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莆田 >> 仙游县 >> 钟山镇

钟山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仙游九鲤湖风景区

仙游九鲤湖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九鲤湖风景区位于仙游县钟山镇,距县城31公里,海拔590米。这里以湖、洞、潭、石四奇著称,尤以飞潭为最,自古有“鲤湖飞潭天下奇”之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相传汉武帝时,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济世,丹成跨鲤升天成仙,九鲤湖因之得名。  九鲤湖风景区位于福建仙游县钟山镇,距县城31公里,海拔590米。这里以湖、洞、潭、石四奇著称,尤以飞潭为最,自古有“鲤湖飞潭天下奇”之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相传汉武帝时,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济世,丹成跨鲤升天成仙,九鲤湖因之得名。  九鲤湖荡青漾翠,碧澄一泓,是个秀丽的天然湖。湖的四周,林木葱茏,千岩竞秀,怪石嵯峨,瀑漈泱泱,兼具林泉水之胜,上游涧底遍布如白如樽、似瓮似井等奇形怪状的洞穴,传说为九仙炼丹的遗址。山间林野散立着无数奇岩怪石,诸如蓬莱石、瀛洲石、羽化石、玄珠石、龙擦石、枕石、天然坐等,蔚为奇观。  景观众多  九鲤湖最著名的风景是九漈瀑布,各漈因状得名。有雷轰漈、瀑布漈、珠帘漈、玉柱漈、石门漈、五星漈、飞凤漈、棋盘漈、将军漈、各漈落差大至100多米,小至3-4米,九漈瀑布或飞流之下,或银蛇飞舞,或喷珠扬玉,其中是为壮观的是瀑布、珠帘、玉柱三漈。九漈瀑布全长10余公里,沿途悬崖夹峙,蜿蜒曲折,十分引人入胜。九漈瀑布除第一漈“雷轰漈”在九鲤湖上游外,其它八漈均在湖下峡谷中,自第二漈至第九漈依次为:瀑布漈、珠帘漈、玉柱漈、石门漈、五星漈、飞凤漈、棋盘漈及将军漈,总落差达432米,构成了绚丽多姿的瀑布群像图。  人文景观众多,有摩崖题刻,道教名观、艺术建筑和文物古迹20多处。湖山间“任楷草题镌几无完石”、“天子万年”、“第一蓬莱”、“碧水丹山”、“观瀑”、“九鳍腾云”、“飞雨奔雷”等历代名人题刻古朴大方、遒劲洒脱;湖滨的九仙观、水晶宫、玉皇楼、迎仙会馆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将军、观澜、观瀑、怀念、爱乡五亭,依山临水、玲珑精雅;景区内尚存的何仙宫、全竹庙、更衣亭、湖光亭遗址,是游客怀古的好去处;宋孝宗皇帝赐予“仙水灵惠”金匾的一泓“仙泉”,以清洌甘甜,不干不涨称奇。  山上的湖  山谷坦荡,岩边有庙宇,有楼台;水上有石桥,有大石头。这天是周末,青山翠谷中,游人如织。河床上的洞窟,有的像锅灶,有的像水缸,有的像盘子,有的像脚印,形状各异,精美绝伦。这里是岩溶地貌,那些大小不规则的溶洞,为古冰川遗迹。坐在湖边看冰窖、冰窟,又像是坐在悬崖边。长达3公里的冰川峡谷是断裂的,因而此地又形成了一级级壮观的瀑布。  山上的庙  湖滨古树浓阴,宫观道院依山而建,九仙观、水晶宫、玉皇楼、迎仙会馆金碧辉煌。九仙观又名显灵庙,在石湖北岸,祠建在一片巨石上,岩底中空,与湖水相通,古人称为“-穴”。祠始建于宋淳熙年间(1174—1189),宋孝宗赵昚赐给“仙水灵惠”匾额。这些宫观主要供奉九仙公。据说九仙公十分灵验,会给虔诚的香客托梦,指点迷津。朝圣祈梦可添六福,即添福、添禄、添寿、添财、添丁、添贵。九鲤湖是中国梦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人们相信九仙得道后,以梦点化世人。  山上的城  九鲤湖在山上,上面是个镇,叫钟山镇。钟山是高山平原乡镇,辖16个村,总人口3万。由于地貌独特,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钟山镇的口号是“海上有马祖,山上有九仙”,最终将钟山打造成“水乡梦都、道教养生、海峡情缘”的大九鲤湖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地址: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九鲤湖村(近九龙谷)  类型:山瀑布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594-7291886  开放时间:  8:00-18:00    钟山镇  仙游县辖镇。1958年建钟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128.7平方公里,人口2.7万。仙莆庄公路、仙石公路于此交会。辖钟山、南兴、南湖、卓泉、呜和、香山、梅洋、麦斜、朗桥、天珠、湖亭、东溪、西林、新莲、临水、汾山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甘蔗、水果。名胜古迹有九鲤湖、麦斜岩。.…… 详细++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坐落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总投资额达21亿,占地面积345亩,总建筑面积达36万㎡,由13幢恢宏壮丽的盛唐风格建筑组合而成,是一个集红木交易、展览会议、餐饮休闲、行政商务、旅游娱乐于一体的高端红木专业市场。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所在的仙游工艺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4.1平方公里,园区规划“四区两城”,四区即古典工艺家具生产区、展示交易区、商业配套服务区、安置区,两城即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和油画城,园区已列入福建省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之一。