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大方县 >> 凤山乡

凤山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任湘生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任湘生,男,汉族,1960年3月出生,贵州大方人,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副研究员。1975年12月至1980年9月贵州省大方县东风水电站工作员;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贵州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学习;1984年7月至1992年3月贵州财经学院计划统计系教师;1992年3月至1995年2月任贵州财经学院计划统计系副主任(其间:1992年7月至1995年2月,挂职任贵州省镇远县科技副县长);1995年2月至1996年10月任贵州财经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1996年10月至1998年5月任贵州省科协副秘书长;1998年5月至2002年6月任贵州省科协秘书长、党组成员(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四川大学经济管理系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02年6月至2007年7月任贵州省科协副主席、党组成员;2007年7月至2013年11月任贵州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2006年3月至2008年7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在职学习,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08年5月至2008年7月,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任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省科协副主席;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任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任贵州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任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正厅长级,分管常务工作)、办公厅党组副书记,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任贵州省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省政府应急办主任(兼),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任贵州省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省政府应急办主任(兼);2018年1月当选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秘书长。是十一届、十二届贵州省政协委员。  [以上内容由"kaixin588"分享。]

刘扬忠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扬忠 (1946~)  笔名文心、四万斋主。贵州大方人。1968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1981年又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硕士。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军垦战士、县中学教师、县师范学校教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学术著作有《稼轩词百首译析》、《宋词研究之路》、《中华文学通览·宋代卷·崇文盛世》、《周邦彦传论》、《辛弃疾词心探微》、《诗与酒》、《唐宋词流派史》、《中国文学史学史》(合作)、《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合作)等十余种,发表旧体诗词300余首。《辛弃疾词心探微》获夏承焘词学奖二等奖,《全宋词典故辞典》(主编)获国家辞书奖二等奖,《唐宋词流派史》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文学史学史》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以上内容由"huchunyang"分享。]

百里杜鹃风景区

百里杜鹃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门票:门票150人民币  景点位置: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普底乡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位于大方、黔西两县交界处,距省会贵阳155公里,是迄今为止中国已查明的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总面积达125.8平方公里,百里杜鹃以此得名。  在长约50公里,宽1.2至5.3公里的狭长丘陵上,分布着马樱、鹅黄、百合、青莲、紫玉等4属,23个品种,占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中的4个亚属,最为难得的是“一树不同花”,即一棵树上开出若干不同品种的花朵,最壮观的可达7种之多。  导游游玩百里杜鹃在每年春天三四月份,一般需两天时间。  看点相传很久以前,大方和黔西一带非常荒凉,有一对彝族夫妇住在山的这边,一对苗族夫妇住在山的那边。他们年复一年辛勤劳作,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下幸福,不料积劳成疾、相继去世。他们的子女便将他们的遗体埋葬在这贫瘠的山坡下。若干年后,他们的遗体变成了挖不尽的煤,地面上则长出美丽的杜鹃花。这两对老夫妇的子孙们,男的都有煤炭般的火热心肠,女的都有杜鹃花似的美丽面庞。  位于大方与黔西两县交界处的百里杜鹃林带,是迄今为止中国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在长约50公里的狭长丘陵上分布着马樱、鹅黄、百合青莲、紫玉等23个品种。普底、金坡两地的“彝族插花节、苗族跳花坡”也在花区中心的大草坪举行。  餐饮/住宿/购物黔西县内的住宿地方很多,水西宾馆、鸿雁宾馆、莲城宾馆、新宇大酒店等都可供游客下榻,标准间在80-200元之间。招待所价格在10-20元/人,客车站附近就有不少小旅馆。  当地的风味小吃有茶食、糍粑包豆腐、烙锅系列等。特色旅游产品有山石盆景、树桩盆景、根雕、蜡染、刺绣等。交通从贵阳到黔西县城约120公里,行车三个半小时,车费15-20元/人,如果乘出租车的话约150元。黔西县至景区金坡乡还有27公里,每天从县城车站发有到该区的班车,中巴车费5-10元,微型车20元/辆。    贵州毕节市

慕俄格古城(毕节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

慕俄格古城(毕节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毕节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慕俄格古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大方县城东北郊,总占地4.5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及奢香墓保护管理机构奢香博物馆(现属国家三级博物馆);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慕俄格城堡遗址;有30集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影视拍摄基地古代彝族九重衙院规模和风格恢复重建的“贵州宣慰府”;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庆云楼、斗姥阁古建筑群;有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点猪大坡古驿道,三官桥井、杨家关井、官水井等古井;有千年水塘罗氏塘、洗马塘;及其独具特色的彝族风情街。  奢香墓:1961年贵州省文化厅将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拨款进行修葺,但亦毁于“文革”的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纪念奢香夫人,弘扬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1981年又作了简易修葺,1982年贵州人民政府重新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国家文物局、贵州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贵州省文化厅、毕节地区行署、地区民委和大方县人民政府共商出资,将墓再次修葺,1988年国务院将奢香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整个建筑规模参照《明史》所记载的正三品规模,结合彝族古代上层人物墓的特点、风格营建而成。清道光十三年(1834)奢香后裔安淦卒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道光十八年(1838)获准,并由大定知府王绪昆和黔西知州吴嵩梁主持,将墓修复为石围封土,另立面碑和墓志碑(面碑刻有“明顺德夫人奢香墓”),但奢香祠等附属设施,没有恢复原建,规模也远不如前。民国以来,由于未加管理,而日渐毁塌。  地址:大方县顺德路慕俄格古城  类型:古迹博物馆陵园/墓地古镇古村  开放时间:  8:3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80.0元慕俄格古城(毕节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

