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漳州 >> 诏安县

诏安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南诏镇古建筑群

  南诏镇位于福建省诏安县南部,是县政府所在地。属平原地带,毗邻广东,是福建的南大门,有324国道和漳诏高速公路穿过 ,交通十分便利,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珠三角”的前沿平台,也是台胞主要祖籍地。东临东溪与桥东镇隔溪相望;南、西、北与深桥镇接壤,自唐朝公元686年设南诏堡至今有1千3百多年历史。  南诏镇历史悠久,古迹荟萃,有唐凿“怀恩古井”、始建于明代的开漳圣王庙、教练夫人庙、关帝庙、清初建妈祖庙以及从东门中街到县前街约700多米街道上排列着的“父子进士”、“天宠重褒”等七座明清石牌坊,有数十座明清的古庙宇、古民居,宏伟豪放,富有古建筑特色。  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镇上制高点良峰山形如“渔翁撒网”,构成南诏独特优越的地理环境;流经边沿的东溪水与新建的沈耀初美术馆、中山公园、怀恩公园及良峰公园等诸名胜景观相映成趣。  城隍庙坐落于南诏镇县前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朝1530年。1618年、1627年曾二次重修。清代1714年、1780年曾有重修。庙坐北朝南,占地约1200平方米。城隍庙由门楼、前厅、拜亭、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9米,为单檐歇山枯,十三檩前走廊,举架较高,一斗三升式斗拱。石柱直径为0.42米,鼓镜式柱础,直径为0.60米,保存基本完好。保存有重修碑刻五方。   武庙坐落于南诏镇西门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关帝庙。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44年、1605年、1679年、1747年、1902年均有重修。庙坐西朝东,进深26.7米,宽14.5米,连庙前埕面积约800平方米。由站楼、两廊、拜亭、大殿组成,大殿单檐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为十三檩卷棚式。门楼、门楣、墙肩均用花岗石,梁架均为木构。金柱均为梭形石柱,明间金柱周长1.2米,明间平身科为二攒,次间一攒,斗拱为一斗三升式。方型鼓镜式柱础。保存有历代重修碑刻十方。  西亭观音庵坐落于南诏镇县前街西段尾,始建于明代,面积约400平方米。庵坐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由门楼、天井、正殿组成。正殿为单檐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十三檩前步廊,斗拱为一斗三升式、梭形石柱。清代扩建后殿,后殿坐北朝南,背倚前殿。殿前天井外阻墙,由西侧门进出。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6米。抬梁式木构架,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庵保持清代建筑风格。前殿祀如来佛、十八罗汉、后殿祀观世音。  功臣庙址在南诏镇东城村,原名祈山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代(1241-1252年),1779年重建后改称功臣庙。清代1899年曾重修。庙坐北朝南,面阔三间23.2米,进深三间16米。由门楼、拜亭、正殿、西厢房、后殿组成。正殿为单檐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十一檩前步廊。明间平身科四攒斗拱,次间二攒斗拱,斗拱为一斗三升式,梭形石柱直径0.32米,鼓镜形柱础。正殿祀陈元光部将祈山圣侯欧哲、武德侯沈世纪、后殿祀诸佛。  朝天宫址在南诏镇宫前街,俗称天后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荒废。清康熙间以旧址重建,只有门楼、正殿。清代1720年定为祀典庙。1742年增建妆楼于正殿后,1768年增建戏台于庙前。1806年、1865年、1904年又先后重修。庙坐西朝东,进深32.5米,宽10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门楼、拜亭、正殿、后0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抬梁式,为十三檩前步廊,重檐歇山式。明间斗拱为二攒三层,一斗三升式,柱为八角梭型石柱,直径为0.32米,柱础为八角青石雕花式。屋顶瓦当滴水为琉璃。后0为单檐悬山顶、染架为十一檩卷棚式,窗为云纹石雕,保存完好。庙内保存清乾隆七年修建碑刻一方。1745年刊刻“历朝封天后娘娘祀典”阳文木刻板一方,板高0.52米,宽1.76米,1764年刊刻“天后圣母本传”阳文木刻板一方,板高0.54米,宽1.12米,保存完好。  东岳庙址在南诏镇东关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1593年,1824年曾重修。庙坐西朝东,进深50.79米,宽19.95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由门楼、轩廊、八卦亭、拜亭、正殿、后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十三檩前步廊,大殿前为轩廊连接拜亭,为九檩卷棚式,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明间金柱均为石柱,高0.77米。明间平身科为两攒,次间一攒。正檩上有八卦星间。正殿后为后殿,后殿面阔三间,一明二暗,有个小庭院。正殿保存较好。东岳庙正殿祀东岳大帝,两侧为十殿阎王;门楼两侧,北厅祀关帝,南厅祀注生娘娘;两廊北祀速报司,南祀功德司,后殿祀诸佛。  