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世界第一高桥旅游风景区 | 世界第一高桥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元江红河谷世界第一高桥凤凰大峡谷旅游景区属昆曼(昆明至曼谷)高速公路第一景,地处国道213线高速公路旁,离县城3.8公里,从省城昆明到元江2个半小时可到达。景区总体规划5000亩,现已开发500亩,除世界有名的现代高科技建筑“连续刚构”世界第一高桥外,历史内涵已较丰富,著名的“中国大陆最后一战”就发生在景区内,现保留有当时的作战战壕及因明朝末代皇帝住过而得名的大明寺已建在景区内,现景区内有五大景点: 第一景点:据当地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修建的世界第一大龙头景点 第二景点:因明朝末代皇帝住过而得名的大明寺景点 第三景点:中国大陆最后一战遗址——战壕景点 第四景点:一览八桥观景台景点(一眼可看见八座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桥) 第五景点:世界第一高桥景点 用时参考 2小时 门票 门票25元 开放时间 8:00-19:00 景点位置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国道213线高速公路旁 |
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中南部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傣族彝族自治县境内,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最具典型特征的干热河谷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378.9hm2。 元江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有维管束植物2303种;哺乳动物97种;鸟类258种;爬行类71种;两栖类动物53种;鱼类34种。有国家珍稀保护植物桫椤、元江苏铁、水青树等16种,发现在云南省内植物分布的新记录有10种和狭域特有植物12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7种,包括绿孔雀、巨蜥、蟒蛇等12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充分表明元江自然保护区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建设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该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对元江水系、红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实现当地生态安全、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干热河谷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我国干热河谷最典型的河谷型萨王纳植被、较完整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丰富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元江保护区有着以下诸多的保护与科研价值。 (1)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与科研价值。保护区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色,保存着多种生物气候带的典型植被类型。特别是截头石栎、红木荷等为优势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不仅有云南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共同特点,而且因其分布海拔偏高,一定程度上带有云南亚热带北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成分,体现了过渡性,有着科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并因已残存面积较为分散,多处于沟谷地带,更具保护价值。 (2)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科研价值。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必然导致物种的多样性。按《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薛达元、蒋明康著)一书中的生态评价标准,当高等植物在2000种以上或高等动物在300种以上,则可认为是生物多样性极丰富的保护区。元江自然保护区的高等植物的种类、数量均已超过这一指标。 (3)生态功能的保护价值。森林植被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调节气候优化生态环境的功能。组成原保护区的七个片区均分布在元江两侧大小支流的上游,当初划定自然保护区时就是以重点地区水源林为目的而建立的。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维护元江经济发展中工农业用水和能源建设,元江县委县政府曾提出 “保水保电先保林”的口号。随着科学考察和生态建设等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及认识的深化,1989年8月元江县十届人大第16次常委会通过了《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保护区暂行条例》,充分体现了自然保护区在生态 功能上的保护价值。 |
元江哀牢梯田 | 越过元江河谷,走上羊街乡哈尼山寨,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自亘古以来由“哈尼人”造就的“缠绕山顶,逶迤山脚,宛如彩练,直奔云天”的梦纪般的梯田。正如:哈尼族迁徙史诗所述,“梯田,是哈尼的独儿子;梯田,是哈尼的独姑娘”,梯田是国际上众多民族群落中绝无仅有的文化迹象。而明代著名学者徐光启则把这种独一无二的哀牢梯田喻作“世外梯田”并赋诗赞扬说: 世间田制多等夷,有田世外谁名题。 非水非陆何听命,危巅险麓无田蹊。 层蹬横削高为梯,举手扪之足始跻。 伛娄前向防巅挤,细作有具仍兼携。 可见:哈尼梯田,作为哀牢民族人文景观,早在名人笔下生了花。 尤为罕见的是:缘于羊街乡的梯田地带空间,从炎热的元江干河谷(江河溪流)中蒸气化为厚重的、漫无边际的雾霭,形成如诗如画的《云海梯田》厅观。这种融人文地理景观与自然地理景观为一体的《云海梯田》,别开生面,反映出“层层梯田满哀牢,茫茫云海锁元江”的气派。 |
