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建阳区 >> 小湖镇

小湖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建阳(卧龙湾)武夷花花世界景区

建阳(卧龙湾)武夷花花世界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建阳(卧龙湾)武夷花花世界景区位于建阳城郊,潭城街道考亭璞石村,是一处集观赏、游览、科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花园。景区以“花卉+文化”为主题,将花元素与建阳悠久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一个优美的意境。  有中华一绝的千年古樟树抱佛;有开心农场,可采摘新鲜时令蔬果;有醉美浪漫花园,让人流连忘返;有绿道骑行游,体验健康生活。还有骑马场、水上儿童乐园、越鸟巢感受亲子游。是一处融生态采摘、休闲游乐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旅游区。联系方式:0599-5893650。  地址:建阳城郊潭城街道考亭璞石村

黄坑景区

黄坑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林海竹乡养生福地·黄坑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建阳区西北部,地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称唐石里、嘉禾里。全镇面积378平方公里,有山清水秀之美,无现代城市之喧嚣,境内宽阔整洁的乡村公路依山傍水蜿蜒,将沿途散落的乡村美景,串成一幅徐徐展开的迷人山水画卷:竹乡印象度假村,小桥流水;著名理学家朱熹墓,祭祀圣地;五福洋水库,天池泛舟;明代石拱桥,匠心独运;还有三峡畲族风情、苦竹坪侨乡风韵、新历水乡鱼寨、桂林古民居、坳头五柳关、瞭望台……让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不知不觉就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秀美和历代人们的聪明才智、灿烂文化所陶醉。主要景点有大竹岚,被誉为“昆虫世界、动物乐园、鸟类天堂、蛇的王国”是文明世界的生物标本采集地;南宋理学家朱熹墓,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里长涧景观长廊,有明代石拱桥群、茶马古道、古代贸易情景雕塑、观音岩寺庙、济众碉、九龙山庄和东方红农业观光园等;被誉为“武夷天池”的五福洋水库,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人工湖,游客可倍享泛舟垂钓之乐趣;雷公口水库,观赏80多米高大坝泄洪、撼人心魄的壮观景象;以及朱熹公园、嘉禾广场、民俗馆、工笔画艺术馆、嘉禾书苑、天福庵、横山庙、天后宫、七里孔雀园等人文和自然景观。

建阳溪源旅游区

建阳溪源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溪源村位于建阳城区西南部10公里处,村中至今仍保留多处清代古民居建筑,村中老街、古井、旧巷等景点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以溪源人的锅巴、翁籽粿为特色的农家乐让人回味无穷。村中新建了极具特色美感的游客服务中心、风车、森林人家“喜铺”、农家记忆园等旅游设施,创意设计了旅游吉祥物——松鼠源源,特色景观松树林焕发出更加迷人的新姿。  2013年溪源村是被确定为南平第一批的美丽村庄建设重点村。  走进溪源村,一条小石头路向远处展开,白灰色系木质边的房屋都在两层左右,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水流,苍翠的古樟和柳树,玲珑的亭子和风车 宛如一幅清新的水墨画 特别是这些白墙红瓦的民居 整齐成排的坐落在路的两旁 别有一番风味。  这边挨家挨户的门口都挂有这样木质的对联都是我们建阳的书法家提的 做成牌匾一样挂在门口当对联 每一家都有 也是溪源的一大特色  溪源村的特色建筑有很多, 探花亭, 吕氏宗祠等等等等。 但要说起最特色的, 就要属农家记忆园了。  这里都是溪源以前一些古老的农耕器具 收集起来摆放这里 。以前那种手编的草鞋、有制鞋的工具,有形形色色的老用具 可真让人大开眼界 有一些可能在大家记忆中见过或者用过 但对于许多城里长大的年轻人来说,这些东西还真没怎么见过。这玩起来根本停不下来啊。  想到溪源穿越岁月吗?溪源静候你。  潭城街道   潭城街道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潭城街道是建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地理位置中心,位于崇阳溪、麻阳溪畔,两溪汇合于城南。辖区范围,东以崇阳溪为界,南与徐市镇交界,西与莒口镇交界,北与童游街道办事处新村交界。管辖8个行政村(城关、桥南、回瑶、溪源、考亭、严墩、黄墩、周墩)和11个社区居委会(北门、永安、西市、西门、中南、桥南、宝山、南阳、黄花山、兴建、西桥),…… 详细++