从城关的县前街到东门中街,连绵700多米的古建筑民居群中,坐落着7座恢宏华丽、气宇轩昂的古牌坊,按照建造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夺锦坊、卿典坊、百岁坊、天宠重褒坊、父子进士坊、诰敕申貤坊、关帝坊。这些技艺高超、精美细腻的历史遗产,融汇了建筑、雕刻、书法、诗词等多种艺术技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在封建社会,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贡献杰出者,当朝皇帝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诏安明代牌坊群也不例外。2000年7月,诏安县人民政府已将其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夺锦坊位于南诏镇夺锦街,建于明代1488年。坊坐北朝南,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5米,宽7.5米,单檐歇山式加二坡,四柱三间三层。正面坊匾高0.42米,宽0.84米,题刻“夺锦”。坊额题刻“明成化戊子科许潜立”;背面刻“世科”两字,柱直径0.44米,柱头置大栌斗。建筑及雕刻粗犷,部分构件脱落,保存基本完好。附:《诏安县志·建置志·坊表》载:“夺锦坊,为明举人许潜、许判、许选立”。许潜系1488年戊子科举人,为诏安县明代首中举人者,其子许判系1507年丁卯科举人;其孙许选系1510年庚午科举人。“夺锦”、“世科”意即指此。  卿典坊位于南诏镇东门街,建于1587年,东西朝向,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6米,单檐歇山顶加二坡,三间三层。上悬“恩荣”直写字匾,中挂镌刻“ 卿 典坊匾,大额枋上镌刻楷书” 勒赠承德郎南京太仆寺寺丞胡清”。底层抱柱为石鼓、石狮。斗拱为一斗三升式。雕饰有松鹤、花卉、云纹等图案。匾额已废,部分构件失落,主体保存完好。   百岁坊位于南诏镇圣祖街北段,建于1580年,坊坐东朝西,花岗石仿木结构。四柱三层三间,高6.5米,宽8.8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坊匾题刻东西两面同为楷书“百岁坊”。坊额题刻“明万历庚辰秋为冠带寿民沈仲选立”。坊上雕刻花卉等图案,保存完好。附《诏安县志·人物》载:“浓仲选,三都人。冠带寿民,寿一百岁。万历间有诏建坊旌其门”。  天宠重褒坊位于南诏镇东门街,建于明代1584年,东西朝向,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9.5米,宽9.5米,单檐歇山顶加两坡,三层三间。上悬“恩荣”字匾,中挂镌刻“天宠重褒”坊匾,大额枋上署“为万历甲戌科进士沈 赠南京户部主事沈玺立”(1574年)。两面文字均同。  父子进士坊位于南诏镇县前街,建于明代1585年。东西朝向,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6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三间三层。上悬“恩荣”直写字匾(已失落),中镌“父子进士”坊匾,大额坊上镌“嘉靖丙辰科胡文万历丁丑科胡士鳌”、“万历十三年乙酉季冬吉旦立”。楷书、两面文字相同。石柱底层为抱鼓、石狮、雕饰为松鹤、莲瓣、花卉、云纹等图案。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小额坊上为青石雕饰,为其立坊者:钦差提督巡抚福建地方都督院右副都御史沈人种,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甘来学,福建提刑按察司佥事张文耀,漳州知府杨际会,诏安县知县张大器等。该坊于1939年7月被日本飞机轰炸,损坏南侧一根石柱和中下梁一部分,部分雕刻件失落,主体及其余部份保存完好。  诰敕申貤坊位于南诏镇东门中街最西侧,建于明代1602年,东西朝向,花岗石材料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5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三层三间。上悬“恩荣”字匾,中挂“诰敕申貤坊”坊匾,署“为敕赠直大夫知县中知州沈一鲤立”。为其立坊者有:钦差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都察院右都御史朱建昌,巡按福建监察御史刘应龙,福建布政司布政使王恩民,按察司按察使杨德政,署漳州府事同知罗良信、陶拱圣、通判李应、季概、推官王世仁,知诏安县事黎天祚等。石柱为抱鼓。斗拱为一斗三升式。雕有松鹤、花卉、云纹等图案。坊匾及部分构件失落,主体保存完好。  关帝坊位于南诏镇县前街西段,建于明代1625年,清代1793年重修。坊坐北朝南,花岗石仿木结构。三层一间,南5.5米,宽4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正面坊匾高0.50米,宽1.40米,楷书“关帝坊”,旁署“知诏安县事楚荆朱训南诏所印张绳武同立”。大额枋上署“天启五年乙丑孟冬吉旦立”;右边石柱镌书“庙坊因风雨损坏乾隆五十八年四月 日监生黄廷举捐修”。坊匾背面楷书“正气行在”,保存完好。  沈耀初美术馆    “沈耀初美术馆”坐落于诏安县城西北面之中心。坐西朝东,面对宽阔的北门塘,南邻街道,视野开阔,气势恢宏,风景优美。该馆由本邑旅台国画大师沈耀初先生生前出资兴建,聘请叶荣嘉、杨英风等海峡两岸着名设计师联合设计,由名工巧匠精心施工,占地面积二千八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八百平方米。主楼四层,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和现代特色相结合的园林式建筑,大方壮观。馆内收藏陈列国画大师沈耀初先生各个时期的书画代表作一百二十幅,以及沈耀初先生生平史料和有关文物。   “沈耀初美术馆”于1990年5月1日奠基破土,经一年施工、装饰、布置,于1991年秋正式落成并开幕展出。

