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关西客家围 | 关西客家围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位于龙南县关西镇境内,距离县城25公里,由开基祖徐有翁带领子孙于南宋初年从江西泰和辗转迁入关西,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古村位于关西洞的小盆地之间,中央有一条南北流向九曲十八弯的关西河,青峰东立、古塔西护、东山南耸、关水北流、山环水抱,天然形胜,面积约3平方公里。村中现有保存完整的关西新围、西昌围、鹏皋围、福和围、圳下围、田心围等,如众星拱月般连成一片,且每座围屋各具特色,是一处保存完好、体现了赣南各个时期围屋建筑风格和特点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景区核心关西新围,是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客家方形民居,是客家人传颂的九幢十八厅的宫廷式建筑,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钨堡的活化石”和“散落在民间的皇宫”。 景区内有关西新围、西昌围、鹏皋围、田心围、福和围等围屋建筑景观以及关西塔、烽火台、怡园、百果园、客家博物馆等20多处景点,是最具客家风情的客家文化旅游景区。 关西镇 关西镇位于赣州市龙南县城东部,距县城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物华天宝。京九铁路、赣粤高速穿镇而过,有“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石”美誉的关西新围。关西镇地大山深、疆域绣错,东与定南县交界,西与黄沙乡毗邻,南与汶龙镇接壤,北与里仁镇相连。地势周高中地,重峦叠嶂;平均海拔306米。东有东山、南有大富山、西有三阳山、北有雪峰山。具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 详细++ |
龙南栗园围旅游景区 | 龙南栗园围旅游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神奇的栗园围八卦巷建筑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生活设施布局科学。围屋四周为长789米(2366市尺)、高4米用毛石精工砌造而成的围墙,按八卦演化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建有围门,四周角落遍布有12个炮楼。围内主要建筑布局以纪缙祖祠、栊梃厅厦 、梨树下厅厦、新灶下厅厦(一祠三厅)为核心。 在栗园围的“一祠三厅”东侧,有长1500米的八卦巷。这些八卦巷以纪缙祖祠为中心,反映八卦的原理,有生门也有死门;在古代能够防止土匪或者盗贼,熟悉的人可以四通八达,外人闯入围内则容易进入死巷,围内主人可以轻而易举将其擒拿或者消灭;这些八卦巷有上巷、下巷之分,迎亲嫁女等“红事”走上巷与“一祠三厅”相连,生人故世等“白事”则走下巷。 这些八卦巷虽然弯弯曲曲,但是水沟可以相连,暴雨天气也不容易造成水灾;虽然巷道狭窄,但是能够满足古代建筑采光要求;虽然是古代建造,但是仍能够现代人的大部分要求。实为罕见和奇特! 里仁镇 里仁镇地处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的北面,距县城6公里,国土面积55.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00亩,山地面积10.5万亩,全镇共辖6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农户3220户,人口12500人,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全镇公共服务机构及其设施较为完备,建有学校8间(其中:初级中学1所,完小2所,村小4所,教学点1个),幼儿园8所,卫生院1所,医疗点1…… 详细++ |
客家酒堡 | 客家酒堡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位于龙南县关西镇境内,距离县城25公里,由开基祖徐有翁带领子孙于南宋初年从江西泰和辗转迁入关西,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古村位于关西洞的小盆地之间,中央有一条南北流向九曲十八弯的关西河,青峰东立、古塔西护、东山南耸、关水北流、山环水抱,天然形胜,面积约3平方公里。村中现有保存完整的关西新围、西昌围、鹏皋围、福和围、圳下围、田心围等,如众星拱月般连成一片,且每座围屋各具特色,是一处保存完好、体现了赣南各个时期围屋建筑风格和特点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景区核心关西新围,是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客家方形民居,是客家人传颂的九幢十八厅的宫廷式建筑,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钨堡的活化石”和“散落在民间的皇宫”。 