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永春县

永春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永春牛姆林,被誉为闽南西双版纳的生态旅游区,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西部永春县下洋镇境内,距县城70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区、福建省首批自然保护区,福建省生态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及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牛姆林,又称姆林山,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牛姆林是名人仙迹荟萃胜地。宋朝永春进士陈知柔诗:“霜后绿筠仍旧色,云中金磬出新声”。都是描写臼尖牛姆林的旖旎风光。1929年8月-率三千红军进驻福鼎村时,也到牛姆林一带勘查,称它是:绿涛奔牛,仙泉流韵。  牛姆林是回归自然的乐园。牛姆林虽然没有寺院香火,但它那独特的森林景观,魅力无穷,当你踏进牛姆林,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摇篮,走进一个神奇的森林世界;穿行林中,那透过树冠的道道晨曦,让人心旷神怡,清新的空气和无尽的芳菲,沁人肺腑,令人流连忘返。正如诗人笔下的“海上蓬莱岛,人间桃花源,山中牛姆林,快活胜神仙。”  毓秀流韵的牛姆林,春天,山花烂漫,百鸟欢唱,处处蒸腾着向上的生机;夏天,流水淙淙,蝉声不绝,绿树掩映着沁人的凉爽;秋天,山红涧碧,清风徐徐,霜叶吟唱着大自然的妙语;冬天,群鸟栖息,百兽云集,臼山涌动着神奇的乐园。可谓“松涛竹舞花竞开,蝶飞鸟欢春常在”。  独特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型的区域优势,使这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是人们认识自然、陶冶性情绿色乐园。  自然生态是牛姆林最大的特色。它是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群体,里面的生物多样性超乎人们的想象。作为一个森林生态旅游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那就是要以大片森林为依托,还必须远离繁华和喧嚣的都市,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称得上生态旅游区。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永春西部,与德化县、大田县毗邻,面积111.5平方公里,是闽南著名的煤都。镇辖下洋、上姚、曲斗、新坂、涂山、大荣、溪塔、长汀、新村、含春十个行政村,境内有省属、县属、企事业单位42个,还有牛姆林生态旅游区。全镇人口18230人(包括天湖山能源实业有限公司与镇直单位),其中非农业人口7404人。同时还有外来人口5000多人,从事矿产开发,旅游、商贸、…… 详细++

永春雪山

永春雪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永春雪山  雪山被誉为“闽南庐山”,为永春群山之宗、晋江东溪源头。景区内东溪大峡谷是永春县最高山峰雪山之腹,是泉州市母亲河晋江东溪的源头;醉风园是泉州全市海拔最高的美丽乡村观景平台,也是最佳的避暑胜地;雪山风雅颂休闲度假山庄四序有花,游客可以参观红酒作坊,体验一把春挖竹笋、秋收稻谷、冬掘地瓜等农场生活。有高山庄垂钓区、滑草区,游客可以参与真人CS野战,野外篝火烧烤,水上乐园、高空挑战等众多休闲项目,既好玩又刺激。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乌髻岩景区

乌髻岩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乌髻岩景区  “苍松翠竹琪花瑞草无双地,秀水岚山幽谷甘泉别有天。”这是古代诗人游历乌髻岩时留下的墨宝,也是乌髻岩旖旎风光的真实写照。  乌髻岩,位于永春县锦斗镇的飞凤山凹,因山后一乌石形似古代美女发髻而得名。乌髻岩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千百年来,乌髻岩以其丰富的历史胜迹、绮丽的山光水色和迷人的民间传说而驰名远近,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大自然似乎创造了无尽的玄机与美的极致,凝集在乌髻岩这一方神奇的山水。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倾资修缮文物古迹,增辟新景点,修造景区公路,并邀请旅游院校专家对景区建设进行合理规划,进一步突出历史人文与自然生态特色,使古老的乌髻岩更具诱人的魅力。  锦斗镇  锦斗俗称九斗,是永春内半县一个老区小镇。位于县城西北,晋江东溪源头。四周有雪山、飞凤山群峰环抱,境内有“福三”(漳泉)省道、“锦玉”县道纵横贯通。镇域4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6616人,有农田9548亩,山地36620亩。一九九六年实现基本小康乡镇。   锦斗古镇历史悠久,早在初唐时候就有先民在此开疆辟土繁衍生息。锦斗地活物阜,地面上有连绵起伏的群山,…… 详细++

