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泉州 >> 南安市

南安市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叶飞故里

叶飞故里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叶飞故里红色旅游区位于南安金淘镇占石村,以宏伟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为核心,串联起叶飞将军故居、侨心园和虎石等景观。先后被命名为省侨联、泉州市和南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国防教育基地,福建省纪委廉政教育基地,泉州市红色旅游A线首站,年接待游客4.5万多人次,是廉政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区。  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位于叶飞将军故居前方,设置有“华侨将军叶飞专题陈列”和“泉州华侨革命历史专题陈列”两个展厅。其中,“泉州华侨革命历史专题陈列”共收入泉州籍华侨革命人物213人,展示辛亥革命以来泉州籍华侨支持祖国革命,不懈追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出彩人生和光辉业绩。  叶飞故居建于120多年前,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陈列馆共布置了家乡家族童年、投身革命、烽火岁月、心系海防、建设祖国、余热生辉六个单元,图文并茂,体现了叶飞将军辉煌一生。  侨心园则为纪念菲律宾归国华侨叶飞将军而兴建的,园内建有四角和八角凉亭,寓意华侨从四面八方返乡归来。  虎石位于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前下方,该石头正面看像龟,侧面看似一只卧虎,巨石上有一株300多年的大榕树。据说,叶飞兄弟俩小时候常在巨石的榕树下读书,又因叶飞将军生肖属虎,后人将这巨石称为虎石。  作为景区所在地,占石村是我国著名华侨将军、开国上将叶飞的故乡,以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安南永”中心县委金淘工委会所在地,是闽南地区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的斗争历史留下叶飞将军故居、红二军游击队医院、革命烈士纪念碑等诸多红色遗迹。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经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1962年在其家乡南安市石井镇郑氏小宗祠建“郑成功纪念馆”,1981年在鳌峰山建新馆,馆内陈列郑成功头发、玉袍、靴等重要文物200余件。  郑成功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前展厅表现了纪念馆的中心主题,有郑成功全身立像,“郑成功大事年表”、“郑成功传”及郑成功“复台”、“北伐”诗篇,以及“郑成功接受荷兰殖民者受降仪式图”和“台湾人民热烈欢迎国姓爷郑成功”的彩色画像。  中展厅陈列三方面内容,一为“文韬武略、少年英俊”,二为“北伐抗清,威震东南”,三为“收复台湾、建设宝岛”。  后展厅陈列的内容是“丰功伟绩,流芳千古”,有从郑成功陵墓出土的珍贵文物,稀世瑰宝,还有大量的古典籍史料以及众多名人书画家所题绘的书画等等。  站在三殿楼上阳台遥望相距仅6海里的金门岛,可勾起人们盼望统一的绵绵情思,祈盼着在不久的将来,两岸的同胞能够在一碧万倾的浯马襟江共同耕耘蓝色的田园。  纪念馆西侧鳌石山上还建有占地近百亩的园林式碑林,镌刻了郑成功的诗词及中外名人的题词等。纪念馆枕山面海,水光山色,蔚为壮观。  门票·开放时间5元8:00-17:30  交通郑成功纪念馆位于南安市石井镇。距离泉州市区40公里。  长途汽车:泉州—石井专线车      郑成功 (1624~1662)  郑成功,原名森、幼名福松,字大木,号明俨,南安石井人,明天启四年(1624)七月十四日生于日本平户市千里滨。父郑芝龙,母日本长崎平户市田川氏女。明崇祯三年(1603),成功7岁,自日本回安平(今晋江安海镇)求学,取名森。 成功11岁时曾依塾师“洒扫应对进退”为题作文,写下“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也”的惊人之句作应对,其后苦读经史兵法,习…… 详细++  石井镇  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闽南古津石井镇,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最南端,与金门仅距6海里。石井马江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口,也是闽东南海峡西岸的海上对外交通要冲。东隔马江毗邻晋江东石,南临浯江遥对金门,西连龟山与厦门翔安巷东接壤,北与水头交界。全镇陆地面积8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72500多人,外来人口30000多人,旅居海外侨亲和港澳台同胞6万多人。 …… 详细++  郑成功 (1624~1662)  郑成功,原名森、幼名福松,字大木,号明俨,南安石井人,明天启四年(1624)七月十四日生于日本平户市千里滨。父郑芝龙,母日本长崎平户市田川氏女。明崇祯三年(1603),成功7岁,自日本回安平(今晋江安海镇)求学,取名森。 成功11岁时曾依塾师“洒扫应对进退”为题作文,写下“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也”的惊人之句作应对,其后苦读经史兵法,习…… 详细++  石井镇  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闽南古津石井镇,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最南端,与金门仅距6海里。石井马江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口,也是闽东南海峡西岸的海上对外交通要冲。东隔马江毗邻晋江东石,南临浯江遥对金门,西连龟山与厦门翔安巷东接壤,北与水头交界。全镇陆地面积8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72500多人,外来人口30000多人,旅居海外侨亲和港澳台同胞6万多人。 …… 详细++

