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南昌市 >> 东湖区 >> 扬子洲镇

扬子洲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滕王阁

滕王阁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屡毁屡建,今日之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与古貌相比更为气派。  滕王阁座落于南昌市西北,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据记载,李元婴于永徽三年迁任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建此阁以为别居。由于李元婴封号为“滕王”,故名滕王阁。20多年后,当时的洪州都督阎公首次重修。竣工后,阎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记事,途经于此的王勃就是于此时写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阁序》。并由此令滕王阁名扬四海。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赞道:“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清代诗人尚镕《忆滕王阁》诗云:“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  后来历经宋、元、明、清,滕王阁历次兴废,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唐代五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建筑规制也多有变化。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此阁,王勃写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贞元六年(790年)和元和十五年(820年),御史中丞洪都观察使王仲舒两次重修,韩愈为之作《重修滕王阁记》。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夏,滕王阁毁于大火,江西观察使纥干于次日在原址上重建,同年八月竣工。宋朝大观二年(1108年),江西洪州知府范坦重建滕王阁,丞相范致虚为之作《重建滕王阁记》曰:阁“崇三十有八尺,广旧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南北因城以为庑,夹以二亭:南溯大江之雄曰‘压江’,北擅西山之秀曰‘挹翠’。”元代姚遂《新修滕王阁记》称宋阁“其基城为阁……大抵非唐屋矣”  元代滕王阁几经战乱而破败不堪,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第一次重修滕王阁,阁高五丈六尺。元统二年(1334年)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塔夫帖木儿游登滕王阁,下令重修,第二年七月竣工。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在滕王阁上大宴文武群臣,正统初年,江西布政使吴润重建,改阁名“迎恩馆”。景泰三年(1452年),都御史韩雍巡抚江西,重建之,“堂高逾二十尺,而楼又逾其半,宏深富丽,……”;成化二年(1466年),布政使翁世资重建“西江第一楼”,同年十月落成,工部尚书谢一夔作《重修滕王阁记》。正德十四年(1519年)滕王阁亦毁于宁王朱宸濠兵乱。嘉靖五年(1526年),都御史陈洪谟重建,次年二月落成,吏部尚书罗钦顺撰《重建滕王阁记》曰:“阁凡七间,高四十有二尺,视旧有加。”;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江西巡抚王佐重修。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又一次毁于火,江西左布政使王在晋、大中丞王佐发起募资重建,再由王在晋撰《重建滕王阁碑记》,捐款人“皆得列名于右”。崇祯六年(1633年)江西巡抚解石帆捐款重修滕王阁,由邹维琏撰《重造滕王阁记》。  清代顺治五年(1648年)清军围攻南昌,滕王阁付之一炬,十一年(1654年),由巡抚蔡士英重建,康熙十八年(1679年),滕王阁毁于大火,由安世鼎重建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阁又遭火焚,由中丞宋荦重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阁又大火,江西巡抚张志栋重建滕王阁落成,立即飞奏朝廷,康熙大喜,亲书董其昌之《滕王阁序》以赠。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又被大火烧毁,惟“御碑亭”幸存,巡抚郎廷极随即重建。雍正九年(1731年)阁毁于火,乾隆元年(1736年),由江西总督赵-、巡抚俞兆岳重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江西巡抚何裕成重建;嘉庆年间,滕王阁年久失修,江西巡抚秦承恩、江西巡抚先福先后重修。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阁遭火毁,不久修复;道光二十八年,阁又遭火毁,江西巡抚傅绳勋重建。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赖汉英、胡以晃率军进攻南昌,围城三月,清军方面由安徽巡抚江忠源稳守南昌,把总李光宽被太平军乱枪轰毙,滕王阁烧成为一片灰烬。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西巡抚刘坤一主持集资重建。光绪末年(1908年),阁又遭火焚,于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此时清廷内外交困,民穷财尽,修阁规模大不如前。1926年滕王阁再度毁于军阀混战,赣军师长岳思寅下令火烧南昌城外,大火延烧三日,街巷尽成焦土。1927年纵火者张风歧、岳思寅等被处以死刑。此后50多年里一直没有重修。  现在的滕王阁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于1989年10月8日建成。成为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楼为仿宋朝木结构样式,净高57.5米,共九层,采用宋朝楼阁“明三暗七”格式。其中明层皆有回廊可俯瞰赣江景色。楼体为钢筋混凝土建成,南北有回廊连接着“压江”、“挹翠”两个辅亭。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  滕王阁主体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高台阁座,高12米。主楼入口处为毛泽东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不锈钢楹联。西大厅内有铜制1:25的滕王阁模型。二楼有一副长卷丙烯壁画《人杰图──江西历代名图卷》,描绘了历史上自先秦至清朝末年的八十位江西籍名人如陶渊明、徐孺子、曾巩、欧阳修、王安石、汤显祖等。画高2.55米,长43.9米。  三楼内厅有丙烯壁画《临川梦》,表现的是汤显祖戏剧《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梦》、《邯郸记》的意境。四楼的壁画则为《地灵图》。  五楼正中有一个天井,再往上的是最高层的歌舞楼台“九重天”,有一仿古戏台凌霄,每天进行古装歌舞表演。戏台两侧陈列有楚国曾侯乙墓乐器的复制品,有编钟、编磬、建鼓、双凤虎座鼓、二十五弦古琴等。而在主楼下的一片范围内,建有一个小型苏州式园林“俯畅园”,内有盆景陈列馆以及餐厅、饭店设施。在市政规划中,滕王阁周边的榕门路上的建筑都必须与滕王阁本体风格一致,现在这里是南昌市古玩、文房四宝店铺集中的地方。  