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泉州博物馆 | 泉州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泉州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民终生教育场所。 泉州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1月,馆址设在位于市中心的泉州府文庙大成殿。泉州府文庙于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泉州博物馆新馆,新馆于2002年9月开工,2005年元旦建成开放。 泉州博物馆占地82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包括泉州博物馆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它也是泉州最大的综合博物馆。 泉州历史展览 泉州历史展览位于博物馆二层,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分“早期开发”、“刺桐崛起”、“东方第一大港”、“泉南雄风”四个部分,它以泉州历史为主线,从远古时期的深沪古森林遗址说起,囊括了闽越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的痕迹;海上丝绸之路繁盛;东方第一大港鼎盛绚丽以及明清时期泉州谱写蔚蓝色的历史篇章。一进入二层展厅大门,题为“在水一方”的前言形象地表明了泉州枕山向海的滨海城市。第一展厅内的沙盘表明了台湾海峡地形地貌变迁,以及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从大陆迁徙宝岛,留下的来踪去影。可以看到石狮海域出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古菱齿象、四不像等。汉代陶器、两晋纪年墓砖以及五代铸钱陶范等各个时期的珍贵出土文物都名列其中。 民间收藏展和民间书画展 民间收藏展和民间书画展位于3层的民间收藏展和民间书画展,为收藏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藏品的空间。收藏者可以向博物馆申请,将自己的藏品展示出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展示藏品的时间和种类,这也是泉州博物馆在藏品展示上的一个创新,现在已有200余件藏品。4层的临时展厅将不定时接纳书画、摄影、陶瓷等多种类型的展品,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 在展厅布置中除了展示出土文物外,还有特别场景展示。如丰泽区梁朝“承圣四年”(公元555年)墓,墓葬墓室的半壁及随葬品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参观者可以看到墓葬原来的形制,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墓葬文化。很多灯光都采用感应式,只要一有人走过去,陈列柜中的灯会慢慢亮起。在“泉南雄风”中,主要突出“台海扬波、两岸一体”的主题,陈列民族英雄郑成功和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有关的文物。另外,还有泉州华侨、历史名人等诸多内容的展览。 《泉州历史文化》是泉州市通史陈列。展览分为“早期开发”、“刺桐崛起”、“东方第一大港”、和“泉南雄风”四个部分。 《泉州南音·戏曲艺术》是泉州地方戏曲的专题展览。分为序厅、“乐史寻踪”、“世界遗产”、“乐坛瑰宝”、“艺术传承”等五大部分。泉州素有“戏窝子”之称,地方戏曲主要有:南音、梨园戏、傀儡戏、高甲戏、打城戏、掌中木偶戏等艺术瑰宝。2007年,“泉州南音”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西湖公园北侧 邮编:362000 电话:0595-2275751822757512 传真:0595-22757001 交通 交通线路:乘202、203、37路公交车直达;乘26、17、21、2、27、33、6、39路公交车至西湖站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淡季8:30~17:00旺季8:30~17:30 |
泉州东湖公园 | 泉州东湖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湖公园 泉州东湖公园位于泉州城区东北隅,北望清源山,东眺灵山圣墓,南邻城郊村舍,西联商业大街,是号称“鲤鱼城”之鲤珠所在地,又是原泉州十大胜景之“星湖荷香”的遗址。唐代湖面曾达40余顷,连晋江通东溟,层峦迭翠,湖波凝烟,唐有“二公亭”、“东湖亭”,诗云十里沧波带古亭。架虹桥、植绮树,流光泛彩,为宴游佳处。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从唐贞元间刺史席相宴赴举的欧阳詹等八秀士于东湖亭后日渐驰名于世,成为旅游胜地。 宋、明二度疏浚,垒土七墩,如斗星,湖中盛植荷花,遂成星湖荷香胜概。