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邵武市 >> 城郊镇

城郊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邵武南武夷药博园

邵武南武夷药博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南武夷药博园,位于福建邵武城郊镇朱山村张家坊,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是福建邵武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占地1616亩(田地344亩,山地1272亩),已完成投资900余万元,建设了中药材大田种植基地300余亩、林下中药材栽培基地1150余亩、武夷山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160余亩,其中已收录武夷山脉药用植物600多个品种。  “福建邵武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地处闽西北,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也是南平市首个国家级的农业科技园区。园区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划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功能区,运用“核心园区带动示范区,示范区拉动辐射区,形成互通互动技术传播体系”的模式,带动产业发展。  园区具“本地区、跨地区、跨省份”的特点,“核心区”为水北、城郊、大埠岗3个相连乡镇,规模8000亩,重点建设“闽北中药材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闽北中药可追溯生产加工基地、闽北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闽北林下珍稀药材仿生态栽培基地、药博园”五大项目;“示范区”分布各乡镇,规模12000亩,是园区科技成果示范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辐射区”涵盖南平市辖区10县市,并辐射界壤的泰宁、将乐以及江西省黎川、资溪二等地域,规模20000亩,是园区技术传播辐射和推广应用的重要产业区域。  2013年12月,园区被科技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  地址:福建邵武城郊镇朱山村张家坊  朱山村  朱山村(Zhu Shan Cun) 朱山村是全国计生协会先进村、福建省计划生育合格村、南平市先进村、南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邵武市先进集体村。 政区建置 ●地理位置 位于邵武市南部,北有一条同青溪,南与大竹镇接壤,东与高峰农场交界,西与香蒲村相邻。村部距市区10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与省级邵武市经济开发区相毗邻。 …… 详细++

邵武云灵山

邵武云灵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福建云灵山旅游景区,位于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龙斗316国道旁,距市区仅15公里,景区以“重环保保安全全新游”为开发理念,严格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建设。  云灵山是全方位、多功能、多元化地打造成为一个提供综合旅游服务的高端旅游品牌,景区首期以峡谷漂流、星级酒店、高级特色餐饮、岛屿养生温泉为主,集探险、娱乐、休闲于一体。  福建云灵山旅游景区位于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龙斗316国道旁,距市区仅15公里,景区拟开发面积达1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1.3亿元,以316国道旁至海拔高达1370米的云灵山主峰为开发范围中轴,主要旅游项目以长达10.88公里的福禅溪溪流及两岸为资源开发依托,分三期进行。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旅游项目。  景区以“重环保保安全全新游”为开发理念,严格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建设,全方位、多功能、多元化地打造成为一个提供综合旅游服务的高端旅游品牌,景区首期以峡谷漂流、星级酒店、高级特色餐饮、岛屿养生温泉为主,集探险、娱乐、休闲于一体。  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占地128亩,包括问询中心、停车场、星级公厕、漂流下码头功能区、休闲广场、星级酒店、餐饮商店等旅游配套设施齐全。  景区首期项目已于2012年5月对外营业。其中“峡谷漂流”项目源自海拔1370米的云灵山,漂流沿峡谷顺瀑激流而下,全长5.2公里,落差达216米,一路怪石嶙峋,滩奇水异,两岸苍翠林荫,幽清秀美。漂流河道共分为两个漂段,第一段3.3公里为“激险漂”,惊险刺激带来“挑战自我”的全新体验,其中一号位,落差达26.8米,并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一条河道,两条滑道”的创新设计;第二段1.9公里为“热情漂”,峡奇道趣带来“山色水清”的清新感受,是老少皆宜的漂流运动。星级酒店、高级特色餐饮、亲水探险栈道等同时对外开放。另外,我景区将实行全新的管理理念,实现“一-”管理系统。  二期项目也已启动,计划项目有全新概念的云灵山水乡渔村、云灵山湖水上乐园、云灵山蹦极、高山生态云灵山湖度假村、园林茶园、农业科技园、3D概念影院、观光走廊、风情度假木屋群、原始森林休闲区、古树自然保护观景区等乐趣十足的旅游项目。  水北镇  邵武市辖镇。1958年置红北公社,1960年更名水北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南临富屯溪与城区相望。面积511平方公里,人口2万。镇政府驻市区解放路。鹰厦铁路过境,316国道、水杉公路经此。辖大乾、龙斗、杨梅岭、上坪、王亭、大漠、故县、一都、二都、三都、四都11个村委会。矿藏有萤石、高岭土、钾长石、石英等。乡镇企业有木竹筷、建材、包…… 详细++

