岗,谁先吃完饭谁就自动接替。邹前方除了站好自己的那班岗外,总是争着去站这班岗。  八班守护的隧道口,是几个公社连接县城的交通要道。为了方便南来北往的群众,在邹前方的倡议下,全班同志一起动手,在隧道旁搭起了草棚。邹前方和班里的同志们一道,把一杯杯开水送到过往群众手里。这里也成为八班开展群众性宣传工作的一个场所。邹前方和班里的同志们还帮助附近一个生产队办起了一所政治夜校。  邹前方身居山沟,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的敬业精神,深受同志们的赞扬。领导上表扬他,同志们评他为五好战士,团支部评他为优秀团员。在赞扬声中,在荣誉面前,邹前方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久,他向党支部表达了自己要求入党的心愿,他表示:一个革命战士,要“胸中装着共产主义目标,决不回头数自己的脚印,为革命吃苦永不记帐,为共产主义奋斗永不歇脚。”  1971年,是邹前方入伍的第二个年头。  4月22日清晨,初夏的云雾山,雨雾蒙蒙。吃过早饭,邹前方照例代替战友站了饭后的第一班岗。  上午9点13分,一列满载物资的列车从山谷中奔驰而来。“列车快出洞了!”邹前方招呼在隧道两旁的群众注意安全。  在雨雾中,邹前方突然发现数十米外,几匹被机车轰隆声和巨大的汽笛声惊吓了的骡马沿着铁轨狂奔乱跳。这是贵定县马场河公社东风生产队驮运粮食的马队。  “不好!”邹前方清楚地知道,惊马不出轨,列车就要倾覆!国家财产就要遭到严重损失!高填方路基下,100多名正在施工的民工生命危在旦夕!这条南来北往的运输大脉就会中断……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列车越来越近。在这紧急关头,只见邹前方大步冲进铁轨,奔向马群……  列车冒着阵阵浓烟冲出隧道口,在烟雾中司机发现了正在与惊马搏斗的解放军战士,立即拉下紧急制动闸。可是,巨大的惯性使列车飞快地猛冲过来。  隧道口离马群只有60多米,这对于以每秒钟16米速度前行的列车来说,时间是非常短暂的。  “邹前方,火车出洞了,快!”铁路工人惊呼着追了过去……  “解放军同志,解放军同志!”民工们边奔跑、边高声喊,追了过去……  看到险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追了过去……  列车的轰隆声,工人们的呼喊声,邹前方全然不顾,他的双手紧紧抓住停留在铁轨中间的两匹马,用肩撞,用头顶,撞出了前面的一匹马。  列车越来越近,40米,30米,20米,10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邹前方使尽全身力气,终于推出最后一匹马。然而,巨大的车头向他压了过来……  列车脱险了。人民财产保住了。刚满18岁的邹前方用英雄壮举实践了自己的豪迈誓言:“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一定做到像欧阳海、王杰、蔡永祥那样,为革命洒尽最后一滴血。”  1971年7月12日,昆明军区党委作出《关于向邹前方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广大指战员和民兵广泛开展向邹前方同志学习的活动。7月13日,贵州省军区隆重召开了向邹前方同志学习大会,并为邹前方追记一等功。根据邹前方生前的申请,他所在部队党委决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以上内容由"月下独酌"分享。]

冉正万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冉正万 (1967~)  笔名精天。贵州余庆人。民盟成员。中共党员。中专学历。历任贵州省地矿局106地质队技术员、宣传干事,中国地质文联合同制作家,贵州省作协合同制作家,《山花》部代理主编助理。政工师。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跑着生活》,中篇小说《奔命》、《徒步城市》、《乡村话语》、《一生一世》,短篇小说《露草珠花》,报告文学《天道酬勤》等,共发表中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40余篇,散文30余篇,报告文学4部。《奔命》获贵州省首届政府文艺奖二等奖、贵州省第四届新长征文艺创作一等奖,《乡村话语》获贵州省第五届新长征文艺创作一等奖,中篇小说《爸老师》改编成电影剧本。  [以上内容由"地球人都知道"分享。]

