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三明 >> 将乐县 >> 白莲镇

白莲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将乐玉华洞

将乐玉华洞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玉华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将乐县城南7公里处,面积43平方公里,它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原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闻名于世。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一个集观光、修学、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  玉华洞具有1700多年的游览史,自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探游之后,它神奇、优美的景观就随着《徐霞客游记》的流传而广为人知。玉华洞全长10华里,有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六个支洞,有一扇风、仙人田、硕果累累、擎天柱、瑶池玉女、龙宫、万家灯火、金鸡唱晓、五更天等160多处景观。“以风取胜、以水见长、以石求异、以云夺奇”是玉华洞的独有特色。  1987年以来不断整修,遇斜坡砌石阶,过溪流架桥梁,主要观景处平缓宽敞,并装有彩灯衬景照明。  玉华洞于汉初被人发现后,游踪不断。宋代杨时、李纲等曾游此洞。明徐霞客游后有此洞“弘含奇瑰,炫巧争奇,遍布幽奥”的赞语。洞进出口处岩壁上保留不少宋以来的摩崖石刻。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廖九峰为玉华洞修志7卷,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邑人廖云友重修《玉华洞志》。  离洞1公里多的村庄里,有一口直径1米的圆井,小阴河的水由此涌出,水珠呈梅花状,纷纷扬扬,故名“梅花井”。  有水泥公路直达洞口,洞口安放着徐霞客铜像,还建有擂茶馆、动物世界标本馆、荷花池等游览设施。  地址:三明市将乐县梅花村  类型:国家公园洞穴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8:00-16:30  门票  玉华洞门票105元,福建省客人未有优惠,1.2米以下免票。  古镛镇  古墉镇位于将乐县中部,是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总面积220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金溪河北岸,为将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五代十国闽天德三年(964年),将乐升县为州时,县城西郊有西台山,形如覆钟,取名“镛州”,后因历史悠久改称“古墉”。 1991年8月,山门、洋坊村恢复行政村建制。2005年,全镇辖3个社区居委会、1…… 详细++

回头山

  “家在这里,爱在这里,我总是回头望着你。擂茶飘香,瓜果遍地……回头望你家乡的回头山,那是离乡的儿女乡情依依……”对于客家将乐人,尤其是漂泊在外的将乐游子,这首由著名的词作家司顺义、曲作家张卓娅谱写的《家乡的回头山》,真可谓百唱不厌,每一回哼起都流连迷醉,每一次唱起都亲润可人。  回头山,位于将乐县城东10公里处的邓坊,三面环水。车行省道岑文线,从邓坊采育场悬索桥附近遥金溪河远眺依山傍水的回头山,犹如“白银盘里一青螺”,小巧俊秀,绿意盎然。  回头山又名“蜡烛山”。关于“蜡烛山”的由来,有一段传说:古时候,高唐村有一个出了名的孝子,他叫蜡烛,家里很穷,与80岁的白发0相依为命。一天,蜡烛去集市卖柴,赚了15文钱。他盘算着要买双鞋、买把木梳给娘,更重要的是要买些米回家,因为家里已好几天没米下锅了。不幸的是,待他走到米埠,一摸裤兜,钱丢了。无奈,蜡烛只好向王二麻借0买米。为了能早些把那利滚利的借贷还清,蜡烛安置好0亲后,编了个去找远方朋友的美丽谎言,次日天刚亮就出门了。蜡烛多么舍不得离开年事已高的娘呀,出门刹那,他泪水夺眶而出。他漫无目的地走呀走,忽然,看到不远处的金溪河边有一褴衫老汉正踉跄着往河中走去。“不好,老人可能会出事!”不识水性的蜡烛径直往河中走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老汉扶到对岸。老汉掏出银子致谢,蜡烛不受。“蜡烛,这些银子拿回去好好孝敬你母亲吧!”老人硬把一袋银子塞给蜡烛后就大步朝前走去,忽然间,老人回头仰天一笑,没了踪影。蜡烛半晌才回过神,再细看,仙人回头的地方已长出了一座山,这山改变了金溪河平直的去路,使溪水到此绕了个回旋。于是,有人称这座山为回头山,也有人称其为蜡烛山。  走在通往回头山那如弓横跨的悬索桥上,清风徐徐,凉气幽幽,沁人心脾。悬索微摇,有惊无险。向下,是水波不惊的清泠泠的金溪河;仰望,是回头山那如刀削般的石崖。危崖绝壁间冒出一棵棵挺拔伟岸的古松、苦槠及一些不知名的杂木,任凭风吹日晒,巍然屹立在水尾山腰。山顶那一幢幢依山而建的亭台寺阁若隐若现,红绿相融,相映谐美。  回头山山体不高,海拔仅250米,但到山顶石级陡峭,有如登泰山天都峰,蜿蜒石径陡如天梯,需步步踩实。绝壑攀途,鸟语花香,一侧是黛绿的峻峭山崖,一侧是整齐如绣的空濛山色。途中经过两个方便歇息的小亭,一亭有联:高亭明月满,古寺晚香浓;一亭有诗:空手来时空手去,你往西来我往东,夜尽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其诗其联,耐人寻味。  “云鬟别有飘萧态,似向风前浴晚波”,崖顶壁立,峰峦险峻,顺山势而建的闾山祖师寺庙,终日木鱼声伴着鸟声蝉鸣,在徐徐山风中传递古寺幽情。大雄宝殿、地藏王殿、玉皇殿、峰景寺起伏于险峰,殿殿相连。攀悬梯、走回廊、跨石坎、越飞栈,穿梭其间,于虔诚的心境中荡涤人世风尘。  出峰景寺是一裸露的石岩,岩边没有扶栏,在58岁住持的指引下,我们向山脚俯视,金溪河波光粼粼,浮银跃金。  探奇回头山,风景这边独好。据同行者介绍,随着2006年高唐电站的发电蓄水,回头山至将乐县城一带将形成十里平湖。届时,回头山定有另一番景象、另一番风情。  