景区内有关西新围、西昌围、鹏皋围、田心围、福和围等围屋建筑景观以及关西塔、烽火台、怡园、百果园、客家博物馆等20多处景点,是最具客家风情的客家文化旅游景区。 关西镇 关西镇位于赣州市龙南县城东部,距县城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物华天宝。京九铁路、赣粤高速穿镇而过,有“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石”美誉的关西新围。关西镇地大山深、疆域绣错,东与定南县交界,西与黄沙乡毗邻,南与汶龙镇接壤,北与里仁镇相连。地势周高中地,重峦叠嶂;平均海拔306米。东有东山、南有大富山、西有三阳山、北有雪峰山。具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 详细++ |
赣南围屋 |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 赣南围屋 赣南围屋 赣南围屋 |
小武当风景名胜区 | 小武当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小武当风景名胜区位于赣州市龙南县境内,规划总面积30.8平方公里,由武当和关西两个片区组成,包括武当峰、玉笔峰、棋棠山、关西围4个景区和燕翼围、太平桥、乌石围、蔡屋古榕4个独立景点。小武当风景名胜区以丹霞峰林地貌景观和赣南客家围屋文化景观为主要风景资源特色,景点分布集中。风景名胜区内丹霞峰林沿105国道展开,绵延十里,形成国内有代表性的丹霞峰林长廊景观。关西新围、燕翼围等围屋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功能丰富,是赣南客家方型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小武当山位于距龙南县城45公里的赣粤两省交界处,是融丹霞石林风光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主峰海拔864米。小武当山西侧有105国道横贯全境,距广州220公里。 一座座屹立的山峰,在温煦阳光的照耀下,排如剑戟的丹霞石林显得更加灿烂。踏着上山的石阶缓行,仰视群峰,磅礴之凛然,那些嶙峋挺立的石峰,如天兵天将下界临凡。耸峙的主峰惟妙惟肖地形成了凌空而来的双象;怪峭的山石化为吞山的金龟;“情侣峰”犹如一对久别重逢的情人,相依相偎,互诉思恋情肠;“将军峰”下五个楚楚动人的仙女,身披云雾编织的霓裳,正为王母娘娘叩拜祝寿……;天开一线、众僧朝圣、神猴亮相、定海神针、南天玉屏、寒谷飞虹、空中走廊……小武当山景点繁多,景观奇特,犹如一幅壮丽的十里画卷,栩栩如生地展示着天地造物的玄妙。这一望无际的石峰形成于古生代,是两亿多年以前的造地运动的结果。 龙南武当山有99个峰,绵亘耸立,犹如直戟,奇石峭立,千姿百态,其中有两峰并立,犹如姐妹相依的姐妹石,尤为奇丽。各峰之间,羊肠小道辗转百折,南端一峰,挂有铁链,游人若拾级攀链可直登峰顶,峰腰间,云雾漂渺,峰顶视野开阔,远眺数十里,峰顶与后峰相连,方园有数十亩,掩映红檐飞阁的一座庵堂,秀色如画,周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小武当山群岩俊秀,峰峦叠嶂,形如剑戟,直指苍穹。浩瀚雄峻的石林长廊分别是“武当胜地、叠翠霞谷、南海行辕”三大区域、十大景区、九十四处景观。 地址:赣州市龙南县武当镇 类型:山 游玩时间:建议4-5小时 电话:0797-3506248 开放时间: 07: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5.0元 |
杨村燕翼围 | 杨村燕翼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村燕翼围位于江西省龙南县,建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320多年,为杨村赖福之所建,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是深谋远虑、荣昌子孙之意。 燕翼围高14.3米,墙厚1.45米,长41.5米,宽31.8米,外墙厚实坚固、笔直矗立,如千仞陡壁。墙上布满火枪眼,东南西北四座炮阁交相呼应,可形成无射击死角的火力网。进围内须经过唯一的围门,围门设有外铁门,中闸门和内木门,只要围门一关,外人莫想进来。楼上有米仓,院内有水井。相传,墙面是用糯米粉、红糖和蛋清搅和粉刷上去,没东西吃时,可剥下来用水煮充饥。墙根离地约1尺多高处,有一喇叭形漏斗,是用来排污水的。进围门后,只见此楼分为四层,每层有34个房间,各层有骑楼回环相通。卧室、仓库、过道、回廊、门窗、楼梯等多变而又统一,疏密有致、通风讲究、采光合理。 燕翼围布局科学、结构严谨、防御得当,打起仗来是碉堡,放下土炮是居家的多功能建筑,充分体现了客家人为争夺生存空间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是客家人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也是一部生动的客家变迁史,表达出丰富的人文内涵。 |
