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宁德 >> 蕉城区 >> 洪口乡

洪口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支提山

支提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导 游 位于宁德市西北50公里处,离福州127公里,它是霍童山的主要部分。“支提”在梵语中的意思就是“聚集福德”。佛教经典《华严经》记载:“东南方有山名曰支提,有天冠菩萨与其眷属一千人常住说法”,还说“不到支提枉为僧”。山上共有四个游览区,分别是支提胜场(支提寺)、瀛洲击水、霍童洞天和那罗延窟。    介 绍 支提寺是公元971年为吴越王钱俶所建。寺内存有明永乐、万历御赐“千圣天冠”铁佛、“鎏金大毗卢”铜佛,五爪金龙紫衣以及“北藏经”等稀世之宝。明代以来,此地被誉为“仙巢佛窟”。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位于支提山下的洪口乡莒洲村在古代被称为“瀛洲”。这里有一条长20公里的溪一直流到霍童镇。这条溪共有九曲三十濑,沿岸有勒马回朝、金钟覆地、半卷珠帘、新妇下轿、龙珠浮动、鱼溪圣井、双虹饮洞和黄蜂出洞等景观。乘船在溪中行,会经过多处急湍奔流的地方,十分惊险,因而称为“瀛洲击水”。霍童山原名霍山,据传西周时期,有一位霍桐真人曾在此-。唐天宝六年(747年),敕封为“霍童洞天”。山上有大小童峰、霍要洞、摘星台等景点。那罗寺位于虎贝乡,始建于唐代,寺为木架两层结构,上无片瓦。附近有罗汉洞、古佛塔、狐猿叫月、五鸟攀枝、九龙盘、开法台、观音织布、珍珠帘等景点,组成了“那罗延窟”景区。  门 票/开 放 时 间 30元

洋中古镇

洋中古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洋中古镇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西部,省道宁古线贯穿境内,镇区所在地海拔34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清水秀,是蕉城区西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是以生态农业及加工为主,集商贸、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宜居城镇,素有“蕉城好西乡”的美誉。  洋中古镇汇集了洋中溪、东山溪、陈洋溪等三条溪,镇区环布鹫峰山脉的东南佘脉,山峰形态各异,形成了诸如”盘龙青狮“、”白象饮水“、”-蹲距“等景观。古镇人文积淀丰厚。人才辈出,是福建第一位丞相周导,国子先生周斌,忠节大人陈纪的故里。清代的陈翼谋曾盛赞洋中”地灵人杰境弥清,甲弟蝉联喜气迎“,洋中也被誉为”文献之里“。2016年3月洋中古镇景区成为我区第四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洋中镇  洋中镇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西部,省道宁古公路贯穿境内,土地面积153.3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7974户,33107人。镇所在地海拔34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清水秀,是蕉城区西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素有“蕉城好西乡”的美称。   洋中有显著的区位优势。离闽东中心城市蕉城区仅28公里,离漳湾集装箱码头仅40公里,随着宁古线新线金涵至石…… 详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上金贝“中华畲家寨”

上金贝“中华畲家寨”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福建上金贝“中华畲家寨”景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距宁德市中心6公里,海拔325米,风景秀美,是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及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生态村、福建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国家AAA景区。这个村寨,是个纯正的畲族行政村,畲族风情浓郁,人文历史悠久。内有明建文帝陵,千年古寺金贝寺,金贝十奇等。  交通  自驾路线:宁德市区沿104国道行驶约5公里抵达上金贝景区。  公交路线:宁德市区可乘坐漳湾线、六度线至南阳实业集团公交站下车,换乘19路公交车至上金贝公交站,抵达上金贝景区。  开放时间  8:00-17:30。  景点位置  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42号  

