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长汀县

长汀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长汀古城,和凤凰一起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山城。如果你喜欢丽江古城古色古香的小街,那你应该会喜欢长汀。长汀更没有那么商业化,你还可以看到原始的木雕亭子,各种传统工匠。  长汀古城墙走向造型奇特,民间称之为“蓝衣挂珠”,意思是说它像漂亮的佛珠披挂在长汀城,使之形成一美丽的风景线。  古城墙曾有四大城门,朝天门是汀州府四大城门之一,俗称东门,原名兴贤门,明洪武四年进行修葺,以砖石砌之,上有门楼,门固楼高,形势雄伟,便改名朝天门。清代汀州知府鄢翼明又重修,城楼主体建筑于城门高台之上,层层飞檐,凌空高翥,列为汀城胜迹“东翘舒啸”。  今三元阁门楼是最古老的城门,原名鄞江门,后改为广储门,是唐朝大历年间汀州刺史陈剑迁徙州治建筑土城时的城门,历代均有修缮,清代为三层城楼,阁基是原古城门,用方块石条堆砌,上边用城墙砖砌成,翘角飞檐,甚为壮观。在历代王朝中,古城墙经过不断修葺扩建,也增设许多城门,如古郡南门、五通门、水吉门、西门等,有些后来在道路扩建中被拆除,有些尚保存,成为古迹,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  到长汀也可以大饱口福,品尝丰富的客家小吃。  地址:龙岩市长汀县其他兆征路80号  类型:古迹古镇古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红色旧址群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长汀红色旧址群位于长汀县城。长汀于唐开元24年(公元736年)置汀州,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长汀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其中古韵悠长的明清古街店头街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明街”。长汀是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集散地,被称为“世界客家首府”,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央苏区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  长汀是海外闻名的客家首府,客家风情万种,悠久的历史给长汀留下独具魅力的客家文化: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服饰文化、客家建筑文化、客家风土文化和客家饮食文化。长汀的客家美食中外闻名,是“中国客家菜之乡”、“福建省美食名城”,素有“食在长汀”的美誉。  长汀被称为“红军的故乡、红色土地和红旗不倒”“三红”土地,是全国21个革命圣地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是距长征落脚点最远的一个长征出发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朱德总司令评价长汀时说:“长汀,果然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汀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一大”代表何叔衡在长汀英勇就义。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赐予了长汀许多彪炳史册的第一笔,拥有“省苏”旧址、“省委”旧址、辛耕别墅、福音医院、瞿秋白纪念园、红军长征第一村等数十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  咨询电话:0597-6831010  汀州镇  长汀县汀州镇位于福建省西部,汀江上游,武夷山脉南端,是县人民政府驻地。辖区划10.6平方公理,设九个居委会,6.26万人.自唐以来就是州、君、路、府的所在地,是客家人祖地。是历史悠久的著名手工业城市,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赞美汀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市之一",1931年中央苏区设"汀州市",有红色小上海之称,一九九二年…… 详细++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省长汀县三洲镇,范围涉及河田、三洲、濯田3个乡镇12个行政村,规划总面积590.9公顷,共设置保育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4个功能区,致力在保护湿地资源、景观资源基础上,将公园打造成集“客家母亲河——汀江生态修复典范”、“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地区湿地生态建设新模式”、汀江特有鱼种保护恢复地于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区。  该公园核心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三洲镇境内,山上万亩杨梅园,山下是湿地公园,昔日水土流失重灾区,现已建设成风光秀丽、流水潺潺、林果连片、鸟语花香的生态旅游胜地,也是打造龙岩市十大旅游名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三洲镇  三洲镇位于长汀县东南部,距县城34公里,东北与河田镇毗邻,东南与涂坊乡相接壤,西北与河田镇交界,西南与濯田镇相邻。汀江河由北至南贯穿小潭、兰坊、三洲、丘坊、戴坊、曾坊六个村,南山河由东往南与汀江河在曾坊村交会,桐坝、小溪头村分布在南山河两岸。 三洲镇于1987年10月从河田镇划出建制。乡政府设在三洲村,全乡土地总面积64.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2…… 详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2001年6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闽[2001]文140号文件批准依法设立,2004年经长汀县编委批准后成立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005年2月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名单。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在原长汀县中磺黑椎林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增加圭龙山南方红豆杉、大悲山福建柏和南方红豆杉群落组成。  