龙头滩风景区 | 介 绍 途经九曲十八滩,江中危石突兀,形象生动,波涛涌,一泻千里,雨岸青山翠竹,奇峰绝壁,景致万千,令游客陶醉。滩头登岸处,巨石壁立,江水从石峡中奔腾直起,卷起千堆雪,蔚为壮观,人称“龙头雪浪”。矗立岸头的“龙王爷”和“风、雷、雨、电”四大护神画像,神情毕显,栩栩如生。过庙入阴阳峡谷,穿翠竹曲径,便见数十米高的泉水,依山势,飞泻而下,气势磅礴。汇集成百米的五级水帘瀑布,层层,相连无间,形成一个个深不可测的水潭,奇妙无穷,人称“龙潭”。 交 通 距城10余公里,40分钟可到达 |
关西新围 | 关西新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江西省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和杨村镇鲤鱼寨,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两座大型土堡。其中,关西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占地2.7万平方米,有建筑20栋,建筑面积7898平方米。围内有祠堂、厅堂、内花园、戏台、小花洲和梅花书院。燕翼围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围屋四层,平面呈“口”字形,占地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41平方米。围屋四角设有炮楼。 关西新围,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徐名钧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故又称老四。徐老四曾经营木材生意发了大财,后又开药铺、当铺,资产越滚越大,成为一方富豪。因为子女增多,原居家围屋日显拥挤,于是耗资百万,费时十多年建造了这幢围屋,因未正式命名,与老围“西昌围”相对映,俗称为“新围”。关于关西新围,有下面这样一个故事。关西新围占地总面积7700多平方米。依山傍水,绿竹、池塘、农田、蓝天交相辉映。新围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俯瞰关西新围,其整体结构像个巨大的“回”字,中间的“口”字部位,是围屋的祠堂。这祠堂是围屋居民的“圣殿”,是围内建筑档次最高、装饰最华丽的地方,以其作为中轴线,将围内建筑对称布局。祠堂,分上、中、下三厅,主房结构是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而形成九幢十八厅的典型建筑,共有主房124间。高大的空间和华丽的装饰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氛围,围内围屋工艺精细考究,并有大量的木雕石刻,是围内人们过年节、赶集、祭祀等举行各项集体活动的公共场所。 围内通道贯穿各列建筑,百余间房屋布局科学、结构严谨。其采光、通风、排污都考虑十分周到。它不仅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调节阴阳、冬暖夏凉等功能,而且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每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厅都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主体建筑五组排列,前后三进,十四个天井,对称分置十八厅,“三进”即从大门进来为下厅,往上走则依次为中厅、上厅,层层递进,层层增高;而“六开”则是以正厅为中轴线往左右均衡延伸,两边院落、房屋对称、门窗对称。而以中轴线往左右延伸的结构又使正厅成为整座围屋的核心,体现着一种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间以廊、墙、甬道相连,交通复杂,但序列分明,空间、院落组织非常丰富。关西围不仅处处体现着巧妙构思的建筑美,而且绘画、装馆之美也令人赞叹不已。其正厅大门前有一对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石狮,左边的公狮昂首张口凶猛威武,右边的母狮雍容大度端庄肃穆,显示出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大门框上八卦中乾、坤两卦的圆柱形石雕,厅内十多根大木柱下的石墩上都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或文字。厅堂偏院以及厢房都镶嵌有许多龙、虎、麒麟、凤凰等动物木雕,造型生动,雕刻精美。整座围屋不仅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调节阴阳、冬暖夏凉等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客家人传颂的“九幢十八厅”宫廷式民居在此可得到充分的印证。 地址:赣州市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 类型:古迹 电话:0797-3631219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元 |
