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萍乡市 >> 安源区

安源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自助旅游,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纪念性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距萍乡市城区6公里。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安源路矿工,2017年2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江西萍乡市安源镇    安源镇  安源镇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东郊,距萍乡市区5公里,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8公倾,下辖6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有驻镇单位11家和企、事业单位16家,有1所中学,6所小学,总人口3.6万元,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安源现有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98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经济开发示范镇。近几年来,安…… 详细++

秋收起义广场

秋收起义广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秋收起义广场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萍乡市秋收起义广场旅游景区属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主类中的碑(林)、广场亚类型,位于萍乡市市区建设路与萍水河交汇处,是集纪念、-、娱乐、休闲、展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她的建设旨在纪念秋收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并丰富广大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  广场总面积为346亩,绿化率为60%。广场以萍水河为纽带,由中心广场、西北广场、东南广场、东北广场组合而成。秋收起义纪念碑位于广场中央,占地900平方米,碑高30.9米,1999年9月9日原国家领导人为秋收起义纪念碑题写碑名,于2009年9月建成的秋收起义萍乡陈列馆位于纪念碑基座下,展陈面积达600平方米,生动的再现了秋收起义(侧重在萍乡)的光辉历史,是继秋收起义纪念碑之外的又一处纪念性设施。广场还有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大型户外电子彩屏、亭、廊、花架、艺术雕塑等基础设施,流光溢彩,交相辉映,组成了如诗如画的“城市会客厅”,每年吸引国内外上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  景点位置  建设中路  

安源森林公园

安源森林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安源森林公园位于江西萍乡市城区北部杨岐山区和南部安源山、乌龙山、仙峰岩一带,分为南北两大片区,总面积为7866公顷。环绕大半个萍乡城,园内山岳耸峙、峰回嶂叠、森林茂密、泉流瀑飞、洞奇岩异、古刹掩、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公园北至庐山约400公里,南至井冈山约200公里,东至南昌280公里,西至长沙95公里。浙赣铁路、沪瑞高速公路、320国道横贯南北景区之间,319国道又将南北景区联成一体。公园内外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是连接长沙、南昌、韶山、井冈山等名城和旅游胜地的枢纽。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安源辽源小号大道1号  

小金山旅游景区

小金山旅游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小金山旅游景区位于红色安源“工人运动”发源地东面,南面有明月湖风景名胜区游览区,周边有闻名全国的安源工人运动纪念馆、世纪广场、秋收起义纪念碑、卢德铭烈士纪念碑。景区总面积4388000平方米(已开发面积330000平方米),景区内有景区接待中心、大型停车场,有天然水源的游泳池、小金山煤矿旧址、关门石观光游览区,回音谷,野营区,休闲农业观光区,科普植物园区,生态果园区等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  关门石  位于景区入口处300米,是进入景区的必经之地,相向而立的两块巨石,高大雄伟,形似高耸石门,故名。关门石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抗日战争期间,方圆十里的百姓为躲避日军而藏身关门石关内,国民革命军在此修筑简单的防御工事,欲凭借险要地势,阻击日军,而日军先头部队侦查后惧此天险,最终绕道芦溪。  飞剑潭  飞剑潭景区远望犹如一把飞剑从天而降。景区朝可观日,暮可揽月。夕阳西下之时,可欣赏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丽景观。早春、晚秋及霜冻时节,海拔300米以下,常有大雾,一般到上午十点左右才会散开。此时在300米以上地区,可观赏到云浮浪拥的云海奇观。盛夏时节,这边日出那边雨,雨幕折射彩虹,高山之颠,无遮无拦,七彩云虹就在眼前。雨过天晴之时,山水林泉隐入云雾之中,雾霭沉沉充满山间,云雾缭绕,群峰隐约,如入仙境。  老虎石  相传神话传说:八大神仙云游四海,铁拐李银框玉扁肩挑两颗宝石,腾云驾雾眼望凡尘,口念佛经,路过见此地风景奇特,祥云聚集,正欲下去一观,不料脚下一拐,将银框内的两颗宝石飞落凡间,一颗落到现在的岩仔寨,后称火岩石,一颗落到现在的云居埠境内,因其状似老虎,且栩栩如生,故取名曰老虎石。  该石形状独特,坚韧无比,且石头上布满明显的燃烧孔,颇具研究价值和观赏前景,经专家初步考证,疑似天然陨石,有待进一步考证。  