三都澳斗姆风景区

三都澳斗姆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斗姆岛有吉祥岛、幸福岛之称,岛民幸福生活,岛上的海蚀景观惟妙惟肖,海景丰富,令人流连忘返。海蚀景观有中国沿海最大的中空象形螺壳岩,有变化神奇的迷宫洞,有金元宝、状元帽、寿桃等体现人生五福全景的石景,还有仙趾石、母子石、斗姆石城、黄鱼朝天、金龟上岸、风动石、脚动石、斗姆显灵石画、巨鲸石等独特海蚀景观,鬼斧神工,一步一景,一石一景,几乎每块石头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充满了灵性,令人流连忘返。自成景观的“宝螺号”海鲜垂钓休闲中心集观光、垂钓、餐饮、休闲、购物为一体、环境独特,坐在微微荡漾的渔排上,可以把酒临风、品尝海鲜,可以垂钓、赏鱼、购物,别有一番风味。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东南部,距城30公里  类型:洞穴地质地貌湖泊岛屿/半岛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593-2888284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  三都澳斗姆岛景区成人票 45元  三都澳轮渡成人票 60元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三都镇  宁德市辖镇。1966年设三都公社,1980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14公里。面积80.8平方公里,人口2.6万。辖松岐、港口、新塘、坪冈、玠溪、黄湾、礁溪、象溪、秋竹、城澳街、城澳里、西湖、三坪、寒垄、鸡公山、斗帽、仙竹、猛澳、七星、白匏、南澳、礁头、鱼潭、虾荡尾、青澳、大湾26个村委会和都澳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对虾、海带、淡菜、紫菜…… 详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宁德东湖水利风景区

宁德东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宁德东湖水利风景区东起金马海堤-金蛇头码头,西接福宁北路,南达塔山路-南湖滨路,北至闽东中路-北湖滨路。总面积4.4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91平方公里,包括环东湖南、北岸公园和大门山、乌龟山、金蛇山等“一湖两岸三山”景观。风景区湿地面积较广,是水鸟觅食与栖息的理想场所。二十五孔水闸和金马海堤,是宁德中心城区防洪防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中心城区的生命线。

霍童古镇

霍童古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霍童古镇历拥有千年历史,古镇原名霍山,因西周霍桐真人-于此,故得名。霍童镇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小镇边上的霍童溪终日流水涓涓,镇上至今保留着糖罐小卖部、木雕等传统的明清木板房店铺,古老宅院散发着古朴的气质,人们的生活安宁祥和。  民俗霍童线狮、霍童铁枝、“二月二”灯会分别被列为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霍童线狮被福建省推为十条民间艺术游线路的民间戏曲艺术游节目。  霍童镇内具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支提山森林公园。同时,霍童古镇还被列入省旅游局公布评定的省第三批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名单,荣获中国名镇网“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旅游名镇”、“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驴友好评名镇”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霍童村  因霍童山而得名 。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驻地在市西北部,距市驻地47公里,天下第一山西北侧。海拔30米。原有霍童 、坂头、坑里、黄土岭、祖师堂、落头山等10个自然村,现辖1个村,四个片区,41个村民小组,1778户8856人。耕地面积3784.6亩,林地12368亩。农业以种植茶叶、水稻为主,果品以柑桔为主。除从事农业外,主要从事经商、手…… 详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宁德洋中水利风景区

