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滨州鹤伴山 | 滨州鹤伴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邹平县境内,是经林业部批准于1992年9月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现为国家4A级旅游区。景区地处邹平县与章丘县交界处,系长白山脉,白云山系,地形复杂多变,山势陡峭险峻,沟谷曲折狭长,悬崖绝壁较多,四季分明,景色宜人。 公园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文物古迹、革命遗址,如鹤伴山、仙石桥、御甲石屋、五龙泉等,并有许多传说依附于鹤伴山美丽的风景之中,更增添了鹤伴山的神奇色彩。2、地貌景观,最高海拔728.8米,沟谷曲折幽长,景色多变,具有“幽”景特色。3、森林景观,有刺槐林、侧柏林、麻栎林、天然灌丛、野生花草等。4、鸟类景观,公园内鸟类较多,有10目29科43属64种,其中灰喜鹊最为常见,具有很好的“动景”和“声景”效果。5、水体景观,鹤伴山脉环抱汇水面积较大,淡水、瀑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6、天象景观,鹤伴山的复杂地形形成了许多美丽的天象景观,日出夕照、云雾、雨雪在这片秀丽的山林中更有一番风味。 森林公园的交通非常便利,可从淄博市周村火车站乘坐汽车车到达,也可从邹平县城坐公交车前往。游览的最佳季节是清明到国庆节期间。森林公园所在山区土特产丰富,有水杏、柿子、柿子饼、梨、苹果,纯天然荆花蜜、枣花蜜和以玉米红薯为原料香脆可口的山区煎饼。 客服电话:0543-4557816 地址:滨州市邹平县城南部西董镇长白云境内 营业时间:24小时 游览时间:大约3小时 价格:30元/人 特色景观:九瀑涧、水帘洞、九潭溪、鹤翔岭、鹤鸣谷。 游览线路:酒瀑涧--水帘洞--九潭溪--鹤翔岭--鹤鸣谷 |
黛溪河水利风景区 | 黛溪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黛溪河水利风景区位于滨州市邹平县境内,依托于印湖、黛溪湖和黛溪河而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面积9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8.12平方公里。黛溪河全长23.6公里,水质清澈透明,是邹平县重要的水源地,黛溪湖、于印湖为流域上的两座小型水库。景区内的鹤伴山修筑拦水坝32座,可蓄水40万立方米,降雨时节,形成水库连水库、瀑布连瀑布的壮丽景观。景区内有鹤伴嘉业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周围群山环抱,景观奇特,天鹅、穿山甲、银杏、水杉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处地文化底蕴丰厚,拥有号称“齐鲁小灵岩”的佛教寺院唐李庵和被誉为“范公故里”的北宋范仲淹读书洞。 |
邹平黄河水利风景区 | 邹平黄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山东邹平黄河水利风景区位于邹平县码头镇黄家村原址西北至台子镇北董村原址处,依托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堤而建,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 景区依托黄河工程和水土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一带三区”工程,即黄河绿色生态观光带、梯子坝黄河景区、码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台子古城文化与生态采摘区。景区内黄河河段兼具游荡型与过渡性特点,河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河段成为景区一大特色,景区内水利工程包括东西22公里临黄大堤,1处险工,3处控导工程以及2处引黄闸,其中梯子坝险工因形似架于黄河之上的梯子而得名,被誉为“黄河第一险工”,是景区标志性工程。景区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宣传于一身,也是自驾旅游的理想园地。 信息来源:水利部 码头镇 码头镇地处邹平县西北部,东与位桥、台子两镇相邻,西、南与章丘市接壤,北跨黄河与济阳县相望。位处三县交接地带,地理位置特殊。驻地距县城36公里,距济南市4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30公里,距济青高速公路10公里,紧靠亚洲最大棉纺织企业—位桥创业集团。全镇总人口49864人,总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10.8万亩。全镇共辖8各责任区,78个行政村。 境内位码…… 详细++ 信息来源:水利部 |
