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漳州 >> 龙海市 >> 石码镇

石码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龙佳生态温泉山庄

龙佳生态温泉山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龙佳生态温泉山庄位于:闽南金三角--漳(州)、厦(门)、泉(州)中心的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苍坂,距漳州市区25公里、厦门市区25公里、泉州市区90公里,建于一九九八年,占地1600亩,山庄规划为景观游览区、民俗文化区、素质拓展区、温泉别墅区、休闲度假区、野生动物区、立体农业区及龙佳生态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和龙佳培训与管理中心。  山庄配套宾馆、餐厅、会议厅和购物中心、美容、足浴休闲会所,提供娱乐、食宿、接送一条龙服务,是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体验、温泉养生、商务洽谈、会议培训、素质拓展以及学生校外活动营地的最佳场所。  根据国家旅游局2016年12月5日的通报,龙佳生态温泉山庄被降级,现为3A级景区。  角美镇  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地处漳州开放城市与厦门经济特区连接口,系由原角美的一个建制镇和角开、龙池两个省级开发区整合设立而成。全区总面积163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2个镇办农场,常住人口近12万人,流动人口约7万人。先后被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授予“中国乡镇之星”、“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文明镇”和“全国重点镇”等28个荣誉称…… 详细++

凤凰山荔海

  万亩荔枝林位于龙海市九湖镇中心的凤凰山,距25公里,是亚洲最大的连片荔枝园。它不仅佳果飘香,流金溢彩;而且翠色连绵,景色秀丽,素为旅漳游客必到之地。  步入通往凤凰山的石板路,拾级而上,一排排浓荫如盖的荔枝树迎面而立,曲曲折折的枝干撑起一个个硕大的绿伞,给游人带来花的清香。登上凤凰山极目远眺,只见20多万株荔枝树郁郁葱葱,汇成波澜壮阔的绿色海洋。山风过处,阵阵林涛不绝于耳,凤凰山则象是万顷碧波中的小岛。每年七、八月间,适逢荔枝收获季节,一串串火红的荔枝果点缀在绿叶丛中,随风摇曳,红绿相间,恰似彩霞映落海面。荔海深处,一幢幢崭新的小楼拔地而起,红瓦白墙里的欢歌和着果园采荔人的笑语,奏出富裕了的荔乡农民的欢乐曲。  凤凰山属红壤丘陵山地,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330天,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有利于荔枝树的种植和生长。这里种荔枝的历史,始于唐,盛于宋,延至今。凤凰山下九湖村,至今还伫立着一株500多年树龄的“荔枝王”,此树虽历经沧桑,仍年年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年产可达2100斤。目前,凤凰山荔枝品种达一百多种,其中优良品种有乌叶、兰竹、桂林、绿荷包等。若说口味之佳,当首推“乌叶”,剥开薄薄的果皮,那凝脂般的果实,晶莹剔透,汁甜味香,让人百吃不厌;若论产量之高,兰竹得数第一,它果圆个大,32颗能有一公斤,兰竹荔枝数量占这片荔枝海洋的70%。荔枝树一般在四月扬花,五月结果,七月采摘。每当扬花时节,成群的蜜蜂纷纷拥至,采花酿蜜,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用自己辛勤的劳动,酿出清凉爽口的荔枝蜜,把生活点缀得更加美好。  荔红迎嘉宾,果香惹人醉。荔乡的人民,素以好客著称。每当荔枝收获季节,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荔枝品尝会”广交朋友,增进友谊。在那如亭如盖的荔荫之下,长石桌上,刚采摘下的荔枝色鲜形美,娇艳欲滴,果香四溢。来自海外的侨胞、港澳同胞和国内外友人围坐桌旁,欢聚一堂,品尝甜美的荔枝,共享丰收的喜悦。  万亩荔枝林所在的凤凰山,也是旅行游览的好去处。它是灵山山脉中的一个山峰,为灵山内七首岩十八景(现存八景)之一。山上有一巨石,活象母鸡抱窝,俗称“鸡宝石”。登上鸡宝石,可俯览漳州市区全貌,清澄碧绿的九龙江犹如玉带环抱着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东北面是百花纷呈、驰名中外的“百花村”;南面有宁静幽雅的林前岩和九龙岭下的木棉亭;西面有三十年代漳州中心县委所在地--龙虎庵。还有成片成垅的水仙花田、稻田和柑桔园穿插其间,与荔海交相辉映,把这块铺金堆玉、佳果飘香的土地点缀得分外娇娆。凤凰山周围的胜景颇多,除“花果山上鸡宝石”一景外,还有南面石狮岩的“千古石狮”;更上一重山的“罗汉神峰”,至高峰的“古寨观奇”;寨南门外的“雄狮护寨石”和“龙泉妙峰”,峰下有“猴探井”水库;居中虎石空岩的“一线泉”;西边的日照岩遗址附近有“夕照观瀑”,此景至今保存完好,落差高达34米的三级瀑布,令人疑是银河从天而降。随着龙海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凤凰山将以其得天独厚的荔枝海和绚丽斑斓的自然景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者。   

