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翠屏湖 | 翠屏湖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古田翠屏湖位于县城东郊,距城关3公里,属亚热带气候,湖中烟波浩淼,空气清新,四季如春,水域面积达37.1平方公里,蓄水量为6.41亿立方米,水质碧澄(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三十六个大小岛屿,隔水相峙,沿湖有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内外公认的"顺天圣母"陈靖姑祖庙临水宫。湖畔有千年古刹、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圆瑛法师-地极乐寺。湖中有群鹭翔栖被誉为"爱情之岛"的白鹭岛。还有湖心岛上欧美风格的别墅,是人们度假、疗养的好去处。仙爷庙、弥勒寺、天皇寺、极乐喷泉、深藏在山腹中迷宫般的地下发电厂等景点,风格各异,特色显著,每年引来众多的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地区的客人来此朝圣、旅游和观光。 翠屏湖即古田人工湖,位于古田城东郊,即建于1958年的古田溪水库,为全省最大貌一新的人工湖,因其在翠屏山下而得名,面积为37.1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6亿多立方米,湖内分布着24个自然岛,岛上种植四时佳果、花木扶疏,风景秀丽,有“胜似太湖”之美誉。 翠屏湖于古田县境内。古田历史上是福州“十邑”之一,距福州仅一百公里出头,现归宁德地区管辖。古田县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但其现在的县城却只有四十几年历史。原来,五十年代,出于战备的需要,中国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古田建成了第一个地下水电站——古田溪水电厂,电厂大坝蓄水后,古田老城除城区山顶上英国传教士建的一座别墅外全部淹没于水下,形成一个人工湖,取名“翠屏湖”。古田新县城则是在老城附近另择址兴建的。 出古田县城东行三公里,烟波浩渺的翠屏湖便出现在眼前。翠屏湖水域面积三十七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两倍半,船行湖面,湖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清澈可人。据导游介绍,翠屏湖地处人烟较少的山区,几无污染,加上湖区周围植被保护良好,没有水土流失发生,湖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当年英国传教士建别墅的山头如今成了翠屏湖的核心景点——湖心岛,从码头乘游船约二十分钟就可到达。岛上的欧式别墅建于一八九八年,灰砖青瓦,临水而立,建筑物保存完好,现被辟为“翠屏湖度假村”。湖心岛四周芳草凄凄,是垂钓、烧烤的好地方,岛上果树、竹木茂盛,颇有田园风格的小木屋点缀其间,令人流连忘返。翠屏湖系山中之湖,从湖中望山,东南向的文笔峰,西北向的五华峰和东北向的羊角峰,形成三峰鼎立,为湖光山色之奇观。湖中岛屿隔水相峙,有的绿树成荫,花草扶疏;有的果园如林,茶山铺翠;泛舟其间,如入桃源胜境。是旅游、疗养、度假、避暑的理想之地。 翠屏湖内共有大小岛屿三十六个,最有灵气的当属“白鹭岛”。“白鹭岛”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树木分外茂密,每年四至十月,都有数以千计的白鹭、灰鹭在岛上栖息、繁殖,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翠屏湖不仅自然景观秀美,更有众多宗教、人文景点散落湖滨,如弥勒寺、天王寺、仙爷楼、四忠祠、城隍庙、极乐寺等。翠屏湖畔,有座极乐寺,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寺内有大雄宝殿、法藏经阁、斋堂等古建筑,山门“极乐寺”三字是原国府主席林森所题,,“大雄宝殿”则为圆瑛法师弟子、大书法家赵朴初所题。两旁有原全国佛教协会主席园瑛法师题联“得到此中真极乐,不知何处是西天”。