漳州九侯山

漳州九侯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在诏安县城西北二十多里处。唐朝已成为人们赏玩和进香礼佛的胜地,至宋朝声名大噪。据宋《漳州图经》载:禹贡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因名九侯山。至九侯山下,悬崖峭壁,上镌“天开”二字,下有两块巨石构成门户。过“天开石门”转向东北曲径,可见石壁上有元朝寺僧法名无碍所题镌“九侯名山”四大字及明、清两朝许多书法家的题刻。再往东行,抬头可望见一块巨石如人形屹立山顶,旁边小石头如瓶、缸,这便是“观音三宝石”。游人来到“三宝石”下,也就是来到九侯禅寺了。这座古寺始建于唐朝,宋朝淳枯五年(1245年)重建,清朝乾隆及光绪年间两次重修,均立碑记。寺前山门石额刻“大名山”三字。寺中正殿悬挂黄道周所题“洗心之藏”匾额。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金星乡湖内村九侯山  类型:山瀑布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官方网站:http://www.jiuhoushan.com/  开放时间:  7:3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6.0元  湖内村  金星乡湖内村地处九侯山脚下,全村1136户,共4262人,党员90人。全村耕地面积3800亩。全村以发展种植果树、蔬菜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外出务工为主导。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举全村之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两委班子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列入村两委工作的总体布局,与经…… 详细++