秋收起义纪念碑

秋收起义纪念碑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萍乡是秋收起义策源地。1927年初,毛泽东在安源主持召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并于9月9日亲自发动和领导了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第一次高举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为纪念这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历史事件,1998年6月21日,0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在萍乡市建立秋收起义纪念碑;2000年8月27日落成。  秋收起义纪念碑矗立在秋收起义广场中心广场的主轴带上,紧临城市主干道建设路。秋收起义广场是为纪念秋收起义而建设的纪念性广场,位于萍乡城北新区,占地300多亩,以新建的昭萍桥为中心,萍水河为纽带,四个块面组合而成。广场以秋收起义纪念碑为重点,南向中轴线上设置五彩缤纷的音乐喷泉和气势恢宏的秋收起义纪念馆,园林小品将广场装点成多处供活动、休闲的场所,使广场兼有娱乐、展览、购物和-等综合功能,成为萍乡市区活动中心和市区风貌的重要标志。  秋收起义纪念碑碑高30.9米,占地面积151平方米,巍然屹立,气势宏伟。纪念碑基座内设有电控设备,长城堡四角和碑顶部装有活动彩色射灯;基座周围有绿化区域;纪念碑基座四周设有较大的平台,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大景观。纪念碑由“9”字、浮雕、题词、长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徽标、碑柱、火焰(火炬)、五角星、碑文、红旗、山川、稻穗等图案协调配置、有机组合。  长城堡连碑柱27米,基座27级台阶、高3.9米,碑柱顶部正面与背面造型为两个“9”字,连缀起来表明秋收起义的时间为1927年9月9日,同时又有“九重天”的寓意。长城墙上的火炬和基座侧边的火焰,表示秋收起义之火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与刻在基座南、北面的毛泽东的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吻合。  纪念碑基座正面为碑文,其它三面按顺时钟方向镶嵌三幅用花岗岩精心镂刻的浮雕,依次为《张家湾的红灯》、《霹雳一声-》和《转战上井冈》,展示了秋收起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碑柱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总书记题写的碑名:“秋收起义纪念碑”和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全词。碑身有线刻的猎猎战旗和崇山峻岭,表示秋收起义是中国0领导和工农兵联合的武装斗争,第一次举起工农革命军旗帜,并转战井冈山创建革0据地。  秋收起义纪念碑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既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萍乡市的标志性建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个亿万年的造化。  这是一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地方。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也在这里开启大幕,演绎了一场民族工业昂扬崛起的活话剧。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也在这里扛起大旗,进行了一场推翻0艰苦卓绝的远征战。  在2012年第一轮红日光照这块蕴藏着许多故事的土地上时,我们来到这里——安源国家矿山公园(正在申报待批),进行了一个世纪的回眸……  走进安源,站在高高的牛形岭上,有三个标志性的“视点”映入我们的眼球:高耸云天的矸石山、巍峨屹立的盛公祠、壮观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那座由煤矿工人血与汗堆积起来的矸石山,仿佛每块黑色的石头都有坚强的生命,让人们体悟到代代安源工人为民族工业崛起的强大力量;那栋圆拱型门窗欧式建筑的盛公祠,仿佛每块斑驳的青砖都在深思萍乡煤矿总局的兴衰沉浮,让人们聆听到清末“洋务派”头领盛宣怀、张之洞为民族工业崛起奔走呼号的呐喊;那幢高耸着“天轮斧头”徽标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仿佛天轮在转动斧头在挥舞,让人们遥想到当年安源路矿工人生产与抗争的壮观景象!  这个面积26.3平方公里的矿山公园,有10大核心景观(区),75处景(观)点,其中包括高坑大井和小金山,安源总平巷、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公务总汇(谈判大楼)、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八方井毛泽东住址……高坑大井,是安源矿山公园风貌最集中的地方,高耸的井架、巨大的绞车、架线的电车、深邃的竖井以及带有历史印记的口号标语与建筑等等,让人很容易回想起那热情燃烧的岁月!高坑大井煤矿工业遗存的价值与时俱增,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记者也找到这里,用镜头追寻那安源儿女创下的辉煌年代!  这就是风雨如磐的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这就是悲喜交集的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这就是蕴藏着千秋不灭精神富矿的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宝积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宝积寺现为萍乡重要旅游景点,位于萍乡市城区南门外南环路与浙赣铁路线(老线)之间。宝积寺旧名星居寺,又名梵林寺。唐创,后周广顺年间当地人李氏捐地所建。后周显德年间(954-959)改名宝积寺。宋文学家黄庭坚曾于崇宁二年(1103)撰并书《宝积禅寺记》,又题过“德味厨”、“入还堂”二匾额,还手植罗汉松于寺院,元毁。明洪武年间,建僧会司。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僧九雪募修。前有关帝殿,邑人李固山建,旁有观音泉,深不盈尺,暑月清冷,已竭。又有禁钟楼,即濂溪书院旧址,亦毁。光绪年间,众僧复兴法门丛林,僧肇堂改建山门。从清末至民国,方丈体云大师,住持寺内30余年,每隔3-5年设坛授戒一次。曾先后偕邑僧众整修殿宇,建藏经阁,创建普通塔院,登遐亭等。民国年间县僧会司、佛教会、居士林都设寺内。方丈体云大师曾兼佛教会理事,募化筹资购买巨部汉译《大乘经律论丛书》,举办佛学培训所,培养青年僧侣。宝积寺当年不但是全县佛教中心,而且是湘赣边境的萍乡、浏阳、醴陵、攸且等县佛教总据点,曾住僧侣五、六十人,加上外来云游者,多达百人。后因兵燹战乱频繁,特别是日军两度侵扰腹地,破坏严重,佛事渐衰。1990年重新开放宝积寺,并于1993年5月动工,对原建筑物全部拆除重建,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赴朴初为重建的宝积寺题写了寺名。大雄宝殿1995年竣工,占地面积为556平方米,高22米,宽26米,进深(长)21米,先后还建筑了天王殿、客堂、东西配殿及寮房等。整个宝积寺现占地面积约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建筑物采用明清模式,为钢筋混凝土、砖石、砖木结构、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孔原故居