九洞天

九洞天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看点景区内红线苗族支系的芦笙舞活动经常开展,若想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遇上芦笙舞不可不看。  九洞天风景区位于距大方县城54公里的猫场镇五丫村,景区内的河谷两岸自然植被非常丰富,有着众多野生群猴。坐船而下,可观赏到千姿百态、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下游约2公里处,有九个伏流“洞口”,称“九洞天”,每个“洞口”周围都有奇特的熔岩景观,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伏流洞口风光。  餐饮/住宿/购物景区接待能力有限,建议返回毕节市或大方县的招待所、宾馆下榻;景区内除家常菜以外,有黑山羊、狗肉、野兔、黄腊丁、糯米酒、玉米饭等特色餐饮;洞中景区有歌舞厅、茶屋、小吃店、小商店等。  交通可以从贵阳坐车到毕节或大方,毕节、大方县城内均有直达猫场镇的客车。到九洞天的车费大约5元/人。      地址:贵州毕节市大方、纳雍两县交界的六仲河上,五丫村  门票:63元/人九洞天

百里杜鹃米底河景区

百里杜鹃米底河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米底河景区位于戛木管理区凉井村凉井组,主要由米底河瀑布、神泉、听水台、守望树、锦盒崖、望月亭、三层水等景点组成。  米底河瀑布  米底河瀑布集山、水、瀑布为一体,有“小黄果树瀑布”之美称,流经后坝村、大田村、凉井村,再流经大方县的黄泥乡,最后流入渭河,汇入乌江。河从高山流入深谷,出现几次生命的大跌宕。其中,在60米河段上三叠瀑布一气呵成,总落差达40米,河水与石头共生,忽而泻过石上,忽而钻入山中,形成高石坝、石猪槽、天生桥、花底岩等千姿百态的岩溶奇观。冬天水小时,似未曾出阁的小姑娘,妩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心动魄。  神泉  传说吉木俄里的母亲因为遭遇儿子的变故后,悲伤过度,天天在这里看着儿子远去的方向哭泣,最后变成了这棵瘦小的树,现在树根部都还泪如泉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悲伤的母亲和这种伟大的母爱,把这个泉水称为神泉或眼泪泉。据说这泉水能治相思病,喝了能和自己想念的人团圆。  三层水  彝家先民们总是以数字三、六、九及其倍数表达尊重和吉祥,被霹出来的米底河瀑布原来只有一层水的,农闲时候,吉木俄里所在彝部的人们便会开凿米底河瀑布,直到把一层水的瀑布开凿成三层水的瀑布,用以表达对神灵的尊重,更是希望能得到王母娘娘对吉木俄里和小玉开恩,成就他们那凄美的爱情。  听水台  小玉来到凡间的落脚点,当时她在这里目睹了吉木俄里毫无私心地收装金银首饰的过程,就对这位帅气善良的彝族男子有了好感,后来周围的彝家人民经常到听水台来听瀑布落下的声音,感受这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穿越那份凄美的爱情。  守望树  锦盒落下的响声惊醒了素朴刺猪洞的千年刺猪妖,它循声来到这里并动了贼心,准备偷窃王母娘娘的锦盒,但被天神发现,用神法把它变为这棵守望树,看守着上边的锦盒,直到人间开满杜鹃花后,锦盒还原,吉木俄里和小玉结为夫妇,它才能重返自由复原回到刺猪洞。  锦盒崖  王母的丫环小玉在给娘娘送化妆锦盒的时候不小心跌落到这里,小玉下凡寻找的时候与彝家汉子吉木俄里邂逅并相爱,王母娘娘为了惩罚小玉也是成全小玉和吉木俄里,把小玉留在人间和吉木俄里一起变为石头,也把锦盒变为石头留在人间,并下旨说等人间开满杜鹃花后才能让他们变回人身成婚,把锦盒及里面的金银首饰变回原样送给小玉作为嫁妆。  望月亭  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月色洁净的晚上,周围十里八乡寨子里相恋的彝家儿女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到望月亭一带,坐在锦盒崖旁边,对着瀑布,晒着月亮,互述衷肠,希望自己能收获美好的爱情,更渴望自己的爱情能得到神灵的保佑,和和美美。同时也在为吉木俄里和小玉的爱情祈祷。