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作为园区的样板与福建省重点项目,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  博览城配套有功能完善的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博物馆、行政中心、质量检测中心、拍卖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全方位、高起点的区位规划,成就超大型现代化商贸交易整合平台。  项目崛起  仙游民间艺术渊源流长,人文荟萃,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享有“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戏剧之乡”、“国画之乡”、“工艺美术之乡”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仙游工艺美术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古典工艺家具、“六雕”、“六编”、绘画、漆器等8大门类一万多种产品。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工艺企业3400多家,从业人员18多万人,2012年产值高达200亿元,已成为国内红木家具与工艺品主产地之一。  仙游,因中国四大名作之一的“仙作”而闻名遐迩。2006年,仙游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是全国最大的木雕生产基地和全国三大红木古典家具主产地之一,如今,红木家具产业已成为仙游最重要且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  为了进一步推动仙游红木产业的发展,整合红木产业资源,对外推广仙作品牌名片,促进红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作为海西最大的宫殿式商业建筑群落,强势崛起。项目于2011年8月正式动工,以“传承纯正国脉风华,助力地方特色产业”为己任,从前期规划、建筑施工、业态整合、运营管理等方面着手发力,打造一个全国性的产业平台。自2012年招商以来,众多实力红木家具、工艺品品牌先后入驻,其中有大家之家、华名华居、山中古典、三福、贡品轩等仙作领军品牌,同时面向江苏苏州、浙江东阳、广西凭祥、广东大涌、河北大城等红木家具和工艺品主产区招商,汇聚京作、广作、苏作等其他三大名作及天下工艺精品,产品丰富多样,包罗了木雕、根雕、仿古家具、明清家具等数万种优势产品。  仙游作为国内主要红木集散地之一,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占据高端红木70%市场份额,影响中国80%的红木原材料交易,借助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的平台聚合效应,势必将极大地推动仙游红木产业发展,引领仙作企业再创辉煌业绩,牢牢占据国内红木市场的制高点。  项目三大特色  盛唐明宫建筑,苏州园林景观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建筑设计上继承盛唐大明宫风格,总平面以九宫格的“九经九纬”格局布置,气魄宏大,格局开阔,开合有序,虚实有致。同时又融合了宋代以及明清风格,使之成为古典建筑的集大成之作。屋檐装饰采用歇山顶,简化梁、柱、回廊,突出斗拱,窗格以冰裂格、什锦窗为主。在建筑上巧妙融合了仙作元素,彰显仙游独特文化风俗及渊源历史底蕴,与仙作家具在空间摆设上相得益彰,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在景观布置上,引入天下第一园林——苏州园林景观,园林显山露水,泉、瀑、池错落分布,多回路的灵活变化,产生“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效果。园林的设立,不仅点缀了博览城的面貌,增添了可观赏性,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这里心灵将得到休憩,自由徜徉在绿色自然的怀抱中,体验通真达灵的奇妙感觉。  首创全系星级精装展厅交付标准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秉承内外兼修的品质理念,首创全系星级精装展厅交付标准,打造每一处细节,引领古典工艺行业终端平台新标准。博览城的星级精装展厅,统一规范标准,以不同的主题营造百花齐放的效果,结合对中式家居生活的阅读,以及现代化展厅经营所需的特性,勾勒出别样天地。与外界咫尺之间,区隔档次身段。同时不惜工本,采用比肩鸟巢、水立方体育馆和世博园中国馆等地标性建筑的精良供材,坚持毫不妥协的精工细作,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殿堂级体验。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4年5月16日,福建省A级景区评定委员会莅临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对博览城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筹备工作进行考评验收,专家组一行查看了博览城旅游交通、游览设施、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旅游购物等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一致认为达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  未来,博览城不仅将成为国内外游客到仙游的必到之处,也是仙作产业面向世界的最佳平台。