198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极乐寺”开放后,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上海佛教协会等国内外佛教各师长老僧先后莅临参观朝圣。 湖东面的大桥中村内有座始建于唐贞元八年(792年)的“临水宫”,为海内外各地顺懿(临水宫)祖庙。据《古田县志》载:“闽县下渡陈昌女陈靖姑,精通法道,护国佑民,除妖消灾,闽王感德,赐宫女为神婆”。后人立碑记,建庙宇,并编入《闽都别记》,后几经兴废,现已修葺一新,朝圣者络绎不绝。 古田县交通便利,汽车、火车、闽江客轮均可直达古田。 翠屏湖位于福建省会福州的“后花园”古田县城东郊,距城区3公里,距福州2.5小时车程。1958年,国家在此兴建“一五”计划重点工程、我国第一座地下水电站——古田溪水电站,筑起长412米、高71米的大坝蓄水,淹没了逾千年历史的古田旧县城,形成了水域面积达37.1平方公里、蓄水量为6.41亿立方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四季如春;湖面烟波浩淼,空气清新,水质碧澄,素有“福建太湖”、“福建千岛湖”之美誉。 地址:宁德市古田县城东湖溪东门路26号 类型:湖泊 开放时间: 7:30-17:00(每年11月-次年2月份为下水期,本段时间湖水偏低)。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
齐云寺 | 齐云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田齐云寺被0宁德市委定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列入宁德市旅游局"闽东苏区山海红色旅游景点",200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把齐云寺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对外开放.齐云寺已经成为集革命文化,自然景观,古代建筑和宗教文化于一体的闽东旅游好去处. 齐云寺建于北宁三年(1066年),位于凤埔与平湖交界,离古田新城20公里,地理条件优越.东靠古田翠屏湖,毗连宁德三都澳;北接屏南白水洋,延伸周宁鲤鱼溪,是通过古田火车站对接黄山、武夷山国家红色旅游线路必经之路。这座千年古刹,寺宇巍峨壮观,殿亭布局合理。建有大雄宝殿,地藏殿,韦伏殿,观音堂、积善堂、客堂,还有莲池宝塔,放生池。去年又增设了红色革命据点纪念堂。寺内塑许多金光闪闪的佛像。寺前竖有清乾隆三十八年福州府古田县正堂的“仁谳”石碑;寺门两柱刻制“齐皆积享先三宝,云可霖福四方”的对联;两条浮雕彩龙,巧夺天工。寺外还建有土地殿、迎客亭、半山歇息亭、水尾亭;去年又在寺前竖立一尊高大的石雕送子观音。 住持敏喜法师福安人,十三岁出家为僧,当年叶飞等在福安市兰田村周围开展游击活动他为游击队联络与通风报信,被称为“红小和尚”,一九五七年正月十三日接任齐云寺;现年八十八高寿。二零零六年四月十九日由三十岁秀庄法师接任住持,县党史办、旅游局、各寺院法师及信士到场,举行隆重交接诵经会。 齐云英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登记为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每年佛旦,古田、建鸥、屏南、南平、宁德等地香客数百人聚会诵经。老一辈革命家重回旧地,温顾当年战斗情景。该寺周围景物保护良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青少年吸取革命历史知识,振奋时代精神和观赏自然生态的一个社会主义精神;也是振兴老区经济的一个新举措,具有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因此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被纳入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红色旅游网络规划之中。 齐云寺自然景观秀丽,气势雄伟,峻山高耸,峰峦逶迤,起伏连绵,状若遨游归来的巨龙。山上青松翠竹,浓阴如盖,随风摇曳,宛如翠浪翻空;树荫深处,不时传来鸟语阵阵,别有情趣。登上高峰,触目所见,丛林葱郁,薄雾缥缈,一派幽雅独特的景色。山下是一片片果林,暮春桃花似霞、李花如雪,夏来挂果满枝,香气袭人。