滨州醴泉寺 | 滨州醴泉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醴泉寺位于邹平县境西南长白山中,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后圮。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院,时东山有一泉涌出,中宗赐名“醴泉”,醴泉寺即由此得名。 醴泉寺建于群山环抱之中,坐南面北。大门两侧蹲踞一对石狮,迎门为文昌阁,阁上有殿,塑有文昌帝君神像。殿西有一古钟,径口2米,高3米有余,撞击之声,响彻数里。阁南为大雄宝殿,能容千人。中有释迦牟尼石像,系一巨石刻成,仅头部就有1米多高。殿后有东西两个跨院,东为范公祠、西为三星殿等,整个建筑完整和谐,浑然一体。 山东滨州市 |
樱花山景区 | 樱花山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樱花山景区 樱花山景区始建于2004年,占地3600亩,历经9年多的时间,由荒山荒滩改造而成。斥巨资,通过实施劈山引水、筑坝拦水、挖坑养水、调整山势、植树造林、砌墙防火、道路成网等七大环境治理工程,使园区山、水、林、路等面貌发生了沧桑巨变。生态园四季有景,处处生机盎然;山上翠柏滴绿,山下水波荡漾;公路水路联网成片,水系植物相得益彰,被誉为“北国江南”,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称号,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
滨州范公祠 | 滨州范公祠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处长山城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濒临河水,古木参天,建筑清新幽雅。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此间历经朝代更替,时坏时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三十年(1851),距今也已140多年。范公祠坐北面南,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 大殿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殿内塑有范公座像。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植银杏一株,高达10丈。院内还有古槐3株,其中一株树老干空,老干内又生出一株新槐,枝叶繁茂,蔚为奇观,人称“怀中抱子”。享殿雕梁画栋,茂林修竹,清静幽雅,殿下有匾额两块,一为“长白书院”,一为“菜根味舍”。范公祠历经沧桑,阅900余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 | 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是学校专门筹建的面向师生和社会的公益性展馆,展示着学校发展的历史图片和实物,真实地反映了百年长中求索奋进的光辉历程。“民族魂纪念馆”充分利用光荣历史这一特色和优势,她让更多的青少年透过长山中学这个中国特定历史缩影的窗口,深刻地看到和真切地理解我们整个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和发展史,进而增强振兴民族、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3年,为庆祝百年校庆,对民族魂纪念馆进行了改造升级。老纪念馆在80年校庆时已启用,几经易置。最终自筹资金在靠近校门口处建成新馆,占地面积360M2,共分为烽火初燃、铁山烽火、烽火燎原、彪炳青史、红韵流长、桃李中华、复兴之路、幸福发展八大部分,展出了珍贵照片2万余幅,1913年建校之初校门口的石狮子、0弹药、“辽宁舰”模型、三军仪仗队指挥刀、铁山石、1937年的日本报纸等实物80余件,以现代化的手段真实反映了百年长中所走过的非凡历程。其中的石狮子、日本报纸已被确定为省级文物。在纪念馆两侧,建成校庆标志性建筑——竹简石刻《长山中学赋》以及防腐木艺术画廊,构成了“一馆一建筑一画廊”文化群。民族魂纪念馆将长山中学红色革命历史和浓厚文化底蕴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全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高规格的教育阵地。学校将依托百年名校特色和优势,不断优化人文环境、提高育人品位,每年都组织学生参观民族魂纪念馆和馆中“六宝”:民国石狮子、抗战时期的报纸、三军仪仗队指挥刀、辽宁舰模型、“玉兔号”月球车模型、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标本。