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平顶山 >> 宝丰县

宝丰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宝丰香山寺

宝丰香山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及碑刻  大悲观音大士塔是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钦建,为八角九级0式密檐砖塔。塔高33米,造型朴实大方,巍峨雄浑。塔底层为红石垒砌而成,中央供奉千手千眼佛;北壁有壁画一幅,塔下券洞内有《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二层原供玉佛一尊,现无,三、四层有壁龛数面,其余各层均为素面青砖平砌而成;六、七、八、九层外壁辟拱券门,四层辟壶门。每层用叠涩砖砌塔檐,檐上又砌平座,突出塔壁,由下而上逐层递减,成八棱锥体,结构坚固严谨。每个转角处都有角梁,悬挂风铎,但仅存无几。塔尖有塔刹,刹下为覆盆,中部为宝珠,上有相轮。塔刹精巧玲珑,十分别致。  专家认为,大悲观音大士塔为研究我国宋代时期砖石建筑及高层造塔技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中国观音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市大香山观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宝郑认为,观音大士塔是香山寺的标志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宗教象征意义。其轮廓呈抛物线,远观如圆锥体,又状如子弹头,富有节奏变化,细腻纤细,灵动秀美,近观塔身雄浑高大,塔刹入云。塔层状如楼阁,自第四层以上各层高度与直径急剧收分。全塔繁饰与简约相结合,既有唐塔豪放简练之遗风,也有宋塔纤巧精饰之风格,为寺院瑰宝,与蔡京碑一起,共同有力佐证了平顶山香山寺是汉化观音证道原地的文献记载。  香山寺现存13通碑,其中蒋之奇撰文蔡京书丹《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乌林答天锡撰文师俭书丹《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刘若宰撰书《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碑、范文程撰文范承祖书丹《香山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普门禅寺重修记》碑,历史价值、文献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宗教文化价值最高,被称为“香山寺四大名碑”。  根据学者潘民中的研究,《香山大悲菩萨传》碑是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十一月,香山寺住持怀昼禅师从终南山灵感寺游方僧手中得到一卷《香山大悲菩萨传》,诚邀新任知州蒋之奇来寺为之润色。蒋之奇经过精心研读后撰文,由蔡京书丹。此碑是今天世间保存不多的蔡京楷书精品,弥足珍贵。  乌林答天锡撰文师俭书丹《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俗称“唐国公主碑”。唐国公主是金世宗完颜雍的二女儿,很得父亲宠爱。完颜雍先将之嫁给女真贵族徒单思忠。但徒单思忠不久病逝。完颜雍只得将她改嫁中都兵马都指挥使乌林答晖的三儿子乌林答天锡。大定(金年号)后期,金世宗命乌林答天锡出任河南路统军使驻节洛阳,唐国公主随行。唐国公主在洛阳民间得到一卷《汝州香山大悲菩萨传》,读之深感大悲观世音菩萨与自己天性相类,就报告父皇请求在中都附近也建一座香山寺,供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保佑金朝兴旺发达,普度金国士庶众生。于是,金世宗决定仿照汉化观音得道正果的汝州香山寺在中都京畿也建一座香山寺,遂命宫廷堪舆师到京郊西山勘察地形。该寺于大定二十六年(1186)春落成。中都香山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开光之日,唐国公主偕驸马都尉乌林答天锡从洛阳来到汝州香山寺,斋戒沐浴。十五日早晨,东方霞光万道,天空顿现五彩云,观音大士塔熠熠放光。公主夫妇欣喜异常,焚香祷告,求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道身陟降中都香山寺。为此,唐国公主发愿重新扩建香山观音禅院。不久,汝州香山观音禅院扩建工程竣工,乌林答天锡撰文请洛阳书法大家师俭书丹《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刊刻成碑。金石学家评价说:“金刻佳本,无逾此者。”  刘若宰撰书《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碑,俗称“刘状元碑”。观音大士塔历经560年的风雨剥蚀,到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已显出破败之相,急需整修。时任香山寺住持的福恕禅师让宝丰居士杜齐召总理整修事务。杜齐召为宝丰县著名绅士,其弟杜齐白进士出身,时任云南清吏司主事。杜氏全家向佛,在官绅士民中很有号召力。杜齐召上求得宝丰知县石可砺、巡抚河南监察御史刘令誉和曾任宝丰知县时任汉阳知府范廷弼的支持,下赢得宝丰数百士民百姓的财物赞助,于当年正月顺利启动,历时一年零九个月重修告竣。