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宁德 >> 寿宁县

寿宁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西浦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西浦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犀溪镇下辖的一个村,位于寿宁县东北部,地处闽浙交界,省道双湖二级公路途经本村,东靠渡家洋村,南接仙峰翁坑,西与大安镇泮洋村为邻,北与犀溪村接壤,距寿宁县24公里,离镇所在地0.5公里,是一个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西埔村旧名下犀溪。全村土地面积12.0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9亩。现有539户2161人,下辖彭太洋自然村,共16个村民小组。西浦村被评为“省级园林式村庄”和“省级文明村”称号。西浦村四周高山环抱,秀峰林立,海拔338米,本村粮食作物以水稻、蕃薯为主,经济作物茶叶、榛籽;水果类:板粟、杨梅、桃子、雪李、葡萄、柚。本村茶厂生产的无公害绿茶“宫山仙蕾”誉满省内外,畅销全国;本地盛产板粟粒大,易脆,味甜深受青眯。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犀溪镇  寿宁县辖镇。1958年设红旗公社,1970年更名犀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1.6万。寿宁、泰顺公路过境。辖犀溪、李家山、武溪、山后、磜坑、赖家洋、大王前、西浦、仙峰、甲坑、渡家洋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油茶、茶叶、花菇、竹木。.…… 详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寿宁南山风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南山风景区位于寿宁南阳,由金鸡山、南山顶、赤陵洋、紫云山、龟湖五个风景区组成,拥有明代古刹龙岩寺,明代文学家、寿宁知县冯梦龙塑像,寿宁革命圣地赤陵洋,闽东第一铁索桥----龟岭索桥.  千年古刹----三峰寺座落在鳌阳镇西南部,四面峰岫起伏,它首枕后山,状如荷花倒悬,面对峰岳,势成三足鼎立,故得名。该寺系宋初钦命少宗伯陈洪轸捐产创建,经历代重修,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殿、念佛堂、山门亭、钟鼓楼等,整个建筑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现保存着千年历史的宋代大清石香炉、纯铜观音座像珍贵文物,香火旺盛,游人络绎不绝。位于城冶县衙旧址的"冯梦龙宦寿旧址"碑、戴清亭,及冯梦龙在寿宁为官时修复的东门城墙、东坝、升平桥等是研究冯梦龙的重要古迹。现正在建设的三峰公园是县镇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本着"新、绿、雅、趣"的标准,融古今于一炉,集人文自然于一体,是一个可观赏、可游览、可访古、可瞻仰、可朝圣的综合旅游休憩之地。  

下党村

  下党村是寿宁县2014年唯一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村庄,村落面朝下党修竹溪依山而建,村落呈梯形分布,房子层层叠叠,交错有序。青山巍峨绿水缠绵,山水之间,木拱廊桥横跨其间,形成了“廊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鸾峰桥是下党的名片,也是古时下党村民勤劳智慧的结晶。鸾峰桥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五年(1800)重建,是世界已知单拱跨度最大的贯木拱廊屋桥,“从形式到内涵,都极具感人的艺术魅力和实用价值”。而下党溪如一串明丽的项链将鸾峰桥周边散落的散发着珍宝般气息的下党古村落及文昌阁、王氏宗祠、龙坑溪石拱桥、福山观音堂、马仙宫等历史文化建筑一一串联,置于幽深的沟壑、繁茂的山林、青翠的溪涧中,无限风光旖旎。  文昌阁是下党村的文教建筑,旧时村里王氏子弟就在此苦守寒窗。阁高三层,坐南朝北,建于清道光年间,八角形重檐攒尖顶,穿斗式木梁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两度徒步到下党乡调研,先后就参观过这两处古建筑,还在鸾峰桥上现场办公、用餐和午休,亲自参与了建乡工作。  在村的对岸,有一岩石贴山直立潭中,高20余米,白色的纹理均匀地上下蔻了三圈,岩体中空,形似饭甑,村民们都叫它饭甑岩。每当山洪暴发时,激流撞击岩石,水雾便从石腹中阵阵冒出,犹如蒸饭时散发出的缕缕蒸汽。传说这块石头有灵气,兆征人丁兴旺。历史上,下党曾经出现“百口同居”的人家。  清道光初年,下党村王国桢是国学生,有兄弟6人,生有11子,至玄孙五,至玄孙五代人全部建在,共100口,福宁府知府郑家麟闻知此事,清道光6年(1826)亲自到下党村王宅视察。郑知府见五代同堂,百口同居属实,王夫人贤惠,遂“举报申详各宪大人,咨部汇题奉旌表,钦赐给匾建坊,名登省志,千载扬芳”。匾曰“百口同居”、“五代同堂”,“国学生王国桢偕十一子于道光丁亥年(1827)元月吉旦立”,现王家祠堂尚存“百口同居”、“五代同堂”、“功在家国”、“三槐堂”等四块牌匾。  走进古村落,村内的古民居,乌瓦黄墙,鳞次栉比,布局错落有致,石径蜿蜒其间,周边有山水田园烘托着,使村庄显得古朴而厚重。“豪华落尽见真淳”,下党,是一个让人心底安静澄明的地方,穿行其中,犹如穿越历史时空,远离凡尘。  近年来,下党声名鹊起,先后得到中央、省、市、县各级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2014年11月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8月入选中国乡村旅游首批国家级乡村品牌;2015年入选宁德市十佳旅游特色乡村、十佳旅游精品线路。目前,下党村正积极准备申报创建国家3A级景区,力争将其打造成为集红色文化、群众路线文化、廊桥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区。  (图片来源:下党村政府官方网)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犀溪漂流