民族魂纪念馆被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民族魂纪念馆作为市级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省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2015年又被确定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韩店禾和湿地公园 | 韩店禾和湿地公园(韩店镇六六河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位于邹平县韩店镇六六河以西、马四干河以北(过肖镇路口北行大约1.5公里,马四干河桥头有明显标志)。该工程是对邹平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进一步净化,并对沿河生态水环境进行修复。是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也是落实“治、用、保”综合治理体系的一项具体举措。总投资1.8亿元,规划面积约1260亩,设计规模为每天6万吨,连接贯通六六河、马四干河等河道,通过2座桥涵闸控制湿地走向和水位,将邹平县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后的达标水引入湿地,通过湿地内种植香蒲、黄菖蒲、芦苇、芦竹等水生植物,对水质进一步净化,实现了对沿河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本工程将于2015年中旬正式投入运行。 |
邵家村百年枣园 | 码头镇邵家村有圆铃枣种植面积近600亩,共有枣树6000余株,年产枣50万斤,其中最多的每株产鲜枣320斤。形成了枣花蜜,鲜枣采摘,制作干枣、乌枣的产业链。该村的圆铃枣面积之广,枣龄之长,产量之高,品质之优,在全省居于前列,每年中秋节前后,有机圆铃枣丰收,都会吸引众多外地客商前来参观购枣。 传说赵匡胤曾在此地一口井边喝水休息,品尝过旁边一棵枣树上的枣。后来,赵匡胤建立宋朝,成为一代开国帝王,村民为纪念这段历史,把井命名为“皇井”,枣园被称为“御枣园”。 俗话说“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圆铃大枣又名紫铃,铃枣,圆红,因鲜果形似圆铃而得名。圆铃枣以个大核小,皮薄肉厚,糖多味甘,营养丰富,脆甜味美可口等特点闻名遐迩,而且生长期长,易加工贮存,食用方式多样,堪称枣中极品。 地址:滨州市邹平县码头镇邵家村 营业时间:24小时制 游览时间:大约3小时 特色景观:打枣、赏枣花、看皇井 游览线路:摘枣区—枣园漫步区—垂钓区 讲解员价格:讲解员属于免费讲解 配套服务设施: 食宿设施:枣园人家农家乐 购物场所:枣园人家购物点 游客服务中心:邵家百年枣园游客服务中心位于邵家村,提供解答游客问题、景区线路指引等服务。 |
滨州雕窝峪 | 雕窝峪位于邹平县青阳镇西阿陀村南5华里处,深邃宽阔的山谷长达3华里。青阳镇自1993年起,对峪中王薄起义旧址进行综合开发后,形成了自然、人文、庙文化三大景观。 自然景观:雕窝峪系隋末(公元611年)第一次农民起义遗址,山谷深邃奇险,风景十分奇特。雕窝峪三面皆与高山相连,唯西北角有东西宽20余米的峪口―石门。传说石门为王薄起义时所建造,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石门东、西各有“古石墙”(亦名石城墙),随山势向两边延伸,高约2丈,长各约2华里。进石门即听到水声潺潺,不见水影,西南方有一山涧,乱石蹲踞,水从石底默默穿行,故名“潜龙涧”。 |
滨州丁公遗址 | 滨州丁公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公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邹平县苑城乡丁公村东,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在遗址中发现大量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遗物。所采集的文物标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铲、磨制石斧等石器,还有骨簇、骨针及具有龙山文化典型特征的蛋壳陶片。陶器中有小陶罐,为泥质灰陶,鼓腹,颈部有一弦纹,口径5.2厘米,腹径8厘米。还有陶瓮残片,为泥质灰陶。细绳纹并附加堆纹。尤为珍贵的是黑陶鬼脸式鼎腿、猪嘴鼎腿等。 |