天阶山森林公园

  天阶山保存着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山清秀、草木争荣,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种类繁多,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被专家们称为是喀斯特地貌上的一片绿洲。特别是天阶山顶的小石林神劈鬼凿,树依石而生、藤绕树而长,构成千变万化的景观,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赞曰:“是山石骨棱厉,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态,苦为草树所翳,故游者知洞而不知峰。”  导游小姐说:一踏进三月,天阶山就“熊熊燃烧”起来了,这里的花事可热闹呢!置身天阶山,完全能够想象得出,也许最初的“火星”是由一枝最不起眼的绿绦上的嫩蕾燃爆的。但几阵和风、几场春雨过后,火红的山茶、血红的杜鹃、娇艳的桃花,就把天阶山给染红了。但在这里形成阵势的桂花,更能声势浩大地传递这里的芳香。将乐人真有福气。方圆仅2.36平方公里的天阶山,就生长着上千株的千年桂树。年年金风送爽时节,就能收到天阶山金灿灿、香沁沁的“请柬”。那是怎样的一种盛况哟!丛开的青枝绿叶间,一株株桂花树夹着层层金黄色的小花朵,“丹葩间绿叶,锦绣相重叠”。一树桂花,就是一首清新雅致的小诗。其实,让人心醉神迷的还有鸟。八哥、喜鹊、黄鹂、百灵、布谷与鹧鸪。它们自由自在地翱翔林间,跳跃枝头,歌声是那么清脆悦耳。“在天阶山,人们常常会把鸟声当成飞翔在空中的花朵,把花朵当成雀跃于枝头的鸟鸣。”导游小姐如是说。此言很精彩,但天阶山的美景更精彩。