  犀溪文化生态旅游是以犀溪流域为纽带,以文化和生态为基础,以廊桥和古建筑为特色,北起犀溪乡外山村及牛当山,南至仙峰村,西至笔架山,东到长岗头山脊一线,并包括甲坑、石竹州一带,面积约17.8平方公里。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包括西浦文化园林村、犀溪古建筑群、犀溪水域风光带、甲坑红色旅游地、笔架山山地风光带、石竹州峡谷等。犀溪漂流位于犀溪溪头六公里处,是暑假旅游的好去处。漂流行程5公里,落差170米,漂流全程两个多小时,漂流道具为皮筏艇。漂流所经漂床经过专家精心设计,在漂流中的皮艇有时腾空有时潜水,时而又要经过上百米长的隧道,漂流线路被安排得精彩刺激。犀溪漂流的起、终点还连串起平坑户外拓展区、横石(龙井峡)景点、下坪景点、百丈漈景点、龙潭景点、月亮湾景点、犀溪古村景点和福寿廊桥等八个景点,让漂流之行和山水之游融为一体,形成一次玩乐和赏景兼备亲水体验行。  犀溪漂流既有漂流的狂野飞驰,又有休闲自得的自然氧吧,当你在体验动感刺激的游玩项目之余,还可欣赏目不暇接的自然风光,享受天然氧吧的负离子新鲜空气,拥抱和亲吻大自然,尽情地放纵心情,享受自由和轻松,让人“尽抛尘世事,回返自然中”。犀溪乡地处福建省寿宁县东大门,是福建省重点老区乡,以溪下游石磜留有犀牛蹄涔得名。犀溪乡有一条古老的廊桥(转福寿桥)和历史悠久的石板桥。同时近年来犀溪乡新建旅游业,建立了漂流等娱乐项目。位于犀溪乡犀溪村上游的生态文化漂流有“海西第一漂”之美称,游人们均评价其“惊险刺激却有惊无险!”。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犀溪镇  寿宁县辖镇。1958年设红旗公社,1970年更名犀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1.6万。寿宁、泰顺公路过境。辖犀溪、李家山、武溪、山后、磜坑、赖家洋、大王前、西浦、仙峰、甲坑、渡家洋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油茶、茶叶、花菇、竹木。.…… 详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小托水库,又名韶托水库。位于福建省寿宁县清源乡小托村,始建于1958年。总库容量42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77万立方米。  小托水库为寿宁县游泳协会健身基地  小托水库中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国一级保护动物——“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属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记录11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生命周期由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阶段组成。栖于淡水,故又名淡水水母。直径约2厘米,钟形身体的边缘有数百根短触手。螅形体高约2公釐,无触手,借出芽方式产生水母体。为世界级濒危物种,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物种,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大熊猫。桃花水母特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和了解物种的遗传、进化提供了条件。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  小托水库能见到桃花水母,说明水质很好。当条件适合时,休眠的桃花水母就会苏醒,而且繁殖很快,一般春秋季出现在温暖的水域中,冬季就会消失。但只要保持良好水质条件,以后每年都可能再看到桃花水母的身影。

