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荷花博览园 | 荷花博览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荷花博览园座落在莲花县莲花村,占地约5000亩,是全国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丰富的荷花主题景区。景区分8个功能区,分别是荷花观赏区、户外宿营区、休闲区、度假区、培育区、农耕体验区、后期开发区及入口服务区。种植的品种分别为花莲、子莲和藕莲三个系统。整个园区绝大部分呈开放式观赏,其中度假区部分为有偿观赏和度假。观赏格局为立体式,分为水上、水中、水下三个层次。荷花博览园目前已成功创建成国家4A级景区,是莲花县建设成萍乡后花园的重大项目,对拉动旅游产业及莲产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目前,荷博园内已经建成农家乐和三星级宾馆,莲江湿地处已建成休闲沙滩、亲水区域。按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设计主题建成的精品荷花池文化景观,采用366格分开种植,种植有376种荷花品种,已全面对外开放。 景点位置 江西萍乡市莲花县莲花村 |
莲花一枝枪纪念馆 | 莲花一枝枪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一枝枪纪念馆 国家2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县城南门广场右侧,沿解放街南路或外资路可直达。是展示我国赣西古代建筑艺术及国内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光荣历史的专题型纪念馆。 纪念馆中堂陈列着部分珍贵文物和照片,靠中堂右厢房为毛泽东和方志敏同志旧居。大厅右侧陈列着一枝枪等90余件珍贵文物,并着重介绍了一枝枪的光荣历史。1926年,在湖南农-动的推动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全县8个区136个乡都成立了农民协会,县城成立了总工会,同时还成立了两支工农武装力量,即农民自卫团和县城保安队,两队共有枪枝60枝。工农武装成立后,为保障工农利益,强迫土豪劣绅减租减息,开展平仓清谷运动,受到贫苦工农的热烈欢迎。1927年6月下旬,江西省农会负责人方志敏化名李特派员(李祥松)来指导农-动,曾居住在宾兴馆,1935年方志敏同志把他在开展运动的经历写入《我从事革命斗争之略述》中。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迫使各地工农武装力量缴枪。土豪劣绅与县城反动武装靖卫队勾结一起,袭击工会、农会和县党部等机关,诱使和逼迫县工农武装力量农民自卫军缴出枪枝。农军经过多次战斗受到重创,参战枪枝几乎散失。以农军班长、0员贺国庆为首的部分同志坚持正义,冒着生命危险,为革命保存了一枝枪。为保存这枝枪,贺国庆将枪拆成三部分,枪身藏在沿背贺家祠神牌中,枪机埋在龙山岩,子弹埋在祠堂天井中风尾树下,以后因形势紧张,贺国庆同志又将枪取出来,藏于湖南攸县石桥塘。反动派为追缴这枝枪,将九都施家和里山村烧成一片废墟。贺国庆的父亲贺承茂被敌人活活烧死,其弟也英勇献身。1927年9月25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从芦溪经进军井冈山,攻克了县城,当晚住于宾光馆内。次日清晨,毛泽东召开了县党组织部分负责人会议,就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0据地作了重要讲话。11月上旬,毛泽东又在宁冈茅坪象山庵主持召开宁冈、永新、三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决定恢复党的组织,重建红色地方武装。1928年初,0县特支队成立,重建红色地方武装赤色队,拿起大革命失败时保存下来的一枝枪,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地方武装不断壮大,由一枝枪发展到200余枝,并不断为主力红军输送人员和武器。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高度评价“保存了一枝枪”。 |
