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福州 >> 鼓楼区 >> 鼓西街道

鼓西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东路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特色街区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91-87675791  开放时间:  三坊七巷全天开放,区域内小景点开放时间8:30-17:00。  交通  1.南后街、杨桥巷(路):乘坐5、18、22、27、55、61、66、80、128路到“双抛桥”站下车可到。  2.光禄坊:乘坐16、18、27、61、109、105路到“省电影公司”(白马路光禄坊口)站下车可到。  3.吉庇巷(路)、宫巷:乘坐1、K1、8、11、20、66、76、77、80、101、117、121路到“道山路口”站下车可到。  4.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乘坐1、K1、8、11、20、66、76、77、80、101、117、121路到“南街”站下车可到。  门票  票价:  1、严复故居、二梅书屋、水榭戏台、小黄楼、林聪彝故居、谢家祠、王麒故居、郭柏荫故居、刘家大院、周哲文艺术馆、鄢家花厅、刘齐衔故居(联票价):120元  2、水榭戏台、小黄楼、林聪彝故居:20元  3、严复故居、刘家大院:15元  4、王麒故居、郭柏荫故居、鄢家花厅、尤氏民居:10元  5、谢家祠、刘齐衔故居、周哲文艺术馆(光禄吟台青砖楼):5元  优惠政策  1、福州市民及常住人口可持年票参观三坊七巷所有景点,年票价格为30元。  2、免票对象:持有效证件的现役军人(不含预备役)、离休干部、残疾人、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儿童。  吉庇巷福州宫巷黄巷福州光禄坊衣锦坊水榭戏台(衣锦坊明清艺术博物馆)福州郎官巷文儒坊塔巷杨桥巷安民巷

于山风景区

于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于山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五一广场附近。相传汉代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又传称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全山面积11.9公顷,山高58.6米。山上有大士殿、定光塔、戚公祠以及摩崖石刻等诸景。大士殿在古代是福州城中的百官遥拜皇帝地方,现为福州市博物馆。大士殿东邻“护国寺”,西接“真龙庵”。  定光塔坐落在于山西麓的定光塔寺旁,是一座高41米的七层八角型白塔,游客可登塔顶俯瞰城区。  戚公祠位于定光塔寺东,专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相传戚继光当年率兵在福建抗倭,连打了三次大胜仗,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庆功。后人在此建戚公祠。现祠为1918年重建。祠正厅塑戚公坐像,厅两侧壁上悬挂着四幅画卷歌颂了戚公抗倭的功绩。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于山路  类型:山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591-83355720;0591-83306464  开放时间:  8:30-17: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交通  乘1、2、19、20、51、52、60、64、69、74、76、80、86、106、122、129、130、133、301、303、k1、k3路等公交车在龙华天桥(先施大厦)站下车步行约230米可达  戚公祠醉石榕寿岩福州白云寺平远台定光寺舒啸台补山精舍九仙观福州九仙洞廓然台九日台音乐厅揽鳌亭吸翠亭

邓拓故居

邓拓故居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邓拓(1912~1966年),原名邓子健,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竹屿人,家住道山路第一山房。父邓鸿予举人出身。民国15年(1926年),邓拓就读于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民国18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社会经济系。翌年冬,加入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秋,转学到上海法政学院,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区党团书记,中共法南区委宣传干事、宣传部长和南市区工委书记等职。  1949年秋,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同年冬,受聘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8年,调离人民日报社,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分管思想文化战线工作;主编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1959年,兼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领导小组组长,出版《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1960年,兼任中共华北局-候补书记。  邓拓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不久,与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撰写《三家村札记》杂文。“文革”开始,被打成所谓“三家村集团”,身心受到极大摧残。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1979年2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著有《邓拓散文》、《邓拓文集》、《邓拓诗词选》等行世。1994年,福州邓拓故居修复,建成“邓拓纪念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福州文庙

