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永定区 >> 下洋镇

下洋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初溪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非常合理,令人称奇。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如图案般舒展有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一九九九年二月,这里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永定客家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申报地之一。  村内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有朱氏的继善楼和反围龙式的积善堂等;继善楼是由旅印尼华侨朱氏十七世祖维干公之二子琪源公等五昆仲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继善楼依山傍水而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共有房间70间;继善楼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横向方形布局;是两层夯筑杠子屋楼房,俗称“七杠楼”;其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以及营造的文化氛围为粤东地区少见而闻名遐迩。另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居民建筑是善庆楼,该楼约有110年历史;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共22间,是一座堂前向外周匝式的反围龙式建筑,其建筑结构在传统客家围龙屋建筑中别具一格;在粤东客家地区极为少见。  [集庆楼]初溪村徐氏三世祖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距今五百八十余年,为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久远又结构特殊的一座。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四处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便。唯独此楼,按底层每户从一楼到四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全靠邻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竟也穿越了近六个世纪的风霜雨雪,与厚达二米的生土墙一起依然挺立。初溪土楼群形成于13世纪初,同样依山而建,土楼与层层梯田构成壮丽景观,气势磅礴恢宏。初溪原名粗溪,意即粗溪,有着粗心大意的含义,由于寓意不好,所以改成现在的名字--初溪。  集庆楼堪称初溪土楼群的代表,由经营纸业的徐姓人所建,建筑规模比周遭的要大得多。土楼以隔板分隔成72个单位,与上述的土楼设计不同。现在已无人居住,作为土楼博物馆之用。与别处土楼不同的是,楼内没有水井,只能从楼旁的河边打水,而且仅得一道大门,与其他土楼有3至4道大门不同。从对面山头的观光亭能一览依山而建的初溪土楼群,土楼或大或小,或方或圆,一览无遗,景象叫人陶醉。在此后数百年间陆续夯造的土楼,所有的楼层都是环环相通的。集庆楼这种聚族而居又彼此独立的模式,在动荡年代里,既消除单门独户的恐惧心理,又避免了一般土楼没有私密空间过度嘈杂的缺点,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创造性设计。  集庆楼的房间、楼梯、隔门全用杉木构建,相邻处全靠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在穿越将近600年的风霜雨雪后,依然与厚达两米的生土墙一起巍然屹立,显得古老而不破败。初溪村里最年轻的土楼是善庆楼,建于1979年,一楼走廊及天井全部用同一规格的方形花岗石铺就,采光通风的效果极佳。走进善庆楼,犹如置身于阳光明亮的广场。善庆楼与集庆楼相邻,在善庆楼的衬托下,集庆楼的沧桑之美震撼人心,更显得雄浑庄严而又恬静幽深。  [善庆楼]为华侨捐资助建于一九七九年,一楼走廊及天井全部由同一规格的方形花岗岩铺就,通风透光性能极佳。高大峻伟的方圆土楼,山坡上层层叠起的梯田,田地里碧绿的禾苗,群山、清溪,还有在村中延伸象土楼一样饱经沧桑的河卵石小道……在此交融,荡漾着悠远的中原遗风和敦厚的客家民风。坐南朝北,占地约630平方米,土木结构,高三层。底层廊道与天井以方形花岗石铺面,外墙以石灰粉刷,别具一格。  绳庆楼。正方形土楼民居,建于1799年,坐南朝北,占地1482平方米,土木结构,由内外2座正方形土楼组合而成。  庚庆楼。圆形土楼民居,建于1840年,坐南朝北,占地约660平方米,土木结构,高三层。  共庆楼。六角形土楼民居,建于1949年,坐南朝北,土木结构。四层,前低后高,正面四角,后面二角,全楼152个厅、间,只设1个大门出入。  门票开放时间  初溪土楼群门票70元/人,包括集庆楼、绳庆楼、善庆楼、庚庆楼、共庆楼、博物馆。  交通概况  厦门湖滨南路长途客运站从早上6点多到12:30有车直达下洋,途经厦门-漳州-南靖-下洋,全程6小时。  地址: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97-5586550  开放时间:  6:30-20:00    初溪村  初溪村委员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与漳州平和芦溪镇交界,距离下洋镇15公里,初溪村位于初溪上游,故名麤溪村。初溪村群山环抱绿水环绕,山上苍松翠竹林立,楼后梯田层层叠叠。初溪土楼群,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其中集庆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永定现存最古老的土楼(鉴于明清正年间),和机构最特殊(72道楼梯)的…… 详细++福建土楼(南靖)旅游景区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河坑土楼群洪坑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集庆楼大地土楼群(华安土楼)藩庆楼庚庆楼华庆楼绳庆楼锡庆楼共庆楼福庆楼余庆楼善庆楼