分水关

  分水关距诏安县城约二十华里路程,历来是漳潮两个州府的交界处,地势群峰列障,其间的分水山有一天然的壑口,形成“东连五福,西接两广”的山隘,明正德十五年(1520)漳潮巡检司迁署至此,由此诞生了名扬闽粤赣三省的分水关。诏安位于闽粤交界地,是福建的东大门,志书称其“地极七闽,境连百粤”。据《诏安县志》载:“唐时,有南诏人过此,言‘此地风景,好似我南诏’故以南诏为名。”唐为诏安堡,陈元光建漳州,于四境立行台,诏安保为其中之一;宋朝称南诏场,设沿边巡检寨;元代始建石城,置屯田万户府;明嘉靖九年设县,隶属漳州府,与粤潮州府毗邻。  分水关建初,周边尚无人烟,巡检司衙署暂借路边的庵庙落足。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诏安知县李尚理和龙溪知县林松,联手在关隘处建一座“闽粤之交”石牌坊,作为两省的界碑,并在山麓建廨署。明天启初年,诏安知县周立捐资发起兴建关城,乡绅沈鈇捐资帮助完成工程。关城设东、西门和一座炮台,周长一百一十九丈,高一丈七尺。城内建佛厅(称“大士庵”)、官署、营房等。清同治六年(1867)加固关城,增高炮台,城匾镌“漳南第一关”。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曾先后三次在海、空配合下从潮汕进犯诏安,分水关守军据城阻击,经数昼夜的血战,三次战役都成功地击溃敌军,写下可歌可泣的一笔,记载这段史实《抗倭纪事》的碑石,现依然立于庵前,是当今人们了解关城历史的一件重要文物。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修公路,关城拆毁。  “大士庵”坐南朝北,主祀大士(观音菩萨)。历经天灾-,风雨浸蚀,庵堂倾颓。至清乾隆五十二年,副使吴一鸣、千总赵飞龙,李国猷、黄廷举、沈希远、深仪等在原址拓建,再造大士,增塑十八罗汉像等。1984年,“大士庵”由侨胞及村民捐资重修。1988年,比丘释定周、定清募捐再次扩建,改名“长乐寺”。  “长乐寺”为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主祀观音菩萨,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庵前有一株古榕和一座明崇祯十七年立的石坊。  石坊东西朝向,仿木构件,雕花版大都缺失,主体构件完好。石坊为三门五楼八柱,歇山顶,正脊咬鸱吻。主立柱和边柱共四支,开出三门,侧柱四支,斜支撑边柱,形成八字构架,所有十二支柱均修海棠线。四支主柱之间公架三段月梁形额枋,主柱柱头均坐栌斗,栌斗上接童柱。一二楼童柱出挑四抄,三四楼由力士童柱支撑,五楼素面童柱,当中龙凤版已缺失。月梁上方榫卯圆形大通,圆通上嵌二方题字版,下方两面同书“福建广东乡缙绅士民同为大总戎都督郑芝龙立”,上方东面书“声震华夷”,西面书“功覃闽粤”。郑芝龙,原名郑一官,字飞皇,南安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天启元年到日本经商,娶当地女子翁氏,生子森。不久,郑芝龙随颜思齐-台湾,在海上与明官军多次交战。崇祯元年,接受官府招抚,任海防游击,十七年,升任福建都督。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相当于公元1645年),郑芝龙拥立唐王即位,引其子森晋见,唐王赐国姓,赐名成功,他是后来名扬千古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清顺治三年,郑芝龙降清,被挟北上。第二年,郑成功召集部属,在南澳岛起兵抗清。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郑成功挥师西征,亲率大军攻克诏安,曾驻扎分水关,运筹帷幄指挥攻克潮州。据传,郑成功当年在距关隘三十余步的大岩石上题刻“威震闽粤”四个遒劲大字。  分水关紧挨324国道,犹如嵌在国道上的一颗明珠。故关遗址现存有“大士庵”、“功覃闽坊”、“抗倭纪迹碑”和“分水亭”等富有人文内涵的景观,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和不可多得的旅游观光景点。如今我们虽然远离战火硝烟,但分水关等历史遗迹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以史为鉴,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从这一点说,人类应该珍惜和善待祖先创造的文化遗产。   

