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洛阳 >> 孟津县

孟津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黄河小浪底

黄河小浪底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上至三门峡大坝上游9公里,下至小浪底大坝36公里处)。由于该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该工程。它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31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和二广高速从风小浪底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景区边缘通过,陇海铁路、焦枝铁路、洛阳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风景区位于黄金旅游线路——河南“0一线”上。地跨黄河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风景区融小浪底工程文化、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  景区介绍  黄河小浪底水利风景区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南距河南省洛阳市40公里(小浪底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距离洛阳市孟津县县城7公里),北距河南省济源市30公里。31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太澳高速从景区边缘通过,陇海铁路、焦枝铁路、洛阳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又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0一线”的中心部位,该景区地跨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区是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水、林、草为特色的  生态园林。南岸黄鹿山为该景区最高点,从这里可俯视大坝全景,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小浪底风景区景色优美壮观。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小浪底位于河南洛阳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15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库区全长130公里,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  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从码美丽的小浪底  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高峡平湖,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切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而且还有隋唐古栈道、陈谢大军黄河渡等多处丰富的文化胜迹,自然人文景点多达60余处,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完全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  小浪底水库截流后,已经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他们对壮美秀丽的景色赞叹不已,将小浪底誉为“小千岛湖”,认为小浪底集三峡之险与漓江之秀于一体,必将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游览小浪底,可以由山西、河南两侧进入景区。小浪底库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涉及山西的垣曲、夏县、平陆三个县,其中,垣曲县正位于水库回水区中段,水域面积占到库区总面积的60%。  小浪底库容  小浪底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死库容75.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1.0亿立方米。小浪底工程的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  小浪底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小浪底景区内最具特色的风景线之一。小浪底大坝位于洛阳孟津县小浪底镇,距离济源市30公里。小浪底大坝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也是我国跨世纪第二大水利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6台30万千瓦混流式发电机)地下发电厂房,高160米,长1667米的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在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纵横交错的108条洞群等,使小浪底具备了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活动,气势雄伟,媲美钱塘潮。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与雄伟山势竞相生辉,构成了“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  黄河三峡,融小浪底与王屋山和荆紫山的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于一体,是景区精华之一。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八里峡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孤山峡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峡谷景观独特,兼具我国山水风光中“南雄北秀”两大特色。  河洛文化是小浪底风景区黄河历史文化的代表。位于小浪底大坝下游15公里处。河洛文化景区由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王铎故居等景点组成。王铎故居收藏有王铎书法代表作品《拟山园帖》石刻90帧,综合展示了王铎书法艺术。龙马负图寺又名“伏羲庙”,是中华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更是河洛文化源头,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寻根问祖。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陵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现存隋唐古柏1458株,其独有的“四绝三奇”,千百年来为观者称奇乐道。小浪底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是以黄河中下游水利枢纽工程、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是开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场所。  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精品,国家水利风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热情欢迎您的到来。  用时参考  1-2小时  交通  包车或自驾前往,或在洛阳火车站铁对面的长途汽车站乘坐前往小浪底的班车。  门票  60元  景点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小浪底镇  小浪底镇位于孟津县境西北部,属丘陵山区,东与城关镇,白鹤镇毗邻,南与常袋乡、横水镇连接,西与新安县接壤,北隔黄河和济源市相望。全镇东西总长达16.4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111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11784户,耕地面积4865公顷,人均耕地0.21公顷。小浪底镇现辖28个行政村。现有党支部39个,其中农村党支部28个,企业支部1个,镇直支部10…… 详细++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神笔王铎故里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洛阳市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旅游总局确定的全国旅游景点之一。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痴庵、松樵;别号烟潭、渔叟;因祖居洛阳孟津,故又称其王孟津。