宁德洋中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洋中水利风景区以水库、山潭、河流为依托,结合周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核心项目占地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东至三溪电站水库,西至林坂村溪尾水库,北至陈洞村龙潭瀑布,南至东南溪。景区内交通条件便捷、自然生态多样、文化底蕴深厚、水力资源丰富。  景区内水系蜿蜒迂回,常年绿水如绸、波光粼粼,时而穿梭于天然石滩之间;时而汇聚成宽广的水面,水体景观丰富多变。另有天然落差达百余米龙潭瀑布,沿峭壁飞泻而下,峡谷幽深,水深凝动。水因山而活,山因水而秀。景区内天山、棋盘顶、展旗峰等山峰屹立四周,环顾水面,山体起伏变化无穷,青山与绿水相融,河湖山水组合巧妙,风光旖旎,为景区的核心。  同时,景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极高,林下植被多样,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现存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水松、栲、柳杉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穿山甲、眼镜蛇、大灵猫等。附近茶园面积8000多亩,是荣获国优产品的“天山绿茶”的主产地;草场近三万亩,是建设畜牧业基地的优良场所。  洋中水利风景区划分为管理服务区、梦里水乡休闲区、古村落文化展示区、水生态涵养保护区、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滨水休闲带等六大块,整合开发龙潭瀑布、林坂水库、三溪水利自然景观,打造宜居的城市水环境,形成集历史文化展示、特色农业观光体验、滨水休闲游憩、水利科普教育、水上娱乐、康体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风景区。  景区按照科学合理开发,现已建成“梦里水乡”休闲园、北洋现代农业观光园、好西乡广场、小长潭、影视基地等。在“梦里水乡”休闲园,河水清澈见底,江畔风景秀丽,花红绿柳,沿河修建的竹制凉亭、走廊、0、延岸的凉亭、吊桥、石凳、庭院等都别具特色。踏着干净整洁的青石板小路,悠悠前行,竹建筑一字排开,翠竹深深,娴静清爽。凉亭与天山茶楼掩映在竹林深处,酌一壶清茶,品人生百态,置身其中,茶香与竹香缠绕其中,似述说着博大精深的“天山绿茶文化”。还可以到“梦里水乡”美食长廊品尝洋中猪蹄冻、光饼、拌粉、生姜、黄粿,回味无穷。  洋中镇  洋中镇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西部,省道宁古公路贯穿境内,土地面积153.3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7974户,33107人。镇所在地海拔34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清水秀,是蕉城区西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素有“蕉城好西乡”的美称。   洋中有显著的区位优势。离闽东中心城市蕉城区仅28公里,离漳湾集装箱码头仅40公里,随着宁古线新线金涵至石…… 详细++

霍童支提山

  霍童支提山位于宁德市城西北50公里处,是霍童山的主要部分,省级风景名胜区。支提,梵语“聚集福德”。支提山历史悠久,早在唐天宝六年(747年)朝廷大封天下名山大川时霍童山受到封表,自此后史籍中把霍童山列为中国名胜三十六洞天之一。明《闽都记》有:“闽境之山,西则武夷,东则霍童”之记载。  霍童支提山共分4个游览区,即:支提胜场、瀛洲击水、霍童洞天和那罗延窟。支提寺建于宋开宝四年(971年),历代重修,历朝帝王敕赐寺名,5次钦差太监赐物修寺。现存有御赐文物如“千圣天冠”铁佛、“鎏金大毗卢”铜佛以及佛教经书等。198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支提寺所处的支提山,海拔800多米,周围耸立99峰,全山有700多个景点,被列为“支提胜场”一组景区。  支提胜场游览区是以支堤寺为中心的岩、洞、泉等观赏游览区。支提寺于宋开宝四年(971年)为吴越王钱淑所建,历代帝王曾四次敕赐寺名,五次钦差太监赐物修寺。现存有御赐珍宝、“千圣天冠”铁佛、“流金大毗卢”铜佛以及佛教经书等。寺迄今千余年,历经兴衰,仍为我国一大禅林,闻名海内外。198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佛教重点寺观。支提寺所处的支提山,耸立着99峰,最高峰华顶峰海拔1299.9米,全山有景点700多个,著名的有九十九峰十六岩,七洞四林五大泉,三井四湖又四池,五石四台九龙潭。是闽东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  景点位置  福建省宁德市城西北    霍童镇  宁德市辖镇。1958年设霍童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缘,距市府23公里。面积165.8平方公里,人口3万。霍童溪横贯全境,自古是屏南、周宁2县木材、毛竹运输要道。辖霍童、郑厝、文湖、湖头、石桥、大石、凤桥、小石、兴贤、胜门、外表、柏步、坑头、上洋、梅溪、后洋、桃坑、里后山、吴松、溪南、邑坂、枇杷洞、东岭23个村委会和洞天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 详细++

