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景德镇市 >> 珠山区 >> 昌江街道

昌江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锦绣昌南中国瓷园

锦绣昌南中国瓷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瓷园成功的将陶瓷与历史、文化、旅游、商贸、作坊、休闲、人居融合在一起,再现了千年昌南古镇的辉煌,成为西大门进入景德镇的第一道靓丽风景线。  景区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布局、配套齐全。有大型的娱乐中心“金色航母”和高档休闲场所“帝景会馆”;有承载着陶瓷历史文化遗存的古玩市场;有2000平方并荟萃了历代陶瓷大师、民间老艺人陶瓷精品的景德镇百年陶瓷精品馆;有富于时代气息的中青年名人名作;也有专来旅游服务商场陶瓷购物中心和可供游客参观体验并参与制作的陶吧!  一、花卉园艺市场主要分布在6#、7#、8#、9#楼南侧商铺,有商铺近80间,阳生展台1600平方米,暖棚4000平方米,经营范围包括大树古木、花卉盆景、园艺资材、鱼、虫宠物、园林石材等,还有盆钵和石雕,基本涵盖了整个花卉园艺的各种经营范围。  二、古玩艺术品市场主要分布在3A#楼整幢、5#楼整幢,还有9#楼北侧整个区域,共有商铺近100间。古玩艺术品市场包括了古瓷、仿古瓷、玉器、字画、木雕、奇石、古家俱等各种收藏珍品  三、1#、2#楼为现代陶艺区,3#楼为园区的精品楼,整个区域约有100余单元,届时这里将汇集各路名家作品,景德镇各路陶艺高手将在这个区域一展风彩。  四、陶艺生产加工区域在园区的24#、26#楼,区域内将建有一定数量的梭式窑及生产加工作坊。  五、园区的23#、25#、27#楼区域将引进如卡拉OK、足浴、桑拿、酒店式公寓等各种品位、档次较高的娱乐休闲设施。陶吧综合楼将会建成一个大型的高档层次酒楼,中央瓷坛一楼作为大型娱乐场所推出,在中央通桥桥面以下部分将建有各种生活配套设施。  六、在1#、2#、3#楼的北侧商铺内将引进各大旅行社进驻,6#、7#、8#楼的北侧商铺内将推出旅游商品购物区域,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够真正代表景德镇的旅游购物市场。  七、中央瓷坛部分将建成一个大型的展览区域,并将定期在此举办赛宝、展览、拍卖、会务等活动。  