他在书画上造诣高深,独树一帜,是明清之际著名的书法家。明、清加授太子少保,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其故居位于孟津老城,由2646平方米的故居和占地80亩的后花园两部分组成。  王铎故居位于中州名镇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是明清大书法家王铎的宅第。王铎明天启2年中进士,官至明礼部尚书,清加太子太保职位,遂建官邸。后因历史变迁,战争纷拢,其故居毁于战火,为了弘扬王铎书法艺术,陈列其书法手迹、碑刻、拓片和展示明清建筑艺术,于1998年11月动工,按王铎故居原貌修复重建,历时一年完峻。修复后的王铎故居,主要包括故居和宅居园林,占地面积180余亩,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  1592年生,1652年逝世,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明天启进士,累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安。工真、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梁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苍老劲健,全以力胜。”清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具“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近世对日本国书风有极大影响。存世书迹较多,刻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清史稿》卷七十九有传。《王维五言诗卷》,书于崇桢十六年(1643),绫本,楷书、草书。凡32行,其中楷书13行,草书19行,每行字数不一。纵21厘米,横165.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正书在王铎作品中不多见,源于-而能自出胸襟。此诗卷前半部分,无论是字的大小、结体、字画、字距,皆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诗卷后半部分的行草在王铎作品中则不乏见,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故其成就被人给予很高评价。  王铎于明崇祯元年在赙嵘山北麓,建林苑别墅拟山园。拟山园集林苑建筑之巧,亭台楼榭,曲径回廊,奇花异草,布置精巧,匠心独具。园内种植有王铎喜爱的竹子、梧桐、梅花、藤萝等。他还亲自为各处景观命名。拟山园名冠当时,驰誉中州,盛名盛久不衰。  特点  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大书法家、画家、诗人王铎,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石樵、痴庵、雪山。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双槐里(现在的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王铎14岁开始读书,16岁入庠,30岁中举,天启二年31岁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推荐,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崇祯十一年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教习官等职。弘光朝廷建立,入阁为次辅,次年(1645年)入清。清顺治三年,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顺治六年,授礼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同年晋少保。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王铎故居自修建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180余亩,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  个性独特  神笔王铎故居曾因历史变迁,战争纷扰,受毁严重。解放后,人民政府拨资修复,旨在弘扬王铎书法艺术,陈列其书法手迹、碑刻、拓片和展示明清官邸建筑艺术。  神笔王铎故居个性独特。整个故居主要由故居和宅居再芝园两大部分组成,故居体现一个“神”字,再芝园突出一个“仙”字。比如,故居以“神笔王铎”、“独尊羲献”等为主线,以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诗画分展数室。王铎诗书画皆有成就,尤以书法见长。其书法诸体皆能,而草书成就最高。其草书风格集二王、掺入-狂草之法,同时还吸收黄庭坚、米芾之优点,自树一帜,将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影响中国书坛400余年。王铎草书大气磅礴,多姿多彩。笔法极其丰富,以中锋为主,八面出锋。结构紧密,连绵飞动,姿态欹侧,奇险生姿。王铎善用墨,首创“涨墨”之法。王铎章法之奇,奇在对作品空间形式的分割上。正如古人所云:“疏者自疏,密者自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王铎的书法,对行笔的轻重,书写的疾徐,线条的曲直,点画的断连,排列的参差,字组的错落,行间的疏蜜,无一不细心着意。完美地体现了高古与雄强的审美特征,有着极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王铎的书法被古今中外称为“神笔”。  环境优美  神笔王铎故居为五进院落,其建筑形制以前屋、客厅、中堂、后堂、后屋为主体,配以东西厢房和东西绣楼。构成每进院的单独结体,均分别以青砖青瓦构建,从整体上展现明清官邸建筑巍峨、壮观、肃穆的文化氛围。  后花园  神笔王铎故居后花园为“再芝园”。是一座古典园林,园中因生两棵分别重2.7公斤和5.3公斤的灵芝而得名。再芝园占地面积90亩,其中湖面占地54亩。园内种植有柳树、桃树、雪松、马尾松、竹林、冬青树、月季花、牡丹花、迎春花、白玉兰、女贞树、棕树、梅花、榆树、柏树等数十种花草树木。建有九曲桥、湖心岛、友声亭、读经堂、春兰阁、梅园、游泳池、多功能楼等。此外,东侧还有54亩池塘的“荷塘月色”。再芝园建筑布局以泓涟碧水为中心,曲径回环,值景而浩。全园湖光翠色,叠石参差,花木扶蔬,小桥横卧,兼容了北方园林的厚重、端庄与南方园林秀润隽雅之长。有“扬柳低舞,楼畔皓月,桃花歌尽,扇底清风”佳境之誉。  角色扮演  走进神笔王铎故居,不仅可以观赏到明清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神笔王铎的诗书画,而且还可以观赏到数十名衣着华丽的明朝服饰,扮演王铎及其家人、部下,表演“王铎迎宾”的精彩节目。走进王铎故居后花园---再芝园,既可观赏到数十名衣着五颜六色的神女服装的演员,踏着欢快的明曲,迈着轻盈的步履,进行“仙女献茶”表演,又可以坐在园中的石桌旁,观赏园中的“灵芝”、“仙桃”,有滋有味地品尝到“仙女”们为您献上的“仙茶”。  演员表演  还可以穿越茂密的竹林小道,来到平如明镜的池塘边,观赏演员们表演明代的“水上乐舞”。如您对水中成群结对的各种鱼儿感兴趣,还可以悠闲自得地坐在池塘边垂钓,或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划船。神笔王铎故居着实是个旅游、渡假、垂钓、划船、观赏明清建筑风格和笔神王铎书画,领略大自然风光的好去处。神笔王铎故居正以独特的风姿和深蕴的文化内涵喜迎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  交通便利  神笔王铎故居距市中心23公里,且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径抵。从207国道口到神笔王铎故居只有4公里;神笔王铎故居西边距刘秀坟2公里,西边距龙马附图寺1.5公里,东边距万亩荷花园10公里。神笔王铎故居与白马寺和上述三个景点,构成了一条旅游风光带。是经洛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一条不可多得的洛阳旅游北边线路。  地址: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  类型:名人故居展馆展览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交通:  乘坐洛阳到孟津县班车,途中在盟镇老城区王铎故居下车  王铎 (1592~1652)  王铎,(1592~1652),字觉斯、觉之,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潭渔叟,明末清初书法家。河南孟津人。明天启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少詹事,充经筵讲官。清兵入关后,任南京福王朝廷东阁大学士,任次辅。顺治二年(1645年)入仕清朝,官至礼部尚书,加授太子太保衔。九年,奉旨祭祀西岳华山,染病归家而卒。2002年,王铎诞辰410周年。 王铎学问渊博,才思…… 详细++  王铎 (1592~1652)  王铎,(1592~1652),字觉斯、觉之,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潭渔叟,明末清初书法家。河南孟津人。明天启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少詹事,充经筵讲官。清兵入关后,任南京福王朝廷东阁大学士,任次辅。顺治二年(1645年)入仕清朝,官至礼部尚书,加授太子太保衔。九年,奉旨祭祀西岳华山,染病归家而卒。2002年,王铎诞辰410周年。 王铎学问渊博,才思…… 详细++