孔原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为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孔原先生的生平家世、业绩成就以及方便对他的研究,安源镇今年又加大投资进一步修缮改造孔原故居,丰富了陈列展品,整修了周边村民区道路、水沟,新建了多个花池,栽种了女贞、草皮等,进一步美化和修复了孔原故居及周边多处革命旧址。如今,孔原故居已成为萍乡市民游览观赏的好去处。  孔原(1906-1990年),原名陈铁铮,曾化名田夫、田心,萍乡县人,早年就读于萍乡中学,参与组织过萍乡工人运动和-,解放前曾任0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0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政府政务院海关总署署长,中央调查部部长等职,并在0第十二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9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孔原故居坐落在安源镇张家湾村(军事会议旧址附近),总用地面积60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6.1平方米。为纪念革命先辈,弘扬安源精神,着力把孔原故居打造成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安源镇去年投入60余万元对整个孔原故居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并对故居外部环境进行了改造,增设孔原事迹简介及图片介绍等,免费对外开放。    孔原 (1906~1990)  孔原(1906-1990),原名陈铁铮,化名田夫、田心,江西萍乡人。孔原早年就读于萍乡中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西北工委委员、西南工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和组织部部长。解放后,曾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署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国务院…… 详细++  孔原 (1906~1990)  孔原(1906-1990),原名陈铁铮,化名田夫、田心,江西萍乡人。孔原早年就读于萍乡中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西北工委委员、西南工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和组织部部长。解放后,曾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署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国务院…… 详细++