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景德镇老城区中心地带的珠山中路。元代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珠山设浮梁瓷局,负责为皇家监造御用瓷。皇帝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将浮梁瓷局改建为御厂,宫廷瓷器开始注明皇帝的年款。清代康熙年间御厂改称御窑厂,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绵延近七百年。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  由于御窑厂的特权所在,历来荟萃着景德镇的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它虽然专为皇帝烧制瓷器,而客观上则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异宝。除了不少流失于海外,至今尚有许多陶艺珍品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并向海内外游客展示。  御窑厂是官窑的象征,是陶艺瑰宝的摇篮。历来,人们对御窑厂充满神秘感与好奇心。御窑厂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现存遗址及其背景环境是研究御窑厂历史沿革、管理制度、烧造工艺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基础。中国是古代世界陶瓷手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度,而景德镇御窑厂又是中国陶瓷业最高成就的代表,因此,景德镇御窑厂无愧于古代世界陶瓷手工业的中心,对全世界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御窑厂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考古成果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首批国家重点支持的100项大遗址,国家首批公布的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国家十二五大遗址重点保护展示工程,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  开放的景点:  官窑博物馆:经多年整理,采取“多级分类,系列复原”的方法,修复御窑厂出土官窑精品千余件,有一批被誉为“绝世孤品”的瓷器和文物遗存面世,现均收藏在该馆内。馆内陈列了明清御窑遗址出土的大量修复品,大多是海内外罕见孤品,年代可靠,为观众提供了断代标尺。珍贵藏品有明洪武釉里红花卉纹大碗,明永乐甜白三壶连通器,明宣德青花龙纹蟋蟀罐,明成化斗彩高士杯等精品。  陶瓷微缩景观《御窑厂》:系依据《景德镇陶录》、《陶冶图》等相关文献资料,历经4年的设计与创作,采用陶瓷材料高温烧制而成。使用了相关陶瓷生产、生活物件近千件,生动再现出御窑厂昔日辉煌的生产景象,并被评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御窑工艺博物馆: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御窑制瓷工艺的历史和传承,御窑制瓷原料和窑具,御瓷成型、彩绘、填色的过程,以及历代帝王管理窑厂、官员监督工匠制作的历史等。并陈列了一大批仿制的古代皇家精品瓷器。  御窑遗址保护房(两处):考古发掘揭露了许多重要遗址和出土大量遗物,获重大成果。荣获2003--2004年度田野考古二等奖。展示的遗迹有:墙、窑炉、和掩埋落选御用瓷器的小坑。对明代官窑特别是明代官窑瓷器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为研究、探讨明代早、中期御窑的范围、烧成技术、产品特征和管理制度等提供了新的科学资料。  佑陶灵祠:官府为窑工童宾所立祠,又称“风火仙师”庙。祠内供奉风火仙师童宾像,两边是做坯、托坯、收兜脚、打杂的小扶手、二扶手等各脚窑工师傅的塑像。  龙珠阁:珠山有阁一座,红墙黄瓦,重檐飞翘,雕梁画栋,秀雅端庄。阁最初建于唐代,称聚珠亭,宋代修葺一新后,称中立亭。明朝天顺年间重建,叫朝天阁,成化年间改称冰立堂,万历年间又改建,叫环翠亭。清雍正时改称文昌阁。1925年重建,才叫龙珠阁。现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龙珠阁是1989年动工重建的,1990年10月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开幕之际建成。2012年,在上级文物部门的重视关心下,龙珠阁实施维修工程,将其辟为市民休闲场所。  龙珠阁内有弧幕电影、御窑遗珍、陶人心语、瓷乐合鸣、体验新御窑产品等展示。  地  址:景德镇市珠山中路187号  联系电话:0798-8201378

御窑景巷街区

御窑景巷街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御窑景巷位于景德镇市中山北路,南起中渡口,北至瓷都大桥,全长1.1公里,占地约3.1公顷,内藏太平巷、求知弄、龙船弄、低头弄等19条里弄贯通前后街,保留了五王庙古戏台、水龙会、北乡公所、徽州会馆等历史元素和历史建筑,是老城区里弄文化的集中代表。经过4年多的打造,现在的御窑景巷已被打造为我市首条体验瓷都里弄民俗文化的旅游文化休闲街,已成为市民“触摸历史、感受文化”的新地标。该街区先后被授予“江西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江西省商业特色街”等荣誉称号。  今后,古镇公司将继续努力,不断加大投入,在维护AAA级景区的同时,“讲好老城故事、做好老城旅游”,力争把御窑景巷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旅游品牌,为我市打造全域旅游作出积极的贡献。

闲云涧马鞍岭

闲云涧马鞍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闲云涧马鞍岭地处景德镇市东南郊区,是珠山区竟成镇“三宝国际瓷谷”境内三宝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因其自然环境优美,陶瓷矿产资源遗存丰富,自宋代时期形成村落,“九龙拜相”等传说流传至今。一千余年来,从北宋时期三宝马鞍岭村的采矿业、制瓷业就形成了一定规模,以山涧溪水为动力,水碓将瓷石碾碎成为瓷土原料,呈现出矿场林立,制瓷繁荣、水碓轰鸣的盛景。  目前,马鞍岭改造是珠山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项目。该项目由浙江一家园林公司对马鞍岭进行设计和承建,拟将马鞍岭打造成集陶瓷文化、山水、人居休闲、创客于一体的珠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雕塑瓷厂明清园

