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仙女湖 | 仙女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位于江西省新余市西南郊16公里处,是古籍《搜神记》中记述的“仙女下凡”传说的发祥地,是闻名遐迩的湖泊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198平方公里的景区,50平方公里的湖面,岛屿星罗棋布,湖水清澈见底,原始森林神秘诱人。 仙女湖自然风光秀美朴实,具有“幽、秀、奇、雄”之特点,景区兼具湖泊型和山岳型两大类型。有曲水通幽,港叉相连的舞龙湖,有水流湍急,两峰对峙的钟山峡;有烟波浩渺,千帆竞渡的铃阳湖;有縁色基因宝库的大岗山。在仙女湖这片古老神奇的灵山秀水之间,既传颂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又点缀着无数彪炳史册的历史遗存,千年水下古城、水中古桥、水边古石刻,古庙、古陶窑遗址堪称华厦奇观,这里是唐代江西第一个状元户肇、宋代重臣王钦若、明代权相严嵩的故里,尤其是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为仙女湖平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仙女湖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路子,加快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先后新建了现代化旅游公路和国内一流的旅游新码头。现已开发了20余处风光景点和人文胜迹,是游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绝好去处。 据考古学家考证,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仙女湖地区繁衍生息。千百年来,先人们的智慧和劳作,为这方水土留下了深厚凝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文胜迹。尤其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任分宜教渝时撰写的《天工开物》,为世界科技史涂上了厚重的一笔,也为仙女湖灵山秀水平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湖区内还有闻仙塔、万年桥、读书台、昌山庙、龙王庙等人文景观交织。 仙女湖秀美的湖光山色、古树名木、农舍村寨、响泉飞瀑,形成一幅幅天然图画。湖中的岛屿,姿态各异,风姿绰约。在万顷碧波的仙女湖,既可观赏水天相连、烟波浩淼、渔帆点点的汪洋平湖;又可领略“碧簪”星罗棋布、山水缠绵相依、湖叉曲径通幽的-世界;还可轻舟漫游在蜿蜓曲拍、船动景移的湖光水色中。 仙女湖现已开发开放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动物野趣、娱乐参与四大系列的20余处景点。特别是开发了蛇岛、白鹭岛、猴岛。在白鹭岛将身心融入无暇的鹭鸟世界,在蛇岛与蛇共舞,在龙王岛同群猴斗智斗勇,您会油然而生超然物外的惬意。还修建了水上餐馆——湖鲜舫,开发了空中飞伞、水上飞机、水上滑板、水上摩托车、钓鱼场、天然游泳、跑马等游人参与性强,有刺激趣味的娱乐项目。乘上高速飞驰的水上摩托艇,踏上劈波斩浪的水上滑板,试一次凌空遨翔的空中飞伞,您会感悟人生的无限乐趣。 景点地址江西省新余市西南郊16公里处仙女湖风景区。 门票160.00元 开放时间08:00~16:30 地址:新余市渝水区西南郊16公里处 类型:国家公园森林山湖泊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790-6855529;0790-6859023 官方网站:http://www.xiannvhu.gov.cn/flash/main.html 开放时间: 8:00-17:00淡季(11月-次年2月),07:30-17:30旺季(3月-10月)。 |
新余昌坊度假村 | 新余昌坊度假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昌坊度假村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北部山区,隶属于渝水区欧里镇昌坊村,距市区16公里,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仅一山之隔,面积为4.2平方公里,景区内有山林生态,湖泊生态和半人工生态的耕地800亩,森林覆盖率80%,是纯天然氧吧。休闲旅游及果树种植已初具规模,并已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化村、国家精神文明村、江西省十大和谐村庄、江西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西省精神文明村、江西省十家巾帼示范村、新余市旅游定点单位、新余新农村建设范例奖及新余市最美的村庄等荣誉称号。