尔后数百年间,历史变迁,湖区荒废,建筑无存,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的泉州留下没有一个公园的历史遗憾,建设东湖公园为泉州人民的迫切愿望。解放后,历届政府数度提出复建公园,均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直至1990年,泉州市委、市府顺应民情,决定重建,于1991年11月拉开建设序幕,94年春节正式开放。 公园规模308亩,其中水115亩。以中心湖水体为核心,环湖建了人文主景--“星湖荷香”(中轴线),“祈凤阁”(至高点),并建了“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揽古亭”、“波恩亭”等构成幽雅休息区为为静区;建了儿童乐园,游船码头,双舟朝阳等构成娱乐服务区为“闹”区。同时还根据各个景点的人文景观创作了“百鲤广场”、“石泉松屏”、“星湖草坪”、“友谊芳林”、“百果秋园”、“荷里飘香”等16个植物景观、园林小品和草坪,营造12处景点山石和铺设形式各异的林间路9490.03M2, 园内绿化覆盖面占全园85%以上,铺植草皮6.5万m2,以本地树种为主,种植各种树木近2万株,各类花卉灌木近4.5万株,为提供公园四季不同时期绿化美化环境所需花木、苗木,还建了花木苗木基地3.5亩。植物景观力寻自然界中的迹象和规律,景观自然、和谐、新颖。重建的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主体,吸收了国内外园林组景艺术,充分发挥泉州古建筑之精髓和誉满海内外之石碉、石刻。每个景点既有统一风格,又有各自历史特色、艺术特征,既承名城文脉,再现“星湖荷香”胜迹,又注入时代气息,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海滨邹鲁”之殊荣。经几年建设, 虽未完成规划,但已初俱规模,成为城市中一块不可多得、市民喜爱的绿洲。 景点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温陵北路448号 |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侧,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先后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主体建筑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四道斜阶斜 穿屋面,每道斜阶有108个台阶,可以直通馆顶的观景天台,纵览泉州市区全景。整座建筑充分利用红砖、白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完美结合的闽台建筑典范,该馆的中庭、走廊、客厅回廊等公共建筑都是采用闽南出砖入石的装饰技术。 博物馆顶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其顶部的金色“和平莲”高6.2米、最大直径 宽达4米,放置在馆顶非常醒目。通向观景天台的屋面斜阶在设计时就充分运用儒家“万物归宗”的思想及闽南建筑特色,而“和平莲”的安置更加强化了这一理念。 博物馆前 主体建筑前2万平方米的大型景观广场,入口处的“九龙柱”, 高19米、直径2米,是祖国大陆最高的一对“九龙柱”。“九龙柱”重达135吨,前面的卧碑宽12米、高2.5米、厚1米、重达70吨,由一块完整的砻石构成。中央是个长74米、宽18米的巨型水池,水面将主体建筑倒映在池中。这座大水池在设计时还特意将水池的源头抬高0.2米,因此注水会由里向外源源不断地流动。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北清东路212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95-22751800 官方网站:http://www.mtybwg.org.cn/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00-17:00(16:30关闭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信息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 |
领SHOW天地创意乐园 | 领SHOW天地创意乐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领SHOW天地创意乐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福建省首个AAA级文创景区,由废弃的老旧厂房经创举性的设计、改造而来。园区成功开辟文化创意之旅、咖啡酒吧之旅、亲子互动之旅等三条旅游路线,强化中外游客对文化艺术创意的感受和体验。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
