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拉萨 >> 城关区

城关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大昭寺

大昭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始建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  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经历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伟规模。  大昭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在戒指的掉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以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  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为了纪念白山羊的功绩,佛殿最初名-为惹萨,后改称祖拉康。  大昭寺不仅仅是一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以使信徒们膜拜的殿堂,它还是佛教中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这一密宗义理-立体而真实的再现。在大昭寺的正门入口处的前面,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公元823年签订的唐蕃会盟书。  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的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  寺内有近千米长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深深印痕。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西街28号附近  类型:历史建筑寺庙世界文化遗产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7:00-11:30主要为信徒开放,11:30-17:30对游客开放,不接待10人以上的团队。  门票信息:  门票85元,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大殿内摄影许可:90元/张(有些殿内禁止拍摄),讲解:50元。  交通  乘9、10、11环线、12、15、17、18、19路等公交车在市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可达;乘23、25、28、29路等公交车在措美林站下车可达;  或从八廓街步行可达大昭寺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屹立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布达拉宫缘何而建,一说是因为发展需要,松赞干布为巩固政权,将统治中心从山南泽当一带迁至拉萨,为了防御外来侵略,于是在拉萨红山上建造了红山宫,这是布达拉宫最早的称谓。另一说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兴建了此宫。还有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后建议法王修建布达拉宫。  始建后的布达拉宫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雨,于九世纪末,随着吐蕃王朝的消亡而毁坏。期间主因两次事故,一次是赤松德赞期间金顶受到雷击,另一次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因反对佛教引发战乱,布达拉宫被毁得只剩下两间房屋。  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0-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占地10万多平方米,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依山垒砌,群楼重迭,主楼高117米,共13层,东西长370余米。山下附属建筑有雪老城、龙王潭等。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拨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布达拉宫东庭院,也称为德央夏:系白宫正门前面平坦广阔的平台。面积为1500余平方米,其西面为白宫主楼,东面为僧官学校,南北面为住房。  布达拉宫白宫门廊,有通向白宫的大门。在门廊上,四壁均绘有壁画,其中北壁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南壁绘有五世0-晚年封桑杰嘉措为第斯(即执政)的文告。  东有寂0大殿,这是布达拉宫白宫主殿,也是白宫最大的殿,面积为717平方米,内有34根柱。北侧面设0-宝座,上方悬清同治皇帝御书“振锡绥疆”匾额。殿内四壁满绘宗教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壁画。原0-坐床等重要庆典均在此举行。  布达拉宫西日光殿是作为0-起居生活的宫殿,位于白宫顶层。由福地妙旋宫、福足欲聚宫、喜足绝顶宫、寝宫和0殿组成。  布达拉宫东日光殿是十三世0-晚年扩建的起居宫,位于白宫顶层。由喜足光明宫,永固福德宫、0殿、长寿尊胜宫和寝宫组成。  弥勒佛殿。主供弥勒佛塑像。左右为长寿3尊,仙女顿珠卓玛等,殿内沿供有其他佛像和佛塔,西侧设有八世0-宝座。  布达拉宫金顶区。金顶位于面达拉宫的最高处。金顶指的是灵塔殿和主供佛殿的鎏金屋顶,共7座,金顶上有许多鎏金装饰,在日落余晖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金顶区四周,尚有经幢、经幡等装饰。  布达拉宫坛城殿。殿内四周绘声绘有壁面,大都是佛教名人名寺及教史。