福州文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文庙,又称“先师庙”,俗称“圣人殿”,在福州市鼓楼区圣庙路。殿内的儒家青石群雕造像,在表现技法上注重质感和比例,形神兼备,雕刻精美洗练。展示了儒家现实生活气息的境界。形象丰满圆润,气质浑厚,衣饰简素,具有轻快流畅的特色。如此雄伟壮观的儒家青石群雕造像,实属宇内罕有。殿内,悬挂重新复制的由康熙皇帝以下五位皇帝书写的六面大匾额。以及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书写的楹联,金字熠熠,满壁生辉。移身殿内,令人油然而生崇仰肃穆之情。  门:  棂星门亦称先师门。现存石构件属明代所建。六柱三开间,对称布局,每根柱脚用两块夹杆石前后对夹锁固。东西两翼墙上镶嵌着“江汉秋阳”、“金声玉振”联句石刻,花岗岩,长2.62米、宽0.73米、楷书、阴文。  大成门古称戟门,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中三间屋面高出两边间,青石抱鼓石3对,石檐柱八根。大成门左内侧竖着《咸丰元年重建福州文庙碑记》石碑二方,通高2.68米、宽0.84米、厚0.21米,郭柏荫撰文并书写190字碑文,刘永松篆书碑额,匠蒋学心。站立二碑前,静心凝视阴刻的碑文会逐渐地凸现出来,呈现阳文碑刻的奇异效果。左右出檐殿庑各11间连接大成殿是辟作《孔子圣迹展》和《福州教育史展》的两个展厅。  大殿  大成殿前建有突出式长32米,宽9米,高出埕面1.2l米,周边饰以栏板栏杆的月台。台面铺作大石板,内中空。每当太阳东升西降横照月台埕面上,人们可从栏杆下平视埕面,可见石埕面冉冉上升之瑞气的奇异景观。   大成殿雄踞于高出埕面1.46米的石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铺以石柱,用石檐柱22根,石内柱8根。石柱头之上衔接木柱,落地木柱18根。上下檐之间铺作层共有42攒五跳八铺作的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组成。石柱硕大,按花岗岩每立方米2.8吨计,石内柱每根重达约9吨,石檐柱每根重达8吨有奇。当年施工艰难由此可见一斑。殿中上部藻井顶部有一精美的古星象图,星座金光熠熠,十分耀眼。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福州西禅寺(西禅古寺)

福州西禅寺(西禅古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西禅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名列福州五大禅寺,位于福州市西郊怡山之麓,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87年)。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丹”。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服药仙蜕”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寺。隋末废圯。唐咸通八年重建,定名为“清禅寺”,后改为*延寿寺”、“怡山西禅长庆寺”俗称“西禅寺”。  该古刹十分巍峨壮观,门坊名冠全国最大。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玉佛楼及客堂、禅堂、方丈室等大小建筑38座,占地7.7公顷,还有唐七星井《唐福州延寿禅院故延圣大师塔内真身记》碑、五代慧棱禅师舍利塔、清康熙御笔《药师经》、清代壁画等。  西禅寺在海外久负盛名,海外廨院有新加坡的双林寺、马来西亚槟城的双庆寺、越南的普陀寺等,至今与西禅寺仍有密切的联系。西禅寺又以盛产良种荔枝而驰名中外。寺内玉佛楼,专奉海外侨胞捐赠的两尊玉雕佛像。一是坐佛,身高2.3米,为释加牟尼的坐像;另一尊是卧佛,身长4米,重10吨,为释加牟尼的卧像,是全国最大的玉佛之一。观音阁内供千手千眼观世音,用29吨黄铜铸成,为国内仅有。  1990年落成的高67米、计15层的报恩塔,为全省寺宇佛庙最高,乃新加坡双林寺主持谈禅法师募资建造。谈禅法师从1983年起,被西禅寺委派为双林寺继任主持,为答谢祖寺培育之恩,故命名为“报恩塔”。报恩塔以钢筋水泥为骨,贴上色质高雅的花岗石,每层塔壁镶嵌精心雕刻的佛像和佛教故事,并以飞禽走兽、花草虫鱼的图案装饰其间,是一座庄严美丽的艺术石塔。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公交——乘坐14路,27路,64路,91路,96路,97路,112路,113路,123路,128路,165路,307路,317路,观光2号线路公交车在西禅寺站下车  门票  门票20元,学生票10元。  开放时间  07:00-18:00  景点位置  福州市鼓楼区工业路455号  

