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龙岩 >> 武平县 >> 中堡镇

中堡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梁野山白云禅寺

梁野山白云禅寺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梁野山白云禅寺位于武平县中堡镇坑头村,始建于宋,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重建。坐东南朝西北,由台基、大门、前殿、天井、大殿、两侧横屋等组成,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墙体、梁、柱均石构。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一柱。大殿内立八根元代大石柱,面阔三间,进深四柱。附属文物有清康熙十四年(1675)建的普通舍利塔。寺为罕见的元代仿木石构建筑。  中堡镇  中堡镇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境内东北部,距县城45公里。全镇辖21个行政村,6765户,28325人,土地总面积17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4万亩.山林面积20.1万亩,石灰石、花岗岩、金银铜等矿产资源丰富,石灰石储量8000多万吨,居全县第一,花岗岩石储量240万立方米,金银铜储量分别为12、1766、94815吨,潜在经济价值达到50亿元。境内……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梁野山自然保护区

梁野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平县境内,山系为武夷山脉最南端,南岭山脉东头,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过渡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7'~116°19',北纬25°04'~25°20',总面积14365公顷,是集物种与生态保护、水源涵养、科普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对外交流与合作、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野生植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1991年被武平县人民政府划为禁伐区,1999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组成复杂,类型丰富,植物群落有6个植被群、24群系、53个群丛。维管束植物种类有199科789属1742种,占福建省维管束植物的46.8%;陆生脊椎动物有30目85科370种,占福建省陆生脊椎动物的48.8%;昆虫有28目193科938种,大型真菌31科63属122种。区内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14种,野生动物有46种,列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名单的濒危种和易危种有1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1、2的有43种。  保护区有我国保存完好的特色资源和森林群落。一是南方红豆杉林。天然分布有近1万亩,从幼苗到胸径1.73m的南方红豆杉大树均生长良好,林内更新良好,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为国内外罕见。二是原生性钩栲林。钩栲为常绿阔叶林的伴生树种,较少成为建群种。在保护区孔厦村马头山有66公顷保存非常完好的原生性钩栲林,林内钩栲大树平均胸径达95厘米,为全国罕见。三是稀有的观光木林。观光木作为中国特有分布的木兰科植物,一般仅见零星分布于常绿阔叶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中,极少形成群落。在保护区内,首次发现了原生性观光木群落,面积达10公顷,局部大树多达11株,最大胸径115cm,平均胸径71cm,亦为全国罕见。四是过渡地带特征明显的动植物区系组成。泛北极植物区系的南方红豆杉、亮叶桦、水青冈,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的白背瓜馥木、黄桐、鼎湖血桐、绢毛杜英、华南省藤,主要分布于南岭山地的罗浮栲、硬壳桂、乳源木莲、乐东拟单性木兰等都在保护区内生长良好。一些种类越过这一区域不可见或少见。  同时,保护区是闽、粤、赣交界地区和武平县的重要水源地,是梅江、汀江的重要汇水区,为我县11个乡镇70%的人口和福建汀江、广东梅江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生态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00年1月,经武平县人民政府(武政〔2000〕文1号)批准,成立了梁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行政级别为副科级,下设4个科室、3个管理所,人员编制15人,由武平县林业局负责管理。2004年1月,经福建省委编办(闽委编办〔2004〕6号)批准,成立了“福建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构级别为相当副处级。其后,龙岩市编委、武平县编委分别以岩编办〔2004〕3号、岩编办〔2004〕47号、武编〔2005〕02号、武编办〔2005〕21号、武编办〔2007〕4号、武编办〔2008〕24号文,确定了内设机构、领导职数、人员编制和机构性质,内设7个科室站,下辖4个管理所,6个检查哨卡、1个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人员编制45人,机构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      地址:龙岩市武平县城厢镇梁野山景区  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瀑布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597-3339332;0597-3339333  官方网站:http://wplysnr.forestry.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lysbhq/index.html  开放时间:  夏天8:00-18:00;冬天8:00-17:30  

武平定光佛祖庙

武平定光佛祖庙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定光佛祖庙位于武平县岩前镇集镇。景区以定光佛像寺庙为核心,由狮岩、出米石等景点构成。定光佛祖庙是定光佛肉身(姓郑,名自严,今厦门同安区人)-转世成佛之地,圆寂前因保护客家人幸福安康而收到客家人敬仰,被奉为客家人的“守护神”,是定光佛信仰的发源地。

