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晏氏故里祠堂 | 晏氏故里祠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代 类型:古建筑 地址:进贤县文港镇沙河晏家村 简介: 晏氏祠堂为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晏几道家族清代建筑,民国维修,朝南,面宽5间,2进1天井,22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后进损坏严重,2008年维修。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周坊村民居群 | 周坊村民居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代 类型:古建筑 地址:进贤县文港镇周坊村 简介: 周坊村庄南向,南面东面分别有水塘,古井4口。建筑18幢面积约400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有匾额曰“汝南世家”、“玉堂望重”、“望重江南”、“性道家风”、“爱莲遗范”、“大夫弟”、“太极呈图”、“汝州后裔”、“泽承丰镐”等,其中“汝南世家”“泽承丰镐”为中国制笔名家周虎臣旧宅,“玉堂望重”建筑为乾隆宗祠。 周坊村 周坊村隶属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原属江西省临川地区平湖公社(辖周坊大队、上屋大队、新坪大队)、前途公社,后归辖于进贤县前途公社、前途镇、直到现在的文港镇。 周坊村位于赣抚平原中下游,抚河支流东干渠就打村南边流过,并在此再分出一条支流电干,建有“周坊节制闸”共7孔,作为调节东、电干水位或灌溉或发电。村外建有东西两条泄洪渠,周坊村水系丰富,四面碧水涟……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前塘清代建筑群 | 前塘清代建筑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代 类型:古建筑 地址:进贤县文港镇前塘村 简介: 前塘村庄南向,门口有水塘、古井。3条红石老巷道周围,有16幢建筑,总面积2400平方米,皆砖石木结构。有匾额曰“泰谷通徽”、“大夫弟”、“钟灵毓秀”、“助庐”、“紫气盈庭”等。有匾建筑皆为清中后期制笔名家邹紫光祖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曾湾牌坊群 | 曾湾牌坊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代 类型:古建筑 地址:进贤县文港镇曾湾村 简介: 地处文港镇曾湾村前,有村庄巷门牌坊3座,为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吴为谦家族而建,坐北朝南。自东往西分别为“父子恩荣”坊、“宪台风纪”坊(已作现代维修)、“进士”坊。均4柱3间,砖石结构,高4—4.2米,宽5.2—5.6米。坊前有明代水塘并4块旗杆石、2棵古樟。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上埠胡家清代建筑群 | 上埠胡家清代建筑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代 类型:古建筑 地址:进贤县文港镇上埠胡家村 简介: 上埠胡家村庄坐北朝南,西面南面为抚河。有7幢清末建筑分前后两排。前排为毛笔富商胡启作庄园,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一排3幢面宽9间,700余平方米,匾额“忠简家风”。庄园有围墙,建筑为砖石木结构,窗户掺入欧式装饰。后排4幢为一般旧民宅建筑,800余平方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世德传芳坊 | 世德传芳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代 类型:古建筑 地址: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瓮门村南 简介: 世德传芳坊为明代建筑,三间四柱三级重檐式牌坊。通高7.3米,面阔8.77米。中柱间为红砂岩砌筑的半圆形卷拱门,高2.9米,进深(厚度)0.79米,坊上部向前两级缩为0.4米厚。坊柱、梁、坊上雕刻的人物、动物、花卉和几何图案,均为明末原件。三层重檐系清末或民国重修。坊中阳刻繁体行书“世德传芳”四字自右向左书写,其石梁上另有竖写阳刻繁体魏碑“泽茹耕云”四字。下部左右墙面题繁体楷书“动”、“实”各一。 世德传芳坊的三重瓦檐为晚清至民国初年翻修,但主体建筑为明末构件,且保存较好,是研究明代牌坊建筑的宝贵实物资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西湖李家 | 西湖李家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西湖李家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位于青岚湖和军山湖之间。