考亭朱子文化旅游区

  考亭村地处我市西郊,距市区约3公里;背负玉枕峰,面临麻阳溪,群山环抱,清流荡漾,一派桃园山乡的景色。现有人口约1200人,270户,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农田1300多亩,山地15300多亩,葡萄是该村的主要特色产业,全村连片种植葡萄1300多亩,年产400多万斤,产值约600万元,被誉为“福建葡萄第一村”。这里是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晚年定居治学、传道授业和终老之地,朱熹在此创办了著名的“考亭书院”,广收门徒,形成浩大而严密的“考亭学派”,被誉为“闽学之源”。现存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修建的“考亭书院”牌坊和现代纪念建筑“文公祠”。考亭书院已成为海内外朱子后裔的朝拜之地。  此外,考亭还有被誉为“千年树木、万年树人”的“千年古樟树抱佛”自然景点,这棵古树被《中国地理》杂志列为全国46棵古树名木之一,号称“中华一绝”。油岩山风景区、园心寺、太保庙等名胜古迹每年也都吸引众多游人。  考亭村是我省第一个引种日本巨峰葡萄的村庄,1984年落户并获得成功。考亭葡萄果粒丰润,果质甜美,口感迷人,考亭村也因此被誉为“福建葡萄第一村”。考亭还是武夷桔柚的原产地。村里种植葡萄、桔柚、荠橙等优质果三、四千亩,集科研、示范、推广和观光休闲为一体,被国家环保局推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生态示范点。西门电站库区在村里形成了长达10多公里的水面,考亭河鲜也因此名扬省内外。考亭成为假日休闲、游玩、垂钓的旅游胜地。2006年,考亭村参加“福建最美的乡村”评选,荣获“优秀奖”。该村已列入我省十一五期间“5155”重点建设旅游名村。  考亭的来历源于唐咸通年间(860-870)。相传南唐时期黄子棱葬父于此,并在河对岸盖盖守孝,取名“望考亭”,后亭名逐渐演化为村名。  考亭村现留有“考亭书院”牌坊、生态果园、千年“古樟包佛”、浮桥、古庙、油岩山寺、园心寺等名胜古迹。  此外,还有桔柚、桃子、油奈等各式水果和河鲜特产等。是假日休闲、游玩、锤钓的旅游胜地。  考亭书院背负玉枕山,面临麻阳溪,环境清幽,景色优美。宋代著明  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晚年定居、终老之地。朱熹在这里创办了著名的“考亭书院”,并再此著书讲学,传道授业,形成了浩大的“考亭学派”,后世尊称为“闽学”。考亭书院因年代久远,风雨侵蚀,今仅存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福建监察御史蒋诏修建的石牌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坊上的“考亭书院”四字传为宋理宗御笔。1998年,建阳市政府和韩国朱子后裔共同出资,重新修建“文公祠”一座。考亭书院已成为海内外朱子后裔的朝拜之地。  千年古樟树包佛从考亭书院西行约3公里,就到了破石自然村,千年古樟树包佛景点坐落在村旁的麻阳溪畔。该景点的特色是,在一棵巨大的古樟树中树立着一尊大佛像。经有关部门鉴定,古樟树已有千年历史。相传朱子理学深入人心,朱熹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特在古樟树树干中塑其神像,以表慎终追远之情。随着岁月流逝,古樟树裂口逐渐愈合,形成了这一奇景。这棵古树也因此被列为全国46棵古树名木之一,号称“中华一绝”。  油岩山风景区从考亭书院往南行约2公里,就是油岩山风景区了。油岩山地貌奇特,自然风光绮丽。相传宋代朱熹经常徒步到此休闲赋诗。现有三皇元君殿一座,休闲亭数座并辟有牛脚、小天池、猴头岩等18处景观点。  考亭农业优质果园示范场建于20世纪80年代,位于考亭村新兴自然村和破石自然村,占地面积1000多亩,是集科研、示范、推广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企业,被国家环保局推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生态示范点。近年来引进并开发100多个品种,主要有潭甜桔柚、美国脐橙、巨峰葡萄、蜜桔、柰果、李子、桃子等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光价值。  此外,考亭村还有建于清代的太保庙、将军庙和八十年代建造的浮桥,以及西门电站库区(水面长达10公里)、新建的圆心寺等景点。考亭村是闽北地区重要的旅游区之一,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被列入我省十一五重点建设景区之一。  旅游提示:  交通:建阳市内有公交车直达考亭村(约十分钟)。  食宿:考亭村有农家特色酒店数家,其中以鱼宴最具特色。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白塔山风景区