她山环水绕,柳暗花明,泉水叮咚,冬暖夏凉,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昌坊度假村所在地昌坊村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开门见山,出门即水。环村大小山头36座,竹木葱茏,杂花香草,鸟韵依依,有成片狗牯柴、金银花、板蓝根、香樟、凿树、枫树、松树等植物;也有野猪、野獐、野鹿、野兔、山雀、白鹭等野生动物。绕村泉水32处,村前锦溪水四季长流不息,既是新余市母亲河孔目江源流,又是多种本土野生鱼繁殖地。公司新开辟的蛇仙湖和聚仙湖,题解为村庄添新景。湖溪岸边,杨柳依依,稻花飘香,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整个村庄自然环境特征是“楼字连绵,一江水,四面绿”。古树、古洞、古寺、古窑、古井、古祠堂,山如黛,湖似镜,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在这里肃然朝庙,热情漂流,休闲垂钓,悠然在现代农业示范园里采摘观光;在这里游文化广场,村前街市,生态果园,水榨油坊;观手工夏布,传统戏曲;听故事传说,山歌民谣;在这里品尝农家美味,融入湖光山色,享受吃、住、玩、行、购一条龙优质服务,既开心,有浪漫。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好动植物生态资源,昌坊度假村协助委员会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讨论,制定了乡规民约,一市严禁村民上山砍柴,严禁村民上山狩猎;二是严禁村民下水炸鱼毒鱼,严禁村民污水排放溪水湖里。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美化环境,充分利用荒山洼地开发果林湖泊。昌坊村西头太阳山是一座秃顶露岩的荒山,为了绿化环境,投资100余万元,开垦300余亩栽蜜桔1.8万株,荒山变果园。另外,村东和村西各有一块洼地,常年积水,杂草丛生,蚊虫飞舞。2005年,公司在村委支持下,将两片洼地开挖成湖,村东的叫聚仙湖,村西的蛇仙湖,湖面共40余亩。湖岸现在是最佳垂钓地,桂花飘香,蛙鸣草地,蝶舞花丛,湖水荡漾,鱼翻波浪,已成为新余地区垂钓中心。 昌坊度假村的前身是昌坊旅游度假村筹建指挥部,她与村委会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成立于2004年5月,村办旅游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利用本村山、水、土地和历史文化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村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几年来,度假村与村民100%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66.4%的农户投资参股,股金1000余万元,按照股份制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公司法,吸收一部分股民参与企业管理,制定了公司章程和各项制度,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各种职能部门,办理了村民转股的各种手续,编制了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这是全市第一个乡村旅游专业规划,也是新余首个AAA级旅游区,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业内行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昌坊度假村成立时就提出了农业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三年成规模,五年见成效”口号。经过几年努力,共筹集资金3000余万元,农业旅游已经初具规模。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文化,聘请了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规划,制度了发展计划,坚持山、水、田、路、房综合治理原则,实施“五改四通一建”工程,即该路、改水、改房、改厕、改圈,通有线电视、通信息网络、通自来水,、建景区景点。度假村以“旅游兴村”定位,坚持“发展为平”的理念,把村庄当景点建设。现在,全村所有房屋“穿衣戴帽”,所有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所有空地植树种花铺草。通过几年的旅游开发建设,昌坊村已是一个远近闻名美丽富饶的村庄,在农村旅游还未正式开业之前,慕名来考察观光旅游休闲人员每年10万人次以上。 昌坊度假村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有:田园景色观赏、农耕体验、垂钓漂流、采果摘菜、体验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和传统乡土文化,在住宿、餐饮、交通、游乐方面也日臻完善。 信息来源:修水县旅游局 信息来源:修水县旅游局 |