武平文博园

武平文博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文博园是正在规划建设的闽粤赣边客家文化生态城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闽粤赣边客家文化生态城建设项目的前期完工工程。  武平县文博园总投资3000万元,是闽粤赣边的文化宝库、武平对外以及闽粤赣边文博交流中心、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闽粤赣边文化艺术收藏品的交流集散地,也是武平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  文博园园区总面积104亩,建筑占地1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600万元气势宏伟,防唐代建筑,观赏性较高,值得去看看,内有武平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刘亚楼将军纪念馆、中央苏区(武平)纪念馆、海峡两岸客家艺术馆和情缘馆(知青馆)等5个馆 。内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图片,模拟场景,影像,采用多种展示方式,运用科技的手段将场景再现。  文博园纪念馆在施工工艺、建筑用材、布展理念等方面注重适度超前,采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元素,内设5个展馆,每个展馆既独立成篇,又有机统一,集历史性、鉴赏性和时代性于一身。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武平县博物馆

  武平县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现居于县级文保单位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机关旧址——梁山书院内,占地面积746平方米,建筑面积485平方米。馆内现有文物1232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33件、三级文物747件、一般文物243件、标本资料及未鉴定文物208件。馆内保存有1937年著名考古学家林惠祥教授在武平首次发现我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小径背及历年来文物普查发现的174处古文化遗址文物标本资料。  馆藏文物中有在本县境内出土的,保存较完好的春秋战国青铜剑及各朝代各种铜器、铁器;有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秦汉的石器、陶器;传世文物中有制作精美的玉佩、玉板指、玉饰件等;有雕工细腻,故事人物栩栩如生的漆金木刻、木雕;有元、明、清各种款式的瓷器;有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各种古钱币;有日本、安南(越南)钱币。革命文物中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军在武平散发的《中国0红军第四军军党部宣言》;有红四军政治部印发的《苏维埃组织法》;有苏维埃政府印章、红布旗、红袖章等;有武平藉辛亥革命烈士肖其章石墓志铭。  馆内设有武平革命史陈列室、文物库房、办公室、值班室。陈列室坚持每天开放,热情接待观众参观。观众有来自外县、外省市至海外侨胞、外国学者。年平均参观人数在1.8万人次以上。本馆自1991年以来每年都组织革命文物小分队,制作文物图片下乡、下厂矿、学校巡回展出。展出的图片有《八个红小鬼》、《武平藉老红军、老干部录》、《迎香港回归》、《迎澳门回归》、《武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展》等。多年来,与17所中小学校签订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合同书,帮助学校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室。1997年被县委、县府列入我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1年被0龙岩市委宣传部命名为龙岩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阳桥

  武平县东留乡大阳村有一座大阳桥,架造于大阳、泥洋、南坊等几个行政村的通衢处。桥建于何时,今已无可查考,但大阳桥名与大阳村名合二为一(大阳村,附近群众都称为大阳桥),可见桥史悠久。大阳桥系风雨桥,客家话叫荫桥,桥长39米,宽4米,高6米,木石结构。  大阳桥中央悬有一木板,-《重造大阳桥记》,文中说:“斯桥也可以蔽风雨,可以代舟楫”,真是方便行人。现在的大阳桥是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重建的,至今有150年历史了。  大阳桥两头都悬挂着同样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大块文章浮水面;下联为:阳春烟景锁桥头。这是取意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的句子而来,这里的大块即大自然也。   

武平狮岩

  狮岩,是武平县一处的石灰岩溶洞地貌景区,古时叫做南安岩,因山头的峰石形状像极了狮子,而改名为狮岩。  登上狮岩,进入岩洞中,可见洞内供奉着三尊定先古佛,岩壁上还有多处历代文人留下的墨宝遗迹。到达狮岩的顶峰,还可俯瞰泉水湖景观。  据《福建通志》记载:“仙姑世居武平南岩”,生于后晋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据《何氏族谱》记载,仙姑生时性质异凡,幼性清净,不饮酒,不食荤牲,长年隐居狮岩之中,一生矢不适人.她在南岩修真养性,传说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当时的善男信女不知其名,通称之为"仙姑"。  (图片来源:武平官方网)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碧水公园

  碧水公园位于武平县城南端,规划总用地面积1100亩,第一期规划用地420亩。整个公园规划根据地形地貌,划分为6个绿化景区和7个园林建筑群。碧水公园建设计划分两期完成,第一期主要完成东北和西北入口建筑群,锦洋古刹、桂花园、竹林怀春等建筑;第二期完成其他景区建筑群。  公园自1995年6月20日动工建设以来,已开通公园道路1900米,建成休息亭5座,石拱桥1座,东北入口大门及完成大雄宝殿基础工程和人工湖建设,使武平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摘掉武平无公园县的落后帽子,改善城区人们的生活环境。   