蓬壶仙洞风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永春县境内就有一处颇值回味的风景,那就是被人们赞美为“蓬壶胜境”的蓬壶仙洞风景区。  蓬壶仙洞位于距离永春县城30公里的蓬壶镇境内,相传千百年前,佛、道两家同时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两家割袍为界,蓬壶仙洞瞬间化为二峰:一峰修筑道观,一峰建造佛刹。山顶之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观,在万绿丛中,几块岩石出露,人称仙翁石,细看犹如老君坐像。他头梳发髻,身着长袍,右手扶膝,左手遥指前方,正在谈经论道,指点苍生。此外,神农大帝、妈祖也身居山中,可让众生摩顶朝拜。  美山村  美山村位于蓬壶的西北部,距政府驻地约500米,交通通信便捷。全村占地面积10667亩,21个村民小组,1308户,总人口4957人,党员93人,6个自然角落:仙洞林脚,官圳墘,铺面,下深,石牌口,洋垱。境内国家AAA级仙洞普济风景区,是福建唯一供奉神农大帝的寺庙,山 中古树奇石,步步是景;村里还有全市规模最大的完小,蓬壶中学,同益服装厂,林木加工厂,石材厂;…… 详细++

魁星岩

魁星岩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魁星岩,古称詹岩,取“文曲华世”、“光昌文运”之意而名,位于永春县城西南五公里之奎峰山麓。魁星是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全国仅有的两处供奉魁星的寺庙之一。魁星山(古奎峰)下的上场堡,乃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设的永春县城古址。“内而聚堡千家,外而列肆数里”。乡间邻舍,下里巴人,相亲互爱,视同一家。彼时人烟鼎盛,鸡犬相闻,路不拾遗。系古桃源人皆向往之的繁华佳居。  魁星岩寺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南宋乾道四年名僧圆觉重建,几经沧桑,现已修葺一新,魁星岩为重檐悬山式仿古建筑,稳健大度,气势非凡.魁星岩内供奉魁星神像。传说魁星为天上文曲星下凡,连续三次考中状元,因其貌极丑,接榜时吓昏皇后而落选,魁星一怒之下踢掉书斗尔后投江。人们仰慕其才,塑像为神,祈求赐予人间以智慧。据载全国供奉魁星的寺庙共有两处,一处在云南昆明的龙门达天阁石殿,一处就是永春县石鼓镇魁星岩。现魁星岩内还供奉观音、如来等佛像以及清水祖师神像,可谓集儒教、道教、佛教于一岩。  在魁星岩,移步即景,款款诗意,附拾皆是。有万松巢鹤、半岭迎云、茂林幔绿、广庭秋月、梅盘仙榻、烟蔓鸟道、吟台悬壁、竹坞佛泉、斗石钟灵、山阴禊迹、曲涧考流、崆洞通玄等景观。  永春县石鼓镇把开发魁星岩风景区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头戏,邀请专家教授对魁星岩旅游区进行科学规划。魁星岩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日趋完善,桃源这一千年古迹将重放异彩,成为人们休闲游乐、寻古探幽、文化交流的最佳去处。  魁星岩大殿后有一乡贤祠,为念其乡贤明朝嘉靖年间左史颜廷榘而建。相传颜氏幼时在此刻苦攻读,聪慧过人,祠堂前柱上对联为五岁时与其师所对,还留下“卖字换蚵”等佳话。颜氏学成后为官清正,擅长诗文、书法,深受乡人敬重。魁星岩成为人们崇尚知识,弘扬文运的地方。摩崖造像为魁星岩的一大奇观,依天然巨石走向雕琢而成,是中国雕刻艺术融化外来艺术的实物证据,也是研究五代时期中国石雕艺术的宝贵资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石鼓镇  永春石鼓镇位于永春县城西郊,全镇设13个行政村,总面积48.28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多人。省道三郊线、305线贯穿全镇,交通便利、地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是永春主要的侨乡之一。   近年来,石鼓镇党委、政府从本镇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科教兴农、以工富镇,搞活流通,协调发展"的目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了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详细++