灵应风景旅游区

灵应风景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灵应风景旅游区  灵应风景旅游区位于南安市东北部洪梅镇玳瑁山,自省道305线沿洪(濑)六(都)公路可直达景区,北连南安乐峰、洛江区罗溪镇,南接洪濑镇,东与洛江区双髻山风景区遥相呼应。  灵应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史传佳话:“灵应签、仙公梦、灵应出茶叶、仙公出米石。”它座落在泉州市南安洪梅镇六都的玳瑁山南麓。据传后唐年间有个神童――李文愈坐化于玳瑁山南麓枷吊藤中,乡人柯长者奇遇感其灵异,将他的真身塑造成佛,祀奉为“祖师公”,并建岩曰“紫帽岩”。“紫帽岩”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扩建,规模宏大(六落)。明末清初,改岩为寺,称为紫帽寺。清道光末年,因连年旱灾,武荣知县梁韵清到紫帽寺向李公祖师求雨很灵验,顿时普降甘霖,黎明百姓欢喜若狂,梁知县也深感祖师公之灵应和厚恩,即呈报皇上,赐名为灵应寺,灵应寺由此更加名扬遐迩。

凤山寺

凤山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凤山寺,原名郭山庙,又名将军庙、威镇庙,位于泉州南安诗山镇西北角凤山麓,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初年(公元936-947年),供奉郭圣王。  郭圣王,俗名郭忠福,诗山郭山人,生于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八月十二日。传说郭忠福长工出身,7岁丧父,牧牛俸母,乡邻郭孝子。由于他自小辛勤劳动,身体不支死于荒野。后人念其孝,立庙奉为神明,四时祈卜吉凶于神,以将军礼祀之,故郭山庙又称将军庙。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敕封为“威镇广泽侯”,并赐庙额“威镇庙”。到了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乡邻增修庙宇,使之殿寝、廊庑、门庭、层阶齐全。直至宋理宗开庆初年(公元1259年),加封“威武英烈广泽尊王”,并赐建寺宇以祀。因郭山地形类凤盘舞,从此改名为“凤山寺”。此后三百年,风荡雨淋,栋宇虽有修葺,但寺貌未作扩建翻新。  凤山寺规模,纵为16丈,横1.4丈。寺殿分前后三殿。主(中)殿高1.8丈,夹室各一,东夹室锶尊王、尊妃像,从其坐古藤化身之旧迹,室后为内寝;西夹室供奉释迦牟尼、南海观世音金身。前殿高1.85丈,中祀尊王,旁祀崇德侯、显佑侯、黄太蔚、陈将军,以其有功于王。殿宇疏以庭院,绕以墙垣。垣屋翼于左右,有30余间,为寺僧聚纳之处。庙门高1.4丈,明代举人、永春颜廷渠题寺匾“凤山览胜”。门内一巨石,山峭卓立,状若云鬟,昔人喻为凤髻。门外列砖为庭,曲磴层阶穿数而出。  诗山镇  有中国雨伞城之称的诗山镇位于南安市西北部,地处南安、永春、安溪三县(市)交界处,面积96.2平方公里,辖有18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居民委员会。现有人口8.6万人,旅居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6万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诗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唐朝以前就有山头城之称,南宋理学家朱熹瞻“开八闽文风之先”的欧阳詹在高盖山读书处留下的众多诗词佳作,感叹“此诗山也…… 详细++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九都镇山美村,以山美水库为主要依托而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山美水库总库容6.5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工程。水库工程于1958年动工兴建,1972年建成投产,其后曾进行过加固和扩机扩蓄工程。  山美水库总库容6.5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工程。水库工程于1958年动工兴建,1972年建成投产,其后曾进行过加固和扩机扩蓄工程。  山美水库位于海峡西岸中部、福建省四大江之一的晋江支流东溪中游南安市境内,是省水利厅管辖库容最大的水库,泉州市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始建于1958年,期间曾两次下马。1967年初,水电部批准复工修建,1972年10月建成投产,其后曾于1978~1982年、1994~l997年分别进行加固和扩机扩蓄工程。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引水隧洞及水电站地下、地面厂房等组成;大坝按Ⅶ度地震设计,为粘土心墙土石混合坝,按防御百年一遇洪水设计 ,万年一遇洪水进行校核;水电站现三台机组装机容量6万Kw,年设计发电量1.32亿kw.h。  水库集雨面积10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14亿立方米,总库容6.55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96.48m高程,相应库容4.72亿立方米,具有近多年调节功能。  30多年来,山美水库为泉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泉州人民的生命库"和"泉州的生态调节器"。一方面是水库调度在枯水期每天向下游供水200~400万立方米,水库供水水质达Ⅱ类标准,保证400万人口生活生产和65万亩农田灌溉的用水需求,为保障泉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另一方面是承担防洪调度重要任务,调洪库容2.24亿立方米,汛期蓄水削峰错峰,保护下游200多万人口生命财产安全。  山美水库管理处系泉州市直属事业单位,水库建成投产后,曾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 O周年无事故记录,先后获国家二级企业、水利部一级管理单位称号;水产品获省级《无公害产品证书》。  