殿堂中心为桑旺堆巴坛城,东面为德却坛城,西面为吉杰坛城。桑旺堆巴(密集)、德却(胜乐)、吉杰(大威德)均为密宗本尊。  布达拉宫殊胜三界殿。殿内供奉一块用藏、汉、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牌位。牌位上方所供为清乾隆皇帝肖像。周围有金刚持、宗喀巴等塑像。殿内尚有十三世0-用万两白银铸造的十一面音像。这是红宫中一座重要的佛殿,有些重大活动在此殿举行。  布达拉宫长寿乐集殿。此殿堂设有六世0-仓央喜措的宝座,沿墙的佛龛中供奉千尊无量寿佛像。殿内还供奉“埃革则底”0神和宗喀巴塑像等2000余尊佛像。  十三世0-灵塔殿。灵塔通高12.97米,用优质黄金包裹的灵塔面镶嵌的珠宝上万颗,可谓世间珠玉宝石芸萃。殿内陈设着各种法器、祭器。十三世0-土登嘉措坐像前陈设一座由20万颗珍珠串成的珍珠塔(曼陀罗)。第3层楼四壁均为十三世0-一生的传记壁画。  布达拉宫上师殿。殿内主要供奉着西藏著名上师的塑像。佛龛中尚有吐蕃王朝赞普像、贤者像等数千尊和佛塔上百座。  七世0-灵塔殿。七世0-灵塔供奉在殿堂中央,殿内尚有七世0-格桑嘉措坐像,以及佛龛、经书架等。  布达拉宫圣观音殿。殿门上方悬挂清同皇帝御书“福田妙果”匾额。殿内正中央供奉的檀香木质自在观音像,为松赞干布所依本尊,属布达拉宫的稀世珍品,尚有合金质的六面阎罗王等许多珍贵的佛像和佛塔。  八世0-灵塔殿。殿内主要供奉八世0-降白嘉措坐像及其灵塔,并在灵塔前供有八瑞物、八吉祥、七政宝等。  九世0-灵塔殿。殿内主要有九世0-灵塔、九世0-隆朵嘉措和宗喀巴的坐像,尚有经书架等。  布达拉宫时轮殿。殿中心有铜质鎏金时轮坛城1座,其周围有时轮神像和历算家塑像100余尊。  布达拉宫释迦能仁殿,主供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塑像,两侧排列其八大弟子立像,殿内设有七世0-宝座以及存放手抄甘珠尔经典。  布达拉宫无量寿佛殿,殿中间的佛座上供奉9尊无量寿佛塑像以及白度母、绿度母塑像各1尊。殿堂四周满绘壁画。  布达拉宫法王洞,系七世纪叶蕃时期的建筑,被西藏佛教徙尊称为法王的松赞干布当年曾在此修行。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以及吐蕃王朝大臣噶尔东赞(禄东赞)和吞米.桑布扎等塑像,后者相传为藏文创始人。尚有早期珍贵的壁画。  布达拉宫普贤追随殿。殿中间佛座上供奉铜质鎏金释迦尼坐佛,左右为观世音和五世0-像等。  布达拉宫响铜殿供奉的佛像皆为响铜(即合金)铸造,有释迦牟尼像、无量光像等约3000余尊,其中大明宣德和永乐时内地制造的塑像可达上百尊。  布达拉宫红宫二回廓,素有画廓之称。回廓四周满绘面达拉宫修建史、红宫落成庆典和佛事活动等壁画。  布达拉宫西有寂0大殿。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达725平方米,内有44根柱子。西端设0-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殿堂四周满绘壁画,面积达280平方米,其中五世0-进京觐见清顺治皇帝的壁画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品和历史资料。殿内木构梁檩均有木雕镂空佛像以及各种动物和花纹图案。  布达拉宫菩提道次第殿,主供藏传佛教祖师宗喀巴坐像,殿内还供奉格鲁派及噶当派名人铜像等。  布达拉宫持明殿,主供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莲花生银铸塑像,其东侧为8尊莲花生传承祖师塑像,西侧为8尊莲花生变身塑像。殿内尚有8座银铸善逝佛塔,经书架上存放着第司桑杰嘉措时精刻的甘珠尔经。  五世0-灵塔殿。殿堂高3层,内有16根柱,殿中央供奉的五世0-灵塔通高12.6米,塔身用金皮包裹,耗费黄金3721公斤,塔面镶嵌各种珠宝上万颗,殿内尚有十世和十二世0-灵塔,以及8座镶有各种珠宝的银质善逝佛塔等。  布达拉宫世袭殿。殿堂正中并列供奉金质释迦牟尼塑像和银质五世0-塑像,其右侧是一世到四世0-塑像等。西侧是药师八如来塑像。邻西墙是十一世0-克珠嘉措坐像及其灵塔。东、北壁的经书架上存放着藏文丹珠尔经。  布达拉宫于196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北京中路35号  类型:寺庙古迹历史建筑世界文化遗产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891-6339615  官方网站:http://www.potalapalace.cn/  开放时间:  开始售票、开放进入时间:09:30  止票时间:17:00  停止进入时间:17:00清场时间:17:00  门票信息:  门票需提前预约,也可网络预购。  旺季(5月-10月)200元,淡季(11月-次年4月)100元。  在校学生(限90后)、残疾人、现役军人、在编教师、老年人可凭有效证件在参观当日购买半价票;1.2米以下儿童免票。  可免费参观山下的雪城和珍宝馆。  1、门票预约方式分2种:现场预约、网上购票。  2、布宫在旺季(5.1-10.31)实行门票预订制,游客需提前1天凭有效证件(身份证、现役军人、护照)领取预约券(免费),网上购票和预订除外。  3、现场预约:地点:布达拉宫管理处唯一门票预约窗口(西门);时间:8:00,预约券领完为止(每日限票2300张)  2015年7月底开始,现场预约实行排队放号制度。在领预约券前一天的15:00需先去门票预约处进行登记放号,此号为次日预约布宫门票的游客排队序号,每天限300号。  4、网络售票(可购买7日内下午的参观门票):预定网址:www.potalapalace.cn;时间:每日13:00-16:00。网络售票政策时常有调整,购票前一定要留意网站首页的右侧的“布宫动态”。  5、预约成功后,第2天必须按时从正门(南门)进入布达拉宫,在售票窗口凭身份证和预约券购买门票。  6、若预约成功后,因个人原因不能参观或不能按时参观的,需及时前往预约窗口申请延期或取消预约。否则,不仅预约票将作废,还会进入黑名单,一周内无法再次购票。  7、除了为自己预约,也可以帮他人预约,但每人凭包括本人在内的有效证件最多领取4张预约券(网络可购买5张),每张证件一周内只能预约1次。  交通  乘8路公车在药王山农贸市场站下车可达;  若从北京东路出发可步行前往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西藏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西藏博物馆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宏伟壮丽。