汉光武帝陵

汉光武帝陵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铁榭村。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  汉光武帝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20公里处的孟津县白鹤镇。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俗称汉陵,又称原陵、汉陵。为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年)的陵园,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阙门巍峨,气势壮观,神道宽阔,直达陵前,两侧石刻林立、碑碣参差。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  光武帝陵为国内少有的陵墓园林,同其他地方皇帝陵寝相比,独汉光武帝陵  具四绝:  其一,帝王选陵,特殊一例。历代皇帝选择陵墓葬地,皆是背山面河,以开阔通变之地形,象征其襟怀博达,驾驭万物之志。唯光武帝陵系“枕河蹬山”,一反常规。其二,一园千柏,国内仅有陵内尚存隋唐植柏1458株,千章古柏,聚植光武帝陵石辟邪1992年12月出土一园,拔地通天,蓊然肃穆。其三,柏体杏质,乔木佳品陵园古柏为国内少有乔木树种,其木色金黄,质坚性柔,柏体杏香,剖面色美,俗称“杏柏”。其四,汉陵晓烟,奇妙景观。阳春三春,清明前后,逢天朗气清、晨曦初现之时,古柏枝隙间紫烟弥漫,笼罩陵园,状若轻烟,飘似浮云,烟凝云聚,滚腾滴坠,置身园中,如登凌霄,似游仙界。陵内古柏因年代久远还形成了“苦恋(楝)柏”、“鸟鸣柏”、“汉皇仰卧”等奇汉光武帝陵  特景象。光武帝陵千百年来为观者称奇而乐道,对研究中国帝王陵寝有着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一九六三年,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一年六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冢详介  光武帝的陵冢位于陵园北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0余亩,呈长方形,由祠庙、方丈院、陵园三部分组成。陵冢上下松柏掩映,陵前有一通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汉光武帝陵  祖光武皇帝之陵”。从陵冢到门阙修有神道,神道两侧原排列有石像、石马等石雕和整齐葱茏的柏树。如今,除去墓冢,便是郁郁葱葱、气象蔚然的柏树林。其中有28棵高耸入云的柏树,当地百姓称之为“二十八宿”,传说是象征跟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云台二十八将”。  柏树可称一奇  刘秀坟的柏树可称一奇,整座墓园,松柏苍翠,千年古柏拔地通天,苍翠蓊郁,其中“鸟鸣柏”、“苦恋柏”更是柏中一绝。整座陵内一种奇香,由满园翠柏发出,如雨过天晴,这种余香感觉更深,风过之处,古柏清香可传10里之遥。汉陵古柏殊异,是国内仅有的乔木树种,这种柏树质坚性柔,剖面色美,香味浓郁。因它木色金黄,柏体杏黄,又称“血柏”,千百年来为人称奇。其实,刘秀主张简葬,当时的葬仪和陪葬物品甚为简陋。当初并无巍殿崇榭,园内的千年古柏,也是在他去世500多年后的隋唐时期栽植的。刘秀确实不愧为一代明君。  奇景  原陵的另一奇被称为孟津县的“八景”之一,即“汉陵晓烟”。每年清明节前后,当天朗气清、霞蔚风息、晨曦出现之时,陵园内陡然紫气弥漫,状若轻烟,飘若浮云,自汉光武帝陵  西向东,姗姗移动,逐渐使整个陵园为缥缈的云烟所笼罩。这时从古柏的枝间叶隙中,涌出团团气体,左右上下,滚腾翻坠。整个陵园变成了一个烟雾缭绕的世界,翠柏红墙,古碑木冢,夜草芳花,都若隐若现,恍若仙境。一古游人曾题《汉陵晓烟》曰:“昆阳雷雨战犹酣,赤符魂归琐玉函,今日陵园回首处,看他烟树绿毵毵。”当地千百年流传着这样的趣谈:哪年有此景呈现,便预兆农作物丰收。因此,每到阳春三月,周围百姓近者朝朝注目汉陵,远者夕夕探听,祈祷晓烟奇景出现。  光武祠  光武祠位于陵园西侧,为光武帝的祭祀祠院,是为纪念汉光武帝刘秀而新建的祠宇,于1997年9月动工兴建。整个建筑为组群建筑,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总投资250余万元,由光武大殿、二十八宿陈列配殿、山门、倒座等组成,构成一鳞次栉比的汉代建筑群落。前临陡崖,后依青山,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殿宇建成后将成为陵区又一重要人文景观。它汉光武帝陵位于邙山脚下,黄河岸边,呈“枕河蹬山”之势,一反帝王选陵常规,为2000年封建历史之殊例,寓意何属,至今仍是一个谜。