九侯禅寺

九侯禅寺为诏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九侯禅寺,又称九侯岩,位于福建省诏安县,在乌山南麓的九侯山风景区中心,始建于唐代。据《九侯禅寺碑记》载:“古刹有内旧岩,始建于唐代。宋绍兴十年(1140年)始建佛阁大殿……”,即今之九侯禅寺。宋淳祐五年(1245年)曾再次重建,清乾隆九年(1744年)和光绪年间也均有重修。2000年广东达濠青云禅寺方丈弘养法师等又集资再次重修。  九侯禅寺,在诏安乌山南麓的九侯山中,又称九侯岩,南距县城三十余里。“九侯”名字的来历,一说“九峰列峙,尊若公侯”;一说“大禹后裔子孙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由于九侯岩风光奇美,禅寺深幽,自古就有“仙造九侯岩”和“闽南第一古刹”之美誉。1998年9月,九侯山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名胜风景区。  九侯禅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为重檐悬山顶建筑,由门楼、天井、拜亭、大殿、东斋、西斋组成,总面积约660平方米。大殿进深19米,面阔9.5米,面积180.5平方米。大殿两侧均隔3.5米巷道,为东斋、西斋,均为一厅两房。东斋深19米,面阔16米。  寺内介绍  寺门有一楹联:“如此名山能有几,是真游客不嫌多”。门楼上方有明代理学家黄道周题字“洗心之藏”匾额。门楼上有楼阁名“望海台”,游人于晴日登楼远眺,诏安湾中,云霞蒸蔚,帆影隐隐。  大殿上方,有明天启间本县进士沈起津书的“天竺行踪”横匾。正中奉祀释伽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韦驮尊天、坚牢尊地站立两旁。两侧十八罗汉神情各异,形象栩栩如生。香案正中立有一座明末“敬颂万历皇恩”的龙牌和一座宋时铸造的古香炉。  西斋房门上有宋代名儒朱熹款署晦翁的“西斋”匾额,并有对联:“西抹烟霞秋景宜人,斋吟经史春风满座”。斋内厅堂奉祀九侯“师祖”思齐画象(思齐,宋淳祐间五台山第九代祖僧人),两边对联“南宋思齐建大寺,高僧受钵皈侯山”。  东斋门上有“名山有主”匾额,两边有对联“白马驮经来佛国,紫云飞锡到侯山”。里进中厅奉祀九侯另一师祖。  寺内天井中存有宋代绍兴十年石砌放生池一口,宋淳祐五年(1205年)重修碑记和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九侯岩指南传》碑各一方。  九侯禅寺始建于唐代。据《九侯禅寺碑记》载:“古刹有内旧岩,始建于唐代。宋绍兴十年(1140年)始建佛阁大殿……”。佛阁大殿,即今之九侯禅寺。以后,历代多有重修。宋淳祐五年(1245年)九侯禅寺曾再次重建,清乾隆九年(1744年)和光绪年间也均有重修。2000年广东达豪青云禅寺方丈弘养法师等又集资再次重修。  九侯禅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为重檐悬山顶建筑,由门楼、天井、拜亭、大殿、东斋、西斋组成。大殿进深19米,面阔9.5米,面积180.5平方米。大殿两侧均隔3.5米巷道,为东斋、西斋,均为一厅两房。东斋深19米,面阔16米,连大殿总面积约660平方米。  寺门原有一楹联题刻:“如此名山能有几,是真游客不嫌多”。近年重修改为“名胜名山山名胜清秀雅丽,古迹古寺寺古迹宏伟壮观”。  门楼上方有明代理学家黄道周题字“洗心之藏”匾额。门楼上有楼阁名“望海台”,游人于晴日登楼远眺,诏安湾中,云霞蒸蔚,帆影隐隐。  大殿上方,有明天启间本县进士沈起津书的“天竺行踪”横匾。大殿正中奉祀释伽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韦驮尊天、坚牢尊地站立两旁。两侧十八罗汉神情各异,形象栩栩如生。大殿香案正中立有一座明末“敬颂万历皇恩”的龙牌和一座宋时铸造的古香炉。  西斋房门上有宋代名儒朱熹款署晦翁的“西斋”匾额,并有对联:“西抹烟霞秋景宜人,斋吟经史春风满座”。两斋内厅堂奉祀九侯“师祖”思齐画象(思齐,宋淳祐间五台山僧人,五台山第九代祖),两边对联“南宋思齐建大寺,高僧受钵皈侯山”。  东斋门上有“名山有主”匾额,两边有对联“白马驮经来佛国,紫云飞锡到侯山”。里进中厅奉祀九侯另一师祖。  寺内天井中存有宋代绍兴十年石砌放生池一口,宋淳祐五年(1205年)和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碑记各一方。  宋淳祐五年重建碑记:“时淳祐五年,岁在乙己,重开山僧思齐、化缘僧思谨、游坪、崇慈、立海、崇实、至冲监造,祖琛志”。  清康熙六十一年碑记、镌刻《九侯岩指南传》,寓言天人性命字理,为“楚北汉阳呆叟黄昌岁次壬寅黄钟日冬至前一日述古撰勒”。碑记云:“诏邑之北有乌山九侯岩胜境,远观形势若五星聚讲,九曜联辉;近历古迹则层峦叠翠,岩石崔嵬,诚天然大观。询诸里人父老,议论不一,俱未得九侯岩三字由来实据也。余尝读易而旁通其字学笔画音义焉。按九侯岩三字乃西北隅乾方室火危月交辉分座。诗云:‘相在尔室’,夫室者,亥宫乾金室火猪乃阴极阳复之侯,故君子终日乾乾。书云: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圣贤典籍其中俱隐寓冬至一阳来复之生机,即吾人率性立命之岩谷也……。”  寺内还有明代和清代铸钟各一口:明代铸钟上铸有金文,录诸山助缘僧、化缘僧名字,为“大明成化五年乙丑冬月良日志,匠人许”。清代铸钟上铸有金文:“九侯禅寺重开山僧思在募建。乾隆壬午年腊月吉旦”。  湖内村  金星乡湖内村地处九侯山脚下,全村1136户,共4262人,党员90人。全村耕地面积3800亩。全村以发展种植果树、蔬菜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外出务工为主导。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举全村之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两委班子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列入村两委工作的总体布局,与经…… 详细++