油杉河

油杉河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油杉河  在贵州省大方县的东北端,和著名的百里杜鹃林带王山之隔,有一片神秘的土地,那就是油杉河流域。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限制,这片土地一直处在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中。外界对它的仅仅是一鳞半爪的传闻,种种传闻反而使其更加神秘莫测。  1992年5月,大方县组织了一支考察队,首次对油杉河进行综合考察,终于初步揭开了油杉河神秘的面纱。  油杉河源于九龙山北麓,属赤水河水系。整个流域面积约为41平方公里。大方境内以油杉河、后河为主要河流,湾流沟涧达数10条之多,一般都在海拔1400米以上,最高点是后河天门峰,海拔1810米;最抵点是三岔河河口,海拔800米,其相对高度达350米—100米之间。形成赡岩峭壁,深壑幽谷,  山高水低,大起大落的雄伟气势,属于典型咯斯特峰丛中切槽谷地形。  油杉河所处的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其交通之艰难,不亚于剑门蜀道。正是由于这种艰险,遏制油杉河与外界的联系,但与此同时,也遏制油杉河森林植被的破坏速度,使一部分原始森林和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得以保存,全境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  在油杉河流域,到处林木葱茏,绿荫如盖,松竹繁茂,古木扶疏,藤萝攀附,芳草如茵,古、大、稀植物比比皆是。  在众多的珍贵植物中,福建柏应当首屈一指。在油杉河流域,现存的福建柏超过10万株,连片生长的有3万多株,总面积达50公顷。这么大面积的福建柏,在贵州还是首次发现。  至于那些零星生长的古、大、稀植物,更是各有特色,各具神奇。  黄杨树,又称“千年矮”,在油杉河就有这么三株特大的黄杨树。三株黄杨树分别生长在三座古墓上,树干盘错曲扭,龙钏古粹;树冠圆浑蓬茸,苍翠欲滴。远远望去,犹如三个巨大的绿色绒球,甚为壮观。  油杉河有一株被当地村民供奉为“神树”的古红豆树,这株树有600多年的树龄,有着许许多多神奇怪诞的传说。如今老树新绿,生意盎然。还有一片由大小78株树组成的银杏林,最大的一株胸径达2.1米,胸径1米以上的有9株之多。整个林子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形若山丘。  在油杉河,还有枝干老虬、古朴苍劲的古白杨树;拔天盖地、硕大无朋的古丝栗树;还有连百里杜鹃都未曾发现过的一些杜鹃花品种;还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无法称叫的树木和植物。据初步考察,这里的各种乔、灌木有50多科、100多属、300多种。  油杉河展现给人们的不光是丰富的森林野生资源。更有那如诗如画、玉宇仙境的真山真水,令人击掌叫绝、留连忘返的原始风光。全境奇峰连绵,峄石嵯峨,沟壑幽深,瀑泉潺潺,溪涧凝碧,林木蓊郁。兼山石流泉林木之胜,集雄奇灵秀幽之韵,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油杉河流域的两两样主要河流,其源头都在海拔1500米以,分别流淌不到15公里而后汇合,总落差高达700米左右。因而河水急剧奔流,跌水瀑布连绵不断,沿途时有溪流飞泉倾注而入,构成了一幅幅秀美的壮丽风光。  两条河各具特色。后河沿岸山岩一路较为疏缓,土层丰厚,植被茂密。河水时而汹涌奔放,时而连绵跌落,时而宁静幽邃,时而平缓舒展。油杉河中游一段,夹岸削壁对峙,重山如阙,峭壁杂树交横,藤萝悬垂,河谷幽深阴翳,气袭人。仰望崖端,天开一线,云气往来;俯视谷底,一绺河,深重凝碧。  令人赞叹不已的,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流泉飞瀑。有的如银河倒挂,有的若白练凌空,有的似轻纱飘渺,有的像珠帘垂挂。“九天瀑”、“一线瀑”、“双飞瀑”“九叠瀑”、“珍珠瀑”、“漂纱瀑”,数不胜数。此番胜景,大有不让匡庐之势。  登临油杉河中部的马鬃岭,极目环顾,山峦沟壑一览无余。远山层峦叠障,烟波浩渺,近山沟壑起伏,雄奇伟岸。若逢雨后初晴,水气郁结,林岚积翠,谷中薄雾傍山蒸腾,深壑浅谷清烟缭绕,远山近峦披纱缠云,恍若仙境。  后河上游群峰兀立,危岩罗列,怪石嶙峋。山岩千姿百态,造型神似逼真,惟肖惟妙,可谓神工鬼斧,天成地就。“天门峰”是油杉河最高峰,境内诸峰皆环拜拱卫,好一派王者独尊、万笏归朝之。“玉壶峰”、“神女峰”、“文笔峰”、“孔雀岩”、“母子岩”、“夫妻岩”、“望夫石”、“擎天石”,移步即景,神采各异。  “仙宇蹬”乃油杉河第一名山,是游人必至之胜境。此山三面环水,平地拔起。顺看如擎天一柱,侧看若巨大屏风;远看是群峰一峦,近看则削壁千仞。上山之路极为艰难,但登监极顶,居然还有一小小的观音庙。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贴肚岩”顾名思义,足知其险。这是早年油杉河下游一带的唯一通道。200多米的绝壁巍然耸立,交通到此突然中断,只好凭借壁岩石天然断层作为“栈道”。“栈道”最窄处,光若鱼背,危岩挺腹。行人路过,须贴着肚子擦岩而过,而身后百米峭壁毫无遮拦。真叫人手足捍汗,头晕目眩,不敢他顾。不过,如今“贴肚岩”无须贴肚而过。但仍然艰险异常,行人仍需格外小心。  油杉河,神秘的油杉河!一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一块山水佳绝的原始自然风景区,一个养在深闺的绝代佳人,一片充满纯真的处女地,一但被人们所认识、所了解、所开发、所利用,这块历尽沧桑的玉璞,将会散发出它应有的辉煌,将会成为无价的稀世珍宝。  地址:贵州毕节市大方县星宿乡仙宇屯  电话:0857-5222775  开放时间:  8:00-18:00  交通  自驾:大方县城出发-杭瑞高速公路大方站(入口)-雨冲站(约40分钟出口)-雨冲乡镇上-游览雨冲河景点-古银杏景点-折回三叉路-曾家寨-仙宇峰-折回曾家寨-星宿乡政府-吹苏坝-沿老沥青路返回大方  