天成奇峡景区

天成奇峡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天成奇峡景区方圆1200公顷,位于邵武市西南肖家坊镇,是福建省国家自然保护区之一。景区属东南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区内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景观独特,浑然天成,原始森林、奇山景观、古庄古庙、蜿蜒溪流,展示出朴拙的自然风貌和原始生态的神秘气息,是一个集植物种类、动物资源、昆虫世界的天然宝库,又一处不可多得的科研考察、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景区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呈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丹霞地貌,拥有数以千计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鸡冠山雄伟挺拔、田螺峰独然挺立、天马峰腾云驾雾、狮子峰张嘴长啸、巨龟岩怡然自得、姐妹峰婷婷相偎,还有双狮恋、猴王峰、天榜、马鞍峰、巨舟峰、鸳鸯一线天、老鹰崖、古塔峰、寿星岩、天笋峰、双马峰、五钟山、五虎朝狮、圣人唇、海龟石、小天下第一关、仙人浴池等等,不胜枚举。在其中赏其峰涌瀑,观丹崖茂林,听松涛鸟语,游曲溪逐浪,攀登临绝顶,览千峰拥翠,秀丽的丹山碧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锦溪是横穿景区腹地的一条动态带状水景,蜿蜒穿行于群山之间流入金湖,形成九曲十八弯,集“雄、奇、险、秀、幽”之大成。溪流全长8公里,水面宽1.5-10米,深浅不一,浅则十几公分,最深处达6米,两岸山崖植物繁茂,郁郁葱葱。整条溪水辗转于岩体裂隙巷谷之间,河谷郁闭纵深,两岩多绝壁对峙,奇峰相间,峰回溪转,河谷呈“u”型,急流浅滩与平静深潭交替相间,泛竹筏漂流,或穿梭谷底,或激流浅滩,时而游弋地缝,时而飘忽林间,鸟唱虫鸣,花草芳馨,空气清新、沁人肺腑,既能让人体味“小家碧玉”的温婉,又能让人感触惊涛裂岸的荡气回肠。仙人台为九龙溪漂流的最佳景点之一,是临溪一座崖顶呈半弧状外倾约110°的巨大山体中部的天然崖穴,可容千余人。台面巨石数十块,似巨镜、元宝、桃、李等,根部的古墓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整个山体为暗褐色,崖壁上数百计壁穴,气势宏伟,极为壮观。  景区境内植被茂密复杂,林相保持较好,生物资源丰富,昆虫种类繁多。其中长叶榧、江南油杉、沉水樟、红豆树、香果树等8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具有欣赏和开发价值的观赏植物275种。区内还有数十种哺乳动物、百余种鸟类,728种昆虫,宛如一个天然的动物乐园。  肖家坊镇  基本概况 肖家坊镇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46公里,距泰宁县37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肖家坊互通口仅2公里。东南与泰宁县的龙湖镇、上青乡接壤、西北与本市桂林乡、和平镇毗邻,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共1.4万人口,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少数畲、回族。 气候条件 肖家坊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季多吹西北风,气温低…… 详细++

和平古镇

和平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青砖琉瓦,雕梁画栋,有进有厅,气派非凡---明清时代中原地区屡见的豪华民宅如今已成稀世珍宝。然而,有一个地方依然存留了近200栋---它便是邵武千年文化古镇和平。  和平镇地处闽西北,面积192平方公里,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国家级的旅游资源。      和平镇民俗文化遗存丰富,许多民俗活动相当奇特,很有观赏价值,如被称为活化石的傩舞,独特的龙灯——烛桥。  和平镇  和平镇位于邵武市西南,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2.1万。 和平镇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越族先民在此拓土定居,繁衍生息。其有文字记载始于唐代。唐称“昼锦”,宋、元为“和平里”,明为三十三都,清设和平分县,民国为邵武第三区,1950年设和平镇。 和平地处邵南要冲,是古代邵武沟通闽西北和江西的交通枢纽。据史料记载,早在后唐天成元年(926年)…… 详细++