白塔山风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塔山风景区:为建阳道教名山,位于建阳与武夷山红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区交界处,海拔1553米,傲岸地插入蓝天,山上有始建于唐代的龙济道院,规模壮观。  山上尚留有棋盘石、飞来石、试心石、仙人洞等胜迹。从道院登石阶而上,行千米就可登上白塔山巅--"烧香顶",此处是观月出最好之处。山岩壁上留有古人摩崖石刻众多处。山顶至今存有清道光年间建的小石层一座登临山顶风景极至可让游人赞叹不已。目前,建阳市政府已引进投资商对白塔山生态风景区进行深度开发,定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建阳市考亭水利风景区

  阙里水街:l、廊桥凌波:将西门电站大桥改建为闽北传统形式廊桥,廊桥造型优美,飞架水面,人行通道,观景平台,步行远观水面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清溪问道:作为进入阙里水街主段之前过度部分,利用环山面水的地貌特点,构筑蜿蜒前行的环溪栈道,以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意为题,以滨水栈道,贴山石雕,壁刻长卷等内容构成水街导向空间。3、文化宋坊:以水道为轴,宋代市(街)+坊(院)特色,将宋代建阳地区的建茶、建盏、建本、建锦等历史文化要素活化展示。  宝莲承晖:以宝莲广场核心形成水街朱子文化园进行空间转换。广场地面以花岗石铺地,表面雕刻出形态各异的莲花图案,形成“百莲图”巨幅地雕营造既富美感又含哲理的“步步生莲、朵朵承晖”的文化景观。景点一是闽北宋代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闽北地区宋代文化辉煌;景点二是贤关桥。将历史上考亭书院的“贤关路”变为廊桥形式,飞跨广场南侧水面,连接朱子文化园内的游览道路“新安道”,造型上端丽通透,与旅游区最北端的渴贤桥一前一后,相互呼应。  理学圣坛:1、新安溯源。新安为古徽州地名,是朱熹的祖籍地。徽州文化的印记对朱松、朱熹父亲影响至深。复建书院,吸收徽州地区村落与山水环绕的空间关系,并与其原型进行移植与演绎,形成“新安印象”国学园仿徽州村居环境。以中部云影台与思源台为核心进行整体空间组织,使游客进入对朱子理学文脉之源的思考。2、文公礼祭。以考亭书院纵向为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营造一组带有祠庙祭祀功能的大型建筑物,空间由外而内,从低到高,分别有外部前导空间、门区过度空间、书院讲坛空间、室内祭祀空间。建筑物轴线严整部局,步步台升,从视觉和心里上提升游客对朱子的崇敬。  铺助景区:1、水面娱乐旅游观光区;2、金秋硕果葡萄采摘园区;3、鱼望溪林垂钓休闲区;4、清莲禅道佛教文化休闲区。5、西门电站青少年科普学习、娱乐区。  :南平南站坐火车到建阳下火车,乘6路车。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考亭村  考亭村简介 考亭地处建阳城西南面,距建阳城关约4公里。考亭村背负青山,三面临水,风景清幽,民风淳朴,自古就为文人墨客所好。现拥有考亭书院、生态果园、麻阳溪浮桥、古寺庙等诸多旅游景点,特别是破石自然村古樟抱佛更为百年奇观。这里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并于2006年参选了“福建最美的乡村”。 全村有农户278户1159人,其…… 详细++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建阳书坊太阳山旧址