农家庭院菇房长满一朵朵形似牡丹、色白如雪、晶莹剔透的银耳,为景区增添三分秀色,构成了别有洞天的生态旅游景观。夕阳西照,层林尽染,晚风吹拂,令人心旷神怡。月夜寺院灯光闪烁,好似人间仙境,让人眷恋,难怪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诗人和香客前来观光,留下许多美好诗篇。 这座千年古刹寺宇巍峨壮观,殿亭布局合理。建有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堂、积善堂等。去年又增设了红色革命据点纪念堂。住持敏喜法师为福安人。当年叶飞等在福安兰田周围开展游击活动,他为游击队联络与通风报信,被称为“红小和尚”。 ◆重温历史 齐云寺因雄踞高山,屹立云间而得名。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翠,山道错综莫测,古瓯、古屏公路绕山而过,为兵家必争之地。1931年至1934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等同志,受上级党委派遣到福建发动农民武装斗争,建立地下党组织。解放战争时期,闽东北游击纵队曾在齐云寺一带频繁活动。1947年5月,古田人民游击队周道纯执行闽东北地委的指示,带领十多名游击队员进驻齐云寺,开展秘密活动,向周围乡村农民灌输革命道理,发展游击队伍,组织农民开展武装斗争。齐云寺院海波、海平等法师,为游击队安排吃宿,提供手电筒等日用品;帮助打听消息,看风放哨。驻寺一个月,游击队在古瓯公路温洋山中埋伏,截获了-测量车一辆及物资,胜利回寺。之后又在铁场地段与-军队进行激烈枪战。齐云寺成为闽、浙、赣游击队的重要联络点。1986年4月2日,古田县老区办公室授予齐云寺抗战时期“红色革命联络点”荣誉匾。 现今的齐云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登记为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每年佛旦,古田、建鸥、屏南、南平、宁德等地香客数百人聚会诵经。老一辈革命家重回旧地,温顾当年战斗情景。该寺周围景物保护良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青少年吸取革命历史知识,振奋时代精神和观赏自然生态的一个好去处;也是振兴老区经济的一个新举措,具有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因此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被纳入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红色旅游网络规划之中。 |
古田溪山书画院 | 古田溪山书画院为文化旅游景点。 五十年前,古田旧县城东北郊外两溪交汇处的沙坂高地处有座建于宋淳化二年(991)的溪山书院,朱熹曾在此讲学,并题匾曰“溪山第一”,曾圮于水,明清两代曾重建、重修,清代每年盛夏这里是诗人雅士吟哦之所,1952年为大水冲毁,1958年建古田溪水库,溪山书院旧址亦随之沉入湖底,人们总是念念不忘。五十年后的今天在原溪山书院不远处的翠屏湖后垅后岛建起溪山书画院,真是令人欢欣鼓舞。 从湖滨码头乘溪山号轮船航程20分钟,就可望见后垅后岛上一座巍峨耸立的主楼和卫星拱卫式的别墅群点缀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 下船后,从南朝北沿石级而上,直奔古香古色的书画院主楼,进入正门,青石门边镶嵌着朱熹手迹的对联是:碧海开龙庄,青云起雁堂。横批是溪山书画院院长-堂书写的“溪山书画院”五个大字,门内天井是鹅卵石铺成的。靠上厅旁的天井中有巨石,石上又现朱熹笔迹“引月”两字,上有仿朱熹笔迹“溪山第一”四个大字。 由左右两走廊可通向边厅和正厅。登数级上正厅,这是一个面积二、三百平方米的大会场,两列咖啡色桌椅有序,前面有一对高2.4米的大青花瓷花瓶,瓶上绘制着名画“清明上河图”,画面栩栩如生。大厅两旁有8间小房间,或作办公室、寝室、或作卫生间,大厅上面直通屋顶,楼上两边回廊通往8个小房间,还有曲径小梯通往三楼玲珑小房间。登楼凭栏遥望湖景,令人心旷神怡。 主楼东面是单独成座的单层“凝翠轩”,轩里有一中等会场,毗邻有厨房和玲珑的数间膳厅。 书画院不负盛名,目前其中已搜集到不少名家书画作品。在主楼大厅里有一张高1米宽5.8米的巨幅翠屏湖风景照,令人陶醉。