全村山水相济,树木苍翠,田园秀美,乡风古朴,民俗浓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 自2006年以来,积极相应党中央的号召,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传承华夏文化,恢复古村精华,重墨青山绿水,美我故乡天下”的宗旨,围绕“古村神韵,田园稻香,塘中莲藕,山间鹭翔,农家饭菜,湖边泳场”的建设思路,突出了“马头墙,红石路,碧绿水,满村树”的特色,按照先村庄,后田庄,先村容,后文化的做法,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建设。 地址:南昌市进贤县前坊镇太平村委会西湖李家 类型: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 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60.0元 成人票:60元;1.1米以下儿童70周岁以上老人免票。 |
羽琌山馆和云亭别墅 | 羽琌山馆和云亭别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羽琌山馆和云亭别墅 江西省进贤县架桥镇抚河北面一公里的艾溪陈家村,发现了一处读书与藏书的文化庄园。说出来在江西,甚至在江南、在中国,都有点意思。 艾溪陈家村有550年历史。自明英宗六年(1457)由陈氏始祖肖水公建立“义门世家”坊起,以勤耕苦读为本,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嘉靖44年,村人陈栋以一甲三名荣登进士(探花)后,陈氏家族发展很快。明清两代,全村共出10名进士。因此经济文化齐头并进,族人竞相建房,书生心中隐约埋藏着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后经济富庶与文化昌明的较量。全村现存46幢近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匾额多达23块,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趣味很浓。其中的东庄园“中宪第·云亭别墅”与西庄园“羽王岑山馆”建筑群,即为清代后期封建官吏相互攀比留下的建筑艺术文化遗产。 “羽琌山馆”和“云亭别墅”为明清封建官吏庄园。其中“羽琌山馆”为西庄园,园内建有“治经室”、“宝俭庐”、“还读楼”、“恋春阁”、“磨砚山房”、“洁馨屋”等,还配套建造了“涵春池”、“桂花林”、“憩怡廊”等休闲娱乐场所。“云亭别墅”为东庄园,是目前我国至今最早的别墅。其“云亭别墅”门罩,雕刻十分精美,上下七层镂空浮雕有72个人物,36座楼台亭阁,配有山水花草,飞禽走兽,且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给人展示的是赣地历史民俗民情的多姿多彩,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羽王岑山馆占地面积4356平方米,清代光绪元年(1875)由进士出身的四川省江油县知县、官至翰林院庶吉士陈志吉吉精心建造。羽王岑山馆坐北朝南,一度不差。建筑格局基本呈正方形,山馆四围为3.2米高的斗砖围墙,原先四周有门六处。总门为“八”字形亭阁式,文革前挂有香樟木勾勒阳文楷书“羽王岑山馆”横匾,门开院墙南面东侧,现存边门“羽王岑山馆”红石小匾。羽王岑山馆分东西两部分。羽王岑山馆大门进去为前部庭院,600余平方米由红石铺地。庭院中部自东向西为排屋。两幢正屋大门上方嵌青石匾额曰“诒经室”、“宝俭庐”。西边傍屋狭长,曰“还读楼”。“诒经室”与“宝俭庐”两屋内外建筑结构与材料完全相同,高度同为7.2米(符合江西建筑“屋不离六”的风俗),合二丈一尺六寸。两屋皆两进两天井,一字三间,内侧面呈两个半人字形木架结构,一律的直圆筒形原始杉木立柱。屋内两天井四水归聚,雨水由四角接入天井暗水沟,天井中间设置剩水陶缸。屋内石质柱础,天井两侧隔墙及天井暗沟皆有花卉图案雕刻。两屋木雕能代表清代后期江西地区雕刻艺术水平。木雕主要在前后两天井四周及屋内前八扇、后四扇花格子门。雕刻手法有浮雕、镂雕、透雕,雕刻内容有山水花鸟、人物故事。如“文王访贤”、“八仙过海”、“万里封侯”、“匡庐飞泉”、“金鸡报晓”、“西平晓渡”等等。木雕格局布置对称中又有变化,刀法细腻,线条流畅。两屋雕刻布局一致而内容不同。相同的是天井两侧窗棂蝙蝠雕刻,一屋180只,两屋共360只蝙蝠,意寓0。360度是一个地理方位概念,庄园内任何一幢建筑坐北朝南一度不差,正体现主人造屋时人居环境讲求风水的思想理念。“诒经室”、“宝俭庐”、“还读楼”排屋后原先有后院及一个大厨房、杂屋等附属建筑,解放后不久拆除。 羽王岑山馆西半部分前部同为红石庭院,面积略大天东半部分前庭院,只是现在破坏严重。