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设中磺管理所、圭龙山管理所、大悲山管理所,总面积为5768.0km2(8.6万亩)。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要负责圭龙山、中磺、大悲山内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工作。  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风景秀丽,是长汀县内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树为主,林内珍稀特有树种多,特别是全国唯一最大面积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伞花木群落(此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高浦新博士调查确认),福建省唯一最大面积的天然黑锥林群落,集中成片面积达983亩;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还有成片的福建柏群落、南方红豆杉群落、浙江楠、沉水樟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以及特有树种,闽西青冈、悦色含笑,还有丰富多彩的菌类植物,保护区内尚存有少量的娃娃鱼、还发现有华南虎的踪迹。区内共有野生动物资源达49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其中水鹿为全省之最,保护区水鹿驯养繁殖项目已列入省项目库。  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汀县保护最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现已初步建成以保护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的保护体系;以基础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培训为主的宣教科研监测体系和以生态旅游和种植为主的经营体系。同时,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四都圭龙山寺以其特有的灵气每年吸引闽、赣两省香客达十多万人次。  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涉及辖区范围分布在四都、庵杰、铁长3个乡镇7个行政村,2个采育场,其中国有林地面积28257亩,占总面积的32.7%(有林地面积27303);集体林地58263亩,占总面积的67.3%(有林地面积53867亩),纳入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78764亩,占有林地面积的97%,其中纳入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39681亩,纳入省级生态公益林39083亩。  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区内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各村均实现道路水泥化,硬化程度达90%以上,区内整体生态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各种动物资源种群数量大幅度上升,特别是我县全面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以来,坚持“强化资源保护、积极繁育发展,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以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植物原生地保护为基础,以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大力保护拯救濒危物种,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得到长足发展。  由于长汀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资源丰富,长汀县委、县府对保护区建设高度重视,近期准备着手进行项目科考和总体规划,打造出“归龙山”生态品牌的功能效应,提升“长汀模式”知名度,配合红色旅游开发出长汀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把长汀建成“山青水秀”的生态型山区县,使长汀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重镇,从而有力促进长汀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汀革命旧址位于福建省西部长汀县,开创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9年初,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井冈山转战到赣南、闽西,3月份,第四军发动的长岭寨战役告捷,红军攻占了长汀城并成立了闽西第一个红色政权——长汀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到5月时,红军控制的区域达到五个县,方圆数百里。又经过不断的发展,闽西、赣南革0据地逐渐连成一片,到1930年的下半年,形成了中央革0据地。长汀革0据地是闽西革0据地的一部分,后来也成为中央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汀革命旧址主要包括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福音医院、云骧阁、章耕别墅、中华基督教堂等处革命旧址。  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长汀县城兆征路,旧址原是历代汀州府的府试院,1857年改建。旧址的整个建筑为木质结构,占地3000多平方米,内有朱子祠、龙山书院等建筑,民国时改为福建省立第七中学校。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此后,苏维埃政府就在此办公。  福音医院在长汀县城北山的山脚下,原来是一所教会医院,是一处转木结构的平房建筑,分前后两院。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的部分伤员就是在此治疗的。1929年,毛泽东同志也在福音医院疗养过。1931年到1933年,傅连暲在医院开设了中央红色护士学校和中央红色医务学校,并为红军采办药品、医疗器械等。1933年福音医院更名为“中央红色医院”并迁往江西瑞金。  云骧阁位于长汀县城乌石山,原名为“清阴阁”、“集景阁”,1838年改建为中式楼阁建筑,倚临汀江。1929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首次进入福建,建立的闽西革0据地的第一个政府机关长汀革命委员会就设在这里。  章耕别墅位于长汀县城东汀江畔。1929年红四军进驻长汀,司令部和政治部设于此处,现在还保留有毛泽东、-、陈毅等人的办公室和旧居。  中华基督教堂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0福建省委的驻地,-同志到长汀进行革命活动时,就住在这里。(国家文物局)