省美协副主席、武夷画院院长张自生一张浓墨风景画和省书画院院长曾贤谋等名家联合绘制的风景图都别具一格。省文联主席许怀中题词:“溪山尽画图”;省委-部副部长陈济谋题词:“艺海游龙”都引人注目。我县书画家在其中也大显身手,全国优秀中学美术教师朱大鹏绘的高80公分、宽1.2米“旧县城全景图”,再现被淹的旧城景观,令人目不忍离。古田一中教师刘-绘画“单荷图”很引人欣赏,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年书法家杨安细在凝翠轩门前题联:“临风对月常得乐,把盏吟诗尽抒怀”。别具一格。 走下主楼,浏览了拱卫在下方的六座别墅群,每座临湖,规格统一,占地近100平方米,含地下室各共四层,从二层至四层各有一间会客厅,共有8个房间,各座别墅除了有居住功能外,还各有不同分工,如2号房为“美容足浴室”、3号房为“休闲酒吧”、5号房为“水上运动服务室”、6号房为“茶吧棋牌室”,它们各司其职,各有相应设施,如5号房由于开展水上运动需要,备有脚踏船、橡皮船、平板船、浮排、还有100多号存衣柜,足可供游客尽情水上娱乐。 游书画院眼福不浅,听院长介绍艰苦创业建院的过程更动人心弦。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宣传部、文化局等单位,旨在不断加强全县文化建设氛围,敢于白手起家筹建溪山书画院。县政府拨给一块18亩山地,书画院蓝图设计出来了,缺乏建设资金,他们到处奔走,向省、市有关部门求援,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多争取到资金130多万元,终于建成1200平方米的主楼。在建设过程中,精打细算,把整体装修工程,切块预算,单项包干,到源头采购材料,如市面售价每块7元的瓦片却从生产厂家以4.2元采购来。 建了主楼,再建配套的别墅房经费更难筹措了,只好发动社会能人筹资建造,采取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统一规划,建成委托书画院管理,收益分成,建每座别墅投资30多万元。终于建成六座别墅群,构成了美景如画的溪山书画院整体。 |
凤林祠 | 凤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凤林祠,也叫李氏宗祠,坐落于古田县杉洋镇西南3公里处。唐天祐二年(905)创建善院,置前后洋田赡之,立祖祠。后唐天成四年(929)改建善院,曰凤林。由入闽四世祖李灞创建。迄今已1100多年。凤林祠规模宏大,是蓝田八景之一,举目远山则层峦叠翠,近观水景则清秀徊旋。祠东有石柱高耸,乃唐时旧物,诉说当时的辉煌。祠门两侧立32副旗杆碣,均为历代科名登第者所立,至今保存完好,蔚为壮观。 步入祖厅始祖座、厅壁上有宋代理学家朱熹墨迹“忠孝廉节”四字,均为1.2米见方,还有朱熹四句条副墨迹“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野图新;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并有著名书画家李若处的国画两幅。 “俎豆千秋垂庙貌,簪缨万世仰宗风。”这副由原-省长兼督军李厚基撰写的凤林祠对联,记述着凤林祠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沉淀。 凤林祠坐落于古田县杉洋镇西南3公里的凤林山下,是李氏奉祀入闽始祖李诲的祠堂。祠堂三进进深,占地2500平方米,始建于唐天佑二年(905年),距今刚好1100周年,几经修葺,巍峨雄伟,是古田县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十邑名祠之一。 凤林祠内文物内蕴丰富,保存着宋、元古碑,是研究历史沿革和宗祠文化的宝贵资料。大理学家朱熹的手迹为祠堂增色不少。祠前原有直径0.6米高4至7米的巨型石柱13根,现存9根。还有高0.8米,宽1.2米,长7米巨型石槽两条,都是北宋崇宁间(约1105年)的古凤林寺遗物,如此庞然大物对于研究古人在艺术与建筑史上成就有很高的价值。 凤林祠也记录了李氏自唐末入闽后1200多年来的兴旺与辉煌:入闽始祖李诲乃唐开成二年状元。从宋代至清代,凤林祠李氏后裔中涌现过丞相、尚书、郎中、驸马、提刑官等清官廉吏60多名。古田县开科进士就是杉洋的李蕤。凤林祠 杉洋镇 古田县辖镇。1958年设杉洋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面积205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杉洋、夏庄、远地、梨洋、溪门、白溪、宝桥、松洋、善德、康宁洋、珠洋、浮洋、芹尺、叶洋、东吉、岭里、东双、坂斗、横山、楼下、洪湾2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电力、竹编、食用菌加工、石板材、茶叶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油柰、桃、李、蘑菇…… 详细++ |