为纪念此次盛举,杜齐召专程进京谒见崇祯元年(1628)戊辰科状元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修撰、纂修国史刘若宰,请其撰书《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碑。刘若宰慨然应允,当面下笔撰文,并狂草书就。  范文程撰文范承祖书丹《香山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普门禅寺重修记》碑,俗称“范文程碑”。范文程是清朝的开国首席文臣,在香山寺千余年无数通碑刻的撰文者中政治、文化身份最高。清朝入主中原后,范文程的侄子范承祖任职洛阳,对清廷入关后大力提倡信仰佛教以安定人心巩固政权的基本国策理解深刻。他在巡视汝州期间,发现风穴寺、香山寺等著名佛寺因明清易代,遭到严重破坏,殿宇失修,僧侣散亡,就努力推动香山寺等的重修事宜。此工程于顺治十一年(1654)秋动工,次年夏告竣。范承祖回京述职时向范文程介绍了汝州宝丰香山寺是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正果之所,有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敕建的八角九级观音菩萨舍利塔,塔下券洞内有龙图阁直学士汝州知州蒋之奇撰写、详述汉化佛教观音菩萨身世及得道正果经过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还着力描绘了一番香山寺前后左右的山川形胜。范文程觉得通过大力弘扬观音菩萨的孝行,倡导以孝治国,是减轻明清易代之际广大士人是守忠还是随势无所适从的精神焦虑、理顺情绪自觉尊奉新朝新君的有效途径,遂欣然撰写出《香山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普门禅寺重修记》。这篇碑文以“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等崇孝常典开讲,最后结题曰:“今上慈孝,治世之源”,主旨鲜明,文笔流畅,言简意赅。  该寺1982年2月由宝丰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由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及碑刻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为研究观音文化起源和宋代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门票  2元  景点位置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白雀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雀寺位于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西父城遗址之上。  白雀寺始建于后秦姚苌白雀年间(公元384—385年)。古人以白雀为瑞应的象征,白雀集而吉祥至。相传白雀年间白雀群集于父城故址——古槐之上,人们以为祥瑞而建起寺庙称白雀寺。白雀寺所在的父城故址在春秋时代称城父。城父是楚平王的儿子太子建的封邑。太子建是楚庄王的曾孙。太子建守城父期间曾设庄王祠,四时祭祀,所以后人就将城父楚庄王祠视作楚庄王故宅。明《正德汝州志》载:“白雀寺在父城保,世传楚庄王故宅,有白雀之瑞,异槐一株。”所谓异槐者,是说白雀寺中古槐高大,人们从中抽出一板,上密布雀形图案。  白雀寺自十六国时期建成之后发展很快,成为汝州著名寺院。隋朝年间,大画家展子虔、董伯仁都曾在白雀寺作佛教壁画。《画史》称:“展画汝州白雀寺。”展子虔历北齐、北周、隋,官至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展子虔善作佛教经典故事人物画,天下名寺皆有其画。世人誉为“展子虔画人物描法甚细,随以色晕开人物面部神彩如生意,虔俱可为唐画之祖。”《贞观公私画史》载:“汝州白雀寺、江陵终圣寺、洛阳光严寺皆有董伯仁画。”董伯仁,汝南人,多才多艺,乡里号为智海,官至光禄大夫,殿中将军,与展子虔齐名,画遍天下名刹。时人评价说:“董与展皆天生纵任,亡所祖述,动笔形似,画外有情。”  白雀寺历史悠久,自后秦至今,历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白雀寺规模宏大,见于史志记载的殿舍有水天王殿、陆天王殿、千佛阁、地藏王殿、监斋殿、六祖殿等。白雀寺文物丰富,据记载有北魏永平、武平年间造像碑;北齐天保四年、十年两碑碣。明代宝丰学者,曾任陕西延安府同知的白宏撰有《白雀寺辨》,考证辩析白雀寺的来龙去脉甚祥,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资料。清代中州著名学者李-著有《重修白雀寺殿记》,追溯白雀寺的发展变化更是详尽。  在白雀寺千余年久盛不衰的历史上,唐以前以白雀寺名,宋代称慈寿院,元明清仍名白雀寺。宝丰八景诗《白雀异槐》云:“品策群材独此槐,谁人白雀寺前栽。屈枝坠露低旋砌,繁叶藏云暖护苔。解古乾坤增气慨,几因风雨长胚胎。清霄天籁闻丝竹。预兆来年有殿魁。”      李庄乡  李庄乡位于河南省宝丰县的最东部 ,南与中原工业重城平顶山相接。全乡辖2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27504人,耕地面积22100亩。李庄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发展农业项目优势独具。李庄乡自然及人文资源丰富,自东向西有取之不尽的粉煤灰,水质优良的矿泉水和誉满神州的翟集陈醋,还有海拔500米连绵不断、富有神话色彩的俊美的落凫山、界山擂鼓台、龙山…… 详细++