竹源村

竹源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竹源村位于邵武市的南麓大埠岗镇境内,座落在风景迷人的道峰山脚下,东邻张厝,西南与泰宁、将乐两县交界,北与城郊相邻,距邵武市区34公里,距福银高速和平互通口5公里,紧邻和平古镇、天成奇峡等4A级景区。全村面积16.26平方公里,现全村400余户、1500余人,辖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竹源村背靠道峰山,为其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和旖旎的风光。道峰山为邵武市境内唯一一座被皇上敕名的历史名山,其海拔1487米,素有“五台胜境”之称。山脉层峦叠嶂、连绵不绝,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36景,景景迷人,成为游人向往的圣地。  竹源村村口有一块二十多亩的风水林,为道峰山的灵气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风水林里生长着100多棵千年古树,水杉,香樟,苍松,苦槠等等,美丽乡村建设中修建观赏池、叠瀑和古驿道,形成了一幅古木拥碧潭,碧潭引人家的美丽风景画。  竹源村村庄主街头有一栋位于东北方向,坐北朝南建于60年代的土木结构的闲置两层楼房,占地面积160多平米,土墙四周布满绿色的爬山虎,具有独特的年代感,现打造成“乡愁馆”,同时,它还是“福建民盟书画学会创作基地”、邵武乡土谱牒馆,给大家提供一个“忆乡愁,叙乡情”的交流平台。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邵武中央苏区纪念馆

邵武中央苏区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邵武是中央苏区联接闽北苏区的重要纽带。自1930年9月建立邵武党团小组,1931年6月,中央红军首次攻占邵武城并多次进驻邵武开创苏区,支持邵武党组织建立苏维埃政权,先后建立了邵武特区苏维埃政府,邵光县革命委员会,邵武县苏维埃政府。邵武西面是赣南闽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东面是闽北苏区。中央苏区向东发展,与闽北苏区连成一片,就必须打通邵武,开辟一条战略通道。因此,从1931年至1932年的两年间,红一方面军就3次攻打和进驻邵武。1932年10月,红一方面军直属的红二十二军攻克邵武城,中央红军与闽北红军在邵武会师,使中央苏区与闽北苏区联系在一起,为中央苏区闽赣省的成立创造了重要条件。1933年4月2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0次常会成立闽赣省,并决定将邵武、光泽、闽北苏区等划入闽赣省管辖。为还历史本来面目,邵武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党史办、市老区办为责任单位开展申报原中央苏区县工作。2009年5月,省党史办、省老区办联合转2009年5月4日中央党史研究室批复,认定邵武为原中央苏区县。为了再现邵武中央苏区的光荣历史,宣传邵武发展变化和发展环境。邵武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由市党史办、市老区办为责任单位共同建立“邵武中央苏区纪念馆”,作为党史教育基地。邵武中央苏区纪念馆内设:邵武中央苏区展厅、邵武党史人物展厅、邵武人民革命史展厅、攻城战场综合声光电模拟战场、邵武科学发展史展厅。纪念馆的建成和开放,对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推进我市海西强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熙春园

熙春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熙春园依山傍水,占地面积38公顷。园内有众多的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遗址和风景名胜,其中尤以沧浪阁、熙春朝阳、六嘘高啸、惠应祠、越王台最为出名。沧浪阁在邵武市郊熙春山之东,俯临富屯溪。建于明万历年间,俗称八角楼。清雍正初年,为纪念南宋著名文学评论家和爱国诗人严羽而易名沧浪阁。阁内天井中种有黄杨、翠竹、桂花、石榴等,四季常青,鸟语花香。沧浪阁有严羽的《沧浪集》、《沧浪诗话》等著作。其阁顶,是欣赏富屯溪夜景的极好去处。从沧浪阁沿溪西行数10步,相传是严羽当年垂钓之处。从这里再往前越六嘘高啸、惠应祠,便来到了建在熙春园西北山巅的越王台。该台是为了纪念西汉初闽越王诸兄在邵武建城立下的功绩兴建的。台墙正面中间题匾上的“越王台”三个金色大字,系张爱萍将军所题。台内立有石碑,为邵武历史沿革碑记。从台后石梯登上台顶,放眼望去,建设中的邵武城一览无遗。