涵前村

  长汀县庵杰乡涵前村地处长汀东北部,座落在客家母亲河──汀江的源头,国家级生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庵杰乡境内。距县城30公里,全村有12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520户,2208人。  全村耕地面积720亩,林地面积1.3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750亩,龙门红茶面积850亩,建选--35生态贡莲135亩。2011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村、省级新型农村住宅示范小区、省农村垃圾治理示范村、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党建综合示范点。2013年3月份被列为第一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2013年4月11日通过了国家级生态村验收,2013年11月龙门农家乐被评为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涵前村有被世界客属普遍认同的汀江源头标志性神奇景观──龙门,以“独我龙门跨汀江”著称,是“客家之源、生态之村、旅游胜地”。   龙门由龙门峡洞、溶洞、石林三个部分构成。人至涵前山陬,迎面一座山,巍峨陡立,由云端贯累而下,其势颇为雄壮。百丈崖壁下面,拱起一个巨洞,形似半月门,洞之壁石,裂痕累累,色彩斑斓,龙头、龙角、龙眼、龙爪无不神似,龙身依山蜿蜒伸展,汀江即从洞中奔流而来。龙门洞背面崖壁上方勒有“龙门”两个篆体大字,长年累月的风雨剥蚀,已若隐若现。龙门连着一个湛蓝的龙门潭,潭边有石阶通山顶,中途有个“虎舌”大溶洞,山顶是建于宋代的“神农庙”,坡上一片石林,甚为奇观。  清内阁中书康咏赋诗云:“洞自何年辟,江犹镇日鸣。双岩扃日月,孤屿界阴晴。潭底蛟龙蛰,山头雷雨惊。异时冷汗漫,空作塞东行。” “汇众山之水于一溪”,流至涵前,穿龙门峡而下长汀城。涵前村除龙门景区之外,虎穴洞景区,圳下、三塘背客家古村落景区,庵坝哩太极岛景区。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田园风光迷人。此处可以揽汀江源神奇自然美景,尝风味独特的客家美食,品醇正的龙门红茶,参与当地古老的民俗农事活动,采购绿色生态的农家特产,体验恬静的田园生活。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汀州天后宫

汀州天后宫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汀州天后宫位于长汀县城东大街,朝天门外。由山门、朗门、戏台、钟鼓楼、水0、前殿、正殿、后殿及圣母间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四面环水,是汀州八邑敬奉妈祖的场所和旅游观光胜地。  汀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原名“三圣纪宫”,宋《临汀志》载:“三圣纪宫在长汀县南富文坊,及潮州祖庙(天纪庙)。……今州县吏运盐纲必祝祷焉。”据考,宋理宗绍定年间,汀州知州李华及著名法医鼻祖、长汀县令宋慈,开辟了汀江航运,使汀州与潮州、汕头的交往日臻繁荣。因汀江多有急流险摊,为航运安全,故在汀江河畔修建妈祖庙,祈愿护海女神妈祖庇佑所有船只安全。  50年代,汀州天后宫划归县电厂管理使用。改革开放后,为保护文物旧址,恢复文物景点原貌,县政府作出决定,搬迁电力公司,成立维修协会,有组织有计划地修复天后宫。修复工程从1994年开始,现已修复完成前、中、后三座大殿及宫门、戏台、钟楼、鼓楼、两廊水树等,天后宫以原有巍峨壮观的新姿展现于世人面前。天后宫正面是高大恢宏的石牌楼,中门两边分别镶嵌着“龙凤呈样”等四块大型壁雕。门联为“天纪神力海不扬波稳渡慈航登彼岸,圣母恩德民皆乐生遍传显绩降人尸”,门楣“后德配天”上方石斗拱托起的盾额刻着“天后宫”三个金色大字。左右边门额楣分别镜刻“河清”、“海宴”。进门后两边门中间是戏台;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两廊中间的空坪布局别致,前段石板墁地一尘不染。后段红花绿树交相辉映,双龟驮碎静卧左右。沿廊拾级而上的是前殿,殿前二边望柱凭栏,两厢供奉财神老爷,花公花母塑像。前殿靠天井处置放巨形供桌。据说在前殿的供桌上可上供荤菜(正殿则不能)。因为妈祖是海上女神,区别于佛,有时可供荤菜。供桌后面是天井,天井两廊玻璃框内有风、雨、雷、电等十二神将塑像,他们各执兵器威风凛凛。十二神像廊再上几级台阶便是正殿,为抬梁式建筑,跨度较大,与前殿相似,二根石柱上的缠龙初栩栩如生,双层如意斗拱承托的五凤楼与前殿五凤楼形成递进层次。妈祖塑像安放正殿中央,容颜慈祥,金线锦绣龙袍、银质镂刻凤冠霞帕,正是“戴玄冠兮出琳房,玉鸾佩兮云锦裳”,十分华贵端庄。这尊神像已有近400年历史。3600盏旋转式长年光明灯,使大殿明亮庄严。后殿叫“积庆殿”,供奉着妈祖父亲林愿、母亲王氏塑像。积庆殿右边是圣母间。锦被绣枕、龙床梳妆台、红木桌椅、油漆木地板,布置得古朴典雅,充满闺阁氛围。整座汀州天后宫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台湾台中龙天宫曾于1997年来到长汀,恭迎汀州妈祖分灵渡台供奉,并尊汀州天后宫为祖庙。汀州妈祖架起了海峡两岸友好桥梁。1990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默 (960~987)  林默,一名默娘,民间亲切地称她“姑妈”、“娘妈”或“妈祖”。莆田人。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被名为“默”,又称“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统军兵马使,弃官,隐于湄洲。祖孚,承袭世勋,任福建总管。父愿,宋初官福建都巡检。默娘聪慧过人,8岁从塾师读书,就能解书中大意。稍长,好诵经礼佛。她…… 详细++  汀州镇  长汀县汀州镇位于福建省西部,汀江上游,武夷山脉南端,是县人民政府驻地。辖区划10.6平方公理,设九个居委会,6.26万人.自唐以来就是州、君、路、府的所在地,是客家人祖地。