安源盛公祠

安源盛公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源盛公祠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为原萍乡煤矿总局旧址,1898年煤矿开办时建造。初为矿局总公事房,后为矿局所聘德国工程技术人员住房。1916年汉治萍公司总经理盛宣怀去世后,矿局为纪念盛宣怀,将此屋命名为盛公祠。屋前存有为驻守所筑炮台遗迹。该建筑物为德国样式,因建立山坡顶部,显得突兀雄拔,三层砖木结构,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现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萍乡旅游景点。  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时,1922年9月16日上午,-司令和路矿头目在矿局总公事房约见-,-在刀光剑影中一身是胆地走进大楼,大义凛然地声言:“不从磋商条件入手,无解决之希望!”-司令威胁说:“如果坚持作乱,就把代表先行正法!”-毫不为动,坚定地说:“万余工人为此要求,虽把代表斫成肉泥,仍是不能解决!”这时公事房被数千工人包围,吼声如雷,工人们声言,谁敢动刘代表一根毫毛,就把路矿两局打得片甲不留。-针锋相对的斗争和数千工人围楼相助,打击了路矿当局的嚣张气焰,只得约请-下午再来局里商量。9月17日,锅炉房燃煤将尽,发电机、通风机、抽水机行将停转,矿井面临毁灭危险。江西督军和路矿当局慑于工人的强大威力,深恐局势不可收拾而力主和平解决。路矿当局不得不答应与工人俱乐部谈判,经过长夜激烈争辩和商绅调停,于9月18日上午签订了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之权,增加工资,改良待遇等13条协议。-历时5天,“秩序极好,组织极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   江西萍乡市  安源镇  安源镇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东郊,距萍乡市区5公里,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8公倾,下辖6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有驻镇单位11家和企、事业单位16家,有1所中学,6所小学,总人口3.6万元,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安源现有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98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经济开发示范镇。近几年来,安…… 详细++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有二处,旧址均为萍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萍乡红色旅游景点。毛泽东1921年秋来安源住处位于安源八方井44号,普通平房,原为私宅,1921年10月毛泽东来安源住在这里。毛泽东、李立三1921年冬来安源住处原为老后街的一家饭店,1921年12月中旬毛泽东、李立三等人来安源住在这里。1921年10月下旬,0湖南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来到安源实地考察,住在八方井处的同乡、在矿上当段长的毛紫云家中。毛泽东这次考察历时大约一星期,他走遍了矿区,下到了矿井一线和工人餐宿。毛泽东这次考察不仅使工人认识了毛泽东,思想上受到闹革命求解放的启蒙。通过考察,毛泽东认定安源是工人运动可能很快开展起来的地方,于是他会同湖南劳工会领袖黄爱、劳工评议员张理全,利用朋友的关系,以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与安源工人通信。1921年12月,毛泽东偕同0中央派到湖南工作的李立三和湖南一师附小教员、青年团员宋友生,由张理全陪同到安源,调查实际情况,宣传革命思想,着手团结、组织工人。以后毛泽东又先后6次来安源开展革命活动。    江西萍乡市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萍乡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西侧山坡;距萍乡市城区约5公里。陵园占地面积20余亩,大门宽20米,纪念碑高6.8米,为花岗岩三门牌坊,为中国传统的牌坊风格,4根立柱镌有毛泽东手迹条幅:“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内柱上端横梁阴刻有烈士陵园字样,两端横梁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两侧围墙装有漏孔式桃花、荷花、菊花、梅花图案,进门后为步阶吊唁场,可容纳500余人。烈士纪念碑高13米,碑座碑身为长方形,碑座正面为3个石雕花圈,背面为碑文。“萍乡革命烈土纪念碑”字样采用-手迹。碑头是由四组白水泥的群雕组成。墓室为园形,安葬着部分烈士的遗骸。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旧址旁。1984年完工,系一层水泥砖瓦结构,面积300平方米,正门上端有萍乡籍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孔原题的馆名——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在历次革命中,萍乡籍和外籍为萍乡解放而牺牲的烈士在册的4207名。该馆主要陈列黄静源、刘昌炎、朱少连。王麓水、高自立、邓贞谦等烈士的英雄事迹,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全馆内容分序厅和3个部分展出,序厅排列了毛泽东、-、-、-、-为死难烈士的题词。题词下陈列了青松和花圈。第一部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部分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三部分为缅怀烈士,继往开来,馆内还陈列了王耀南、曾还杰、吴运铎、赵增益等为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的题词。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影视城,又名安源古城,位于安源镇花冲坳,占地面积68亩,江西省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集商贸、休闲、娱乐一体的综合旅游景点。  安源锦绣城又名安源古城、安源影视城,将浓缩老安源的建筑,茶楼、烟馆、祠堂、工人俱乐部等五十多处景观,旨在重现二、三十年代的安源老街旧景色,是集影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仿古城。  该影视城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整体建筑为仿古式房屋、街道,浓缩老安源的建筑、茶楼、烟馆、祠堂、工人俱乐部等五十多处景观,内设仿古一条街,安源经典影视资料馆、毛主席与国际友人图片展馆等,旨在重现二、三十年代的安源老街旧景色。同时还将呈现出早期在萍乡拍摄过的矿井、道具、演出剧照、名人题词。安源影视城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安源红色旅游开发,更加方便以安源为背景的影视剧拍摄。  交通  萍乡火车站坐19路可达  地址:萍乡市安源区萍安南大道东50米  类型:小镇影视城  开放时间:  周一-周五:8:30-17:30,周六至周日、及节假日:10:00-21:30。  