通过与旅-业的深度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举办旅游文化活动,大大提升博览城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除了红木主力商业外,博览城还配套有高端餐饮娱乐,整合时尚前沿消费,将红木、旅游、休闲娱乐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仙游娱乐之都,开启时尚新航标。同时博览城周边还将建设国际五星级大酒店、红木名贵植物园、SOHO写字楼、高端休闲场所、木兰溪公园、高尚住宅区等,也将极大提升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整体形象。  项目优势  诚信市场,专业检测: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是全国红木专业诚信市场,设有12315消费维权站点、省级质检中心,同时与国内红木权威鉴定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研究中心携手提供红木专业鉴定。高标准、高品质的企业入驻门槛,确保入驻的企业实力、品牌、产品、服务都处于行业一流水平,同时入驻博览城的红木产品都遵守国家三包规定,享有完善的售后服务。  广告宣传,形象升级:市场自开业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市场的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每年都有投入巨资用于市场的广告宣传等。与众多实力媒体全面合作,进行全国性的电视、网络、报纸、古典家具主流杂志等形式的推广,同时投放大量的户外广告、机场宣传等,扩大影响力。  博览城在历年参加过的莆田艺博会、厦门文博会、仙作中国行、厦门九八投洽会等活动让更多红木同行业者和红木爱好者、消费者了解到了博览城,为博览城带来了巨大的人气和品牌号召力。2013年,是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的品牌元年,博览城将参加更多知名品牌推介活动,通过品牌元年的发力,吹响仙作红木最强音。  立体交通,无缝对接:博览城所在的仙游位居闽东南沿海中部要冲,与台湾隔海相望,北依省会福州,南接泉州并与厦门相近,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览城地处仙游红木产业的核心区,距离仙游古典红木家具生产基地——榜头镇坝下1.5公里,背靠大蜚山,面向木兰溪,环境优美。四周规划的三横五纵道路与莆永高速、沈海高速、仙港大道、秀屿港相连接,筹建中的莆田机场、枫亭高铁站和博览城近在咫尺,距离厦门和福州90分钟的车程,海陆空立体交通无缝对接,交通十分便捷。  政府支持,协会入驻: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作为福建省重点项目,得到省、市、县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多次莅临博览城参观指导,关注博览城的工程进度情况。博览城与政府合力,对入驻博览城的企业提供包括税收、行政服务、人才引进、子女入学、融资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多样化主题招商,深耕细挖市场,缩短养铺时间,加速博览城进入稳定运营阶段。  福建古典工艺家具协会的入驻,使博览城如虎添翼,协会内大师云集,多位工艺美术大师,将在博览城设立大师创作室或大师精品展示陈列室,与博览城一起携手打造仙作最佳展示平台,推动仙作产品走进全国千家万户。  活动纷呈,城市名片:作为代表仙游形象的第一名片,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自建设以来,先后成功承办过仙游县庆祝建党91周年书画艺术展、首届莆田书画艺术节、仙游县千人工艺美术企业家创业暨迎接仙作博览会动员大会等大型企事业活动,展示了博览城强大的统筹规划能力和品牌运营实力。  2013年11月,首届中国(仙游)中式家居文化高峰论坛暨红木古典家具精品博览会也将在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举办,届时将吸引国内各大红木商家、知名红木专家、红木爱好者及收-士云聚博览城,共享红木艺术盛宴。2014年上半年,博览城将完成全部招商工作并正式营业。  项目展望: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立足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仙游,处于仙游红木产业的核心区,项目位置得天独厚,聚集国内红木实力企业和优势红木产品入驻,整合仙游的高端红木产业,形成红木行业总部基地,辐射带动仙游红木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博览城的红木行业领军地位和专业权威性,使得项目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瞩目和追捧,先后获得了“最具文化底蕴楼盘”、“2012年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十佳诚信专业市场”、“中国泛家具发展中企业500强”、“中国整体家居联盟授予主席单位”等殊荣。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由政府主导,开发商将自持6成永续经营,8年统一回租,6%递增至9%的超高年返租比例。博览城将抓紧中国(仙游)中式家居文化高峰论坛暨红木古典家具精品博览会这个契机,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并举办更多红木文化的主题活动,培育和完善成熟市场体系,将博览城打造成国内规模最大、口碑最好、品牌最响的红木专业市场典范!  信息来源: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  信息来源: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