福州华林寺

福州华林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该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原名越山吉祥禅寺,明正德时始改名华林寺,寺大殿今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  当时,吴越国国王钱镠割据闽浙等地,福州郡守鲍修让为祈求佛祖保佑郡境的安宁,拆除闽王宫殿,利用拆下来的材料在屏山南麓修建“越山吉祥寺院”,内有文昌祠、普陀岩和正殿等。正殿之后有法堂,法堂之西有祖师殿,都以屏山(越山)为靠背。此后,后人又在附近建造数座禅院,规模宏大。宋高宗曾赐该寺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御赐匾额“华林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附近的罗汉院、越山庵等并入,华林寺规模更大了,后又增建了御书阁、环峰亭、绝学楼、胜会亭等建筑物。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年),重建大殿、天王殿、山门、廊庑、客堂、僧舍等。但时至今日,均已无处可寻,仅存大殿。  华林寺大殿1982年就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林寺大殿虽经历代重修,但大殿主要构架还是初建时原物。可称得上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是研究我国南方木建体系的珍贵实物资料。据现存史籍文献的研究及科学的测定,大殿的建造年代确认为公元964年。若按建筑年代排列,它列在山西省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佛肖寺大殿、芮城县的广仁王庙、平顺县的天台庵和大云院、平遥县的镇国寺大殿之后,居全国第七位。经中、日专家学者考证,华林寺大殿对日本镰仓时期(12世纪末)的建筑风格有着巨大的影响。可见,华林寺又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大殿为单檐九脊顶抬梁式木构建筑,大殿为八架椽屋,共用18根柱子支撑,在整个架构中没有用到一颗铁钉,这是华林寺的独特所在。这种框架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使大殿经受了千年风雨的考验,至今保存完好。这种木柱风格流行于南北朝时期,隋唐以后已不多见。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风格使华林寺在唐宋时代的木构建筑中独树一帜。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乘8、18、19、20、75、78、101、102、109、160、310、k1路等公交车在屏山站下车步行约330米可达  门票  2元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8:00-12:00,14:00-17:00  景点位置  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78号  

喝水岩

  导 游 涌泉寺山门东边,有一石砌拱门,-“灵源深处”。傍崖而下石阶60余级, 中裂一涧,宽约3米,深约10米,有似石洞,故名“灵源洞”。因为“喝水岩”石刻,这一带又统称“喝水岩”。介 绍 灵源洞两侧,荟萃了自宋以来摩崖石刻200多段,约占鼓山现存摩崖题刻480多段的一半。真、行、草、隶、篆诸体俱备,犹如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誉为“东南碑林”。题刻中有宋刻近百段,元刻12段,明刻30余段,清朝至今百余段。其中尤以宋代名书法家蔡襄的“忘归石”,施元长的“喝水岩”以及理学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纲和当代郭沫若等题咏石刻,最为著名。   喝水岩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900多年前,涌泉寺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嫌洞下涧水喧哗,便大喝一声把流水止住。从此,涧水改道从东侧半山观音阁石壁涌出,原来的溪涧也就干涸了。宋时徐锡之题喝水岩诗:“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我若当年侍师侧,不教喝水过他山”认为此处重峦叠嶂,不可无水;当年要是他在,就会劝法师不要让溪水改道。用反意评说历史传说,亦饶有风趣。邻近景点 鼓山摩崖石刻 登山古径 听水斋 天王殿 法堂 藏经殿 鼓山 龙头泉 廨院 钟楼、鼓楼 圣箭堂 达摩十八景 万象亭 罗汉泉 涌泉寺 大雄宝殿 香积厨 山门 开元寺(铁佛寺) 石鼓名山坊 千佛陶塔    福建福州