  1942年5月初,中共福建省委突破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军事围攻,从邵武的樟树源转移到建阳书坊乡太阳山下的南门丁厝村,继续领导全省人民进行抗日反顽斗争。  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军事围攻遭到失败,无力在短期内对闽北根据地组织新的进攻,加之日军停止沿浙赣铁路线的入侵,太阳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省委抓住这一时机,首先在山上开展了一场以提-部和部队的政治、军事素质为目的的整风整训运动。闽北、闽东、闽中各地的工农干部和坚持城市秘密工作的知识分子干部,参加了这次整风。1943年2月,省委又在山上开办了第五期武夷干校,学习了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党性的决定等文件和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有关报告。学校还创办了《锻炼》和《学习》两个理论刊物。  太阳山整风和第五期武夷干校的开办,是福建党组织的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通过整风学习,增强了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提高了根据地各部门的战斗力,为战胜国民党顽固派所发动的第三次军事围攻,争取抗日反顽斗争最后胜利,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1943年4月,国民党顽固派对闽北根据地发起了第三次军事围攻。省委临危不乱,在太阳山山区人民的支持下,实行“隐蔽精干”的方针,给顽军以沉重打击。但这时日军加紧了对沿海地区的入侵,国民党福建省当局畏日如虎,各机构纷纷避敌相继迁入内地。省委分析了这一情况,审时度势,决定把领导中心转移到闽中,就近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战争。1943年9月开始,省委机关转移到闽中,但太阳山仍然是闽北人民反顽的游击根据地。  建国后,中共建阳县委和县政府在城关潭山公园建立了太阳山纪念碑,书坊乡亦在当地建立了太阳山革命文物陈列馆,供人瞻仰、学习。  信息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

建阳市红旗度假山庄

  建阳市红旗度假山庄坐落在我市书坊乡贵溪村,距市区约45公里。总经营面积3000多亩(含林业生态观光园)。山庄山清水秀、环境清幽、空气新鲜、气候宜人;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科考健身、农事体验等为一体。市区有班车进入。  书坊乡是宋代三大雕版印刷中心,刻书历史自唐末五代至明末清初,延续了六、七百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贵溪村是革命基点村,1942年,中共福建省委曾驻扎在此,指导全省抗日反顽活动。三十五集电视连续剧《密战太阳山》就是以这段时期的历史故事为题材而创作拍摄的。为了充分利用特有的森林、古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福建省林业厅关于推进“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我场于2007年申报并实施建设了“森林人家”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度假山庄。  该项目接待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在原有的基础上,于2007年11月动工改扩建,现已投入约500万元,建成集办公、会议、住宿、餐饮和停车场为一体的综合大楼一栋(2000㎡);改建客房12间;新建餐厅包房4间(建筑面积200㎡),能同时容纳200多人用餐。项目于2008年7月14日对外试营业,截止目前营业状况良好。目前有从业人员41人,间接提供就业达100余人。  信息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