迷宫洞

  迷宫洞  迷宫洞,由于海进期海水侵蚀,使岩石周围出现水土流失而形成的洞穴。长约300多米,上方有一个入口,下方主要有三个出口。光线从石缝中透入,给黑暗的迷宫开了许多“天窗”。洞内蜿蜒曲折,怪石嶙峋,忽宽忽窄,有的地方宽阔可容百人,有的地方狭窄仅容侧身而过。石涧悬崖非栈道不通,危壁贴身非护栏不过。迷宫洞共分九层,分别名为仙居古屋、第一出口迷藏道、金侣雀桥、陡壁悬梯、冲天碧榕、潺潺洞泉、海底鱼池、迷宫出口、石窟休闲等。  冬天进洞钻出一身暖汗,夏天进洞却又清凉舒爽。当你在洞内探险,历经种种惊奇险境之后,走出洞口,看到明媚海景,突然会有大声呼喊的愿望。迷宫洞是斗姥风景区最有吸引力的景点之一,游客游览之后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相传,很早以前,这里还是海螺姑娘与玳瑁幽会并成家的地方。他们在迷宫洞演绎了一场千古爱情神话。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不远处就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情侣亭,玳瑁和海螺姑娘曾在此赏月观海,卿卿我我。从情侣亭往下可与第三出口相连,并通过海滨栈道直抵螺壳岩。  二十世纪30年代,由叶飞等著名革命家领导下的闽东红军,在三都澳开辟了闽东海上交通线。迷宫洞作为其中一个秘密据点,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军需物品都是藏于洞中,受敌人追捕的同志也是安置在这里而后转移。因此,迷宫洞还有红军洞之称。

三都澳

  三都澳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境内,是一个出海口只有2.6公里,内部海域面积达714平方公里的奇特海湾。三都澳沿岸有宁德市、福安市、霞浦县和罗源县,东边由东冲半岛,南边由城澳半岛拱卫,西边是正在崛起的闽东中心城市宁德,北边有太姥山余脉,素有“五邑咽喉”之称。  三都澳风光旖旎,岛屿错落,山奇石异,神话故事传奇多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三都澳海景壮丽,斗姆岛、青山岛、三都岛、七星白礁古猿人、鸡公山、笔架山等风光、遗址、传奇等都久富盛名。其中,斗姆岛斗姥景区是三都澳旅游区已开发的最具吸引力的一颗海上明珠。岛上螺壳岩、金鼠跳崖、犀牛望月、金元宝、斗姥迷宫洞等景点,游客赞不绝口。  傍晚的三都澳异常迷人。沼潮蟹小心翼翼地从藏身了一天的泥洞里钻了出来,很快,你难以计算它们的数目,而滩涂上,四五只捕蚝鸟正从容地享受着生蚝大餐。它们拥有华丽而高贵的羽毛。被夕阳染成金色的海浪不厌其烦地敲打着岩石,海面上,传来“突突”的引擎声,那是供给淡水的小舢板,来为这座壮观的海上城镇的居民补充生活用水。太阳渐渐地消失在山头后面,金色的海浪转眼间变为优雅的浅蓝,渔排上的木屋开始漫溢出温暖的鹅黄色灯光,海面上,还是有马达的声响,那是晚归的渔民,船头的渔灯在长时间曝光的胶片上拖出了优雅的线条。  门票  45元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市区东南面30公里处  

第一旗山

  第一旗山峰顶上立碑,上面刻着“宁德第一旗”。第一旗峰,海拔1497米。第一旗山脉,系展旗峰山脉,清代版《宁德县志》上记载,展旗峰自屏南,历天湖、钟洋突出高峰,其形如旗。

瀛洲仙池水利风景区

  景区位置: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西北部  景区介绍:  洪口乡瀛洲仙池水利风景区水域面积8.92平方公里,库容4.5亿立方米,水流清澈,碧色连天。洪口电站大坝上游储水,水深库阔,蓝天倒影、两岸青山,形成壮美的“高峡平湖”景观,配合周边“石笋凌霄”景区优美的自然景观,水库文物搬迁形成的人文景观,具备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风景区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良,水库盛产香鱼、草鱼、鲢鱼、鲤鱼等,且肉质鲜美。水库不时偶有白鹭掠过湖面,一旦被惊扰,便腾空飞起,拎起一层白浪,令人目不暇接,一年四季,绿意盎然,水声潺潺,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季节的变换。清晨云雾飘渺,水上渔排若隐若现;黄昏夕阳西下,江面洒满万道金光,景区风貌更为迷人。站在高处,远眺茫茫湖面,周围高山,可感薄雾缭绕,犹入仙境,令人留连忘返。景区内不仅有独特的风景及民俗,更有丰富的人文胜迹。明清时期,瀛洲是蕉城通往外地的古驿道和商贸集散地,一度繁华。革命战争年代,这里还是闽东主要的革命根据地,著名的地下交通站“花篮飞渡”、“红军灶”、“古炮台”、“战楼亭”等遗址,至今保存完好。更以“瀛洲古村”、“飞舟击水”、“独木冲浪”的瀛洲三绝而闻名遐迩。