漳州南炮台

  龙海市港尾镇的军事古迹南炮台,址在石坑村屿仔尾东南临海突出部的镜台山上。炮台濒临东海,紧靠大陆,居高临下,雄视万里海疆。它与厦门岛上的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扼守着厦门海口,拱卫着祖国东南大门,素有“天南锁钥”之称。  屿仔尾南炮台系闽浙总督邓廷桢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配合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运动,为御侮备战而建筑的。迨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进行扩建并改装德国制造的克虏伯大炮,计有主炮一门,副炮三门,同厦门胡里山大炮为“姐妹炮”。炮台建有城堡、兵舍、战壕、弹药库、练兵场设施。炮城三合土建成,呈现椭圆形,城墙周长约240米,高6米,厚1。5米。城墙上建有女墙、垛口、枪眼,虽然经100多年来风雨剥蚀,而城垣至今仍坚实完好。三门副炮早已拆毁,一门主炮也于1953年修建厦门高(崎)集(美)海堤时拆走。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时,侵华英军总司令义律率领兵舰40余艘进犯广东。因遭到我军民的有力抗击,无隙可乘,乃率舰侵扰厦门。7月2日和8月22日,英舰先后窜入青屿口和厦门内港,遭到厦门军民的英勇反击。8月24日下午,英国舰队以3只舢板追逐一艘中国商船,屿仔尾南炮台的官兵目睹此景,义愤填膺。他们把炮口瞄准英舰,猛烈轰击,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英舰被迫退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企图占领我国东南海防前线厦门岛。于8月24日从厦门撤走了最后一批日本侨民,接着宣布-包括厦门在内的中国南部海域。9月3日凌晨4时许,日军贸然出动“羽风号”、“若竹号”等多艘舰艇,驶进大担岛灯塔前的海面上进行挑衅。屿仔尾南炮台的爱国官司兵,早就有抗日御侮的思想准备,此刻在炮长何荣官的指挥下,愤怒的炮弹射向日舰,打响了厦门地区抗日战争的第一炮。厦门岛上的白石炮台开炮响应。日舰凭借其武器精良,也开炮向我反扑,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纷习,抗日勇士愈战愈勇,炮战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日舰“若竹号”腰部冒起黑烟,渐呈下沉之势,侧边的两艘日舰慌忙向它靠拢,夹持着该舰向台湾方向溃逃。   光阴荏苒,岁月飞驰。鸦片战争与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但南炮台这座在百年来反帝斗争中有战功的古建筑,仍岿然屹立在祖国东南海疆,成为人民游览与缅怀之地。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紫云岩