龙岩中川古村落

龙岩中川古村落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介绍在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是著名爱国侨领胡文虎先生于1946年冬耗资34万港元兴修的,占地2730平方米。这是胡文虎先生生前建造的三个别墅之一(其余二个在新加坡和香港),虎豹别墅系砖木和混凝土结构,方形,前两层、后三层,气势雄伟。周围山岭枫树成林,春日漫山青翠,入秋层林红遍,美不胜收。胡文虎(1882?D?D1954),著名华侨实业家、声名显赫的“万金油大王”、报业巨子。1991年3月11日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  类型: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97-5586500  开放时间:  8:00-17:30  交通  在永定乘坐班车,在下洋镇下车,票价10元/人  门票  门票30人民币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

集庆楼

集庆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集庆楼坐落在初溪村北面溪边,海拔500多米,高出溪面约30米,地势险要。圆形土楼,两环,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坐南朝北,占地2826平方米。该楼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门坪、楼门、门厅、天井、内环及内外环通道、天井、祖堂、后院。楼门为石质门框,阴刻楹联:“集益都从谦处爱,庆徐只在善中求。”横批:“物华天宝。”厚实的门扇封铁板,上方设防火水槽,可有效防止火攻。  外环土木结构,直径66米,高4层。底层53开间,二层以上每层56开间。底层墙厚1.6米,无石砌墙基,后人在墙外表用鹅卵石加砌1米高的石墙贴面,以防土墙被屋檐水溅湿。建楼时只设一道比其他土楼宽敞的楼梯,位设于门厅东侧,通至四层。底层为厨房,底层、二层不开窗,二层为粮仓,三层以上为卧室。  外环1-4层原为内通廊式,清乾隆九年(1744年)维修该楼时,为了解决全楼数百人只靠一道楼梯上下造成诸多不便的问题和便于管理,对原来的结构稍作改变:底层不变,仍为内通廊式,二层以上改为单元式,每单元6个房间,各设一道楼梯,楼梯较窄,三层每单元分别在梯侧设一神阁。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廊道以杉木板相隔。底层每单元各有一条高出天井与内环户主名下的房子相连的石砌通道。外环二层以上在每单元的梯间靠外墙处,另设一道宽50厘米的暗梯,平时用木板盖住,外人根本无法发现,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才使用。  外环第四层外墙的9个瞭望台,木结构,向外挑出,既可瞭望又可架设土铳;大门上方的瞭望台可直接观察村口的动静,还可-正面的通道,凭险踞守该楼。这是由于初溪村地处大山深处,当时经常有土匪野兽出没,所以建楼者特别注重增强防卫功能。  楼后侧底层还设一秘密通道,在一个房间的外墙上预留距地面高1米、长1.6米、宽0.7米的缺口,外用夯土墙封住,因用与土墙相同的泥土,外人也发现不了破绽;其内向外凹出,平时用木板遮住,外人进入该房间亦无法发现其中奥秘。当楼内居民需向外紧急疏散、逃避时,可迅速捅开这个秘密通道,直奔楼后的山坡,隐蔽在树林之中。  内环与外环以天井相隔,门厅至内环之间以青石板铺设通道。内环单层,砖木结构,前后向和两侧各有一条约3米宽、高于天井的石砌通道与外环的内通廊连接。26开间,设饭厅、杂物间;房间与房间以杉木板相隔,房间前、后向地面以上1米为青砖墙,砖墙以上为杉木封板;每一两个房分别开前、后门,前门朝向祖堂,后门与外环底层贯通。内、外环均为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  祖堂位于楼中心,方形,单层,土木结构,以位于后向的厅堂、厅前两侧的回廊和正面的回廊围合而成,中为天井,正面的门正对楼门。厅堂宽敞,供奉神座,两边各设一小门出入。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  楼内底层的通廊、天井以及楼外的门坪均以鹅卵石铺面。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厦门——下洋镇:厦门湖滨南路长途客运站从早上6点多到中午12点半有车直达下洋,途经厦门—漳州—南靖-下洋,全程6小时。  门票  初溪土楼群门票70元/人,包括集庆楼、绳庆楼、善庆楼、庚庆楼、共庆楼、博物馆。  开放时间  7:00-19:00  景点位置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集庆楼 集庆楼   初溪村  初溪村委员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与漳州平和芦溪镇交界,距离下洋镇15公里,初溪村位于初溪上游,故名麤溪村。初溪村群山环抱绿水环绕,山上苍松翠竹林立,楼后梯田层层叠叠。初溪土楼群,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其中集庆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永定现存最古老的土楼(鉴于明清正年间),和机构最特殊(72道楼梯)的…… 详细++初溪土楼群藩庆楼庚庆楼华庆楼共庆楼锡庆楼绳庆楼福庆楼余庆楼善庆楼