宝丰文笔峰塔

宝丰文笔峰塔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笔峰位于县城南2.5公里的文笔山上,内有文笔峰塔又称文峰塔,明代,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建造为六棱实心砖塔,下有六角青石塔座,上部六棱尖顶,无层、无门窗,略似华表,造型别致,风格独特,为河南省塔列中之孤例。  文笔峰塔上方南侧镶嵌碑刻一方,碑文阴刻楷书,主要记述建塔主持人及捐款者姓氏、出身。捐款者有辅佐李自成大顺政权丞相牛金星之名,与香山寺戊辰科状元刘若宰于崇祯三年所撰“重修香山寺观音大士塔记碑”碑阴之“崇祯丁卯举人邑人牛金星”记载相吻合。  宝丰县城南五里许,东西横卧着一道土岭,因该岭位于文庙南,于庙南北对应,故名笔山。山巅古射箭台上,耸立一座塔,其塔高约15米,结构下石上砖,六面棱形体,全名曰文笔塔,俗称文峰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塔兴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7月,建塔起因与当时宝丰文化发展有关。据清乾隆《宝丰县志》记载:“……前明邑令以科目勖士,信术士之说而为之,名曰文笔峰塔。”从其可知建塔之因。古时,鉴别一个县的文化如何,是以科举制度魁名高中人数多少而言的。据清嘉庆《宝丰县志》记载,自明永乐十八年至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418年——1619年)的202年中,宝丰只中举人十二名。嘉靖壬子科到万历癸酉科的八科二十四年中,又无中一人。至于中进士,更是少得可怜,从洪武至万历的250年间只有李秉仁一人登进士第,因此,文人学士和县令等,迫不及待地要千方百计改变这种局面。县令范廷弼崇信术士之言,在文庙前笔山之巅,捐资兴建文笔峰塔,并立碑与塔下,题词曰:“文峰冲天,世出魁元”以此勉励学子,潜心学问,以求科场夺魁。  因此,当时宝丰的书香子弟、秀才、贡生、名人、志士和-,都纷纷捐款。现在还可看到距地六米多的塔体南面,所嵌的建塔捐款题名碑上,铭刻着许许多多捐款者之名和身份,其中最引人著目的是“生员牛金星”,它为今天史学界研究牛金星藉属问题提供了珍贵的佐证。