交通:乘2路内环、7路、26路内环、302路内环至滕王阁站下车即是  门票:50元  南昌市民(含四县五区)凭本人身份证购票享半票优惠;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地方离休干部凭相关证件,70岁以上老年人凭《老年证》以及1.1米以下儿童免票;1.1米至1.4米儿童半票优惠;学生凭学生证购票享受5折优惠  开放时间:旺季(5月1日-10月7日)7:30-18:00;淡季(10月8日-4月30日)8:00-17:30  景点位置: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仿古街58号    王勃 (649~675)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岁。据此,王勃应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 详细++  王勃 (649~675)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岁。据此,王勃应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 详细++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旧址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旧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中山路256号,占地面积4480平方米。原是江西大旅社。建于1923年,旅社大楼外观呈银灰色,坐南朝北,主体建筑共4层,原含96间房,平台屋顶的中央有两层小楼和一根旗杆。可凭栏鸟瞰南昌全城墙;这座雄伟壮观的中西合璧建筑物是当时南昌首屈一指的建筑。  1927年,这里曾是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由-、贺龙、叶挺、-、-,成功地领导了著名的南昌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中国0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新篇章。南昌因此被称为英雄城。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人民政府在此筹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门首悬挂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馆标,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1958年题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主楼的2、3层辟4个陈列室和1个题词纪念室——《序厅》、《历史性的决策》、《起义前夜》、《伟大的第一枪》、《光辉的征程》五部分,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该馆还按原貌布置了喜庆礼堂。-工作过的20号房间,林伯渠的办公室兼卧室、二十号房间,军事参谋团的办公地点、九号房间,部分起义领导人住过的十号房间以及警卫连和卫生处的部分住房,均陈设了许多文物。其中二十五号房间内的大镜台、喜庆堂内的4把雕有如意图案的太师椅、2张茶几和一面穿衣镜均为原物。此外,3楼北侧的展厅还陈列了一组纪念-同志生平的照片。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题词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位于中山路256号,占地面积4480平方米。原是江西大旅社。建于1923年,旅社大楼外观呈银灰色,坐南朝北,主体建筑共4层,原含96间房,平台屋顶的中央有两层小楼和一根旗杆。可凭栏鸟瞰南昌全城墙;这座雄伟壮观的中西合璧建筑物是当时南昌首屈一指的建筑。1927年,这里曾是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由-、贺龙、叶挺、-、-,成功地领导了著名的南昌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中国0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新篇章。南昌因此被称为英雄城。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人民政府在此筹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门首悬挂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馆标,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1958年题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主楼的2、3层辟4个陈列室和1个题词纪念室——《序厅》、《历史性的决策》、《起义前夜》、《伟大的第一枪》、《光辉的征程》五部分,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该馆还按原貌布置了喜庆礼堂。-工作过的20号房间,林伯渠的办公室兼卧室、二十号房间,军事参谋团的办公地点、九号房间,部分起义领导人住过的十号房间以及警卫连和卫生处的部分住房,均陈设了许多文物。其中二十五号房间内的大镜台、喜庆堂内的4把雕有如意图案的太师椅、2张茶几和一面穿衣镜均为原物。此外,3楼北侧的展厅还陈列了一组纪念-同志生平的照片。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题词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这幢外观呈银灰色,座南朝北,楼高四层的回字型建筑,原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有一宽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格局。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起义总指挥贺龙、前敌总指挥叶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军事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率领起义军两万余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为了纪念这一伟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址就设在当时的总指挥部旧址内。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一座灰色五层大楼,见证了打响了武装--反动派的第一枪,以及中国0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西端洗马池“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内。旧址原是江西大旅行社,建成1924年,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共96个房间。现在,旧址门首悬挂着陈毅手书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横匾,大楼的二、三层,已辟为4个陈列室和一个题词纪念室,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图表、照片、文物以及参加南昌起义的老同志题词,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还按原貌恢复曾经举行过领导会议的喜庆礼堂,-工作过的25号房间,林伯渠的办公室兼卧室的20号房间,军事参谋团的办公地点9号房间,部分起义领导人住过的10号房间,以及在一楼天井两侧的警卫连和卫生处的部分住房。此外,三楼的展厅还陈列了一组-生平的照片。  交通  302洗马池站;2、5、25、33、229、232、305路瓦子角站  门票  免费(每天免费发放3500张参观券,请记得携带好身份证件)  开放时间  9:00-17:30(一般下午四点就不许进了,周一闭馆),9:10-11:00;13:30-15:30每半小时有讲解及设备播放景点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区中山路中段380号  