龙昌坪大山

  龙昌坪坐落在绿塘乡北部。高峰村位于龙昌坪南部山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观 音菩萨带着弟子来到龙昌坪避暑。炎炎烈日,观音菩萨坐在山顶歇息,弟子们在山间 小溪里洗裙子。洗好后晒在现在冷饭沟背后的山梁上。忽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 观音带着弟子草草离开,回到天庭。洗晒的裙子来不及收拾。大雨过后,晒在山梁上的裙子变成大山,大山像裙子褶皱一样。从此,观音菩萨乘凉的地方叫“观音山”, 弟子们晒裙子的山梁叫罗裙山。“好个龙昌坪,美女晒罗裙”的佳句就传开了。  绿塘乡龙昌坪大山有着优久历史,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山顶很平坦,半山有吊岩水库,有老鹰岩,燕子山,观音洞景点,如果是步行从山脚到山顶,要走120分钟左右才能到山顶,如果是向四周走一圆圈的话,可能要走4-5小时。有这方面爱好的朋友可以到这里游玩。   景点位置  贵州省大方县绿塘乡高潮村周家寨  

奢香九驿水利风景区

奢香九驿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奢香九驿水利风景区位于毕节市大方县,依托螺狮湖、云龙湖、大海坝、小海坝、太公湖、飞燕湖、白瓦湖七个小型水库组成,景区面积1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47平方公里,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景区内有七座小型水库,呈“七星伴月”格局。水利风景资源丰富,有落脚河电站、大海坝等7座大坝,峡谷幽深壮丽,世界第一天生桥引人入胜,生物丰富,珍稀物种繁多,奢香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方古井群历史悠久,彝族火把节源远流长。森林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良好,水质II类,环境优美,是集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水利风景区。