诏安土楼

  诏安土楼,主要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乡镇。现存的土楼有350多座,保存基本完好的有160多座。  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的、有方的、有八角的,还有大楼套小楼的。其中较大的较出名的有官陂大边村的在田楼、新坎村的溪口楼、秀篆陈龙村的龙潭楼、寨坪村的大坪半月楼等。  在田楼被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主办的杂志誉称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土楼”。1990年8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它为“国内仍住居民的最大直径的生土楼”。  在田楼在县城南诏镇以北55公里,属官陂镇大边村,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坐东北向西南。近看为圆形楼寨、登高远看为八卦形结构。楼高三层,高约11米。  寨屋有内外三围,内围为祠屋三间,外围二层,中围三层,外、中两围共房屋320间。有两个寨门。整座楼寨直径达94.5米,楼寨后有三角形池塘名“三元池”,池水清可见底。楼内现住63户三百多人。  以在田楼为中心,附近还有12座土楼,即水美楼、石马楼、玉田楼、玉峰楼、庵边楼、田下楼、新城楼、龙头楼、凤山楼、燕翼楼、凤鸣楼、光裕楼等。如将在田楼比作花芯,其他12座土楼比作花瓣,这就构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大花朵,假如将每座土楼比作花朵,那纵横交错的道路就是花枝,那溪是绸带,把13杂鲜花扎在一起,成为世上最大的一束鲜花。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乌山位于福建省诏安县红星乡政府驻地北部,北蔗村之东。东与云霄县交界,北连平和大芹山,在官陂镇与红星乡、金星乡境内。距离汕头市百余公里,距离厦门市乘车仅需要二个多小时,区位优势明显。因山外表呈乌黑色,故名乌山。主峰海拔1050.6米,四周陡峭险要,地势呈南北走向,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0公里,面积约900平方公里。地质为燕山期间露出地表的晶润岗岩、流纹岩构成。主植被为松和杂木,覆盖率55%。1934-1949年,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在乌山一带活动,并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处先后为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闽南地委机关驻地。并为闽粤边主要的革命圣地。