犀溪

  犀溪,因在其西浦村的河滩上发现有印有犀牛脚印的溪石而得名,一个有着江浙风情的闽东小镇。犀溪位于福建宁德市寿宁县的犀溪乡,和浙江的泰顺相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民风淳朴,风景怡人。作为集浙南乡村灵秀于一身的犀溪,绝对能让远行的你得到所要寻找的美好和宁静。犀溪名字的由来,据说就是因为在其西浦村的河滩上发现有印有犀牛脚印的溪石,现在传说中的犀牛脚印早已无处寻觅,而让远方来客陶醉的景色,就在西浦村上流的河滩处。犀溪文化生态旅游是以犀溪流域为纽带,以文化和生态为基础,以廊桥和古建筑为特色,北起犀溪乡外山村及牛当山,南至仙峰村,西至笔架山,东到长岗头山脊一线,并包括甲坑、石竹州一带,面积约17.8平方公里。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包括西浦文化园林村、犀溪古建筑群、犀溪水域风光带、甲坑红色旅游地、笔架山山地风光带、石竹州峡谷等。内容来自环视旅游网。犀溪漂流,顺流而下,热情四溢,在5.3公里的河道上漂流总落差达到了180米,时而激流,时面缓潭,可谓有惊无险,乐趣天成。  犀溪镇  寿宁县辖镇。1958年设红旗公社,1970年更名犀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1.6万。寿宁、泰顺公路过境。辖犀溪、李家山、武溪、山后、磜坑、赖家洋、大王前、西浦、仙峰、甲坑、渡家洋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油茶、茶叶、花菇、竹木。.…… 详细++

杨溪头桥

  杨溪头桥

飞云桥

飞云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云桥位于鳌阳镇后墩村内,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建。始建于明天顺年间(1457-1564),后毁。现桥为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年(1938)重建。1995年曾修缮,两端桥堍用条石砌筑。桥长29.2米,宽5.3米,拱跨18.8米。东南与西北走向,13开间,56柱。桥内设二个神龛,中间祀临水夫人,左祀黄三公(本地神)。2006年6月2日经国务院核定,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杨梅州桥

杨梅州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梅州桥位于坑底乡杨梅州东北1公里,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造。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道光二十一年(1841)、同治十七年(1869)曾三次修建。现桥为1937年重建。长42.5米,宽4.2米,拱跨35.7米。东西走向,17开间,72柱。桥中梁上墨书捐款人、工匠等丰富人文资料。2006年6月2日经国务院核定,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仙宫桥

  仙宫桥,位于鳌阳镇升平桥下约200米,清乾隆四十三年造,也称玉带桥。始建不祥。清乾隆十四年(1749)圮于水,乾隆四十三年重建。1992年修缮。两端桥堍用块石砌筑。长27米,宽5.1米,孔跨24.5米。南北走向,17开间,72柱。桥中心间用如意斗拱叠梁成八角藻井,上覆双坡顶,中心间及两端尽间升出八角攒尖顶。桥中梁上墨书有建桥捐款人等资料,桥中设神龛,祀马仙。保存尚好。

寿宁永安桥

  永安桥为三孔石拱桥,全长37米,外宽14.5米,路面宽8.9米  ,桥头宽12米。桥身两侧分别立着十九根石栏杆,桥端的石柱上是圆雕的狮子,其它为荷叶状柱头。桥头两侧各有一对雕刻精美雌雄相望的大石狮。桥的栏板上装饰着柿蒂花纹和卷云纹,端柱外的抱鼓石上刻有鹿、虎、麒麟、犀牛、羊、蝶等图案。桥身的北侧有二龙探首,桥身南侧则露出一对龙尾,从远看,呈二龙驮桥之势,造型生动,别具匠心。   