新余抱石公园 | 为纪念新余籍国画大师傅抱石所建的抱石公园,位于江西省新余建设路西端的龙虎山,距仙女湖18公里,占地面积29.13公顷。这是中国首座以美术家名字命名的公园。是江西省重点文化设施之一。公园的设计与布局,力求体现傅抱石先生“阳春白雪”类的艺术风格,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以“雅”置景。现已建成傅抱石展览馆、东大门、南大门、钦风楼、醉笔楼、抱石湖、双亭出水、水榭思石、曲廊夕照、坚石关、三笑桥、红雨桥、儿童乐园、邀月亭、留芳亭、高风亭、观鱼池、花圃房、仰德亭、听涛亭、对奕亭、碧海松涛、艺峰塔等景点和五千米游步道。东大门牌楼通高13.5米,面阔30米,是一座三间四柱七楼的门楼式牌楼。正背两面楼匾都是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中国政协副主度赵朴初居士题写的“抱石公园”四个金色大字。左次间与右次间的正、背楼匾分别镶嵌的四幅瓷板画,仿自抱石先生的力作《春》、《夏》、《秋》、《冬》。公园南大门牌楼所书“抱石公园”园名出自中国美术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吴作人先生的手迹。从东大门西进,拾级而上,便有一个小出丘,其上建有园中位置最高的楼阁──钦风楼。它是一座四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筑,其风格完全仿自虎瞰山上的魁星阁。因其高耸入云,故此景为“高阁凌霄”。它的一楼开有二个券杉雨所书“钦风”二字楼匾,两旁竖嵌“远仁怀德,景贤钦风”这副新余市最短的楹联。出钦风楼沿西北下坡,再向西缓坡上行十步许,道路北侧有一座重檐四方亭──二湘亭。这是根据抱石先生《二湘》画意设计的。亭旁塑造有舜妻──湘君娥皇、湘夫人女英的圆雕像。二湘亭立于莲池之中,以曲板小桥接岸,其匾额为中国版画协会幅主席赖少其先生所书。其楹联则为“袅袅湘莲尧日映,飘飘吴带舜妃来。”由于亭畔莲荷在阳光下芬芳馥郁,故景为“湘莲映日。”与二湘亭隔道相望的,便是园林建筑小品──桐荫消夏。所谓桐荫消夏,顾名思义,是一处暑夏纳凉的佳所。它以铁管、铁棂条做成仿竹篱笆,漆上绿色;内设花圃及二层方池;池中架石为山;最里层则筑有“桐荫消夏”钢筋水泥仿竹园林建筑,平面呈丁字形,中国科技协会教授沈左尧先生书有楹联:“酮荫消夏凤凰集,松阁论诗麒麟游。”由“桐荫消夏”北下,可入儿童乐园。园中游娱设施丰富多彩,有猴馆、秋千、骑马、溜溜板、翘翘板、秋千船、猴拉车、碰碰车、摇摆机、哈哈镜、电动马车、欢乐海洋、空中游戏机,等等 景点位置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建设路西端龙虎山 类型:城市公园 |
罗坊会议纪念馆 | 罗坊会议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罗坊会议纪念馆位于江西省新余市东20公里的罗坊镇袁河之滨,北临清萍公路、浙赣铁路,交通极为便利。该馆始建于1973年,1976年国庆节开馆,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是一组颇具民族风格的以四合院为主体的建筑群。馆内辟有园圃、池塘、花木葱萃,妙姝亭立(指塑像);四隅、廊沿则瘦竹挺秀、盆景争奇。无论何人,无论何处,俯瞰该馆,皆为掩映在桔林环抱中的清香世界──一处令人肃然起敬的革命圣地!该馆下辖陈家闹罗坊会议旧址、院前村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彭家洲兴国调查会旧址......等八处革命纪念地。馆中分设六间展厅,第一至第四厅罗坊会议陈列,第五、第六厅为新余地方革命史陈列。此外,还有影视厅、图书资料室、电话间、接待室、会议厅。全馆版面展线长180米,面积800平方米,运用文献、照片、油画、国画、水彩画、雕塑、屏风、灯箱、幻灯、图表、复制品、珍贵文物、电视录相等多种艺术形式,讲解自动化,并配以“声、光、电”等现代化表现手法,重点介绍了毛泽东、-、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930年10月在罗坊的伟大革命实践以及新余地方几十年的革命斗争史。其陈列形式新颖大方,整体性、组合性兼而有之,色调既活泼明快又和谐统一,又不失几分庄严肃穆,使人有亲临其境的感受。1930年10月25日,为了决定红军的行动方向,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毛泽东在新喻县罗坊陈家闹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罗坊会议纪念馆是一个专题性的党史纪念馆,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又是新余市的一个小巧玲珑的观光胜地!