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德化石牛山 | 德化石牛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石牛山位于德化县东部,主峰海拔1781米,因山上一石似牛而得名。传说与太上老君骑青牛在此显化有关; 该山是个典型完整的放射状的火山塌陷盆地,这一中生代火山形成的山峰,构成丰富多姿、奇妙无穷的岩石山洞。加上人们赋予种种的神话传说,使这一自然景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很多岩石上留有神奇的,有的直削悬立如碑坊,如城门,有的如笔架、如卧榻、如花朵、如飞凤等各种动物。这里洞群密布,大小多达一百多处,洞中有洞,迂回曲折。相传南宋绍兴年间,永泰道人张自观、仙游道人肖朗瑞和闽清道人章朗庆曾在此斗魈魅。岩石上数十处的脚印、指印以及剑插石、铁砧石、洗剑泉、石面盆、演法自等遗迹。 山麓的石壶古寺,始建于明崇帧庚辰年(164O年),1939年兵乱中烧毁,近几年来已由侨胞、本县乡民集资修复。寺前有龙池,池内卧着石牛,在水中似沉似浮,形态逼真。石牛山还留有古代“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长生塔”、“石壶福地”、“洞天”、“大客台”和一些字迹模糊不清的摩崖诗刻和字刻; 交通:在泉州乘长途车到德化,再转乘前往石牛山的班车; |
德化岱仙瀑布 | 德化岱仙瀑布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德化县东部的水口和南埕两镇,总面积35平方公里。风景区以水口和南埕两镇的溪流为主线,将岱仙湖休闲区(涌口水库)、岱仙瀑观光区、漂流探险区和温泉度假区等四个区域贯穿成“一水带四区”的景观组合。 岱仙湖休闲区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中心,船岛山、下狮山、背腰里内湖、大云山内湖、葫芦坑内湖、虎尾山农田,给岱仙湖自然风光增添无限魅力;龙山宫、无事亭、烈士纪念碑、古渡石碑更为岱仙湖人文风光增加无限价值。 而沿着赤石溪逆水而上,便是岱仙瀑观光区,可观赏到“华东第一瀑”——岱仙双瀑。岱仙瀑布在水口镇湖坂村摘锦,发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经过山势雄伟的飞仙山峰,沿着139 米高的峭壁。 瀑布分两股飞泻而下,东为岱仙瀑布,西为油漏瀑布。岱仙瀑布急流直下,声若雷鸣,气派非凡。油漏瀑布宽110象一张镶在大石的银毯,阳光直射,恰似珠帘下垂。两处交相辉映,格外壮观。岱仙瀑布为我省最大的瀑布之一,全国少有。 在南埕镇境内的漂流探险区和温泉度假区,人们可以选择惊险刺激的石龙溪橡皮艇漂流,也可以选择轻松惬意的桃仙溪竹筏漂流,还可以尽情享受舒适飘逸的汤坑温泉疗养。 交通 坐泉州到德化的长途车,再转车前往。 地址: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水口街湖坂村赤石口 类型:瀑布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95-23692888 开放时间: 8:00-16:30(夏天);8:00-16:00(冬天)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水口镇 水口镇位于德化县东北部,东经118°2′,北纬25°42′,与仙游、永泰、尤溪三县交界。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湖坂村,海拔250米,距县城46公里,距省城福州150公里。土地总面积260.31平方公里,耕地1.47万亩。全镇分102个自然村,设16个村民委员会,110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人口1.73万人,均系汉族。海外华侨、华裔和港澳台同胞2000多人。水…… 详细++ |
国宝云龙谷 | 国宝云龙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国宝云龙谷,距离城关十几公里左右,是在泉州,或者到德化旅游的避暑地之一。主要景点比较富有农家特色,有樱花岛,连心岛,梨花岛,酒老翁生态探险区等。 景区按“一带四区”布局,即峡谷游憩带、田园体验区、宗教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生态探险区,总面积5000亩。 景区内有1200多种高等植物、100多种大型真菌、100多种内陆栖脊椎动物,呈现出戴云山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天然的森林氧吧;神奇的九龙溪、神匠的溪中怪石、复杂的原始森林、巧夺天工的大小酒瓮,孕育了旖旎的峡谷风光;荷花、樱花、睡莲、映山红、枫叶、紫薇等四季花草,构成一幅美丽的诗画山水世界;佛岭古村、明代抗倭古堡、云龙宫、朱熹遗迹,保存着浓厚的乡土人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日月亭、情人潭、鳄鱼滩、雄狮赐福,传唱着古老的情歌;古朴的民俗物品、新奇的植物迷宫、趣味的农耕体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和聪明才智;德化黑鸡、德化黑兔、德化梨等土特产品,更是过足农家山珍野味瘾……这里是戴云山麓最理想的山水田园休闲旅游驿站。 