斗帽岛

  斗帽岛  三都澳又名三沙湾,位于宁德市东南部,距城20公里,为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五邑咽喉”,海域面积714平方公里。由城澳半岛、官井洋、复鼎洋及三都、青山、斗帽、白匏、鸡公山等19个岛屿组成。水深波平,腹大口小,能停泊数十万吨巨轮。10公尺以上等深水域173平方公里,可开发深水岸线72公里,均居世界首位。孙中山《建国方略》称之为世界“最深不冻良港”。  这个举世瞩目的天然巨港,犹如一颗明珠,在浩瀚的东海之滨熠闪光。他不仅具有郭沫若先生所称赞的“水深港阔似天湖”的天然港口条件,而且还是风光旖旎的庄旅游胜地。  斗帽岛有七座山岗呈北斗之状,枢、璇、玑、权、玉衡、开阳、摇光其形如勺如柄,斗之名得以生。海上观岛,中高边低呈帽形,因此又称斗帽。又传因岛上曾祀奉北斗七星和紫微、勾陈星君之母——斗姥娘娘,而名斗姥岛。  斗帽岛面积0.64平方公里,处三都澳咽喉,五水归流,潮音天成。登高处,官井洋、东吾洋尽收眼底,山川形势纳于目前,素为闽东风景旅游胜地。斗姥风景区落于岛中,是三都澳风光绝异之处。

兔耳岭

  兔耳岭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堂义村后山,与第一旗山山脉相连,山势以,草甸,石怪,松奇,陡而不险,高而不危。  兔耳岭,景色迷人,山坡奇特,此山野兔很多.野兔容易逃脱,不容易被猎,当地猎人称为,兔耳岭,  兔耳岭是第一旗山景点之一,旅游路线正在规划中。。。。尽请期待美景总会成为现实,游客纷纷而来,“盼着政府来开翻,岭上开满杜鹃花”,“构建大旅游,保护古村落”,自然村的人文,风俗,建筑,景观,森林,要得到全面的保护,是留给子孙后代保贵的文化遗产.  兔耳岭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堂义村- 后山,与第一旗山山脉相连,山势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险,高而不危。松为凉亭 石做椅,凉风做伴,赶走夏的炎热,看着层山叠嶂,云山云海,彷如仙境忘世俗,踩着茅草,空旷无垠,红尘琐事旷野中,蓝天碧草美无暇。  矮小的芦苇,春夏皮绿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独特的风景,四月开满杜鹃花,日出登山,抬头观看天空,有祥云出瑞,喜从天降,是神话般的美景 ;旅游登高最佳去处。