最西边现存418平方米的“磨砚山房”,外墙高度与东半部分排屋相同,原三进三天井,后天井不存。屋内亦有各种形式的木雕,不及“宝俭庐”与“诒经室”精彩。“磨砚山房”后半部墙有嵌匾曰“洁馨屋”,是原先主人沐浴的房屋。“磨砚山房”东面有一170平方米面积、深1.7米的池塘,池塘四周石砌,有围栏,围栏北面有石匾曰“涵春池”。池的东、北、南三面广植桂树,八月桂花飘香,涵春池游鱼欢畅,维持到1950年的土改。当年日寇侵华,鬼子用刺刀在“涵春池”四围护栏上留下了罪恶的痕迹。“涵春池”西与“磨砚山房”之间,是一条40多米长两米多宽的过道,过去有亭廊蔽日遮雨,如今只存石雕柱础。亭廊尽头北面,为昔日庄园边界石。“涵春池”北面,为一正面较宽而进深较浅的“恋春阁”。“恋春阁”建筑风格与庄园内其余建筑有异。据说“恋春阁”是封建官吏陈志吉吉当年金屋藏娇的地方。读书写字累了、烦了,抱着一个心仪的女子眉花眼笑一番,又到前面“涵春池”观鱼,桂树林闻香,我想陈志吉吉老爷子也会心花怒放吧。难怪他活到90多岁抗战爆发前才告别人世。1940年日本鬼子一中队长烧杀淫暴之余,也住在“恋春阁”内享受金屋藏娇的特殊优待。人性的阴暗面,不分民族,在一定条件下都要爆发的。“恋春阁”为一个厅堂的两层楼房,为陈志吉吉与“小蜜”幽会方便,楼上有走廊,可以随意走动,通往东面的“还读楼”、“宝俭庐”、“诒经室”,也可经楼上走到西面的“磨砚山房”。在通往西面“磨砚山房”走廊西墙边,开有耳门,门楣上刻有“萼辉吟榭”。主人昔日养“小蜜”的地方,也讲究一点文化趣味。 |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渡烧酒作坊位于江西省南昌进贤县。 该作坊从元代一直持续到近现代。遗址考古勘探面积1600平方米,2002年考古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揭露的文化堆积主要为元、明、清遗迹与遗物。其文化堆积的11个层面分为南宋、元、明、清、近代、现代6个时期,未见南宋遗迹,其余5个时期的酿酒遗迹有水井、炉灶、晾堂、酒窖、蒸馏设施、墙基、水沟、路面、灰坑、砖柱等。水井位于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遗迹中心部位,始建于元代,后经增高,深4.25米,六边形红麻石井圈,口径0.66-0.72米,井台三合土筑。炉灶始建于明代,红石与青砖砌,长径2.80米,短径1.42米,残高1.98米,烟道位于头端两侧;灶前操作坑呈“凹”字形,长2.70米,宽1.60米,深1?84米。晾堂2处,明代晾堂50平方米,清代晾堂40平方米,卵石与三合土筑,表面不平,边界用红石砌。酒窖22个,其中元代酒窖13个,直径约0.65-0.95米,深约0.56-0.72米;明代酒窖9个,有6个至今仍在使用,直径0.9-1.1米,深约1.52米。蒸馏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设施2处,圆桶形砖座,明代蒸馏设施经清代修补,直径0.80米,高0.62米,东南距灶0.85米。清代蒸馏设施直径0.42-0.54米,高0.38米。遗址出土遗物350件,有陶瓷器、石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以陶瓷器为主,陶瓷器又以酒具为多。 李渡是江西古镇,江南粮仓,其酿酒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文豪王安石、欧阳修、词人晏殊等每过李渡必豪饮一番。因此这里留下了“闻香下马、知味拢船”的千古美誉。中国白酒评比专家组组长周恒刚称赞道:“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历史跨度近800年,是中国酒行业难得的‘国宝’。”李渡烧酒作坊的发掘出土,用实物印证了中国古代医药学专家——李时珍在其专著《本草纲目》中的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之。”该遗址是继四川成都水井坊之后中国发现的又一处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且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烧酒作坊遗址。 2002年李渡烧酒作坊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2006年11月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6年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作为元代至清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进贤金山寺 | 进贤金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金山寺,座落於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和临川市交界处的一座群岚迭翠,起伏绵亘,异峰矗起,气势磅礴,陡峭巍然,雄伟多姿,海拔二百六十五.