蓬壶百丈岩

蓬壶百丈岩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蓬壶百丈岩位于永春县蓬壶镇境内的白鹳山脉南端。山峰称马德山,峰巅的寺庙俗称马氏、马寺。因其一峰独耸,寺前有五彩巨石,酷似向天烛火,因而亦称百丈岩,相传为马氏仙姑修道坐化之所。寺庙初建于宋代,主奉马氏女,俗称马氏仙妈。  百丈岩地理位置独特,山势险峻,登临俯察,有如九天揽胜。放眼远眺,村烟点点,桃溪蜿蜒,令人心旷神怡,素有“小泰山”之誉。景区内主要景点有百丈梯田、千年古柏、慈峰毓秀、向天烛、掏0、公主殿、中殿、前殿、揽胜亭台及蜡像馆等。历代以来,许多游客善信不远千里到百丈岩,或揽胜吟咏,或向仙妈拈香许愿,或占梦祈福,以求事业有成,平安康泰。民间流传着许多祈求仙梦并得到验证的故事。每年中秋佳节是朝圣的高峰期,至时,海内外游客蜂拥而至,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许多游客拈香求梦,席地而眠,希望得个吉祥好梦;有些则通宵达旦,赏月谈天,品赏桃源夜景。正是天上月圆,仙乡梦好,人神和洽,家国长春。  百丈仙山的主庙叫公主殿,该殿宇系八十年代重建,砖木结构,古朴典雅,殿内雕刻精细,殿中供奉历经千秋的仙妈真身,其脸部因长年香薰而变成黑色。文革期间,该尊佛像被当地善信秘密收藏保护,得以幸存。殿前两旁建有小巧玲珑的钟鼓楼。主殿两侧为厢房,设有“仙乡一渡”供游客借宿或祈求仙梦之用。公主殿前两块五彩巨石,形状酷似燃的烛火,古称“向天烛”该烛正对殿中仙妈神像,千秋长明。传说马氏仙姑依此石烛成道,其时石烛光芒四射,数里之外得见其辉。  地址: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镇观山村  类型:山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595-23807818  开放时间:  8:00-17:00,晚上景区有安排值班人员也可以进入景区。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元    观山村  观山村位于蓬壶镇东部,距镇区4公里,全村总人口5000多人,辖27个村民小组,分为6个自然角落。山地面积3900亩,耕地面积1600亩,生态资源丰富,山头竹林茂盛,瓜果飘香,境内有国家AAA级旅游区—百丈岩。全村农业总产值达7200万元,村财收入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2014年观山村被确定为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村党支部…… 详细++

