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朱家璧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云南省政协主席。 朱家璧同志是云南省龙陵县人,1938年初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曾任中共云南省工委特支书记,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执委,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副司令员,为云南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朱家璧同志先后担任昆明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云南省公安厅厅长、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参谋长和滇西卫戍区参谋长、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在稳定边疆、巩固国防、民兵建设、抢险救灾、部队建设等工作中作出了贡献。 1979年后,朱家璧同志先后担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部长,政协云南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主席、党组书记,省委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他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第一、二、三、六、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增强各族各界的团结合作,为祖国统一大业,进行了许多联系和协调活动。 朱家璧,在公差途中因车祸身受重伤,经抢救治疗无效,于1992年10月27日在昆明逝世,终年82岁。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资料) [以上内容由"dingliang4"分享。] |
陈定 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陈定,1992年8月5日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前中国男子田径竞走运动员。 2008年5月,陈定在国际田联竞走世界杯男子青年组10公里比赛中获得亚军,为中国竞走队夺得了本次比赛唯一的一枚奖牌。2012年5月,陈定在国际田联竞走世界杯男子20公里竞走中打破全国记录并获得亚军;8月5日,陈定在伦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中以1小时18分46秒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奥运纪录,成为继刘翔之后第二名在奥运田径赛场夺金的中国男运动员。 [以上内容由"风云变幻"分享。] |
李鑫 (1897~1929)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鑫(1897-1929) 李鑫,化名施鸿祥,云南龙陵县人,1897年10月12日生.1925年于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后由两广区委指派回滇,组建中共云南省特委,任书记,是云南地下党的创建人之一.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任农运委员,省农会主席,滇南区特委书记.1929年在个旧锡矿领导地下斗争被捕,5月在蒙自英勇就义,时年32岁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以上内容由"xyrb"分享。] |
松山战役遗址 | 松山战役遗址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松山战役遗址 松山战役遗址位于龙陵县腊勐乡大松山,属横断山系高黎贡山山脉,由大小二十余个峰峦构成,海拔2200米的主峰顶上,北、东、南三面可俯瞰气势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峡谷。怒江东岸的高山峭壁与西岸的松山对峙,形成惊涛拍岸、飞峰插云的怒江天堑。著名的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该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四十余公里。大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美-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 二战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战役——松山战役就在这里进行。 现在的松山战役遗址,主要集中在腊勐乡大垭口村东、西两侧的松山山顶一带,范围约四平方公里。在大小松山、黄土坡等大小七个高地上,地堡、战壕、弹坑等随地可见。其中较重要的足迹有:松山主阵地我军坑道作业遗迹及大0坑;滚龙坡、鹰蹲山等战场遗址;日军发电站、抽水站和慰安所遗址等。龙陵县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对松山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极为重视,拨专款15万元修复抗日将士公墓,修建了3座标志说明碑、18座遗址说明碑和一条上山公路。1986年5月松山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山战役遗址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二战战场遗址之一,先后被确定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云南省海峡两岸交流示范基地、云南松山国防小镇和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为充分保护、挖掘和利用抗战文化资源,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结合、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龙陵县委、政府把以松山战役遗址为龙头的抗战文化保护开发列入文化旅游“三张牌”、纳入“文旅扬县”战略,以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松山,最终将使之成为集遗址展示、爱国主义教育、干部教育培训、军事教育研究和训练、文化交流以及旅游休闲、民俗体验、影视拍摄等为一体的二战遗址纪念园。 地址: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大垭口村 类型:山军事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交通 在龙陵客运站坐乘坐直达腊勐的班车可到松山。 |