古田临水宫 | 古田临水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至清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中村,距县城39公里。 临水宫是一座风格别致的仿唐代宫殿建筑,始建于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后经元明清历代重修扩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分布国内外各地临水宫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水宫是祀典道教女神,海内外公认的“顺天圣母”陈靖姑的宫殿。 临水宫依山建筑,红墙绿瓦,参差错落,气势恢宏;与周围层峦叠嶂遥相映照,更加雄伟壮观。全宫占地200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正门嵌有“敕赐临水宫”匾额,山墙上有双龙戏珠,虎子尝泉等浮雕。宫内分前后左右四分殿:前殿南墙设两重仪门,越数级台阶达大院,院内存有古戏台、钟鼓楼、拜亭和正厅,以精雕细刻的廊柱、雕梁、画栋、斗拱扶摇而上,形成大小藻井。正厅中间供奉着相传以陈靖姑真身所塑造的神像;左殿是太保殿;右殿塑有三十六婆官像;后殿由陈母葛夫人殿、梳妆楼、三清宫组成。临水宫周围还散存着与陈靖姑身世相关的百花桥、梳妆桥、顺天府宫、夫人潭等10多处遗迹,是人们探幽访古,游览观光的胜地。近年来,许多美、英、法、荷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港、澳、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学者、专家、游客纷纷到临水宫考察旅游。 |
平湖回龙寺 | 平湖回龙寺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平湖回龙寺,据《古田县志·名胜志》(民国版)记载:“回龙寺在十八都下墩里清同治间建。”迄今将近200年历史。该寺占地面积计8亩(约480平方丈),地处平湖镇新舫村西南,离平湖镇新开发区仅1里左右。早年,这里依山傍水,建有正殿一座,巍峨宽敞,寺后三面青山古木参天,林荫蔽日,寺前绿水回萦,潺潺流淌,环境清幽,深邃宁静,曾是僧侣参禅修道,前清秀才生员潜心求学,信士进香礼佛胜地,香火历久不衰,故被收入县志记载篇内。抗日战争时期,闽东北人民游击队,也曾在这里过路驻足。 百年来,经过多次重修,不断扩充,该寺先后续建有观音楼、弥勒厅、大厅、僧房、香客宿舍、厨房、卫生间各一,建筑面积共623平方米。寺内佛祖、观音、弥勒、十八罗汉金身璀璨,一切设备较为齐全,可供数百人同时进香、会餐。目前,由释印铨法师住寺主持,每逢节日,佛事活动,新舫村部分老年信士都热心义务帮助,管理有序。 随着平湖新开发区的建成,该寺周边人口倍增,信众日益增多,特别是平湖至达才(黄孝敏烈士故居)、端上(圆瑛0师故里)、富达(少数民族聚集村)水泥路修通,贯穿寺脚,交通便捷,商贾、旅客、参观者往来更加频繁,进香朝拜日益增多,香火日益旺盛。 |
凤亭村 | 一本书和一座房 说起林耀华,或许你会听到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民族教育家,是与费孝通齐名的一代宗师、学界泰斗等等称谓,但在众多的身份和光环背后,他的另一个身份却鲜为人知———“古田的儿子”。 古田县凤亭村是世界著名的人类学、民族学专家林耀华的故乡,这个村庄因为林耀华先生的名著《金翼》而被世界人类学学术界所熟知,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而后,古田成立了林耀华研究会,并且组织修缮林耀华故居。去年10月,林耀华故居——金翼之家落成。作为一座乡村故居博物馆,这个具有我国南方富裕农家典型建筑风格,坐拥六扇三进阶梯形、二弄三层带有炮台的建筑物,重现了《金翼》书中的时代画卷。 走进金翼之家,气势恢宏的石牌坊、古色古味的屋檐和墙帽,青石铺地的厅堂和天井,雕刻精致的门窗,还有林林总总、古风古韵的农具、桌椅、器物,仿佛令人看到了当年的“金翼之家”的兴旺,也感受到了这座“东方神庙”的祥和。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