八一广场与八一起义纪念塔

八一广场与八一起义纪念塔为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一广场地处南昌八一大道核心地段,原称人民广场。八一广场是南昌的窗口,四面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这里也是南昌市民活动的中心,每年在这个广场上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政务和商务活动。  耸立在广场中心的纪念塔被誉为英雄城的城徽,1977年8月1日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在广场南端破土兴建八一起义纪念塔,  1979年1月8日落成。原纪念塔占地1.7公顷,塔高45.5米,由台基、台座、塔身及塔顶组成;正面镌刻着-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塔身基座有27个台阶,意指一九二七年。原纪念塔一九七七年八一起义五十周年时破土兴建,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落成。顶部是一只汉阳造步枪,一面迎风飘扬的八一军旗,正面有南昌起义简介花岗石碑,其它立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身两侧各有一片翼墙,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整个塔身庄严,肃穆,令人心中涌起仰慕之情。  为打造花园城市,提升城市品位,2002年初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八一广场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八一广场以突出“八一”历史文化为主题,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分两轴三区。两轴:一轴为南北向广场主轴线,以八一纪念塔为中心,穿过中央下沉式广场中心到音乐喷泉到水幕电影结束;沿主轴线为玻璃步道、国旗台、下沉式广场、演出台等。另一轴为东西向广场景观副轴线,以省展览馆恢复原貌为景观中心,自东向西为下沉式广场的外侧斜草坪,中央设置火炬、海陆空三军组合雕塑、省展览馆,形成一条完整的景观副轴线。  三区:南部纪念区、中部中央文化区、北部休闲区。  纪念区:以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中心,辐射周边小型纪念性广场。东西两侧为常绿乔木黑松,形成自然绿色屏障,把纪念区与周边闹市隔离开来,显示纪念区的庄严、肃穆氛围。纪念区北部一条金水河成为功能空间和景观空间的界定元素,其南岸中轴线上为滨水舞台,北岸为观演空间。横卧在金水河上的是造型别致的金水桥。改造后的纪念碑由原来的45.5米升高为53.58米。  中心文化区:以下沉式空间展示了以八一文化为题材的景观空间。围绕“八一恒辉”主题,在下沉式广场内排列8块军事题材浮雕,中心地面置放火炬、海陆空三军组合雕塑,点出八一起义主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块军事浮雕北面为体现地域文化的江西省国家级风景区山水浮雕(井冈山、庐山、三清山、三百山、龙虎山、仙女湖、梅岭、龟峰)。下沉式广场围合部分高台上向南扩大,形成国旗台,成为市民广场北面的界定元素。下沉式广场为椭圆形,其半径为32米和36米。  休闲区:以旱喷兼水幕电影和国旗台界定,水幕电影与市民活动区的中心扇形硬地形成观演系统。中央一条宽6米的玻璃步道直通国旗台,为举行升旗仪式时使用。步道下置放广场修建题记的文字碑刻。活动区两侧植树,并设置座椅供游人休息。  广场西侧是著名的“八一大道”,八一大道的路基解放前是南昌旧城墙,解放后拆毁城墙修建了这条号称南昌的长安街的大道,这是一条宽60米的十里长街,沿街两边有不少南昌的著名建筑;坐落在广场南面的南昌电信大楼初建于五十年代,是苏联援建的项目,广场正中的江西省展览馆始建于一九六九年,当时的名称叫“万岁馆”,取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之意,那个名字带有浓重的时代特征,现在已经改为举办各种展览的省展览馆。八一大道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南面有丽华购物广场、新大地电脑城,北面有万达购物广场、沃尔玛超市等商业中心。  改造后的八一广场更加广阔通透。“八一恒辉”的主题设计,丰富了广场的空间,提升了城市文化品味,拓宽了历史内涵的表述。是一座集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休闲性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广场,充分展示花园城市英雄城南昌的新风貌。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公交;乘坐公交2、10、11、22、215、88、302至八一广场站下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八一广场与八一起义纪念塔