考亭村

  考亭村地处建阳西郊,属潭城街道办事处辖地,距市区约3公里,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晚年著述讲学之地。考亭村背负青山,三面临水,风景清幽,民风淳朴,自古就为文人墨客所好。村子以观光休闲文化旅游、葡萄及桔柚等优质水果种植和淡水渔业为主要特色产业。  考亭有“中华一绝”的“千年古樟树抱佛”自然景点,这棵古树被《中国地理》杂志列为全国46棵古树名木之一。  考亭村有建于清代的太保庙、将军庙和八十年代建造的浮桥,以及西门电站库区(水面长达10公里)、圆心寺、卧龙湾旅游休闲度假区、油岩山风景区等名胜古迹。卧龙湾休闲旅游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建阳西部考亭璞石自然村,距离市区约6公里。景区以养生度假为主题,融生态采摘、休闲游乐、文化修学与运动健身等功能为一体,是一个综合型的休闲旅游区。  建阳考亭武夷旅游文化园:位于考亭村的上、下考亭自然村,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距离市区仅3公里。是建阳区委、区政府精心规划、拟投资建设的国家4A级景区项目。区内规划建设考亭书院、大宋文化博览园、五星级酒店、户外拓展、水上运动、水乡渔村等项目内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游客观光、休闲、体验和感悟的理想目的地。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考亭村  考亭村简介 考亭地处建阳城西南面,距建阳城关约4公里。考亭村背负青山,三面临水,风景清幽,民风淳朴,自古就为文人墨客所好。现拥有考亭书院、生态果园、麻阳溪浮桥、古寺庙等诸多旅游景点,特别是破石自然村古樟抱佛更为百年奇观。这里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并于2006年参选了“福建最美的乡村”。 全村有农户278户1159人,其…… 详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鲤鱼山

  建阳境内黄坑大竹岚一带19平方公里范围为国家重点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区内原始森林里有众多珍稀树种、名贵药材、珍禽奇兽,被誉为“昆虫世界”、“蛇类王国”、“鸟的乐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此外还有鲤鱼山,鲤鱼山位于东市区西,呈南北走向,因山形似鱼而得名。鲤鱼山特别之处在于公园绿地和庙宇建筑,其中包括鲤鱼山公园、龙凤佛堂和忠烈祠等等。鲤鱼山公园位于鲤鱼山脚,为当地居民休闲的场所,庭园格局别致,园中有凉亭、荷花池、石椅石桌、小桥流水,环境十分幽雅。鲤鱼山高约222公尺,因其形状似鲤鱼而有此命名,邻近的观光景点上尚有金龙禅寺、碧山岩、圆觉寺、圆觉瀑布......等。  若要步行至鲤鱼山,可从金龙禅寺沿路标指引前往即可达,或由碧山路经碧霞寺沿石阶前行,不久可达分别由四条路所交会的鞍部,选择往右走,经过凉亭再续行石阶路即可达鲤鱼山,现在更因大沟溪步道的完工,沿着亲水小溪,就可衔接上鲤鱼山步道,非常舒适又方便。   

宝山清莲寺

宝山清莲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宝山清莲寺:宝山清莲寺位于建阳市区宝山南面,山形为青龙伏虎之形,有雄狮朝阳之势,登临清莲寺山顶的观音阁,不仅可以俯视建阳市区,还能眺望远处起伏的山峦。清莲寺真可谓是“昼迎千众拜,夜赏万家灯”。  清莲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当时寺庙周围均是莲田,入夏荷花盛开,争相斗艳,景色迷人,清莲寺由此而得名。  宝山清莲寺重建于1990年冬,由世觉法师为开山监院。经过辛勤劳作,众徒力奉,如今已建成弥勒殿、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观音阁、吉祥楼、如意楼、五观堂、海会塔等富有特色的仿古寺庙建筑群,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其气势之雄浑,建筑之宏伟,在闽北所不多见。现今宝山清莲寺佛事昌隆,并首创了闽北净宗道场。宝山清莲寺已形成"龙迎虎笑"、"雄狮朝阳"、"永觉苍生"、"报恩塔"、"经声遏云"、"月色灯光"、"亭阁书空"、"竹影松涛"等景观。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朱熹墓