是历史悠久的著名手工业城市,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赞美汀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市之一",1931年中央苏区设"汀州市",有红色小上海之称,一九九二年…… 详细++  林默 (960~987)  林默,一名默娘,民间亲切地称她“姑妈”、“娘妈”或“妈祖”。莆田人。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被名为“默”,又称“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统军兵马使,弃官,隐于湄洲。祖孚,承袭世勋,任福建总管。父愿,宋初官福建都巡检。默娘聪慧过人,8岁从塾师读书,就能解书中大意。稍长,好诵经礼佛。她…… 详细++  汀州镇  长汀县汀州镇位于福建省西部,汀江上游,武夷山脉南端,是县人民政府驻地。辖区划10.6平方公理,设九个居委会,6.26万人.自唐以来就是州、君、路、府的所在地,是客家人祖地。是历史悠久的著名手工业城市,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赞美汀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市之一",1931年中央苏区设"汀州市",有红色小上海之称,一九九二年…… 详细++

涂坊围屋

涂坊围屋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长汀县涂坊镇,还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围屋呈椭圆形,用封火墙砌成,除一扇大门和一边门外,全封闭,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围屋主体前是一个300多平方米的空坪,坪前是一个300多平方米半圆形池塘。客家人在千百年的创业过程中创造了这种家族团聚和谐的大围屋,可住几十户人家。下图中是围屋的主人涂竹琛,85岁了。老人说,他家几代人都住在这围屋里,围屋有300多年历史了。  长汀涂坊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0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被中央苏维埃政府授予“第二模范区”的光荣称号。汀连县苏维埃政府曾设在涂坊的赖坊村,中华村的黄家营、庵背头、曹田三个自然村为革命基点村。坐落在红坊村的“围屋群”与永定土楼类似,近年来不少国际友人来到涂坊考察,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涂坊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涂通今少将、原武汉军区第二政委张日清少将、原福建省军区副司令涂则生少将的家乡。  长汀涂坊围屋现存最为完整的是涂氏风如围屋。整座围屋以正栋前厅为中心呈中轴线对称布局,为客家传统的府第式建筑风格。大厅前面是一块鹅卵石铺就的露天地坪,此乃宗族内举行抬菩萨、唱大戏、舞龙灯、踩船灯、抬花灯等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坪前一口阔大的半月形荷池。沲边砌一道架花护栏,据老人说,当年池中金鲤翻浪,水中莲叶亭亭,叶上荷花灿烂,是围屋中人怡情养性,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除供观赏之外,池水还可作防火之用。  涂坊如今尚存十几座围屋,其中鬼子坪那座由上代号称“百万公”的涂氏富户兴建的围屋规模更加宏大,共有六排横屋,中后皆成圆拱,只是前半部分不及围起,总体上未成坏状。据老人介绍,共和国少将涂通今即出此屋。  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涂坊镇  涂坊又名丹溪,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涂坊成为长汀红色政权的中心,一度又改名红坊。地处长汀南部,东接连城,南邻上杭,是省苏模范乡,客家发祥地之一。全镇辖15个行政村,方圆166.9平方公里,总人口29146人,长汀至上杭公路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北接319国道和赣龙铁路,南连205线,建设中的龙长高速公路穿越全镇6个行政村,高速公路互通口在涂坊立足,互通口距集镇…… 详细++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为长汀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镇梅迳村。  何叔衡(1876—1935),湖南省宁乡人。1914年,何叔衡与毛泽东相识于长沙并成为挚友,1918年4月与毛泽东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并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共同发起成立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何叔衡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到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等;1928年6月,赴苏联出席中共六大,9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被编在特别班学习,1930年7月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1931年11月,奉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等参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领导工作;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2月24日凌晨,何叔衡、瞿秋白等一行从江西来到长汀水口,准备前往香港转赴上海就医,不料被国民党“清剿”部队发现。突围中,何叔衡为了不拖累大家而纵身滚下山崖,壮烈牺牲。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为六角亭建筑,占地面积112平方米。亭内置纪念碑,纪念碑于1964年1月建成,1992年2月移入,碑高2.5米,座高0.6米,正面刻着董必武题字“何叔衡烈士死难处”。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于1990年1月被长汀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长汀县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月被福建省民政厅公布为福建省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0福建省委、团省委和工农群众团体代表1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派代表任弼时出席并指导大会。