走出喧嚣城市,拥抱美好自然,感悟山水灵性,悠享乡村愉悦。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 |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 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位于水口镇昆坂村,1943年,在-顽固派大肆“围剿”革0据地时,为隐蔽积蓄力量,0福建省委从闽北转移到闽中,同年12月,闽中工委书记林大蕃及游击队20多人来到毛厝、坂里。1944年正月下旬至二月间,省委机关游击队陆续来到坂里。在坂里牛寮坑困狗形山上,盖起了18座竹棚,开了2个操场。 省委机关转移到坂里后,在德化大溪、永雁和南安八都等地建立了几个据点,使闽北、闽东北、福州、永泰、大田及闽中地区的莆仙、晋南惠等根据地联结起来。这一时期,坂里村曾成为全省革命活动中心。省委机关在这里召开省委会议,进行整风文件学习,创办《顽强斗争者》刊物。游击队奇袭莆田县涵江交通银行所缴获的伪币,也是带到坂里,由省委分别发送给闽北、闽东北和福州等地区的地下党组织,还曾在这里用电台同0中央联系过一次。并组织毛厝、坂里村的群众进行抗丁、抗税的斗争。省委机关在坂里住了4个月,于1944年6月,才分3批转移到仙游东湖。 |
南埕村 | 南埕村位于德化县东部,距德化城关33公里,坐落于天平城(苏十万抗元遗址)下,桃仙溪与芹溪交汇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桃仙溪从村中穿行而过。泉州市惟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同时也是国家地质公园)的11万亩森林资源中有7万亩在南埕镇辖区内,其中在南埕村境内的有1.7万亩。 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主要有桃花岛、桃仙溪、石龙溪、万亩亚热带藤本植物园、大洲宫、瀑布群等。现已开发桃花岛农业观赏园、桃仙溪竹筏漂流、石龙溪皮划艇漂流、苏十万抗元遗址考古、塔兜温泉等诸多生态旅游项目。 2006年9月,南埕村在全市24个参评点脱颖而出,以高分荣膺首批“泉州市十佳魅力乡村”。 动静相宜山水之间乐漂流 南埕村的石龙溪全长12公里,流域内原始森林茂盛,山涧溪水清澈,被誉为“闽中九寨沟”。专家赞许该漂流地段具有“三最”特点,即生态环境最优美、水流最清澈、漂流最刺激。该溪溪流湍急,落差大,有69个弯,88个急流点,总落差达36米,是不可多得的具有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一条天然漂流河道。石龙溪皮划艇漂流,全程5公里,历时2个多小时。水面有时波澜不惊,收桨自流,坐赏两岸群山环绕、竹海茫茫,鱼虾嬉戏水中,尽享“荡舟清波上,人在画中游”。有时却波涛翻滚,皮艇剧烈地颠簸,随着水的流势左冲右撞,上下起伏,激起千层浪,你能做的只有抓紧皮艇,也可放声惊叫,跌落水里则相视大笑。冰凉的溪水涌进艇里,淋湿全身,消减了一份炎热,带来阵阵凉意。 南埕村双芹溪绿道.jpg被誉为“闽中第一漂”的桃仙溪竹筏漂流,行程近7公里,历时约1个半小时。从上游桃仙溪顺流而下,人坐其中,既可感受到绿水碧波的热情,又可领略沿途秀美风光,不时还可看到白鹭成行、野鸭戏水的醉人景致。竹筏悠悠,波光潋滟,尽览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致。该村还拥有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重要的成员万亩亚热带藤本植物园,不仅有常绿阔叶林、枫树、松柏等,还有红豆杉、莎椤等珍稀树种。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如穿山甲、蟒蛇、金钱豹等栖息在此。南埕村还有龙潭瀑布、不老际瀑布等。 浪漫情怀三月来此赏桃花 从镇政府出发步行10分钟便可到达桃花岛。十几米宽的河道上铺着竹木制成的浮桥,通往桃花岛。浮桥晃晃悠悠,步行其上,颇有乡野之趣。岛上环境幽美,桃仙溪靠山一侧,沿溪古树成林,对面山上森林茂盛,树木苍翠。“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桃花岛上拥有近万株桃树,每年到三四月份,桃花盛开,景色迷人,使人感觉到如入仙境。 漫步桃林之中,不由平添几分仙气。友人三五成群或合家春游踏青,身处漫山遍野的芬芳中,尽享浪漫春光。你可在桃花树下席地而坐,小酌一杯桃乡美酒,重温渊明遗风;还可以为桃树翻土、施肥、浇水,过一回当桃农的瘾。 桃花岛.jpg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南埕村还有一些宋元时代的人文景观,足以让人在流连于山野风光的同时,发思古之幽情。