龙南客家围屋 | 龙南位于江西省的最南端,毗邻广东和平、连平县,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建县以来,已有千余年历史,是闽、粤及海外客商人的原居地。赣粤高速、京九铁路、105国道三条交通大动脉在此纵横贯通。全县人口30万,国土面积1641平方公里。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川秀丽、风情醉人。气势恢弘壮观的小武当山99座丹霞峰林绵延不绝,如十里画卷徐徐展开;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亚热带原始森林旖旎迷人,珍禽异兽出没其中,享有“南岭翡翠”、“动植物王国”之美誉;玉石仙岩(阳明书院)碑林重现了王阳明等先哲前贤们传学布道的身影;龙头滩瀑布飞流直下,可与庐山三叠泉相媲美;具有浓郁客家风韵的“土围子”令人生发无限遐思……在这一千六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悠久的人文历史,造就了许多神奇峻美的自然景观和客家文化风情。走进龙南,你可触摸到客家历史的体温,走进龙南,你可徜徉于绿色海洋……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实物载体,它保存了中原远古风情习惯、生活方式,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墙体由青砖或花岗砌成,易守难攻,非常坚固。赣南以方围为主,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特别、保存之完好,龙南为全国之最,并于2007年10月25日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立项为“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一般有三至四层,大的有九栋十八厅,内有粮仓、水井、排污道、草坪、戏台等,最具有代表的有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里仁栗园围、杨村燕翼围以及桃江龙光围等。 10月25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专家将一块“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的牌匾颁发到龙南县领导手里。标志着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的身份正式得到权威认定。 赣南是客家的摇篮,而位于赣南南部的龙南县,客家围屋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墙体由青砖或花岗岩砌成,易守难攻,非常坚固,造型多以方围为主,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独特、保存之完好,龙南为全国之最。目前,龙南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新围、燕翼围和乌石围、栗园围等376座客家围屋,占赣南客家围屋的70%以上。 从今年初开始,该县经过严密地普查、考察、论证和申报等程序,终于赢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这一殊荣。 景点位置 江西省赣州龙南县 |
龙南太平桥 | 龙南太平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桥位于杨村街北面三里许的太平江上,为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该桥重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主体桥身完好。重建的太平桥,造型奇特,用工精细,四拱重叠组合,分砖木和砖石双层结构,全长50米,面宽4米,通身高17.2米。下层两孔三墩,以精磨花岗石为料,桐油、石灰、红糖、糯米浆为灰浆,精工砌筑而成。交 通 距离龙南县城5公里,可做出租前往,3元起价。 |