园中至今保存有1500棵隋唐古柏,拔地通天、蓊蔚肃穆,它们巨大的轮廓形成了清晰可辨的人形卧像,俗称“汉皇仰卧”。每当汉陵晓烟出现时,陵园之中紫烟袅袅、宛如仙境。当你在鸟柏下拍手时,柏树间会发出“啁啾”的鸟鸣声,令无数游人倍感神奇。  地址: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  类型:古迹陵园/墓地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8:00-19:30  门票信息:门市价:30.0元  交通:洛阳汽车站乘坐至白鹤镇班车  刘秀 (前5~57)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 ,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3-4] 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 详细++  刘秀 (前5~57)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 ,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3-4] 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 详细++

龙马负图寺

龙马负图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负图寺位于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旁。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  《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治,由是文籍生焉。”伏羲氏依据龙马负出的河图,画成了先天八卦。“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孔颖达《十三经注疏》)。  相传“河图”由30个黑圆圈和25个白圆圈共55个圆圈组成。其中黑者为阴,白者为阳。奇数为天数,偶数为地数,“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河图”中的这些数字来源,学者认为是先民在摸索四时流转规律并制定初步历法过程中产生的。  孟津负图寺中古代碑碣“伏羲圣像”下镌刻有龙马负图象,旁有署名孔安国的题记《龙马记》,其末句为:“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孟河系自孟津县朝阳乡卦沟村东北,经送庄负图村,白鹤乡上河图、下河图村,至老城乡雷河汇入黄河的一条古河流,名“图河故道”。  东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西域来的传教士浮图澄,在相传为伏羲时龙马负图之处建“伏羲庙三楹”,取名“河图寺”。将近200年后,梁武帝又改名为“龙马寺”。唐麟德年间曾一度改名为“兴国寺”。狄仁杰执政时有过一次大的整修增制,叫“负图寺”。明嘉靖年间有过一次重修,一次新建,仍叫“龙马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享祀的殿堂作了调整,改名为“伏羲庙”。庙址后代虽有兴革,但不离其宗“龙马负图出河处”。《河南府志》、《孟津县志》及其他著作多有记载。附近村名也都与河出图、伏羲画八卦有关。  建国后,寺院长期被小学占用。仅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的单檐歇山式大殿和“龙马负图处”碑。殿内东西山墙上镶嵌中型石碑24通,分别记载着寺庙重修、沿革史料及赞诗、碑记等。特别是一通画象石碑上,刻画着全寺建筑分布图。  地址: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379-67833887  开放时间:  8:30-17:30  交通:  洛阳汽车站乘坐到会盟镇的班车或在洛阳市乘85路公交车至雷河站  门票:  30元/人龙马负图寺   会盟镇  会盟镇位于孟津县东北部,东接巩义、偃师、西连小浪底旅游风景区,北与洛阳吉利石化工业基地隔河相望,南距洛阳市10余公里。全镇总面积128.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是孟津县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文化名镇,是河南省命名的“中州名镇”、“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小城镇经营先进单位”、“文化先进乡镇…… 详细++