雕塑瓷厂明清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江西省服务业基地及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景德镇市大学生创意就业孵化基地,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位于景德镇城区内,距市中心5公里。  景区创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有国家级大师六人、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十六人,高、中级工艺美术师及技师共200余人。170多位国内外艺术家在该厂建立了工作室。以生产陶瓷雕塑工艺品为主,是国礼瓷、旅游瓷的专业生产厂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工业旅游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工艺陶瓷生产和旅游产业的有效结合,其优美的环境、独特的工艺、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了大批中外陶艺家来厂驻扎,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和世界陶瓷艺术的研修、交流平台,成为艺术家创业、创作、创新、创收的“创意乐园”,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景区现正在打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际雕塑创意产业园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热忱欢迎中外游客、陶艺爱好者、各界宾朋前来观光、交流、创业。  厂长:汪建中联系电话:13607988129、  办公室电话:0798-8442662;电子邮箱:JDZDSCC@163.COM

1949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

1949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它的主要载体是原景德镇建国瓷厂。而建国瓷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为皇家烧造宫室用瓷的部分御窑厂。清朝末年,这部分御窑厂在维新运动影响下由江西巡抚采用官私合营方式,开办“江西瓷业公司”,民国时期为国家资本企业。解放后恢复生产,成为第一家国营瓷厂。  如今的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处于景德镇城区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园区与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景德镇御窑厂仅一街之隔,周边300米范围内有龙珠阁、佛印湖、珠山八友街、景德镇陶瓷馆以及多条代表景德镇历史建筑特色的里弄。  按照“保护历史脉络、彰显文化精髓、展现创意魅力”的发展理念,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通过修缮原有的厂房、窑炉旧址,完整再现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展示陶瓷制造和烧成工艺的变迁历程,创造性地将老瓷厂与艺术家工作室、艺术馆、手工陶瓷体验区、时尚餐饮酒吧等多元化艺术相融合,打造了一个集创作、展示、旅游、时尚为一体的国际化陶瓷文化创意中心。在此基础上,园区特别推出每周五、六夜间高校大学生创意集市,免费搭建创业展示平台,孵化陶瓷创意人才梯队。  1949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已然成为陶瓷文化汇集、旅游要素齐全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及工业旅游核心区。  地址:景德镇市胜利路23号(1949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内)  联系电话:0798—8438888

珠山明清御窑遗址

珠山明清御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御窑厂也称“御窑国家遗址公园”。该遗址地下遗存极为丰富,所产瓷器称“官窑器”。已出土元代官窑瓷器和大量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年间的各类器皿,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共同记忆。在市政府大门的五米处,尚有石井一口,它是明御厂遗址留下来唯一的地面遗物。现已发掘多处元明清官窑遗址,里面值得看的还是景德镇博物馆,御窑厂本来是专做官窑瓷器的,现在只剩下一个很小的遗址,里面的博物馆陈列了一些景德镇从古至今的历史,制陶的工艺顺序瓷器品种,釉的分类和历史,对于了解景德镇这个千年文化瓷都有很大帮助。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为供应宫廷所需瓷器而设的机构。明洪武年间始设于江西景德镇。明代一般由宦官充任督陶官;清初由工部、内务府派员,或由江西巡抚主管。乾隆以后,以榷九江关使管理,并以饶州同知、景德镇巡检司监造督运,遂成定制。所产瓷器称“官窑器”。  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是元、明、清三代专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一九八三年被公布为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保护范围为:东至中华路,西至东司岭,北至彭家弄,南至珠山路。其保护范围为5.43万平方米。景德镇御窑厂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管办瓷厂。这里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最精湛的技艺,最精细的原料,最充足资金,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成为真正的无价之宝。御窑厂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中国是瓷器的祖国,而宋、元、明、清四代官窑则是中国古瓷中的精华。四代官窑瓷器是当时技术水平最高的工匠为满足帝王和朝廷之需,用质地最优的原材料制作而成的,其造型与纹饰也都出自宫廷画家之手,因而这类瓷器无论是在当时或是现在都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瑰宝。  意义就历史情况来看,北宋王朝设置在汴梁的官窑由于黄河水患,遗址不见踪迹,南宋杭州官窑虽有发现,但遗址暴露于地表,容易遭受破坏,故出土之物绝大多数不能复原,唯独元、明、清三代官窑都设置在今景德镇市中心-------珠山,其遗址地下遗存极为丰富,已出土元代官窑瓷器和大量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年间的各类器皿,对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遗址御窑厂遗址,位于景德镇市区珠山路之珠山南侧(今市政府在的地)。在市政府大门的五米处,尚有石井一口,印证窿庆《陶政录》,故知该井为南门内井,它是明御厂遗址留下来唯一的地面遗物。珠山原为老成城区中心。据《浮梁县志》载:“珠山,在景德之中独起一峰,高树十仞,绵旦数里,峰峦遥列,俯视四境。”建国后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造,珠山几乎被夷平,唯龙珠阁旧址保留约十米高的台地。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专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  该遗址地下遗存极为丰富,已出土元代官窑瓷器和大量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年间的各类器皿,对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皇家烧造御窑瓷约700余年,流传下来珍遗官窑瓷器现大多数收藏在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世界各大博物馆。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乘1、4、5路支线、5路支线区间、6、11、12、16、18、108、k106路公交车在南门头站下车  门票  60元/人  开放时间  8:30-17:30  景点位置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珠山中路187号  