临水宫 | 古田临水宫始建于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是我国道教“三奶”之一陈靖姑的祖庙,也是闽地道教的发祥地之一,由宋至清,历代均有维修,现存建筑保留明清建筑风格。该建筑由戏台、拜亭、正殿、后殿,及两侧的厢房、钟楼、鼓楼等有序组成,整体格局保存完好,是我省境内少见的整体风格保持完整、整体风貌协调一致的宫庙古建筑群,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年代特征,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及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
幽岩寺 | 幽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幽岩寺位于鹤塘镇北五里雷锋山下,距镇区公3公里,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6年)幽州僧法宝建。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兵毁。二十三年僧幼海重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再建。现建筑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僧元积所建。门题“岩际境皆幽、云窥色相;山门灯不息,月照禅心。”大雄宝殿书系历史名人联名句:“月在上方书品静(张说)”心持半偈万缘空(郎士元)等 寺内原有两座石塔,今存一座,宋元丰年(1080年)建,庆元六年(1200年)倒塌,嘉泰六年(1206年)重建。高约13米,塔基周长16米,八角九层,顶置小九层石刹。每层八面浮雕坐佛,须弥座每角刻力士。束腰壶门浮雕戏狮。形象生动。是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和艺技的结晶。1991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幽岩寺内建于北宋元年的石塔,高13米,是我省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石塔之一。 |
“孝友无双”木牌坊 | “孝友无双”木牌坊为文化旅游景点、国家级森林公园。 “孝友无双”木牌坊位于鹤塘镇区中心位置,为节女黄九姑而立,建于明历壬了年秋(1612年),至今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一次。198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亦已拨款重修一次。1986年,古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木牌坊为杉木结构楼阁式骑坊建筑。原四大桂三间三楼阁。其高约九米左右。台基占地面积53.5平方米。中间为单檐王脊顶。下有泥塑人物,花鸟等各式木刻图案。上层用如忌方斗托拱,层层出挑。以承托栋檐受力,次间为单檐悬山顶,脊下有彩绘。重型独特,构造奇异。此乃祖先巧匠大师巧夺天工之佳作。 |
仙山牧场 | 仙山牧场位于县城西北部与古田、建瓯两县交界处,离县城60多公里。牧场现有面积3万多亩,可发展至10万亩,被誉为“北方少有,南方仅有”的高山牧场。 仙山牧场属山地缓坡稀树草场, 平均每亩有黄山松15棵左右,千姿百态,令人称奇。仙山牧场海拔941-1472米,场部海拔1260米,坡度15-30度,年平均气温13,极端高温31.5,极端低温-12.5,常年流水的山涧有20多条,素有“花溪”之称。 山上云雾天气多,湿度大,水源充足,牧草丰茂,盛产竹笋、蘑菇、蕨、草莓、棘胸蛙、“坑头婆”鱼等山珍,为江南难得的草原旅游胜地。 景点位置 福建省屏南县宁德仙山牧场 |