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整体布局结构严谨。西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熔载出自己独具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建成后的博物馆,主体建筑分展馆区和库区两个部分。展馆区二层是西-史展览。三层是唐卡、动植物、玉石等专项展览和临时展览。一层是旅游纪念品商店。  博物馆墙体用花岗石砌就,上端为藏式女儿墙即镶嵌柽柳女墙,屋顶用琉璃瓦覆盖。博物馆内部结构采用现代结构体,朝阳一面镶有进口落地大玻璃。馆内还装备有十分先进的监控和调温设备。极目回顾,馆区层楼叠阁,绿树成荫,斗拱实厚,回廊蜿蜒,整个建筑群碧瓦红砖,画栋雕梁,交相辉映,显示出浓厚的藏民族建筑风格和现代气息。  西藏博物馆有丰富的馆藏珍品,诸如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菩萨人物造像,历代蘸金粉、银粉、珊瑚粉等手写的藏文典籍,历代中央政府颁给大-的金印,金瓶掣签仪式使用的金瓶和玉签,五彩纷呈的唐卡画,各种乐器、法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别有风格的陶器等等。展出的一千多件精选的文物展品,从西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向观众直观地展示出藏民族独具魅力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  唐卡来自藏语唐嘎音译,是藏族文化历史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长久以来被视作最具代表的藏族艺术瑰宝。在西藏虽然酒吧、商店、百姓家中,随处可以见唐卡的身影,但并不是每一幅唐卡都有资格被称为文物,而在西藏博物馆文化艺术厅,展示着许多年代久远且绘制精美的唐卡,大可一饱眼福。  博物馆内陈列的唐卡的题材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真正的藏民族“百科全书”。  特别提示  2016年12月1日起,西藏博物馆闭馆扩建,具体重开时间未知。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罗布林卡路19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91-6835244;0891-6812210  官方网站:http://www.tibetmuseum.cn/  开放时间:  夏秋季(5月1日-10月31日):9:30-17:30,冬春季(11月1日-次年4月30日):10:30-17:0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布林卡”在藏语中意为“宝贝园林”,是历代0喇嘛的夏宫(布达拉宫为冬宫),有人还把它称作“拉萨的颐和园”。  罗布林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0七世),是历代0-消夏理政的地方。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  罗布林卡现在被辟为人民公园,环境优美,建筑维修得也很漂亮,但是晨面的文物没有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那么丰富和吸引人。所以也有人戏称罗布林卡是"由一座水塔、两排工艺品商店、以及围绕着动物园的几座宫殿"组成的。  罗布林卡四面都有门,东面是正门。康松思轮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0,它原是座汉式小木亭,后改修为观戏楼,东边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开阔场地,专供0-看戏用。它旁边就是夏布甸拉康,是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它的北侧设有噶厦的办公室和会议室。每到夏日,布达拉宫内的许多政府机构,都要随着0-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  18世纪40年代以前,罗布林卡还是一片野兽出没,杂草、矮柳丛生的荒地。后来,由于七世0喜欢并常来这个地方,所以当时的清朝驻藏大臣便为其修建了一座鸟尧颇章(凉亭宫)。公元1751年,七世0在鸟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贤杰宫),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0神殿等,被历代0用为夏天办公和接见西藏僧俗-的地方。  新宫是坐落在罗布林卡内的名建筑之一。新宫内,栩栩如生的壁画丰富多彩。引人注目的是新宫北殿西侧经堂内画的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与八大弟子图。释迦牟尼画的最大、最细致,一幅善良平静的尊容。八大弟子形象很生动,那种静穆沉思的虔诚神态刻画得非常逼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  新宫南殿的壁画,从西沿北到东,是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的一部西藏简史,它的内容包括:藏族起源、吐蕃王朝兴亡、公元846年至1391年西藏佛教后弘及噶当、噶举、萨加、格鲁等教派的陆续举起,1391年一世0根登竹巴出世至十四世0丹增嘉措于1955年从北京返回拉萨为止的各世0传记等共301幅画面。  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罗布林卡路21号  类型:园林/花园世界文化遗产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891-6826274  开放时间:  夏季时间:9:00-18:00;冬季时间:9:30-17:30  门票信息:  旺季80元/人,淡季60元/人  交通  乘2、14路等公交车在罗布林卡南站下车即达  