那诺梯田 | 元江的梯田主要集中在羊街、那诺两地,其中尤以那诺梯最为壮观。 那诺梯田反映了哈尼族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春天栽秧之前的梯田轮廓清晰,色彩明丽;夏日梯田绿油油、生机盎然;秋日稻谷成熟,一派丰收景象;而到了冬天,梯田云雾缭绕、变幻莫测。近万亩的梯田沿着高耸入云的哀牢山从山脚一直“修”到山顶,层层叠叠、埂回沟转、鳞次栉比,把一块块梯田连成一级级让人叹为观止的"天梯"。 地址:玉溪市元江县那诺哈尼族彝族乡 类型: 地质地貌 游玩时间: 建议3-4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
元江梯田 | 元江县在云南省中南部,因地处红河流域元江中上游而得名。元江县城距昆明210公里。是以哈尼族、彝族、傣族三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自治县。 元江梯田主要在羊街和那诺两个乡。梯田虽没有元阳那么有名气,也是很壮观的。 温馨提醒: 1、每年2月左右天气较好,能看到阳光照下来多彩的梯田 2、山里道路弯多路窄,停车困难,但风光无限,注意安全最为重要。 |
红河大桥 | 红河大桥只是在建成时为世界第一高桥,非常壮观,各项指标均属世界一流。 景点位置 云南省玉溪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红河大桥 |
彩色膏林 | 彩色膏林距县城8公里,位于官仓附近的石膏箐,有公路直通景区。 元江彩色膏林因发育于含石膏膏盐岩系,呈密集的峰林而得名,互层状的含石膏页页泥岩,经雨水沿垂直裂隙淋蚀形成峰丛,加之原岩物质组分的差异性,构成灰绿、灰紫、灰红、黄褐色等色调的彩色图案。柱体多下粗上尖,且稍带浑圆,高约40-50米,峰丛在平缓斜坡上高百余米,峰林叠嶂、层层叠叠,浑然一体,色彩及柱体造型多变,构成一幅幅柔和协调,优雅多姿,俊秀绮丽,蕴含浓郁诗情画意的彩墨画。 元江彩色膏林自成一派,独特成景,有较强的科普性和观赏性,且可与元谋土林、陆良彩色沙林相媲美,相互映衬。 |
它克崖画 | 它克崖画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克崖画 1985年发现的它克崖画经专家考证,成画年代为距今三千年前后原始社会晚期,画面描绘了古代人类的图腾崇拜以及生产、生活情景,是少见的艺术珍品和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料。 崖画位于青龙厂镇它克村东北的扎营峰南麓。崖画长19.5米,高3米,绘各种图象92个,画用赭红色画成。崖画之上200米,有一个水平溶洞,当地人称“阴宾洞”。洞内高大宽敞,幽深,洞口向阳,避风,干燥,适宜穴居,推断为崖画人居住过。崖画画面反映的是人类对太阳、星星、天体、自然的崇拜和对人类始祖——母亲的崇拜和性崇拜。崖画中蜥蜴是中国人的祖先——“三皇五帝”之一的重要图腾,它体现了原始宗教图腾与造型艺术,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1987年12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红河谷生态农业观光园 | 红河谷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元江干热河谷民族文化生态园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园,其中建有水上乐园,热带百果园,热带珍禽养殖园,名贵花卉园,印支风味食品广场,民族文化风情园。在这里能领略独特的异国文化风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元江妙莲寺 | 元江妙莲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妙莲寺大殿又称大佛殿,位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40公里的固元村太平山南麓,座北面南。据《元江府志》记载,妙莲寺始建于元代。明正清年间重修,后又多次维修,因改建中心小学,至今仅大佛殿较完整。 大殿建在妙莲第三台基上,平顶歇山,庑殿屋顶屋面呈八余脊,山花向内收进,用方砖垒砌,花脊鸱兽宝顶,整体布局为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较大,间宽5.5米,侧间较小,间宽3.2米,面阔通宽13.3米。梁柱属穿斗结构,柱体粗大园体,柱脚粗,柱头略细,侧间柱脚外蹬,稳定性极好,斗拱硕大,较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筑的基本特点。明间为六扇五抹雕花格子门,刻工很特色,侧间为方形窗,朴实大方。 1985年,政府出专款,对妙莲寺大殿进行维修,并于1986年公布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南溪原始森林和高山水库群 | 南溪老林 ,位于哀牢山中麓,当地人称之为南溪老林。在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林区,古木参天,遮天蔽日,苔藓植物及藤本植物千姿百态,点缀着老林的深邃与静谧,飞禽走兽们悠然自得,时而传来一声鸣叫,更增添了老林的古老与幽静。 高山水库群 ,即磨房河水库、街子河水库、和平子水库、板桥水库四座水库,是云南最大的水库群,控制流域面积42.94平方公里。四座水库在元江的西北高原上连成片,穿成线,是“元江之路”——治水办电的重要枢纽工程之一。 依萨河二级电站,位于依萨河中段的高山峡谷中,距国道213新线18公里,是全国第二高水头电站,也是红塔集团在我县的投资项目。设计水头861米,静水头905.15米,设计管道全长2671米。从二级站到一级站可拾级而上,双休日、节假日常有游客到此观光游览。若建一索道或爬山车,这便是一条通往原始森林和高山水库群的最佳旅游观光踊道。 神奇而静谧的南溪原始森林和晶莹剔透的高山水库群(也叫做高原湖泊),至今仍然尘封着原始与古老,记载着历史的苍桑和时代的变迁,也繁荣着古代与现代的文明。开发这片神奇的人间仙境,让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到大自然中领略那超脱尘嚣、返璞归真的气息幽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那诺哈尼云海梯田 | 那诺哈尼云海梯田那诺乡政府驻地的东面和南面坡度平缓的山梁上,距县城66公里。梯田鳞次栉比,循坡面布置连片。从山脚至山顶,埂回沟转,层层叠叠。从山谷溪流中引水顺水沟盘山而下,在层层梯田中自流灌溉。 梯田的背景是墨绿色的山林,梯田中间夹杂着小小的村落,山村旁的田埂上偶尔可见哈尼农家妇女背着背篓走过,一只小狗紧随其后,一派静谧的田园风光。更有甚者,梯田的分布已达云雾线之上,每年冬春季节的清晨,茫茫云海环绕浮现的梯田忽隐忽现,初升的红日映着云海,梯田、蓝天、青山,形成一幅多姿的彩墨山水画,不少慕名的游客特地早早赶来,专等一睹这堪称一绝的云蒸暇蔚的壮观景致。领略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统一,感受勤劳智慧的哈尼人民创造出的农耕梯田文化。 这里,历来是骚人墨客的理想去处,曾是第二届云南(元江)民族风情国际旅游摄影艺术节的主要活动地点,多少摄影家为元江那诺哈尼云海梯田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照片。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