九米的金山岭上,因山岩体富含金砂,又名金峰。自依山而过的316国道仰望,满目葱茏的群峰烘托出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雨天云雾缭绕,时隐时现,晴日云蒸霞蔚,流光溢彩,犹如天庭仙境。从山上俯视,316国道蜿蜒绕山萦回,京福高速纵贯南北。山下方圆数十里田野无限,村落密布,道路纵横,抚河如带,湖泊似镜,人间美景尽收眼底。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金山寺几经兴毁。仅宋、元两代就几度被战火烧毁,明初又盛极一时,明末再度遭受战火熏烤,佛像-迁至山下樟源村前,立庙朝拜,以继香火。自此之后的三百余年间,金山岭凋零冷落,金山寺有名无实。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年的慧悟师已成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法名改称“印空”。法师看到党的宗教政策已逐步落实,顿起复兴金山寺之宏愿。一九八五年春,在满目疮痍荒草萋萋的寺庙废墟上,又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生涯。在国内外众多缁素大德和十方善信的资助下,经过十馀载的栉风沐雨,惨澹经营,印空法师的夙愿终於实现,金山寺再现昔日辉煌,五千多平方米的建筑群巍然挺立在金峰之巅。 如今的金山寺,不仅有“赣东佛教城”之美誉,声名远播,是众多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佛门圣地,并常有港、澳、台、和东南亚僧侣慕名前来立佛参禅。每年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当天,两条上山公路只见车水马龙,山上山下但见人头攒动,往来善男信女三万有余,彰显辉煌。现更有已建成的一颗百里能见的明珠——万佛塔,让佛光普撤人间。 随着金山寺被国家评为AA旅游景点和以后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金山寺一定会成为游人观光游览的风景名胜区。 信息来源:进贤县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进贤县人民政府网 |
艾溪陈家村明清建筑群 | 艾溪陈家村明清建筑群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至清 类型:古建筑 地址:江西省进贤县架桥镇艾溪陈家村 简介: 地处架桥镇艾溪陈家村,明至清代民居。村南正中为明英宗天顺六年(1464年)建“义门世家”总门楼,4柱3间红石青砖结构,高6.2米,宽9.6米,外六字形围墙内。内门木柱楼阁式凉亭建筑。外上方有磨制的青砖向外向上叠成3飘檐,脊顶两端翘角,正中置官帽。两中柱上刻该村嘉靖进士第三、翰林院编修陈栋撰并书对联曰“义路示周行愿当前守辙循途谨凛步趋元履错,门墙尊孔训基我辈乘机斗捷寻常入即余闲”。村内有44幢南向明清建筑(2幢明代后期建筑残存),总面积近万平方米。共有匾额22块。明清建筑一律为外斗砖内木架结构,有石板巷道串通。东庄园的“中宪第·云亭别墅”占地面积1650平方米,现存门楼,别墅、马房及残存后房7幢建筑,共千余平方米,红石 庭院186平方米,别墅7.2米,面宽3间,14间房,2个天井,门楣匾额红石浮雕图案,内中正厅木柱及穿枋上亦雕刻图案,清代同治(1863年)2年建筑。西庄园“羽琌山馆”占地面积4536平方米,围墙内分别有“宝俭庐”、“诒经室”、“还读楼”、“磨砚山房”、“恋春阁”、“洁馨”屋共6幢建筑,并有“涵春池”及500余平方米的红石铺地庭院,共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内窗有雕刻图案,建于1875年。另有“敦睦传家”、“肖水源流”、“陈氏宗祠”等3幢明清陈家祠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书生及商贾住宅有“结岁寒庐”、“江州遗泽”、“紫来居”、“半耕读家”、“遗安居”、“退思室”等建筑20余幢,面积多在150-200平方米左右,内中门窗多有雕刻。村前有明代水塘1口1500平方米,明代井1口。 |
钟陵节凛冰霜坊 | 钟陵节凛冰霜坊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钟陵桥桥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属明朝建筑。相传张坊村儒博士胡仰廷妻20岁丧夫守寡,贞操自守,孝敬长辈,为当地官史士绅和胡氏家族赞之为“节凛冰霜”,并请旨为她建立牌坊,以示旌表。牌坊全用石料(多为麻石)制成,以两中柱为主柱,并分别在东西两侧各按边长2米,底长3.5米,再竖两柱,造形奇特,使其俯视则六柱排列成两个相对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则形如长亭。在两中柱为4米处置横梁,横梁上正反两面皆阳阳刻(即字凸出)“旌表儒士胡仰廷妻胡氏节孝”字样,上下嵌有浮雕图案纹饰。在柱为4.7米处和柱顶又各置横梁,两横梁间嵌有一块素面石板,石板成长1.7米,宽0.85米匾额,横刻有“节凛冰霜”四个大字,反面刻有几位与建坊有关者的官职和姓名。匾额四周嵌有浮雕和镂雕图案纹饰。在上三角形横梁上,又各置有八个浮雕石墩,石墩再侧放镂雕石块用以承住石刻檐瓦状坊顶。坊背角处,置有石雕卷尾鳌鱼。中间两柱石座上,各置背靠在柱石狮一对。石狮高1.5米,雕工精细,形象逼真,或抚幼狮,或按球捧球,神志各异。整座牌坊,凝聚了古代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的结晶。 |