仙洞普济风景区

仙洞普济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永春县蓬壶镇境内,汇集了道教名山仙洞山和千年古刹普济寺。仙洞山郁郁葱葱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掩映着一座古庙——炎帝庙,始建于南陈末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供奉神农大帝。南宋理学家朱熹游览后写下“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的诗句。山顶奇石,如老君诵经之态,其妙趣堪比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翻过仙洞山,峰峦竞秀,林葱树密,绿竹婆娑,芳草萋萋,涧泉冽冽,美如山水画卷,被誉称“桃源甲刹”的普济禅院就坐落此间。江山美景,引无数风流人物竞折腰,近代高僧挂锡此间一年半时间,掩关治律,潜心著经,并在普济寺度过他六十大寿。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北溪文苑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春天的北溪,100多亩近万株粉红、深红、纯白花瓣的桃花绽放山谷,到处弥漫着桃花的清香,沁人心脾,木栈道蜿蜒其间,爬满缤纷的落英,缓缓舒展桃花浴的浪漫与闲逸,现已形成福建“桃花第一谷”。  北溪文苑生态旅游区位于永春县岵山镇北溪村,是泉州首家生态旅游自然景区,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是福建最美乡村。  三大瀑布:北溪文苑旅游景区占地方圆3.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0000平米,内有三大壮观瀑布:九叠泉瀑布、石门溪瀑布、双溪瀑布,其形如仙人解佩,如白练垂天,亦似玉龙饮涧。激石泉响,吼声如雷,银注幽潭,飞珠似玉,如烟似雾;三大瀑布鬼斧神工,各具特色,蔚为壮观。山间石径、沿山木栈道,曲折通幽,景色醉人。景区半山处分别建有各色亭台楼榭,以便游人观赏美景,分别取名为醉春亭,悦色亭,云从亭,游心亭,晤对亭。登高望远,溪桥流连,翠峰群峦秀美,峭壁奇峻,植被苍翠,瀑布飞悬,莲塘相连,田园交错,村居如画。  天然氧吧:北溪生态资源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有杉、松、黄桐、重阳木、米槠、木荷、枫香、闽粤栲、桂花、樟树、小叶榕等1000多个树种,种有芦柑、龙眼、早种6号枇杷、文旦柚等名优水果5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8%,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57300个,到此真是置身天然氧吧之中。  北溪书院:景区先后修建了北溪书院,还设立了北溪画苑、藏书阁、藏经阁等。画苑内设观赏画廊,展出著名学者、北大教授徐寒的书画艺术作品。“神生书画外,意出空妙中”,他的书法洒脱干练,下笔举重若轻。他善作画,以竹石和花鸟为最擅。  (图片来源:北溪文苑旅游景区)  地址: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北溪村  类型:山瀑布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595-27008888  开放时间:  8:30-17:30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霞茂村