邦腊掌温泉 | 邦腊掌温泉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邦腊掌温泉位于云南西部保山市龙陵县城以北10公里的香柏河两岸,这一带温泉眼众多,至少有上百孔,若以“神奇”二字论,当首推有着“奇汤神水”之称的龙陵邦腊掌温泉。这里山高谷深,万木葱笼,60多眼热气氤氲的温泉如繁星坠地,镶嵌在欢腾激荡的香柏河两岸的奇崖怪石之间,向人们倾吐着大地的温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多彩。 邦腊掌温泉的神奇,表现在一个“变”字上,许多泉池虽同出一源,却如“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它的水色、水温、水热都各不相同。著名的“三仙池”就集中地体现了这些奇妙的特征。 邦腊掌温泉的神奇,还突出地表现在它显著的疗效上,据验证,邦腊掌温泉群中的众多泉池均含有不同成分的矿物质,对皮肤不适、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神经痛及婚后不育等多种疾患具有奇特疗效。 因而,自明清以来,每年由隆冬至初夏,来这里入浴疗疾者数以万计,包括著名作家巍巍等名人都曾专程到云南的龙陵邦腊掌温泉来疗养,效果非常明显。 现在,“奇汤神水”附近兴建起了不同规格和档次的旅馆、饭庄、疗养院及大批室内浴池,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旅游度假新村已悄然兴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 |
古西南丝绸之路 | 中国境内有三条丝绸之路--西北的陆上丝路、南方的海上丝路和西南方的陆上丝路,西南方的丝路发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便已开通。这条丝路在汉代时称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指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路。滇西"古西南丝绸之路"遗迹主要位于保山市的水寨、官坡及大理州水平的博南山等地。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2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看到从印度输入的四川蜀布和筇竹杖。张骞回朝将所见所闻上奏汉武帝,武帝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从西南到印度的官道,即封张骞为博望候,命其以蜀郡(治所在成都)、踺为郡(治所在宜宾西南)为据点,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头探索通往印度的道路,但都遭到西南少数民族的阻拦未获成功。武帝又从内地广征士卒,举兵攻打西南夷、夜郎、滇等国及许多部落。历经十余年,结果仅打通了从成都到洱海地区的道路,官方使者未能超过大理至保山一带,只能通过各部族作中介与印度商人间接贸易。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人归附,东汉王朝"始通博南山、渡澜沧水",滇缅通道才算打通了,并与缅甸的掸族有了经济文化来往,又通过缅甸进入了印度。汉武帝孜孜以求的"通蜀,身毒国道"全线畅通。 西南丝路从四川起,分别走东南面的五赤道和西南面的灵关道,最后汇合于大理,再从大理往西,经过漾濞县城,进入博南山区。博南是公元1世纪开始沿用的县名,治所就在今天的永平县。这条山道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05年前后下令开凿的(当时称为博南山道)。古道向西跨过澜沧江,便进入保山地区。保山是古时的永昌郡、永昌府的治所,也是这一条丝路通过的主要地区,所以“永昌道”便是这段古道的名称。通过"古西南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蜀布、筇竹杖、工艺品、铁器等源源不断的输出,国外的琉璃、宝石、翡翠、光珠等又输入。到了唐代,这条丝道更加兴旺发达,经久不衰。但后来由于又发现和开辟了新的道路,这条古道逐渐人稀。斗转星移,日月交替,古西南丝路的绝大部分道路,已淹没在时间的风雨之中,但一些雄关险道,骡马蹄印,诗联题刻,至今仍留下深深的历史印痕。保山的水寨、官庄等路段,都是当年用人工凿岩开山而成的路基,至今仍保存完好。水寨一段自澜沧江边至长湾长约10余公里,原设平坡铺、山达铺、水寨铺等邮驿站点,现尚存平坡铺的小街宽3米,长50米,两端有街门等遗迹。由平坡西上罗阳山至水寨,山腰大石坎长三、四公里的路段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的。路径曲折陡峭,有500余级台阶犹如天梯,史称"梯云路"。石阶上犹存骡马攀踏的累累蹄印,最深者达13厘米。 |
巴腊掌温泉 | 介 绍: 巴腊掌温泉位于龙陵县城以北10公里的香柏河两岸,这一带温泉眼众多,至少有上百孔,若以“神奇”二字论,当首推有着“奇汤神水”之称的龙陵巴腊掌温泉。这里山高谷深,万木葱笼,60多眼热气氤氲的温泉如繁星坠地,镶嵌在欢腾激荡的香柏河两岸的奇崖怪石之间,向人们倾吐着大地的温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多彩。 餐 饮/住 宿/购 物 自明清以来,每年由隆冬至初夏,来这里入浴疗疾者数以万计。现在,“奇汤神水”附近兴建起了不同规格和档次的旅馆、饭庄、疗养院及大批室内浴池,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旅游度假新村已悄然兴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 交 通: 游客可乘龙陵至腾冲的客车到巴腊掌下车。 云南保山 |