海峡艺雕旅游城

海峡艺雕旅游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仙游海峡艺雕旅游城,由莆田市仙游县华夏世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项目计划十年内分三期建成,商业建设占地约630亩,融入宏伟的盛唐古典建筑群设计风格,一期工程现已投入建设,总建筑面积54607㎡,二期、三期将陆续筹建。项目集红木艺雕珍藏馆、购物旅游中心、精品艺雕展销馆、精品艺雕体验馆为一体。商业、贸易、物流、展示、旅游、收藏,产业聚集。顶级商业配套,汇聚八方人气,“一站式”商贸服务,助力商家财富腾飞!  海峡艺雕旅游城座落于国画大师李耕故里——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海峡艺雕旅游城是仙游县政府重点扶持项目,由华夏世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品牌展示、产品研发、商贸交易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红木艺雕工艺品集散地,中国红木艺雕收藏品种最全,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红木商贸第一城!  海峡艺雕旅游城总规划面积630余亩,目前一期占地56亩,总建筑面积达54600平方米,总投资达4亿。项目内将配有标准化生产厂房、商务配套设施、产品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精品展览馆以及李耕故里陈列馆等设施。华夏世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将打造一个“李耕大师工作室”,与知名艺术机构为商家量身打造品牌形象升级、店铺更新换代、产品创新设计的解决方案,聘请专业的商业运营团队,突破传统红木资源制约,向低资源消耗、高附加值的艺雕工艺品转型,创造红木艺雕产业更加辉煌的明天。项目还会引进多家品牌企业入驻,目前已有鲁艺、大福、万森林等7家品牌企业意向加盟。项目建成后将申请国家4A级红木文化旅游风景区,届时将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士观光投资。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百松村

百松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暮色苍茫看劲松,悠悠驿道听松涛。”连日来,仙游县书峰乡百松村迎来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全是慕名而来,为了一睹百年古松林盛况。这片葱郁繁茂、婀娜多姿的松林可与黄山的迎客松相媲美,令人叹为观止,享有“福建百年老松第一村”的美誉。  书峰乡位于仙游县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左右,是仙游最近的山区乡镇。书峰还是省级生态乡、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盛产枇杷、青黛、黄金果特产,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百松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有百年老松、千年古榕树、万年银杏树和亿年水杉等名贵树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内400多株历经百年的老松苍劲雄伟,松冠成形,树叶成束,树势挺拔,有的树干粗得要两三个人环抱才抱得住。去年4-5月,由电影《集结号》原班制作班底打造的《烟雨离歌》曾取景于此。该剧融入百松风光、兴化俚歌、“仙作”技艺等大量仙游旅游元素。  这里有一条2公里长的千年古驿道,驿道沿线植被原始,自然资源丰富,经典故事繁多,人文资源深厚。百松谷西侧是南湖古寨,该寨建于明万历年间,古寨四周为悬崖峭壁,寨顶平坦,现存明朝时期建造的南湖王府一座,至今保存完好,据考证有较好的考古价值。百松谷环绕山脚,古村落散落期间,不愧为人间一大胜景。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百松村  百松村又名西坑村,因村内百年古松有百棵而得名百松村。该村位于仙游县西北部,与社硎乡相邻。距仙游县城15公里左右,全村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户, 1400多人。全村设8个村民小组,除两个村民小组200多人别姓,其余都姓魏。解放初,与社硎乡上坤村为同一行政村,名称上西村;书峰乡人民公社成立时才独立为百松村。魏氏开基祖于明成化(1604年)来西坑,至今…… 详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仙游乌石村

仙游乌石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乌石村位于仙游县大济镇境内西北部,东与垅溪村相邻,西接龙坂村,南与钟峰村相邻,北高南低。2010年,全村有耕地面积1280亩,有林地2112亩,经济林1147亩。共有1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984户,人口3398人。  乌石村地处大济西北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农田大部分是干涝保收的。自古以来,适宜种植水稻甘蔗、小麦、花生、大豆、土菸和瓜果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村里办起了两个皮蛋厂,一个机砖厂,发展了“三资”企业,促进多种经营发展,并鼓励农民大力发展食用菌,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两个皮蛋加工厂和一个米粉厂,可就业人数达600多人,解决了劳力出路,无铅松花皮蛋是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是省市的名牌产品,企业的发展也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还有200多人到广东、浙江等地经商、打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94年全村实现集资铺设水泥路8条共约6000多米,总造价280万元,改善了交通条件,方便了群众。全村自1992年至2003年,各自然村新建房屋400套。1996年创建了一座崭新的小学教学楼,总造价70多万元,改善了教学环境给孩子们提供了较为优良学习条件,2007年初,乌石小学至安边自然村全长100米,进行拆坡并铺设水泥砼路面。全村各条村道都安装路灯。2008年村两委发动全村群众进行兴修水利、改造低产田,使旱涝保收面积扩大300亩。2009年群众自力更生进行自来水建设,使300多口人家吃上清洁的泉水。2010年开始莆永高速公路,境内村民住房拆迁49户,面积7644平方米,拆迁户都能自觉搬迁,使莆永高速公路进展顺利。  乌石村绝大部分村民拥有彩电、电话、添置新式家具,是一个交通方便,子女上学习方便,经济收入稳步增长的好地方。乌石村历史悠久,境内有龙潮宫、善心祠、乌石宫、尼古奄、善德堂等古迹。  乌石村  乌石村位于大济镇西北部,莆永高速公路横穿境内,是省级生态村,四周山林环绕,郁郁葱葱,北侧有乌石水库,南有乌石工业园,村域面积3.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80亩,林地1500亩,茶叶1000亩,果地1700亩。全村下辖6个自然村,包括溪边、下田、安边、新厝尾、埔尾、横垅仔。有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86户,总人口3528人。乌石村于1958年秋与相邻的龙坂、…… 详细++