奢香墓

奢香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奢香墓,在大方县城北0.5公里处云龙山下乌龙坡头的洗马塘畔。  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936年),奢香病逝,年仅35岁。明王朝遗使到水西奢香故里,参加祭奠葬礼,加溢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并赐以朝衣锦帛。墓葬按正三品的规矩结合彝俗的墓建风格营造。  奢香翘楚水西,奄奄声华夏,彪炳千秋,是我国历史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奢香逝世600年来,其墓葬是几经沧桑陵谷改,一抔黄士嗟犹大;行人人凭吊荒烟笼,欲识原告文扫苍苔。清康煕三年(公元1664年)。平西王吴三桂率兵“剿水西”时,毁于兵燹。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奢香后裔安淦辛以奢香代夫袭职,开通九驿,“勋垂竹帛,在国为功臣;守励冰霜,于家为节妇”为由,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顺德夫人祠墓”。当时大定府即予立案,批文曰:“顺德夫人以笃忠贞,志坚金石;名垂竹帛,望重华夷。路通九驿,凿山著磐石之功;坐镇百蛮,赐姓奠苞桑叶之固。实千古伟人,幸一抔沿在,宜加奖藉,以励精诚。”后由大定知府王绪昆、黔西知州吴嵩梁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主持将墓修复为围石封土,另立面碑和墓志碑,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标于墓侧卧路旁。发国以来,由于未加管理,日久年湮,濒于毁废。1960年,人民政府贯彻发展政策对奢香的历史功绩认真作出评价和肯定,对奢香墓进行了初步维修,并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国家兴旺、巾帼建功,盛世弘扬。1985年起,中央和省、地县各级政府拨款修葺奢香墓。1988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奢香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葺后的奢香墓,在规模和结构上恢复了原貌。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墓葬围石封土,高4.5米,直径6米,圆围18.84米;采用须弥座式,分9盘围石安砌,每盘用36块精料白石,为9的4倍;第六圆围是9板9柱高浮雕,柱上是虎头纹构成的图案花纹,板上为9龙9虎变形图;第九圆围为瓦筒,72瓦当虎面浮雕组成。墓前依地形筑砌两道堡坎劳动力石平台,各高1.5米;第一平台长46.8米,中为9米宽的9级踏云梦山,踏垛左右为120X60厘米栏板立柱浮雕各3块,平台左右为36块120X80厘米白石双面虎头纹图案的浮雕栏板,和38根120X30厘米白石虎头圆雕的立柱镶嵌而成;第二平台长23.4米,中仍为9级踏垛,左右各安栏板3块,立柱3根,左右平台仍镶嵌栏板18板块,立柱20根。第一平台中轴线上立墓碑1块,高3.6米,宽1.45米,碑面刻彝、汉文合璧的“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14字,背面刻奢香夫人赞》五言诗,共248字。第一平台前,左右为石狮1对,各高2.6米;平台前的神道宽7米,长70米,立有华表1对,全高6.4米,华表下各为120X80厘米的白石浮雕护础立柱栏板16块16柱,华表上为云鹤高浮雕,顶为坐兽。墓地四周为仿古马前汉墙圈围环护,内有水池亭榭,石栏小桥,花树草坪,构成可供游息欣赏的幽雅环境。  奢香墓址,原是彝族先哲建立罗甸王国城堡所在地。据《西南彝志.六祖起源》记载,贵州水西彝族默部始祖德施氏第二十五世孙妥阿哲,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在楚敖山与诸葛孔明结盟,助孔明南片有功,受册封为罗甸王,令其治理慕胯(今大方)。于是建都在此,营建城堡。国号彝称“慕俄格”,汉称“罗甸”。水西彝族以“龙”、“虎”作为自己的图腾,并视为祖先加以崇拜,自称“诺苏”或“尼署”,意为“龙虎之邦”、“虎族之地”,汉称“卢鹿部族”、“罗甸”亦同为此意。据此可称这里为虎遗憾龙蟠的形胜之地。  奢香陵墓九层台,人龙文虎彝象开。墓葬坐北向南,左面有条“青龙”,乃是“万山环地拱,一岭向天撑”的云龙山登高放眼,层峦叠嶂,云雾缭绕,伟岸如海,会使人顿生胸襟宏阔,意兴高远的情怀;右边有条“活龙”,则是已经通车,川流不息的黔西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由大方县城抵四川的纳溪,直接与长江水运相连的大纳公路。前有浪风台“驰逐于其南”,后有将军山,“坐镇于其北”。在四周山高林秀的风景映衬之中,更显示出奢香墓的建构布局,气势恢宏,肃穆庄重,岿然巨制。环围墓表的板柱、瓦筒、瓦当和护栏、华表等的浮雕、雕刻精细,刀法古朴,造型生动,智利健有力,全是形态各异的生龙活虎之象,鲜明地体现了彝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崇龙尚虎的图腾崇拜,是彝族先民的精神文化象征。也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水西连华夏,一脉本相承。奢香墓作为民族团结、彝汉相融的历史见证,弘扬传统,激励后人的煌煌胜迹,不仅是促进民族团结,进啎爱国方义和历史叭物主义教育生动的教科书,而且了是国内外人士到黔西北旅游观光、访古览胜、参观瞻仰的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

奢香博物馆

  奢香博物馆,在大方县城北0.5公里处奢香陵园内的东南角,坐东向西,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以民族历史人物为名的博物馆。  奢香博物馆展示的是聚居在贵州黔西北,以大方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古代水西彝族历史文化的辉煌。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彝族默部德施氏迁入贵州后,长期在鸭池河以西的大片地区进行开发和繁衍生息,史书称为“卢鹿部”或“水西彝”。在蜀汉时,有过妥阿哲为罗甸王,建都大方;在明朝初期,有过奢香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开辟龙场九驿等兴盛时期。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水西彝族在实践中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灿烂文化。馆内有6个陈列室,收藏了大量的彝文古籍。奢香墓  奢香是明代贵州著名的彝族女土司。其墓葬位于奢香博物馆旁,为石围土封,圆形。墓裙有龙虎高浮雕石9块,饰以彝族图案花纹。墓前依地形筑平台两道,墓地四周以仿古马头形墙圈保护,中建水池亭榭、石栏小桥、花圃草坪。奢香夫人  奢香(公元1368-1396年)  为元末永宁且蔺(今四川古蔺)奢香氏之女,彝族恒部祖先穆阿卧的后裔,是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彝族女政治家。  明洪武八年(1375)与贵州宣慰使霭翠结婚。洪武14年霭翠病逝,奢香替夫摄贵州宣慰使,-明顺德夫人。她38岁英年早逝,但却留下一串闪光的人生足迹。在水西地区遭受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她亲自深入灾区,查看灾情,慰问灾民,救民于水火之中,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奢香还大力发展水西的经济和文化。她发动水西人民以偏桥(今施秉县境)为中心,开辟两条驿道。一条向西,经贵阳、赫章、威宁达云南;一条向北,经瓮安、湄潭,全程千余里,沟通了贵州与四川、云南省的运输通道。朱元璋称“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值得一提的是,奢香开辟驿道,修建驿站,采取类似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即在每个驿站附近划出大片土地无偿而有条件地提供给外来者开发利用。如今江西、湖广籍的贵州人,多是那时候迁入贵州的。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顺德路  电话:0857-5233211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  门票65人民币   