将乐县常上湖水利风景区

  景区位置: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辖区之内  景区介绍:  常上湖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保育较好,植被覆盖率高,空气十分清新,且周边群山环绕,水系发达。北面有回头山,且毗邻金溪,仅一路之隔;东面紧邻因水库蓄水而成的潭池,并可远眺火把山;东南部地势较为平坦处为农田用地。景区内秀丽的山水风光,相对完善的民居建筑群,纵横两个溪流,以及沿岸自然天成的河滩地、峻峭的峡谷,宽阔的水面,还有许多古树,旅游资源组合良好,日光充足,温度适宜,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文化源远流长。  景区北面金溪两岸山体陡峭,有回头山、火把山、牛源洞,南北纵向溪流流段为峡谷段落,两岸怪石嶙峋、滩奇水异,苍翠林荫、幽清秀美;岩石景观沿溪流分布。潭池水清蔚蓝,天晴时蓝天白云和周围的山倒影在水中,和周围的山体、怪石、植被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仑美奂的画卷。  景区属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7度,空气十分清新,夏无酷暑,秋季凉爽,冬有霜雪,温湿适度。其中,夏季尤以凉爽宜人,伴着清幽自然的环境,是休闲消暑的理想去处。  交通指南:  景区距将乐县城仅 11 公里,距沙县飞机场仅77.8 公里,临近向莆铁路、鹰厦铁路和 G70 福银高速公路,并有 204 省道穿过。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证觉寺

证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证觉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全乡常口村的太平山麓,又名证果寺,始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较福州鼓山的涌泉寺早288年,据说福州鼓山上的寺院就是仿照证觉寺建成的,所以民间素有“先有将乐证觉寺,后有鼓山涌泉寺”的说法。  证觉寺历史悠久,据志书载:“历史悠久之太平山属闽北名山,古刹证觉乃镛州胜地。寺创自唐初武德三年,辟丛林而始建精舍,历劫火而赤地徒存。实诚跨全省之名胜,甲上游之大观者矣。山楼苔遍,法象尘封。元代丘圩,明朝定鼎,元璋君相,曾驻跸舆。允宜贝阙长新,名齐五越,琼楼式焕,胜擅三华者也。”可见,证觉寺早年已名扬四海。  万全乡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专公社,1961年析建万全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62公里。面积193平方公里,人口0.8万。金溪河横贯全境。辖万全、良地、常安、阳源、陇源、上华、高坪、竹舟、杏溪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乡镇工业有化工、木器加工。.…… 详细++

九仙山风景区

  九仙山位于县城西60公里,毗邻仙山草场与建瓯县交界,为鹫峰山脉的主峰所在地,最高海拔1538米,风景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  九仙山为中生界火山岩覆盖,岩体大部裸露,气势壮观。山上生长大片黄山松,姿态万千,尤以螺旋松、莲台楹令人称奇。野生红豆杉亦十分常见,生长茂盛壮美。山梁弯间皆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  九仙山庙  为供当地牧童王水之庙,  旧庙位于鹫峰山坳平洼处,  建毁时间不详,  但考其石柱、  石条、  石梁、  放生池等遗址,  可知规模颇大。1989的,岭头村民募捐兴建  新庙,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塑有九仙五水和八仙塑像。  鹫峰  为福建省著名的鹫峰山脉主峰,最高处鹫峰岩,海拔1538米,-峰岩耸立于群山之巅,似一只秃鹫昂向天,并作嘶鸣样。  胸有成竹  位于路下乡岭头村公路边,  一株胸径1.2米的红豆杉上离地面约3米的腐洞内,  长出9棵毛竹,  毛竹将腐洞挤得严密合缝,俨然是“树上长竹”,杉竹皆苍翠挺拔,红豆杉树龄在400年以上。国内外多家画刊刊登其照片。   

漠源乡红峰谷

  将乐县漠源乡红峰谷位于三明市将乐县东南部,地处大玉华洞景区内,距离将乐约15公里、距离三明区约55公里。红峰谷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约3000余亩,包括自然文化、农耕文化、禅修文化三大板块,飞瀑流泉、亲水乐园、禅修养生等二十几个子项目,积极对接省水利风景区、省旅游扶贫村、美丽乡村、绿道建设、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力争实现千万元项目资金扶持。项目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要求,2017年计划投入1000万元,重点打造瀑布、登山步道、亲水乐园、烧烤营地、生态停车场等子项目,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景区的功能区域有:农业科技体验、农业科普示范区,教育培训多功能会议区,原生态湿地自然林地生态区,水资源养生、健身区,休闲会所区,健康游憩区等功能区域,另建有珍禽养殖区,饲养有珍珠鸡、贵妃鸡、雉鸡、灰天鹅、野鸭等,并规划种植梅园、桃园、梨园、板粟园、玉兰林、桂花园、樱花园等园区作为休闲、观赏、健身等多功能的经济.漠源乡红枫谷将是朋友同学聚会、情侣渡假、商务洽谈、会务培训的好去处。  漠源乡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星公社,1961年更名漠源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22平方公里,人口0.7万。辖漠源、伍坊、上洋、大坊、张源、圭洋、坡坑、湖管8个村委会和坑口良种场。农业主产水稻、柑橘、竹木。乡镇工业有矿采、建材等。境内银华洞为县重要旅游点。.…… 详细++