村中有一座海拔 850米的山峰----德化县唯一存在的古城址天平城,在长约1200米、宽90米的顶峰上筑有三寨,抗元英雄苏十万、抗清义将林忠曾先后于此屯兵。现已开发厘顶寨、调丁寨等遗迹,厘顶寨今尚存寨门、营房地基和小部分土墙等遗址。桃花岛上的大洲宫是为纪念南宋抗元英雄“苏烈武王”苏十万而建的,宫里香火鼎盛。宫后有两株古樟树,当地人美其名曰“情侣树”,大的一株胸径达3.5米,高30多米,小的也高达25米。 两树相伴了200多个年头,至今仍郁郁葱葱。 树下凉风习习,鸡鸭悠闲漫步。 在樟树下乘凉小憩,坐听一曲原味山歌或琵琶南音,余音袅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远离了红尘俗世,犹入人间仙境。此外,南埕村的山歌也是远近闻名,当地还有倒刺鲃、土鸡、溪鱼和灵芝、麻时菇、笋干、李干、桃子、德化梨等土特产,倍受八方游客的欢迎。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
岱仙湖水利风景区 | 岱仙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德化县东部的水口和南埕两镇,总面积35平方公里。风景区以水口和南埕两镇的溪流为主线,将岱仙湖休闲区(涌口水库)、岱仙瀑观光区、漂流探险区和温泉度假区等四个区域贯穿成“一水带四区”的景观组合。“四区”紧密连接,资源互补,是集湖静、瀑绝、溪险、泉奇等特色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 岱仙湖水利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山水风光和深厚的人文景观,被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这是我省在此次评审中惟一获评的一家,也是德化继“一区两园”获得国字号生态品牌之后,又戴上的一顶“国字帽”。 岱仙湖休闲区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中心,水库与山地风光相接、自然与人文资源并举。船岛山、下狮山、背腰里内湖、大云山内湖、葫芦坑内湖、虎尾山农田,给岱仙湖自然风光增添无限魅力;龙山宫、无事亭、烈士纪念碑、古渡石碑更为岱仙湖人文风光增加无限价值。而沿着赤石溪逆水而上,便是岱仙瀑观光区,可观赏到“华东第一瀑”――岱仙双瀑。在南埕镇境内的漂流探险区和温泉度假区,人们可以选择惊险刺激的石龙溪橡皮艇漂流,也可以选择轻松惬意的桃仙溪竹筏漂流,还可以尽情享受舒适飘逸的汤坑温泉疗养。 目前,德化县正逐步改善岱仙湖水利风景区内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服务设施。省道203线城关至水口二级路雷峰段今年初已开始动工建设;岱仙瀑布游客接待中心、酒店、地质博物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主体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通过岱仙湖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周围城乡的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形成水清、岸绿、景美、人文和谐的局面,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场所。风景区内大量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成为当地经济、环境建设和旅游开发的亮点。这不仅将维护岱仙湖水利工程安全,改善人居环境,而且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拉动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依托岱仙湖风景区,一个以水体风光为主体,水乡村落景观为辅助,瀑布温泉景观为特色的综合性风景区正逐渐形成、完善,这不仅将打造出德化县旅游的又一精品,也将给山区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
碗坪仑古窑址 | 碗坪仑窑址坐落在德化县城以西约5公里的一处山丘上,周边约1500平方米的范围之内,堆积着厚约2米的匣钵和瓷器的遗存物。经发掘发现两座龙窑残基和数以千计的标本。据专家研究认定,碗坪仑窑址系北宋晚期至元朝初年的古窑遗址。 碗坪仑宋窑包含有北宋和南宋两个时代的堆积。 北宋产品有碗、盘、粉盒、碟、洗、壶、钵、瓶等,尤以碗、盘、粉盒的数量最多。这些产品造型优美。坯体口薄底厚,圈足宽矮规整,近底露胎,器表带有“竹丝”状的拉坯旋纹;胎质白而精细,坚实致密、火候较高。其中大型碗、盘的烧制成功,表明德化瓷当时的成形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釉色以白为主,还有少量影青和灰白釉。釉汁温润柔和。