哲蚌寺

哲蚌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哲蚌寺,系黄教六大寺庙之一,位于拉萨市西郊十公里处的根培乌山-南坡上,海拔3800米,沿山势-逐层而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哲蚌寺为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解放前这里的僧侣数目多达10000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寺内主要经殿有六个:甘丹颇章,措钦大殿,密宗院,洛赛林院,郭芒院,德阳院。主要佛像有:见解弥勒佛,金刚怖,不动佛,还有金写甘珠尔,大战佛莽等历史悠久,-举世无双的真品和不计其数的-各种镀金佛像,佛经等珍贵文物。  另外,寺庙的-四大佛经学院中-有三个显宗院和一个密宗院,三个显宗院,是根据宗喀巴三师徒,所著经典的基础上-各持己见,洛赛林院习用-班禅-索扎之经典,德阳院则根据五世0-的经典进行修寺。  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铺满整个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1962年哲蚌寺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拉萨市中心坐4路公交、出租车或者-三轮车只能到山脚,然后徒步30分钟上山。寺庙每周三-都有法事活动,众--齐聚一堂念经,场面壮观。  1951年后,政府非常重视哲蚌寺的维修和文物抢救工作。从1980年至1989年间,政府先后拨款162万多元人民币,对该寺不断进行多方面的维修,使这一闻名中外的古寺更加庄严华丽,成为国内外佛教徒和游客朝拜观光的佛教圣地。  寺院的主要建筑大经堂雄伟壮观,有183根立柱,柱上的雕刻十分精美,还有精美的织绣经幢、挂幢、唐卡以及佛像,壁画等加以修饰,同时可以容纳八千人诵经。寺内还保存有大量藏族的古代文献和经籍。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北京西路276号(根培乌孜山的南山坳里)  类型:历史建筑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9:00-16:00辩经14:30开始,下午大部分佛殿都不开门  交通  乘公交24、25路公交车到哲蚌寺站下,然后沿当巴路徒步上山,需半小时;有时候山下有拖拉机载客上山,1元/人,否则要步行上山  门票  50元/人  