银华洞

  银华洞  将乐银华洞位于将乐县城东南18公里的漠源乡地村石灰山中,距玉华洞约13公里,成因与玉华洞相同,属喀斯特地貌。全洞面积约300平方米。洞内钟乳石林立,通道纵横交错。传说唐代有一皇帝游此失落还魂带、金扁担二宝,因洞中黑暗,照明的松脂木片又将燃尽,只好匆匆离去。其后达官贵人争相来游此洞寻宝,当地百姓不堪扰累,遂以糯米糍粑砌石,封住洞口,自此银华洞失传于世。  1980年在地名普查中,于该洞洞口处挖掘到唐天宝铜钱一枚。不久又寻得后洞口,在悬崖峭壁之下,为荆榛蔓草所掩没。四周竹木葱郁,岩壑幽奇,须攀树牵藤而入。洞径逶迤曲折,或上或下,狭处只可缘壁佝偻而行,而宽处可容千人有余。洞内乳柱嶙峋,危石兀立,泉露如珠,奇诡多变,有的象扬鬃飞鬣的烈马,有的似引颈高歌的金鸡,栩栩如生。1992年,将乐县政府对银华洞进行投资修建,并正式对外开放。

杨时墓

杨时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杨时墓位于将乐县城南郊的乌石山麓。  杨时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著名哲学家杨时,史称“南渡大师”,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由于世居将乐县龟山下,所以自号龟山,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元丰四年(29岁)至河南颖昌拜见程颢、程颐,以师礼事,皈依程门,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成了后人尊师重教的典范。他卒于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葬于将乐县水南乌石山麓。1986年政府对这一古迹进行了修葺,墓前建牌楼一座,古雅雄伟,楼前匾题“倡道东南”,后匾"程氏正宗”。墓地面南背北,宽3米,进深3.5米,入口处立两尊石狮,墓碑刻有“宋龟山文靖杨先生神墓”字样,为明成化六年(1470年)巡按御史滕昭师所书。杨时墓已成为将乐县旅游景点之一,到此瞻仰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福建三明市  杨时 (1053~1135)  杨时(1053—1135),字行可,后改字中立,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将乐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 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巳时生于南剑西镛州龙池团,即今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龙湖者,龟山公所生之处也”。《宏农杨氏族谱》、《房谱》,日本上野图书馆万历《归化县志》和-立图书馆清《归化县志》载:“龙湖旧隶将乐县,明成化六年…… 详细++  杨时 (1053~1135)  杨时(1053—1135),字行可,后改字中立,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将乐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 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巳时生于南剑西镛州龙池团,即今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龙湖者,龟山公所生之处也”。《宏农杨氏族谱》、《房谱》,日本上野图书馆万历《归化县志》和-立图书馆清《归化县志》载:“龙湖旧隶将乐县,明成化六年…… 详细++

明台寺

明台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明台寺  明台寺原称明台庵,位于天阶山两峰之盆谷处,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原建筑几经销毁,不复存在,现在的明台寺是1993年重建的。明台寺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建筑,宏伟壮丽,庄严肃穆,寺内外古木扶疏,名花溢彩。  游客在出玉华洞后必经此寺。寺中住有僧人,香火旺盛,是当今朝圣的景点。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六月十九(观音成道)、九月十九(观音涅磐)这里都举行盛大佛会。徐霞客游玉华洞时曾在此庵食宿,并在《玉华洞游记》中记载:“山半有明台庵,洞后门所经,余时未饭,复出道左登岭,石磴萦松,透石三里,青芙蓉顿开庵中,饭于庵仍下至洞前门……,下浴庵中,宿焉。”