有莲花、牡丹、云水、卷草、缠枝花卉、菊花,葵花、鱼、雁等二十几种花纹。其中印花最多,刻划花纹次之。印花以花模压印,多装饰于壶、盒、瓶之类。其装饰线条流畅细腻、花纹繁褥而层次分明,表现了高度的装饰技巧。刻划花纹使用竹篾状工具。其线条简洁粗放、刚劲有力,转角明快利落,十分清雅大方。 大量的支烧窑具中,“伞形”的粉盒支烧窑具造型独特、装坯量大,是德化瓷器装坯方法的新发现。 南宋产品有碗、盘、瓶、碟、壶等。新产品中的荷口瓶和军持壶,造型美观,形制多样,特别引人注目。迭烧器物圈足外撇,胎体厚薄均匀,器心有涩圈,外壁半釉冰裂纹。复烧器物口底露胎,口部较厚且圈足规整。绝大部分产品胎质灰白、粗厚坚硬,火候很高。釉多青灰、灰白和青绿色。釉汁洁净无疵,透明如镜。花纹较之前期显著减少,尚存的仅少量划刻粗陋和模印的莲瓣、云水、蕉叶纹等,显示了南宋瓷器专重釉色的特点。用毛笔书写,是南宋德化瓷器款识的一种新作风。 黑釉和酱釉瓷器口都出筋外折,釉薄处呈淡绿色,釉厚处呈褐绿色。这些瓷器的出土,为研究我省宋代黑瓷的生产分布,提供了新的资料。 南宋瓷器品种的增加、烧制方法的多样化,说明当时瓷器生产的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青釉和酱釉瓷器的套烧,表明当时在瓷器的胎釉配方和窑炉的火候控制方面,都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
千年樟树王 | 千年樟树王 千年樟树王,位于福建省德化县美湖乡小湖村旁边,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为全国樟树王之一。一九八三年九月,经省林业厅测量,树高二十八点零一米,胸围十六点七四米,冠幅东西三十0八米,南北三十九点九五米。至今依然是枝繁叶茂,长势喜人,被当地人称之为“神树”。 相传唐代有两位避乱的秀才,路过美湖,一位姓章,一位姓林,走得精疲力尽,躺在樟树下休息,很快就睡着了。两人同时梦见一位身披树叶的老翁,站在他们面前,指点四句隐语:“两姓与我是同宗,巧迁机缘会一堂;来年同登龙虎榜,衣锦回乡济四方。”章与林醒来,身边并无他人,仍然是一丛参天樟树。章、林细想着两氏与我同宗,不正是取林字的木,加上章就是樟吗?肯定老翁就是樟树的化身。他们恭恭敬敬地向樟树拜了几拜,就不想走了,在樟树下建房屋定居。逢年过节向樟树摆供品敬奉,树周围有杂草就铲除,遇有山洪堵塞,及时疏通,碰到干旱就引水灌溉,年久日深,樟树生长自如。章、林白天劳动,夜间读书,大考之年果然双双得中进士。朝庭令报子登门报喜,报子把榜文贴在樟树上,即时,树叶吵吵地响,树干发出香味,一串串的白银,从树上掉下送给报子。章、林做官以后,为人民做了好事,当地人民为怀念他俩的恩德,就在他俩住处建庙纪念,称小尤庙。县志记载小尤庙时有段条文是:“宋绍定庚寅汀寇自尤岭来,忽皆遁去”。人谓神驱之法。后来人们把这丛樟树的自然生长规律说成:丰年则枝叶茂秀;荒年枯落,五谷无收,作为当地的卜年树。 据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像樟树王这么高大的树,能够保持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全赖于它生长在溪边。潺潺的清流,正好为大樟树提供充足的水分。这棵樟树王,一天至少需要三吨半的水分,它的根系十分的庞大,源源不断地从四周汲取营养和水分。据溪对岸的农民说,他们在耕田时就经常碰到过樟树根,而那里距离樟树至少有六七十米。 |
龙门滩水库 | 龙门滩水库 龙门滩水库景区由龙门滩引水枢纽工程──人工湖和龙门峡谷组成,这个泉州市重点水利工程,如今成了德化县新近开发的水上乐园。轻盈盈的云,绿油油的树,不时嬉戏着碧粼粼的水,直看得人心头发痒,恨不得跃入水中,与碧波绿水亲近亲近,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是龙门滩水库区的灵魂,盈盈绿水如筋脉一般,将赋予生命活力的“血液”输送到龙门滩的每一个部位。这里的水,碧粼粼,绿盈盈,充满了母亲的温情,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景色宜人、静谧和谐的龙门滩库区,游人既可欣赏四周美丽的湖光山色,又能体味泛舟青山绿水间和湖边垂钓的怡然情趣,还可领略到“高峡出平湖”的气概,体会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畅快感觉,是、疗养的绝佳胜地。 随意拣个双休日,呼朋唤友,相伴来到龙门滩。乘上快艇,沿湖畅游,心胸顿时为之开阔。尘缘之烦、俗世之扰,顿时融入那万顷碧波之中。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犁出两道白色的水花,欢快的笑语撒满湖面;两岸的青山绿树飞速地往后奔跑而去,来不及细看,来不及细想,只觉满目青翠,十分怡人。 在龙门滩,最美丽的还要数那些散落在湖中的湖心小岛,还有众多的、伸入湖里与绿水肌肤相亲的半岛,这些岛屿,共同构筑了龙门滩的骨骼。幸运的话,游人还可一饱龙门泄洪的壮观场景,白花花的水从闸门里一泻而出,如千军万马冲出关口,那轰隆隆的声音,震耳欲聋,那浩浩荡荡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