西藏牦牛博物馆

西藏牦牛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藏牦牛博物馆是拉萨群众文化体育中心的一部分,北京市援藏项目之一,位于拉萨市拉萨河南岸柳梧新区,拉萨火车站东面,建筑面积8088平方米,加室外展陈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基本建设投资为1.1亿元,是我国唯一一座以牦牛和牦牛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各种藏品数千件。2014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剪彩开馆。2014年11月15日 ,西藏牦牛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2015年5月西藏牦牛博物馆被授予当地4A级旅游景区,并于2015年5月17下午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授牌。  重要意义  牦牛博物馆是北京市对口支援拉萨市的一项重要文化创意工程,位于西藏首府拉萨市,具体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院承建。  牦牛博物馆以“牦牛精神”(憨厚、忠诚、悲悯、坚韧、勇悍、尽命)为建馆理念,以牦牛为载体,展示与之相依的藏族历史文化,从自然与科学的牦牛、历史与人文的牦牛、精神与艺术的牦牛三个部分,详细介绍牦牛的起源、驯化,牦牛与藏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西藏文化以及艺术作品里的牦牛文化。牦牛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藏文化保护地的标志性工程。该馆不仅具有收藏、保存、展示、科研、教育、服务等博物馆基本功能,还是保存牦牛文化物证、传播牦牛文化知识、探究牦牛与人类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机构。国家文物局领导称赞牦牛博物馆建成,将是“国内填补空白、世界独一无二”。  牦牛介绍  牦牛是属于牛属牦牛亚属的大型哺乳类动物,主要分布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高海拔地区。数千年来与藏族人民相伴相随,尽其所能成就了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运、烧、耕,深刻地影响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性格,形成了独特的牦牛文化。牦牛的被驯化、被畜养、被役使、被广泛利用,以及它的被精神化、被艺术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人类文明进程宏伟篇章中的一个传奇故事。  参观信息  门票:免费开放。  地址:博物馆位于拉萨河南岸柳梧新区,拉萨火车站东面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坐落于美丽的白定村智沟生态保护区的城关区智昭产业园,这里发展农业、旅游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四面八达。在奶牛养殖、设施蔬菜、仓储物流、净菜加工等方面具有优越的发展优势。图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海拔最高、生产工艺流程最环保、西藏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中心。(海外网 贾雯帆 谢明 刘凌)  奶牛场运营至今,经过当地工作人员的努力,实现了模式九大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牛舍环境的转变、养牛设施设备的改变、饲喂方式的转变、挤奶方式的转变、奶源品质和产量的转变、牛奶质量标准的转变、平衡余种的转变、牛粪处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循环经济。  在运营模式上,奶牛繁育中心实行“政府主导,国有企业运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  城关区智昭净土农业科技示范中心是利用高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结合现代化高科技重点打造的特色种植项目,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全国生产工艺流程最环保、西南地区温室集成设备最先进、西藏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植物工厂。  该项目开工于2015年5月8日,于8月31日竣工,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项目分为10个功能厅,分别是科技厅、花卉厅、试验厅、多肉厅、仙草厅、组培厅、瓜果厅、叶菜厅、茄果厅、风景厅。图为长出花剑的多肉植物,中心运行近半年来,吸引参观人数近8000余人次。  目前中心内有4名技术员,8名员工,技术员均为内地聘请,员工均为当地群众。中心目前运行模式为参观开放和无土栽培在高原地区的作物试种工作,主要培育作品多达70余种。  智昭净土产业示范中心结合西藏实际,将着力打造三个科普基地:物流网技术科普基地、无土栽培技术科普基地、高原上的热带气候科普基地。图中的花朵就是依靠物流网技术,它可以直接调节温室内的温度、光照、水、肥、气等环境因素,创造植物生长的最佳时间,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因此颜色鲜艳,最接近人工设想的理想值。  西藏拉萨因地域气候因素,以往农副产品主要依靠内地长线调运,造成了本地“品种少,价格贵”的现象。为平抑市场物价,整合资源,2014年5月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政府注资了拉萨市城关净土恒通物流服务有限公司,着力打造“惠及于民、让利于民、服务于民”的企业宗旨。  亨通物流园的成立,一是消除了农副产品中间商的环节,做到菜地到厨房的直通,保证消费者的基本权益。而是解决了当地就业,依托物流园的建设,解决附近群众就业,实现平均月工资达4100元以上。三是改变了以往农副产品供需模式,鼓励当地菜农发展蔬菜种植,通过整合资源,解决市场品种单一,价格昂贵的现状。  一名城关区当地村民在售卖惠民蔬菜。惠民蔬菜直销车分布在老城区内和市区各居民点,实行定点蔬菜直销和流动巡销。每辆直销车每天可供应50-60种品种,包括蔬菜18-30种,酥油、牛奶、饮料、鸡蛋、水果等30-40种。直销蔬菜的价格比市场零售价低20%左右,不仅解决了居民“买菜难和买菜贵”的问题,也解决了蔬菜种植户“卖菜难”的问题。  