朱熹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熹墓位于建阳市唐石里(黄坑镇)大林谷。墓地系朱熹生前所选。左前侧是鲤鱼岗,右前方乃唐石山;前临虎山雄踞,背靠九龙山之九龙岗,称“风飘罗带”。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于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3月甲子日病逝于建阳市考亭,与夫人刘氏并葬于此。山上有幸如亭和顺宁庵。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屡经修葺,山下享堂5楹。清朝康熙、乾隆、嘉庆等均有重修,并在山下建朱子祠,以后失修倾圮。朱熹墓为圆形,外用鹅卵石围砌。上首中央仍立清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墓碑一块。-“宋先贤朱子,夫人刘氏墓”。墓前设长方形石香炉、石供案各一,靠前两旁有石蜡烛一对。新修的大道旁已新建墓道碑亭。    朱熹 (1130~1200)  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江西婺源人,生于福建尤溪。父朱松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任尤溪县尉,任满寄居于该县水南郑安道馆舍。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朱熹自幼聪敏好学,7岁,随父母迁居建州(今福建建瓯)。14岁时,遵照其父临终嘱咐,投奔崇安县友人胡宪、刘勉之。胡、刘视朱熹如子侄,安排生活,热情教诲。刘勉之还将女儿嫁给朱熹。…… 详细++  黄坑镇  黄坑镇素有“-竹乡”的美称,位于建阳市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南麓,是“三市一县”(建阳、邵武、武夷山、光泽)的结合部,全镇面积377.86平方公里,总户数3310户,总人口12831人,现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镇办林场,2个国营采育场。两年多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详细++  朱熹 (1130~1200)  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江西婺源人,生于福建尤溪。父朱松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任尤溪县尉,任满寄居于该县水南郑安道馆舍。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朱熹自幼聪敏好学,7岁,随父母迁居建州(今福建建瓯)。14岁时,遵照其父临终嘱咐,投奔崇安县友人胡宪、刘勉之。胡、刘视朱熹如子侄,安排生活,热情教诲。刘勉之还将女儿嫁给朱熹。…… 详细++  黄坑镇  黄坑镇素有“-竹乡”的美称,位于建阳市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南麓,是“三市一县”(建阳、邵武、武夷山、光泽)的结合部,全镇面积377.86平方公里,总户数3310户,总人口12831人,现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镇办林场,2个国营采育场。两年多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详细++

考亭书院

  考亭书院遗址:位于建阳市城区西南三公里处。书院背负青山,三面环水,景色清幽。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熹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考亭书院)。在宋代四方学子不远千里负笈到考亭求学问道,群贤毕至,形成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考亭学派"。朱熹在考亭书院授徒讲学八年,于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殁。宋理宗时,程朱理学倍受重视,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诏为考亭书院,理宗皇帝赵昀御书匾额褒崇之。  考亭书院因年湮代远,风雨侵蚀而倾圮,予今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蒋昭创修的石牌坊,建阳市政府于1998年兴建朱子文公祠一座屹立在考亭玉枕山之巅。当今考亭书院已成为海内外朱子后裔及朝圣者的"阙里"。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朱熹陵园