在田楼

  在县城南诏镇以北55公里,属官陂镇大边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坐东北向西南。近看为圆形楼寨、登高远看为八卦形结构。楼高三层,高约11米。底层墙厚近二米,墙基为石砌,上为土墙,三层楼为木料结构。寨屋有内外三围,内围为祠屋三间,外围二层,中围三层,外、中两围共房屋320间。有两个寨门。正门高2.51米,宽1.55米;双层门框,内框宽25厘米,外框宽50厘米,门墙厚2.4米,门匾-“在田楼”三字。楼屋出檐长1米。寨外檐下有宽1米的走廊,走廊外为沟渠,绕寨墙一周。另一个为侧门。整座楼寨直径达94.5米,楼寨后有三角形池塘名“三元池”,池水清可见底。楼内现住63户三百多人。  诏籍作家张元锦在《官陂土楼别样神》一文中写道:以在田楼为中心,附近还有12座土楼,即水美楼、石马楼、玉田楼、玉峰楼、庵边楼、田下楼、新城楼、龙头楼、凤山楼、燕翼楼、凤鸣楼、光裕楼等。如将在田楼比作花芯,其他12座土楼比作花瓣,这就构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大花朵,假如将每座土楼比作花朵,那纵横交错的道路就是花枝,那溪是绸带,把13杂鲜花扎在一起,成为世上最大的一束鲜花。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地理位置:福建省诏安县红星乡辖区内  景区介绍:  景区内水文资源景观丰富,金溪流域风光旖旎,水光潋滟,沿岸自然生态景观丰富多彩,文化底蕴积淀深厚。景区内天象、地文、水文、生物、人文等景观多达213处,拥有自然风光、红色革命、人文风俗、梅花观赏、峡谷探险、富硒农家乐等特色旅游路线,正日益成为人们渡假、休闲、观光的胜地。从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到如换新妆的红星乡梅园和榕树公园,再到速度与热情的哈溪漂流,步移景异的金溪两岸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特色特产:诏安铁枝戏、猫仔粥、诏安青梅、八仙茶  交通路线:动车至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  联系电话:0596-3052754

诰敕申貤坊

  诰敕申貤坊位于南诏镇东门中街最西侧,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东西朝向,花岗石材料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5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三层三间。上悬“恩荣”字匾,中挂“诰敕申  坊”坊匾,署“为敕赠直大夫知县中知州沈一鲤立”。为其立坊者有:钦差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都察院右都御史朱建昌,巡按福建监察御史刘应龙,福建布政司布政使王恩民,按察司按察使杨德政,署漳州府事同知罗良信、陶拱圣、通判李应、季概、推官王世仁,知诏安县事黎天祚等。石柱为抱鼓。斗拱为一斗三升式。雕有松鹤、花卉、云纹等图案。坊匾及部分构件失落,主体保存完好。   

关帝坊

  关帝坊位于南诏镇县前街西段,建于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清代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重修。坊坐北朝南,花岗石仿木结构。三层一间,南5.5米,宽4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正面坊匾高0.50米,宽1.40米,楷书“关帝坊”,旁署“知诏安县事楚荆朱训南诏所印张绳武同立”。大额枋上署“天启五年乙丑孟冬吉旦立”;右边石柱镌书“庙坊因风雨损坏乾隆五十八年四月  日监生黄廷举捐修”。坊匾背面楷书“正气行在”,现保存完好。   

卿典坊

  卿典坊镇东门街,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东西朝向,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6米,单檐歇山顶加二坡,三间三层。上悬“恩荣”直写字匾,中挂镌刻“  卿  典坊匾,大额枋上镌刻楷书”  勒赠承德郎南京太仆寺寺丞胡清”。底层抱柱为石鼓、石狮。斗拱为一斗三升式。雕饰有松鹤、花卉、云纹等图案。匾额已废,部分构件失落,主体保存完好。   

九候山

  在诏安县城西北二十多里处。据宋《漳州图经》载:禹贡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因名九侯山。唐朝已成为人们赏玩和进香礼佛的胜地,至宋朝声名大噪。素有“南闽第一峰”之称。“风动花瓶月案开,天门罗汉佛飞来。五儒归去棋盘在,三宝腾空松涧回。瀑布泉生鲤跃浪,天然桥畔牛眠答。香炉烟透云根里,雾锁茶园望海台。”生动地概括了此山之二十四胜景。