  茂霞村位于岵山镇东南部,村域面积3.73平方公里,总人口2617人。2012年,茂霞村入选由国家住建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评选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成为永春县第一个国家级的古村落。全村拥有百年以上具有闽南文化载体之称的古厝100多座,还有距今400多年历史的明朝石砌古寨,绵延成片的荔枝园林,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闽南骑楼式古街和异彩纷呈的古民俗。古厝、古寨、古树、古街、古民俗汇聚,村落整体清新古朴。  主要游览线路:茂霞文化广场——荔枝河岸——下灶古民居群——农耕文化展示馆——荔枝树王——华侨文化展示馆——和塘古街——福茂寨  主要美景:  【福茂寨】  福茂寨始建于明朝嘉靖末,寨主人讳思澄,字希清,号员渠,曾任职泉户司粮。此人一生慷慨好义,造福黎庶,精通地脉山象,购地建寨筑祠,采用原始石砌方式,建成福茂寨。现寨墙高三丈,方圆四里有余,环寨一周,立寨上放眼四周,岵山美景尽收眼底。祠前掘池塘一口,尽收环山四水旖旎风光,并于南山林造“瓢寨”,以求子孙万代繁衍兴旺,福水不竭。整个古寨至今寨墙、寨门、寨内环境保存较为完整。  【和塘古街】  和塘古街,是保留较为完整的一条修建于民国时期的骑楼式古街。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两侧建筑多为华侨所建,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式的灰瓦红砖,同时结合了西式的弯拱护栏,建筑整体端庄大气又不失婉约,为当地特色建筑街区。现在古街建筑第一层基本上用作店面和生活空间,第二层则为卧室,这里的民众除了在海外和少部份外出经商工作,大部分仍在此居住,并按照古街原来的格局和作用,继续经营一些私人小本生意,整个古街呈现出一派怡然和谐之景。  【华侨文化展示馆——敦福堂】  修建于民国时期,是当时的陈氏华侨陈敦下菲律宾谋生发达后,寄钱回来修建的,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建筑总占地面积约3亩,共有大小房间72间。建筑风格上充分吸收了欧式的华美浪漫和中式的古朴清雅,不仅保留了闽南传统民居的红砖灰瓦,同时增加了西式的廊柱护栏,是一座典型的中西结合式建筑。据说,敦福堂还是永春第一座用钢筋水泥修筑的民居。  荔枝河岸2.jpg  【下灶古民居群】  下灶古民居群,当地面积最大最密集的古民居群,为明朝正德年间所建的下灶大厝繁衍而来。建造者惊蛰公为南陈一脉第20世,其人为进士出身,知文通理,建下灶大厝时特意凿金河百丈流通,每隔几步建一个墩,整条河沟共设7墩,河沟蜿蜒环绕大厝,状如田螺,故为“田螺吐珠”,寓意福泽后代,人丁兴旺。现在的这片下灶古民居群为惊蛰公后代在上世纪30年代兴建的,共7座。分别为金角堂、金国堂、联兴堂、霞溪堂、玉溪堂、金溪堂,明德堂。这些古厝的后代子孙繁衍至今有7代之多,因这田螺吐珠的风水,多出外经商或为官,不少有大发展,生活较为富足。现在这些子孙大部分在印尼、马来亚、新加坡。虽远隔千里,但偶有闲暇,亲人侨胞们都会回祖厝看看,拜谒一下祖先。这些古厝至今保存完好,屋旁金溪流过,房前稻田广袤,屋后荔枝繁茂,显示出传统闽南建筑背山临田、环水植树的建筑格局。  【农耕文化展示馆——明德堂】  岵山盆地土地平坦、水源充足。岵山人自定居在此就开始依托这里丰富的自然山水、农田资源,以农耕为本,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息。至今这个传统依然保持,我们可以看到在镇区内仍然保留了大片农田和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农耕生产方式。为了将这种地域特色农耕文化展示并传承下去,我们以购买、租赁、借用的方式从各村收集到100多件农具、布艺、家具、票据等体现传统农耕生活发展脉络的旧物和文物,进行陈列展示。后期还将结合传统制瓦、碾米、捶粿等传统生活方式融入,打造农耕文化体验馆,令游客在现场参与的快乐体验中追寻历史。  茂霞村华侨文化展示馆敦福堂.jpg  【荔枝树王】  在茂霞村的下灶角落,有两棵已有500年树龄的古荔枝树,这两棵树干直径约2.5米,已连续多年年产荔枝达1800斤以上。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两棵荔枝树王是在同一时间种下的,是夫妻树。种植时考虑到树冠的扩展和荔枝的丰收,所以种植间距较大。现在远看,这两棵树相距约50米,分立南北,静立不语。让人不禁联想到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遥遥相望时“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意境。也许正因为这两棵树互相有了这样的美好期许和长久陪伴,才能五百多年来一直屹立在这田园水影中,默默守护着这一方古老的土地。现在这两棵树为茂霞村集体所有。  【荔枝河岸】  在下灶古民居群的左侧,为金溪河茂霞段,这一段总长5公里之多.河道两岸天然对称分布的大大小小的古荔枝树和成垄成片的田园,天然石砌护岸将水岸与水面自然拼接,水上景观拦河坝、廊桥、步道等景观排开,水流清澈平缓,水面野鸭嬉戏,有“曲径通幽”之境,走在其间,清新宁静之感迎面扑来。特别是荔枝成熟时节,这里红绿相间、荔香浮动,更是让人沉醉。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永春老醋文创园