东留水库

  东留水库旅游农业观光园风光无限:武平县东留水库电站是龙岩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9亿元,装机容量2.5万千瓦,第一台机组已于2000年下半年投产发电,电站水库蓄水后,库区水面长8.04公里,水面面积1.86平方公里,库区内山地总面积1.27万亩,具有四面环山、依山傍水、湾岛相应的独特自然风景。  对开展林、果、牧、渔立体综合开发和旅游事业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东留是一个具冬暖夏凉独特小气候的乡镇)。库区距306省道2公里,距县城20公里,与江西赣州、广东梅州等地区毗邻,交通十分便利。   

梁野山云礤溪水利风景区

梁野山云礤溪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云磜溪水利风景区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山境内,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设计了溪谷瀑布、高山湿地、秀湖、山野村落等景观,形成了集养生度假、休闲娱乐、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科教拓展、宗教溯源等功能的“清溪飞瀑觅仙踪,琼林花海润古树”绿色生态养生福地品牌。云礤溪一线瀑布迭现,峡谷蜿蜒多变,谷中多为阶梯式的花岗岩山体,形成大量瀑布跌水,沿溪景致宛如仙境。谷中溪流随地势高低跌宕起伏,溯流而上,景点主要有“神牛瀑”、“草鞋陂”、“金鳌瀑”、“通天瀑”、“仙姑潭”、“五棵松”、“飞鱼瀑”、“无双瀑”“神龟瀑”、“披云瀑”、“佛光瀑”等三十余条姿态各异的瀑布,尽显人间飞瀑之美,是中国东南最美的瀑布群。

梁山书院

梁山书院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梁山书院位于龙岩市武平县平川镇政协巷。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书院坐北朝南,土木结构,由二进院落和东西厢房组成,占地746平方米。现为武平县博物馆。单进廊院式,左右各一列横屋。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院坪、前厅、天井、正厅。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悬山顶,土木结构。八字门楼,飞檐翘角,气势磅礴,凹嵌楷书题刻,时任知事唐志燮款署“梁山书院”、“光绪丙戌夏月”。  因毛泽东曾入住在此,开展红色革命座谈会,故梁山书院名气大震。如今书院建筑古朴依然,门前的茶花开放愈加娇艳。  (图片来源:侠侣网友聪聪日子)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平川镇   福建省武平县平川镇是武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闽、粤、赣边界山城——武平县城所在地。全镇土地面积33.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9.3平方公里、耕地5852亩,下辖5个行政村3个居民社区,镇中心位于东经116°05′48″,北纬25°05′50″,海拔269米,年平均气温20.3℃。 经近几年城区改造与建设,水、电、路、通信、文教卫生、休闲娱乐等用于生…… 详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

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5年12月正式获批试点建设。拟建的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涉及6个乡镇,以中山河、平川河以及东留水库、卦坑水库和下坝水库等“两河三库”为主体,规划总面积1529.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707.7公顷,湿地率为46.3%。中山河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较好,建成后既可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又可成为跨省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的典范。

邓坑桥

邓坑桥为武平文物保护单位。  邓坑桥位于武平县大禾乡邓坑村,是座单孔石拱风雨桥,长27米,宽5.2米,拱跨9.5米,有桥屋9间。从桥东面数起,第二间到第八间栋梁上均用墨汁写着“皇清乾隆乙未岁孟冬月鼎建……”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武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湘店刘家祠