  紫云岩又名紫云禅寺,位于福建省漳州龙海市石码镇邑南偶高坑。原称石壁岩,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坐东朝西,祀三宝佛和观音大士。明澄邑吕滨溪隐于寺攻书,因岩寺之空中凝聚紫云,后乡试中举,为不忘发迹之地,献资重修其寺,雕金身佛像。世称紫云盖顶乃吉祥之兆,遂名紫云岩。  紫云岩因山明水秀,风景绮丽,系历代名人避暑攻读之处:明代御史沈源、二甲进士卢琦、进士高宽、拔贡高文升、都察院检校卢春魁诸古人皆于此读书成名。  因时代变迁,庙宇兴废相承,经清代康熙、乾隆、光绪等年间之三次重建,其重建碑记犹存。一九八七年重修禅寺,至今寺宇巍峨,佛像庄严,山岩更美,今岩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紫云岩,山高层峦叠翠,石奇甘泉喜人。松竹苍郁,果树成林,山花烂熳、绿草如茵,冬暖夏凉,四委常青,胜似仙景,自古以来乃为游览胜地,今为紫云岩公园主景,游人、香客遍山道。  紫云岩名景甚多:有“古榕伴月”又名“迎客古榕”,位于紫云岩麓高坑庄西侧,在苍松翠竹之间与寨潭后边之巨石顶一老榕,由来久矣!榕从石缝长出,棵壮根粗,月白风清,树影映照潭中,古榕伴月,水天一色,游目骋怀,令人心旷神怡。有“厅房虎洞”,俗称“虎厅虎房”,于“古榕伴月”之旁的一天然大石洞,可容百余人,古为老虎出没之处而名,后为游客避暑矩息之地,抗日期间为避敌机轰炸之所,当时码邑居民多疏散于高坑诸村隐蔽,此洞最安全。(后因建设而废,仅留遗址。)  有“金鸡啄石”位于上山道旁,有“练功广场”于紫云古刹山门前新开辟之地,天未明此广场已挤满人群,有拳功操之锻炼因而得名。有“大树夹石”奇景,位于紫云寺旁一树,树叉夹石,此石乃四十年代初,日本飞机轰炸高坑石埔之石飞于树叉而存。有“甘泉取水”岩上之泉和高坑之井,水清而甘,大旱不涸,游人皆喜紫云甘水,码邑居民每日清晨与傍晚上山入社取水者成队。有“山形佳域”:站在寺前二侧俯视,可观向西下山头之“红蛇出洞”,在“红蛇出洞”再向西伸延之高山可见“仙人抛网”与“美人照镜”之佳域景。有“山道美景”,从寺旁上山至大寨尾顶,可观日出之景、可观龙江入海处,可观四方名山,可鸟瞰码邑全景,可参观明民族英雄郑成功抗清之大寨、二寨遗址,也可欣赏石牛、石鳖群、仙人床诸多奇形状石景。   

天一总局

天一总局为文化旅游景点。  走进龙海市角美镇流传村,可以看到一座时隔至今近百年的中西合璧式四合二层“南洋”风格楼房建筑,大门顶上一块“天一总局”牌匾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建筑既是侨乡历史的见证,也是考证我国邮政金融和华侨发展史的产物,如今已越来越广泛地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兴趣。  “天一总局”全称“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局”,系由旅居菲律宾华侨郭有品于公元1880年(清光绪六年)在其家乡(时称龙溪县流传社,即现在的龙海市角美镇流传村)创办的。初办时称“天一批郊”。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扩大为四个局、设总局于流传社,外设厦门、安海(晋江)、吕宋(菲律宾)等三个分局。1896年注册为郭有品天一信局,1902年改为郭有品“天一汇总银信局”。天一总局的设立,专为海内外华侨和侨属办理书信投递和钱币汇兑接送,提供服务和方便。  “天一总局”的“天一”取自汉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即“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合一”,用“天”作为徽志寓意天下一家,表达郭有品创办侨批局的仁爱之心,也缩短了海外侨民与家乡眷属的万里之隔。  天一总局旧址的“苑南楼”始建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后经购地扩建,于1921年又建成北楼和“陶园”(花园)。以北楼作为“天一总局”的办公业务经营大楼。“天一总局”总建筑面积4495m2,整座大楼别具“南洋”风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结构优雅大方、雕花刻栋、古色古香。北楼向西并列是三进式大厝,两旁紧栓双边雨屋、屋后紧连“宛南楼”,北楼与宛南楼之间有钢筋混凝土天桥连接。原来的“陶园”占地3000多m2,建有亭台、楼榭、假山、猴洞、鱼池、花圃、石砌小道曲径通幽、群花争艳、草木显秀。在当时农村之中可谓鹤立鸡群、一花独秀。  岁月桑沦、时代变迁,“天一总局”遗址历经百年,虽貌非昔比,但作为见证历史的时代产物,它的历史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隆教古火山