塔里赤墓碑

塔里赤墓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塔里赤墓碑,元代,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赵庄乡官衙村西南三堆山之阳。  该碑通高4.1米,宽1.15米,厚0.36米。圆首上刻二龙戏珠,龟趺。额阴文篆书“大元临汝郡公神道碑铭”。墓碑为至治三年(1323年)其子广西道宣慰使都元帅万奴所立,察罕篆额,宋民望撰文,姜元佐书丹。碑文楷书28行,满行71字,首行题曰:“大元赠辅国上将军,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护军、临汝郡公神道碑铭”。  塔里赤(1243-1306年),蒙古族,金、元时,祖籍康里人。幼习文艺,颇颖异,长而试勇,性彪悍。后袭父职,佩银符理官,参戎幕,调度军马。征讨南宗时,累以战功,官福建招讨使。评定后,远出交趾、两广、收捕诸叛,迁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大德十年(1306年)因药矢创复发,死于延平驿,年六十三岁,葬于宝丰县城西北17.5公里官衙村南三淮山阳之左。  碑文内容主要记述塔里赤的身世、官历、灭亡南宋与镇压南方农民起义、少数民族-斗争的所谓“战功”,以及生卒年月、宗亲和后裔等。碑文可补正史《元史·塔里赤传》记述之讹误及不足。  

父城遗址

父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父城遗址,商至南北朝,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马王庄村、杨庄村等。  该遗址系商至南北朝时期古城址。城址分内外二城,外城呈长方形,四面城垣痕迹隐约可见,东西长1750米,南北宽1250米,全城周长6公里,面积约220万平方米。现存城墙基宽10余米,残高约2米。内城俗称“紫禁城”,位于外城内西北隅,为长方形,城台高约3米,内城面积约40万平方米。城址内遗物颇丰,春秋绳纹陶片及汉代板瓦俯拾皆是。城址内马庄、古城等村曾先后出土春秋及战国时期青铜壶、铜鉴等。附近之南牛庄、小谢庄发现春秋战国墓葬区,出土有铜鼎、铜剑、铜铃、铜镜、铜戈等。  父城商周时为应国地,春秋归楚为“城父邑”,是楚国北方之边陲重镇,楚太子建曾镇守于此。秦置父城县。据传观音菩萨肉身楚庄王三女妙善公主出生父城,出家白雀寺。东汉著名军事家“大树将军”冯异生于父城,葬于父城东南。汉光武帝刘秀于更始元年(公元23年)收复父城后驻守父城半年余。  父城遗址附属文物有楚长城、运粮河、白雀寺、冯异墓、三姑幕等。  