景德镇观音阁

景德镇观音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观音阁,距市中心龙珠阁约3公里,处在昌江河上游。与旸府山下的旸府滩村隔江相望。景德镇的别称“陶阳十三里”就是以这里为起点,即“上到观音阁,下至小港咀”,是为古代景德镇城区的最北端。此处背山临江,山上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江中水秀如碧、青山倒映。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题绘的佳境。观音阁,就其位置来说,它建在石埭山的层崖间,是景德镇的南北通衢,又是地势险要的关隘。距有关资料介绍,从浮梁县旧县治(今浮梁古县衙一带)到景德镇,有长约20华里用石板铺成的“官道”。城外有一小石桥,过桥即为城门,上有石板刻字曰“江南雄镇”。城门东依石埭山、西临昌江水,是个险要雄关。进城门,有石径直达镇内。进门靠左边沿石阶而上,就有一古阁背东面西,凌驾在通衢之上,这就是“观音阁”。阁下有亭,西有短墙,亭柱上有木档,可供坐憩。离阁往南行,出口处有一城门,上有石梁字曰“昌江通衢”。  此阁于民国初年曾由观莲和尚募化景德镇三帮(都邦、徽帮、杂帮)商人和城乡善士予以修缮并于民国五年(1916年,是年浮梁县县治从旧城迁往景德镇莲花塘)春动工,到民国六年八月竣工。古时的观音阁在解放前已有部分倒塌,山顶孤堂在一九五四年建干部休养所时拆毁。一九七二年因在附近的青塘村兴建电厂,新修公路由此通过,峭壁被削宽,石道被铲掉,古阁全部拆除,遗址已荡然无存。今日的观音阁,已非旧时面貌。  一九九○年,景德镇千年古刹旸府寺和尚宽旺法师确认此处山清水秀,实为修心养性处所。五戒居士况大毛、杨胜莲等人立即募集几千元买下五十平方米土地,盖成一座小屋,取名观音寺,仅供宽旺法师参禅。一九九九三年受众居士虔诚相邀,九华山佛协秘书长岳藏法师来该寺出任住持。由于岳藏法师虔诚护庙,全心事佛,观音寺佛事渐兴,香火日旺。一九九五年二月,岳藏法师倾其毕生积蓄一万馀元,众居士捐资四万馀元,重建一座占地二百平方米的大悲殿,新塑佛像七尊,购置大批法器。紧接着,又修建西方三圣殿,新建大斋堂、寮房二十馀间,此时的观音寺才初具规模,日渐兴旺。观音法会期间,敲钟击鼓,念佛诵经,仙乐飘渺,寺内寺外香客如云,热闹非凡。  地址:景德镇市珠山区北郊昌江东岸  类型:寺庙