娘热民俗风情园

娘热民俗风情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娘热民俗风情园是国家3A级旅游景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西藏拉萨市北郊娘热沟,距离市中心仅6公里。娘热沟内空气清新,环境幽雅,藏式村户错落有致,建筑风格保存完好,仍保持着比较传统的藏民族生活习俗。娘热民俗风情园占地总面积50000平方米,以民俗、历史文化作为旅游特色,突出自然野趣、风情民俗观光、生产生活用具展示、休闲旅游等。风情园里建有林卡娱乐、土质烧烤、乡村酒吧、民间歌舞、藏戏表演等项目,并根据客户要求可举办篝火晚会、藏式婚庆等各种特色服务。交通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娘热沟,离市中心6公里,503公交车直达景点门口;从军区总医院大门前20米处左转,沥青路直走即到。      地址: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娘热乡娘热沟  类型:民俗村  等级: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91-6331089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0元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西藏脱模泥塑艺术,在西藏称之为“擦擦”、“擦擦”是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  走进“擦擦”展览馆,映入眼帘的便是馆中色彩绚丽、雕刻精湛的各类佛像、佛塔......,近百种、上万件的“擦擦”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无比纯朴自然、庄重典雅。  ‘擦擦’主题馆展出的‘擦擦’展品,主要是从日喀则、山南还有阿里各个地方收集而来的,品种近百种,数量则有万件之多。有些“擦擦”已经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  据了解,展馆的理念和目的就是要将传统文化跟现代旅游相结合,把西0特的文化传播出去的同时,对“擦擦”制作这项精湛的传统手艺进行保护。  “擦擦”这一古老的传统制作技艺,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在制过程中,特选取泥巴、藏纸、狼毒草、藏红花、牛皮等材料,通过凹型模具挤压脱模,或人工雕塑,然后晒干,再经彩绘。  据了解,“擦擦”展馆开馆后,将承接四方游客参观及定制各类大小不一、材质不一的“擦擦”,并可根据游客需求进行电话定制和邮寄等服务。

拉萨关帝庙

拉萨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关帝庙位于拉萨西效磨盘山山顶。这里原来叫巴玛热山,由于这座小山形似磨盘,原来清朝驻藏-称其为磨盘山。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大将军福康安等在此修建关帝庙一座,就叫做磨盘山头关帝庙。  在清朝乾隆年间,廓尔喀犯西藏边境。1788年,廓尔顺利完成因商人的税收问题,出兵西藏,占领了济咙、聂拉木、宗喀三个地方。由于清朝派往西藏查办此事的巴忠等人“将就了事,含国邀赏”,致使廓尔喀借口讨要赔偿银两,于1792年7月第二次武装入侵西藏,点据了夏拉木、济咙,抓走了噶伦丹津班珠尔,8月到达日喀则,大肆抢掠扎什伦布寺的财物、金银、粮食和后藏地区的大批牛羊,藏民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当时中国正值国力最鼎盛,公元1792年,清朝乾隆皇帝派大将军福康安统帅大军迎战廓尔喀入侵者。虽然在历史上廓尔喀一向以战功著称,但是中国博士后显然更胜一筹,再加上西藏当地百姓合力支持,七战连捷,不到3个月的时间,不仅把入侵者赶出国境,还一路打到了廓尔喀的都城,今天的加德满都。廓尔喀的国王不得不出城请降。  班师回到拉萨,土兵们认为在边陲万里险恶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中,能顺利击败以骁勇善战闻名的廓尔喀人,一定是武圣关羽在冥冥之中相助,于是上下官兵捐银7000两,由福康安将军和当时的摄政王达拭呼图克图总领其事,在布达拉宫西侧的巴玛日上新修一座关帝庙。因为关帝形象与藏族史诗中的古代英雄格萨尔非常近似,所以拉萨人称之为“格萨拉康”,即格萨尔宫殿。  关帝庙正殿原来悬挂有许多匾额来颂扬关羽的英雄业绩,据说共有50多块木匾。经过文革一乱,所存不多,现在多见于山下老百姓家里的门板上。庙内最大的建筑就是关帝高正殿。里面有关羽和他结义兄弟张飞的塑像。  正殿后面还有一个佛堂,藏语叫做“绛央拉康”,意为文殊殿。里面主供文殊菩萨,两边塑金刚持和千手观音。藏族人认为中央政府的领导人都是文珠菩萨的化身,是最大-。在清朝的时候当然就是抵御外敌入侵的皇帝,在西藏的民主改革后,很多翻身的农奴对中央政府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认为毛主席也是伟大的文殊菩萨的化身,甚至很多老百姓还坚信如果毛主席信藏传佛教的话,他一定也会转世的。因此二百年来这座神高遗址为拉萨人所信奉的,很多信徒香客到关帝像前抽签占卜吉凶,决断疑难。2008年10月,政府出资三百万元人民币修复了拉萨关帝庙。只见大殿内,关帝像威严慈善。  今天,西藏大地依旧雪峰纯净,拉萨的天空仍是湛蓝万里。朝拜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关帝庙,成为许多关帝信仰者一生的向往,一生的期盼。  用时参考  0.5-1小时  交通  乘6、16、17、25、26路等公交车在功德林站下车步行百米可达  门票  10元/人  开放时间  9:00-16:00  景点位置  西藏拉萨市城关区磨盘山山顶    关羽 (162~220)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追随刘备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详细++  关羽 (162~220)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追随刘备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详细++