香山观音大士塔

香山观音大士塔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大士塔,又名玉峰塔,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东十五公里周庄镇大张庄村南香山寺,该寺最后毁于“文革”。大士塔始建于东汉,初为土塔,现塔重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为八角形九级楼阁式砖塔,高三十三米。塔身外壁二、三层有数百个砖雕佛龛。第二、五层外壁辟拱券门,第三层辟壶门。每层用叠涩砖砌出塔檐。塔顶有覆盆、宝珠和相轮组成的塔刹。根据文献记载考证,塔下地宫存放有观音真身舍利法物,因此被誉为“真塔”、观音“圣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宝丰文庙大成殿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宝丰文庙大成殿,明代,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丰县城东大街县一中院内。  文庙大成殿始创于宋,坐北向南。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崇祯十年(1637年)扩建。现存大成殿5间,为挑檐歇山式建筑。屋顶覆盖青瓦,四角系风铎,檐下用斗拱38朵。殿内有明柱8根,柱础为石质莲花形,墙内柱16根,明间和次间为隔扇门,木棂窗。  文庙大成殿既是古建筑又是红色革命遗址。1948年7月28日,中原局、中原军区又在此召开县团级以上军政干部会议,-、陈毅、邓子恢在会上作重要报告,史称“宝丰会议”。1948年9月,中原大学校址迁入文庙,11月27日,在文庙举行中原大学第一批学员毕业典礼。12月10日,校址迁往开封,后又迁往武汉,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寺汝瓷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中及村南河旁台地上。地处伏牛山东麓、四面环山、窑址所处地势平坦,有小河环绕西、南,制瓷原料丰富,煤炭、高岭土、玛瑙石等制瓷原料就地可取,是个原料丰富的制瓷场地,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  该遗址于1987年,经省文物研究所试掘,发现了作坊、窑炉、排水沟、灰坑、水井、澄泥池等重要遗迹、出土了汝官窑的典型器物及大量瓷片,因此,省文物局于同年发出了《关于加强宝丰县清凉寺汝窑遗址保护意见》的文件,指示对该遗址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此后,又先后五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根据大量的遗迹及出土文物证明,该遗址是一处北宋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汝官窑遗址。汝窑系我国五大名窑之一,它作工精细,胎坚质密,釉层深厚,清澈蕴润,其精湛的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由于它传世器极少,故其价值连城,国际市场上拍出天价。汝官窑的发现不仅为汝瓷的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而且为考古界寻找了半个世纪的汝官窑遗址之谜的悬案得以了结。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0年被评为河南省二十世纪十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共分四个区域(用罗马数字表示)。清凉寺村南台地为Ⅰ区,韩庄村为Ⅱ区,小石桥西为Ⅲ区,清凉寺村为Ⅳ区。天青釉中心烧造区位于Ⅳ区西北部。1987年至2001年经过7次试掘和发掘,该遗址文化内函十分丰富。地表窑具、瓷片俯拾皆是,民窑区地层堆积一般在2―3米左右,最厚处达6米以上。官窑区地层堆积0.25米至1.2米,最厚处近2米。发掘出的遗迹和遗物:民窑区主要遗迹有窑炉、窖藏、作坊、灰坑、排水沟、水井等遗迹。主要遗物有碗、盘、碟、盏托、盂、器盖、三彩枕、炉、匣钵、支钉架、垫圈、印模等,同时出土的还有御用汝瓷鹅颈瓶、折肩瓶、细颈小口瓶、洗等。其产品类型有白釉、豆青釉和淡灰釉,黑釉和酱釉,钧瓷、三彩等。官窑区主要遗迹有作坊、过滤池、澄泥池、窑炉、灰坑、水井、排水沟等。主要遗物有瓷器、模具、窑具三大类,还有少量钱币。出土的瓷器据不完全统计,天青釉汝瓷占99%。器种有碗、盘、碟、盏、盏托、器盖、钵、洗、盆、套盒、瓶、炉、壶等。釉色以天青、淡天青、月白为主,青绿、淡青绿釉也占一定比例。出土的模具多为轮制,有花纹的刻制,花纹复杂的对合而成。分两型。A型,皆轮制,B型,莲花炉外模。出土的窑具有匣钵、支烧器座、试烧插饼、垫饼、垫圈等。出土的钱币主要有“元丰通宝”和“元符通宝”两种。文化层一般在2-3米左右,最厚处达6米,可划分为七层。  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器物类型、胎质、釉色和装饰技法的发展变化,可划分为五期:  第一期:以六、七层为代表。出土瓷片中白釉占绝大多数,其次为豆青釉和淡灰釉,少量的黑釉和酱釉。代表器物有:豆青釉侈口印花小碗、豆青釉敞口小碗、豆青釉唇口盏、淡灰釉白口边碗、白釉外撒坦腹碗、白釉大口瓜棱罐、白釉直腹瓜棱注子、白釉敞口浅腹碟、黑釉颈白釉腹小瓶和酱釉双耳鼓腹罐。本期年代为北宋早期,即宋太祖至宋真宗时期。  第二期:以五层为代表。白釉为大宗、青釉数量明显增多,黑釉较少,淡灰釉趋于衰落。代表器物有:豆绿釉牡丹纹印花碗、豆绿釉刻莲纹小碗、豆青釉团菊纹印花小碗、豆青釉花式口杯、豆青釉圆捉手器盖、白釉珍珠纹地划牡丹纹枕、白釉直口双耳瓜棱罐、白釉斜平沿喇叭座灯、白釉敞口斜腹碗。本期年代为北宋中期,即仁宗、英宗、神宗时期。  第三期:以三、四层为代表。青釉数量猛增,几乎与白釉相等,其次为三彩釉,黑釉较少,淡灰釉消失。代表器物有:豆绿釉内印花外刻花碗、豆绿釉印花龙纹盘、豆绿釉六分凸线纹碗、豆绿釉刻牡丹花盘、豆绿釉象鼻钮刻花器盖、豆绿釉交枝牡丹小盘、白釉葵口深腹盘、白釉敞口曲腹碗、白釉双耳瓜棱罐、白釉喇叭口度长腹注子、三彩贴塑莲瓣纹深炉、三彩划荷花叶形枕、黑釉竹叶纹酱花炉、天青釉敞口圈足洗、天青釉筒形器、越窑划花小碗等。本期年代为北宋晚期,即哲宗、徽宗、钦宗时期。天青釉主要见于本期,这进一步证明了汝州烧宫廷用瓷的时间是在哲宗和徽宗时期的二十年左右。  第四期:以二层的部分器物为代表。主要器形:青釉印花缠枝牡丹纹碗、青釉印花交枝牡丹纹盘、白釉敞口浅腹碗、白釉浅腹碗、白釉浅腹圈足盘、酱釉唇口盏、酱釉白内腹碗、黑釉双耳凸线纹罐等。本期为金入主中原到金来亡这段时期。  第五期:以开口于二层下的一水井0土器物为代表。以青釉、白釉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钧釉,这期代表器物有青褐釉双耳鼓腹罐、青褐釉敞口深腹碗、青褐釉浅腹盘、天蓝釉红斑直口小碗、素胎深腹盘、白釉草书“青”字碗和白地黑花盘等。这期年代为元代。  由此可见清凉寺汝瓷窑址创烧于宋初,北宋晚期发展至鼎盛时期,金、元继续烧造,停烧于元代末年。