  隆教古火山位于龙海市隆教畲族乡白塘村东南的牛头山脚入海口外,是形态完美的新生代玄武岩古火山。该火山历经15次喷发,总厚度为178.5米,现在可看到的只是晚第三世中段上部的最后3次喷发物,距今2460万年。古火山第一次喷溢为灰黑色含橄榄岩包体玄武岩,沿东北方向呈半环状展布,属地壳深部上地幔物质随熔浆喷溢而成。第二次喷溢为柱状节理深灰色粗玄武岩。第三次喷溢为灰黑色含角砾粗玄武岩,分布于火山口中心部位。  古火山口形状似一个朝天的椭圆形喇叭口,开口处顶端直径50米,底部深3米,潮涨水淹,潮退口现。在古火山周围0.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火山活动的形迹十分完整和清晰。地表上由岩浆形成的灰色、暗紫色、紫灰色的玄武岩,形态各异,奇峭峥嵘。特别是成片的六方柱状节理玄武岩以及西瓜状、流纹状、枕状节理玄武岩,呈奇特壮丽的景观,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外罕见的古火山博物馆”和“形象生动的海上兵马俑”,是世界罕见保存最为完好的海底古火山,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化学物理磁疗价值,专家们称之为“具有垄断性、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站在大自然鬼斧神工铸就的古火山口上,眼观洪波涌起、惊涛拍岸的大海,心灵会深受震撼。  龙海古火山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其北与厦门特区仅一水之隔,南靠广东省汕头港,东临台湾海峡,西与香港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及漳州电厂相接,腹地宽阔。周围景点众多,有明洪武年间抗击倭寇的兵戎镇海卫古城、以闽南第一峰著称的南太武山24景、华东最大的流会灯塔、设施完备的海滨高尔夫球场,还有12公里长的隆教湾天然海滨浴场,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   

镇海卫城址

镇海卫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南太武山麓,鸿江之滨  这是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兵戎古城,城墙全部用石头砌就,依山临海,如出水蛟龙,与威海卫、天津卫、金山卫并称明初四大名卫。镇海卫系明江夏侯周德兴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以备倭,比漳浦赵家堡还早一百八十余年,其规模也比赵家堡大一倍多。卫城原有东西南北四个门,门各有楼,后东门常闭,另开水门,现在保存较好的是南门和水门,特别是南门,建造方式奇特,有两重城门,进入第一道城门后,两侧又各筑一道半月形城墙,俗称月眉城(简称月城)。  城内有后山、鼓山、曜山、昭山、仓山,俗称五星山,城外有酿酒桶头山、土地公山,状似七星散落,合称七星落地。城南还有象鼻山、旗尾山。镇海卫城内到处是井,据说共有九十九口井,分布于石径、榕树之旁,庭院之中。传说七星井和柳树井井水最为甘甜。七星井现在解放军营区内,井水可供整个营区食用洗漱,柳树井则在南门内民宅区。镇海卫内外不仅山海俊秀,而且有不少保存完好的祠、庙、亭、碑、牌坊可供游人观瞻。城内尚有断头罗汉、东岳景观、城隍庙、孔子庙、义学碑记、梳妆楼遗址、关帝庙、昭毅将军残碑、古石碑坊,明代古街、古城墙等古迹。水门右侧柳树下有古地洞,据说是四通八达的地洞群,为闽南十八洞之一,名曰“飞蛾洞”。在进入镇海卫城水门右侧,还有一株至少跟卫城同龄的古榕(赤榕),它是卫城兴衰的历史见证。  镇海卫城,历六百年风云,故垒雄风,至今犹存。山海壮丽,物富民丰,犹如一颗海上明珠,正闪烁着瑰丽的光芒。