良坊赣西民俗陈列馆 | 莲花县良坊赣西民俗陈列馆位于良坊镇良坊村内,前期投资30余万元,开馆于2005年8月,是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红色、古色旅游开发重点景点。陈毅、项英、曾山、萧克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工作。1933年,莲花县第七次苏维埃工农代表大会曾在此召开。2012年,良坊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委打造“红色莲花”党建工作思路,投资12万元对民俗陈列馆进行改容和布展,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不断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形成党建工作与民俗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气象。 陈列馆馆区面积近6000平方米,分设农耕生产、民间工艺、餐饮习俗、寝居衣着、乡土文化、民风民俗、乡土建筑、酿酒、作豆腐、榨油作坊、图书阅览九大展厅。馆内860余件近代生产、生活的风俗实物及事象,它记载着赣西大地广大人民群众生产习俗的变迁,反映了赣西文明社会发展历史的演变。它既是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当地乡土民情生产生活的一个窗口,也是加强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古朴的筒车、犁、耙、锄头传承了千年文明;200多年的印刷刻版及纸马工艺生动地展示了先人的智慧;木通勾等实物炊具餐具,形象地向人们介绍了具有悠久历史的赣西饮食文化;挂上长命网的古雕花床、明清时的香炉、民国时的货币、国债、银币、建国后的布票、粮票及磨盘、织布机等各种能工巧匠的工具,让人原汁原味感受到了赣西人民的民俗风情,给人思想上的启迪和心灵上的洗礼。 陈列馆开馆以来,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年均参观人员达万余人次,县里各学校均组织学生到馆参观学习。《萍乡日报》、《江西日报》对陈列馆进行了专题报道,省电视台“畅游江西"栏目到此作了专题摄影报道。 赣西民俗陈列馆可让您一馆看遍赣西民俗,一馆阅尽赣西风情。 |
莲花江山村 | 暖冬的阳光沐浴着千山万壑一弯河水,显得是那么柔和与安宁;春天的绿色蕴藏在雪白的芦花似火的枫林之中,让人憧憬着梨花带雨桃花灿烂的季节;潺潺的流水闪耀着粼粼波光天上彩云,仿佛在传唱着一曲美丽的歌谣……一幢幢农家别墅与小楼就伫立在这暖冬的阳光中,伫立在这似画的山林里。 呵,萍乡最美乡村——江山。 江山美,美就美在原生态的大山里。这里群山怀抱空气清新,林深草茂古木参天,蓝天白云一尘不染,碧波荡漾泉水叮咚,待到春来油菜花儿开,满目金黄遍地是诗行。 江山美,美就美在古朴淳厚的民风里。鸡公岩千秋鸣唱着村民闻鸡即起掌犁耕田的辛勤劳作之歌,旋风崖寺晨钟暮鼓传颂着中国孝道文化浸染村风民俗的动人故事,荷塘月色娓娓讲叙着江山代代儿女的崇廉荐俭之村风。 江山美,美就美在红色记忆里。秋收起义红旗曾在村头猎猎飞扬,“润之茶楼”回荡着一代伟人的铿锵之音,“谭氏宗祠”里留下-邦少共中央书记勃勃英姿,简陋民居中记载着红军兵工厂早期的艰辛,“将军水库”洋溢着农民将军甘祖昌带领村民兴修水利的爽朗笑声。 这就是绿色、古色、红色融为一体三色辉映的江山村。 这就是江山多娇景似画的江山村。 “农家乐“,乐在莲花坊楼江山村! 交通提示:从萍乡自驾车沿319国道至坊楼镇左拐7公里,全程约50分钟车程。 景点位置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江山村 |
玉壶山风景区 | 玉壶山风景区为莲花县文物保护单位。 玉壶山风景名胜区,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是萍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萍乡市莲花县县城东面1公里处,沿县城新建街或外资路转环山公路可直达。总面积4平方公里,山峰绵延数十里,主峰玉壶山海拔380米。山势雄奇峻拔,峰峦叠翠,是以峰、石、瀑、洞、云、林兼胜,且以雄、奇、险、秀、幽著称的一座名山。玉壶山古称壶山,相传为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蟠桃宴醉酒后抛下的一只仙家玉壶幻化而成,因整座山远看似酒壶而得名。《太平寰宇记》、《江西通志》、《庐陵府志》、《永新县志》、《安福县志》、《厅志》等大量古籍文献对山中胜景、仙迹、名人传说有详细记载,更增添了她的神秘色彩,使她名闻遐迩。古往今来曾吸引众多骚人墨客探幽揽胜,留下了大量诗文词赋。 唐开元名相姚崇、道家名士杨筠松、宋左丞相周必大、元朝状元李祁、大禅师兼诗人李嗣晟、明朝理学家兼文学家刘元卿、大旅行家徐霞客、台阁大学士兼诗人李东阳、清朝宣统皇帝汉文教师朱益藩等名人先后游览或隐居此山。山上有元阳观、法藏寺、文峰塔、焕文阁等道、佛、儒文化遗址,有姚崇读书台和洗墨池、晚唐道家名士杨筠松铁笔诗、刘元卿诗碑等人文景观。山上自然风光,千姿百态。元阳洞、蕊珠洞和石洞三大洞景扑朔迷离。元阳洞位于玉壶山南麓。