开馆十八年来,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数参观者,有白发苍苍的老红军、老干部、更有天真未泯的少年儿童。此外,该馆还以它的清幽和圣洁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高人韵士、诗翁画客!许多书法名家,如林散之、武中奇、沈左尧......等纷纷为该馆挥毫题词,留下墨宝!新余市政府和全体新余人民更是视该馆为新余市的光荣和骄傲!每当节假日,观众云集,沐浴先烈光辉,缅怀先烈的业绩,感悟“社会主义好”的微言大义!决心将革命精神世世代代弘扬光大! 景点位置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 罗坊镇 罗坊镇位于新余市东北部,地处新余、樟树、新干、峡江交界处。东连樟树,接姚圩镇,西邻水西镇,北连水北镇,南与峡江、新干接壤。全镇总面积270多平方公里,辖3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76个自然村。总人口近8万,总户数18598户,集镇人口1.2万人。有耕地面积99215亩,其中水田79596亩,是新余市第一大镇。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42530万元,比…… 详细++ |
会仙岛 | 会仙岛位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舞龙湖景区的东部,在江口大坝的西南。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位新余少年在此偶会下凡的毛衣仙女,并与其中最美丽最年轻的仙女佳偶天成,由此而得名。会仙岛背倚二座犬牙交错的鹭鸟半岛,虽然是块只有250平方米面积的弹丸之地,却是观光者通往主要景点的水土咽喉。 岛上筑有会仙台,由会仙台和毛衣女下凡群雕两大部分组成。会仙台高约9米,平面为圆形,是带刹穹窿顶式艺术楼阁建筑,分为楼阁与楼座上下两部分。楼阁中为圆顶阁房,外缘则为八拱券形格扇门窗,呈耳状耸起,既象瓣,又似羽人所披这羽。阁房之内直径10米许,面积30余平方米,为电子游艺室和《仙女湖风光展》。房外环绕2米宽的阁廊,是游客观鹭的发场所。楼座是出售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土特产品的卖品部。 会仙台前面矗立着“毛衣女下凡”群雕。它呈曲尺状,坐向110度,即坐西偏北20度,朝东偏南20度。雕塑基座上镌有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卷十四《田中毛衣女》全文。群雕采用圆雕与高浮雕相结合的技法,从上至下雕塑七位心眸澄邈、神(0水亭)形凝的毛衣女,她们兰芬灵濯,玉莹尘清;凄心霄霞之境,炼容洞波之滨,挥舞玉臂,脚踏祥云,从天上飘然而下! 环顾会仙台四周,五彩缤纷的太阳伞、折叠椅、小茶几......等休用具,给游客提供品茶小憩及进行日光浴的好场所。会仙台后面并峙着两堵琉璃瓦顶的影壁;左壁刻有《江口风景名胜区开发记》,右壁则是为景区建设捐资者扬名立万的功德碑。会仙岛的左面有泳场,后面是湖鲜舫,游客可通过短小精巧的浮桥,到舫内品尝风味小吃及神仙系列佳肴,酒足饭饱之后,游客可以酣歌狂舞,尽情挥洒人生。 门票:仙女湖门票分为100元和120元两种,分别包含了70元门票和30或50元旅游船票。另外还出售面额为5元,10元,30元,50元,100元的五种定额旅游船票,方便游客包船或乘坐快艇游览。现役军人,70岁以上老人等游客可免门票,但需要购买定额船票才能进入景区。 到达方式:在新余火车站,乘坐开往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方向的中巴即可。 旅游注意事项: 仙女湖风景名胜景区电话:0790-6855529 游客中心投诉电话:0790-6850187 |
江口风景区 | 江口风景区位于新余市袁河上游,是1958年修建的一个水库,湖中岛屿众多,有“江西千岛湖”之称,景区面积达 175平方公里,四面有青山环抱秀水泱泱。风景区共有三部分,下游三万亩库湾,港叉蜿蜓曲折,岛屿星罗棋布;中游有3公里长的高山峡谷,“两岸对峙倚霄汉,昂首只见 一线天”,是其真实写照,故有“小三峡”之称。 上游水面达三万多亩,烟波浩涉一望无际,渔帆点点,远处山峰或隐或显,好一派湖光山色美景。人到这里,如同置身于山水画面之中,真有“舟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之感。南岸巍巍钟山、葱葱铃岗山,如翡翠屏风横空,北岸袁岭七峰状若游龙,从高耸入云的仰山俯冲而来,气势磅礴,锐不可挡。 蛇岛位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舞龙湖景区若虹群岛北面,面积仅有3.5亩。 