张鼎丞主持大会。大会通过了《土地问题》、《实行劳动问题》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宣言,正式宣告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选举产生大会执委35人、候补委员13人,主席团执委9人、张鼎丞当选主席,阙继明、张思垣为副主席,历任主席还有钟循仁、吴必先。“省苏”下设土地、劳动、文化、工农检察、粮食、裁判、内务、财政等八个部,后又增设国民经济部、武装动员部。“省苏”的成立,标志着福建苏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长汀成为福建红色区域的首府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开展革命战争,建设和保卫苏区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36师师部驻扎这里。中国0早期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瞿秋白不幸被捕后,于1935年5月9日囚禁于此,6月18日在罗汉岭英勇就义。在长汀狱中,任凭-的百般利诱和劝降,瞿秋白坚贞不渝、毫不畏惧,充分体现了一名0员的高风亮节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同时,他用笔同-作斗争,写下许多诗稿,刻了许多图章,并写下了解剖性的自传性遗著《多余的话》,体现了秋白同志勇于解剖自己的0人坦荡胸怀。  该址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设《福建苏区首府——长汀革命历史陈列》、《汀州客家历史陈列》、《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历史陈列》、《共和国闽籍将军陈列》等基本陈列。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景区位于福建龙岩长汀县羊牯乡,依托于汀江羊牯乡流域、汀江支流而建,属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82.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8.5平方公里。  风景区处于汀江下游,水量丰富,水质清澈,水文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形成上游湿地景观、石滩地景观、岛屿景观、下游宽广水面景观,为观赏性较强的水系;由于地质作用,龙华山主要为花岗岩地貌形成,整体造型如鲲鹏展翅,造型突出,山顶已开发天子壁、龙嘴岩、天门石等地文景观,具有一定的稀有度,在周边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受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动植物种群丰富,没有工业污染,少受人为干扰,自然生态保护良好,植物茂密,整体形成较为原生态的生物景观;景区内龙华山海拔高,在不同时节形成云海、雾海等天象景观,结合汀江时而烟雨蒙蒙使整个景区仿佛一幅画,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汀州水电站为中型水电站,横跨汀江两岸,可利用开敞视野空间形成观赏性廊道,景观观赏价值较大。水库、水电站等水工建筑富含现代水利科技知识,可进行科普教育;风景区内人文景观类型丰富,寺庙景观有5处,古民居景观3处,节日庆典、客家山歌、客家美食佳肴等民俗风情,整体文化底蕴浓厚。  景区内各类型水利风景区相互组合,相互烘托,景观和谐、优美,既有多种类型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又有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浓郁的山村特色,水利风景区资源的种类、体量、价值在全省中上水平。  住宿接待:以景区周边的星级酒店为主,可满足游客吃,住,娱等。  周边美食:客家菜等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协会

长汀县博物馆

长汀县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汀县博物馆位于长汀县城关汀州镇兆征路41号,占地面积9306平方米,建筑面积2870平方米,展厅面积168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22人,管辖了县境内六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中央红色医院旧址——福音医院及毛泽东休养所;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毛泽东、朱德旧居)——辛耕别墅;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旧址——云骧阁;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周恩来旧居)——中华基督教堂;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刘少奇旧居)——张氏家祠。馆址设以“省苏”旧址内,是全省最早成立的县级博物馆。旧址内设有《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陈列》、《汀州客家博物馆陈列》、《共和国闽籍将军馆陈列》、《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历史陈列》等四个基本陈列,此外在所辖区旧址内举办有《医国先驱——傅连日章》、《红四军首次入闽》和《刘少奇在汀州》专题展。现有馆藏文物资料13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000余件。作为县级地方性宗合馆,除担负文物资料的征集、保管、陈列宣传、科学研究工作外,还肩负了全县文物保护管理的双重任务。两年来均被评为市、县级文明单位;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岩市文明风景景区;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被评为全省首批十四个“达标定级博物馆纪念馆”之一;2006年列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现已成为了福建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宣传岗口,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  景点位置  福建省龙岩长汀兆征路41号    汀州镇  长汀县汀州镇位于福建省西部,汀江上游,武夷山脉南端,是县人民政府驻地。辖区划10.6平方公理,设九个居委会,6.26万人.自唐以来就是州、君、路、府的所在地,是客家人祖地。是历史悠久的著名手工业城市,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赞美汀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市之一",1931年中央苏区设"汀州市",有红色小上海之称,一九九二年…… 详细++