安源煤矿总平巷

  总平巷是安源煤矿一个总的井口,里面有东平巷和西平巷,矿井是平巷,故称总平巷。井口上方的徽帜是由斧头和铁锤组成,斧头代表井下工人,铁锤代表机械工人。井口两旁的亭子是当年监工用来专门检查工人的。1921年秋,毛泽东来安源考察,曾七次从这里到矿井与工人接触。李立三、-在安源工作期间也多次下矿井考察。1922年9月,这里是工人-斗争的重要场所。总平巷现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电视剧《毛泽东去安源》中多次再现了“总平巷”场景。   景点位置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境内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位于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张家湾,距萍乡城区约6-7公里。1927年9月初,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主持召开了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成立了前敌委员会,确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建制,宣布了起义的日期、进军路线和宣传口号。1978年12月,该旧址被江西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国务院批准(第六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牛角坡52号。原为湖北同乡会会址,1922年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租用此地,安源路矿工人大-指挥部也设在此处。  1922年,由毛泽东领导的湘区委员会派李立三、蒋先云到安源地区开展工人运动,同年3月,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5月1日俱乐部正式成立,李立三、-先后担任俱乐部主任,并建立党团组织和工人纠灿谟。因为路矿当局长期拖欠工人工资并压迫工会,9月14日俱乐部领导路矿工人17000多人举行大罢工(即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使当局接受了工人提出的各项谈判条件。1923年,安源矿工集资兴建了一所新俱乐部,俱乐部各机构也迁往新址。  新俱乐部兴建式样仿自莫斯科大剧院,为一二层楼房。一楼中厅是纠察团办公室,右侧为裁判委员会办公室,左侧是会计办公室;二楼左侧为总代表会议室,左侧前房为-和何宝珍的卧室,二楼右侧大房为主任团办公室。(国家文物局)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李立三 (1899~1967)  李立三(1899-196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原名李隆郅,1899年11月18日出生于醴陵县阳三石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先后就读醴陵渌江中学、长沙长郡中学和广益中学。经罗章龙介绍,响应“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与毛泽东会见。中学毕业后入程潜护-中当兵。1919年9月赴法国勤工俭学,积极参加…… 详细++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详细++  李立三 (1899~1967)  李立三(1899-196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原名李隆郅,1899年11月18日出生于醴陵县阳三石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先后就读醴陵渌江中学、长沙长郡中学和广益中学。经罗章龙介绍,响应“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与毛泽东会见。中学毕业后入程潜护-中当兵。1919年9月赴法国勤工俭学,积极参加…… 详细++  李立三 (1899~1967)  李立三(1899-196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原名李隆郅,1899年11月18日出生于醴陵县阳三石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先后就读醴陵渌江中学、长沙长郡中学和广益中学。经罗章龙介绍,响应“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与毛泽东会见。中学毕业后入程潜护-中当兵。1919年9月赴法国勤工俭学,积极参加…… 详细++

安源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东大街街道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安源盛公祠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煤矿总平巷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凤凰街街道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安源盛公祠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煤矿总平巷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八一街街道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安源盛公祠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煤矿总平巷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后埠街街道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安源盛公祠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煤矿总平巷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丹江街街道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安源盛公祠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煤矿总平巷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白源街街道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安源盛公祠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煤矿总平巷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安源镇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盛公祠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旧址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高坑镇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安源盛公祠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煤矿总平巷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五陂镇 三侯寺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安源盛公祠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煤矿总平巷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青山镇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安源盛公祠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煤矿总平巷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五陂下垦殖场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安源盛公祠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煤矿总平巷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城郊管委会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秋收起义广场 安源森林公园 小金山旅游景区 秋收起义纪念碑 安源国家矿山公园 宝积寺 孔原故居 安源盛公祠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 安源影视城(安源锦绣城) 安源煤矿总平巷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安源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