天泉水都

  南昌天泉水都健身俱乐部是由香港光悦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在台湾风格基础上兴建的一家大型水体健身俱乐部,位于繁华的沿江路娱乐圈和胜利路休闲商业区之间——东湖区子固路45号(南昌市儿童公园内),交通便捷,环境怡人。   江西首家超大型水中健身俱乐部——南昌水中健身休闲航母   天泉水都俱乐部采取国际领先技术,世界时尚潮流,营业面积达到了10000平方米,提供100多个的停车位,馆内挑高达9米,舒适优雅。它将健身、休闲、商务完美融汇,致力于使每位莅临者享尽真正高级水疗设施独具的无限乐趣。   终年恒温+24小时水循环——独一无二的超优健康水质   天泉水都目前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且超越台湾的水体健身俱乐部,利用台湾一流的资深专业管理团队,聘请国际知名水处理专家李文昌博士担任俱乐部水质管理顾问,采用国际先进的微电脑水监测仪、紫外线中压杀菌系统保障水质,场馆内终年保持恒温及不间断的水循环,单池3-4小时完成一个水循环,环境更清新,水质更清洁,让您的休闲体验更健康、更尽兴。   五星级设施、环境和服务,一票制体验——代言南昌游泳健身新概念   天泉水都设有50米、25米的专业泳道;馆内还拥有教学专用池——天泉游泳学校采用源自台湾20年的成功教学经验,全新诠释游泳教学概念。其大型互动亲子游乐区,更是让您玩乐不断。   漫妙的音乐、清馨的天然花草薰香、气派的内饰景观、舒适的按摩呵护,加上极致RELAXR冥想,  天泉水都精心设计的众多专门的水疗SPA池和泡汤池,可同时容纳百人使用,让您肌肤的疲惫消失怠尽。纳米牛奶浴、死海漂浮池,湿蒸房、远红外烤箱、热疗房、能量房、冰水池等让您随心所欲,尽展身躯。会员区设有豪华更衣室、专属休息区及景观健身房,气质高雅。豪华、舒适的专属VIP包厢,为钻石级VIP的您和您的朋友提供商业会谈、稍适小憩的私享空间,尽显尊贵优雅。   天泉水都健身俱乐部为您提供的尊贵优雅环境,豪华独特的内饰,功能全面的水疗设施,超值人性的服务,专业先进的管理,造就令人心驰神往的空间享受,定会令您怦然心动。  景点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子固路45号(社保大楼对面)  