寿宁仙岩

  漫山遍野红艳艳的杜鹃、茵茵的绿草以及草甸上自在吃草的牛群、形态各异的奇石、高远的蓝天白云……这是在寿宁县与浙江交界处、海拔1527米的仙岩!  4月中旬到5月中旬,正是仙岩景色最美的季节,你可以看到一人多高的杜鹃花丛,还有无数奇特的自然景观。  仙岩的杜鹃颇具特色,首先是多,漫山遍野都是,盛开在碧草绿树中、险峻陡凸的奇石间;其次是高,最高的杜鹃树有一人多高,隐身在花丛中,别人都看不到你;再则是花色多,深红、粉红、浅白……据说最多可以看到五种色彩。在4、5月的艳阳天里,蔚蓝的天空底下,置身于花海之中,真是神仙一样的感受!  山顶上的草甸漫漫铺展开来,零星点缀着悠然吃草的耕牛,颇有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情。据说,山下的农户“春耕后放牛高山,数月不归”,牛群大半年在这高山上乘凉吃草,生殖繁衍,也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西面山峦上的“奇石”。星罗棋布山头上的石头真可谓巧夺天工,形态各异,有的形同巨龟,有的貌似鸟兽,有的像是一个正在流泪的老人,有的就如一条巨龙横卧山头,还有的如天外飞来一块巨大的石头立在几块集聚在一起的石头上,支撑点就那么小小的一块,让人怀疑是不是风一吹就要掉下来,有的孤立于花草丛中婷婷如仙女,有的层层叠叠,凌空飞架成天桥……   

寿宁县生态茶园

  寿宁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农业县,茶产业是传统主导产业,现有茶园11.8万亩,福云6号品种就达到10.5万亩。由于福云6号品种在耕作过程中已失去“早发早采早上市”的优势,无法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生产效益低下。2007年冬,寿宁县提出打造“闽浙边界生态新茶乡”的思路,致力茶业品种改良和生态茶园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  寿宁县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发展生态茶业,走生态茶叶发展道路。整合各种支农资金,县级配套资金,对连片种植面积达到30亩以上的基地,经验收合格每亩补助1000元;一个村种植总面积达到50亩且茶农一户连片1亩以上,经验收合格每亩补助500元;对专业户或联合体购置乌龙茶加工机械设备的,按购机款的20%给予补助;改植高优品种绿茶、白茶的,参照以上每亩给予补助100元。同时,加强各乡村茶农茶叶技术培训,至今已办了15期培训班,培训1500人次。此外,还大力培育扶持茶业龙头企业,与企业签订保护价收购茶青协议,保障茶农收益。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九鲤溪瀑景区系太姥山“山、海、川、岛”四大风景名胜区“川”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溪流长25公里,以田园风光见长,乘筏漂流,清凉逍遥。景区内的杜家峡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户外时尚运动乐园和户外(拓展)培训基地。景区致力打造中国养生运动第一溪,旅游项目推陈出新,不断丰富,今年以来先后开发了“勇士乐园”野外拓展项目和镭战——CS野战真人对抗赛等项目,将观光、休闲、娱乐、素质拓展、赛事拉练集为一体,赢得了广大中青年游客的青睐。作为一个新兴景区,九鲤溪如何坚持个性理念,拓展休闲旅游功能,壮大景区品牌实力?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九鲤溪瀑景区总经理庄培强。  “太姥山九鲤溪景区,就是以满足游客日益活跃的户外休闲体验为景区开发理念,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感悟自我的全新空间。”庄培强介绍,做为太姥山四大景点之一的九鲤溪景区注重培养人们对大自然环境欣赏、保护、融入的情趣,和挑战自我、激发潜能的信念。针对目前市内外景区旅游条件的现状和优劣属性,景区力避以参观为主,参与性和体验性项目少,缺少吸引力等弊端,以特色定位打造优质旅游产品,凸显的核心吸引力。2008年,九鲤溪景区在竹筏观光漂流的基础上,成功推出了以户外(拓展)体验为主的户外运动乐园。该项目通过10多个体验活动的情境设计和寓乐于游的参与模式,把游览峡谷山光水色和体验户外运动完美融合。为了进一步丰富景区游玩项目,景区现已建成“反恐精英CS野战”情景景区,拟于春节对外开放。该项目利用现代镭战科技手段,把游击战、运动战、伏击战、解救人质等内容有机结合,让历史战争场景以动态、宏大、真实的场面再现,把人们带回到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   