万年桥,又名万岁桥,俗称东门桥,横亘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钤阳湖南部,全长384米,通宽7.68米,是一座拥有11孔的大型石拱桥,也是古分宜城通往南方的主要通道。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位新余少年在此偶会下凡的毛衣仙女,并与其中最美丽最年轻的仙女佳偶天成,由此而得名。 仙女湖位于江西省新余市西南郊16公里处,是古籍《搜神记》中记述的“仙女下凡”传说的发祥地,是闻名遐迩的湖泊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198平方公里的景区,50平方公里的湖面,岛屿星罗棋布,湖水清澈见底,原始森林神秘诱人。 仙女湖自然风光秀美朴实,具有“幽、秀、奇、雄”之特点,景区兼具湖泊型和山岳型两大类型。有曲水通幽,港叉相连的舞龙湖,有水流湍急,两峰对峙的钟山峡;有烟波浩渺,千帆竞渡的铃阳湖;有縁色基因宝库的大岗山。在仙女湖这片古老神奇的灵山秀水之间,既传颂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又点缀着无数彪炳史册的历史遗存,千年水下古城、水中古桥、水边古石刻,古庙、古陶窑遗址堪称华厦奇观,这里是唐代江西第一个状元户肇、宋代重臣王钦若、明代权相严嵩的故里,尤其是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为仙女湖平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
拾年山遗址 | 拾年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 拾年山遗址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拾年村东面,其西南10里之地为蒙山之阳,东南北三面有蒙河水系环流,是一座台地型古文化遗址,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左右。该遗址系1984年10月考古调查发现;曾先后三次进行考古发掘,出土遗物石器有:钁、锄、斧等;陶器有:鼎、缸、簋、杯等器物4000余件;清理墓葬136座等。通过大面积揭露和发掘资料表明,拾年山遗址是一座具有一定布局特色的原始村落遗址,整个遗址以高出周围数米为自然壕沟,它的北部为居住区,南部为公共墓区,东部系作坊区。其文化特征第一期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相似,年代测定距今约5500~6000年;第二期文化与薛家岗三期文化相似,年代测定距今约5000~5500年;第三期文化与石峡文化、筑卫城下层、樊城堆下层、尹家坪下层有联系,年代测定距今约4500~5000年,三期文化的划分是首次对江西新石器时代遗存作为分期研究,它从一个侧面反映江西在古代文化交往方面所占的重要位置,填补江西新石器时-古学编年序列缺环。它所发现的排列有序圆形房址、氏族公共墓地中有圹穴、无圹穴墓和瓮棺葬云集一地的葬俗,以及种俱全颇其特色的器物都是省内史前考古中仅见或少见的,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了考古界热切关注。拾年山遗址不仅是研究江西史前文化的宝库,也是探讨南方古代文化的宝库。2000年7月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仰天岗森林公园 | 仰天岗森林公园位于新余市渝水区城北办事处仰天岗,总面积6.7平方公里。仰天岗本名仰岗、仰山,因北宋新喻道童黄希障曾显身助国,力退金兵,被宋钦宗教封为“仰天岗开山得道护国孚惠石丘黄公真人”后改名仰天岗。这里群山起伏,重恋叠嶂,林木葱郁、翠竹如画,山谷幽幽,怪石嶙峋,有鸡冠岭、狮子流诞、一片门,写帽石等巧夺开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主峰梁山脑,海拔450米,相传扎过“梁山寨”。伫立峰顶,近瞰高楼林立、街道纵横的城市雄姿,远眺稻谷飘香、河溪如练的田园风光,顿有独生孤峰,静观万化之感。峰顶有始建于唐,重修于明的仰岗庙遗址,如今,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渝水区对仰岗庙进行了重新修建,新修建的仰岗庙祥云飘渺、瑞霭氤氲,它坐南朝北,面阔三楹,螭头高拱,鸱吻分张,气势恢宏,已成为仰天岗森林公园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为了更好地丰富仰天岗的内在文化,1999年渝水区在仰天岗的山麓又成功迁建了崇庆寺。特别是崇庆寺的一期工程——居士林竣工后,吸引了南昌、宜春、萍乡等地的游人、佛教信徒前来观光、做佛,高峰期每天接待几千人。2000年10月,渝水区投资46万元建起了一条长两公里,宽6米的沥青马路,此路像一条青纱带把仰天大道和仰天岗森林公园和谐地连接起来,为有效开发仰天岗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地址:新余市渝水区城北办事处仰天岗 类型:森林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仙女湖蛇岛 | 蛇岛位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舞龙湖景区若虹群岛北面,面积仅有3.5亩。