邙山陵墓群

邙山陵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在孟津的北邙山上,历朝历代的墓穴比比皆是,聚集了全国最大的皇家陵园和古墓葬群,是世界上陵墓最多、历史最悠久、跨度时间最长、文物价值最大的陵墓区。邙山上下古冢累累,蔚为壮观,聚集了不同时代不计其数的陵墓,成为世界上最为密集的古墓葬群。如今北邙山上仅皇陵就分为东周、东汉、北魏和后唐四大皇陵区,王公大臣、名人雅士的墓冢更是枚不胜举。据不完全统计,在孟津邙山上的古墓冢有9000多座,墓志数量超过6000方,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可谓地上万墓奇观、地下万宝荟萃,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博物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邙山古墓群面积庞大,涵盖孟津、偃师等20多个乡镇。西至孟津县常袋乡酒流凹村——洛阳市郊红山乡杨冢村一线,东至偃师山化乡南游殿村——山化乡忠义村一线,大致呈东西向长条形分布。邙山陵墓群是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邙山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河,自古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说法,因此这里古墓众多,“无卧牛之地”。整个陵墓群有大型的封土墓970多座,古墓葬有数十万之多。其中包括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是中国埋葬帝王最多的地方。  陵墓群年代从东周到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一直延续到五代的后唐。大致呈东西向长条形分布,可分成4段:西段(北魏陵区)、中段(东周、东汉、后唐陵区)、东段(西晋、曹魏陵区)、夹河段(东汉、西晋墓群)。  这些陵墓中最为有名的便是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此陵有5绝;一是帝王选陵,不是背山面河,而是枕河蹬山,为全国独一无二;二是一园千柏,国内仅有。原陵共存隋唐古柏1500余株;三是汉陵晓烟,风光奇妙;四是鼓掌“啾啾”,柏树鸟鸣;五是众柏成像,光武仰卧。  特别提示  邙山古墓群占地面积很大,分布广且散,若不是深度历史爱好者没有必要都去看。挑几个有名的陵墓看看即可,也可以去洛阳古墓博物馆逛一下。博物馆建在北魏景陵附近。  地址:洛阳市老城区机场路45号  类型:古迹陵园/墓地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负图寺大殿

负图寺大殿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负图寺大殿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  《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治,由是文籍生焉。”伏羲氏依据龙马负出的河图,画成了先天八卦。“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孔颖达《十三经注疏》)。  相传“河图”由30个黑圆圈和25个白圆圈共55个圆圈组成。其中黑者为阴,白者为阳。奇数为天数,偶数为地数,“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河图”中的这些数字来源,学者认为是先民在摸索四时流转规律并制定初步历法过程中产生的。  孟津负图寺中古代碑碣“伏羲圣像”下镌刻有龙马负图象,旁有署名孔安国的题记《龙马记》,其末句为:“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孟河系自孟津县朝阳乡卦沟村东北,经送庄负图村,白鹤乡上河图、下河图村,至老城乡雷河汇入黄河的一条古河流,名“图河故道”。  东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西域来的传教士浮图澄,在相传为伏羲时龙马负图之处建“伏羲庙三楹”,取名“河图寺”。将近200年后,梁武帝又改名为“龙马寺”。唐麟德年间曾一度改名为“兴国寺”。狄仁杰执政时有过一次大的整修增制,叫“负图寺”。明嘉靖年间有过一次重修,一次新建,仍叫“龙马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享祀的殿堂作了调整,改名为“伏羲庙”。庙址后代虽有兴革,但不离其宗“龙马负图出河处”。《河南府志》、《孟津县志》及其他著作多有记载。附近村名也都与河出图、伏羲画八卦有关。  建国后,寺院长期被小学占用。仅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的单檐歇山式大殿和“龙马负图处”碑。殿内东西山墙上镶嵌中型石碑24通,分别记载着寺庙重修、沿革史料及赞诗、碑记等。特别是一通画象石碑上,刻画着全寺建筑分布图。   类别:古建筑   时代:明   地址: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   公布时间:2000/9/2   公布批次:第三批  会盟镇  会盟镇位于孟津县东北部,东接巩义、偃师、西连小浪底旅游风景区,北与洛阳吉利石化工业基地隔河相望,南距洛阳市10余公里。全镇总面积128.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是孟津县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文化名镇,是河南省命名的“中州名镇”、“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小城镇经营先进单位”、“文化先进乡镇…… 详细++