宁德鸳鸯溪

宁德鸳鸯溪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鸳鸯溪位于屏南县东北部,全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每年秋季有上千只鸳鸯在此地过冬,这里有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保护区。屏南也因此被称为“鸳鸯之乡”。  鸳鸯溪共分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考溪和鸳鸯湖5个游览区。白水洋游览区在鸳鸯溪上游,在溪流两岸的有诸多瀑布和岩洞,还有奇绝“十里长街”景点,它是由三块平坦的巨石铺于水底而成,最大的一块面积达4万平方米。人行其上,水只淹到脚背。白水洋下游有一条50多米长的天然滑道,平整光洁,人在上面滑不会被刮伤。鸳鸯溪游览区为鸳鸯溪的中心景区,它以野生动物鸳鸯、猕猴和稀有植物为特色,融溪、瀑、峰、岩、洞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成为不可多得的综合性游览区。叉溪游览区位于鸳鸯溪下游,那里有数千亩原始次森林,另外还有美丽的河谷景观。水竹洋--考溪游览区位于叉溪游览区西面,它以险峰幽谷和黄山松为主要特色。鸳鸯湖游览区位于双溪镇,以湖光、小岛、野鸭群及四季杜鹃花和寺庙、古塔等组成。  屏南宜洋鸳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屏南县的东北部,地跨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位置偏僻,境内群山林立,山体陡峭,奇峰遍布,特异的地形使区内形成温暖湿润的良好环境,成为鸳鸯越冬、猕猴繁衍生息的庇护所。为了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经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1984]综551号文件批准于1984年成立屏南鸳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并设立了保护区管理站,行政上隶属于屏南县林业局领导。原批准的保护区东西宽近1.0km,南北长约14.5km,审批总面积为1035.27hm2.。2005年保护区重新确界,并经过福建省政府批准(闽政文[2005]273号)面积为1457.3hm2,其中:屏南县境内面积1043hm2,政和县面积236.06hm2,周宁县面积178.24hm2。保护区以鸳鸯、猕猴等21种国家I、II级野生动、植物为重点保护对象,同时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水源涵养林特征。保护区属于野生生物类别中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森林植被类型及森林生态系统,素有天然植物王国的美称,被誉为“小武夷”。保护区内森林植被类型以松科的松属和壳斗科的栲属、栎属为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植被型,区内分布有8个植被类型、21个群系,野生维管束植物150科431属745种(含变种、亚种)。沿溪两岸还蕴藏着30多种兰科植物,有珍品鹤顶兰、素心兰、一叶兰、台兰等。此外,还分布许多草药资源,如鹿衔草、金不换、、仙鹤草等。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多种珍稀动植物得以生存,并成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鸳鸯越冬的首选栖息地。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屏南宜洋鸳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鹫峰山山脉中段,地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处,即屏南县东北部、周宁县西部、政和县东南部。范围大致包括:以白岩溪(鸳鸯溪)为中心,北起潮潭,南至柴溪桥(友谊桥)的第一重山。保护区呈一弯曲狭隘长廊,东西宽约1.5km,南北长约14km。经核实调整后保护区四至范围:北至北纬27°06′27″,即沿屏南与政和县界、河床界位于白水洋上游两县交界处;南至北纬27°01′52″,即屏南县双溪镇郑山村友谊桥;东至东经119°08′23″,即在政和县一侧分界线北起屏南县与政和县行政区域界线小溪流(即北纬27°05′04″,东经119°05′21″,海拔670米,屏南县天坑垄自然村与政和县仰头自然村分界线小溪L),向东南沿山脊至海拔1099.5米山峰,转向南沿山脊至1028米山峰、811.4米山峰,转向东南沿山脊至764.6米山峰、891.4米山峰,再转向东跨过九层泺溪流沿山脊跨过九层泺电站公路直至山顶防火路(海拔1100米),然后转向西南沿山脊防火路跨过西岩村公路至739.8米山峰.再转向东南沿山脊至846.6米山峰、870.8米山峰、941.3米山峥:里西岩自然村南侧),之后向南沿山脊至892米山峰,再沿山脊至悬崖下小溪流处(海拔600米),转向东南沿山脊至862.1米山峰,之后转向南沿山脊至政和县与周宁县界线小溪流(北纬27°03′30″,东经119°07′10″,海拔610米);沿周宁县礼门乡陈峭村(1大班1、4小班,4大班1、3、7小班,6大班1、3、5、7小班,8大班1、2、3小班)、秋楼村(7大班1小班,10大班1小班;西至东经119°03′27″,即屏南县双溪镇岩后村、宜洋村、后峭村、郑山村(1大班、6~10大班、12大班、13大班、15大班、17大班、19—23大班。  二、自然条件  (一)地质地貌  保护区紧靠政和大埔断裂带东侧,处闽东南燕山火山岩带上,以新华夏系构造为主,这些构造形迹对地质地貌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形成溪流蜿蜒曲折。特别是鸳鸯溪的地形地貌发源于1亿3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经过长久的火山活动,发育凝结成以凝灰岩为主的岩石,并有侵入岩浆冷凝形成一部分花岗岩,这些岩石形成现今鸳鸯溪。此后,这些岩石受到地球引力持续而强烈的作用,形成两岸断层多,沟壑纵横,深潭密布,山峰林立,树茂潭荫,清幽秀丽的良好环境。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现今区内多为中生界火山岩所覆盖,地质以花岗岩和凝灰岩为主,主要是燕山运动晚期的酸性花岗岩,风化程度较低,常见巨石危崖显露,成土母岩以岩浆岩类的酸性岩为主。区内总体属低山地貌,海拔在600~l000m,坡度在15°~56°,最高山峰海拔1093m,山势陡峭,其余峰谷之间相对高差较大,形成山陡、沟深,开阔度狭窄的地形。由于区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层层跌落的白岩(鸳鸯)溪水汇入霍童溪。  (二)气候  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区内密布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形成特有的小气候,具有温差小、降水多、湿度大、水热条件优越的特点,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极适宜的生长环境。据多年气候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5.5℃,1月平均气温1.4℃,7月平均气温29.7℃,极端最高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9.5℃,最低气温天气出现在1~2月份,平均无霜期236d。  全年日照时数1720h,占可照时数的39%,平均每天时照4.7lh,一年中7月份日照时数最高,2月份日照时数最低,常年日照平均温度>10℃的日照天数达200d以上,日照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呈下降趋势。  年降水量1500~2000mm,年降水量1858.3mm,最高年降水量2459.4mm,最低年降水量1092.9mm,日最大降水量178.9mm,时最大降水量46.3mm。年平均降水量日数(R≥O.lmm)194.2d,几乎年年都有降雪,最大集雪深度32cm。全年降水在季节上可分为,3~4月份为春雨季;5~6月份为梅雨季节;8~9月份为台风雨季节;10月至翌年2月为少雨季  节。年平均相对湿度83%。年均蒸发量1179.2mm。  (三)土壤  屏南宜洋鸳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壤以红壤、黄红壤为主,另有少量黄壤和粗骨性黄壤分布。红壤分布于海拔790m以下山坡,由花岗岩分化物残积母质发育而来,土层深厚,腐殖质较厚,肥力中上;黄红壤分布于790~l000m的山坡地带,与黄壤成复合状分布,大多发育于花岗岩、闪长岩等母岩分化物残积或坡积之母质上,土层一般较深厚,常在70~150cm,表土层厚10~50cm左右,腐殖质较厚,土壤肥力中上;黄壤分布于1000m以上,土层一般在60cm以上,土体发育成熟,腐殖质较厚,肥力中上;粗骨性黄壤分布于山顶、山脊、山坡上部,土层瘠薄,但腐殖质尚可。由于保护区管理处重视对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内地带性植被保存较好。使得地表腐殖质普遍较厚。总体而论,中下部及谷地的土层中厚,腐殖质较厚,多为质地疏松的砂壤土,湿度较大,肥力中上。山坡中上部土层较浅薄,甚至岩石裸露,但腐殖质尚可,肥力中上。  (四)水文  保护区所处的叉溪河上段(又称白岩溪、鸳鸯溪)属于霍童溪上游支流。在保护区北部(白水洋上游富溪和当溪汇合处)上游流域面积为280km2。霍童溪支流叉溪河没有水文站,以相邻的霍童溪支流棠口水文站资料为依据,推算并根据对白水洋水流量实测结果表明,平均丰水期径流量为14.6943m3/s(保证率10%),平均平水期径流量为11.1576m3/s(保证率50%),平均枯水期径流量为7.11931m3/s(保证率90%),是我省重要的河流湿地之一,其水源充沛、水质优良,为鸳鸯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五)植物资源  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89.0%,蕴含着多种生态系统及其景观。保护区终年温凉湿润,水热条件优越,植物资源丰富,组成复杂。现已初步查明保护区内有8个植被型21个群系,常见群丛有32个。植物种类745种,隶属于150科431属。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榈木、喜树、闽楠、福建柏、长叶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银杏2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有花伞花木等6种,以及福建省重点保护植物有:福建樱桃、柳杉、三尖杉、刨花润楠、油杉、江南油杉、红楠、绞股蓝等8种。境内兰科植物30多种。  (六)动物资源  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多样,地形复杂,沟谷纵横,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也较丰富。现已初步查明,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4科130属181种。其中有47科103种属于有特殊意义和保护价值的野生动物种类。野生脊椎动物种类有(鸟类30科90种;兽类19科35种;爬行类15科30种;两栖类10科2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21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豹、云豹、白颈长尾雉、蟒蛇等5种,国家lI级保护动物有猕猴、鸳鸯、豺、穿山甲、白鹇、虎纹蛙等16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直”动物)79种、另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小山蛙、黄腹鼬、黄斑苇鳽等16种。  保护区的动物种类,按动物地理分布,以东洋界动物区系种类为主,并具有古北界的特征。  特别提示  从屏南县城到鸳鸯溪约1个时,均为山路,因而如果没有驾驶山路的经验,建议不要选择自驾游。  地址:宁德市屏南县双溪镇  类型:国家公园洞穴瀑布湖泊河流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593-3309388  官方网站:http://www.yyx.com.cn/  开放时间:  7:00-17:00  门票:外地人要门票,本地人只需要拿着身份证办卡  宁德鸳鸯溪大峡谷成人票 40元   宁德白水洋(含景区往返观光车)+鸳鸯溪大峡谷成人票95元   宁德白水洋(含景区往返观光车)+鸳鸯溪大峡谷(含百丈漈洞梯)成人票135元   宁德鸳鸯溪大峡谷(含百丈漈洞梯)成人票80元鸳鸯溪   双溪镇  双溪镇地处屏南县东北部,距城关18公里,与政和、周宁县毗邻。全镇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74.4平方公里,共有3334户1.7万人。平均海拔860米;平均气温13--19摄氏度,平均降雨量1626--2301毫米,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镇政府所在地为屏南县旧县治所在地(清雍正十二年建县至1950年),有200多年的历史。镇内现保存完好的有文…… 详细++