据《太平寰宇记》载:“隔十里为元阳洞,旁有元阳观,唐姚元崇读书其中”;又载:“石室豁然开朗,人不敢进,兽不敢窥,今古谓精灵龙蛇之所居,故开元宰相姚元崇布衣之时,曾至其处,爱此殊状,卜居于侧,读书数载,业成而去,位登台辅,今遗墟松竹犹存。”法藏寺位于玉壶山腹。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禅师泰上人云游琴亭玉壶峰后,爱其山水幽静,即择地营建道场,名日法藏寺,又名楼阁寺,列境内五大名刹之首。宋文天祥题“觉堂寺”三字。历朝来,法藏寺香火甚旺,名噪四方,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同时,玉壶上怪石林立、凝乳堆雪的石构景观以及悬挂于玉壶山顶的天外飞泉,称为壶山“三绝”。老红军战士、甘祖昌将军的墓地掩隐在苍松翠柏丛中,吸引着游客慕名前来瞻仰凭吊一代名人功绩,追忆先烈风范。玉壶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在80%以上,珍禽异兽得到保护、繁衍。1992年由江西省政府批准为森林公园进行了总体规划。玉壶山既是科考、野营、教学的重要场所,又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 |
坊楼江山村 | 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江山村,位于莲花县坊楼镇东,距319国道5公里,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农业人口648人,森林覆盖率达93%。江山村煤炭资源较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为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来煤炭资源即将枯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转移势在必行。近几年来江山人民用超群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03年修通了鸭叉坳至江山的五米宽水泥路、2007年又修通了江山至高洲的五米宽水泥路,使交通更加便利,2005年创建文明示范村,2006、07、08年连续三年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并获得了群众和上级的好评。通过几年的努力,村庄焕然一新:水泥路户户通,自来水分支路绿化亮化一应俱全。2007年获得江西省新农村建设最优美村庄、2008年获得江西省人居环境最佳优美村庄、萍乡市十大美丽乡村等荣誉。这里山水相依、冬暖夏凉,毗邻闹市、却独享宁静、生态优良、满田苍翠,乡村文明、路不拾遗,是创建休闲农家乐,旅游度假的最佳胜地。2010年被入选为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 |
四桂村 | 四桂村位于江西省莲花县南岭乡西北部,全村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现有农业人口1451人,全村有耕地面积952亩,水田765亩,林地面积5410亩。 2009年四桂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达5020元。全村现有8个党小组,党员39名。党员平均年龄55岁,最大82岁,最小23岁,高中以上文化10名。村于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萍乡市新农村建设“优美村庄”,2010年又荣获萍乡市文明村镇和江西省百佳优美村庄称号。近年来,四桂村党支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四桂为目标,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萍乡市委评为“全市‘五好’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十佳‘五好’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四桂村在连续三年荣获全市优美村庄、全市“五好”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后,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景点位置 萍乡市莲花县四桂村 |