飞龙寨景区

飞龙寨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飞龙寨景区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余庆县花山苗族乡境内的飞龙湖畔西侧,是飞龙湖休闲度假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区由三个部分组成:天下第一飞龙长廊、荷花园、民族风情园。该景区以苗族古寨为中心,以龙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为核心,以荷花园和飞龙湖山水景观为特色,辐射周边朝阳洞、石家洞、古树林等景点。境内自然风光秀丽,山水峡谷独具特色。  飞龙湖荷花园位于飞龙寨当门坝,因数十亩良田遍植20余种荷花而得名。荷花园中栈道与园岸、亭廊相接,高低错落,各种莲开并蒂、风姿绰约。荷花园附近的苗族民族风情表演园,占地1300余平方米,可容纳2000余名观众观看歌舞表演:歌曲有《敬酒歌》、《醉苗乡》等;芦笙歌舞有《情满苗山》、《花山汉子》、《锦鸡姑娘》;板凳舞有《恰蒙丫》。表演欢快热烈,独具特色,让您尽情领略民族文化盛宴。  门票:余庆户口凭身份证10/元;县外60/人。  地址:余庆县花山乡  自驾线路:沿余凯、江安、道安高速抵达花山乡  花山苗族乡  花山苗族乡是余庆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地处余庆县西南角,与遵义市湄潭县石莲乡、黔南州-县天文镇接壤,贵州最大河流——乌江环乡而过。全乡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208.9亩(其中田15900.8亩,土30308.1亩),森林覆盖率为53%。年平均温度16℃,海拔高度在460M至1344M之间。   花山苗族乡辖4个村128个村民组,总人口为1…… 详细++

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贵高原、乌江中游的余庆县境内。2009年,随着国家"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构皮滩电站下闸蓄水,贵州省第一大人工湖泊正式形成,形似飞龙,故取名为飞龙湖。  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人工库塘型湿地,常水位610m,对应水域面积19km2;最高水位海拔630m,对应水域面积23.1km2;规划总面积2742.9hm2,公园湿地率84.1%。同时兼有河流湿地,规划区内汇入的主要支流有敖溪河、先锋河、赵溪河等。  湿地公园范围内有蕨类植物20科28属36种;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被子植物78科216属265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银杏,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榉木、楠木等。规划区域分布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36种,其中兽类23种,鸟类64种,爬行类13种,两栖类12种,鱼类24种。  2011年,余庆县委托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了《贵州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2年6月,《贵州余庆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2012年9月,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司组织专家对飞龙湖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论证。2012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贵州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同意开展试点工作。  湿地公园划分为保育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及管理服务区四个功能区。  保育区面积1230.6公顷,占公园总面积45%。该区域以水质保护与保育为核心,加强保护保育外围林草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有效保护鱼类、鸟类等动物良好的栖息地,维持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增强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宣教展示区面积595.1公顷,占公园总面积22%。在该区域内充分利用湿地资源和景观,通过室内外湿地的展示,全面介绍湿地科普知识,提高游客的湿地保护意识与认知水平。  管理服务区面积54.7公顷,占公园总面积2%,为公园综合管理、游客服务接待的区域。  合理利用区面积862.5公顷,占公园总面积31%。主要分为飞龙寨片区和敖溪河片区,飞龙寨片区在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设置一定湿地生态旅游项目,构建合理的利用产业链条,提高湿地公园的自养能力。敖溪河片区开展湿地综合利用示范,合理规划水产养殖区域,适度开展的生态观光活动。  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湿地公园建设基本方针,余庆县成立了贵州余庆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正科级事业机构,编制8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湿地资源保护的投入,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严格保护,目前,保育区内的核心区支流已全面封航,以减少人为干预自然行为。  为了提高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利用水平,余庆县境内已相继开工建设余庆至凯里、道真至瓮安等3条高速公路,为合理利用区的旅游开发打好基础。目前,已完成了公园西、南、北大门建设,基本完成了合理利用区内飞龙寨和浪水湾的游客服务中心、湿地生态园区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猕猴半島、龙型长廊和民俗村寨等重要景点建设。  未来三年,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将围绕《贵州余庆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有序推进。以乌江河谷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为基调,建设以峡谷悬崖峭壁、喀斯特河谷植被景观、水库大坝和苗族民俗风情为特色,集湿地保育、防洪调蓄、能源开发、湿地生态功能展示、生态观光、科研科普、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景点位置  贵州省余庆县花山乡飞龙湖  

平桃原始森林景区

  平桃原始森林景区  平桃原始森林景区与省级风景名胜区江界河紧密相连,  距江界河大桥22公里。咆哮的乌江水到这里变得十分温驯,  江水平缓,江面宽阔。两岸古树参天,藤蔓缠绕,动物种类繁多,时有猴群在林中嬉戏,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娃娃鱼(大皖)也常在这一带出没。山上有十人合抱的古松,松干上长满了青苔、附生藤和多棵寄生树,形成树生树奇观。景区内还有天阴桥、葛口河等景点。天阴桥是赵溪河汇入乌江形成的一段暗流,长数百米,出口处是一大洞,洞内水成墨绿,人可进洞数丈。洞里鱼群聚集,悠游自在。当地人传说,如果在此捕鱼,洞中水便即刻上涨封洞,因而很少有人敢问津,长期以来一直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还有一处奇观是悬崖上有如水桶粗的泉水飞泻而下,落入江边自然生成的石潭后再流入江中。潭内一石如鱼背时隐时现,神奇难喻,尚未具名。这里是生态旅游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构皮滩峡谷景区