色拉寺

色拉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  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德九年,绛钦却杰,应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寺内有吉札仓,麦札仓,阿巴札仓等三大札仓。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规模仅次于哲蚌寺。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传说山下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  寺内保存着上万个金刚佛像,大多为西藏本地制作。还有许多是从内地或印度带来的铜佛像,大殿和经堂的四壁上保存着大量的彩色壁画原作,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马头明王像。  色拉寺周围柳林处处,流水淙淙,自古就是高僧、-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寺东和寺南有-普布觉寺,米琼热尼库寺,贡巴萨寺,帕奔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丽尼姑寺;寺后还有珠康日却,色拉却顶寺等。拉萨的-台就在色拉寺北面的山上,如果有缘的话,一大早,可能有机会看到-,不过上-台的路非常艰辛。  除佛像、壁画外,还藏有,绛钦却杰-从北京返藏时带回的-皇帝御赐的佛经,佛像,法器,僧衣,绮帛,金银器等。其中,释迦益西的彩色丝像,长109厘米,宽64厘米,虽历经500余年,但色彩仍很鲜艳。  格鲁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了严守戒律而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  宗喀巴,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的-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钢铸成。  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青海湟中县人,公元1357年10月10日,生于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父亲名叫达尔喀且鲁崩格,母亲名叫馨茂阿却,两个人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色拉路1号(色拉乌孜山)  类型:历史建筑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891-6383639  开放时间:  9:00-16:00  门票信息:  7:00-17:00:50元/人,17:00之后5元/人(寺庙主要大殿经堂关闭、辩经场休停),周日和特殊节日不举行辩经。  交通  乘6、16、24路等公交车在色拉寺站下车可达  

药王山摩崖

  看点药王山上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尤其是半山腰。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有小路可至峰顶。药王山与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咫尺相对,两山之间有市内的一条主要干道穿过。  药王山东侧有个洞窟式的小庙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窟寺庙,叫查拉鲁普。相传,它顶上的山崖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时向东方朝拜的地方。洞窟开凿于松赞干布时代,据说藏王松赞干布的木雅妃如雍在查拉鲁普山崖上雕刻大梵天神像,用当时西藏很紧俏的盐作为工匠的报酬,掘崖粉一升,给盐一升。接着,又在石窟里开凿了转经廊道。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间几经兴衰,这座拉萨地区罕见的石窟寺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石窟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27平方米,洞口有一中心柱,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是狭窄的转经廊道,岩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廊道两边排列石刻神像,北面石壁上有松赞干布与文成、尺尊两位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禄东赞的造像。洞内光线暗淡,靠酥油灯照明。  药王山后面有拉萨十分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从西藏旅游局东面的一条小路一直往南走就可找到。  交通  上山的小路在布达拉宫右侧对面马路,白塔后面。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北京中路41号附近  类型:山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91-6818982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7:00-19: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无需门票,观景台旺季收费5元,淡季免费。  交通  乘13、14路公车在药王山菜市场站下车可达;从布达拉宫步行可达  