莲花莲江国家湿地公园 | 莲花莲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莲花莲江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为755.07公顷,湿地面积622.34公顷,湿地率为82.42%. 莲江是莲花县境内的主要河流,被誉为莲花人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高天岩,经县城东南至龙山口流入永新禾川。莲江由六条主要支流汇合而成,全程总长69.43公里,流域面积901.47平方公里,占全县共流域面积的89%。莲江发源地海拔高1230米,河道平均坡度0.0156,县城以上河床坡降逐渐变陡,河面宽度也逐渐缩小,因而水流喘急,属山区性河流,县城至砻山口段水深一般在1-1.5米之间,洪水期间可达7米以上,河床宽度在80-120米左右。 近年来,莲花县切实履行“河长制”,加大了对莲江湿地的保护,保障了莲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
莲花县石门山 | 县级自然保护区、县级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县境北部罗霄山脉中段,为、安福、永新三县交界山,主峰海拔1300.5米,是县境内最高峰。距县城20公里,沿省道吉(安)莲(花)公路可直达。山峰连云嵯峨,因山上有两石峭拔对峙如门,故叫双石门。明朝大-家徐霞客在明崇祯十年(1637)正月七日登上石门山,并写下《游记》,盛赞石门山奇松怪石多,仙山石洞多,瑞木芳草多。山上主要景观:有五童讲学,山上五石峰俏如人形,似五学童在相互问学,讲习学业;有二仙对弈,两山如仙翁对弈,鏖战不休;有群仙观海,和尚拜塔等,奇石怪立,在赣西地区很少见。 |
路口古民居群 | 位于莲花县路口镇,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规模宏大(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属徽派,但具自己的独特风格。院落巷道规划整齐,屋内宽敞通达,雕刻装饰非常豪华,士大夫情调十分浓厚。以长、大、高居古民居之首。因是汉时长沙王之后,民风纯朴,古风淳厚。是游古民居、观石、木雕刻,赏古民间风情的最佳去处。 |
棋盘山游击基地 | 棋盘山游击基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棋盘山游击基地 是原湘赣苏区革0据地之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江西省县神泉乡西北4.5公里处,距县城15公里,沿319国道转入乡村公路可直达。山峰海拔886米,植被保存完好,杉、竹木约达660.7公顷,是一块天然的绿色屏障。1935年6月12日,原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在萍乡叛变投敌,引导敌人“清剿”搜山,使党组织严重遭到破坏,大批革命同志惨遭杀害。加之弹药、粮食、服装奇缺,使湘赣边界武装斗争陷入绝境。在这紧要关头,原湘赣省苏维埃负责人谭余保挺身而出,于7月上旬在棋盘山主持召开重要军事会议,会议批评了陈洪时、刘发云等人的叛变行为,分折了边界斗争形势,制定了“保存力量、稳步发展、以待时机”的战略方针,决定撤销原省苏维埃、省军区,重新组建0湘赣临时省委和军政委员会,成立湘赣游击支队司令部,会议选举谭余保、曾开福、谭汤池、颜福华、段焕竞、王用济、周杰、陈珍媛为省委常委,谭余保为湘赣临时省委书记兼军政委员会主席和游击支队司令部政委,曾开福任游击支队司令员,段焕竞任参谋长,下辖3个大队。湘赣游击队依托棋盘山复杂的地形,与-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使湘赣苏区的革命火种得以延续。这次会议是湘赣边界三年游击战争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陈毅受中央委托,从吉安来到永新、一带寻找湘赣游击队商谈改编事宜。1937年11月,湘赣游击队300余人一齐集中在龙上村进行整编。在整编过程中,陈毅、项英、曾山等领导同志均到龙上村看望游击队指导员,鼓励指战员发扬战斗传统,在抗日战争中立新功。1938年2月,整编后的游击队从棋盘山出发,开赴浙江开化,改编为新四军一支队二团队一大队,参加抗日战争。同时,棋盘山自然风光独特,原始生态优美,瀑布成群,古木参天,景区集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于一体。 |