小李庄遗址

小李庄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南北朝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0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三村大队部。1948年5月9日,0中央和-决定加强中原局的领导,-、陈毅、邓子恢分别任中原第一、第二、第三局书记,中原局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城市工作部。5月19日,中原局领导机关进驻豫西宝丰县赵官营村。该旧址为民国建筑。占地面积312平方米,现存西屋5间,建筑面积81平方米。通面阔15.3米,通进深5.5米,硬山灰瓦顶。

马街书会民俗园

  马街书会延续至今已经有近800年历史,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规模民间艺术大会”。中华曲艺展览馆便位于马街书会会场,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它即永不落幕的马街书会,也是我国第一座专门介绍中华曲艺发展的历史文化展览馆。主展馆分为一、二两层,分别介绍了中华曲艺的发展和曲艺艺人心中的圣地——马街书会。

中原解放纪念馆

中原解放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原解放纪念馆位于宝丰县城东南部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区,2012年6月23日开建。该纪念馆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布展面积3500多平方米;展区分四大部分,通过有关资料、照片、实物等真实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率领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等驻守宝丰、指挥中原解放的光辉历史。

宝丰白龙洞

  位于河南宝丰县观音堂境内的白龙洞  洞内深邃神秘,蜿蜒绵长585米,石柱嶙嶙,奇石林立  置身其间,灯光剪影,滴滴答答的水声、轻轻的脚步声,更显神秘莫测、似入神话世界  石球、石龙、石龟、石牛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尖山坡

尖山坡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平顶山市宝丰县尖山坡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宝丰县观音堂境内,含劳模林、劳模故居、劳模纪念馆等,总面积近5000亩。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李海水兄弟积极响应毛主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号召,在尖山坡奋斗了半个世纪,绿化荒山二千多亩,实现了“意志坚,荒山绿”的目标,充分体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二人曾双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75年,哥哥-还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92年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徒步登上尖山坡探望-兄弟,亲手栽下一棵家槐树(后取名为“常春树”),并对其辉煌业绩及艰苦奋斗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如今,-已经去世,李海水也已87岁。但他们的事业并没有中断,平顶山市劳动模范李洪彬不负老劳模的重托,接过接力棒,在尖山坡进行二次创业,通过土地流转,利用科技手段,绿化荒山,大力发展林果业、养殖业和现代农业,很快取得了突出成就,林地估值达到1.5亿元,发展势头良好。尖山坡前后两代人绿色接力半个多世纪的壮举全国罕见,十分感人。2001年,尖山坡被平顶山市委宣传部确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40年前,因为这里走出了全国林业劳模-、李海水兄弟,一时间,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向两位劳模学习的热潮。40年后,新一代劳模李洪彬开始绿色接力,再铸辉煌。目前,尖山坡已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依托,以“艰苦创业,时代先锋”为内涵,以“劳模圣地,花果山乡”为目标的著名特色旅游景区,打造了独树一帜的劳模文化品牌。目前,尖山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劳模事迹展览馆、劳模纪念碑、劳模故居、劳模林和长春亭、长春树、观音堂大-纪念馆等,设有20多个展板、展柜。  多年来,尖山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直坚持免费接待各界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参观学习,为爱国主义教育建设提供各种便利,共免费接待全国各地游客数十万人次,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目前,尖山坡正在积极实施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景区、劳模精神展示园、生态农业示范园、珍稀林果观光采摘园、生态养殖园为主题的“一区四园”建设。  地址:宝丰县观音堂林站  邮编:467000  电话:13938666366  电子邮箱:bfxjsp@163.com  开放时间:全年免费开放  公共交通:宝丰-林站班车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白朗故居和墓地