是一块稍大于会仙岛的弹丸之地。登上蛇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梅瓶状棕色巨石,其上镌刻“蛇岛”二个朱红大字,拙扑古雅,韵味悠长。许多游客纷纷在巨石旁留影纪念。然后他们沿着如意踏跺拾给而上。踏跺的前段罩有30米长的葡萄架,使开怀悦体的游客们恍入梦境,走无100级的如意踏跺,便到了蛇馆。蛇馆坐北向南,为封山式江南民居建筑。两侧山墙对称,为五滴水式叠落防火山墙。蛇馆面积160平方米。正中的明间,面积有60平方米。这晨陈列了蛇类图片及标本,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游客对各类蛇的毒性、生活习性、医用功能及蛇伤防治等知识会有一人初步的了解。两旁的厢房,则为左右次间,分别为工作室、蛇餐馆、卖品部等。卖品部内,有蛇药、蛇洒、蛇制品等商品出售。蛇馆之后凿有蛇池。120平方米的蛇池分隔成四个小蛇池,分别饲养着各种蛇类1000余条,其中不乏珍稀蛇种。游客可沿台阶登上蛇池平台,从两侧往下观赏,既方便又安全。蛇岛还举行定时的蛇技表演,既新奇又惊险,令人叹为观止,游客若有兴趣和胆量,也可以与蛇共舞,同蛇合影,绝对刺激和保险。 |
新余崇庆寺 | 新余崇庆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自古以来,江西新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它既有着比建县更长的佛教传播史,又产生了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随着佛法东渐,佛教在赤县神州遍地开花,新余地区也沐浴在法雨兰香之中,以致高僧大德、法门龙象相继而起,名山古寺、宝刹禅林凌云烁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饱经沧桑的千年古刹——崇庆寺。 崇庆寺原位于新余县城西门外百步许(即今新钢总厂苗圃内)。隋朝大业(611年),邑人唐兴舍宅为寺,名唐兴寺。宋开宝(968-976年)间改为安和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赐“崇庆寺”额。因近龙泉,故称龙泉山。元代中后期,崇庆寺进行了维修。诗人傅若金在他的两首纪游诗中,盛赞新修的崇庆寺“绀柱明蛛网,青莲映玉台”、“半岭晨飞锡,诸天昼夜花”的庄严妙景。元末壬辰年(1352年)寺庙毁于战乱。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前天王殿、大雄殿、后毗卢阁、花雨台、左右钟鼓楼。东接兰堂书社,西枕木鱼山冈,最为一邑之胜。邑人刘松有联句咏曰:“龙泉寺古山连郭,花雨堂虚月到钟。” |
百丈峰 | 百丈峰位于渝水区东南部,海拔424米,相对高度300余米,主山脉为东西走向,南与峡江县、新干县交界,东、西、北三面均与本区南安乡相连,距新余市城区45公里。境内为森林小气候,年均气温16.8oC—18oC之间,年降雨量1573.6毫米左右,夏天凉爽。百丈峰林场应“百丈峰”而名。百丈峰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935公顷,活立木蓄积9298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8%,主要树种为杉木、湿地松、马尾松、樟树、毛竹等。境内森林景观奇特,人文景观多彩,有皇帝洞、三县亭、东风坛、雷庙等,及白鹭候鸟小区。百丈峰交通通讯便利。公路从城区直达,正在兴建的沪瑞高速公路由东向西从山脚旁穿行而过,为森林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百丈峰非常适宜徒步爬山运动,是人们森林旅游首选之地和夏天消暑休闲之圣地。 南安乡 南安乡位于新余市渝水区东南面,距城区35公里,东邻新溪乡、新干县,西靠罗坊镇,南枕百丈峰,与峡江县隔山相望,北连姚圩镇。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全乡辖丰洲、高丰、朝阳、东洛、新生、南门、荆兰、显华8个行政村,85个自然村,总人口13054人,党员514人,劳动力总数6758人,总面积129平方公里(含百丈峰林场)。赣粤高速贯穿境内(16.8 km)…… 详细++ |
新余九龙山 | 九龙山乡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文化和美丽动听的神话传说,素有新余的“井冈山”和“小庐山”之美称。 该乡依托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开发、挖掘和利用,积极呼应和配合仙女湖旅游大开发,与仙女湖的旅游开发联动起来,整合自身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生态资源和红色资源,开辟九龙红色旅游漂流,着力打造我市第一个集革命传统教育和假日休闲的旅游乡镇。该乡去年投资200多万元高效完成了花桥党支部旧址、红色战壕遗址、红宝树、红军洞、红军泉、望泉亭、花桥暴-动集合点、天峰观景台、龙潭虎穴、观音洞、来西庙等几个景点和漂流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