林氏义庄

林氏义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氏义庄的所在地为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角美镇杨厝村。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白石保吉尚村居民林平侯在台湾垦殖致富之后,怀念家乡宗人的疾苦,决心加赈助,择定吉尚村潭头地方筹建林氏义庄。经过近二年营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建成。  义庄占地面积4500多平方米,房屋99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砖木结构,悬山顶,四合院构造。3幢2进,单檐硬山顶,木构梁架、神龛等均有精美雕饰,为当时闽省著名的慈善机构之一。存有清代吕世余所书《林氏义庄》碑。林氏义庄的整体结构系三座并排的具有闽南风格的两进大厝,前面一片砖,后面建二层长楼一座,配合东西对向护厝,围拱全庄。踏入庄园,觉得整齐宽敞、古典大方。据云:原有长方形金字木匾一块,额曰“永泽堂”,悬于中座大厝的门上。全庄外围矮墙,多已倒塌。这一所慈善事业建筑物,在旧社会堪称大规模的公益事业机构。抗日战争以前,逐年由台湾运来大量稻谷和棉布,在这里资助石美地区林姓宗族的贫乏族人,解除其生活上的困难,对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起了事实上的作用。  林氏义庄碑于道光元年(1821),义庄建成时镶于壁上。由十二块精磨的黛黑石组成,宽3米,高1米。碑文记载,林平侯开发台湾致富后,为赈助家乡族人,筹建义庄的主要经过和办理赡赈的经济来源,经理人员配备,义庄管理规则等。  2006年林氏义庄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百花村

  简介 位于漳州以南郊龙海县九湖乡。相传明朝年间,家居莆田的朱氏家族遭人陷害,族中有一人唤朱茂林躲难来到漳州南郊,因酷爱这里的秀美风景,便在此安家,后得仙人托梦,告知种花可得长寿长福,便大修花圃,采集珍种,世代种花、卖花,一直延续至今。  村内的入口处有一圆形洞门,-“白花村”三字,此横匾题自陆定一。进门之后,便是一个面积约为80余亩的园林小院,林荫小径相接,罗汉竹、扁柏树相衬,桃李水仙、梅兰竹菊,真是菲芳争艳,应有尽有。园中还有一座小山,上有赏花亭一处,是赏花观玩,陶冶情操的好去处。更有一盆盆异彩分呈的盆景植物,有古朴的苍松、高俊的榕树、潇洒的石竹,令观者无不感叹园艺之美、之巧、之秀。  白花村圆圃中,最为出名的一处要算是素有园中之园雅称的“兰花圃”了,这里栽植着3000余盆各种各样的兰花。大青兰、素心兰、报岁兰、四季兰盆盆郁郁葱葱,争奇斗艳,更有无比珍贵的金色镶边的金边报岁兰与银色镶边的银边报岁兰,以及每荚可开13朵花的“十三太保”和每荚可开18朵花的“十八学士”。兰花的气味香远流长,幽而不腻,其花朵之色调更是淡雅素丽,绝不张扬,媚人之态,巧然天成。

瑞竹岩

  瑞竹岩位于步文梧浦村的岐山之上。岐山一名马岐山。名山记云:“岐山与鹤鸣山联峙,二峰秀耸龙江之上,延十里余,中为万松岭”。岭上建有万松关,此岩景致之峻秀,正如明吏部尚书陆完与理学家蔡烈同游所题:“万松关外瑞竹岩,峰峰峙峙列层嵌,偶来石上凭南眺,一望江上挂远帆”。  瑞竹岩为五代僧人楚熙所辟,因劈竹引泉,枯竹生笋,故名。  岩上原建有寺庙,有石洞、石刻、清泉以及唐、宋时代种植的铁树两株,山上有石禅床,传为楚熙入定处。历代人士如明代的林釬、陈天定等曾读书于此。林釬筑“介石云巢”,为八角形凉亭;陈天定凿山通道,门径幽绝。悬岩之上,镌有“海日江春”四个大字。陈天定后任史部郎中,曾在岩上大殿的石柱上撰题对联:“风静潮初满,山空月正中”,大学士林釬也题刻石柱联云:“夙根有慧皆森发,上善无声自广长”。清康熙甲戌年进士、任守长垣知县的戴盻,在《游瑞竹岩》七律诗中,有“乱松四合疑无路,一石中空径作门”之句。近代艺术大师李叔同(弘一法师),在抗日期间厦门沦陷时,曾于此居住。近几年,已修葺一新,并扩大规模,更显出宏伟壮观。   