北魏孝文帝长陵

  魏孝文帝长陵位于洛阳北边的邙山上,共一大一小两个墓冢,两冢相距约100米,当地俗称“大小冢”。大的高约35米,为魏孝文帝拓跋宏的长陵;小的高约23米,是文昭皇后高照容之陵。据考古发现,魏孝文帝长陵陵园为长方形,总面积达17万余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的中部偏北,圆形封土。根据长陵的封土形状、墓道朝向等特点,文物工作者认为,它继承了东汉的皇陵葬制,与少数民族葬制有明显区别,这也直接印证了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历史上有名的帝王,他的文治武功可以称得上是一代英主。他5岁即位,公元490年亲政。可惜这位迁都洛阳、推动民族大融合的帝王最后却病死在南伐途中,年仅33岁。葬于孝文帝附近的文昭皇后陵原在宁陵,后迁至此处。墓主高照容是孝文帝的贵人,魏宣武帝元恪之母。公元496年,高照容殒丧在前往洛阳的路上,谥号文昭贵人;宣武帝元恪追尊其皇后之位。  地址: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官庄村  类型:陵园/墓地  游玩时间:建议10-30分钟

郁金香主题花园

  郁金香花园分东、西、南、北、中5 个分别以郁金香、牡丹、苗木、欧式大型喷泉雕塑、荷兰风车村构成的观赏区域,花卉种植面积400 余亩,其中300 多亩牡丹花、100 万株郁金香,是河南省唯一一座以牡丹、郁金香为主题的公园。   用时参考  1-2小时  交通   公交:24、83 路公交车可到  自驾:  1、西安——连霍高速——洛阳(洛阳站出口下)——景区   2、太原——二广高速——连霍高速——洛阳(洛阳站出口下)——景区   门票   40 元  景点位置  河南洛阳市机场西路和小浪底专用线交汇处  官方网站:http://yjxmdy.ylco.net/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位于孟津县会盟镇黄河南岸,洛阳黄河公路大桥西侧。标志塔高54.64米,寓意黄河总长5464千米;5米高的塔座四周是伏羲画卦、大禹治水、诸侯会盟、今日孟津四块汉白玉浮雕,象征着孟津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远景;在纪念广场入口处坐落着一块9米长、2.4米高、0.6米厚的黄河石,上面写着“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线纪念碑”。   景点位置  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黄河南岸,洛阳黄河公路大桥西侧  

魏家坡民居

魏家坡民居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魏家坡民居位于洛阳市区北5公里,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西站西北0.5公里处。魏家坡民居建于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是魏氏家族兴盛时期建造的官宦住宅。现存建筑面积25500m2,房屋248间,院落窑洞26孔。宅院青砖瓦舍,布局对称,院内主仆、水路分明,房上有五脊六兽、狮子海马等装饰,宅院内保存有大量木雕、砖雕、石雕及匾额等工艺美术品,展示了清代民间建筑的艺术风格。魏家坡民居修建在清朝强盛时期,建筑规模,布局、风格相对比较完整,在豫西地区较为少见,其时代风格、艺术特征为研究清代中层官宦之家私宅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利用价值。2006年6月8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交通  洛阳市区北5公里  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西站西北0.5公里处   

黄鹿山

  黄鹿山因有黄鹿而得名,这里有仰韶晚期、龙山早期文化遗址,有战国时期妯娌和寨根村落遗址,有北魏时期的谢家庄摩崖石窟造像, 这里还是历史上的古战场。   景点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近小浪底风景区  类型:山古迹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拟山园贴