  构皮滩峡谷景区  构皮滩峡谷景区距乌江回龙大桥10公里。这里因将要建成乌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构皮滩电站而更加吸引游人。  构皮滩电站经过40多年的勘测工作,在这里留下许许多多宝贵的人文景观。为方便勘测工作而建的铁索桥长112米,宽2米,高60米,飞架于两岸的绝壁之上。若从桥上走过,浮云缭绕,如腾云驾雾。  两岸绝壁上,因地质勘探需要而开凿了一排排石洞,层层相通,洞洞相连,人游其间,如入洞天福地。构皮滩坝址往上,山崖层层叠叠,两岸山峰雄奇险峻。该段人迹罕至,山、水、林、泉、石依然保持着原始风貌。船入金城峡,如临长江三峡,立刻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围之中。  河谷狭长幽深,两岸壁立千仞,涛涛江水声不绝于耳。金城锁雾、南极仙翁、天然浮雕、情侣岛、珍珠泉等有趣的景点都在这一景区。

他山摩崖

  在余庆县西南松烟铺的蒲村。明末永历年间(1647—1661),右金都御史钱邦芑(字开少),因拒绝与孙可望共事,长期隐居于此。曾辟百亩柳湖以自娱。中有72泉,时涌连珠粒粒而上,堤柳数百章,大可合抱;春夏间晓露垂珠,烟岚缭绕,风景秀丽,人称“小钱塘”。柳湖之阴有钱氏寓卢大错庵(钱自号“大错和尚”)。旁即他山,回曲斜抱,上多奇石,有的酷似六畜。山上崖刻“他山”、“玉屏洞天”、“藏书筐”、“梅仓”及“明少保钱开少放歌处”等字,至今犹存。

构皮滩坝址

   构皮滩坝址 位于构皮镇1.5公里处,距大乌江码头10公里。该景区以“雄”为特征,有翠屏山之雄,有铁链横江之雄。构皮滩电站建成后,其上游至乌江渡137公里水域内,将形成“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   

余庆红渡景区

余庆红渡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坐落在乌江边上,距大乌江集镇2公里,因1935年1月红军在村中廻龙渡口率先突破乌江、北上遵义而得名红渡。该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四周群山环抱,小溪流淌,四季风景如画。在这片红军当年浴血奋战的土地上,目前正在探索“旅居农家”建设的新路径,寻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转型升级的突破点。  红渡村因红军而得名,却因梯田而闻名。规模宏大的红渡梯田是贵州省著名的十大梯田之一,2000多亩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梯田分布在海拔300~9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其线条行云流水,其规模磅礴壮观,加上景色随季节更迭不断变化,可谓美不胜收。在这梯田的海洋里,最大的田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两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既涵盖了贵州梯田的特色,也独有自己的风采。

余庆廻龙溪风景区

余庆廻龙溪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景点名称:遵义市余庆廻龙景区  地址:贵州省贵州省余庆县中华中路  廻龙溪风景区自1995年就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岩脚古镇更有“百泉古镇”之称。景区内,山峰奇秀,水质碧绿,有“一溪源两院,八仙定九狮,九狮拜一象”的优美民间传说。  廻龙溪风景区自1995年就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岩脚古镇更有“百泉古镇”之称。景区内,山峰奇秀,水质碧  绿,有“一溪源两院,八仙定九狮,九狮拜一象”的优美民间传说。回龙溪上游的木贡村,被陈为“长寿村”,本世纪初,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村民平均寿命在85岁以上,其中90岁以上的有38名。化验显示,两股温泉的水温一直保持29.3℃的恒温,富含偏硅酸、重碳酸、富碘钙等24种微量元素。这里有特殊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及丰富的少数民族的人文文化比较下,岩脚古镇久负盛名。  廻龙溪景区位于六枝北部,距离六枝中心区仅24公里,面积127.6平方公里,距离被誉为地球之宝的织金洞仅87公里。该景区以岩脚古镇为中心,景点有九狮拜象、火焰山“太和永恰”石刻、观音洞、观音莲台、万灵山、小屯古堡、仙人桥、古堡、古庙、温泉、冷泉等21个景点。回龙溪景区以山奇、水清、河湾、泉怪为其特色,集古迹名胜、特色小吃于一体,成为领略江南煤都,水乡风光的旅游地。  廻龙溪景区自2011年建设以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景观优势,现已发展成为集温泉度假、休闲养生、酒店餐饮、自然观光、老年公寓、儿童游乐、会议接待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区,是周边城市旅游和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  景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民族风情古朴浓郁,人文风光独特,民族节日文化丰富多彩,旅游业态多姿。廻龙溪纵贯景区全境,碧水长流,与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游憩价值极高,相继入围《2016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2016年贵州省省级度假区创建试点景区以及2017年度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景区。  首届温泉节暨廻龙溪美食文化周活动时间为2017年5月20日至27日,内容有十全十美长桌宴或千人宴(杀猪饭)、养生温泉浴(廻龙溪温泉)以及廻龙大舞台(文艺表演)等。另外,游客们还可以漫步岩脚古镇,在廻龙溪上撑竹筏,品尝老字号肉饼、岩脚醋、岩脚面等古镇美食。开幕当天,共吸引游客近万人次。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万丈坑红军烈士墓