清虚洞

  清虚洞  清虚洞原名穿洞,又名大洞或千虚洞,位于大方县城南面,在羊场镇陇公境内,距县城10公里,距清毕公路1.5公里。洞内由几块砂坝和草坪组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洞口与陇公田坝相连,田坝中小溪贯穿其洞,洞内外足有上万平方米的开阔地。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大定举人刘玉泉字源光  赋诗曰:  古洞隐城西,奇胜殊难状。  引人不知疲,缭曲幽而旷。  选地坐移时,清虚号不妄。  高处别有天,曲梯达其上。  当门茂花大,列石宛屏障。  爽气沁人怀,自在俗情忘。  清虚洞是一座山体巨大的溶洞,由天生桥、天窗洞、溶洞组成喀斯特景观。1998年,美国洞穴基金会、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组成联合考察队,对该洞进行实地测量,该洞桥高178.25米,跨高105.25米,拱桥跨度最大处127.35米,最小处77.69米,桥身长400米,宽200米。  据现存的世界各国类似清虚洞溶洞的数据资料论证,该洞的规模比之前报导的称超过了世界吉尼斯记录的贵州黎平高屯天生桥更为宏大。1966年,黎平高屯天生桥经专家测定,桥高78.5米,拱桥跨度最大处118.92米,最小处88.5米,桥峰长350米,最宽处138米。称其规模已超过世界吉尼斯记录的美国犹他州天生桥、黎平县高屯天生桥与清虚洞天生桥相比,就显得小了。2001年,清虚洞天生桥已申报世界吉尼斯世界第一的请求,已被大世界上海吉尼斯总部接受。  大方清虚洞天生桥大方清虚洞天生桥  清朝道光六年(1826)大定城陷,匪患猖獗,兵匪四方掳掠,百姓深受蹂躏,苦不堪言。境内尤以九里箐(今穿岩村黄河)一带匪患逾猖,秧及周边。时属悦服里一甲辖内的陇公坝、新寨民众筹资在洞内最高处修筑有围坪、营门的营盘,以之避匪沿袭百年。营门门柱楹联为:邻舍三五共盘桓,依岩架屋自为尊。  民国三年(1915)一位住持和尚(姓名失考)率十数僧人在该洞门边右侧建造木柱、板壁、屋面盖小青瓦的佛庙一座,供奉观音。选用“清虚道德真君”之“清虚”二字取名清虚洞。  民国二十七年(1932)庙祝尹和尚率僧、尼等四方化缘,当地民众募捐钱、粮,在洞中营盘内和营盘坎脚各增建木质不盖顶的道庙二座,拥僧、尼数十人,庙内供奉骑狮子的菩萨、座象的普贤菩萨、骑牛的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及十八罗汉等泥塑神像,进香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每日少则百人,多则千余,终日僧敲木鱼声、诵经声不息,香火不断。  清虚洞内的菩萨清虚洞内的菩萨  民国二十九年下半年(1940),中国航空第一发动机制造厂选址羊场坝乌鸦洞后,征用仅距厂区2公里多的清虚洞建造火电厂、翻砂厂、螺旋桨厂等,并从清毕公路途径的路穿岩修公路直通洞内。将洞内先建的老佛庙、观音像迁到朱仲河岩洞中(现存)。  又将后建在洞内不需盖屋顶的两座大庙搬到路穿岩(现陇公小学对面公路边),屋架竖立竣工数年因资金缺乏未盖顶,日晒雨淋毁坏。现洞内岩壁上仍清晰可见观音摩岩石刻及天窗洞下面的石菩萨。就原老庙中的一尊玉皇大帝泥塑像经数十民夫抬运,数日后方运到大定南郊玉皇阁供奉。洞内庙宇搬迁完后,航发厂按图纸施工,将洞内平整为三级,用块石修、砌流经洞中的小溪沟帮,欲加盖后引水流入洞底右侧的幽深溶洞。当时,洞外面的田坝已堆放从贵阳、昆明、柳州等地转运来的装箱机器和从县境内伐运来的木材。数月后,-中央政府派员临清虚洞考察,因溶洞后方有一巨大的天窗,及洞顶岩层薄,恐难避飞机轰炸而停工未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中国航空发动机厂遗址