拟山园贴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宫至礼部尚书。王铎故里旅游景区位于孟津县会盟镇,占地158亩,由王铎故居纪急祠、拟山园、显彰园及水上活动、九洲园组成。故居的三间正堂距今400余年,《拟山园贴》碑刻90帧。附近又有龙马负图寺和王铎书法馆与之相映生辉。

会盟荷花园

  会盟荷花节,每年7月上旬—9月上旬在洛阳会盟万亩荷塘举办。万亩荷塘位于会盟镇扣马村黄河滩涂湿地。会盟荷花种植,历史久远,据记载东汉时期已有成片种植。现会盟镇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种植荷花。荷花种类繁多,已达30余个品种,有白莲、碧绛雪、佛座莲、娇容三变……“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白莲银装素裹,碧降雪白里透红,佛座莲雍容华贵,娇容三变娇艳欲滴……微风拂面,送来阵阵荷香,荷花娇艳欲滴,荷叶摇曳多姿,送来阵阵荷香,鱼戏莲叶间,鸟翔荷塘上,形成鸟唱荷舞鱼游的天然美景。  景点交通  乘车路线:由洛阳市区乘洛阳至扣马班车,30分钟一班。  行车路线:连霍高速(孟津站或洛阳东站)—洛常路—孟扣(省道)路至景区。   

孟津黄河水利风景区

孟津黄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孟津黄河水利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境内,依托铁谢水利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7.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28平方公里。铁谢水利工程是黄河下游重要的防洪工程。景区包括黄河生态观光带、汉代历史文化园区和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景区四季景色各异,冬春碧波荡漾、天水一色;夏秋小浪底泄洪,骇浪滔天、一泻千里。水利工程雄伟壮观、布设匠心独具,真实体现了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丰功伟绩和集体智慧。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鹞店古寨

鹞店古寨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鹞店古寨位于孟津县平乐镇鹞店村(西北200米处)。建于六朝,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鹞店古寨内现有居民十余户,青砖瓦舍,古树掩映,石磨石碾处处可见,鸡犬之声时时相闻,俨然一处世外桃源。  据民国6年(1917年)重修《二仙庙碑记》载:“庙建于六朝,元代至元年间,蒙古军人马宝保与村民共捐资新筑献台一个。清道光、光绪间亦曾修葺。民国6年第七师师长张伯英捐资七百银元重修”。2012年4月,孟津县人民政府筹资18万元,开展鹞店古寨南寨门维修工程。上世纪80年代,曾有《八百罗汉》、《黄河东流去》、《常香玉》、《心愿》等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  鹞店古寨因东、南、西三面临沟,北连邙山丘陵台地,三面寨墙较低,大部分寨墙因历史沧桑、风剥雨蚀及人为破坏而损毁;现残存北寨墙长40米,宽3米,高2-5米。  鹞店古寨为高台式土寨,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152米,南北长210米,总面积约31920平方米。有南、东两个寨门,寨门前有斜坡式门道。  在鹞店古寨中心区约2米高的台地上,有二仙庙遗存,该庙占地约500平方米,现存建筑较为完整。据传修建于北魏时期,为一进院落,坐北朝南,有庙门、东厢房老君殿、西厢房广生殿、正殿及东配殿各一座,院内铺设青砖甬道。  鹞店古寨座落在邙山半坡丘陵台地上,地势高亢,视野开阔,寨东紧邻洛常公路,是洛阳出入黄河门户,历来为驻兵防寇重地。该寨自然沟壑与寨堡建筑巧妙结合,二仙庙建筑规制保存基本完整,居民设施与古寨风貌浑然一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我国民居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民防设施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谢家庄石窟