红军长征第一村

红军长征第一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万五千里长征零公里处、红军长征第一村--钟屋村  位于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中屋村。松毛岭战斗指挥部旧址暨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建于清初。占地面积314平方米,厅堂式建筑。1934年9月,为保卫苏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近万名闽西地方武装在中央苏区“东大门”松毛岭阻击数倍于已的国民党军“围剿”,浴血奋战七天七夜。9月30日,红九军团等撤离阵地,在中屋村观寿公祠前举行誓师大会,告别乡亲,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这位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写中国革命最成功的外国作家,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有一句关于长征的话:“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道路的尽头为止。”  这个“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长汀钟屋村。  钟屋村,距长汀城43公里,是长汀县南大门,当年中央苏区的东大门,现有人口近4000余人。其境内的松毛岭,是东往龙岩、上杭、连城,西通长汀、瑞金、赣州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该村是著名的革命基点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毛泽东、-、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生活和战斗过;在这里进行了中央苏区著名的松毛岭阻击战;红九军团率先从这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步。  1934年秋,为粉碎-第五次围剿,-总司令率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屯重兵于此,执行中革军委保卫中央苏区的命令。1934年9月1日-3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在-总司令的指挥下,采用运动战,奇袭温坊,歼敌一个旅和一个团,共4000余人,取得中央苏区最后一次大胜战。因兴国告急,1934年9月11日,红一军团奉命救援兴国,留下红二十四师归红九军团指挥,继续驻守中复村。,不甘失败的蒋介石撤换了-东路军总指挥蒋鼎文,1934年9月23日,-东路军6个师在顾祝同的指挥下,配备飞机大炮向松毛岭发起猛烈进攻。我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及地方武装3万多人与数倍于我的-军展开了空前激战,用血肉之躯构铸了七天七夜的悲壮防线,以牺牲数千将士的代价,为红军长征赢得了宝贵的集结和转移时间。据《长汀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三年九月,东路军第三纵队指挥李延年,率6个师进攻汀连交界之松毛岭,先是红军总司令-督重兵驻守,防御巩固。至是东路军用飞机大炮猛烈攻打,红军败退。是役双方死亡枕籍,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  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这支刚走下火线的英勇铁军,吹响了长征的第一声号角,在观寿公祠前召开誓师大会,告别父老乡亲,率先实施战略大转移,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从此,走向抗日救亡前线,走出中国革命新局面。      南山镇  南山镇位于长汀县东南部。东邻连城县,南连上杭县,西连涂坊镇、河田镇,北接童坊镇。全镇土地总面积226.4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委员会,244个村民小组,8206户,人口37059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8894亩,其中水田26600亩;山地面积339645亩,其中有林地203323亩。200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4205万元,农业总产值12755万元,农民人均纯…… 详细++

水保科教园

  景区位置:福建省龙岩市319国道附近  景区介绍:  科教园位于长汀县河田镇罗地河小流域,319国道旁交通便利。科教园主要包括以下5个功能区:中心区20hm2、公仆园区20hm2、验区20 hm2、水土保持物种园区40hm2、对照区20hm2。  科普教育工作开展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与科研机构结合,为水保科研提供场所和服务;与宣传教育结合,为以中小学生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宣传普及教育提供社会实践场所;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相结合,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实用技术示范和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草种;与对外水保技术交流结合,科教园已成为我县水保协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接待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及兄弟县市水保技术人员来访,成为我县水土保持对外交流的窗口。  科普特色:规模较大、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展示内容丰富全面、科普形式多样。  