永春老醋文创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永春老醋文创园是弘扬中国醋文化、阐释南派食醋酿造特色的一个综合性工程,可以通过全方位深度挖掘闽南农耕文化及人文历史延伸出深厚的永春老醋文化底蕴,带动南派醋业永春老醋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醋产业升级,提升醋产业附加值;同时作为永春、泉州乃至闽南的一张极具区域特色的文化名片,丰富了大泉州的旅游资源,推动加速永春乃至大泉州的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公司对老厂区进行更多的观光旅游及创业空间的投入,把老厂区建成一个以示范生产和文创观光结合的旅游景点。老醋文创园直接利用现有旧厂房与醋窖。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古旧风味,体现文化传承。老醋文创方案的设计将采用以旧修旧的后现代极简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正好与桃溪老醋的至简至蕴完美匹配。并开展多项DIY活动项目,让游客在游戏过程中,提升对老醋文化的认知,获取对醋文化的体验。  地址: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环城路84号   网址:http://www.yclcchina.com

余光中文学馆

余光中文学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余光中文学馆地处永春县桃城镇花石社区,将以展览余光中文学作品和文学为主,兼具展览、名人馆及舞台剧场等空间功能。总投资2010万元人民币。

永春文庙

永春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永春文庙  永春文庙位于永春县桃城镇,亦称孔庙、学宫,是学子讲读及应考的地方。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最初在东岳桥西,继迁知政桥北和白马山之南,历经宋、元、明7次迁址,到明嘉靖四十四年(1556年)以后,才在县城中部现址固定下来。永春文庙经过32次的重建、增修和扩建,到了清代乾隆五十年(1785年),已经形成一片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建筑群。  永春文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大成殿、明伦堂、启圣祠、乡贤祠、名宦祠、尊经阁、敬一亭、仪门、试院等,是永春境内古建筑中工程较大、规模雄伟的群体。可惜的是,除大成殿、明伦堂基本保持原貌外,启圣祠、乡贤祠、名宦祠、尊经阁、敬一亭、仪门、试院等建筑物,有的毁坏,有的被移作他用。现存的大殿一组古建筑,是清代乾隆年间建成并经多次整修的。1986年,福建省政府拨款和颜彬声先生捐资重修文庙,使这个古老的建筑从此焕然一新。重修后的文庙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结构与泉州府文庙大同小异。  文庙前的照墙用花岗岩和大红砖砌成,高达5米。照墙也称照壁,是中国古代一些重要建筑(如宫殿、寺庙等)大门前的一道屏障,用以显示该建筑的威严庄重。瓦当下是一列砖刻云龙,具有传统文化的典型特点。用花岗岩条石构筑的“金声”、“玉振”门亭分立照墙东西两侧,为文庙更添几分庄严。庙前原有两方下马碑,现仅存其中一方,上刻“奉旨大小文武-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由此可见人们对孔夫子至高无上的尊崇。  照墙正对面是棂星门,是一座六柱三门构成的石牌坊,上面雕着各种鸟兽图案,十分精美。东西二门又称德道二腋门,分别刻着“德俟天地”、“道冠古今”,颂扬孔子的品行和学识。半圆形的泮池上架着一座两墩三孔的拱桥,桥两侧石栏杆与泮池石栏连结成整体,桥板由石板横铺而成,至今保存完好。在古代,只有秀才、举人才有资格从这座桥上走过,进殿拜谒孔圣人。  越过泮池往里走,我们来到大成门前。门外的三对抱鼓石以青花岗石为材料,刻工精细。走进大成门,是一方约260平方米的天井。天井正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板大道,称为甬道,直通拜台。拜台又名月台、露台,是古代举行祭祀等活动的地方。拜台正中有龙陛石盘龙为阶。据说古代那些高中进士的读书人才享有从盘龙头上跨过的殊荣。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东关桥