朱熹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朱熹陵园坐落建阳市黄坑镇后塘村大村谷。是宋先贤朱熹与夫人刘氏合葬之墓陵。陵墓位于丘埠隆起的高爽之处,周列水田,视野开阔,远眺墓陵,墓两旁山脉逶迤延伸如风吹罗带飘拂。相传是朱熹自己生前选中的风水宝地,墓园共分三层,顶层为墓室,中为穹隆圆形墓堆,周围用小鹅卵石砌成。  墓堆上立一石碑,上刻"宋先贤朱子、夫人刘氏墓";二层为墓园,设有长方形石香炉、石供案各一,石烛一对;三层为长方形草坪,1987年已修建了朱子墓道碑亭一座,朝圣者置身此地,怀古之情幽然而生。现在每年海内外朱氏后裔都要到朱熹陵园来拜谒朱子先祖,以表慎终追远之情。      朱熹 (1130~1200)  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江西婺源人,生于福建尤溪。父朱松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任尤溪县尉,任满寄居于该县水南郑安道馆舍。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朱熹自幼聪敏好学,7岁,随父母迁居建州(今福建建瓯)。14岁时,遵照其父临终嘱咐,投奔崇安县友人胡宪、刘勉之。胡、刘视朱熹如子侄,安排生活,热情教诲。刘勉之还将女儿嫁给朱熹。…… 详细++  黄坑镇  黄坑镇素有“-竹乡”的美称,位于建阳市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南麓,是“三市一县”(建阳、邵武、武夷山、光泽)的结合部,全镇面积377.86平方公里,总户数3310户,总人口12831人,现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镇办林场,2个国营采育场。两年多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详细++  朱熹 (1130~1200)  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江西婺源人,生于福建尤溪。父朱松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任尤溪县尉,任满寄居于该县水南郑安道馆舍。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朱熹自幼聪敏好学,7岁,随父母迁居建州(今福建建瓯)。14岁时,遵照其父临终嘱咐,投奔崇安县友人胡宪、刘勉之。胡、刘视朱熹如子侄,安排生活,热情教诲。刘勉之还将女儿嫁给朱熹。…… 详细++  黄坑镇  黄坑镇素有“-竹乡”的美称,位于建阳市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南麓,是“三市一县”(建阳、邵武、武夷山、光泽)的结合部,全镇面积377.86平方公里,总户数3310户,总人口12831人,现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镇办林场,2个国营采育场。两年多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详细++

庵山森林公园

  庵山森林公园据建阳县志记载,庵山地名的来历是因为唐明宗时,有一个叫石湖的处士,结庵其上,始称庵山。庵山高耸挺拔,四顾形态各不同,主要山峰为南峰、北峰,南峰多奇石,其一块平整大岩石美称"龙坛",周围奇石林立,如斧劈刀削、峥嵘险峻,十分壮观,俗称"关刀峡"。北峰有一奇岩状如醒狮,俗称"狮子岩",岩下泉水清凉甘甜,此泉称庵山泉,又美称"灵泉"。  庵山最高处俗称"玉皇顶",海拔1020米。前人赞曰"众山皆小皆拱护,孤峰独耸独称尊"。庵山距市区8公里。从最底处往上登至灵济庙约2500令级石阶,登临其上,开人心胸,怡人心境。   灵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万历年间,邑人傅国珍修聋扩建。清雍正十年(1732年)寺遭火焚。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邑人傅光裔、傅克钦倡捐重建。灵泉寺分三重大门,一重门留有宋代石刻对联一副:“到此山门近天阀,始知蓬莱有仙翁”;二门留有石刻横批“灵泉古迹”;三门留有石刻横批“涌泉胜境”。寺中供祀着三皇元君塑像。灵泉寺前后有千年柳杉六棵。

建窑遗址

建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窑遗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是宋代福建烧造黑釉茶盏的著名窑场。  窑址有芦花坪、牛皮仑、大路后山、营长乾等处,遗物分布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窑烧造的瓷器品种有青釉瓷器、黑釉瓷器,以黑釉瓷器为主。黑釉瓷器又以兔毫盏为主,是宋代最佳“斗茶”用具之一。此外,还有油滴、鹧鸪斑、曜变等釉。均是宋代黑釉瓷器的代表作。  建窑黑釉瓷盖一度曾是贡品,受到宫廷青睐,并还流传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当地人民欢迎,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地位。(国家文物局)  

小湖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井后村

----

祝中村

----

鸿庇村

----

东鲁村

----

美溪村

----

尹宅村

----

塘楼村

----

大湖村

----

贵源村

----

小湖村

----

黄地村

----

马坑村

----

秦溪村

----

葛墩村

----

小湖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