狮子寨 | 赣州狮子寨位于“西瓜之乡”龙源坝镇西北角,居于三将军、鸡笼寨两座山峰之中,山中有天然形成的环山石廊,长约1.2公里,廊内有石桌、石凳等各种生活用具。惊险要隘牛鼻洞处于石廊之中,穿过石洞,又是一片豁然平地。登上狮子寨,放眼远眺,满眼黛绿,散落山脚的瑶寨人家其独特的生产生活习性,更让人着迷神往。 |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麓赣粤边境的龙南县境内,因环连赣粤两省九县并有99座山峰相连而得名。是我省唯一加入中国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在21300公顷的土地上,森林茂密,原生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密布,古老孓遗植物繁多,既有与恐龙同年代的粗齿桫椤和被称作为活化石的银杏,又有白垩纪残遗植物南方红豆杉和竹柏。境内群峰起伏,峡谷幽深,气势雄伟,森林景观、人文景观、客家风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有高等植物2796种,鸟类226种,森林昆虫1404种,并以绿色、阳光、森林景观见长,其自然环境和自然风景资源独具特色,自成一体。 九连山为我省面向港澳台的南大门,距广州270公里,赣州210公里,105国道穿越全境,京九铁路横跨县境,交通便利、快捷,从繁嚣的城市到达一个安宁极富特色的“世外桃源”,还不到半天时间,具有极强的旅游时空效益和经济区位优势。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富饶的自然资源,其绮丽奇秀的森林风光,清新幽静的山水美景,四季宜人的自然气候以及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考察研究的理想场所,同时,这也是人们日益向往的生态旅游胜地,陶醉于瑰丽美妙的“绿色海洋”中。 |
杨梅千年古树群风景区 | 杨梅千年古树群风景区,位于龙南县城南部的程龙镇杨梅村境内,距县城20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景区内桃江流域1996年建牛迹潭电站,上游流程长7公里,河面宽100——150米,水质清秀,碧波荡漾,两岸风光秀美,苍松翠竹,奇石古树,鸟语花香,犹如人间仙境。是龙南旅游资源中独具一格的湖光山色自然风光游憩区。区内景点丰富,有镜泊湖、千古树群、五梅山庵、三合古庙、宝盖石、和尚石、喜鹊崖、穿石瀑布等22处景物景观。走进千年古树群,只见古木参天、枝叶繁茂、遮天盖地,一片绿荫,面积有近百亩。据考证,古树群的树种大部分是苦槌树,间有红枫,黄檀,红球、凿角、桂花等名贵树种,大的胸径有3米以上,一般的也有2米左右。最能体现古生态物种风貌的是那连着树干的浮根,这些浮根千姿百态,宛如一条条卧龙,在树干底下的地面上怡然自得地憩睡;还有那攀附在古树上的古藤,蜿蜒伸展垂吊,衬托出原始大自然的纯真。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令游人留连忘返,叹为观止。 |
乌石围 | 乌石围座落在杨村镇东水河边,因大门前左侧卧有一块很大的乌石头,故围屋取名为乌石围,又名盘石围。 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已390多年的乌石围,前方后半圆形,在众多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当中,可以说是独具特色,弥足珍贵。乌石围占地约4500平方米,围屋正面长约60米,至后围圆形底部约70米,围墙高约8米,分2—3层楼。围屋正面左右两角对称建有高达15米的方形炮楼,炮楼的四面墙上分布有许多枪眼和炮洞,围屋坚固异常,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 围屋共有3道门。大门设在围屋正面的中间,大门两边分别立有一只雕刻精美的石鼓,石鼓上边各刻有一只石狮,表示围屋内曾是官宦之家。走进大门是三进三厅的大厅堂,是围内客家人活动的公共场所。大厅两侧是由6间两层房屋组成的6个四合院、六六三十六间偏房和3个宽敞的大厅组成的蔚为壮观的方形建筑体,是乌石围的核心建筑。环抱着方形大厅群体建筑的是62间两屋房屋构成的半圆形外围屋,朝大厅内的二楼用木板做成走马廊,形成U形通道,以便相互呼应;而朝外的墙上则从上至下分布着许多深邃幽暗的枪眼和炮洞,与围屋前面两边的炮楼一起,形成抵御外敌入侵的火力网。 |
小叶岽林场 | 赣州小叶岽林场创建于1954年11月,时名江西省小叶岽林场,1959年改名为全南县小叶岽林场,距离县城14公里,林场总面积22.67万亩,多年获“全国百强林场”之称号,有 “绿海明珠”之美誉。林中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登高远眺,群峰迭起,山幽水清,时有成群的野生动物出没,有鲜为人知的珍稀树种。小叶岽天排瞭望台坐落于海拔1400多米的山峰上,登上瞭望台,可观周边赣粤二省-之风光,六县一市之风采。 |
南迳镇热水湖温泉 | 南迳镇热水湖温泉形成于南岭山脉九连山西部低山丘陵山间的洼地,处于国级自然保护区九连山与车八岭之间,属构造蚀地貌,地形起伏、山岭连绵。区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温泉有以下特点:水量大,可供开采水量大于700m3/日,即0.194m3/秒;水温高,平均62℃,最高点达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