泉州森林公园 | 泉州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泉州森林公园位于丰泽区东海镇,西至大坪山,东达后渚港泉州湾,南邻通港路,北含洛阳江入海口,总控制面积547.1公顷。公园建设依托大小桃花山、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等海滨资源和泉州古城史迹,突出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宗教荟萃等特色,将建成由奇石、江河、湿地、海鸟、古迹遗址、森林等资源构成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自然生态园。泉州森林公园的建设,将大大改善沿海森林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和城市品位,为我市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创造条件。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东海镇罗西村 类型:森林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595-22052063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海外交通陈列馆 | 海外交通陈列馆是我国唯一反映古代中外海上交通历史的专门性博物馆,创建于1959年,旧馆位于开元寺内,新馆坐落在东湖公园东侧,共有“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和“泉州湾古船陈列馆”三个专题馆。 海外交通陈列馆展示了两千多年来泉州的海事活动以及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华侨出国、经商贸易、信仰与民俗的交融等历史事实。宗教石刻陈列分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四个部分。以伊斯兰教遗物最为突出,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居全国第一。位于开元寺内的古船陈列馆展出了1974年出土的一艘13世纪建造的福建远洋木帆船,船舱出土的遗物有香料、药材、木货牌(签)、铜铁钱、陶瓷器等14类。 |
法石真武庙 | 法石真武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法石真武庙位于市区东海镇石头街,始建于宋代,该庙供奉水神玄武,宋时作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为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交 通市区内1路、5路、21路可到达。门 票/开 放 时 间10元 邻近景点宿燕寺 基督教泉南堂 承天寺 芳草园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石笋 开元寺 崇福寺 水上乐园 紫帽山 灵山圣墓 花桥慈济宫 清净寺 通淮关岳庙 后城旅游文化街 清源山 仙公山 李贽故居 天后宫 富美宫 状元街 弘一法师纪念馆 五塔岩 杨阿苗故居 府文庙 百源川池 福建泉州 |
东西塔 | 东西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耸立在开元寺拜庭两侧广场中,两塔相距约200米,为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 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 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公元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声叮咚,悦耳怡人。东塔已于 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 917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现在,东西塔影雕作品已成为我市最高层领导人馈赠佳宾的珍贵礼品。 景点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开元寺内 |
百丈坪 | 百丈坪 百丈坪,亦名遵岩、星台岩。位于清源洞东南。《闽书》载:宋高僧可遵所构,其地巨石偃亘,周数百武,故名。历史上曾建有“枕云亭”及3座石塔。明嘉靖初,少年王慎中曾在此读书,后登进士,为“嘉靖八才子”之首。相传俞大猷少时也常在此练武。明万历间,泉州太守姜志礼书“百丈坪”三个大字,十分壮观。 百丈坪坦平宽广,临风远眺,近山远水,无限空阔。晋水、洛江汇注东海,如双龙入海,气势非凡,每每红日东升,霞光万丈,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明《闽书》载:遵岩,在左岩峰顶偏东,僧可遵所构,其地巨石偃亘,周数百武,名百丈坪,可遵建三石塔焉。可遵,俗姓徐,南安人,微髭碧眼,状如胡僧,而精修无惫,得施利,则缕经忏,缮桥道,构殿藏。朝散黄元功母病,梦人告曰:“得岩主供之,愈。”元功延可遵,母愈也。 明《八闽通志》载: 上有百丈石。山阴有梵刹四区,峻峰迭献,寓目登眺,如在天上。郡人多游焉。《泉州府志》载:遵岩,僧可遵居此故名,其地周数百武,巨石偃亘平如砥,又名百丈坪,可遵建三石塔,今圯。中有巨人迹,明王慎中读书岩中。《泉州府志》慎蒙记:山在棠阴里,一名齐云山,广四十里,郡之镇山也。……而清源洞尤其大而奇者。洞有二,上洞名纯阳,在山之巅,下洞一名紫泽。上有巨石,方百余丈,有梵刹四区,适当其阴,而峻峰叠献,寓目登眺,若置身青云之上。外则大海环绕,一望茫然。天气清明,则所谓日本、琉球皆可指见。真天下奇观也。《清源山古诗集》 清代苏大山吟遵岩诗一首:高坪百丈晚来登,古木西风感不胜。大乘佛参唐贾岛,瓣香人式宋庐陵。科名早岁惊先达,文字当年许中兴。寂寞岩光山色里,颓垣远在白云层。 |