山美水库水生态系统将开展保护修复试点为净化流入山美水库的原水,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我市将于今明两年开展山美水库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  山美水库是泉州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其水质优劣不仅关系下游几百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而且关系到泉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山美水库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位于山美水库入库河口至桃溪与湖洋溪交汇处区域及库区周边地区,共包括6项工程,即前置库工程、桃溪水体原位净化工程、库周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库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生态重建与景观建设工程、亲水岸坡工程,工程建设总投资约3760万元。  日前召开的山美水库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查会上,专家组认为,根据《山美水库流域水源地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可研报告推荐的山美水库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的技术路线基本可行。  工程概况  山美水库于1958年建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九都镇(九都镇时属火箭人民公社),大坝的位置在当时九都山美村(已经淹没在水库底),所以定名山美水库。集雨面积1023平方公里,占东溪流域面积的53.4%,总库容6.5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工程。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14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95米高程(石砻),相应库容3.95亿立方米。发电最低工作水位80米,调节库容2.077亿立方米,60米高程以下为死库容(0.19亿立方米)。  山美水库工程于1958年动工。1959年4月,为贯彻"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的基建方针,根据省、地委指示,山美水库作为保留工程项目,暂时停工。1960年初,山美水库工程第二次开工。年底,因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工程又暂时停工。1967年,山美水库工程列入国家基建计划,同年7月大坝动工,国家投资5000万元。  1970年12月,福建省委提出加速建设山美水库的意见。翌年3月,中共晋江地区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加强山美水库的领导,成立山美水库党的核心领导小组。至11月初,工地组成4个基干民兵团以及各专业施工连队共计88个连队23843人。广大民兵、工人、技术人员夜以继日艰苦奋斗,投入工程建设。  1972年7月,大坝工程竣工。9月30日,电站一号机组试车成功,并入地区电网运行。翌年9月22日,水电站二号机组试运行成功并入电网。  当时施工中将溢洪道陡坡段取消,改做挑流鼻坎,其下300米没有衬砌。1974年、1975年汛期两次试泄洪,最大泄洪量700立方米/秒,下游冲刷土石方30万立方米,泥沙堵塞于下游河道中,电站尾水位抬高1米,影响发电。  枢纽建筑  枢纽建筑由主坝、副坝、输水隧洞及地下发电厂组成,主坝基础组成为石英岩、花岗岩,设计抗震烈度为8度。枢纽工程共完成土方235.82万立方米(其中大坝填方159.19万立方米、溢洪道开挖51.25万立方米)、石方105.95万立方米、混凝土4.63万立方米,总工程量350.4万立方米。共投资4497.57万元。  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混合坝,坝高73米(保坝加固前),相应坝顶高程105.5米,坝顶长305米、宽8米,最大坝底宽312.8米。基础利用帷幕灌浆防渗。副坝紧连主坝左端,为护坡式,护坡高40米,顶宽10米,长100米。  溢洪道在左岸300米处山凹,保坝加固前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宽度56米。堰上设充水式橡胶坝,长56米,高5米。末端为鼻坎,高程84.5米。  输水隧洞设于右岸,其主洞兼施工导流、泄洪和引水发电三用,长303.8米,直径7米,其后为泄空洞段长213米。隧洞设计最大泄洪量为595立方米/秒。  保坝加固  山美水库原设计洪水标准为"百年一遇",校核标准为"五百年一遇"。保坝加固工程新标准设计为"百年一遇",洪峰流量5960立方米/秒,校核为"万年一遇"加20%,洪峰流量14400立方米/秒。水库防洪库容由1.31亿立方米增至2.6亿立方米。1979年3月,加固工程由福建省水电工程局施工,1983年6月完工。主坝高度由73米加至75.5米,溢洪道由56米加宽至82米,改设6扇宽12米、高11.68米弧形钢闸门,安装6台2×37.5吨电动卷扬机启闭控制运用,设计泄洪流量由3150立方米/秒增至8570立方米/秒。加固工程总投资1254.71万元。  灌区工程  山美灌区是全国42处50~100万亩大型灌区之一,是福建省惟一灌溉5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原规划灌区范围包括惠安、晋江、南安、泉州3县1市48个公社(农场)902个大队,耕地面积134.34万亩,其中原有水利可保灌60.7万亩(原有蓄水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34座,总库容2.61亿立方米,100万立方米以下水库库容1.05亿立方米,电灌装机5784千瓦,机灌装机38382马力以及其他小型水利工程)。  山美灌区总体规划是以山美水库为骨干,充分发挥原有水利工程作用,尽量利用晋江等区间径流水源引水灌溉,统筹调度,使灌区的水利工程联成灌溉网。工程的具体布置是:山美水库发电尾水流经东溪至金鸡水闸分水,扩大、延长金鸡北渠,通过洛阳桥闸连接惠东南干渠,灌溉惠安农田。