吉庇巷

  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称“吉避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其中福州著名的“安泰楼”酒楼也就位于吉庇巷口。  来历:  这是一条名字最为玄乎的巷。语音拗口且不说,巷名由来便有多种版本。据说在未有巷名之前,这里叫“魁辅里”。相传,家住吉庇巷的一个穷秀才,叫郑性之,因家境贫寒。有一年,又到寒冬腊月祭灶的时候,家里没有钱买祭品。早上,郑性之便硬着头皮,到巷口卖肉店里,求老板赊点肉。正好老板不在店里,老板娘看着郑性之可怜,很是同情,就赊了点肉给他。郑性之高高兴兴地把肉拎回去煮了。谁知道,那肉店老板回店后,知道老婆把肉赊给穷秀才郑性之之后,满肚子不高兴。就冲到郑性之的家里,把刚煮好准备祭灶的猪肉夺了回去。  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那肉店老板感到无颜见郑性之,急避到暗处。因此此巷就有了“急避巷”的怪名。明代以谐音改巷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庇境安宁之意。  特色:  虚脚楼:吉庇巷有特色的建筑,是沿内河边悬空前举的一排排吊脚楼,或称虚脚楼。这一"吊"一"虚",就有饮食男女许多朦胧的故事隐约其间,《闽都别记》里可以找出不少,福州地方所持有评话与闽剧,也便有无尽的话题戏文花样翻新。  林则徐纪念馆:在吉庇路与光禄坊街口南行不远,是左海伟人林则徐的纪念馆。原建筑为林则徐祠堂,落址澳门路旁,园林式结构,坐西朝东。虽不属三坊七巷范围,游览三坊七巷却常以这里为起点或终点。被家乡人民尊奉为中兴常衮的禁毒英雄林则徐,少年走读书院,两度守制在籍,晚年退隐归梓,都在三坊七巷留下自己的芳踪。无数回,他用双脚丈量了从坊巷到西湖的土地,为"闽都眼睛"的透明和不受官绅侵占,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直至亲自主持完成了西湖的整个疏浚工程。  安泰楼:在福州传统文化小吃中,聚春园和安泰楼是不能不提的两处,曾经的当年,两家遥相呼应,各领-。安泰楼酒家,创办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因择地于唐代安泰古桥之畔,今吉庇路39号,故名安泰楼。  三坊七巷福州宫巷黄巷福州光禄坊衣锦坊水榭戏台(衣锦坊明清艺术博物馆)福州郎官巷文儒坊塔巷杨桥巷安民巷

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

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   石山崖石嵯峨,挺拔竞秀,有题刻二百余处,遍布全山,书法精美,富诗情画意。以石林园、道山亭、霹雳岩、邻霄台、清泠台、天秀峰,天香台等处比较密集。有唐李阳冰的篆书,宋程师孟、陈襄、李纲、朱熹、梁克家等人的题刻80多处,篆、隶、草、行、楷俱全,还有蒙文书刻。尤以李阳冰的《般若台记》为最著,全刻高5米,宽2米,字径0.5米,全文24个篆字:“般若台,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李阳冰书”。在“般若台”三字之下,又刻有“住持僧惠摄”五个楷书小字,径5寸,据《榕城考古略》载:这段题刻与处州的《新驿记》,缙云县的《城隍记》,浙江丽水的《忘归台铭》,世称“四绝”。原刻在华严岩西侧,“文革”期间,省气象台基建时被毁坏,幸好拓本尚存,1982年在石林区复制。宋刻多榜书、题名,明清多诗刻。其中明代太监的题刻对研究明代太监,特别是督舶太监的活动,具有很高史料价值。此外,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正月二十二日,孟庚宜,李纲等会集长乐台议事的题名刻,同年,潘正夫刻在霹雳岩的-记述,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李北安所记,正月农民起义兵逼福州郡城的叙事刻等,都是史书所未记载的重要史料。在乌山东南侧的石壁上有佛祖造像,依岩凿就,三佛并列,各自端坐莲座。中座者高1.25米,螺髻,敞胸,双手叠置在前身,脸庞丰腴,神态端庄,衣褶流畅。左右两尊高各0.9米,敞胸,双掌合十当胸,状甚恭谨。佛像背面刻有光芒四射的轮光。    于山摩崖石刻位于福州市于山,有宋至近代摩崖石刻一百多段。大都分布在鳌峰顶、戚公祠等处。鳌峰顶上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吕文仲题名刻石,是福州最早的宋代崖刻。山南的《南较场演武厅铭》是福州面积最大的崖刻。此外,还有宋代“廓然台”榜书、明正德督舶太监尚春题刻、张炜“平远台”榜书和清代官府镇压农民起义领袖蔡牵、朱濆的纪事刻石等。