中国航空发动机厂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中国航空发动机厂遗址  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旧址位于贵州省大方县羊场坝镇乌鸦洞。  原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政府是计划将这个厂建在天生桥下的,但由于防空的原因,后来就改建在了同是乌鸦洞的更靠里面的隐蔽的深洞里。由此,厂房和出口也在天生桥的另一方了。  这个上世纪40年代的老工厂的遗址,竟然在这深山老林里会有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工厂。虽然这个在解放后依然在使用与运作的工厂于80年代初已经迁到贵阳,留下的遗址规模仍然是可观的。厂区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分生活区和生产区。从现321国道线北侧的大门进去,古树参天,数幢西式建筑分列道路两旁,这便是生产厂区。  最具有战时特色的是生产区的精工车间设在厂区道路终端最为瞩目的乌鸦洞内,共三层,底层990平方米,为各类仓库;中层800平方米,为机工车间;上层700多平方米,为总装配车间。洞口有石砌护墙,上边还有成排的机枪的射口,看见当年的守备森严。洞内设有通风设备,使洞内空气流通。洞内的厂房结构严谨、紧凑,里面保留的是文革中的大型标语,构成历史的另一个画面。  各类办公楼和辅助工场林立在洞外山丘上,虽然年久失修,却错落有致,保持着当年的姿态。  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的1939年,面对十分严峻的抗日形势,-航空委员会决定兴办我国航空工业,筹建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最初选址在昆明,筹备期间就被日军狂轰滥炸于襁褓之中。后决定选址于贵州省大定县(今大方县)羊场坝的乌鸦洞中。  由于缺乏建厂资金,国民政府一方面向全国大量发行“航空彩票”,一方面借蒋介石50大寿之机,在全国大举“献机祝寿”,共筹集了344万美元。这就是所谓“蒋介石用自己的生日寿金搞三线建设”的由来。其实,还不是用全国人民的血汗钱买自己的好名声嘛?  工厂建成后,由蒋经国出任名誉厂长。第一任厂长是清华留美高材生李柏龄;第二任厂长王士倬是清华大学教授、钱学森的导师,我国第一座航空风洞就是由他主持设计建成的;第三任厂长为顾光复。生产厂长、总工程师汪福清,系1942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博士,回国后参与航空发动机厂建设、试造工作,为我国第一批1000马力航空发动机制造做出了杰出贡献。1949年解放后任贵阳矿山机械厂总工程师。1956年被评为一级工程师(最高级),是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1983年后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在这里还有许多工作过并为后来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技术人才。  1942年底开始投入生产,1943年开始装配,到1944年装配试车,完成第一批发动机3台。  1943年3月20日,蒋介石曾到该厂视察,并于天生桥下5万多平方米的大草坪内与1700多名职工一起聚餐。当年蒋介石住过的建筑,如今原貌仍然保持完好。不过蒋介石当年的那些题词石刻都已经被磕掉,留下的只是痕迹了。  到1947年初,30台航空发动机终于完工。由航委会随机抽取一台装在昆明第一飞机制造厂生产的飞机上,由昆明直飞南京,证明发动机性能良好。至此,大定厂已完成了我国自制第一批航空发动机的历史任务。后航委会因无法支持该厂再生产航空发动机,该厂利用其技术优势,立即转入民产,成为西南最大的汽车发动机配件生产基地,所生产出的优质配件誉满大西南。  1965年初,根据国家“三线”建设部署,南京金城机械厂、株洲331厂、西安430厂以及部分院校的700余人利用贵州大方县羊场坝原“航发厂”厂址创建国营金江机械厂,隶属于贵州航空工业管理局,归口中国航空工业部。成为当时航空军机配套液压泵、马达的重点生产厂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国营金江机械厂从大方迁至贵阳市并筹建民品分厂。至此,大方县这个当年重要的工厂就成为了遗址。  还好的是,这片遗址保存了下来,并且上世纪90年代已经列为贵州省第三批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待条件成熟向国家申请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有说已经联系下资金的来源,准备在这里进行保护性的开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八堡“六寨苗”