戴云山 | 戴云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中段主峰部位德化县境内,主峰海拔1856米,素有“闽中屋脊”之称。行政区划属泉州市德化县,属于森林生态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3472.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514.1公顷,缓冲区面积3515.4公顷,实验区面积4442.9公顷。涉及赤水、雷峰、南埕、桂阳、上涌、大铭6个乡镇22个行政村,东至蟠龙,西至黄山,北至陈溪,南至东里。范围在东经118°05′22″~118°20′15″,北纬25°38′07″~25°43′40″之间。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建立,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几个自然保护区之一。2005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3.4%,其主要保护对象是东南沿海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重点保护对象是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分布最南端、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黄山松林;重要的昆虫和植物模式标本产地;兰科植物资源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濒危动植物物种。 戴云山保护区是福建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屏障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物安全岛屿,对于福建省中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保障、水源涵养、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科研教学实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德化国宝云龙谷水利风景区 | 国宝云龙谷位于中国瓷都德化的中部略偏西南,省道206线旁,距城关15公里,交通便捷。景区按“一带四区”布局,即峡谷游憩带、田园体验区、宗教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生态探险区,总面积5000亩。 景区内有1200多种高等植物、100多种大型真菌、100多种内陆栖脊椎动物,呈现出戴云山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天然的森林氧吧;神奇的九龙溪、神匠的溪中怪石、复杂的原始森林、巧夺天工的大小酒瓮,孕育了旖旎的峡谷风光;荷花、樱花、睡莲、映山红、枫叶、紫薇等四季花草,构成一幅美丽的诗画山水世界;佛岭古村、明代抗倭古堡、云龙宫、朱熹遗迹,保存着浓厚的乡土人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日月亭、情人潭、鳄鱼滩、雄狮赐福,传唱着古老的情歌;古朴的民俗物品、新奇的植物迷宫、趣味的农耕体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和聪明才智;德化黑鸡、德化黑兔、德化梨等土特产品,更是让您过足农家山珍野味瘾……这里是戴云山麓最理想的山水田园休闲旅游驿站。 开放时间:08::00-17::00 住宿接待:以景区周边的星级酒店为主,可满足游客吃,住,娱等。 周边美食:“农家乐”餐馆、悠谷山庄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
大卿宫 | 大卿宫 大卿宫坐落于德化县南郊龙浔镇丁乾村,至今犹存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5年)历代德化知县捐建的寺庙石梁、石拱桥及题写碑记等史迹。由此可知大卿宫至少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且很早就有名气,官府特别青睐。近年来,海内外信徒与慈善团体募资近300万元,使“老态龙钟”的古宫观重焕青春,金碧辉煌,并辟为集宗教文化活动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场所,香火鼎盛,游人如云。 大卿宫,一九八八年经德化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犹存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5年)历代德化知县捐建的寺庙石梁、石拱桥及题写碑记等史迹。近年重建,并修建沿溪环状公园,增假山喷水池、十二生肖惠安石雕及神话故事长雕栏等景观,目前为德化县道教协会驻地。宫内奉保生大帝吴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人们以“摆大龟”供奉,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蔚为壮观。 |