福建省科技馆

福建省科技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福建省科技馆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于山南麓、五一广场东侧,占地面积6000㎡,建筑面积8000㎡,1993年1月开馆,是集展览教育、学术交流、培训实验、特效影视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馆。其中,常设展厅4000㎡,有各类经典展品300余件;有电脑机器人、信息技术、无线电测向、航模制作和木工制作等省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有设备齐全、性能先进的学术报告厅和培训教室。同时,建有500㎡的院士厅和150米长的院士画廊,展示149位闽籍及在闽工作院士风采。全年对外开放300天,年平均来馆参观和参加科普活动人数达40多万人次。  近年来,省科技馆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首要任务,以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不断扩大展厅面积,丰富展教内容和手段,通过开展基层流动科技馆、海西科普大讲坛、海峡两岸科普嘉年华、科普助学、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等形式多样的特色科普活动,充分发挥了科技馆的科普主阵地作用,被确认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集体”、“第十、十一、十二届省级文明单位”、“福建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十佳科普场馆”、“福建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先进职工之家”、“福建省直机关五四红旗团(总)支部”等荣誉称号。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古田路89号  类型:科技馆  游玩时间: 建议2-3小时  电话: 0591-83311804  官方网站:http://www.fjkjg.com/index.asp  开放时间:  每周三至周日9:00—17:00,每周一、二闭馆,节假日闭馆时间另行通知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福州宫巷

  宫巷旧名仙居,以巷中有紫极宫得名,是当今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巷内现存明代的建筑6幢,清代的建筑13幢。其中面积在千平方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10幢之多。福州历代尤以近代名人多居于巷内,如清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子林聪彝,清海军总长刘冠雄等。  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缕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可算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景点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宫巷  三坊七巷吉庇巷黄巷福州光禄坊衣锦坊水榭戏台(衣锦坊明清艺术博物馆)福州郎官巷文儒坊塔巷杨桥巷安民巷

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馆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设在杨桥东路17号,原为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的故居。1991年11月9日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现在该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青少年德育基地。纪念馆占地面积614平方米,馆内陈列《福州辛亥革命史》。  纪念馆门口左右分立福建省级和福州市级的两块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正门属木结构,门内石板铺地,靠墙处点缀假山,周边花木扶疏,古朴生香。迎面照壁上是宋庆龄的题词:“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进入第二道门为石门框结构,坐西朝东。左右两旁的回廊墙壁上,这里共镶有10面号称福州“十杰”的影雕碑石,是为国捐躯的林文、方声洞、林觉民等10个福州籍黄花岗烈士的遗像。主座建筑为穿斗式“三间排”深七柱的一进房屋。这座大房子是林家的祖业。光绪十二年(1886年),林觉民就在这里诞生,在这里度过他的青少年时代。辛亥革命后,林家逃匿到光禄坊早题巷,把房子卖给当代文学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因此南厢房成为谢銮恩的书房,北厢房后房是冰心的-。现已分别被避为第一、第二展室。  辛亥革命史迹展览分为“革命潮兴、三山党醒”、“碧血黄花、左海俊杰”、“辛亥风云、福州光复”、“青史永存、天日可表”4个部分,共计58张照片、8张图表及40件文物,生动反映辛亥革命时期福州地区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慷慨赴难的英勇事迹。   福建福州

福州石鼓名山坊

  石鼓名山坊新建于1972年,各路游人汇集于此,即可进入山门,但有一事奇怪,无论是步行,乘车还是坐缆车,即使进了山门,沿途都看不到规模宏大的涌泉寺踪影。原来,这是涌泉寺独特的建筑构思。整个寺院依山度势,建在白云峰的颌处。堪舆行家称为“燕窝穴”。全寺藏而不露,素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之称。  由于涌泉寺的特殊布局,遂有一段饶有趣味的民间传说:古时涌泉寺西禅寺同为闽刹巨擘,规模相似,影响相近,排列不相上下。然而在享用人间香火上有一盛一衰。民谚有“兴鼓山败西禅,兴西禅败鼓山”之说。  当时正值鼓山香火旺盛,准备修筑上山石径。有人向寺里献策,建议石路中间铺以长石,两边缀以杂石,防止路滑,方便来往。方丈采纳了这个建议。不料石径修成后,涌泉寺又是失火,又是死和尚,诸多不利。  一些人遂认定此建议乃西禅所为,路径呈蛇甲形状,“蛇窜燕窝”,必生祸端。于是在山门附近竖以“南无阿弥陀佛”石碑,镇住蛇之“七寸”,又在进山石径沿途盖数个亭子,把路斩成数段,使“蛇”不能作怪。所以,鼓山石径上的亭子都建在路的中间。如今,石径,亭子,石碑均在,上述传说是否属实,谁也无从稽考。但近年来,鼓山兴,西禅旺,看来那民谚应该改一改了。   地址: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鼓山风景区内  类型: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5-10分钟  电话:0591-83921184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左海海底世界