古田吉祥寺塔 | 古田吉祥寺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居福建十大名塔之一的古田吉祥寺塔原在旧城吉祥寺门前,1958年因建古田溪水电站蓄水库,按原形迁建于新城松台狮公山。该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间两度重修。后因雷霆震撼,塔身欹斜,民国24年雪峰寺主持圆瑛法师捐募重修。塔为实心石构,通高25米,基宽7.7米,八角9层楼阁式须弥卒底,基层八角雕有八尊武神,2-9层第层八面均设佛龛,内雕座佛,佛龛两边石雕各种花草鱼虫,飞禽走兽,造型淳厚古朴。1961年5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保护碑一块。1984年,省政府拨款增建八角石构护栏,保存完好。 |
狮岩 | 岩有一洞,可容数十人,洞内涌道纵横、石柱笔立、钟乳悬垂,泉露滴敞。狮岩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属石灰岩溶洞地貌,因形似狮子而得名。古称南安岩,曾列入中国名胜词典。登狮岩,进到洞口,便是古佛殿,正中供奉三尊定先古佛。岩壁上刻有北宋丞相李纲所题的“灵洞水清仙可仿、南安木古佛洞居”。古佛殿后有一曲径经过“通天第一洞”,此地凉风袭人,洞内有许多大自然造化的石狮、石象、石猴、石龟等,岩顶上刻有“人世篷壶”四字,相传是乾隆皇帝所题。狮岩前方有一个天然泉水湖,名字叫“蛟湖”,清澈如镜,“蛟潭涌月”是这里有名的夜景。 |
廖厝廊桥 | 廖厝廊桥群目前已引起省内外专家关注,以鹤塘田地桥为代表,其长度、跨度在全国现存的木拱廊桥中均列第一,其落差也属最高最险。2004年底被批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破格作为福建省第六批省保国保名单。2005年,田地廊桥被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时,古田廊桥群将作为福建省古廊桥群项目,列为下一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卓洋廖厝的徐州桥、杉样的亭下桥,鹤塘溪边村的蓝溪桥,都将列入其中。 |
古田杉洋 | 古田杉洋——闽东最大的自然村,古称蓝田,虽然古朴不起眼,可这里的余、李、彭三大姓氏从中原南迁,到此定居的历史都在千年以上。 南宋时期,中国政治中心南移,赋予杉洋良好的机遇。南宋理学家朱熹避“伪学”之祸,潜踪杉洋,在蓝田书院讲学,给这里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此这里崇学之风蔚然,“先贤过化之乡”的美称由此而来。南宋后期,这里拥有当时名列古田八大书院的“蓝田”与“擢秀”两座书院,吸引了侯官(福州)、古田、屏南、宁德、罗源、闽清的学子远道而来求学。扼腕的是蓝田书院———这个在八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古迹却在1976年毁在大火之中,留下朱熹的“蓝田书院”石刻,惋叹地告诉人们这个村子的古远与不凡。可慰的是这里曾出过“半”个状元———南宋绍熙元年龙飞榜状元余复,余复祖籍杉洋,因随祖父余丕游学而寄籍宁德。据说为了这个状元,当时的宁德与古田两个县令争夺不休,最后还是朝廷出面调停,两县都有份,县令全嘉奖,皆大欢喜。清朝道光年间杉洋出了个抗英英雄林朝聘。据各姓族谱不完全记载,唐宋时期这里就出过几十名进士、武举,真可谓山河毓秀,地灵人杰。 杉洋不仅人才济济,而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个旅游观光避暑的好去处。难能可贵的是,杉洋至今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且不说这里原有全县惟一一座绕村三里的村镇古城堡,也不说这里有二三百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宅,就是聚居这里的余、李、彭、林四大姓氏的各自大祠堂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余、李两大祠堂,都有千年历史,皆列福州十邑名祠。钦准所建的林氏宗祠现为林朝聘纪念祠,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祠中种玉阁,与文昌阁及蓝田书院的魁星阁,乃是杉洋三大名阁之一。