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我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30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和首批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获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陶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新厂、陶研所、湘湖三个校区,占地1600余亩。学校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文博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军事教学部共10个教学院(部),以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科技艺术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9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博士研究生40人、硕士研究生1035人、留学生近百人,已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专任教师80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450人、博士202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水平人才50余人,各类国家级艺术大师26人,各类省级专家人才近200人。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从景德镇汽车站坐108路公交直达   门票   免费  景点位置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陶阳南路  

御窑遗址博物馆

御窑遗址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位于原御窑厂遗址内,御窑厂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据清乾隆二年《浮梁县志·建置·景德镇厂署》记载“御器厂建于里仁都珠山之南,明洪武二年设厂制陶以供尚方之用”。考古资料表明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元朝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器厂。  1643年明王朝覆亡,御器厂为清政权所有,改称为御窑厂,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御厂制度结束。它是我国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在长达近六个世纪的时间里,为“天下窑器之所聚”,荟萃着无数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生产烧制出了数不胜数的精美绝伦的瓷器,目前,海内外拍卖价格最高的瓷器大多出于此。2004年,因发掘出土一批珍贵文物和窑炉遗迹,考古成果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获田野考古二等奖。  在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御窑厂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再现往昔的辉煌,给各位嘉宾以陶瓷文化熏陶,藉此激发人们对千年瓷都的向往……

莲花塘

  莲花塘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区内,是景德镇一个非常有名、风景优美的休闲场所,曾经因满塘盛开莲花而得名,塘的北面是莲花塘公园。  风景·莲花塘南北向水面最长约340米,东西向最宽约130米,塘的中心位置有一小桥,将池塘划为南北两部分,近似“吕”字型。南北两块水面中各有一座亭阁,古色古香,在周围蓊郁树木的相映下,构成一幅非常美丽的景致。莲花塘北岸树木参天,夏季非常凉爽,并建有景德镇合资宾馆,该宾馆曾经是景德镇最高级的宾馆;塘的南岸连社路上坐落着景德镇陶瓷馆、陶瓷大世界和0景德镇市委。  典故·莲花塘相传古时叫做沉玉塘,史料中记载:“沉玉塘在薛家坞,为薛尚书女尽节处……”在宋代,因苏东坡好友佛印曾在此居住过的缘故,莲花塘又得名佛印湖,今天在莲花塘风景区路口树立的一块大太湖石上,还镌有佛印湖三个大字。中华民国时这里又辟为公园,称新邑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扩建为莲花塘公园。

景德镇官窑博物馆

  景德镇官窑博物馆位于景德镇珠山旧址之上,与御窑厂属同一个景区,前去游玩需在御窑厂门口买票入园。  它在唐代叫聚珠亭,宋代称中立亭,明代称朝天阁和环翠亭,清代又改称文昌阁,20世纪初重建后称“龙珠阁”。1987年龙珠阁重建后,是一幢仿明重檐宫廷建筑,共6层,高34.5米,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其周围地底下埋藏着无数宝贵的文物遗存。龙珠阁自明代开始就是御器厂、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是明清官窑遗址,现已成为景德镇的城徽。  另外,阁内珍藏有大批官瓷珍品及官窑史料,现阁内陈列了青花釉里红万件花瓶、明正统官窑巨型龙缸及珠山出土的明代官窑陶瓷珍品等。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乘K26路公交车在风景路站下车   门票   包含在御窑厂景区门票内,60元/人  开放时间   8:30-17:30   景点位置  江西省景德镇珠山区中山北路2号  