仙游兰石村

仙游兰石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兰石村系书峰乡第一大行政村,东西南北方向分别与榜头镇、本乡西坑村、本乡四黄村、社硎乡湖洋村交界,距乡政府10公里、县城20公里。全村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1600多亩,山地8000多亩。全村总人口4300多人,1005户,辖7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村内有二所完全小学,村内河流密布,水源丰富,241县道贯穿我村,主要村道都已铺设水泥路面,基础设施完善,市、县多次授予我村文明村称号。改革开放以来我村各项事业都迅速发展,居民区高楼林立,山头绿树成荫,山腰果树成行,全村共有枇杷6000多亩,果实远销全国各地,成为我村的支柱产业,绿源名贵植物园,东风优质枇杷基地以及鳗鱼养殖场等一大批企事业在我村要落户,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美好景象。  兰石村  兰石村系书峰乡第一大行政村,东西南北方向分别与榜头镇、本乡西坑村、本乡四黄村、社硎乡湖洋村交界,距乡政府10公里、县城20公里。全村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1600多亩,山地8000多亩。全村总人口4300多人,1005户,辖7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村内有二所完全小学,村内河流密布,水源丰富,241县道贯穿我村,主要村道都已铺设水泥路面,基础设施完善…… 详细++

龙纪寺

龙纪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纪寺位于盖尾镇后山村院里自然村,始建于唐,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瑞义祖师重建六角亭(包括玉帝殿、钟鼓楼等)和佛祖殿。当代陆续新建岳帝庙、观音亭、仁孝堂、哪吒庙和老人活动中心。坐北向南,通面阔40.1米,通进深32.5米,总面积1303平方米。六角亭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木构架。为六面坡顶式,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明间正中为八卦藻井,刻工精巧,独具一格。殿外侧六角壁上设有罗汉龛,供奉祀清末德化瓷雕五百罗汉。(形象生动,工艺精美,为十分宝贵的文物)佛祖殿中奉释迦牟尼佛像,殿前立一对浮雕龙柱和一个浮雕盘龙石台。六角亭、佛祖殿面积共1303平方米。该寺院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是当地清代寺院的代表,是研究寺院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龙纪寺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后山村  后山村系莆田市仙游县盖尾镇的一个小山村,位于仙游县东部,在雄伟的虎头山蘼,木兰溪北岸。距县城27公里,东邻岭头村,西邻石马村,南邻昌山村,北邻聚仙村,距盖尾镇5公里。 村落面积1.8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2456人,453户,辖十七个村民小组。共有16个姓,是全镇姓最杂最多的一个村。 后山村现完好地保存清代古运名刹“龙纪寺”。寺内的五百罗汉是省级文物保护单…… 详细++

麦斜岩

  麦斜岩位于仙游县城北约35公里的钟山镇麦斜村,海拔1006米。麦斜岩景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这里地势险峻、悬崖陡峭,石奇洞幽,被宋代理学家林光朝誉之为“小武夷”。  在麦斜村石所山下,沿着一条石径拾级而上,右边是巍然耸立的铁衣峰,左边是百仞巨石刻有“樵谷山”三字,相传此三个字是元代世祖忽必烈手书。  据志书记载,南宋末年,有个叫林璧卿的高士,精通星象学,名重朝野,隐居于此。忽必烈当上皇帝后,想请他出山,封之以官,遭林璧卿拒绝,元世祖嘉其气节,封他为“妙应道济真人”,并亲笔书写“樵谷山”三字赐之。  “樵谷山”巨石的对面,有一块耸立的奇石,-“祝圣道场,朝天福地”  八个遒劲大字。奇石旁有一条伏溪,盘旋曲折。小溪上巨石纵横交错,构成一幅极为瑰丽的石景图。传说宋代诗人刘克庄曾在这里吟诗作赋,留连忘返。  不远处,在一片原始楠木、柯木、青桐、翠竹的掩映下,有一块浑身黝黑的大石,-“陈公池”三个大字。据说这石头下面有个天然水池,临池建有元帝阁,后来阁坏,将池填了。  “陈公池”西边是玉泉洞,洞口书“玉泉岩”三字;此洞约百米长,直通麦斜岩寺的东侧,东边是印真洞,尚留“应真境”三个大字;洞的四周大树如华盖;穿洞而过,迎面而来的是梅花洞、环竹洞等天然石穴石洞。  过诸洞,迎面就是背倚巨大石崖而建的麦斜寺。据说这座寺是一个叫自永的僧人于宋代创建的。世事沧桑,经过历代修复,成今模样。  麦斜寺三面环山,飞檐翼然,气势雄伟。寺东北有条秘密小径,直通山顶,沿途怪石嶙峋,犬牙交错。麦斜岩顶峰,一块巨石凌空矗立,相传每当气候骤变,巨石会发出恍  若低沉的钟声,数里之外便可听见,人称“钟石”。因此这一带山区就叫钟山(现在叫钟山镇)。  钟石附近有块巨石名叫“占星石”,相传宋代史学家郑樵当年曾在此留居,夜间在“占星石”上观察天象。此石上尚刻有“开创岩牌”四个大字和百来个小字,龙飞凤舞,年代久远,石受风化,难以辨认。   