江西宝丽大剧院

  江西宝丽大剧院是江西省著名文化娱乐品牌,成立于1997年,旗下有江西省宝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导经营歌舞演艺 、活动策划、演艺推广。宝丽歌舞大剧院荟萃全国各地演艺名家新秀,以弘扬民族文化、高扬爱国主义、创建老百姓喜爱的娱乐休闲方式为主旋律,通过生动形象、健康活泼而又具有艺术魅力的文艺表演,吸引了包括社会各界名流及普通家庭在内的庞大消费群。宝丽大剧院已成为事业成功庆典、节日联欢以及朋友、老乡、同学和家庭聚会的首选场所,通过健康繁荣、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和娱乐氛围,使消费者在享受的同时受到精神文明的熏陶。  宝丽剧院位于南昌市福州路161号(原湖滨电影院;青山湖宾馆旁),剧院设施先进完备,观演条件舒适便利,交通顺畅,并配备超大规模的免费停车位。这里是综合性文艺表演的专业化娱乐场所,狂野的环境氛围、宽阔的娱乐空间,把娱乐潮流的最新风尚渗透到您的休闲生活中。这里荟萃全国各地的演艺新秀,创意加搞笑,出演澎湃歌舞,热情热辣摇滚,幽默滑稽小品,惊险奇观杂耍,现场魔幻闪烁,光彩四溢,迷人魅力,颠倒众生,让你疯狂不止,无路可逃,发烧到底!并不断重金聘请国内知名演艺人士和一线嘉宾奉献精彩节目。  这里内部环境优雅,设备齐全,配套完善。共有八百坐席,并设有豪华包厢。座位设计合理,分布均匀,观众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均能欣赏到精彩的节目。美轮美奂的设计能给您营造无比浪漫温馨的观看氛围,是大众观看演出最理想的娱乐休闲场所。首家建有四个全电脑控制的升降表演台,采用全进口一流的炫彩灯光设备和全线振的专业演出音响,配备超大面积超清晰的五块LED平面显示屏,不仅品质优良,而且装备充足,配置数百盏各类专用舞台灯具及先进的专业音响设备,舞台规格气派,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听觉震撼和视觉享受。   地址:南昌市东湖区福州路161号(原湖滨电影院,青山湖宾馆旁)  类型:剧场/剧院  游玩时间: 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19:30-23: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80.0元  80元:演出门票一张(含茶水及小果盘)

《南昌琴岛之夜》演出

  南昌琴岛之夜由江西艺术剧院、湖南琴岛文化娱乐传播有限公司、南昌公用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南昌琴岛,坐落于南昌地标——江西艺术剧院,是一个感受文化,欣赏演出的大雅之所。拥有世界顶级的声、光、电设备,国际水平的舞台,365天每晚3小时不间断呈现梦幻综艺演出。  “琴岛演艺,创始于1993年,中国第一家以剧场演出模式为主要经营要素的民间演艺舞台。无数次成功的演出经验和市场经验,锻造出琴岛堪称国内最专业的舞台制作班底。超白金的艺术策划阵容、庞大的演艺资源团队,令琴岛演艺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演艺文化的领袖之一,每晚9点上演。舞台绚丽、韵味独特、节目多元、大腕云集。这里有精彩绝伦的歌舞秀、扣人心弦的震撼杂技、诙谐幽默的相声小品、独具特色的二人转等,更有各类选秀活动优质选手不定期与您相约。在这里,每一个细节都是经典。  “南昌琴岛之夜”,从节目创意到表演嘉宾;从音乐制作到语言提炼;从舞美设计到视频效果;从道具创意到服装风格等等,都匠心独运、精益求精,全场演出的设施、设备更是达到了世界级标准。  “南昌琴岛之夜”,演出阵容空前庞大,舞台舞美绚丽多姿,节目创意匠心独具,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完美结合。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透过绚烂的声光特效,一幕幕摄人心魄的精彩演出轮番上演。三个小时的精彩演出,让您充分体验高科技带来的感官魅惑!"  交通信息  自驾路线:  1、南昌——新府路——赣江中大道——春晖路——红谷中大道——终点;  2、赣江——沿江北大道沿江北大道沿江北大道赣江北大道——飞虹路——红谷中大道——八一大桥——民德路——福州路——广场北路——终点;  3、景德镇市——济广高速公路——德昌高速公路——紫阳大道——艾溪湖大桥——北京东路——北京东路——中山东路——终点。  公交线路:  乘坐208、202、10路等公交到八一广场北下。  景点位置  江西省南昌东湖区八一大道365号  