白朗故居和墓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朗墓位于石龙区大刘村西、关庄北山之阳。白朗(1873~1914),字明心,农民出身。1911年10月率众起义。1912年4月攻克禹县,提出“打富济贫”口号,义军发展6000余人。为配合孙中山讨袁,义军打起“扶汉讨袁”旗号,转战5省,历时4年。1914年8月回师河南,被官军包围,白朗突围时牺牲。其部下将白朗遗体掩埋于虎狼岭下乱石堆中,因叛徒出卖,被毅军营长掘出割去首级。为保护遗体,其部下又冒险秘密将白朗移葬于起义地点大刘村西关庄北。1986年6月白朗墓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点保护范围:自墓冢边沿向东、西、南、北各50米。  一般保护范围:自重点保护区边线外扩50米。  白朗 (1873~1914)  白朗(1873-1914) 民初农民起义领袖。字明心。河南宝丰人。出身农家。曾因受地主破孩而入狱。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在当地组织农民,进行反官府斗争。1912年冬,聚众数千人。1913年5月,以打富济贫相号召,率军进入鄂北随县山区,战斗于豫鄂边界,同年9月,攻克枣阳等地,击败王占元、段芝贵所部北洋军。“二次革命”时,被孙中山任命为湘鄂豫三省联军先锋……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白朗 (1873~1914)  白朗(1873-1914) 民初农民起义领袖。字明心。河南宝丰人。出身农家。曾因受地主破孩而入狱。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在当地组织农民,进行反官府斗争。1912年冬,聚众数千人。1913年5月,以打富济贫相号召,率军进入鄂北随县山区,战斗于豫鄂边界,同年9月,攻克枣阳等地,击败王占元、段芝贵所部北洋军。“二次革命”时,被孙中山任命为湘鄂豫三省联军先锋……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宝丰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铁路街道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父城遗址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尖山坡 白朗故居和墓地
城关镇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父城遗址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尖山坡 白朗故居和墓地
周庄镇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父城遗址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白朗故居和墓地 尖山坡
闹店镇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父城遗址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尖山坡 白朗故居和墓地
石桥镇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父城遗址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尖山坡 白朗故居和墓地
商酒务镇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父城遗址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尖山坡 白朗故居和墓地
大营镇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父城遗址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尖山坡 白朗故居和墓地
张八桥镇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父城遗址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尖山坡 白朗故居和墓地
杨庄镇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父城遗址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尖山坡 白朗故居和墓地
肖旗乡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父城遗址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尖山坡 白朗故居和墓地
赵庄乡 塔里赤墓碑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父城遗址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白朗故居和墓地 尖山坡
前营乡 宝丰香山寺 宝丰白雀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父城遗址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尖山坡 白朗故居和墓地
李庄乡 宝丰白雀寺 父城遗址 宝丰香山寺 宝丰文笔峰塔 塔里赤墓碑 香山观音大士塔 宝丰文庙大成殿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小李庄遗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马街书会民俗园 中原解放纪念馆 宝丰白龙洞 白朗故居和墓地

宝丰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