白水洋风景区

白水洋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又名仙耙溪,为鸳鸯溪四大奇现之一,  是鸳鸯溪上游景区。  其三大水上万米广场经国家建设部组织专家证实,系目前世界已发现的稀有浅水广场,  故被称为“天下绝景”。  白水洋平坦的岩石河床为一石而就  ,净无沙砾。三大广场最大的面积近4万平方米,最宽阔处达150米,  河床布水均匀,  水深没踝,  阳光下波光粼粼,一片白炽,故称白水洋。洋上可骑自行车,可驶汽车。  有宽近百米的折水弧瀑,有近百米的水上滑道,  赤身冲浪不伤肌肤  ,下与燕潭沙滩相连,既是天然的冲浪场所,又是天然的水上游乐场。县上每年八月份均在此处举粉2万人参与的群众水上运动会,热闹场面更是妙极。  白水洋两岸五老峰,观音岩相对峭岩平洋反差强烈,景区厅美,景区中还有石笋岩(又称纱帽岩)。洞潭峡瀑、猴王远眺,双仙下凡,槽潭雄潭,双乳潭,仙鲤朝天(站岗台),巨象迎宾等景。  地址:宁德市屏南县双溪镇  类型:山瀑布湖泊河流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4-6小时  电话:0593-3309388  官方网站:http://www.yyx.com.cn/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20起。  白水洋:120.00元(包含白水洋20.00元/人的观光车费)  鸳鸯溪:78.00元(不含宜洋洞梯40.00元/人)  联票:170.00元(白水洋且含观光车+鸳鸯溪,2天票期)     

寿宁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鳌阳镇 飞云桥 仙宫桥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杨梅州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斜滩镇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南阳镇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武曲镇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犀溪镇 寿宁西浦景区 犀溪漂流 犀溪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凤阳镇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大安乡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坑底乡 杨梅州桥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清源乡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竹管垄乡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芹洋乡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托溪乡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平溪乡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下党乡 寿宁西浦景区 寿宁南山风景区 下党村 犀溪漂流 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 犀溪 杨溪头桥 飞云桥 杨梅州桥 仙宫桥 寿宁永安桥 寿宁仙岩 寿宁县生态茶园 九鲤溪休闲新乐园

寿宁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