藩庆楼

  藩庆楼坐落于初溪村中部,集庆楼南侧。长方形土楼,建于1949年,坐南朝北,占地约8000平方米。高4层,前高后低,面阔40.7米,11开间,进深35.4米,10开间,内通廊式。一、二层不开窗。祖堂设于内院中间,单层,方形,前低后高。全楼设4部楼梯,1个大门,有两口水井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初溪土楼群集庆楼庚庆楼华庆楼共庆楼锡庆楼绳庆楼福庆楼余庆楼善庆楼

庚庆楼

  庚庆楼坐落于初溪村北部,介于集庆楼与余庆楼间。圆形土楼,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坐南朝北,占地约660平方米。直径33米,高3层,每层37开间,内通廊式。全楼隔墙只有3道为生土夯筑墙,其余为土坯砖墙。设两部楼梯,两个大门。祖堂设于内院中间,为单层砖木结构建筑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初溪土楼群集庆楼藩庆楼华庆楼共庆楼锡庆楼绳庆楼福庆楼余庆楼善庆楼

华庆楼

  华庆楼坐落于初溪村中部,西为藩庆楼、东与福庆楼为邻。长方形土楼,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坐南朝北,占地约480平方米。高2层,宽19.5米、5开间,深20.5米、6开间。内通廊式。一层不开窗,后厅为祖堂。中厅位于内院中间,单层。全楼设4部楼梯,1个大门。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初溪土楼群集庆楼藩庆楼庚庆楼共庆楼锡庆楼绳庆楼福庆楼余庆楼善庆楼

共庆楼

  共庆楼坐落于初溪村东部。六角形土楼,建于1949年,坐南朝北,占地约3500平方米。面阔40米,进深31米,高4层,前低后高。全楼152个厅、间,设4部楼梯,1个大门。内通廊式。第三、四层廊道比第二层挑出更多。祖堂设于内院中间,为单层砖木结构建筑。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初溪土楼群集庆楼藩庆楼庚庆楼华庆楼锡庆楼绳庆楼福庆楼余庆楼善庆楼

锡庆楼

  锡庆楼坐落于初溪村中部,集庆楼的东南侧。长方形土楼,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坐南朝北,占地约400平方米。高3层,宽27米,深24米,内通廊式。一层20间、两厅,二、三层各23间,一、二层不开窗,设两部楼梯,两个大门。后厅为祖堂。

绳庆楼

  坐落于初溪村西北部,临溪而建。方形土楼,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坐南朝北,占地1482平方米。由内外两个方形楼组合而成,外楼宽39米,深27米,高4层,设1个大门;内楼高2层。内通廊式。全楼168个房间、两个厅堂,设4部楼梯。祖堂设于内院中间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初溪土楼群集庆楼藩庆楼庚庆楼华庆楼共庆楼锡庆楼福庆楼余庆楼善庆楼

福庆楼

  福庆楼坐落于初溪村东南部。椭圆形土楼,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坐南朝北,占地660平方米。单环,高3层。每层30间,1厅,一、二层不开窗,设3部楼梯,1个大门。祖堂位于内院中间,方形,单层,前低后高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初溪土楼群集庆楼藩庆楼庚庆楼华庆楼共庆楼锡庆楼绳庆楼余庆楼善庆楼

余庆楼

  余庆楼坐落于初溪村东北部,临溪而建。圆形土楼,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坐南朝北,占地1256平方米。直径41.6米,主楼高3层,每层34开间,设4部楼梯,内通廊式。祖堂设于内院中心,为单层砖木结构方形建筑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初溪土楼群集庆楼藩庆楼庚庆楼华庆楼共庆楼锡庆楼绳庆楼福庆楼善庆楼

善庆楼

  善庆楼坐落在福庆楼东南面,圆形土楼,建于1978年,坐北朝南,占地1200平方米。单环,直径31米,高3层,每层26开间,内通廊式,设一门出入,中间天井以花岗石铺面。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初溪土楼群集庆楼藩庆楼庚庆楼华庆楼共庆楼锡庆楼绳庆楼福庆楼余庆楼

中川胡氏家庙

中川胡氏家庙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川胡氏家庙位于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又名安定堂,明万历十二年(1584)建。占地面积4847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结构。庙内壁画众多,木雕精美;庙外旗杆林立,气势恢宏。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永定虎豹别墅

永定虎豹别墅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虎豹别墅位于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1946年著名侨领、“万金油大王”胡文虎所建。占地面积2730平方米,混凝土结构,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199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永康楼