  福州左海海底世界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福州左海公园内,由福建龙川集团于1995年投资创办,展馆面积3000多平方米,展示三百多个品 种近5000尾(只)海洋动物。是一座融观赏、游乐、科普为一体的大型海洋动物展馆,先后获得全国、省、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是市民游乐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海洋科普知识的最佳场所。  左海海底世界由热带雨林馆、海底隧道、海洋鱼馆、北极熊馆、企鹅生态馆、海洋剧场、梦幻水母馆、科普电教 馆、生物标本馆、贝壳馆等十大展馆组成,在奇妙的海底世界里,热带雨林馆清新幽雅、海底隧道梦幻神奇、海洋鱼馆五彩缤纷。在这里您可以欣赏极地之王——北极熊、凶猛的大鲨鱼、温顺的“千年老寿星”海龟、可爱的小丑鱼尼莫、憨态可掬的极地企鹅、梦幻 神奇的水母,还有国宝中华鲟、娃娃鱼、扬子鳄等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动物。  在海底世界,您可以与数千种海洋动物亲切对话,看人鲨共舞惊心动魄、梦幻美人鱼婀娜多姿、海狮海豹表演幽默 风趣,同时您还可以乘坐福州唯一的高空摩天轮,享受登高望远的浪漫,坐旋转飞椅,体验空中飞翔的刺激,寻宝、探秘尽在左海海底世界!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铜盘路29号(左海公园内)  类型:水族馆  电话: 0591-87855862  门票   门票70元;1米以下儿童免票;1米—1.2米儿童及现役军人半票  开放时间   8:30—17:00,节假日为8:30—17:30   

藏经殿

藏经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藏经殿在钟楼东南侧,建于清顺治十六年,内存自宋朝以来历代皇帝御赐的各种经书,加上本寺刻印的经书共20346册,放在十二个大橱内;其中有清康熙到乾隆年间御赐的经书《明朝南藏》、《明朝北藏》、《清朝梵本》、《书本藏》、《日本叙藏》 以及御笔《药师经》等几千部。 介 绍: 这里还存有用血书写的经书557册。这是涌泉寺“三宝”之一。这些血经系清光绪年间,华能和尚刺臂血,由信士王谷楷书“大乘般若波罗密真经”全部,定慧大师刺血、克定书写“佛说四十二章经”等。用鲜血写成几百册佛经,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鲜血,这就需要刺血的人长期不吃盐,血在书写时才不会很快凝固。这些佛经中,一部分字呈鲜红色,是因为在血中调了朱砂;一部分暗红色,则是不调朱砂的。血书数百册佛经,表达了血书人十分的虔诚和不凡的毅力。    《华严疏论纂要》一书共120卷,是清康熙七年涌泉寺住持道霈,花费十年时间在唐朝古佛学著作《华严疏钞》、《华严经论》基础上重新删节订正而成,是我国佛学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为稀世之宝。后来弘一法师将其中十二部翻印出版分赠给日本各大禅院。涌泉寺曾是我国一所佛学著作出版机构,至今还保存各种著作、佛像、书法的雕版共11375块,刻工谨严,一丝不苟。因此,这里的藏殿被世人称为“藏佛典古版之宝窟”。雕版和血经亦为镇寺之宝。藏经殿中的舍利塔里保存舍利珠和灵牙。    福建福州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7月,由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州大学为主体举办,并按新机制、新模式运作,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围绕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学院进一步树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办学准则,历练学生“知、情、意”三种能力,坚持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兼备的“全人”,形成知识、能力、精神、素养四维结构的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提高服务区域、行业需求能力为引领,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平台搭建三方面着力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大学建设基础,努力建设具有工科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有影响的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打造福建省独立学院工科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现有15个系、4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福建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管、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工科院校。在校生规模约11200名。  学院共享福州大学优秀教师资源,构筑了“专家学者为学科带头人,名师教授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为教学管理人,福大教师和自有教师为主力军,双师双能型教师为生力军”的创新型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教师、工程师等资格兼具,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西路50号 邮编:350002

鼓西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达明社区

----

后县社区

----

保定社区

----

陆庄社区

----

西湖社区

----

梦山社区

----

新民社区

----

鼓西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