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金牛山 | 金牛山景区面积2.5平方公里,距市区约5公里处,既有风景区的特色,又有园林的意境和城郊型经济林的特点。景区道路盘山回旋,四通八达。景区东与紫云书院相接,南与东湖公园相连。景区分为金牛山景区、榴花红景区、梨花白景区、留芳圃景区、晴岚翠景区和综合服务管理区六大部分。其中以漫山遍野万亩石榴园最富诗情画意,梅花鹿群别具观赏情趣,开发人防工程遗址辟建的金牛洞尤其充满神秘色彩,令人神往。观赏亭台星罗棋布,娱乐场所,一应俱全。特别是现代化的配套服务,更使游人在饱览山光景色中惬情憩息,品味人生乐趣。生态旅游的开发使金牛山集风景、旅游、围猎、品果、休闲、娱乐为一体,成为综合型的旅游观光景区。 金牛山 马棚山南坡,有一景色秀丽的天然山包,名叫金牛山。动人的民间传说黄瓜开山取宝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传金牛山肚中有一头金牛拉着一盘金磨,日夜不停地转,金磨不住地往下流淌金豆。如果打开山门,财宝就会滚滚而来。一位贪财的人来到山下,在菜园中识出一颗颗黄瓜就是开金山的钥匙。黄瓜长够百天就能打开山门。贪财的人急于入山取宝,九十九天便摘黄瓜去开金牛山的大门,只听“轰隆”一声,山门裂开,洞中金光闪闪,耀得他睁不开眼。这时,山门“吱吱呀呀”地要关上,他急忙往门外拉金牛,金牛大怒,用头上的角把他往洞外顶。贪财的人被撞在刚刚合拢的山门中间挤死了。原来,黄瓜没有长熟,不能长时间打开山洞大门。 金牛神洞 洞长200多米,原为人防工程。1969年修建,现已开辟为金牛山旅游景点。洞中探幽,穿山而过,美丽动人的金牛洞取宝的民间传说,为此洞增添了不少神奇色彩,吸引众多游人慕名前来游玩。 榴花红景区 美丽的金牛山不仅因开山取宝的传说荡漾着神秘的色彩,更以漫山遍野万亩石榴园增色生辉,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八方来客。自90年代开始,当地上徐村民用两年时间,垦荒8000多亩,从山东引进大红甜、青皮甜、天红淡、三白甜军22个优质高产石榴品种,栽植13.8万株;同时又将山西大枣、日本甜柿、日本晚三级香梨和沙梨、苹果、蜜桃、花椒等果木间植其间,使金牛山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春天,满山拥翠,梨花似雪;五月,榴花似火,腾光溢彩,灿若云霞,辉映数里之外;秋天,石榴压枝,各种硕果,一齐成熟。山上山下,游人如织,旅游车辆,川流不息。人们到此,品尝着甜美可口的山果,更为缤纷斑斓的迷人景色所陶醉。 多年来,通过专家考察论证引进改良新品种,产量高,品种多。其石榴以果大、色艳、汁多、味甜被誉为果中珍品。先后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被河南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今年7月份,市工商局东工人镇工商所在开展的品牌富农活动中,帮助驻地上徐村万亩石榴园申请注册了“中国上徐鑫牛山”商标,有力地促进了该村石榴产业的发展。 |
蒲城店遗址 | 蒲城店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城店遗址位于平顶山市区东15公里,卫东区东高皇乡蒲城店村北500米的岗地上。东西宽540米,西部南北长180米,东部南北长350米。 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开始对蒲城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蒲城店遗址是一处包括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两周、春秋、战国、汉、宋、明各个时期连续使用的大型遗址,以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和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为主,又有两周、汉、宋、明各个时期的遗存,发现有房基、壕沟、灰坑、墓葬、水井灶等遗迹。它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和夏代二里头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根据所发现的遗迹判明,蒲城店遗址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主要发现的遗迹以龙山文化的城墙和灰坑为主,城墙有东、西、南三边,北部为河道,可能被河水冲毁,每边长120——140米左右,城墙底部宽7—9米,残高约3米,夯层厚约0.2米,城墙外有壕沟。灰坑多呈圆形,大多为平底和锅底形,敞口或直口,出土遗物多陶器,陶质多为夹砂灰陶,器形有罐、盆、钵等。第二阶段代表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主要发现的遗迹为房基,十分集中,在不到4000平方米的区域内发现了二十多处的房基,有一间、两间、三间和多间,最多为一排七间,每间的长度大约在2—3米之间。从一处房子的房间的数量看,这一时期正处在一个从群居到一家一户生活的过渡时期。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陶器主要有罐、盆、钵等,石器主要为穿孔石刀。第三阶段代表两周文化。主要发现的遗迹有灰坑、墓葬和水井,灰坑以圆形和不规则形为主,墓葬为竖穴土坑,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器形有鼎、敦、罐、壶、豆、钵、盆等。第四阶段代表两汉文化。主要发现的遗迹有建筑遗迹、墓葬和陶窑,建筑遗迹主要为大量的建筑用筒瓦和板瓦,墓葬为空心砖墓和小砖墓,出土遗物有陶罐、陶壶、陶钵、铁剑、铜镜等。第五阶段为宋代遗存。主要发现有宋代的六边形和八边形砖室墓,墓内有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有的砖雕上有熨斗、剪刀、尺子等,墓内有砖砌的棺床,有的墓内为仿木陶棺,棺内为二人,二次葬。第六阶段为明代遗存。主要发现的为明代的平民墓葬,随葬品较少。 保护范围:以保护标志为基点,向西200米,向东540米,向北80米至小河,向南200米。(东边线南北长47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各外放200米。 