杏花楼

杏花楼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  类型:古建筑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南湖路29号  简介:  杏花楼俗称“水观音亭”,位于南昌市南湖路29号,地处南昌四湖之一的南湖北侧的湖心岛,东、南、西、三面环水,北侧经小石板桥连接与环湖路和建德观街相邻。  杏花楼始建于唐,明武宗正德(公元1506—1521)年间,曾为宁王朱权五世孙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间,一度是相国张位(字洪阳)的别墅,始称“杏花楼”并延续至今。楼西设“闲云馆”,是文人结社聚集之地,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人在此多有吟咏。清时,为祀娄妃而在西侧另建“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巷通广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俗称“水观音亭”(水观音亭于文革初期毁为平地,不复存在,杏花楼与之一墙之隔,连为一体,故人们习惯把杏花楼误认为就是水观音亭)。  民国8年(公元1919年),市民张喜猷牵头募捐重修杏花楼。  杏花楼前庭院草坪两侧立有“屏”、“翰”青石碑各一块,高3.27米,宽2.59米,分别由两块青石拼接而成。“屏”、“翰”两字传为娄妃以长发代笔书写,后经工匠镌刻成碑。杏花楼西南侧另有一块残存的元代“龙兴路龙沙天王禅寺舍利塔记”碑,残高2.1米,宽1.5米,碑文及图案清晰可见。  民国年间,著名画家傅抱石、徐悲鸿和著名老艺人范庆云等人曾在此居住,创作书画及雕刻作品。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它曾是我起义军打击驻守贡院敌军的一个战斗点。  杏花楼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挑檐翘角,漏窗花墙,在院内湖石、绿树的点缀下,显得格外轻巧恬静,让人流连忘返。《南昌县志》描绘杏花楼“湖水萦回,荷香四溢,中临水阁,仿佛杭之湖心寺也”;《江西同德善堂募修湖心观音亭小引》则说:“往来士大夫,凡登斯境者,莫不交口赞赏。湖光掩映,一碧万顷,俨然南海口之普陀崖”。

江西省博物馆

  江西省博物馆坐落在南昌市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东临抚河,南接中山桥,西面赣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环境优美;占地6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江西省博物馆由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负责设计,将历史、自然、革命三个博物馆合在一起,组成一座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江西省博物馆新馆展示面积13000平方米,分历史、革命、自然三大展区,作为中国知名博物馆,全馆共设十个基本陈列。历史馆中一件件精美的珍贵文物再现了江西古代先民的伟大创造,印证了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辉煌。革命馆里一座座热血铸就的丰碑展示了无数革命志士和先烈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自然馆里一个个生命的故事凸显了江西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动植物资源。  位于市中心人民广场南侧,1958年建成。是全省历史文物保管、收藏和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中心,藏有大量石器、青铜器、铁器、陶瓷、金银玉器以及古代绘画等历史文物。“公道杯”、“恐龙蛋”、“汉喷洗”(用手磨擦盆柄会自动喷水的铜盆)等是文物中的珍品。  用时参考  1小时交通  12、307、313路新洲路口站。  门票  免费(请携带身份证件)  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景点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新洲路99号  