谢家庄石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谢家庄石窟,原位于孟津县煤窑乡谢家庄自然村东南百余米处,石窟属于低山丘陵区,依山而建,坐南向西,开凿于砂岩石质的峭壁下,一条南北向山涧溪流经石窟前流过,整座石窟处在群山环抱之中。因该石窟位于小浪底水库淹没区内,为抢救保护该石窟,1999年11月,省文物局拨款90余万元,由龙门石窟考古研究所将谢家庄石窟搬迁复原至孟津县城黄河公园内。2000年8月1日,孟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谢家庄石窟是孟津县唯一的一座北魏小型摩崖造像石窟,石窟搬迁后坐北朝南,平而略成梯形,后壁宽3.80米,高1.66米,前壁宽4.60米,两壁长1.70米,总高约3.00米。石壁上方原有建筑遗迹(椽孔),即木构前室,现仅存椽孔。  石窟正面造像:北壁主像是禅定结跏趺坐佛,坐于狮子座上,头已残,座佛着双领下垂袈裟,内束一带,像高0.90米,座高0.60米。主像之右胁侍似为一弟子,头已毁,弟子手持净瓶,立于圆形莲座上,通高1.14米;主像之左胁侍似为一菩萨,头已毁,仅存宝缯,立于圆形莲座上,通高1.14米。弟子之上浮雕三个供养天人,菩萨左右浮雕四佛。石窟北壁上方浮雕五人骑马出行及持伞侍从人物;东壁上方刻六人作什供养姿态;西壁残存一坐佛二菩萨,风化破坏严重。整个石窟为北魏迁洛初期作品,距今约1500余年。  谢家庄石窟的形制和布局,颇具山西云岗石窟后期遗风,而造像风格和艺术手法,却由云岗造像雄健可畏向面相瘦癯略长、仪容温和可亲的龙门风格过渡,其刀法也开始由粗矿转向细微。因此,此石窟造像应早于龙门宾阳洞造像,是洛阳一带少有的云岗格调向龙门风格过渡的初期作品,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定对研究北魏摩崖造像艺术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孟津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关镇 大阳河遗址 寺河南遗址 黄河小浪底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汉光武帝陵 龙马负图寺 邙山陵墓群 负图寺大殿 北魏孝文帝长陵 郁金香主题花园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 魏家坡民居 黄鹿山 拟山园贴 会盟荷花园 孟津黄河水利风景区
会盟镇 龙马负图寺 负图寺大殿 李际期墓 拟山园帖 扣马长赢门 小潘沟遗址 双槐遗址 王铎书法馆 黄河小浪底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汉光武帝陵 邙山陵墓群 北魏孝文帝长陵
平乐镇 孟津石象 金村烈士陵园 新庄烧窑遗址 孟津新庄遗址 鹞店古寨 黄河小浪底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汉光武帝陵 龙马负图寺 邙山陵墓群 负图寺大殿 北魏孝文帝长陵 郁金香主题花园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 魏家坡民居 黄鹿山
送庄镇 朱寨遗址 黄河小浪底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汉光武帝陵 龙马负图寺 邙山陵墓群 负图寺大殿 北魏孝文帝长陵 郁金香主题花园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 魏家坡民居 黄鹿山 拟山园贴 会盟荷花园 孟津黄河水利风景区 鹞店古寨
白鹤镇 汉光武帝陵 汉陵中学旧址 柿林遗址 黄河小浪底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龙马负图寺 邙山陵墓群 负图寺大殿 北魏孝文帝长陵 郁金香主题花园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 魏家坡民居 黄鹿山 拟山园贴 会盟荷花园
朝阳镇 魏家坡民居 元叉墓 卦沟遗址 阎凹玄帝庙舞楼 孟津后李遗址 朝阳烈士纪念碑 黄河小浪底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汉光武帝陵 龙马负图寺 邙山陵墓群 负图寺大殿 北魏孝文帝长陵 郁金香主题花园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
小浪底镇 黄河小浪底 杨体锐烈士墓 班沟遗址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汉光武帝陵 龙马负图寺 邙山陵墓群 负图寺大殿 北魏孝文帝长陵 郁金香主题花园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 魏家坡民居 黄鹿山 拟山园贴 会盟荷花园
麻屯镇 薄姬岭遗址 黄河小浪底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汉光武帝陵 龙马负图寺 邙山陵墓群 负图寺大殿 北魏孝文帝长陵 郁金香主题花园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 魏家坡民居 黄鹿山 拟山园贴 会盟荷花园 孟津黄河水利风景区 鹞店古寨
横水镇 黄河小浪底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汉光武帝陵 龙马负图寺 邙山陵墓群 负图寺大殿 北魏孝文帝长陵 郁金香主题花园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 魏家坡民居 黄鹿山 拟山园贴 会盟荷花园 孟津黄河水利风景区 鹞店古寨 谢家庄石窟
常袋镇 菠萝窑遗址 黄河小浪底 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 汉光武帝陵 龙马负图寺 邙山陵墓群 负图寺大殿 北魏孝文帝长陵 郁金香主题花园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题公园 魏家坡民居 黄鹿山 拟山园贴 会盟荷花园 孟津黄河水利风景区 鹞店古寨

孟津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