星窟

  星窟  星窟位于将乐县城北萧公洞(  县机床厂后山),距县城3公里。《潜确类书》载:“福建将乐县北门有落星穴。晋义熙年间(405~418年)有长星坠其处,俄成一穴。”由于落星穴就在宋代哲学家杨时故居附近,所以民间附会“五百年当生大贤”,即杨时的诞生应了陨星之兆。  至今民间还流行这种传说。此穴今尚存原貌,深10余米,底部直径9米,顶端直径20多米。穴内北面陡立,呈断壁状,其余各面均有不同斜度,整个外形如漏斗,既大且深。这是国内有文字记载较早的陨石坠陷地之一。陨石入土深度未探明,因年代久远,穴坑为尘土所封积。将乐落星穴对陨石和陨石坑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碗碟墩古窑址

  万全碗碟墩窑址位于万全乡竹舟村,以碗碟墩为中心,周围3个山坡均分布有窑址。产品有青瓷、青白瓷、酱釉瓷,器形以碗类居多,亦有部分小高足杯、碟、盏、水注、执壶、瓶、谷仓罐等,不同窑址产品略有差别。2016年考古发掘,揭露三条窑炉遗迹,其中一条为分室龙窑,为三明地区首次发现。碗碟墩窑址始烧于北宋中晚期,兴盛于南宋,窑场分布范围大,堆积厚,产品种类器形丰富,釉色莹润,质量精美。分室龙窑的发现对研究这种窑业技术的起源和分布有着重要意义。  万全乡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专公社,1961年析建万全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62公里。面积193平方公里,人口0.8万。金溪河横贯全境。辖万全、良地、常安、阳源、陇源、上华、高坪、竹舟、杏溪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乡镇工业有化工、木器加工。.…… 详细++

将乐县龙池谷水利风景区

  地理位置: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  景区介绍:  景区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绿色生态为依托,开发漂流媳水、农业采摘、休闲度假、赏花摄影、野营训练等,实施两岸景观工程、水土保持特色的生态护岸、种植油菜花观光园300亩,新建瓜果长廊,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生态农业、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创业示范区。  特色特产:将乐擂茶、龙池砚、大卷   交通路线:动车至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  联系电话:0598-2395230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三泉