莆田塔斗山

莆田塔斗山为文化旅游景点。  塔斗山位于枫亭镇东北面,海拔118米,面积700多亩,其山形似螺,亦称青螺峰。山顶矗立一座建造于宋代初期的石塔,名天中万寿塔,俗名青螺塔,也叫望海塔,塔形像西班牙国王阿育王王冠,名闻海内外。该塔于1981年被省政府列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塔西有建于唐宋年间的文昌阁、会心书院、崇正祠等。登上塔斗山山顶极目远眺,惠安的南庄、莆田的东沙、枫亭镇区历历在目;海水、礁石、沙滩、红日、渔舟尽收眼底;枫慈溪和沧溪会流,似白带环腰。塔斗山北背梅岭,西犄大帽,南望天马,东临大海,似鹤立鸡群。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枫亭抗击倭寇,曾登目斗山揽胜,纵观沧海,挥笔赋诗。南宋理学家朱熹在隐晦合讲学,并手书"敬义堂"匾额。明朝三保太监下西洋曾两次在太平港避风。宋端明殿学士蔡襄、宰相蔡京,元状元林享,明市政司右参议陈迁都曾在此就读,并留诗题字。  塔斗山半山腰有一座建于盛唐的佛寺,初名东禅院,旋改东林寺,清咸丰改名会元寺。后屡经兴废,1983年由侨僧捐资700多万元重新扩建。现以山门、天王宝殿、观音殿为中轴线,钟鼓楼和两廊配套,高低相间,错落有序,浑然一体。会元寺为福建名刹之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斗山,作为枫亭的一大胜景和标志之一,已被镇党委、政府列入重点开发项目之一,拟建成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枫亭镇  仙游县辖镇。1958年建枫亭公社,1984年改乡,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秀屿港西岸。面积87.8平方公里,人口9.2万。福厦、枫秀、仙莆公路交会于此。辖霞街、兰友、学士、霞桥4个居委会和溪南、溪北、山头、下社、东宅、九社、耕丰、铺头、锦湖、秀丰、建国、上浒、粦山、荷珠、辉煌、海安、海滨、斗北、和平、沧溪2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甘蔗。工业有运输、…… 详细++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为仙游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位于福建省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民国16年(1927年)4月中旬,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陈国柱  (廖华),在兴太上宫馨山书院建立仙游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上宫支部。该书院系清代建筑物,土木结构,位于馨山山顶。1989年1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的兴山村有一座古香古色的书院——馨山书院。馨山书院始建于明初,是为了纪念南宋文天祥和岳飞而建。历史悠久,是兴化地区兴学的摇篮,它是莆田市北部山区创办最早的一所书院,也是莆田市四大书院之一。它又是闽中著名的革命的圣地。馨山书院屡经劫难数次遭到破坏,经后人数次重修现仍处于兴角山下,并保有良好面貌。当地政府、党委对其实施各种重点保护,并被命为爱国教育基地。  中共仙游县第-支部于1927年4月在馨山书院内成立“中共上宫支部”。  1990年被仙游县人民政府授予“近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①”。  2006年被仙游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仙游县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②”。  2006年被仙游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仙游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②。  2007年建立中共上宫支部革命斗争纪念馆是仙游县级近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①。  2010年9月18日,中共上宫支部旧址被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授为“第二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 ②。