三世佛 | 三世佛 三世佛位于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景区,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主像通高约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依然明显。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中尊为释迦像,又称现在佛,主司现在的世界,其造像作触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抚地,一手向上。左尊称为药师佛,即过去佛,主管过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钵。右尊叫弥陀佛,是未来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即双手交叠置于腹部。险要的地势,精湛的技术和迥异的形状,无不让每一个参观者啧啧称奇。 三世佛是13世纪以来藏传密教(俗称-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元代画塑记》上记载,元大都的藏式寺院中,三世佛皆供于“正殿”,是当时元朝信奉的主神。目前,这三世佛石刻经专家考证后认定为:我国发现的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好、位于最东南的梵式三世佛造像。南侧20米处有一方石刻即记载三世佛刻于1292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名碑奇石,密荫幽涧,是碧霄岩的一大特点,以“三世佛”为中心,南侧有1991年所建的闽南民居风格的广钦法师塔院建筑群体;于其背后,我们看到了这个很大的南宋摩崖楷书石刻“寿”字,字体高3.5米,宽3.15米,誉称“闽中第一大‘寿’字”;旁边是伏虎僧雕刻,下方则有清代名士留下的数方石刻。 |
泉州刺桐公园 | 刺桐公园位于泉州市丰泽区刺桐路和津淮街交汇处西北侧,属休闲娱乐的区级公园,占地面积3.67公顷,项目部投资1400万元,于1995年动工建设,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公园位置适宜,交通便捷,是一处休息游玩的好场所。 公园充分利用花草、树木、水体、建筑小品、地形处理等构园要素,采用自然式和规划式相结合,叠山理水的造园手法,将时代特点和传统内涵溶为一体,营造了具有典雅别致风格的园林景观。特别是利用植物造景,公园以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象征——刺桐树为骨干树种,辅以榕树、芒果、盆架木等树种,将乔灌花草融合一体,通过丰富空间层次和色彩达到植物造景的艺术效果。 公园内规划有涧涟清音、墨潭映月、屏廊朝旭、曲水流觞、勺湖观鱼、旷野归牧、竹径通幽等景点,怪石独具神韵、小品惟妙惟肖、百花争奇斗妍、绿草郁郁葱葱、溪流清辙见底。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津淮街与刺桐西路交叉口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电话: 0595-22578935 开放时间: 6:00-22:3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泉州西湖公园 | 泉州西湖,位于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泄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泄洪,俗称“西北洋”。 全湖面积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为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全园由四岛三桥、三长堤、三片水域组成。西湖公园繁花锦簇,波光潋滟,鱼欢虾跃,白鹭栖息,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是泉州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古典园林。 其中,刺桐阁系仿中国名楼之一奎星楼建造的西湖公园标志性建筑。0高五层,建筑二层以下是花岗岩砌成的高台,以上为木结构。 泉州西湖公园的音乐喷泉时间: 周末及重大节假日定期开放音乐喷泉。西湖公园开放时间为:每周五18:30-19:00,20:00-20:45;周六、周日及重大节假日9:00-9:30,10:00-10:30,15:00-15:30,16:00-16:30,18:30-19:00,20:00-20:45 (图片来源:泉州西湖公园官方网) 用时参考 2-3小时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05:30~22:3023:00左右清场 景点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西湖街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