  三泉  天阶山麓玉华洞誉称“形胜甲闽山,人间瑶池景”,长2.5千米,内有二通道,分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六支洞,有石泉、井泉、灵泉三股泉水。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成为泉。全水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水源,同时也能构成许多观赏景观和旅游资源,如理疗泉,饮用泉等。我国泉的总数可以达到十万多处,分布十分广泛,种类也非常丰富,各地名泉不胜枚举。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  在将乐县西南隅,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像一颗绿色明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这是一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颇为奇特的土地。总面积6371公顷,境内群峰列屏、峡谷深幽。海拔千米以上高峰14座,主峰海拔1620.4m,也是方圆五县最高峰。高山峡谷中流泉飞瀑高悬,溪水跌宕前行,形成许多深潭。将乐乾隆县志上载:“龙栖山,多蒙深潭,传说有龙居于此,故名。”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地质史上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袭击,因此这里成为典型的亚热带中南缘植物分布区域,保留着许多原始状态的森林。区内有七个中亚热带植被类型、24种群落、高等木本植物631种。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常绿阔叶林,天然杉木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林和红豆衫、柳杉大树群。  常绿阔叶林是龙栖山森林最重要的部分,分布在海拔8O0m以下的峡谷、山坡,发育良好,树种复杂,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组成。林相丰满,林冠层层叠叠、浓荫蔽日、粗大的藤条或缠树而上,或凌空悬挂。林下的倒木上,冒出种类繁杂、色彩艳丽的菇朵。常绿阔叶林是森林演进的最高层次,许多珍稀树种生在其中,也是野生动物的主要栖身之地。区内现存的珍稀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云豹、猕猴、黑熊、毛冠鹿、岩羊、穿山甲、鼯鼠等。常绿阔叶林浓密的、多层次的林冠和林下小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环境。龙栖山栖息着21科37种鸟类。有漂亮的红腹锦鸡、白鹇、环颈雉,有猛禽褐林鹗、座山雕等等。名目繁多的鸟兽使龙栖山的森林更显得充实,活跃,生机勃勃。总之,常绿阔叶林内容丰富、蕴含博大。生存竞争、新陈代谢锻造了各个物种的自身完美,又造就了整个森林的和谐。置身林中不只有一种清新恬静的美的享受,更能感到一种哲理的熏陶。  常绿阔叶林不够严密或者无法成林的地方,针叶树乘虚而入。散生的杉木在阔叶树造成的阴湿、肥沃的小气候中如鱼得水,长得粗壮、笔直。龙栖山现存的大面积天然杉木群落在三明市绝无仅有,在全省也不多见。作为一个保留生物种群,它的科研价值已经非常金贵,但是它的经济价值也太吸引人了,一根中等径级的天然杉木就是一串金项链!  连绵竹海是龙栖山的又一大特色。2万多亩竹林满目葱笼,万竿翠竹亭亭玉立,那是一个清逸潇洒的世界。阳春三月,满山春笋破土而出,节节向上,像一支支小火箭,虎虎生威。早年,龙栖山的毛竹有大如面盆的,锯下两节可做一挑水桶,五十年代“毛竹王”曾进京参展。闽西客家人最早来到龙栖山开发利用毛竹。以春笋为原料制造的毛边纸称为“西山纸”,商号“大广纸”是这里古老的名产。“西山纸”的制造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其纸质细嫩、响张少疵,久负盛名,享誉东南亚。清康熙年间曾以“西山纸”编印《四库全书》,抗战时期西山纸被大批调到永安印刷“中央日报”,纸质大大超过当时重庆的“中央日报”。七十年代出版的《毛泽东诗词》线装本也是用西山纸印刷的。解放初期西山纸大量出口东南亚,为国家争取了不少外汇。  此外,龙栖山还有许多南方红豆杉、柳杉树群,大多分布在村口、溪流两旁,保护较好,带有浓重的“风水林”色彩。红豆杉树群树龄高,径极大,长势非常旺盛,树冠浓密如华盖,细叶如云。柳杉高大、壮实。令人想到这块土地岁月的悠远,地力的厚实。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结合,使龙栖山成为一处令人神往的地方,它已经形成和正待开发的,值得称道的主要景点有10处:  圣水岩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余家坪西北方向22公里处,位于与万全乡接壤的区界上,海拔1561m,山僻路险,人迹罕至。据《将乐县志》载:“圣水岩,上有泉,不盈,不涸,病者饮之即痊,天旱祷雨即雨,故名圣水岩。”