在利用原金鸡南渠的同时,新开高渠输水至晋江灌区;并于金鸡水闸上游分散引、提以及通过仕头电灌站提水补充石壁水库晋江灌区,将其水量调给南安沿海;泉州由金鸡南、北渠直接灌水。  灌区工程中,北干渠于1975年3月30日完工通水;南干渠于4月15日通水。全部工程于1977年9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1219万立方米,投工2132万工日。建成惠安后海、惠东南(包括仑前、东溪、东岭三级),晋江晋南、仕头、新华、洪窟、长福,南安四都、东山等灌溉万亩以上电灌站11座、小站11座,总装机97台15731千瓦(惠安7站21台3775千瓦、晋江5站42台9285千瓦、南安4站22台2095千瓦、鲤城6站12台576千瓦);改、扩建水轮泵3座;扩建和新开南北干渠两条总长43.96公里,电灌站干渠9条总长40公里,灌溉干渠28条总长212.07公里;新建渠道建筑物2122座,其中有环城桥隧洞、大坪山隧洞、洛阳桥闸、仑前暗涵、浔头七孔闸、曲江渡槽、东溪暗涵、树兜分水枢纽、石船山暗涵、埯内隧洞、赤店隧洞、大仑渡槽、陈林渡槽、旦厝暗涵、张林暗涵等重点建筑物116座(其中隧洞5座总长3460.6米,暗涵17座总长3920米,渡槽25座总长6404米,公路桥25座,各种水闸29座,倒虹吸7座,排水涵1座,其他工程7座);建成山美水库至泉州110千伏输电线路长34公里,泉州后茂110千伏降压站,装机2台3.5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8条总长111.1公里,35千伏安变电站9站14台2.9万千伏安;10千伏配电线路总长113公里,变压器37台12050千伏安。山美灌区工程共投资3385.5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596.14万元。  南北渠扩建工程1973年,南渠扩建工程开工,利用原有进水闸,在晋江下游南岸杏麻防洪堤段增建玉田水闸,水闸净宽3米,进水量8.5立方米/秒,渠道总进水流量扩大到38.5立方米/秒。并开玉田引水渠4.78公里,流量为8.5立方米/秒,与旧南渠在1+417处汇合,汇合处至树兜分水枢纽段渠道流量由12立方米/秒扩大到38.5立方米/秒。分水枢纽后设高低两渠,低渠利用旧南渠保留12立方米/秒的流量不变,新开高渠,流量26.5立方米/秒。由泉州的树兜到晋江的加沙桥,全长11.58公里,有暗涵等主要建筑物6座,排水建筑物8座,交通桥54座。南渠还考虑船只通行要求,可从晋江双沟低渠上溯经树兜分水枢纽船闸进入总干渠,再由玉田新开渠过玉田水闸进入金鸡水闸上游。1975年4月15日南渠扩建完工通水。北渠扩建工程于1973年7月开工,增建进水闸1孔,净宽3.0米,闸底高程由原来6.5米降至6.0米。设计进水流量由6立方米/秒扩至22.5立方米/秒。渠道由原11.44公里扩大延伸到24.74公里,入洛阳桥闸的设计流量为16立方米/秒,沿渠有主要建筑物31座,一般建筑物163座,大坪山隧洞长1509米。1977年4月,北渠扩建完成通水。北渠的建成对农业增产发挥明显作用,解放初期灌区水稻亩产175~200公斤,1970年增加到480公斤,1979年亩产达700公斤。北渠还担负着供应泉州市区工业、居民用水,减轻沿渠区内涝灾的作用。  洛阳桥闸工程洛阳桥闸位于洛阳江下游、洛阳古桥上游500米处,南联鲤城区桥南村,北接惠安县洛阳镇,是山美灌区北渠输水惠安县的连接工程,又是福厦公路重要桥梁之一,具有灌溉、交通、防潮、排洪等综合效益。工程于1971年1月动工,1974年7月竣工,同年10月1日公路桥正式通车。  管理与效益  山美水库工程投入运行后,收到灌溉、防洪、发电和综合经营效益。 工程原设计灌溉用水量6.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1.67万亩。核定灌溉面积为65万亩,其中晋江县(含今石狮市)42万亩、惠安县12万亩、鲤城区6万亩、南安县5万亩,至1990年配套灌溉48万亩。灌溉效益显著,灌区农作物单产逐年增长。灌区建成后,农作物单位面积年平均增产144.5公斤,水利灌溉效益每亩年增产28.9公斤,灌区年增产13872吨。  工程供给泉州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流量2.44立方米/秒,年用水量0.77亿立方米。  工程原设计防洪效益是确保南安县码头、梅山、洪濑、康美等沿岸3万亩耕地和洪濑镇20年一遇洪水不成灾,对晋江下游防洪堤通过削减洪峰流量和错峰调度,减轻洪峰压力,提高抗洪能力。1985年6月第4号台风期间,上游降雨量234毫米,入库洪峰流量1287立方米/秒,水库水位由81.25米上升至91.22米,拦洪1.43亿立方米,没有溢洪。1990年第9号台风期间,7月30日至8月5日,库区平均降雨量506.9毫米,入库洪峰流量2380立方米/秒,洪量达3.37亿立方米,接近20年一遇,库水位由94.16米升至96.88米,最大下泄流量1230立方米/秒。  1973~1990年,水库发电用水量148.8亿立方米,排洪约32.4亿立方米。水库养鱼水面19620亩,年年放养,累计捕鱼17.5万公斤;库区山地3510亩,全部植美洲松等林木,种荔枝、龙眼、杨梅等果木1万多株(430亩),种茶树65亩,年收茶叶3000公斤。  山美水电站位于泉州市区西北50公里处的南安县码头乡大坂村,地处晋江支流东溪中游。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台1.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年设计发电量1.05亿千瓦时。山美水电站水库总库容6.5亿立方米。正常高水位库容3.95亿立方米,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大坝为粘土心墙土石混合坝。实际坝高75.2米,顶长305米,底宽360米,上宽8米。1971年12月,开始设备安装,装置1台天津发电设备厂制造的HL-211-LJ25型1.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次年9月30日试车成功,并送电至110千伏后茂变电站。1973年9月22日,又1台同厂同类型1.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并入山泉电网运行。  该站1980年并入福建电网,担负泉州地区调峰的电站。水库电站原设计年发电量1.05亿千瓦时,1972年10月至1990年底,累计发电14.076亿千瓦时,总产值达10254.52万元,创利润2563万元。