万丈坑红军烈士墓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万丈坑红军烈士墓  万丈坑红军烈士墓在龙家镇光辉村一溶洞旁,距县城82公里。建于1956  年8月,墓座西北,向东南.细錾青石精砌。长4.7米,宽3.2米,高2.1米。前墓壁  前顶部正中,雕一五角星徽,凸出描红,星徽下方.框立一长方形青石墓碑,镌刻"红军烈士之墓"6个描红大字;墓前有石台阶2级.周围有水泥栏忏。此外,墓的左、右、  前方,有纪念石碑5块,记载着红军战士牺牲经过和人数等。  1982年12月10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1日,在该墓竖文物保护标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龙场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

龙场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龙场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  回龙场渡口,原为余庆到湄潭的交通要道,解放后湄黄公路建成,废弃停渡,但当年红军抢渡乌江的战斗遗址尚存。战壕遗垒隐略可见。浮桥竹竿现存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1982年2月省人民政府将贵址命名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  1日,竖文物保护标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千岛湖风景区

  千岛湖风景区  构皮滩电站建成后,蓄水位提高100米,回水137公里到乌江渡电站,将出现“高峡出平湖,奇峰显峥嵘”的景象,库区内孤岛、中岛众多,港湾、河汊纵横。在这里最能体现水中观峡、峡中观景、湖中观岛、岛中赏湖的观光特点,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是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的理想去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大乌江风景名胜区

大乌江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乌江风景名胜区  余庆大乌江风景名胜区位于遵义市余庆县中部,处于黔北、黔南、黔东南、黔东旅游区域的中心,区位适中。景区主要以横贯余庆县中部的大乌江为主体,分为大乌江金城峡段区、四龙场区、沙湾段区、牛尾滩段区、老村河片区、花山民族风景片区及他山摩崖、万丈坑红军烈士墓等两个独立景点,有自然景观39个、人文景观  12个,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该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好,环境质量高,空气水体均未污染,景点分布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规模,是一个集深涧峡谷、急流险滩、悬崖峭壁、奇峰异石、原始森林、珍稀动物、溶洞为一体,有着雄、奇、险、秀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内至今还保留有古桥、古墓、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大乌江老虎口险滩、神奇的马尾瀑布等自然奇景让人叹为观止,著名的红军强渡乌江的战斗遗址也在这里。  余庆大乌江风景名胜区具有较高的品味和观赏、文化、科学价值。  地址: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  类型:山河流  开放时间:  8:30-16: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奔腾乌江美画廊

  余庆的得天独厚之处,在于奔腾不息的乌江从县域中部穿流而过,流经花山、构皮滩、大乌江、龙家、敖溪、关兴六个乡镇,全长62公里,把两岸40多个美丽绝伦的景区(点)自然地串联在一起。  -县与余庆县交界处是江界河。江界河渡口是中央红军长征突破乌江天堑的主要渡口之一,乘着小舟下行四公里,便是余庆县花山苗族乡滨江村。从这里就进入了余庆县规划的第五个大乌江生态旅游区。旅游区长18公里,面积38平方公里,除了乌江两岸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之外,还有状元桥、石家洞、朝阳洞、万里民族风情、花山中学古树林等自然景观。   神秘石家洞   石家洞位于乌江边300米高的悬崖绝壁上,潜藏着太平天国冀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失散的后勤部队在洞中隐居避难的秘密。要进洞只有借助船只、绳索等交通攀援工具,将人一个个的吊上去。到洞口,抬头不见天空,下望不见江岸,使人不寒而栗。   洞内还残存着当时的木盆、灶头、瓦罐、柜子盖等。洞中有多处题字,其中字体最大、能清晰辩认的有“险甲天下,万两黄金徒自有,不如山头一局棋,楚子荥阳弘林永历元年”等字样。   1989年,村民石渊密在洞口下丛林树脚拾得铜质“南明总兵官防印”一枚(现收藏于县文化馆),又有人拾得银碗一只。从洞中残存文字和洞外遗物,可以肯定,350年前,南明政权的官兵曾在石家洞居住。构皮滩电站蓄水后,从水面可直接进入洞口。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松烟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松烟社区

----

中乐村

----

友礼村

----

松烟村

----

大松村

----

二龙村

----

觉林村

----

新台村

----

松烟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