李氏凤林祠始建于唐天佑二年(905年),是古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根耸立于凤林祠前古代石柱,高度4-7米、直径0.6米。另有宋代巨形石槽2条,其中一条长7米,高0.8米,宽1.2米。凤林祠前几十米处有林朝聘的坟墓,林则徐女婿江西巡抚沈葆祯特为之撰写碑志铭,为林墓增色不少。 占地3300平方米的余氏蝉林祠,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狮岩山麓,距杉洋3公里,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960年),祠堂巍峨壮观,背倚“蓝田八景”之一的“狮岩积雪”,祠前矗立历代科名旗杆石碣数十副,祠内有宋徽宗御书的“檀越主尚书堂”匾(现为仿品)和御赐的“状元及第”匾。院内一株奇花,树高三米多,岁首开花,花朵卷而不舒,色紫,团团簇生于枝干,犹如一朵朵红银耳,待到春末,花谢方长叶子,古田乾隆版《县志》载:“此花名叫苾芣,即是《诗经》中所谓的‘视尔如荍’的‘荍’……奇哉奇哉!”此地海拔千米,蝉林祠古联“五六月里无暑气,二三里外有樵声”,生动地描绘出这里的气候与景象。宁德、古田、福州等地客人慕名一游,在蝉林休闲农庄尝农家饭菜,喝陈酿米酒,流连忘返,无不赞赏。 |
廖厝温泉 | 距离卓洋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的廖厝温泉是闽东唯一的温泉,凡是到过这里沐浴的人,对这里的温泉无不赞不绝口。临近温泉处有一条小溪,小溪水清澈见底,潺潺有声。过了小桥,便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这里一边是枝叶青翠,藤蔓蜿蜒,碧苔遍染;一边是鸣泉响濑,银瀑碧潭,鱼群翕忽。实在是休闲漫游的好天地。 沿溪行一两百米便见几座红砖青瓦房,房子周围便是深层地下水,受地热增温后,沿断层烈隙上升冒出地表而来的。这里有两处涌口,源源不断冒出40℃左右的热水。按温度分,属中温泉;按含矿物质成份,属硫磺泉。现砌造五间浴池及一个露天大汤池。浴池温泉从管道引出,热气弥漫,温泉冲浴,让人真有“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感受,水是滑溜溜的,身上的水珠耸身一摇即落。在此沐浴,实在令人留连忘返。 1995年乡政府为发开发此项目时,曾请求省地矿局支持,后来经过努力,省地矿局派出技术力量进行了地质初级勘探,打出二口90米深井口,抽出部分地下温泉水,为分析温泉具体含量提供了基础。据测定,廖厝日出泉量800吨左右,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卓洋乡 古田县辖乡。1957年属鹤塘乡。1963年设卓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53公里。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卓洋、林前、秀峰、独蜂、文洋、廖厝、半山、吉洋、前洋、京峰、下地、树兜、曹沪、沽洋仔、洋塔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发电、石板材、电热毯等厂。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蔬菜、桃、柑橘、油柰。.…… 详细++ |
地区 | 景点 |
---|---|
唐宦村 |
---- |
赖墩村 |
---- |
玉源村 |
---- |
新舫村 |
---- |
平湖村 |
---- |
乔洋村 |
---- |
玉库村 |
---- |
溪坂村 |
---- |
钱坂村 |
---- |
前进村 |
---- |
上进村 |
---- |
中院村 |
---- |
院坪村 |
---- |
溪州村 |
---- |
南岭村 |
---- |
梅洋村 |
---- |
端上村 |
---- |
山头顶村 |
---- |
下嵩州村 |
---- |
后岩村 |
---- |
达才村 |
---- |
官州村 |
---- |
嵩州村 |
---- |
富达村 |
---- |
招坑村 |
---- |
银坑村 |
---- |
兰塔村 |
---- |
后洋村 |
---- |
端溪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