  东关桥  东关桥在永春县东关镇东美村的湖洋溪上,民间盛传此处观音十分灵验,建桥后年年香火不断,故又名通仙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清光绪元年(1875年)复建,民国18年(1929年)里人李俊承母子重修。该桥较完整地保留宋代桥梁的建筑特点,为福建少见的长廊屋盖梁式古桥。泉(州)永(春)公路通车以前,这里是大田、德化、永春通往泉州的必经之地。  桥长85米,宽5米,用辉绿岩和特大木料构筑,有二台、四墩、五孔。墩呈船形,用石条逐层丁顺配搭,互相叠压而成,两头俱作尖形,以分水势;墩下以大松木作卧桩,承载整座桥梁,古称“睡木沉基”,枯水时水清木现;墩上用巨石叠成三层支架大梁。每个桥孔都由22根长16~18米的特大杉木作梁铺设成上下两层。上以砖石砌墙,用木料做柱檩、桥板、护栏。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为防止雨水浸蚀桥板及供行人歇脚,在桥上建造20间木屋,屋架、椽角和两篷都是木隼结构;正德三年(1508年),在桥上“砌砖为路,列椅两旁”,并在桥头用地产粘土青瓦搭盖雨遮。1963年,为加固桥梁,增置倒吊梁和四道雨篷。  桥第三墩处辟一壁龛,龛额书“观自在”,石刻楹联为:“幸指迷津通觉岸,愿瞻佛日荫慈云”;“香阁峙中流,万众恒河自在;慈灯悬彼岸,千年般若常明”,供奉观世音佛像。龛下有青石雕刻的双狮戏球、荷莲花卉,雕工细腻。第二墩上设有“金坛”,供善男信女供奉香火之用,其石雕麒麟也很精致。  桥西还存有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东关大桥序》碑刻和光绪元年(1875年)知州翁学本书写的《古桥通仙》木匾。  东关镇  东关镇地处永春县东南部,原系省属北硿华侨茶果场,1998年9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并划入东平镇东关、溪南、东美、美升、外碧5个村组建而成。全镇总面积59.7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4.18万亩,耕地5000亩,辖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其中两个少数民族村,共有3892户,人口1.44万人,其中归侨、侨眷2616人,回族556人,畲族326人。   农业开…… 详细++

埔头村

  五里街镇埔头村地处永春县城西北部,土地肥沃,水源丰富,交通发达,素有“金埔头”之美誉,现有耕地1197亩,山地3186亩。全村有村民小组13个,3321人,2014年度接待乡村游客8.2万人次,年度旅游收入为325万元。埔头村系2014年度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和2015年度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埔头村现有果蔬采摘园有桃李天下500亩、“妃子笑”良种荔枝100亩、红心火龙果采摘园260亩、台湾映安5号葡萄采摘园20亩、红心柚采摘园30亩,草莓采摘园15亩及休闲垂钓区1个。传承乡村文化,挖掘村内历史名人、侨乡文化资源,利用林氏宗祠、林氏中厝布置为埔头印象馆、乡贤祠。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原藤牌武术,筹建村级武术表演队,既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又增加村民收入。还有人文与自然有机融合,利用天然石壁建设甲骨文主题公园——遐龄古矶。  另有36座传世闽南古宅,其中以一门两进士的“进士第”——生本堂尤其精美,红砖、青瓦、飞檐、大木构造、砖石墙体、游廊、庭院、石墁地、半月池、围墙,精雕细琢的细部构造,让人叹为观止,栩栩如生的彩色绘画、素画,古色古香的木雕、石雕、砖雕、泥雕,刻画有人物、典故、生活、花、草、鸟、鱼、兽等,内容丰富多样,形象栩栩如生,从中可以领略当时的文化、生活与审美情趣。另外有著名爱国华侨林光挺建于民国年间的树南山庄,是中西合璧的洋楼,极具英伦风格,并得到抗日名将蒋光鼐特为之题写宅名。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永春外山云河谷风景区