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由长汀县水土保持站代管。从省、市下拨的治理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科教园建设和管理,专人接待负责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交通指南:长汀县→汀州大道→厦蓉高速公路→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  游客须知:接待时间为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00  住宿接待:以景区周边的星级酒店为主,可满足游客吃,住,娱等。  周边美食:三角豆腐饺,白斩河田鸡,麒麟脱胎,皱纱肉,糍粑等。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汀: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二十四师约2万多人守卫在这里。红一军团于广昌战役后,奉命东进福建建宁、泰宁,尔后抵达长汀;红九军团参加广昌战役后,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而留在长汀;红二十四师的前身是闽西地方武装组建成立的红十二军,1934年春在瑞金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直属总部独立第二十四师,在保卫连城战斗后到长汀。  1934年9月30日上午,红九军团在长汀钟屋村观寿公祠堂门前草坪召开群众大会,告知红军要转移,要乡亲们做好坚壁清野,并向赤卫队、少先队发送0、弹药。下午3时,红九军团分兵两路出发,经河田到长汀,在城内休整4天后,于7日晨抵达与瑞金相邻的长汀古城,当晚到瑞金。第二天拂晓到武阳。当天,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从中央带回消息,红二十四师及于都补充一团划为红九军团建制。10日,全军团集结在会昌朱子坝、狮子坝一带,次日向会昌北面的珠兰埠进发,休整5天后,于16日下午4时许出发,在夜幕中渡过濂江向西疾进,离开中央苏区。  红二十四师奉中央军委“10月份汀州城不能丢失”的命令,负责担任东线阻击任务,师领导组织地方游击队、赤卫队一起阻击敌人,直至11月1日汀州被敌占领。  红九军团司令部暨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观寿公祠是钟姓村民纪念先祖的老祠堂,清初建,系厅堂式土木结构,门楼重檐斗拱式,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314平方米。  红九军团司令部暨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观寿公祠于2005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8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长汀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汀州镇 长汀红色旧址群 汀州天后宫 长汀县博物馆 杨成武将军纪念馆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龙岩福音医院 辛耕别墅 汀州城墙 云骧阁 福建省委旧址 长汀客家宗祠建筑 汀州厦门大学旧址 黄氏丽园 民主巷李氏家庙 东门上官氏宗祠
大同镇 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 朝头岩大雄宝殿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古城镇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新桥镇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馆前镇 坪埔沈坊官厅 馆前沈宅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童坊镇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河田镇 长汀水土保持科教园 中街李氏下大屋 下街余氏家庙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南山镇 红军长征第一村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水保科教园
濯田镇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四都镇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涂坊镇 涂坊围屋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策武镇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三洲镇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三洲戴氏家庙 新屋下民居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铁长乡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庵杰乡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宣成乡 杨成武故居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红山乡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羊牯乡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长汀红色旧址群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涵前村 汀州天后宫 涂坊围屋 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亭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长汀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长汀县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 水保科教园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长汀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