灵山圣墓 | 灵山圣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又称伊斯兰教圣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在清源山风景区灵山景区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明代何乔远《闽记》记载: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和四贤则传教泉州,两人卒后葬于灵山。下葬当夜山光显发。现存两墓并列,墓盖用花岗岩雕刻,墓后倚山建马蹄形回廊,高约3米,回廊中的几根石柱颇似织布的梭子。廊内有历代石碑5方,正中的阿拉伯文辉绿岩碑刻,记述两位先贤在法厄福尔时代(学者考证:“法厄福尔系古代阿拉伯对唐朝皇帝的称呼”)来到这个国度; 墓前方有天然巨石一块,风吹欲动,手推能晃,俗称“风动石”,明代知府周道光题刻“碧玉逑”三个大字。这块风动石是泉州著名八景之一,曰“玉球风动”; 交 通: 乘7路中巴可达; 福建泉州 |
伊斯兰教圣墓 | 伊斯兰教圣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地正中有亭,亭中有两座花岗石雕的长方形墓盖石,墓盖底座环刻莲花瓣图案,简朴无华,衬托二位贤者的高洁品德。墓后是一个半月形回廊环抱墓室,据说这样象征伊斯兰象初月一样纯洁。这几根造型特异的廊柱,上下两端偏细,据主建筑学家考证,为唐代柱式叫“梭柱”。这一考证为圣墓的历史年代提供了实物佐证。回廊正中这方青草石雕琢的阿拉伯文石碑刻,记载了元代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有一批阿拉伯穆斯林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为圣贤修墓的过程,他们的这举动表达了对真主的尊从。还有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一行香碑。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航行圣地麦加之前,专程到泉州来拜谒。这是泉州地方官蒲日和为他所立的行香碑,以作纪念。 这里山清水秀,绿草如茵,是穆斯林向往的胜迹。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目前它的教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徒。该教创立于公元七世纪初,创始人穆罕默德。七世纪10年代,阿拉伯半岛原为多神教信仰地区,后来因受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逐渐向一神教过渡。后来汉志地区有人根据社会需要,反对崇拜偶像,因此就创造一种不太拘泥于教条与仪式的一神教,即“哈尼夫教”。该教尊古莱氏人的部落主神“安拉”为唯一的神,相信“天命”、“复活”、“惩罚”、“报应”等。它的产生为伊斯兰教打下了思想基础。但是,哈尼夫教不具备统一阿拉伯民族的条件。因为当时不重视教义理论建设,又缺少一位能接受“安拉”启示的先知,所以,穆罕默德目睹多神教的落后和阿拉伯半岛的0,于是进入希拉山洞沉思。 据传他在洞中听到天使加波列大向他传达真主的声音,并确为“先他启示,他将成为真主的使者。于是,穆罕默德向人们转达真主“安拉”的恩典。力量和威严。因为穆罕默德宗教宣扬“一切顺从安拉“,故称“伊斯兰”。伊斯兰教的教徒就是顺从安拉的人,故称“穆斯林”。但是穆罕默德受到古莱氏多神教徒和奴隶主贵族的残酷-,于公元622年,便率领麦加的穆斯林转移麦地那,这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也因此被定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穆罕默德在“凡穆民皆兄弟“的“大一统”口号下,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封建神权的国家。并且迅速地发展传教到周边地区,因此便成为世界性宗教。 明末史学家何乔远在《闽书,方域志》据传说载,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曾派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后留中国传教。这就是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最早传说,而传到泉州更是传说纷纷。相传唐朝武德年间,泉州湾有一次鳄鱼患难成灾,渔民不能出海打鱼,船运货物无人装卸,从南洋、阿拉伯等国来的船舶不敢入港,一时泉州湾的海外通商贸易突然受到了破坏,茶叶、瓷器、丝绸、铁器等货物堆积如山,不能顺利出口外销。外来的珍珠、琥珀、象牙、珊瑚、玛瑙和香料等进口货物也无法起卸,沸腾的泉州港顿时冷落窒息。