龙华双塔

龙华双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宋清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  相传隋朝游僧叶惟胜云游四方,见龙华地界之宝幢山烟花茫茫,景色秀丽,就在山下结茅为庐,修禅悟道。因德行高尚感动七佛现形下听。为广泛弘扬佛法,叶惟胜奉命奠基建寺。经过六十载营造,建了佛殿、戒坛、法堂、金刚殿、天王殿、护界祠、藏经阁、伽蓝殿、山门等九座殿堂。因有“双龙献花”之奇,遂定名为龙华寺,龙华之名也由此而来。  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邑人郭勇为母祈寿,于母古稀,八秩大寿而两次在龙华寺前捐资兴建石塔两座,以表孝母之心,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竣工。此双塔称龙华双塔。气势雄伟壮观,构造巧夺天工,在古建筑史上可称奇绝。  东塔和西塔都是仿木楼阁式建筑。经丈量西塔底层八面,每面宽3.7米,塔身正东西外径为8.8米,正南北同,求得塔身占地面积为64.5平方米,地下基础,至少有塔基的三倍以上。龙华双塔因场地平坦坚实,地质均匀,基础深而坚硬,宽大又牢固。施工精细,砌筑材料粘结紧密,石块斜扎,主体上下连结整体性强,上轻下重、重心低下。且廊窄(0.7米—0.8米)檐举较短(1.25米),出盘不大,使整塔隐定性强,塔身小(64.5平方米),塔高44.8米,而地基面积约190平方米。故经受千灾万难而不毁。

仙水洋

  仙水洋,虽然没有白水洋出名,但可供游客戏水游乐的面积却远远地超过了白水洋景区。夏天,可以在仙水洋溪水玩耍后,踏青前往附近的古村庄,无尘塔和九座寺,据说九座寺是莆田南少林的发源地。  看到这一片溪水当时心情那个激动啊,对于不会游泳的旱鸭子来说可以用这种方式来亲近溪水是再兴奋不过的是事情了。  溪水是流动的,所以还是很清澈的,加上这里比较偏远目前还未完全开发,所以暂时不收取门票,也没什么商业气息。很自然。  小时候下雨没玩够水花的朋友们在这里可以尽情挥洒儿童时代的玩水乐趣了。如果人多的话可以买把水枪或者水瓢来过个泼水节也是不错的。  1、九座寺  九座寺,建于唐代初期,正觉禅师(法名智广)倡建,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传闻是南少林寺的发源地。  2、无尘塔  无尘塔,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正觉禅师创建,为历代僧人圆寂静化之处。塔为八角三层空心石构建筑,高14.22米,直径6.45米。  3、水上步行街  仙水洋最好玩的地方,夏天可以来到这里玩水,嬉戏。总体来说,不亚于宁德的白水洋。  4、旧莆田民居  在仙水洋四周,可以看到很多莆田当地的旧民居,十分有看头。  地址: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与德化县交界的九仙溪上游  类型:河流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594-8895955  开放时间:  8:00-19:00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仙水洋

  仙水洋,虽然没有白水洋出名,但可供游客戏水游乐的面积却远远地超过了白水洋景区。夏天,可以在仙水洋溪水玩耍后,踏青前往附近的古村庄,无尘塔和九座寺,据说九座寺是莆田南少林的发源地。  看到这一片溪水当时心情那个激动啊,对于不会游泳的旱鸭子来说可以用这种方式来亲近溪水是再兴奋不过的是事情了。  溪水是流动的,所以还是很清澈的,加上这里比较偏远目前还未完全开发,所以暂时不收取门票,也没什么商业气息。很自然。  小时候下雨没玩够水花的朋友们在这里可以尽情挥洒儿童时代的玩水乐趣了。如果人多的话可以买把水枪或者水瓢来过个泼水节也是不错的。  1、九座寺  九座寺,建于唐代初期,正觉禅师(法名智广)倡建,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传闻是南少林寺的发源地。  2、无尘塔  无尘塔,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正觉禅师创建,为历代僧人圆寂静化之处。塔为八角三层空心石构建筑,高14.22米,直径6.45米。  3、水上步行街  仙水洋最好玩的地方,夏天可以来到这里玩水,嬉戏。总体来说,不亚于宁德的白水洋。  4、旧莆田民居  在仙水洋四周,可以看到很多莆田当地的旧民居,十分有看头。  地址: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与德化县交界的九仙溪上游  类型:河流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594-8895955  开放时间:  8:00-19:00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仙游文庙