漳州江东水利风景区

  景区位置: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江东  景区介绍:  漳州江东水利风景区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江东,角美镇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漳州市东部,东与厦门接壤,南与龙海交界,西和龙文毗邻,北与长泰相接。这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1.4℃,年均降水量1686.4mm,年均日照总时数1999.2小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环境舒适宜人。  风景区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良,北溪盛产鲈鱼,这里的鲈鱼不仅形态活跃美观,而且肉质鲜美。每当冬季来临,候鸟南迁,这儿成了鸟类乐园,成千上万只小白鹭,黑嘴鸥来此活动,不时啁啾地鸣叫,一旦被惊扰,便腾空飞起,拎起一层白浪,令人目不暇接。此外,凭借着水资源的优势,形成了“依闸设绿、傍渠建带”的园景格局,景区内芳草如茵,绿树荫翳,空气清新,宛如一个天然绿色氧吧。  周边美食:北溪盛产的鲈鱼肉质鲜美。

福建漳州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漳州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龙海县滨海地带,总占地面积318.64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  万年间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构成了典型的火山地质地貌景观。其喷发序次清楚,火山口典型且保存完好,有罕见的无根喷气口群、气孔柱群及由140万根巨型六边形玄武岩柱组成的柱状节理群,有各种海蚀地貌和多处优质沙滩,还有8000年前的古森林炭化木层等,是一处极为宝贵的火山地质遗迹,对研究西太平洋火山岩带发育历史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是旅游观光、度假和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  3人文景观编辑地质公园内还有赵家堡、黄道周墓等著名人文景观,加上滨临厦门市,交通方便,为地质公园建设创造了优越条件。(资料提供:国土资源部)

镇海角

  想要看浪漫的海景,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情,一定不能错过厦门周边的镇海角。  ·镇海角在镇海卫伸出海边的凸出地,这里有2座灯塔非常网红,一新一旧,新的还在使用旧的已经废弃,这里也是黄海和南海的分界线。  ·到达镇海角,眼前是300度海景,脚下是繁花盛开的草地,远处是红白相间的灯塔……清新诗意,恍若置身在电影之中。  ·交通不是很便利,建议蜂蜂自驾前往,途中景色定会令你陶醉。   用时参考  一天  交通   在厦门旅游客运码头或东渡码头乘船至漳州港再转乘公交巴士前往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漳州市龙海市  

漳州龙佳游乐园

  龙佳游乐园位于:闽南金三角--漳(州)、厦(门)、泉(州)中心的龙海市角美区,距漳州市区25公里、厦门市区25公里、泉州市区90公里,建于一九九八年,占地1600亩。游乐园规划为景观游览区、民俗文化区、素质拓展区、温泉别墅区、休闲度假区、野生动物区、立体农业区及龙佳生态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和龙佳培训与管理中心。。漳州龙佳游乐园是一个以生态农业、,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山庄游乐城。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白礁慈济宫

白礁慈济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礁慈济宫位于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始建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是供奉北宋名医吴真人的另一处宫观。此宫为三进宫殿式庙宇,总面积1300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势修建,飞檐交错,富丽堂皇。殿内的龙柱、斗拱以及彩绘描金,集宋以后历代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的成就于一身,素来享有“闽南故宫”的美誉。

漳州凤凰山

  介绍  荔海位于龙海市九湖镇,距漳州市区5公里。山上岩石形似凤凰,故名。旁建观荔亭。每年七、八月间,漫山遍野尽是荔海绿浪,一簇簇鲜红荔果点缀其间,呈现出亚热带果园特有的风光。   当地农民种植荔枝已有500多年历史,目前种植面积1.5万亩,年总产量最高达22万担。优良品种有乌叶、兰竹、早红、绿荷包等。九湖村有一株500年树龄的“荔枝王”,至今仍枝繁叶茂,年产量可达4200斤。       福建漳州市  九湖镇   九湖镇地处漳州市南郊,全镇总面积87平方公里,总人口5.66万人,下辖23个行政村、1个镇办农场、1个居委会,是闽南著名的花果之乡、中国首批花木之乡,也是水仙花的故乡、榕雕艺术的摇篮以及全国最大的虎皮兰、仙人掌生产基地。 近年来,九湖镇党委、0以建设城郊型工贸重镇为目标,以“办好一个会,建设两个区,构筑三条路,发展四个基地”为总体思路,以“工业……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石码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蔬菜村

----

内社村

----

登第村

----

高坑村

----

石码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