就在这没有驱鳄良策之时,忽有吏部-奏书:“西方大食国圣人穆罕默德,回教的创始人,有四大门徒在中国传教,听说四人法力高强,烈日难灼体肤,雨水不湿衣裳,入火不死,入水不灭,定有驱鳄之神通。“于是唐高祖李渊降旨宣召四人,四人皆头缠白巾,身披法衣,手捧经典(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古兰经),席坐顶礼。大唐皇帝问治鳄安民之方,其中一人启奉:“真主降示经典,吾等奉天传教,如善恶恶,驱鳄何难。”便朝西膜拜,口诵-,举手一招,御苑右树忽移庭前,复一挥手,树还原处。众皆骇异。四人合掌大笑,为首的一人称:“盘根古树尚能招之即来,挥之而去,何况游动的水族鳄鱼”皇帝大悦,即封四人为“贤人”。为保障海外通商港口的繁荣、商旅的安全,遂派一贤到广州,二贤到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到泉州来驱鳄,三贤、四贤到了泉州果真率领众回教徒朝西跪拜,仰天呼号,诵读古兰-,其中一人拨剑遥指鳄群立鳄鱼蠢动浅滩,另一人双臂高擎,即有一群神鹰鼓翼而来,盘旋空际,爪抓巨石,向鳄鱼投掷,霎时石如雨下,击中鳄鱼,不死则伤,只好逃离泉州湾。泉州湾又恢复正常的海运。 当时泉州人感念神威法力,托庇安宁,信奉回教者甚多,又因海外交通发达,所以很多阿拉伯商人便定居泉州,并且与当地人通婚。就现在泉州一带的回民还有四万有的还保惯,有的已经汉化,于是三贤、四贤就结庐在灵山并在此传教。他们死了以后也就葬在这里,因为夜里常有灵异之光发出,所以人们就称之为“灵山圣墓”。当时还没有清真寺,所以很多人都到这里来礼拜。后来随着穆斯林教徒的不断增多,到了宋朝才由阿拉伯人出资建造了通淮衔清净寺,它是我国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伊斯兰教寺。 |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 景点介绍 清源山位于泉州市北郊,俗称“北山”,主景区距离泉州市区3公里,交通很方便。 清源山是泉州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5A级景区,可以算是泉州的标志性景点了。山并不高,海拔才500多米,所以大可不必把清源山的行程当做爬山之旅,可能用休闲锻炼来形容会更加合适一点。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所以景区内有着 “儒、道、释”三家的各种旧迹,可以一一体会。 整座山最大的亮点就是位于山下的老君岩,也就是老子的雕塑,它雕刻的栩栩如生,且有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 清源山景区内还有着与闽南有着深厚渊源而安身在此的弘一大师舍利塔,塔内有壁丰子恺先生悲切所作的泪墨画,塔前还有大师生前的遗墨“悲欣交集”。 清远山的人文景观要胜于自然景观,这里有非常多的历代摩崖石刻,可以循着地图一块一块去找寻古人的“到此一游”。 除了看人文景观和爬山锻炼,清源山的魅力却不仅仅如此,在山中喝茶和在山顶吃喝也是种独特的乐趣。登山途中有不少休息泡茶的地方,你可以停下脚步喝点茶,慢慢品味闽南文化。在山上泡茶,观景品茗不亦乐乎。 山顶有一座名叫天湖的湖,在湖边上可以吃当地的农家乐,农家乐的价格都不贵且味道不错。快天黑的时候还有人在山上吃烧烤,据说是当地人经常有的生活方式。 另外,从山顶还可以从上往下俯瞰泉州古城。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游客中心东侧 类型:国家公园山古迹 等级: AAAAA 游玩时间: 建议0.5天 电话: 0595-22777675 官方网站:http://www.qingyuanmount.com/ 开放时间: 7:00-18:00 |
老君岩 | 景点介绍 道教老君造像为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位于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寥寥数语,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 空山幽谷,离绝尘世。头、额、眼、髭、须等细雕刻独具匠心。 整个石像衣褶分明 ,刀法线条柔而力,手法精致,夸张而不失其意,浑然一体,毫无多余痕迹。逼真 生动的表现了老人慈祥、安乐的神态,因而成了一种健康长寿的象征。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景区北门 类型:古迹雕像/雕塑 游玩时间: 建议10-15小时 电话: 0595-22777675 官方网站:http://www.qingyuanmount.com/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 7:00-19: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清源山的门票内 |
地区 | 景点 |
---|---|
东淮社区 |
---- |
源淮社区 |
---- |
前坂社区 |
---- |
东美社区 |
---- |
霞淮社区 |
---- |
迎津社区 |
---- |
东涂社区 |
---- |
丰泽社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