桃仙溪 | 桃仙溪 “闽中第一漂”桃仙溪竹筏漂流,行程近7公里,历时约1个半小时。桃仙溪竹筏漂流,起源于南埕镇塔兜村,往东流入大樟溪,最后汇合进入闽江,沿溪两侧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秀丽,有众多的古树群,亚热带藤本植物,还有温泉。两岸的主要景点有天然小岛、情人树、古树群、五仙听雷、石狮潭、天平城古城址、桃花岛、调丁潭、三潭映月、迎客松、莲花台、湖内宫等。 1999年7月,该溪开发了被誉为“闽中第一漂”的竹筏漂流旅游项目,漂流行程近7公里,起点在南埕村中州坂,终点在南埕与水0界处,历时约1个半小时。 |
德化陶瓷博物馆 | 德化陶瓷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的陶瓷工艺和悠久的陶瓷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开放时间 全年开放 一、冬时制: 上午:8 : 00—11 : 00 下午:14 : 30—17 : 00 二、夏时制: 上午:8 : 00—11 : 00 下午:15 : 00—17 : 30 景点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唐寨山森林公园内 |
德化九仙山 | 德化九仙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点介绍 九仙山位于福建著名瓷都德化,山被火山岩覆盖,岩体大部分都裸露,气势很是壮观。山上生长着大片大片的黄山松,千姿百态,其中以螺旋松、莲台楹最令人称奇。野生红豆杉在山中也十分常见,生长茂盛壮美,国内外多家画刊都刊登过它的照片。四周的山梁弯间都是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 九仙山有三绝“日出、云海和雾松”,只有运气足够好才能欣赏到三绝中的一绝。山上气象万千,有佛光、云海、雾凇等奇观。四季景色如画,春有杜鹃花海;夏有松竹吐绿;秋有红叶铺径;冬有雾凇垂玉。山顶常年烟雾缭绕,空气非常清新,是绝佳的避暑圣地。如果你是下午登山,建议带一件长袖,以防感冒。登山途中,你会看见四周独有的别墅风光,感受到山脚和山顶天然的气侯差距,攀爬冒险的天梯,遇见曲径通幽处,清泉石上流的美景。 景区内部还有很多的旅馆和酒店可供选择,只是旺季的时候最好要提前预订。如果是想要看日出和日落的朋友可以选择住露天的帐篷里,但要注意山里夜晚比较凉,建议准备一些保暖的装备。 地址:泉州市德化县上涌镇九仙山风景区 类型:地质地貌山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95-23648876;0595-68561111 开放时间: 5:00-17:30 交通 从泉州汽车站乘坐到德化的班车,票价在30-40元,走高速大约1个小时就能到达德化县城;从县城包车前往九仙山,包车价位大约300元/俩(可乘4人)。也可从德化县城乘坐“德化—赤水”的班车,到九仙山隧道下车,票价大约10元;到九仙山隧道距离九仙山景区还有11公里,这段没有公交车,只能徒步;所以最好还从县城包车前往。 门票 门票:20元/人,学生证半价 |
洞上陶艺村 | 洞上陶艺村四周群山环绕,苍松翠竹掩映,环境优美静谧。古老的柴烧工艺、素淡典雅的古瓷、自然开放的创作室,宾至如归的乡村客栈,至今有400多年历史的月记窑依然还冒着窑烟,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机械轰鸣的烦躁,只有古朴的自然气息。 来这里创作的艺术家,只需拎包入驻,便能享受洞上陶艺村提供的吃、住,以及创作、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技术、设备等贴心服务,还能与异地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学习。在这里栖身创作,更能感觉到艺术的真实。 地址:德化县三班镇洞上陶艺村 官方微信平台:dstyc3069865207 官方网站:http://www.dstyc.cm/ 新浪官方微博:洞上陶艺村 |
地区 | 景点 |
---|---|
吾华村 |
---- |
仙岭村 |
---- |
林地村 |
---- |
大墘村 |
---- |
上地村 |
---- |
上坑村 |
---- |
三福村 |
---- |
凤山村 |
---- |
福阳村 |
---- |
有济村 |
---- |
下坑村 |
---- |
下寮村 |
---- |
山坪村 |
---- |
盖德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