武夷山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始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称武夷精舍,南宋末年扩建,称紫阳书院,明正统年间改称朱文公祠。宋朝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达十年。初建时有仁智堂、隐求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物。现仅存止宿和隐求室的部分建筑。书院各处石壁上,留有许多诗文手迹,尢以朱熹亲笔题勒“游者如斯”和人陈省在晒布岩刻下的“壁立万仞”为著。  武夷精舍在武夷山的隐屏山下,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于淳熙十年(1183年)亲自擘划、营建的一所书院。这是武夷山的一大建筑,人称“武夷之巨观”。  构筑武夷精舍的缘起应追溯到淳熙五年(1178年)。这一年初秋,朱熹与妹夫刘彦集、隐士刘甫共游武夷时,只见九曲溪旋绕曲折,隐屏峰下云气流动,顿觉耳目一新,因而萌发出“眷焉此家山”和“仙人久相招,授我黄素书,赠我双琼瑶,茅茨几时建,自此遣纷嚣”的建屋初念。经过数年的苦心筹措经营,精舍终于在淳熙十年(1183年)动工,当年就初见规模。按朱熹《武夷精舍杂咏诗》所记,其布局大致是这样的:在隐屏峰下,两麓相抱之中,有三间房屋,名为仁智堂。堂的左右,有两间卧室,左边是自己居住的,叫隐求室,右边是接待朋友的,叫止宿寮。左麓之外,有一处幽深的山坞,坞口累石为门,称石门坞。坞内别有一排房屋,作为学者的群居之所,名为观善斋。石门西边,又有一间房屋,以供道流居住,名为寒栖馆。观善斋前,还有两座亭子——晚对亭和铁笛亭。而在寒栖馆外,则绕着一圈篱笆,截断两麓之间之空隙,当中安着一扇柴门,挂上“武夷精舍”的横匾。精舍甫成。朱熹约集了建宁知府韩元吉和著名历史学家、建安(今福建建阳县)人袁枢等前来庆贺。韩元吉写了《武夷精舍记》。      用时参考  0.5小时  交通  在武夷山景区的天游峰景区,从水光石往西步行前往。  门票  无需门票  包含在武夷山景区门票内  开放时间  冬季6:30-17:30,夏季6:30-18:00。  景点位置  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五曲隐屏峰下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中华武夷茶博园青龙大瀑布大红袍景区大安源生态旅游区玉龙谷武夷山桃源洞武夷山博物馆武夷山翡翠谷御茶园遗址城村汉城遗址柳永纪念馆武夷山白云岩龙井山天成禅院九曲溪朱熹纪念馆大王峰云窝龙川大峡谷天游峰景区武夷山云河漂流虎啸岩武夷山黄岗山鹰嘴岩遇林亭窑址武夷山一线天隐屏峰武夷山下梅古民居万春园武夷宫朱熹故里马头岩武夷山水帘洞

和平书院

  从开科取仕以来,和平出了137名进士,有进士之乡的美誉,这与已有千年历史的和平书院密切相关。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通往和平书院的青石板路,许许多多的和平学子就是通过这条路成就了功名。和平书院始创于后唐,创始人黄峭(871年-953年)。唐时,黄峭之父从河南到邵武做官时,发现和平水向西流,非同一般,因此把家安置在和平。其子果真应证了和平风水好,十八岁考上进士,官至五代后唐工部侍郎。在朝做官时,黄峭最大的抱负就是“复唐”,在感到复唐无望时就弃官归隐到和平,并创办了和平书院。黄峭娶妻妾三房(上官氏、吴氏、郑氏),并且每房都生了七个儿子,共计21个。在其八十大寿时,把21儿子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命令各房仅留长了尽孝送终,其他十八个儿子各得一匹马与一斗瓜子金,并口占《遣子诗》赠别:“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就因他的开拓思想,现在黄峭后裔已遍布世界各大洲,达4000多万人。邵武和平古镇已成为联系海内外4000多万黄氏后裔的纽带。

宝严寺

宝严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新建路,北倚古城墙与富屯溪,是闽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嘉靖《邵武府志》载:宝严寺始建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当时名为“兴会寺”。五代后梁贞明元年(915年)改名“再兴寺”。后梁龙德元年(921年)改名“太平兴福寺”。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名“宝严寺”。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曾两度重建。大殿大梁上尚有“旨大明嘉靖拾贰年癸已岁贰月贰拾贰日已卯吉时重新鼎建”和“上祝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题记。  宝严寺造型别具一格:大殿平面呈正方形,双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5间,计400平方米。斗拱呈莲花拱托,全部采用拼合梁袱,柱头辅作用直昂,外檐补间斗拱里转用上昂。梁袱、斗拱上彩绘人物、龙凤、花草图案仍清晰艳丽,是明代名画家严宗儒、上官伯达手迹。莲花柱础,部分杉木柱及前檐梁袱保持宋代建筑风格,斗拱和主要梁袱结构则为明代改建。因此,该寺是研究闽北地区唐、宋、元、明四朝建筑风格过渡的仅存实物例证。  宝严寺现已辟为邵武市博物馆。   

邵武市天成奇峡水利风景区

  天成奇峡景区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肖家坊镇,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将石自然保护区有1.8万亩。天成奇峡是距今1亿年前至7000年前左右,剧烈的地壳运动,造就的形状奇特的丹霞地貌。同时也是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区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呈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丹霞地貌,拥有数以千计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鸡冠山雄伟挺拔、田螺峰独然挺立、天马峰腾云驾雾、狮子峰张嘴长啸、巨龟岩恰然自得、姐妹峰婷婷相偎,还有双狮恋、猴王峰、天榜、马鞍峰、巨舟峰、鸳鸯一线天、老鹰崖、古塔峰等等,不胜枚举。在其中赏其峰涌瀑,观丹崖茂林,听松涛鸟语,游曲溪逐浪,攀登临绝顶,览千峰拥翠,秀丽的丹山碧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交通指南:  邵武--景区:浦建高速公路-行驶54.4KM-和平/肖家坊/S205出口离开-右转-泰宁/S205方向右转-S205-终点。  住宿接待:以景区周边的星级酒店为主,可满足游客吃,住,娱等。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宝严寺大殿