南昌八一公园

  八一公园清代为贡院,1932年辟为湖滨公园,1946年4月3日发放为介石公园。1950年7月定今隐名,总面积23.7公顷,陆地面积6.4公顷。园林木繁盛,花团锦簇。公园可以分为湖区和陆区两部分。湖区主要景点有东湖、百花洲、百花桥、冠鳌亭、苏堤、苏圃、水木清、华馆及九曲桥、湖心亭、船坞码头等。其陆地主要有文物草坪广场,立有晋、唐、宋、元、明、清各朝石人石兽十余尊,又有茶室、儿童乐园、温室等,可以供游人憩息。该园处于闹市中心,绿荫如盖,湖水荡漾,“豫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及“苏圃春晓”均在其中。  八一公园位于市区中心东湖之中,北临民德路,南临中山路东滨苏圃路,面积约13公顷,唐宪宗元和三年(802年),观察使韦丹为除水患,首倡治湖、浚淤植柳、后遂有“万柳堤”及“黄金堤”。杜牧曾赞其为“十顷平湖柳堤合”。自此以后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北三湖,民国以后,以红石垒岸,北湖又成南、北二湖,今之西湖、有桥涵相通,宋以后统称为东湖。  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其中两岛于八一公园之中,即百花洲和少年宫所在地。百花洲一名始于宋代,欧阳修有五绝诗《酬圣俞百花洲》,向子埋《蝶恋花》词序中有“百花洲老桂盛开”句。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建“讲武亭”于南洲,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布政使彭家屏书立“百花洲”三字,巨碑后断损。1983年11月重新勒石,并建石质碑亭一座。  八一公园清代为贡院,1932年辟为湖滨公园,1946年4月3日改称为介石公园。1950年7月定今名,总面积23.7公顷,陆地面积64公顷。园中林木繁盛,花团锦簇。公园可分为湖区和陆区两部分。湖区主要景点有东湖、百花洲、百花桥、冠鳌亭、苏堤、苏圃、水木清、华馆、九曲桥、湖心亭、船坞码头等。陆地主要有文物草坪广场,立有晋、唐、宋、元、明、清各朝石人石兽十余尊,又有茶室、儿童乐园、温室等,以供游人憩息。  该园处于闹市中心,绿荫如盖,湖水荡漾,“豫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及“苏圃春晓”均在其中。由于闹中取静,每天游人如潮,且每年园内均举办大型花卉或花灯展,吸引不少游人前往。  用时参考  30分钟  交通  乘坐205路、27路、等公交车即可到达  门票  免费  景点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民德路106号  

方志敏广场

方志敏广场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方志敏广场位于东湖区下沙窝A29滨江地块,面积约1万平方米,投资860万元,分为“铁骨忠魂”纪念-区、“红色畅想”革命足迹区和“薪火传承”景观展览区三大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南昌市新的集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休闲性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方志敏烈士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戈阳县,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江西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1935年8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南昌市下沙窝。在狱中,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记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约30万字的文稿。1960年,在南昌市郊梅岭修建方志敏烈士墓,毛泽东亲笔题词。1977年8月6日,举行"方志敏烈士遗骨安葬仪式"。1985年出版《方志敏文集》。  落成的方志敏广场,呈组合长方形,中央矗立着3.6米高的方志敏烈士塑像,左右两边的四块纪念墙上面,分别刻写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对方志敏烈士的题词及相关文章。整个广场分为"红色畅想"革命足迹区、"铁骨忠魂"纪念-区、"薪火传承"景观区三大功能区。

东湖百花洲

  东湖位于南昌市区中心,湖面约13公顷。自唐以来,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南、北四湖,有桥涵相通。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俗称三洲即百花洲。现有九曲桥、百花桥及海成堤(亦称“苏翁堤”)跨湖通洲,洲上有“水木清华”馆、中山亭,百花洲亭,苏圃和文物广场等名迹。  百花洲位于东湖湖心。原有三洲,其中两洲现在八一公园内。“百花洲”一名出自宋代文学家吟诵豫章的诗篇。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讲武堂”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碑。“豫章十景”中的“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间。  1932年这里辟为湖滨公园,1946年4月被改名介石公园。1950年7月,更名为八一公园。建国以来,人民政府种树修堤,淘浚湖泥,建造亭台及曲桥,使这里成为人民群众休憩之所。  用时参考  2小时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百花洲路8号  