大石脑 | 大石脑位于进贤县南台乡西北部的大石村。处军山湖南端,为湖滨半岛,面积约800亩。大石脑突出湖岸,三面水绕,红壤夹层,重重叠叠。远看似一条巨大的卧龙,又似一条巨鳄爬在军山湖水边,山丘上植被郁郁怱怱,湖拥抱着山,山点缀着湖,山因湖而青翠,湖因山而碧绿,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这里鱼翅鸟鸣,动植物种群丰富。春有山花白鹭,夏有湖水纳凉,秋有米酒大蟹,冬有大雁天鹅。 大石脑属热带湿润气候,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水上运动。这里有滨湖悬崖、沙滩、树林,地形独特,环境清幽。特别是大石脑北部有天然的砂石湖岸线,被曲折的山崖弯成一个个清幽的小湖湾,似世外桃源,是游客休闲,纳凉的最佳场地。 大石脑目前开发的服务项目有:餐饮住宿,会务大闸蟹销售,垂钓,水上观光,水上系列运动等。 大石脑一带的民间习俗主要有:划龙船、民间彩灯、庙会、渔家习俗、地方戏曲等。文化底蕴丰富,有许多故事传说。如:“大石脑无风三尺浪”、“小石脑四两黄丝打(量)不到底”、“青龙赤龙救天子”、“火里塘烧死乌龟精”、“大石村民助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等。 信息来源:进贤县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进贤县人民政府网 |
珠子塔 | 珠子塔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元 类型:古建筑 地址:江西省进贤县赵埠乡藕塘塔下村 简介: 珠子塔座落在进贤县赵埠乡藕塘塔下村南约50米处的稻田边,塔南侧为一养鱼塘 珠子塔通高1.7米,由七块红砂岩雕凿堆砌而成。自下而上分别为一层塔身(无塔基)、一层塔檐、二层塔身、二层塔檐、三层塔身、塔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塔身座北朝南,六面,鼓形,一层刻浅浮雕佛像和众金刚名,二层正南刻“皇泰定二年六月旦”(公元1325年),其余五面刻浅浮雕佛坐像(上列雕刻均阴刻,因年代久远,字迹难以识别)。 塔檐有磕伤,塔刹部分缺损,阴刻文字和佛像模糊。1983年砌花岗岩石基座和护栏圈护,现保存较好。 1983年大水时,原土质塔基被毁,致使该塔侧倒于田中。当年10月,省文物局拨款对其进行维修。 此塔为国内有准确纪年的较早的元代石塔,对研究元代的造塔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叶学龄摄影艺术馆 | 叶学龄摄影艺术馆于2009年1月正式落成,占地2700余平方米,资产总计300万元。馆内设有作品展示回廊、获奖作品和证书陈列室、学术交流室、艺术创作室、休闲室、餐厅等。 本馆是我国首个民间摄影艺术馆,也是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摄影的艺术殿堂和交流平台。建筑以蓝白为基调,融于青山绿水中,典雅而沉静;回廊形的建筑主则体彰显着独特的艺术特色。 叶学龄摄影艺术馆共收藏了叶学龄26本生态摄影画册及50项获奖证书,其展品以广昌荷花、南昌白鹭、鄱阳湖白鹤、婺源鸳鸯和弋阳中华秋沙鸭等江西“五绝”为主,为您带来“一站式”的江西特色生态游。 信息来源:进贤县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进贤县人民政府网 |
豫章世家坊 | 豫章世家坊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至清 类型:古建筑 地址: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张罗村前 简介: 豫章世家坊四柱三间两重檐,麻石青砖结构,始建于南宋,明代后裔重修,清代光绪年间朝廷-再次重修。面宽5.81米,两中柱间宽3.02米,门宽1.36米.坊正中脊高4.95米,两侧脊高3.85米,门高2.4米,坊四柱立于有石木质的石础上,四柱上部及两侧下部横梁雕刻成六方几何纹饰。坊匾“豫章世家”为行楷书,右上角小字书“宋枢密罗点”;左侧小字“明后裔重修”、“光绪上镇摄提格”。“光绪……”几个字重叠于匾额“家”字左侧。 |
地区 | 景点 |
---|---|
周坊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