观山村

  自古闽南俗语——“有观山富,没观山厝;有观山厝,没观山富”。观山村是“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也是“南安第一侨郷”。  观山村有着多元且丰富人文旅游资源,早期观山村藏于大山之中,不受外界干扰,使得村内的人文旅游资源得到较好的保存,其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农耕文化、“番”文化、茶文化历史久远,相互交融,形成观山村独特的文化景观。而这些文化的交融,主要体现在其建筑上。  观山村整体风貌特征为集合闽南传统风格的古厝、南洋风格的古厝、苏式风格的古厝为一体的新风格。全村拥有百年以上建筑共有20多座,最早的一座距今有500多年历史。具有闽南文化载体之称的古厝20多座,保护较好的有10多座;具有南洋风格的古厝3座,其中保护较好的有2座;苏式风格的古厝1座,目前保护较为完好。很多建造精美,装饰华丽,厝内花罩、飞罩、花窗、砖雕、石雕、木雕、灰雕饰物等工艺运用普遍,许多石构件、木构件都难得一见,而且很多融入东南亚的建筑风格,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全国仅有,甚是少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  村址门口有棵八百多年的山牡荆树。这些厝屋与青山、绿水、梯田、老树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神奇古朴、美丽的画卷。所以被称为“古厝大观园”。  (1)番仔楼——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观山村的主要标志性建筑之一,由著名华侨李功藏先生于清末时期建造,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当初,李功藏为建这座厝整整花了10万两白银。“每一块墙砖、柱石,都是手工打磨而成的,屋内的地板砖则是千里迢迢从南洋运来的”,整个建筑目前保存完好。李功藏建厝时,之所以定下了“外西内中”的建筑风格,是与他在印尼做生意的经历分不开的。据悉,李功藏还曾在泉州改建修复“洋宫”仿古牌楼。  (2)石印厝——观山村的“石印厝”是在闽南地区很少见到苏式老厝,是仿前苏联建筑建造的,而且糅合了许多闽南建筑元素。从整体上看,“石印厝”是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有三进,后屋高过前屋,回廊宽缓伸展,红漆窗户竖长简单,华美中不失庄严肃穆。  (3)丰墘大厝——始建于民国十九年,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大厝。其外墙白石再加红砖垒砌,皇宫式拾间大厝加俩边护厝,用地一亩多。前红砖围墙,后石头筑砌秀土,大埕,天井,巷沟地面皆由白石条手工加工铺设。大厝地面花砖全由印尼海运而来,大厅的木作十分精致,装饰的金粉就用了五市斤。大门青草石影雕对联,手工精致,正面留个青草石窗子,全部由一块青草石挖凿加工而成,手工的精细可谓无与伦比。  观山村坐落于大墓寨山下,乡道仑眉线东南方向贯穿全村,乡间小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全村建筑以“古大厝”传统建筑为主,辅以现代建筑。观山村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丰富,自然风光优美。村内树木葱郁,溪流蜿蜒,鸟鸣山幽,茶香醉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置身其中,能领略到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回归远离尘嚣的精神家园。境内有1400 亩的铁观音茶园,层层叠叠的茶园随山起伏,到处弥漫着清幽的茶香。  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下坑溪和中新厝新穿过村庄,河水清澈见底,河流两岸有大量阔叶林,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观山村内有闽南名山皇旗主峰,风景秀丽、巨石峥嵘、涧泉飞溅、绿树葱笼、苍鹰鹧鸪、画眉翱翔啼鸣,多处泉水潺潺流出,处处鸟语花香。晨观日出云海,暮眺晚霞炊烟,登高临远、碧空如洗、远山近水、美景名茶,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皇旗尖生态茶园——观山村有着悠久的茶业发展史。皇旗尖生态有机茶园,占地859亩,始于民国期间李春禧创建、李昭峰为制茶师的眉峰茶场,坐落在眉山生态林保护区,常年云雾缭绕。  皇旗尖茶园四面环山,千亩茶园依山拾阶而上,红豆杉、松树、肉桂、相思树、含笑、柿子、柳树……各类树种遍布,而青山环绕深处,一汪湖泊犹如镶嵌在玉环当中的一块明亮翡翠。每到四五月之交,春茶采摘时节,满山茶香让游人流连忘返,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制作铁观音茶叶,还可以登上皇旗尖山顶观日出,甚至还可以极目远眺泉州中心市区的东西塔。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宝湖岩