百岁坊

  百岁坊位于南诏圣祖街北段,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坊坐东朝西,花岗石仿木结构。四柱三层三间,高6.5米,宽8.8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坊匾题刻东西两面同为楷书“百岁坊”。坊额题刻“明万历庚辰秋为冠带寿民沈仲选立”。坊上雕刻花卉等图案,现保存完好。

功臣庙址

功臣庙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功臣庙址在南诏镇东城村,原名祈山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代(1241-1252年),1779年重建后改称功臣庙。清代1899年曾重修。庙坐北朝南,面阔三间23.2米,进深三间16米。由门楼、拜亭、正殿、西厢房、后殿组成。正殿为单檐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十一檩前步廊。明间平身科四攒斗拱,次间二攒斗拱,斗拱为一斗三升式,梭形石柱直径0.32米,鼓镜形柱础。正殿祀陈元光部将祈山圣侯欧哲、武德侯沈世纪、后殿祀诸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南诏父子进士坊

  父子进士坊位于南诏镇县前街,建于明代1585年。东西朝向,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6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三间三层。上悬“恩荣”直写字匾(已失落),中镌“父子进士”坊匾,大额坊上镌“嘉靖丙辰科胡文万历丁丑科胡士鳌”、“万历十三年乙酉季冬吉旦立”。楷书、两面文字相同。石柱底层为抱鼓、石狮、雕饰为松鹤、莲瓣、花卉、云纹等图案。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小额坊上为青石雕饰,为其立坊者:钦差提督巡抚福建地方都督院右副都御史沈人种,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甘来学,福建提刑按察司佥事张文耀,漳州知府杨际会,诏安县知县张大器等。该坊于1939年7月被日本飞机轰炸,损坏南侧一根石柱和中下梁一部分,部分雕刻件失落,主体及其余部份保存完好。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朝天宫址

朝天宫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朝天宫址在南诏镇宫前街,俗称天后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荒废。清康熙间以旧址重建,只有门楼、正殿。清代1720年定为祀典庙。1742年增建妆楼于正殿后,1768年增建戏台于庙前。1806年、1865年、1904年又先后重修。庙坐西朝东,进深32.5米,宽10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门楼、拜亭、正殿、后0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抬梁式,为十三檩前步廊,重檐歇山式。明间斗拱为二攒三层,一斗三升式,柱为八角梭型石柱,直径为0.32米,柱础为八角青石雕花式。屋顶瓦当滴水为琉璃。后0为单檐悬山顶、染架为十一檩卷棚式,窗为云纹石雕,保存完好。庙内保存清乾隆七年修建碑刻一方。1745年刊刻“历朝封天后娘娘祀典”阳文木刻板一方,板高0.52米,宽1.76米,1764年刊刻“天后圣母本传”阳文木刻板一方,板高0.54米,宽1.12米,保存完好。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诏安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南诏镇 南诏镇古建筑群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南诏父子进士坊 夺锦坊 诏安明代牌坊群 东岳庙址 朝天宫址 功臣庙址 西亭观音庵 南诏武庙 南诏城隍庙 沈耀初美术馆 漳州九侯山
四都镇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南诏父子进士坊 朝天宫址
梅岭镇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南诏父子进士坊 朝天宫址
桥东镇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南诏父子进士坊 朝天宫址
深桥镇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南诏父子进士坊 朝天宫址
太平镇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南诏父子进士坊 朝天宫址
霞葛镇 五通宫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朝天宫址 东岳庙址
官陂镇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南诏父子进士坊 朝天宫址
秀篆镇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南诏父子进士坊 朝天宫址
西潭镇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南诏父子进士坊 朝天宫址
金星乡 漳州九侯山 九侯禅寺 南诏镇古建筑群 分水关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南诏父子进士坊 东岳庙址 朝天宫址
白洋乡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南诏父子进士坊 朝天宫址
建设乡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南诏父子进士坊 朝天宫址
红星乡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在田楼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梅洲乡 南诏镇古建筑群 漳州九侯山 分水关 九侯禅寺 诏安土楼 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田楼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诰敕申貤坊 关帝坊 卿典坊 九候山 百岁坊 功臣庙址 南诏父子进士坊 朝天宫址

诏安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