仰天岗革命烈士陵园 | 仰天岗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仰天岗革命烈士陵园 1926年9月13日至16日北伐军第二、三军的一部与北洋军阀邓如琢部激战于仰天冈一带。北伐军先败后胜,重创敌军。此役北伐军阵亡2000余人,新喻农友牺牲200多人。 为表彰烈士的功勋,1929年8月江西省主席朱培德拨款建碑,碑文曰:“国民革命第三军新喻之役阵亡将士纪念碑。”上端塑有剌刀。新余市政府现已将仰天冈西面辟为烈士陵园,重新修建了烈士纪念碑、烈士公墓以及北伐、红军、抗战、解放四亭,成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
孔目江湿地公园 | 孔目江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孔目江湿地公园是江西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余市仰天岗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563.9公顷。依托新余的母亲江———孔目江,有河滩湿地8000余亩,水田湿地3000~4000余亩,这是一个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其间水网密集,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以优越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保护为前提,以改造为重点,崇尚天人合一的道家宗旨,以湿地风光和田园风光为特色,通过发展水景观光、休闲娱乐、湿地游憩等旅游项目,把公园建设成一处既美化城市又净化水源的城郊生态型湿地公园,成为新余的“绿色之肾”。 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湿地景观丰富,是由河流、湖泊、库塘、泉眼和水田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堪称我国南方乡村湿地组合的代表和乡村湿地文化的典型。 孔目江湿地公园将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保护其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湿地对水源地的保护功能,优化新余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饮用水和休闲旅游场所。目前,公园已建成4000亩人工湿地景观,并向公众开放。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面积、保护水质最直接且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国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有18处。江西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和建设湿地公园潜力巨大。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对丰富江西湿地保护管理利用形式、树立示范具有重要意义。 |
新余傅抱石纪念馆 | 新余傅抱石纪念馆经修缮后于2004年10月8日正式向世人开放。傅抱石纪念馆修缮工程于2004年3月15日正式开工,总用地面积12亩,房屋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改造后的傅抱石纪念馆分一个序厅、三个展厅、一个多功能厅,其中陈列面积近700平方米,展线长400多米,馆内“傅抱石生平事迹展”由“艺术之路”、“爱祖国爱家乡情怀”和“抱石作品文集”三个部分组成。 |
昌氏宗祠 | 昌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宗祠,是宗法族权的缩影,是宗法封建制度下团结、约束、奖惩、教育族人最高权力的象征,是维系一个家族兴衰荣耀的精神纽带。因此,族人修建祠堂时,集中了民间的智慧和力量,无论从建筑规模、选址、设计、用料到工艺等都匠心独运,十分讲究。 昌氏宗祠始建于明朝英宗5年(已未年)即公元1439年,为昌坊村祖公昌余庆建造,当时称家厅。 |
地区 | 景点 |
---|---|
昌坊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