圣水岩三峰突兀,峰顶是一片石林,馋岩怪石,似鹰,似象,似虎,似龟,琳琅满目。天气晴好时,立岩顶可望见将乐、泰宁、明溪、清流、宁化五座县城及金湖,四野绿涛滚滚,云烟浩淼,云雾变幻莫测,恍如置身云霄宫中。顶峰北侧50米处有一座用石条筑成的古刹――青云堂。正殿中央端座着一尊约一米高的佛像,神采飞扬,俊逸大方,大小38尊石佛像排列两旁,或立或坐或跪,神态逼真,殿四壁雕有佛像、佛龛等佛事浮雕,这组雕像高一米多,最小的高30cm,雕刻艺术极为精湛,线条刚柔有致,有的佛像眼睛是用黑宝石镶嵌而成,石刻铭文的年代为唐贞观二年。青云堂石佛堪称古代雕刻艺术的一枝奇葩。  仙人塘山在余家坪东北方向8.8公里处,海拔1200m,上可俯瞰白莲全乡的各个村庄,传说仙人发现此山和山上的一池清水。山顶靠南的山坡上有建于唐代的寺庙,几经兴毁,现已重建。庙前有一株茶树,所生茶叶品质极佳,消食化积,驱邪祛病,功效显著。仙人塘寺庙香火鼎盛。来自明溪、宁化、清流、永安、连城以及本县的善男信女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带着大包大挑的供品上山朝拜。清顺治八年(1651)将乐冰雹成灾,白莲人吴赞郎率灾民起义,在仙人塘凭险下寨,聚众万人,对抗官兵三年之久,后中计被杀。民间传说在他遇害前,其座骑有所预感,至半山时立于一岩石上不肯前行,吴赞郎猛抽一鞭,战马蹬石腾空一跃--至今还在岩石上留下了深深的马蹄印。   十字坳距余家坪12公里,海拔1310m,是到达里山和攀登主峰的必经之地。南北山脊五公里范围内由天然下种形成大片黄山松林。虽因雷击多次引起森林火灾,然而“春风吹又生”,黄山松林益加郁郁葱葱,最大的母树胸径已达70多厘米、树形舒展美观。十字坳东西两侧山坡上还长满了各种杜鹃。春末夏初,映山红、丁香杜鹃、毛果杜鹃鲜花盛开,寂静的山脊上姹紫嫣红、绚丽夺目。  石牛栏位于十字坳西边的将军顶附近,距余家坪17公里,海拔1312m,是一块呈扇形的平坦坡地、高山草场。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坡上长满野草和杜鹃,靠山凹生长着10亩左右的金镶玉竹。高山草地别有一番景致,清明时节,野草-,百花盛开,像绿云上托起灿烂的朝霞。冬天百花凋零、风吹草低,好一派草原风光!传说天神将九头神牛关在石牛栏内,神牛年年吃玉竹为生,故这里的玉竹没有竹梢。有一年神牛偷跑出来到清流县林畲打了一个滚,造出了一片15里长的平原。  山前云海在保护区山门外去白莲的半山腰公路上,距余家坪6公里,海拔600m,由于此处森林茂密,加上山下小王水库的蒸腾作用,空气中富含水蒸气。在气压较低的晴朗天气,早晨形成一片广阔的云海。白莲乡的大部分村落和低山全部覆盖在云海下,偶而露出的山峰像是0中的小岛,大树似灯塔。此时的云海有一种静态的美。日出后,朝霞璀璨,托起一轮红日,蔚成奇观。云海也随之开始涌动,消散,此时的云海是动态的,一派波涛汹涌的景象,山尖绿岛忽隐忽现,变幻诡奇,摄人心魄。在这里看云海先是居高临下,有一种飘浮在云端之上而超凡脱俗的意境。然后可以坐车顺公路下降高度观看,一直来到云海边上,此时又犹如乘风破浪航行在大海上,万顷波涛就在身边掠过,一种雄浑激越、搏浪急进的豪情在胸中升腾。继续下行,钻进云海之中,雾气蒙蒙的青山和水库出现,想想头顶上刚刚看过的云海,人们见仁见智又会生发万千感慨。  龙潭飞瀑位于余家坪下游7公里处,海拔560m。林密谷深,余家溪弯曲跌宕,比降增大,形成一串瀑布群。其中最大一级落差10m,瀑布下跌积成深潭,水声如雷,两岸巨石嶙峋,峭壁陡立,幽深、宁静,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石排场在去龙潭飞瀑的路旁,距保护区管理处5.5公里。这是一块山间-坝,面积2平方公里,有水田几十亩,房舍十来间。四周青山翠竹环抱,一条清溪缓缓穿过其中,几缕炊烟,几声鸡鸣,愈显宁静安谧,是典型的田园风光。现已在此处建成鹿园。  手工造纸作坊保护区内还有几十个手工造纸作坊。分布在里山、外山、上地、沙溪子等地。“西山纸”的制作过程要经过修山、备灰、修湖塘、砍笋、溜笋、断筒、剥皮、削片、挑竹麻、落湖、洗漂、剥料、榨料、踏料、耘槽、抄纸湿压、湿纸切边、烘焙、于纸切边、包装等28道工序。人们可以在作坊里看到的一般是从踏料至烘焙这几道工序,完全保持原始的手工操作,十分艰辛劳累,特别是“踏料”这道工序,近乎蛮荒。“冰清玉洁”的西山纸书印了多少鸿篇巨构,同时也留下了自身历史重负的深痕。  龙井水库库址位于往十字坳方向的龙井村上游,坝址高程759米,库容519万立方米、装机容量32OO千瓦,年发电量1188万千瓦时,龙井水库除发电、灌溉、养殖方面的效益外,还是龙栖山一处新的景观。它是三明市海拔最高的人工湖,水面400多亩。竹林、青山拥簇着一湖碧水,湖水漫进山凹中,形成许多曲折的绿色的港湾和半岛。水鸟掠过湖面,竹筏在湖上浮游,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别有一番情趣。  如今,龙栖山拥有三顶硕而亮的“桂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白莲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白莲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