蔡威事迹展览陈列馆

蔡威事迹展览陈列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蔡威事迹展览陈列馆位于宁德蕉城区,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典型闽东古民居,由蔡氏家庙附属建筑区和蔡威故居两部分组成。2005年蔡威故居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福建省四大红色名人故居之一。2008年7月1日,展陈馆正式成立。  蔡氏家庙仪门正上方,挂着-同志于2008年1月亲笔手书的“蔡威事迹展陈馆”红木贴金匾额一块,长2.7米,宽0.35米。仪门正面两侧板墙上,挂着省、市、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面牌子。  与蔡氏家庙一墙之隔的,是蔡威故居。主体建筑分前中后及最后四大座。这是蔡威曾祖父蔡步銮(清朝议大夫、晋封通奉大夫、候选知府)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为四个儿子兴建的。  蔡威事迹展览陈列馆  故居正厅北侧前后两间是蔡威出生地点和他与薛品渲伉俪的卧室,也是蔡威童年少年生活及从福州、宁波、上海求学和参加革命活动回家时的居所。现卧室基本保持旧时风貌。  故居内,一幅《蔡威生平足迹图》展示了蔡威的主要革命足迹。他于1907年出生于福建省宁德县(今蕉城区)。1922年至1925年,先后求学于福州格致中学、浙江省宁波中学和上海惠灵英语专科学校。1926年冬,由中共福州地委介绍回宁德,开展党的活动。1927年,在福州被捕。8月保释出狱,往上海寻找中共党组织,化名“蔡威”。1931年上半年,蔡威参加上海党中央特科无线电训练班学习,熟练掌握了无线电技术,同年11月,受党中央派遣,与宋侃夫、王子纲等同志秘密进入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此后,他成为了一把“隐形利剑”,屡建奇功。  隐形的赫赫战功  展馆中,一把剑柄上写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利剑,是镇馆之宝。一旁,一台老旧的电台发报机,则是蔡威建立赫赫战功的武器。  蔡威从1931年11月抵达鄂豫皖苏区政治、军事中心——河南新集,到1936年9月牺牲,先后担任中央军委鄂豫皖分委会参谋、红四方面军二台台长、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局长。在无线电通讯技术侦察、情报破译、电台机务以及人才培养上,他屡显奇才,屡建奇功,为红四方面军乃至整个中国工农红军的高层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支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蔡威在无线电通讯技术侦破方面的杰出贡献,对鄂豫皖苏区及川陕时期红军的通讯工作,特别是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为确保红军主力部队信息畅通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1935年3月,蔡威负责的红四方面军二台担负全军的无线电技侦工作。同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北上。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因为部队需要,身为无线电技侦专家的蔡威先后三次过草地。他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确保电台正常工作;他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地0、破译敌军无线电通讯密码,为中央红军顺利北上指明方向,被徐向前、陈昌浩等将领誉为军中“千里眼”和“活菩萨”。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后,也对二局给予高度评价:“二局,好样的。有了二局,红军长征就像夜里行军打灯笼。如果没有二局,长征胜利是难以想象的。”  不幸的是,恶劣的战争环境以及长期忘我工作,严重损害了蔡威的健康。1936年8月底,他染上了重伤寒。9月22日,当部队到达甘肃岷县朱尔坪村时,无情的病魔夺去了蔡威年仅29岁的生命。  英雄“现身”引后人敬仰  由于地下革命和无线电技侦工作的特殊性,蔡威牺牲之后,他的真实身份成了一道难以破译的“密码”。然而,共和国没有忘记他,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深情寻觅在进行。  陈列馆内,一柄蔡威家藏石达开宝剑,是破译这一“密码”的关键。  1984年,党中央决定抽调部分老干部赴各省开展整党工作,时任中顾委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宋侃夫闻讯,主动请缨来到福建。他根据蔡威生前对他讲述的一些身世情况,其中包括这把祖传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佩剑,推断蔡威是福建人。宋侃夫把寻找战友亲属的重托,交给了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几经周转,1985年3月,终于在宁德找到了蔡威的亲属!同年6月,马文波将军亲自带领总参三部有关同志莅临宁德进行实地调查、核实。11月4日,福建省政府根据中央办公厅和国家民政部的批示,正式追认蔡威同志为革命烈士。  1998年5月18日,在国家民政部和福建、甘肃两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蔡威烈士的遗骸从岷县朱尔坪村被迎回宁德蕉城。当烈士遗骸抵达蕉城时,数以千计的父老乡亲,肃然起敬,夹道迎接。  目前,蔡威事迹展陈馆二期工程已全面落下帷幕,增加红色文化回廊、场景式浮雕、中堂国画,增设第二展室,更新展板内容,改进了展板及陈列表现形式。  (吴旭涛颜凑文/图)

洪口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莒州下村

----

吴峰村

----

金山村

----

莒州上村

----

库山村

----

吉垅村

----

花兰村

----

洪口村

----

大道头村

----

朝阳村

----

洪口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