樱花山水利风景区 | 樱花山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樱花山水利风景区位于邹平县南部山区,依托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而建。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27平方公里,属于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 |
滨州唐李庵 | 唐李庵风景区位于邹平县城西5公里会仙山东麓,占地面积1338亩。景区群山环绕,绿树葱茂,曲径通幽,小巧玲珑、典雅别致,文脉昌盛,素有齐鲁“小灵岩”之称。唐李庵始建于晋朝末期,兴盛于唐朝,历经数次修善,碑记可查最早的一次重修为明朝隆庆年间。庵院整体为“四合院”式建筑群落,由正门、影壁、大雄宝殿、伽蓝神殿、地藏王菩萨殿、韦陀菩萨神龛组成。大殿屋脊、角、檐均有双龙和吻兽等饰物,殿内梁柱及四壁彩绘:伽蓝神关公征战图、菩萨飞升图、五爪飞龙图、墨虎等珍贵壁画,栩栩如生,世所罕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寺院东植有文冠果树一株,历尽千年,为庵寺文脉所系,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曾为祈愿才高八斗、妙笔生花而三拜此树。寺院南侧350年树龄的法师手植桧,以其独特的风姿,挺立于古刹前。还有那灵系一方百姓,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福寿五百载丁香树,更为世人所仰慕。 唐李庵名称的由来,众说不一。传有唐、李二仙曾在此-,故名。实际上这是一座小型佛教寺院,现存主体建筑有大殿、东西偏殿各三间,另有跨院僧房、藏经楼和寺南接待香客的客房、寺东的姑子庵草房等,总计有房屋32间,建筑面积为820平方米。 唐李庵兴建年代已不可考。据碑记记载,其最早的一次重修是在明隆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 |
芳绿农业旅游示范点 | 芳绿农业旅游示范点 |
滨州邹平黄山 | 邹平黄山据传因土黄得名,位于邹平县城南近郊,山城相映,别具特色。其山势状如伏虎,又称虎头崖。山势不高,海拔仅有168.4米,然而自古以来却远近闻名。 |
滨州会仙山 | 会仙山在邹平县城西南7.5公里处,高590.8米,为长白山脉北部山群的主峰。周围环拱大小山头几十座,山势起伏,壑峪纵横,千姿百态,气象峥嵘。 会仙山山势陡峻,北有石船谷,南有盘壑峪,绝顶深涧,三面环绕,皆奇险莫攀,只有西坡几线羊肠小径可达山顶。石船谷口,双峰对峙,南石户顶、北石户顶均陡峭异常,为会仙山一大险胜。盘壑谷中,草木葱茏,涧水萦回,景最幽僻,古有庵院,人称“小桃园”。东面半山壁上,几股泉水溢出,夏秋滴水飞练,冬春冰溜倒悬。因在阴寒崖面,往往至夏日来临,冰溜尚消融不尽,此谓之滴水崖。 山东滨州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坊子村 |
---- |
齐家庄村 |
---- |
杨家峪村 |
---- |
小西河村 |
---- |
白云涧村 |
---- |
西庵村 |
---- |
宋家庄村 |
---- |
西董村 |
---- |
候家庄村 |
---- |
韦家坡村 |
---- |
太平村 |
---- |
夫村村 |
---- |
韦家岭村 |
---- |
马家寨村 |
---- |
朱家塘村 |
---- |
会仙村 |
---- |
段家庄村 |
---- |
西赵村 |
---- |
西井村 |
---- |
贺家村 |
---- |
上娄村 |
---- |
下娄村 |
---- |
杏林村 |
---- |
郭家峪村 |
---- |
芽庄村 |
---- |
黄家河村 |
---- |
朱家庄村 |
---- |
孙峪村 |
---- |
吉祥村 |
---- |
任家峪村 |
---- |
大杨庄村 |
---- |
小杨庄村 |
---- |
马家台村 |
---- |
沟西村 |
---- |
聚仙村 |
---- |
丁家村 |
---- |
东峪村 |
---- |
小马峪村 |
---- |
尚庄村 |
---- |
上回村 |
---- |
由家河滩村 |
---- |
下回村 |
---- |
刘家窝村 |
---- |
崔家营村 |
---- |
西峪村 |
---- |
东赵村 |
---- |
南洞村 |
---- |
芦泉村 |
---- |
象伏村 |
---- |
冯家村 |
---- |
南石村 |
---- |
张家洞村 |
---- |
于桥村 |
---- |
地佛村 |
---- |
台头村 |
---- |
杨李村 |
---- |
于张村 |
---- |
马庄村 |
---- |
陈家村 |
---- |
大马峪村 |
---- |
北禾村 |
---- |
八柱台村 |
---- |
南唐村 |
---- |
中王村 |
---- |
韩寨村 |
---- |
皇后村 |
---- |
东禾村 |
---- |
西禾村 |
---- |
西王村 |
---- |
樊大庄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