湘店刘家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刘光第(1859─1898),四川省富顺县(今属自贡市)赵化镇人,祖籍来自福建武平,五世祖刘用琳于清初由武平迁四川富顺县,号裴村。家贫,少年丧父。聪敏好学,19岁应童子试,获全县第一名,21岁中秀才,23岁四川乡试中举,24岁(1883年)登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  任京官期间,虽生活清贫,但廉洁自律,一尘不染。敬业勤慎,政绩甚佳。公余闭门读书,不事权贵。尽管自己官声颇好,升迁无碍,但见国难当头,常自忧虑,以致缺眠少食。思救国救民之策,非改革弊政,兴新学、行新政不可。  甲午年,冒革职查办风险,-请太后勿干政,皇上下诏罪己。1898年,康有为开保国会,光第“翩然来为会员”。与同乡京官倡设蜀学会,讲求时务之学,并一再邀集四川京官及公车座谈,大旨以时艰至此,应急谋富强,而富强首在讲学云云。  1898年6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上谕,维新变法,并命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荐人才。陈与光第虽未谋面,闻光第声名,乃荐及光第。9月4日,光绪召见,刘光第力陈时势艰危与中外积弊。次日,光绪下诏赏他与谭嗣同、杨锐、林旭四人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在军机上与谭嗣同共值一班,“大相契”,与谭共署名以百口保康有为。在披阅奏章签署意见时,公允持平。  政变发生,四章京及康广仁、杨深秀同被捕,于9月28日(旧历八月十三日)被杀害于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临刑,光第崛强不跪,责问为什么未加审讯,即处极刑。神色淡定,视死如归。  刘光第文章、诗歌、书法俱佳。尝言:“诗文必无一赝语,斯不愧佳作。”他虽寡交游,其志多见之于诗文。后人集《衷圣斋文集》二卷、《诗集》二卷。中华书局于1986年出版有其诗文选集《刘光第集》一册。      刘光第 (1859~1898)  刘光第(1859~1898年)字裴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是清末维新派的著名爱国诗人。 祖籍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四川富顺赵化出生,系清初湖广填四川客家后人第七代。家贫,勤读,于光绪九年(1883)中癸未科殿试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任京官期间,虽生活清贫,但廉洁自律,一尘不染。敬业勤慎,政绩甚佳。公余闭门读书,不…… 详细++  刘光第 (1859~1898)  刘光第(1859~1898年)字裴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是清末维新派的著名爱国诗人。 祖籍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四川富顺赵化出生,系清初湖广填四川客家后人第七代。家贫,勤读,于光绪九年(1883)中癸未科殿试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任京官期间,虽生活清贫,但廉洁自律,一尘不染。敬业勤慎,政绩甚佳。公余闭门读书,不…… 详细++

刘亚楼将军故居

刘亚楼将军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刘亚楼将军故居建于清代,座北朝南,由上下厅、左右厢房和东西护厝组成。  刘亚楼将军故居为砖木结构、悬山顶四合院平房,二进三开间,有上、下厅,左右厢房,带东、西护厝。面阔24.19米,进深16.51米,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是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亚楼将军故居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外墙四周向外延伸20米为保护范围。      刘亚楼 (1911~1965)  刘亚楼(1910~1965年),原名刘兴昌。清宣统三年(1911年)2月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克芳是勤劳正直的农民。兴昌出生不久,母亲死于产褥热。房亲刘德香急人所急,将不满周岁的女儿抱给别人作童养媳,收养兴昌作养子。从此,兴昌改名刘振东。 振东8岁读私塾,9岁转入崇德小学。14岁进湘店高小,15岁进武平县立初中,16岁考入省…… 详细++  湘洋村  湘洋村是武平县北部最偏远的山村,是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将军的故乡,村平均海拔356m,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1674毫米,无霜期280天。该村距县城60公里,离乡政府2公里,省道205线穿村而过,全村分湘东片、洋泉片、石子砱下和龙归寨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868亩,山林面积22463亩。 湘洋村设有1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28户,总人口2728…… 详细++  刘亚楼 (1911~1965)  刘亚楼(1910~1965年),原名刘兴昌。清宣统三年(1911年)2月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克芳是勤劳正直的农民。兴昌出生不久,母亲死于产褥热。房亲刘德香急人所急,将不满周岁的女儿抱给别人作童养媳,收养兴昌作养子。从此,兴昌改名刘振东。 振东8岁读私塾,9岁转入崇德小学。14岁进湘店高小,15岁进武平县立初中,16岁考入省…… 详细++  湘洋村  湘洋村是武平县北部最偏远的山村,是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将军的故乡,村平均海拔356m,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1674毫米,无霜期280天。该村距县城60公里,离乡政府2公里,省道205线穿村而过,全村分湘东片、洋泉片、石子砱下和龙归寨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868亩,山林面积22463亩。 湘洋村设有1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28户,总人口2728…… 详细++

灵岩道南楼

灵岩道南楼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岩道南楼位于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1941年建,坐东北朝西南,二层合院式方形楼房,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前、后楼各五间,两侧厢房各三间房屋和二间楼梯,以环廊相连,均三合土墙体承檩,前、后楼悬山顶。  岩前镇  岩前镇[1]位于福建省武平县南端的低山丘陵盆地,东经116˙08‵,北纬24˙55‵。与广东省梅州市毗邻,是闽西连接粤东的交通枢纽,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全镇总面积184.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3万亩,林地面积19.95万亩,辖16个行政村,人口3.8万。205国道贯穿镇境南北,距梅州72公里。是经省政府批准享受沿海开放政策的工业卫星镇,也是闽西……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中堡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田坑村

----

下村村

----

悦洋村

----

芳洋村

----

上济村

----

小岭村

----

远富村

----

乌石村

----

岭头村

----

中堡村

----

新化村

----

大吉村

----

罗助村

----

互助村

----

梧地村

----

朝岭村

----

林坊村

----

章丰村

----

新湖村

----

朱坊村

----

中堡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