东卡日军碉堡 | 东卡日军碉堡 东卡日军碉堡位于龙陵城区东卡抗战文化广场内,为日军侵占龙陵期间设置的军事关卡之一。原为四座,分置于路口南北两侧,主要控制城区出入通道。1944年11月初我远征军围攻龙陵时被摧毁3座,现仅存一座。 碉堡用钢筋水泥浇铸成六边形,占地面积10平方米、高1.8米、壁厚0.2米,碉堡西南为转折入口,其余各面分设槽形射孔三组,平时常设守兵一个小队。1944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三路大军合围龙陵城,负责东线攻击任务的荣誉第一师数千人在这里遇到守城日军的顽强狙击,在多次派敢死队冲锋爆破均不奏效的情况下,从增援部队调来火焰喷射器实施逐个火攻,才最终将守敌全部烧死,夺占了东卡。东卡之战是整个龙陵争夺战中最血腥的要塞攻坚战,在短短几天的激烈争夺中,守敌460余人全部陈尸阵前,我远征军也为此付出了几千人的惨重代价。 作为这场血战的唯一证物,该碉堡于198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很好保护。并于2006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龙陵城区东卡抗战文化广场内 |
龙陵小黑山 | 龙陵小黑山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陵小黑山 小黑山地处云南省西部边陲龙陵县境内,属高黎贡山南延帚状山系。跨北纬24度15分—24度51分、东经98度34分—99度11分。海拔600米—3001.6米之间,北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西与新扩建的铜壁关保护区接壤,东南临怒江与永德的大雪山保护区隔江相望。 保护区总面积16012.8公顷,其中核心区7077.2公顷,实验区8935.6公顷)由从北到南大体呈不规则块状的古城山(2656.6ha)、小黑山(含大、小雪山)、一碗水(3783ha)、江中山(2183ha)四个亚保护区组成,分布在龙江、镇安、龙新、碧寨、象达、天宁、勐糯、龙山八个乡(镇)。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高黎贡山、铜壁关与滇西南各保护区群的重要链接纽带。 地址: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境内 |
龙陵邦腊掌 | 龙陵邦腊掌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陵邦腊掌旅游度假区位于龙陵县城西北方向,距离县城11.8公里,地处高黎贡山余脉,龙川江峡谷南岸的香柏河下游的丛林之中,占地面积194.2公顷,海拔1254-1280米,年平均气温16.9℃,气候温和,风景优美。 龙陵邦腊掌度假区有宏大的温泉群,山露泉眼600余孔,出露面积达0.2平方公里,水温最高达104℃。泉水中含有23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元素和化学物质,对高血压、皮肤病、心脏病、风湿、不孕症等多种疾病有神奇的疗效。泉水颜色随着气候和地壳运动而变化,被专家们誉为“地球的一个穴位”,能预测方圆400-800公里的地震。著名作家魏巍诗曰:“热海之源,温泉之乡;天赐奇水,惠及八方”。疗效之迷是氡氟的神奇作用。 |
董家沟日军慰安所遗址 | 董家沟日军慰安所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董家沟日军慰安所遗址 董家沟日军慰安所遗址于龙陵老城区中心的董家沟小河边,为当地董姓人家私宅。房屋始建于1921年,为一土木结构的串连式四合院,占地1.26亩,建筑面积367平方米,全院有大小房舍30间,内部装饰精巧华丽,是当地有名的富家大院。 1942年日军占领龙陵后,被强占为城区日军慰安所。在1942年至1944年的两年中,长期住有从日本、韩国征来的15名-供日军官兵淫乐。 1944年10月远征军以10万人马围攻龙陵,在战斗最激烈的11月1日,这些无辜的-全部被日军押到观音寺脚下汤家沟枪杀或强迫服毒自杀。 此大院目前无人居住,自然损坏较为严重,面楼已经损毁。 地址:龙陵老城区中心的董家沟小河边 |
抗战纪念文化广场 | 抗战纪念文化广场 龙陵抗战纪念文化广场位于龙陵县城东卡地段,广场占地7.8亩,是集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广场于2004年元月动工,10月峻工,总投资650万元。广场由中轴大道、纪念坛、出征泉、日军碉堡、大型浮雕景墙、怀思池、升旗台、长鸣钟、抗战纪念馆共同组成,形象直观地展现了龙陵抗战的全过程。 浮雕景墙,浓缩了龙陵抗战的整个过程包括了修筑滇缅公路、民工支援前线、龙陵沦陷、松山大战、龙陵战役等内容。这里总店向大家介绍一下龙陵沦陷、松山大战、龙陵战役的情况。 地址:龙陵县城东卡地段 |
龙陵八0八水库 | 龙陵八0八水库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陵八0八水库 八0八水库 距离龙陵县城30公里,因水库坝底的公路里程碑为“808”公里,故名808水库。 这里绿树成荫,山弯水曲,湖光与山色齐美,碧水与青天一色,是一个景色秀丽的天然湖山公园。 参差错落的青山有的被水隔断,有的伸入湖中,形成一个个小岛、半岛,岛上林木错杂,四时景色各界。缓坡上果树成园,春天桃披丹霞,梨园香雪,风过处芬芳满地;盛夏硕果缀枝,云缠雾绕;深秋则天高云淡,水秀山明,瓜果飘香;入冬则百木萧疏,层林尽染。是泛舟游玩、执竿垂钓的好去处。 地址:龙陵县城30公里外 |
云龙寺 | 云龙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云龙寺 云龙寺,原名伏龙寺。寺在今龙山镇云山社区境内,云龙山顶部,传说名僧真庆始建庵于山顶,并取名“伏龙寺”。 后历经战乱,庵被毁,清雍正七年(1729)高僧月西重建寺院,后经历代僧俗扩建而具规模,是龙陵境内的名山。毁于五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龙陵县云龙寺重建委员会倡导重建。今初具规模而已。 地址:龙陵县龙山镇云山社区 |
地区 | 景点 |
---|---|
蕨叶坝村 |
---- |
勐外坝村 |
---- |
新寨村 |
---- |
邦明村 |
---- |
弄岗村 |
---- |
赧等村 |
---- |
弄福村 |
---- |
大新寨村 |
---- |
弄玲村 |
---- |
硝塘村 |
---- |
上龙村 |
---- |
勐柳村 |
---- |
三台山村 |
---- |
大汉坝村 |
---- |
帮焕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