  宝湖岩  英都历史悠久,山川俊秀,地灵人杰,名胜古迹殊多。古有七岩八院之盛,前人曾以七岩点缀成一首诗:“翁山夜闻滴水声,古迹岩前狮子亭。云从古室石佛在;水到湖内浊自清”。诗中咏出七岩的名称依次是英山岩、滴水岩、古迹岩、狮子岩、云从古室、石佛岩、湖内岩。由于年代久远,世事沦桑,几经兴废,七岩尚保存至今的仅有云从古室和宝湖岩两处。  宝湖岩原名湖内岩,座落于英都芸林村龙湖山西麓,背南朝北.禧座丁山葵向兼午子方,地号为“真人坐禅”。岩内供奉如来、菩提祖师诸佛像,由于岩处高山,站在岩前,极目远眺,可阅尽无限风光,大有“举首千峰收眼底,回眸万象入岩前”之佳景。岩后山恋迭翠,万木争荣,一派“深山藏古寺”之画卷,正谓“深山寂寂藏仙阁,涧水涓涓伴梵音”。  湖内岩始建于元末明初,后来湮废了,《明弘治,明崇及清康熙版<南安县志>》均有记载据传。岩废后,乡人将佛像皆移至岩边石洞内。清道光年间适有村民洪龙章上山砍柴到石洞避雨,联想到自己家庭贫困,诸佛无家可归,在佛前举杯许愿:有朝一日外出谋生,如萌发迹,将重建湖内岩,-许之。尔后先到同安做小生意后又展转到了上海。由于勤经善营和诸佛保佑,颇有积蓄,家资日渐殷厚,不久即发财金玉返乡。除在芸林村乌石自建三座汉式大厝外,有还愿重建湖内岩“更名宝湖岩”清道光14年(834年)安溪知县刘枢亲笔题书“宝湖古地”牌匾,至今尚保留于岩内。原楹有一对冠头联说:宝殿拟大雄此地无非佛,湖源通上海其间即是仙,就是记述这一奇事的。  重建后的宝湖岩有正殿、两庑、两厢,原为石木结构。其建筑独具特色是双柱珠双柱斗,一梁腾三门之秒;相传在重点时候在原地址原柱珠上加上一新柱珠,为了对称又柱上用双柱斗。然而因年深月久,经历了一百六十余年风雨。岩诗破损不堪,为保存名胜古迹,于1995年春成立以洪顺成,洪明宗,洪双喜为首的筹建会。各方善信,踊跃献资,同年择吉动工。重修大殿,增建后殿,尼勒殿,天王殿,及周边配套:塑千手观音,十六罗汉诸佛,以及四大天王。耗资人民币四百一十万元,2004年正月举行开光典礼。  修建后的宝湖岩飞龙走脊,金碧辉煌,规模恢宏,即存原貌,又展新姿。诸大佛金身重范,并新建一条三公里长盘山公路,直通岩下,增建庭阶、山门、池、亭等景点;修整十八弯“龙宫洞”及护界寨、虎啸涧、歇困石、诸多景观[真人坐禅,黄龙赐水,龙宫洞天,仙人弈棋,  四叠奇岩,枫林夕照,飞霞流泉,竹海听涛,虎啸龙湖,天子陵寝,等宝湖十景]成为英都一处“一尘不染清修地,十景争奇极乐天”的极佳旅游胜地。  宝湖古地,展现新姿,既是参禅礼佛圣地,又是旅游观光佳景。

九日山

  导游九日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坐落于晋江北岸,距泉州市区7公里,距晋江机场15公里,离后渚港15公里,地属南安丰州镇。远在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88年),移居闽地的中原移民每逢重阳节就要登上此山遥望中原,由于重阳节为九月初九,因此这座山就被命名为九日山。九日山以“山中无石不刻字”闻名四方,现存宋元以来的摩崖题刻70多段,最著名的就是宋代的祈风石刻。九日山祈风石刻群是我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堪称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丰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泉州在古时海上交通就很发达,人们为了求得行船顺风,常要举行“祈风仪式”,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也是我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泉州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来到九日山时各国专家学者对此胜迹赞叹不绝,并留下了考察记事石刻,又为九日山的石刻碑文增添了光彩。  交通泉州市区有专门的旅游专线车可达。自驾车泉州市区往三明方向,入口不是很显眼。  邻近景点郑成功陵墓郑成功纪念馆凤山寺   地址:泉州市南安市丰州镇省道307线旭山小学北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95-86782155  开放时间:  8:3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5.0元    丰州镇  丰州镇位于南安市东部,与泉州市区接壤。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5万亩,森林面积4.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2%;境内水利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为花岗岩,其中"砻石"以石质精细、洁白,被称为"泉州白"。自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为闽南首置的东安县治起,丰州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如南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曾…… 详细++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清,福建省南安市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福建南安官桥漳里村,距泉州市区 20 公里,2001年06月25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永定土楼并称为福建的两朵民居奇葩。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1862)至宣统三年(1911)兴建。现存 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依次前后平行排列有序地分布于大约3公顷 (40多亩)的长方形地块中,东西通长20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占地面积15300平方米,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或卷棚屋顶。前后座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山墙之间有两米宽的防火通道。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轴线取南偏西5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为闽南地区民居的最佳朝向。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石浮雕,立体感强,窗梭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书画如墨、彩、金、素等色彩斑谰;匾额如书、卷、扇、菱等别具一格;门窗如圆、拱、菱、方等形式多样。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朴,而东北角最后一座附建的书轩,梳妆阁,为二层小楼,凭栏远眺,令人油然而生幽幽古情。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同时古民居以其宏大的规模、严整的布局、精美的雕饰、丰富的内涵,从而被誉为一座地地道道的清朝闽南建筑博物馆。