宝严寺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严寺大殿位于福建省邵武市新建路6号。  大殿建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始名“兴会寺”。五代梁龙德元年(921年)易名“再兴寺”。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名“宝严寺”。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和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两度重修。原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经堂、方丈室、僧舍、花圃等建筑。现仅存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木构,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5间,通高18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殿内立柱36根,明间四金柱的莲花石础为唐、宋遗物。梁上楷书“大明嘉靖拾贰年癸巳岁贰月贰拾贰日己卯吉时重新鼎建”和“上祝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题记。金柱间梁栿和额枋上均置扁形普柏枋。梁栿彩绘人物、花卉、龙凤纹饰,至今色彩艳丽,画面清晰,是明代当地画家严宗儒、上官伯达手迹。  该寺是研究闽北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现辟为邵武市博物馆。2006年宝严寺大殿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邵武市天缘度假村

  邵武市天缘度假村位于邵武市西南部的肖家坊镇将石村,地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重要组成部分—天成奇峡景区,面积120亩。村庄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浓厚,民风纯朴,区内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交通便捷,处闽赣交界,武邵高速公路和205省道横穿而过,距离邵武城区46公里,距离双世遗产地武夷山76公里,距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地泰宁金湖23公里。可游玩和平古镇、天成奇峡、云灵山漂流、瀑布林温泉、泰宁金湖等线路,游客在度假村玩三天,天天有新体验。  度假区内乡村特色美食丰富:主打盐焖系列菜,另有制作精细、味道鲜美的各类山珍野味。休闲娱乐活动丰富:如:果蔬采摘、天然垂钓、拜庙会、户外亲子游、乡村二人转、挖泥鳅、制作游浆豆腐、“偷菜”、露天游泳、漫步天然氧吧等20余项。天缘度假村是融田园观光、品尝美味、休闲避暑、文体娱乐、农事参与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新景点,是人们周末及节假日远离喧闹都市、体验田园风光、拥抱大自然的绝佳去处。  信息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

七台山

  七台山,是闻名遐迩的“闽北三名山”之一。《寰宇记》云:“其中磊落相连,莫知其几何,有高峰峭壁,动逾千丈,山有微云当雨。”明《嘉靖邵武府志》云:七台山东俯顺昌,南抵将乐,峰七层,故名。据清朝咸丰版《顺昌县志》载:“七台山东跨将乐、北俯邵武、高二十余里。因有七台、文珠、普贤、会仙、狮子、云台、月台诸胜,故名七台”。这里山峰奇巧,云雾飘香,潭如明镜,溪如玉带,怪石峥嵘,古木参天,步步是景,处处含情。以-、云海、花海“三绝”著称,构成绝妙的旅游景观。七台山山高林密,浓荫覆盖。悬崖花草丛生,树木葱茏,形成如海如涛的壮观景色。这里夏日凉爽如秋、气候宜人、实乃避暑胜地。人们喻七台山为“顺昌庐山”夏日炎炎、走入林荫、憩息其中,泉水潺潺、凉风习习、让人流连忘返。“叠叠青山青未了、万木阴森山径绕。”这是古诗人邱九奎对七台山的真实写照。

九峰索桥

  九峰索桥曾是我国第三大单拱索桥,其优美的造型,迷人的彩灯,成为南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九峰索桥边的九峰山,因九座如出水芙蓉的山峰而得名,山上层峦叠翠,双塔耸立,景色怡人。  九峰山上文物遗迹众多,有理学先驱"延平四贤"活动遗迹、红军战壕、中国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队遗址等。宋、明两代所建的"延平书院"与"万福精舍"更使该山成为闻名遐迩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名山。登上九峰山看延城,正是"日受千人拜,夜享万盏灯"。  九峰山上那座翘首而立的亭子叫"百合亭",百合花是南平的市花,《人民日报》曾报道"洛阳看牡丹,南平看百合",茫荡山的~株野生百合花,曾长出71朵花哩。   

城郊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莆明村

----

芹田村

----

台上村

----

高南村

----

隔应村

----

山口村

----

香铺村

----

朱山村

----

莲塘村

----

城郊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