景德镇陶瓷馆

  景德镇陶瓷馆位于市区莲社路。郭沐若亲笔题写的“景德镇陶瓷馆”六个大字镶嵌在门楼上。该馆建于建国初期,后规模不断扩大,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前者以朝代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后者按类别陈列,展出建国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现代各陶瓷工厂、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是来景德镇观光的游客不可不游的去处。  这些珍贵的陶瓷真实地反映了景德镇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展示了历代景德镇陶瓷工人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驻足欣赏,令人流连忘返。  瓷都——景德镇,是世界陶瓷艺园一颗灿烂的明珠。景德镇陶瓷馆以特有的陈列形式,"集历代名瓷于一室,述千年历史于一时",展示了瓷都的悠久历史。  据史籍记载:景德镇冶陶始于季汉,唐代有陶窑、霍窑。产品色素润,有"假玉器"美称。五代至宋,窑场遍布镇内及镇郊南河两岸,五代白瓷已达到现代的瓷质标准;宋代影青瓷质细腻,色莹润,光致茂美,著行海内,成为我国青白瓷系的故乡。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在镇置监镇官,制器进御,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元代曾设"浮梁瓷局"掌烧宫廷用瓷,当时成功烧造了青花、釉里红、铜红釉、霁蓝釉、卵白釉及釉上三彩、金彩等新品种,尤以青花艺术名扬四海。明初在镇珠山设御窑厂,瓷业出现官、民窑竟市的繁荣景况。官窑以永乐、宣德青花、祭红、甜白釉,成化斗彩、孔雀绿与娇黄釉,以及嘉靖、万历的五彩、矾红彩,均名噪一时;民窑则以自由奔放的青花、弘治至嘉靖的珐华彩及素三彩等引人注目。这时的景德镇,正是"火光红焰照天,夜令人不能寝"的"四时雷电镇"。清代制瓷技艺精进,康、雍、乾时期攀登了我国制瓷历史上的高峰。康熙五彩、三彩、珐琅彩,雍正粉彩、墨彩,以及乾隆古铜彩、玲珑等品种精妙绝伦;这一时期的郎窑红、美人醉、钧红、天青、茶叶末和炉钧、珐翠等高、低温颜色釉丰富多彩,取得了超越前古的成就。此后,随着社会的江河日下,瓷业生产日渐衰败,陶瓷艺术流入堆砌、繁琐,黯然失色。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资料社会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古老的手工瓷业的生产、管理,沿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景德镇陶瓷重绽新蕾。具有传统特色以及创新花色的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产量日新月异。青花、粉彩、青花玲珑等品种荣获国家金质奖、高温颜色釉瓷,薄胎瓷获国家银质奖,另有多项产品分别获得轻工部、江西省优质产品奖。  景德镇瓷器以她特有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中外人民的赞誉。景德镇--这颗灿烂的明珠将永放光华!  交通  乘18路公交车在工商局站下车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8:00-17:00  景点位置  景德镇市珠山区联社北路169号  

景德镇休闲广场(人民广场)

  休闲广场原名景德镇市人民广场,坐落在景德镇城区的最中心地带。休闲广场是景德镇市的著名地标,其周边也是景德镇的商业中心。  景德镇休闲广场以前是一个标准的体育运动场,包括东边的主席台,其总建筑面积约34000平方米,与广场北边的景德镇体育馆一起构成景德镇市的体育运动中心。广场后来经过彻底的改造,建成了今日花园式的城市广场,原来的体育功能全部被公园功能取代。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珠山中路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 9:00-17: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陶溪川创意广场

  陶溪川创意广场是一个新型的以陶艺为主的文艺街区。  陶溪川_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穿越。  凤凰山下,溪流潺潺,汇聚成川。千年瓷都的文化底蕴,百年陶瓷工业遗产,与高科技的完美交融,彰显世界级的华丽。美术馆,艺术工作室,文化体验馆,陶艺3D打印体验中心,创意生活馆,及文化,餐饮,娱乐和酒店等,令人流连忘返……  地址: 景德镇市珠山区新厂西路150号  类型:街区&集市  电话: 0798-8440866

昌江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昌江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