南安香草世界

  香草世界度假村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天柱山风景区,占地五千亩,海拔上千米,度假村占地面积5000亩,景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宋朝古寺、宋井、宋石壶、宋石臼、元朝祖师墓塔、石佛雕像、摩崖石刻等众多的文物古迹,明朝《八闽通志》、清朝以来的《南安县志》等各种志书都有记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新闻媒体都做过不少报道。民间传说优美神奇,远古神仙居住地,如今百姓度休闲。  香草世界度假村有连绵起伏的天然森林,有漫山遍野盛开的薰衣草天堂,有缤纷如火的绝美樱花,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花树让你目不暇接,又有令人深深着迷的南欧乡村城堡,风车童话,更有全家可以玩闹翻天的各式主题活动,另外,还可以享受到风味绝佳的异国香草料理!  1、日本樱花  南安香草世界花期大概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中旬,花期维持一个月,吸引了大量泉州,厦门周边的自驾客前来赏花。  2、乡村农家美食  景区提供具有乡村风味的地道农家饭菜。并带动蓬华镇的脐橙、柿饼、铁观音茶叶、芥菜干、手工面、白果、鸡鸭等农副土特产品的销售。  3、漫山遍野的薰衣草  在香草世界内,种植各种来自世界各地的香草。其中,以法国薰衣草最为引人注目。  4、荷兰风车  南安香草世界里很多荷兰元素,风车是最典型的  5、七百多年的天柱寺  天柱岩寺建于南宋度宗咸淳九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每年都会有众多南安市民前来朝拜。 其中,大雄宝殿内供奉一尊重3.8吨、高2米的释迦牟尼玉佛,是由祖籍南安蓬华镇苏厝村旅居印尼的高僧圣忠法师从缅甸请进的,香火远播。  (图片来源:泉州市农业信息网和福建旅游资讯网)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南安云山寺

南安云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云山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高田村凌云山,始建于宋代,原名慈济宫位于高田村中。现址为1993年旅居东南亚的凌云叶氏华侨重新捐助而成。云山寺主祀威武英烈惠泽尊王叶森,惠泽尊王为叶氏祖先,其信仰遍布东南亚地区,云山寺也是惠泽尊王的祖庙。  惠泽尊王姓叶名森(1189一1208年),眉山乡高田村人,生于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少年颖异,勇而豪杰,独居凌云堂,不茹荤,不受室,亦不与庸俗人偶,言吉凶多奇中。嘉定元年(1208年),正值弱冠之年,一日沐浴更衣,端坐而蜕:乡人德之,立庙以祀,后屡著灵响。据《南安县志》载:“嘉定末有功于朝,敕封‘威武惠泽尊王’,并赐祀典:尔后历经百年,宫宇久圮,乡人移奉于祖祠,神光依然愈炽,水火盗贼,悍之;灾殃疾疫,击之;历数百年,护国裨民,香火鼎盛。”  云山寺坐南朝北,范围广宽,规模宏大,现占地面积三十多亩,寺前大埕左右立有金亭,中有七层鎏金铁鼎,左右前方有两个喷池。整座寺院宫殿式建筑,琉璃红瓦,重檐飞甍,金筒彩画,巨栋斗拱,雕龙刻凤,巧夺天工。前殿面阔七间,中间大门横匾上 书“云山胜地”四个鎏金大字,联云“慧施天下尊千世,泽布人间王万年”。  云山寺目前在当地开放为民间信仰场所,管委会1999年重新组建,2000年南安叶氏族长叶高山先生任法人代表,班子成员认真按照党的宗教政策加强学习和管理,制定各项制度,庙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得到海内外乡亲的信任支持,并着力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信息来源:道教之音  信息来源:道教之音

九日山摩崖石刻

九日山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日山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南安县丰州镇。  九日山以风景秀美、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山高80余米,有东、西、北三峰环拱,现存主要胜迹有八戒石、翻经石、高士峰、老佛岩、姜相峰、姜相墓、陀罗尼经幢等  九日山最突出和最珍贵的是摩崖石刻,在东西两峰的摩崖上,有宋至清的题刻75段,其中有反映海外交通的13方祈风石刻,记载了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古代航海主要依靠风力,船队出海要“祈风”保佑平安。“祈风”的典礼十分隆重,由泉州郡守或提举市舶使主持,率领属僚、商人在海神“通远王”面前举行,然后宴饮于怀古堂,并勒石记事。九日山石刻中还有蔡襄、苏才翁、苏绅等人的题刻。西峰顶上有一尊大石佛,盘膝于莲花须弥座上,高4.5米,是太师陈洪进在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所倡刻的。(国家文物局)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景区位置: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东田镇山西村  景区介绍:  黄巢山位于南安市东田镇西南部,海拔1095米,因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此屯兵扎营而得名,现已是名闻遐迩的自然风景区。景区地势险要,奇峰嶙峋,怪石峥嵘,群峦叠嶂,风光旖旎。  景区总体是一条可用于探险的狭长而崎岖陡峭的幽深峡谷,约3公里长,沿途布满各种奇石怪石,令人惊叹!中间有几个舟渡的大小绿潭,是旅游探险的必经之处。峡谷悬泉似练,清潺如歌。景区内还留有10余处佛道教、历代兵家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并留下许多优美传说和动人的民间故事。   峡谷深处是一处宏伟壮观的瀑布群,瀑布源头海拔高480多米,宽30多米,分三层瀑布,每个瀑布下有一个100M2以上的绿潭,游者可涉险攀至二瀑下,潜入潭中,尽享水中乐趣。整个瀑布群一瀑为100多米,二瀑80多米,三瀑60多米,水量大时,其声如雷,十里可闻,且瀑区经年雾蒸云腾,七彩长虹,凌空南北,非常壮观。  黄巢山自然风景区到处山清水秀,万木争荣,百花争艳,成为各种珍稀动植物生息活动的天堂,是众多旅游爱好者假日休闲、避暑、探险、赏瀑的好去处。  交通指南:乘车公交:48、97、528、509、35、808路豆仔尾公交站下车  开放时间:8:30-17:30  联系电话:0595-22368200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山西村  山西村在东田镇政府驻地西南3.5公里,村委会设在埔边。聚落在万天寨东南麓,位于东田溪东西两岸,有埔边、太坪、长北格、洋头、田洋、祖厝、内殊、吾厝埕、新厝、墩头等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村民829户、2949人。耕地1098亩,主产水稻。山地7000亩,以马尾松为主。有山西小学、东田中学、医疗所、仙洞岭电站、凤巢水电站、陈营自然风景区、飘流、山西大桥等。…… 详细++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南安天心洞