莲花革命烈士纪念馆 | 莲花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莲花革命烈士纪念馆 是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江西省县城南门广场左侧。沿县城解放街南路或外资路可直达。是展示人民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涌现的革命英烈生平事迹、图片资料和珍贵文物的专题型纪念馆。该馆系江西省民政厅于1956年拨款始建,原名为“革命烈士纪念堂”,1967年县人民政府按旧貌进行修建。1983年重修且改题为“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景区面积7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主建筑占地面积556.25平方米,呈宫殿楼阁式,砖木结构,重檐翘角,雄伟壮观。馆内修建为一厅两室,中设灵堂,左右两厢房为陈列室。两展厅分别陈列着部分烈士的生平事迹资料、遗物和部分著名烈士的照片,地方武装使用过的刀、枪以及重要史册,供人们瞻仰。右厢房还陈列着湘赣苏区赤色邮局于1931年绣制的第一面局牌。纪念馆左前方矗立着一座16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兴建于1956年,塔正面书“革命烈士纪念”,背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四周是上百年的松柏、红头杉等树木,苍郁吐翠,庄严肃穆,环境清幽。 |
水云山风景区 | 水云山风景区 县级自然保护区,乡村游和农家乐示范点。位于江西省县西北部高洲乡境内,距县城30公里,沿319国道转环山公路可直达景区。是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水云山主要分为四个区域:水云洞、擂鼓谷、黄沙生态村和高天崖景区,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水云洞是喀斯特地溶洞,洞长1500余米,洞内田园石室、人物器具栩栩如生,溪流潺潺,晶莹透明;擂鼓谷紧靠水云洞,谷中悬潭飞瀑,奇险壮观,最长的达4000余米,峡谷两边山高林密,枯藤老树,飞禽走兽穿梭林中,一派原始生态风光;黄沙生态村集“红、绿、古”三色景观为一体,以乡村游、农家乐度假村为重点,是探险觅奇、避暑健身的理想场所;高天崖景区以山奇、洞幽见长,山上悬崖峭立,海拔达1360米,盘道萦回,数百座石峰,千姿百态,尤其是登观日台观日出成为游客青睐的一道靓丽风景。 |
花塘官厅 | 花塘官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塘官厅原湘赣苏区革0据地之一,萍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县琴亭镇花塘村,距县城1公里,沿县城永安街可直达。原为清朝宣统皇帝汉文教师、曾受诰封太子少保朱益藩兄弟私邸,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南方祠堂式,砖木结构,规模宏伟,工艺精湛。1930年底至1931年为湘东南特委和湘东南苏维埃政府驻地,1931年曾开办为列宁学校。1931年10月8日至15日,0湘赣省第一次-表大会在官厅召开,正式成立湘赣省委。同年10月17日至25日,第一次湘赣省工农兵代表大会也在此举行,正式成立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新中国的一大批高级将领-、彭德怀、-、肖克、王首道、陈毅、项英、曾山等花塘官厅战斗生活过。1932年9月,0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官厅召开。解放后一直成为花塘小学教学园地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8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仰山文塔 | 仰山文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仰山文塔是明朝古建筑遗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县路口镇路口村附近,距县城20公里,沿省道吉(安)莲(花)公路可直达。为明万历十五年(1585)所建,清康熙四十四(1705)重建,塔高22.4米,底围16.8米,厚1.4米,七层八面,砖木结构,油灰砖砌制的密檐楼亭。底层有门西南向,上嵌石碑,镌刻“仰山文塔”四字,二层同向嵌有文塔赞词之碑刻。顶覆一合金圆锥形盖,虽经数百余年的风雨剥蚀,犹有光泽。塔内有梯可达顶层。凭窗纵目,可远眺山川胜景,农家炊烟,屋舍俨然。至今保存无损。 景点位置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 |
渐潭村 | 渐潭村在郊区的农村,非常美的地方,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 景点位置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渐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