  景区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外山乡乾溪村溪东路1号  景区介绍:  外山云河谷景区位于泉州山美水库上游,永春县东部外山乡境内,毗邻国有碧卿林场,距永春县城25公里,其中省道306线均横穿而过,泉三高速、双永高速出口距离景区仅20分钟车程。  景区内有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景区内林海苍茫,层峦叠嶂,飞瀑流泉,怪石嶙峋,奇葩异卉,梯田如画,构成了风景区奇特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面。峡谷内风光绮丽,瀑布星罗密布,河流穿越缠绕整个峡谷奔涌而下,河水清澈,峡谷湖泊曲径通幽,两岸植被茂密葱郁,这里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凉爽宜人、秀丽的峡谷山岚叠嶂、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是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景区周边有着质朴的乡村农业资源,且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外山山外山、云河河上河”。云河谷山皆灵秀、水皆清纯、石皆奇异,四季景色各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林木葱郁,秋季红叶满坡,冬季梅花如雪,空气负氧离子达每立方厘米5万个以上,是贴近自然、回归本真、陶冶情操、休闲健身的理想之地。  游览路线:云河谷→东关桥→老醋厂→魁星岩  住宿接待:以景区周边的星级酒店为主,可满足游客吃,住,娱等。  周边美食:特色农家菜、石鼓白鸭汤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云河谷

  永春云河谷景区位于福建省永春县外山乡境内,距永春县城23公里。主景区面积350公倾,纵深3.5公里。景区内群山如黛,峡谷幽深,奇石林立,瀑布层叠,原生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原始自然,集奇、险、雄、秀、野、幽于一体,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素有“闽南九寨”之美誉。  景区秘境天成,风光绮丽,犹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沿溪栈道蜿蜒盘转,寄飞岩,瞰深渊,邀松入景,盟石当友,依水为魂;峡谷跌荡之处,瀑布奔泻如练,有双龙瀑、云河瀑、鸳鸯瀑、龙爪瀑,或婉约含蓄、流水潺潺、春秋无痕,或湍流奔泻、激石成怒、轰鸣四应;大小碧潭星罗棋布,有绿源潭、黑龙潭、翡翠池、碧波潭、沐月潭,或波光潋滟、清可观鱼,或深不可测、暗流翻卷;谷内翠色横流,秀拢天地,古木似华盖蔽日,藤蔓如巨蟒凌空;奇石姿态万千,形似憨豚嬉水、神鳄过溪、巨龟品泉、潜龙现脊、金蟾望月,无不栩栩如生……清风拂处,翠掩红榭,香笼兰桥,令人心旷神怡。  “外山山外山、云河河上河”。云河谷山皆灵秀、水皆清纯、石皆奇异,四季景色各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林木葱郁,秋季红叶满坡,冬季梅花如雪,空气负氧离子达每立方厘米5万个以上,是贴近自然、回归本真、陶冶情操、休闲健身的理想之地。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永春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桃城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永春外山云河谷风景区 云河谷
五里街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一都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下洋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永春外山云河谷风景区
蓬壶镇 蓬壶百丈岩 蓬壶仙洞风景区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魁星岩 北溪文苑风景区 仙洞普济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达埔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吾峰镇 永春县霞陵溪吾峰水利风景区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永春外山云河谷风景区
石鼓镇 魁星岩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永春外山云河谷风景区
岵山镇 永春县岵山金溪水利风景区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永春外山云河谷风景区
东平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湖洋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坑仔口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玉斗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锦斗镇 乌髻岩景区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永春外山云河谷风景区
东关镇 东关桥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埔头村 永春外山云河谷风景区
桂洋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苏坑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仙夹镇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横口乡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呈祥乡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介福乡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外山乡 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永春雪山 乌髻岩景区 蓬壶仙洞风景区 魁星岩 蓬壶百丈岩 仙洞普济风景区 北溪文苑风景区 霞茂村 永春老醋文创园 余光中文学馆 永春文庙 东关桥 埔头村 云河谷 云河谷

永春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