永康楼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康楼位于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霞村村。1938年建。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外圆内方土楼。外环直径36米,高三层。楼内中心为单层砖木结构的方形祖堂,雕梁画栋,装饰精美。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洋镇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金丰溪下游。东与大溪乡毗邻,东南与湖山乡、平和县芦溪乡相连,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河镇相靠,北与岐岭乡接壤,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面积178.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于下洋村,距县城36公里。2000年,有20个村委会,306个村民小组,9097户36068人。省道福三线贯穿该镇,与广东梅县、潮州、汕头“金三角”相连,村村通公路。 ……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

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以其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于世。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春节,胡锦涛视察永定土楼时指出:“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2010年4月,永定土楼荣获“最古老、最多、最大、最高”等四项基尼斯纪录,2011年8月荣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独特建筑  永定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  永定土楼的代表  土楼公主——振福楼  振福楼建于1913年,位于湖坑镇下南溪,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有3个厅堂,96个房间。振福楼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圆楼,它按八卦布局设计,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也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壁的土楼,被称为振成楼的“姐妹楼”。建楼者苏振泰,贫苦出身。读过几年私塾,先学刨烟,后学卖烟,在广东、上海等地经营烟丝生意发财,选择了这片风水宝地,用几万大洋建起了振福楼。苏振泰的子孙很多,在海外的后裔就有上百人,不少是专家、学者。  土楼王子——振成楼  振成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大厅及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楼内还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的内涵。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土楼王——承启楼  承启楼坐落在福建省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依山傍水,面前是一片开阔的田野。这里有数十座大大小小、或圆或方的土楼,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土楼画卷。承启楼的楼名是今人江静波教授补题,楼门联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承启楼从明代崇祯年间破土奠基,到清代康熙48年(1709年)竣工。三代人经过八十三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建成这座巨大的江姓家族之城。相传在建造过程中,凡是夯墙时间均为晴天,直到下墙枋出水后,天才下雨,承启楼人有感于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启楼称作“天助楼”。  书香门第——衍香楼  衍香楼。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圆形土楼。楼前小溪、流水,风景别致。内厅仿府第式建筑,有后堂、中堂、前堂,厅左右侧有厢房。厅内及楼外围墙、左右小门等雕刻精巧,墙壁上 书画精美,龙飞凤舞。整体布局协调、统一、美观而实用。  最为奇特的是楼后有三棵二百余年的古松树。曾于1979年至1981年连续三年于夏秋之交的傍晚,徐徐冒起烟雾,直上云霄,有上千人看到了这一奇异景观。1993年5月7日傍晚又出现同样奇观。衍香楼历代以诗书传家,现居住在衍香楼里的有16户近百人,其中教师25人,大中专生32人,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永定土楼是国家5A级景区,也被人们戏称为“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永定土楼千姿百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种类繁多,大约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现存著名的圆楼360座,方楼4000多座,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一郎说:“土楼像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像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这“黑色飞碟”有青山怀抱,绿水环绕,田园烘托,既壮观,又抒情,其诗情画意和豪迈气概,让人留下许多遐思和无穷的想象空间。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土楼里,居住着几十户人家几百号人,他们同祖同宗同血缘同家族,过着共门户、共厅堂、共楼梯、共庭院、共水井的和睦生活。像这种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倒也热闹温馨。  地址:龙岩市永定区凤城镇河滨路1号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电话:0597-3256222;0597-5531999  开放时间:  8:00-19:00  门票信息:  一步之遥精品线(初溪土楼古村落景区、中川古村落景区,可赠送南溪振福楼景区)90元;  年年好、节节高(时任总书记胡锦涛视察线路)精品线(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景区、福建土楼王景区,可赠送南溪振福楼景区)100元;  中川景区:30元;  初溪土楼群:70元;  南溪土楼沟景区:50元  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洪坑土楼):90元;  福建土楼王景区(承启楼):50元龙岩永定客家土楼 龙岩永定客家土楼 龙岩永定客家土楼 龙岩永定客家土楼   湖坑镇  湖坑镇位于永定东南部、金丰溪上游。东与古竹乡、高头乡、南靖县书洋乡相连,东南与平和县芦溪乡接壤,西邻大溪乡,北与陈东乡隔界,面积96.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土楼旅游区、侨台区、边区、老区。1993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湖坑村,距县城38公里。2000年,有16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5057户22908人。在“百村千楼新风竞赛”活动中,全镇25座楼受表彰。…… 详细++福建土楼(南靖)旅游景区初溪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洪坑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大地土楼群(华安土楼)

下洋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沿江村

----

东山村

----

北斗村

----

西山村

----

下洋村

----

中川村

----

富川村

----

觉川村

----

陈正村

----

东联村

----

廖陂村

----

下坪村

----

三联村

----

大瑞村

----

上川村

----

丹竹村

----

霞村村

----

初溪村

----

月流村

----

思贤村

----

下洋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