  天心洞座落在南安水头镇的琼花山麓,始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是南安市四大古刹之一。天心洞原名天香寺,祀奉三宝佛祖,是南安独一无二的佛道两教合一的游览胜地,景区内有道观、龙潭、飞瀑、天香寺四大景观,被誉为“泉南胜迹”。  天心洞始建于隋代,先称天香寺,为南安三大古刹之一,后改为道观,祀奉八仙,是南安唯一保存道观面貌的道教基地,其间有大量宗教文化传说。例如,八仙惩恶龙,观音与八仙交换寺观,观音在五里桥头建海潮庵镇潮,八仙用龙津配药驱瘟疫,八仙给杨仙公太乙真人仙杏等。这些传说大大丰富了宗教文化,许多景点和地名都与传说故事千丝万缕脉络相连,如龙潭、水阁、潭底八巨石、困龙山、海潮庵、狮子山碧云寺、仙迹岩、杏宅等。  著名的佛寺天香禅寺与天心洞道观紧邻,道观与寺院互为依存,相映成趣,可谓“释道归一统,仙佛成一家”。大名鼎鼎的郑成功曾到天心洞祈梦,闻名海内外的杨仙公太乙真人的金身都到天心洞进香,带有十分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地址: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的琼花山麓 东北 12842 公里  类型:寺庙道观  游玩时间: 建议3-4小时  电话: 0595-86937532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玫瑰小镇可以说是亲水赏花的好地方,小镇有五大区域,其中的亲子主题包含亲子漂流、浪漫-、农家动物园、生态美食、农家体验园、儿童嬉水池等多种参与、互动的项目,最适合亲子游了。  1、-  几十种品种,上千株的玫瑰花,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千姿百态,更有许多的月季花,三角梅,散发各种沁人心脾的芳香,时令葫芦瓜,百香果观赏。  2、龙潭漂流  漂流全长4.5公里,途经30多个大小弯道,犹如一条巨龙翱翔云间。龙潭漂流共分为热情挑战的勇士漂、欢乐戏水区、亲子漂流三个主题区域,能够满足不同漂流爱好者的需求,也被称为闽南地区漂流爱好者的“漂流圣地”!  4、趣味滑沙  大人小孩共同参与,自上而下,感受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的过程,也可以堆沙雕。体验久违的童真与乐趣。  5、划船比赛  亲子游划船,轻轻摇,轻轻摇,船儿飘呀飘。微风吹动水面,涌起一阵波涛,精神爽,乐陶陶,大家齐欢笑。  6、喂养小动物  小动物对孩子们来说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它们可爱、有趣,还有听不懂的喃喃细语  7、抓鱼比赛  一群小朋友进入浑水中,欢快地捞鱼。  (图片来源:侠侣网)  地址:泉州市东田镇桃园村桃园玫瑰小镇  类型:乡村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桃园玫瑰小镇门票50元,成人勇士漂流168元。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黄巢山

  黄巢山  黄巢山位于南安市东田镇西南部,海拔1095米,因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此屯兵扎营而得名,现已是名闻遐迩的自然风景区。景区地势险要,奇峰嶙峋,怪石峥嵘,群峦叠嶂,风光旖旎。  景区总体是一条可用于探险的狭长而崎岖陡峭的幽深峡谷,约3公里长,沿途布满各种奇石怪石,令人惊叹!中间有几个舟渡的大小绿潭,是旅游探险的必经之处。峡谷悬泉似练,清潺如歌。景区内还留有10余处佛道教、历代兵家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并留下许多优美传说和动人的民间故事。  峡谷深处是一处宏伟壮观的瀑布群,瀑布源头海拔高480多米,宽30多米,分三层瀑布,每个瀑布下有一个100M2以上的绿潭,游者可涉险攀至二瀑下,潜入潭中,尽享水中乐趣。整个瀑布群一瀑为100多米,二瀑80多米,三瀑60多米,水量大时,其声如雷,十里可闻,且瀑区经年雾蒸云腾,七彩长虹,凌空南北,非常壮观。  黄巢山自然风景区到处山清水秀,万木争荣,百花争艳,成为各种珍稀动植物生息活动的天堂,是众多旅游爱好者假日休闲、避暑、探险、赏瀑的好去处。

南安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溪美街道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柳城街道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美林街道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省新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仑苍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东田镇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叶飞故里 灵应风景旅游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英都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翔云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金陶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诗山镇 凤山寺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蓬华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码头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九都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乐峰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罗东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梅山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洪濑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洪梅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康美镇 雪峰寺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丰州镇 九日山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霞美镇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官桥镇 五塔岩石塔 叶飞故里 灵应风景旅游区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水头镇 郑成功陵墓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石井镇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叶飞故里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眉山乡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向阳乡 叶飞故里 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灵应风景旅游区 凤山寺 山美水库水利风景区 观山村 宝湖岩 九日山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安香草世界 南安云山寺 九日山摩崖石刻 南安市黄巢水利风景区 南安天心洞 南安玫瑰小镇(桃园玫瑰小镇) 黄巢山

南安市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