2007年蒲城店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门楼张民居 | 门楼张民居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门楼张的建筑群最早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是叶县恩贡张元修及其后代用几十年的时间修建而成的,从东到西,分为五进的三个独立院落,分别是张元修长子张维汉、次子张振汉、三子张兴汉三兄弟的宅院。巧的是,他是张家0的后人,眼前这个院落就是张家0的院落。 门楼张是卫东区东高皇街道的一个村落,从市区建设路驱车穿过许南公路,继续东行几分钟,再下路南行数百米,便到了门楼张村。门楼张清代民居建筑群位于村子的中心地带。由于村内现代楼房较少,古老的建筑在村里看起来仍十分高大。 张元修及张氏家族系书香门第,诗礼传家的望族。张氏按照《黄帝宅经》中的“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和《三元经宅元》中的“地善则苗茂,宅吉则人荣……故人之民居大须深择”为选址原则,几经考察,最后确定在现在的建筑遗址处为张元修的三个儿子张维汉、张震汉、张兴汉创建府宅。三处府宅外有院墙维护,内有高墙分隔为单个独立宅院。 大门在古人的建筑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门是主人的脸面。古人认为建宅必先建好大门,建好大门才能充分利用住宅的内外风水资源。张氏三处府宅的门墩很大,如此大的尺寸规格,看似逾越了张元修及其三子的身份等级,在封建时代,越礼是要杀头的,但智慧的张氏人将门墩做成素面门墩,不雕龙刻虎,不用抱鼓石等高品级的官邸规格,目的就是为了等到张元修及子孙的身份达到一定等级之后,即可调换成同等尺寸的门墩石。 张氏人利用砖雕木刻艺术、门头文化隐约表达了主人的理想与追求,也体现主人的文化品位和门第身份。在张维汉宅的门楼上,两块砖雕分别是一个鹤,一个鹿,合起来就是“鹤鹿同寿”,大门左侧的砖雕上一个惟妙惟肖的猴子双手并拢骑在一匹骏马之上,其寓意是“马上封侯(猴)”。在张元修二儿子张震汉的门楼上,木雕为鹿,其寓意是“禄”。左侧砖雕上两只貔貅嬉戏相逐,其寓意是能食四方之财。在张元修三儿子张兴汉门楼仅存的木雕上,左右两只龙首蛇身的蛟驾云翻滚,翘首相望。在古代文化中,蛟若遇雷电暴雨,必将扶摇直上九霄,成为凌驾于真龙之上的神龙,其寓意也显而易见。 从建筑格局上也可以看出封建礼制的森严。从门楼可以看出,大儿子张维汉家大门与二儿子张震汉家大门之间有3间房屋,张震汉家大门与三儿子张兴汉家大门之间有两间房屋,而张兴汉大门旁只有一间房屋,这也体现了古代的长幼有序。 卫东区文化局局长贺峰表示,门楼张清代民居建筑群是河南省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寨之一,卫东区政府将加紧开展二期维修工作,计划把门楼张建成中原清代民居民俗文化村。 |
工人新村古墓群 | 工人新村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以卫东区新华路北段铁路工人村为中心,东、北至月台河;南至建设路、西至市政府。 该遗址中心地带地层共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存,主要为灰坑,发现有一座儿童瓮棺葬,文化层单薄,厚0.4—1.00米,其中包含遗物较少,主要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红陶主要为素面和彩绘,灰陶上饰绳纹和蓝纹。器形主要为钵和罐。上层为西汉早期墓葬,1997年至2002年,在此共发掘西汉早期平顶空心砖墓100余座,出土文物400余件,有铜器、铁器、陶器。铜器器形有:镜、鋗、带钩、钱币等,铁器有釜、剑、削等、陶器有鼎、钵、壶、圜底罐、平底罐等,纹饰有素面、弦纹、绳纹、铺首衔环等。 在其周围发现的多为宋代时期的文物遗存,在其南黄楝树村发现有北宋时期的钱币窖藏,重50多公斤,在西边市政府院内发现有宋代的砖室墓,在东边三中院内发现有宋代的遗物堆积层(面积很小、很零星)。 工人新村古墓群已于2004年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诸葛遗墟 | 诸葛遗墟为平顶山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遗墟位于卫东区大众路中段,市中原商场楼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曾在我区诸葛庙一带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自隋代起这里已有修祠祭祀活动,到明代洪武、嘉靖年间又对庙宇进行了两次重修。原诸葛武候祠有正殿、东西配殿,由于历史变迁、东西配殿毁于建国前,正殿毁于1969年(基根尚存)。现有明代嘉靖年间《改正诸葛武候祠记》石碑一通,立于诸葛庙原址。 省文物主管部门曾向我市发出专函(豫文物字[1994]第4号)指出:“诸葛遗墟及明代石碑,对于诸葛亮少年时代的生活、学习及以后思想形成和发展脉络、三国旅游线路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界普遍认为:诸葛遗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少年诸葛亮遗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诸葛遗墟已于2001年12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任寨汉墓群 | 任寨汉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卫东区东高皇乡任寨村。为两汉时期的古墓葬。 该墓群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蒲城店遗址以东,1996年当地村民在进行采沙作业时发现,共发掘西汉墓8座,东汉墓3座,清代墓1座,这些墓葬均在流沙层中埋藏,西汉墓为空心砖墓,东汉墓为小砖墓,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为1号墓,出土文物十余件,有陶壶、陶罐、陶钵等,陶器多为素面,大陶壶上有铺首衔环,小陶壶上绘有朱砂,在有空心砖上也绘有朱砂。 任寨汉墓群已于2004年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神马社区 |
----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