  八堡“六寨苗”  “万颗明珠一瓮收,翼王到此也低头。王兵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这是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将领翼王石达开在六寨苗写下的《咂酒诗》。  六寨苗地跨大方县八堡、兴隆两个乡镇,离县城约60公里,由6个自然村寨组成。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六寨苗很具“传奇”色彩,其历史可追溯至晚清时期,这里的苗族人民起义反清;1915年,六寨苗100多名苗族青年也积极投身“讨袁护国”运动;1936年,红军二、六军团在六寨苗地区组建了“六寨苗游击队”……  近日,记者从八堡乡新开村出发,由此步行前往六寨。在村东约1公里的铧匠寨上寨,一片葱茏绿树的掩映中,一座古老的茅屋静静伫立。同行者介绍说,这座五柱三开草木装板竹角结构的茅屋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它就是当年红军组建的六寨苗游击队总部旧址。  清晨的阳光从葱绿的树叶缝隙里漏下来,点缀在苗寨的小路上、茅屋顶上、农院里,不时有农人们带着孩子、拉着牲畜从路上经过,还依稀可见稻田里忙碌的身影。在鸟鸣声和隐约的歌声中,寨子仍显得格外静谧。几位苗族姑娘边说笑边唱歌,坐在院坝里绣花。看到有客人来,她们一律转过身子,背对着我们,不好意思说话。一旁的竹竿上,晾晒着她们新制的衣裙:蓝、白、红相间的褶子裙摆上,精致地绣着代表她们各自的审美观和不同喜好的图案。  据介绍,六寨苗属苗族一支“歪梳苗”,其特点是及膝裙和白色绑带,上衣前后襟皆往上提,用一条宽而考究的腰带扎住,又称“四块瓦”。我们看见的一些老人正穿着这样的服饰,头上斜斜地插着一把小木梳,有着很强的立体艺术感,呈现一种既古朴又精致的美。  六寨苗的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很强,许多苗民家中至今仍保存有大量文物,如石达开所赠号角、战刀、土炮,红军的住床、办公桌等;不仅如此,六寨苗由于没有受外来文化的过多影响,房舍、风俗、语言、歌舞、节日、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完好保存着原始形态。“如果加以适当的保护、规划和开发,六寨苗是很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大方县文物管理所的杨鹏告诉记者,目前,该县正着手准备把六寨苗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更好地保护当地的人文资源和历史文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水西湖

  水西湖  水西湖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黔西、织金、纳雍4县境内,拥有水库面积达80.54平方千米的宽阔湖面,核心区和开发保护区面积为150平方千米,水西湖库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是天然避暑胜地。水西湖原为洪家渡电站因筑坝建站后形成的水库,为乌江上游的龙头水库。万倾碧绿的水西湖具有水西文化发祥地中心地带地域优势,依托广袤的高原平湖,丰茂的喀斯特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围绕省、地培育旅游后续支柱产业的目标,促进毕节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功能的优化组合,实现旅游产品从单一的山水观光型向多功能、深层次的休闲度假综合型转变。通过有序地组织开发与拓展,组成以水西多民族特色文化体验、生态游览、乡村田园、度假休闲为主,水电科普考察、水上娱乐为补充的综合旅游区。  水西湖的景色极佳,随着游船的移动,湖两岸的高山及湖中小岛尽收睛底,它们各具神态,各显风姿,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或如垂钧老翁,或如禅定高僧,或中豪放歌者,或如静思哲人,或如翩翩少年,或如春睡少女,或如花前月下的情侣,或如临水照影的佳人……或行或立或走或奔,皆神妙而不可言,细细品味,令人胸襟开阔,荡气回肠,把湖光山色点缀得美不胜收。水西湖如巨幅的绿色绸缎铺就于蓝天白云之下,丰姿绰约,风静则平展如川,纤尘不染,风动则波光浩淼,摇波荡绿,任君追波逐浪。这里有“碧绿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梦想”,亲临其境,有如置身“山中海洋”。  远远望去,水西湖像一块巨大的绿毯。湖水的颜色由近及远在逐渐变化:墨绿、深绿、浅绿……更奇妙的是,湖水还会随着太阳照射角度、光线强弱的不同,在一天中产生几种不同颜色的景致,许多人被这几种不同的景致深深地打动,并把它们视为人生追求的象征。清晨,遍地黄金,象征着富有;中午,满目翡翠,象征着珍贵;傍晚,一抹胭脂,象征着魅力;月夜,一片银光,象征着平安。一泓碧水竟让人有如此无穷的感悟,如此多姿多彩的水西湖如梦似幻,神秘莫测,让人惊叹,让人感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湖面无时不绿,无山不绿,无水不绿,甚至连空气也是带着绿意的。凡是到过水西湖的人无不惊诧于水西湖的绿,朱自清笔下的“女儿绿”曾让许多人为之神往,但那毕竟只是一潭之绿,即使绿得惊世骇俗,也难免失之局促。而水西湖的“绿”则是一种胸襟广袤,气吞日月的“英雄绿”既豪气冲天又侠骨柔肠。只有到水西湖,才能深刻领略到这“绿”在大自然中深刻的内涵。  水西湖的山自有一份潇洒和坦然,水西湖的水也自有一份闲适和恬静。在水西湖的天地间,飞禽走兽也似乎找到了欢乐的天堂,说它们的灵性,正是它们对自然的一份信任与依赖,看那临水坡的枝头,星星点点的白鹭在欢快地展翅雀跃,悠悠然然,自然的原始浓情在这里变得生动而有趣。  水西湖的美,美在蓬勃的生命力,美在物我相知的真情。谁说流水无情、草木无知?水西湖的一草一木、一禽一兽,都是碧水青山滋养而成的生命,生命有感知的啊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凤山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栖凤社区

----

杉坪村

----

店子村

----

银川村

----

凤山村

----

谢都村

----

羊岩村

----

联兴村

----

石坪村

----

白鸡村

----

凤山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