仙游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  仙游文庙位于仙游县鲤城街道办城内社区师范路1号。  文庙规模宏大,明代正殿祀孔子,殿左右的两庑祀先贤。殿之后明伦堂,堂之东西是日新、时习两所为师儒讲道之处。原来堂前左右廊,绘画林放至秦冉洎冕服等图。明代于两廊后建书斋十间。  仙游文庙自迁建今址后,几经兴废,历有重修。现庙总占地8000平方米,存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戟门、丹墀、拜台、大成殿和两边廊庑,近年又依旧制复建绰楔门、大埕、泮池、集贤堂、明伦堂等建筑,恢复了昔日文庙的原貌。  主体建筑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结构,为招梁与穿斗混合结构的殿堂建筑。屋脊上饰以灰雕双龙,脊屏则施以彩绘游鳞飞凤等。殿内当心间顶部是呈穹窿状的施重拱的藻井,饰以花纹、雕刻,精致华美。左右次间顶部和前廊顶部作平棋天花,亦赋彩华丽。整座殿的梁架、斗拱、驼峰、雀替均用木雕金漆或彩绘装饰,色彩富丽典雅,形象生动逼真。如屋瓴屏绘刻的游麟飞凤,气韵颇为生动。建筑的等级和彩绘雕刻的精美,使文庙大殿显得尊贵堂皇,巍峨壮观。2013年5月3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城内社区  城内社区居委会,位于鲤城街道中心地段,因解放前为县署所在地,处于城里而得名。东邻东门社区,西以公园路西侧的洪桥社区为界,南与南桥社区接壤,北倚万福、蜚山村。土地面积1.9平方公里。城内社区共有14个居(村)民小组:其中居民小组5个、农业组9个。社区总户数2122,总人口6010人,其中居民组3995人,农业组2015人。社区于2003年6月在我街道率先成立了……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城内社区  城内社区居委会,位于鲤城街道中心地段,因解放前为县署所在地,处于城里而得名。东邻东门社区,西以公园路西侧的洪桥社区为界,南与南桥社区接壤,北倚万福、蜚山村。土地面积1.9平方公里。城内社区共有14个居(村)民小组:其中居民小组5个、农业组9个。社区总户数2122,总人口6010人,其中居民组3995人,农业组2015人。社区于2003年6月在我街道率先成立了…… 详细++

仙游龙华寺

仙游龙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华寺亦称万寿禅寺,位于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离仙游县城约4公里。龙华双塔在龙华寺的前面两侧。乞今已有八百九十多年的历史,比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还早近百年。介  绍  龙华寺初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唐宣宗大中初年(847年)赐名“龙华万寿禅寺”。宋天圣年间,仁宗诏龙华寺和尚雪经入京讲道,回寺后扩大建筑规模。  宋绍兴年间至元至顺年间,龙华寺几经毁坏,几经重新修建,至元代元贞年间,龙华寺已成为仙游县第一大丛林,辖11院77庵。当时全县和尚尼姑约有一千多人,而龙华寺就拥有僧众近五百人。  元末至明、清两朝,龙华寺又四度兴废。尤其是明嘉靖四十三年,倭寇入侵,寺毁僧散,一片凄凉。明万历年间和清顺治、康熙年间又重新修建,到了民国末年,龙华寺又几经荒废。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1988-1992年),侨僧释广静捐资五十五万元,重新修建龙华寺,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仙游县佛教会的驻地。     

仙水洋水利风景区

  景区位置: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与德化县交界的闽江支流九仙溪上游  景区介绍:  仙水洋是一处可与白水洋相媲美的平底基岩溪床,但规模却是白水洋4倍多。经地质考察,初步确认为世界稀有的浅水广场,系整块棕色的平坦石皮构成,沿溪延伸615米,犹如天然之水上步行街,可开发面积超15万多平方米,堪称闽中水域一大奇观。石面平滑如砥,净无沙砾;溪床平展,溪流轻缓,水深在半米之内,流淌着一种清澈的原生态之美;溪中有丛丛蒲草,溪岸不高,远处山峦叠嶂,山脚松柏掩映。山头山脚松竹错落,山环水抱,环境清幽,真可谓“山如碧玉簪,水如青罗带”,波光潋滟,令人称奇,实为人间仙景,故称“仙水洋”。  洋上可骑自行车,可驶汽车,可开展水上舞龙、水上拔河、团体操表演和百米赛跑等各类水上运动,还有3.2公里长的漂流水道。游客们可从仙水洋上广场进入仙人谷景区寻幽探奇,又可从上广场趟水到下广场,一路再沿着仙水溪坐皮筏艇漂流而下,进入高山平湖的溪尾水库休闲、垂钓。洋中悠游,情思清灵,登筏撑篙,别有一番风情;只见溪山游移,天上筏在游,水中云在飘,岸边有两三牛儿茌吃草,时有白鹭翩然飞过,仿佛徐徐展开一幅丹青画,美不胜收。  :仙游汽车站搭乘到凤山的班车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钟山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香山村

----

汾山村

----

南湖村

----

麦斜村

----

朗桥村

----

天珠村

----

鸣和村

----

湖亭村

----

卓泉村

----

东溪村

----

新莲村

----

西林村

----

南兴村

----

钟山村

----

钟山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