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

  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  江西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有限公司是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的全程开发运营商,项目从策划、开发和后期运营管理均由江西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有限公司全程负责。公司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理念,在江西化纤厂老厂房和工业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用创意+文化的理念,打造江西首个创意商业综合体。  江西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江西聚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公司秉承“诚信、稳健、创新、高效”的经营理念,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投资涉及的行业包括金融、矿产开采、住宅地产、餐饮、酒店等行业,资产超过10亿人民币,并在2009年确定了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确立以“创意商业地产为核心,金融为支撑,逐步调整优化其他产业”的经营战略。在当年启动了创意商业地产的开拓工作----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  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是江西首个集工业遗产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创意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创意商业公园”,  以中产阶层为主要客群,兼顾机构组织、  年轻时尚和商务旅游等群体,提供集休闲娱乐、特色商业、运动健身、餐饮旅居、创意办公为一体的365天x24小时一站式城市休闲服务平台。

二十军指挥部旧址

二十军指挥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指挥部旧址位于子固路85号。  八一南昌起义时,贺龙等冒着枪林弹雨在小楼的台阶上指挥战斗。院内有两幢楼房,一幢是二十军军部办公室,另一幢是贺龙的办公室兼卧室,还有刘伯承、恽代英等的住房。临街的门楼上,至今弹痕犹在。  贺龙指挥部旧址系“南昌八一起义”旧址群之一,坐落在南昌市子固路85号,院内有两幢楼房,一幢是二十军军部办公室,另一幢是贺龙的办公室兼卧室,以及刘伯承、恽代英等的住房。贺龙指挥部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宏道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27年7月下旬,贺龙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进驻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军指挥部设在宏道堂,部分起义领导人住在宏道堂后小楼寓所,并在此举行过多次策划起义行动的重要会议,1927年8月1日凌晨,贺龙、刘伯承、周逸群在此指挥了武装起义。大楼前三楼窗口仍留有当年敌方炮弹弹痕,为起义时激战景况的实录。旧址小楼有军官会议室的复原陈列,大楼大厅还设有《贺龙元帅生平展》。   地址:南昌市子固路85号  类型:名人故居  电话: 0791-86793024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樟树林展示馆

  樟树林展示馆是江西首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活态体验、贴近生活、活动传播为特色,全面展现赣江流域的非遗魅力,激发民众文化自觉,同时,通过将非遗与教育、体验、旅游及艺术鉴赏创新对接,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传世,她正在创造一个非遗保护的传奇!全馆包括博览区、体验区等部分。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樟树林展示馆,致力于成为江西非遗科普课堂、江西特色旅游景点、江西非遗传承人服务中心、江西非遗对外交流窗口,以及非遗项目产业化的孵化器。她正在开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动的发展新模式和典范。将江西民风民俗分成文章结义、白鹤鱼米、工艺瑰宝、毓秀山川、人和家园五个章节来展示江西璀璨的非遗文化。  地址:南昌市佘山路66号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  类型:展馆展览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周二-周五10:00-12:30、13:30-18:00;周六、周日10:00-12:30、13:30-21:00。(景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区中心的人民广场南端。1977年“八一南昌起义起义”五十周年时破土兴建,1979年1月8日落成。塔为长方体,总高45.5米。正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义简介”花岗石碑。其他三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身两侧各有一片翼墙,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塔顶由直立的花岗石雕“汉阳造”步枪和用红色花岗石拼贴的八一军旗组成。  纪念塔造型雄伟挺拔,寓意明快深刻,上下分别设置的6层灯光和多组投射灯,使夜间塔身显得明亮通透,昭示人们,八一军旗永远鲜红亮丽。   用时参考  1小时交通   1、2、3、4、6、10、11、13、88、26、202、208、212、215、302、704、22、705、317、32路八一广场站。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北京西路人民广场南端  

扬子洲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前洲社区

----

臣港村

----

三联村

----

庙后村

----

新村村

----

滕洲村

----

熊万村

----

上房村

----

莘洲村

----

长村村

----

南洲村

----

林场村

----

扬子洲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