小昭寺

小昭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昭寺位于大昭寺的北面500米处,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萨名胜之一。通常与大昭寺连称拉萨二昭而驰名于世,始建于唐代,与大昭寺同期建成。  根据五世0-所著的《大昭寺目录》等书记载:小昭寺主要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的身像,大昭寺主要供奉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的身像。松赞干布逝世后,遵照文成公主的旨意,大昭寺和小昭寺释迦牟尼佛像进行了对换。  小昭寺又名-上密院,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的最高学府之一。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前部为庭院,后部是神殿及其门楼、转经回廊等附属设施。门楼高三层:底层-为宽敞的明廊。明廊有10根大柱,皆为十六棱形。柱身有三条铜箍,铜箍面上透雕花瓣。  柱的上半部雕有繁缛的花草纹,柱头上浮雕宝珠,回字纹,花瓣及连续的六字真言。前四排大柱的柱栱上-浮雕海水云龙纹。廊后部墙壁上绘有四大金刚和六道轮回图,极乐世界图、等壁画;门楼二三层是僧房和经堂等。穿过门楼即是-绕神殿一周的转经回廊。  六道轮回图上有一个棕色的凶恶明王抱着一个巨大的车轮,巨齿獠牙衔着轮的上部;大轮分成三层,圆心画蛇,鸠,猪等,内轮分为六格,即六道,最外层有-十二个画面,称十二缘起支。  初建时仿汉唐风格,崇楼峻阁,金碧辉煌,极为精美壮观。后来经过数次修复。建筑物朝向东方,据传是文成公主-悲思汉唐之故,入蕃时从内地-召来建筑师修建的。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小昭寺路41附近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交通  乘1、2、3、4、11环线、12、14、16路等公交车在热木其站下车可达;  从大昭寺步行前往约10分钟可达  

八廓街

八廓街为文化旅游景点。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西藏拉萨老城区,是拉萨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道,环绕大昭寺,临街的房屋多為出售传统藏族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店铺。八廓街也成为到拉萨旅游者必到的“淘宝”之地。八廓街环形路是由八廓东街、八廓南街、八廓西街、八廓北街组成。  八角街转经道是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藏语意为"中圈",是相对于"林廓"和大昭寺内的"囊廓"而言。傍晚转经的特定时间一到,那些互不相识的人们--有来自藏北牧区穿白袍的,有来自康巴山地盘英雄结的,还有住在八角街区、衣着亮丽的……总之,各式各样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项无声的命令,在使人猛然感到一阵骚动之后,便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路走下去。  八角街是为了建筑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与嫔妃臣民移居宫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为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  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其周围相继出现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建筑,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随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大转、中转、小传)之一。后又出现了来自蒙古、汉地、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发展成为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的街区。  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大昭寺边八廓街  类型:街区&集市  营业时间:  全天开放  用时参考  3-4小时  交通  乘9、10、11环线、12、15、17、18、19路等公交车在市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可达;  乘23、25、28、29路等公交车在措美林站下车可达  门票  免费

帕邦喀

  帕邦喀,位于拉萨市北郊约8公里的宝伞山南面山坡上的一块巨大山石上。据说帕邦喀建成时宫堡高九层,四周用铁链固定,石墙缝隙中浇铸铁水。  帕邦喀,亦称普隆喀,意为巨石宫。巨石突兀雄奇,状如巨大的伏龟,帕邦喀主体建筑则似一座巍峨的史碑,直立于龟背之上,构成了这座千年古寺特有的风姿。公元9世纪中期,朗达玛灭佛后,九层宫堡被毁。据传,布达拉宫在修建之前,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便住这里。公元11世纪时,著名僧人旁多哇和扎多哇在废墟上修建了两层楼寺庙,静修佛法,叫帕邦喀寺。  在西藏第一宫是山南地区的雍布拉康,在拉萨第一宫是帕邦喀。传说文成公主刚刚来到拉萨的时候,依据80种搏唐数理及五行图推算,指出北面为玄武。松赞干布还曾经亲自到-拉萨的北郊视看,果真发现,娘热山沟有一巨大石块,形状好似伏龟一般。  帕邦喀巨石高出地面将近20米,顶部面积300平方米。四周是崖面,北崖筑有石阶供人们登临。大门北向,南侧呈半圆形、北面为方形。  据调查,原来二三层设有布都瓦仁-钦赛亲塑-释迦牟尼像,噶当派-僧人的十六罗汉像以及马头明王塑像、因顿-铜像和一些灵塔。巨石西侧下部的石洞,外侧略加石墙、门窗,石壁上有0神白拉姆浮雕像,据说她很有灵气。  相传过去有一个色拉寺的小-赶着一群羊到帕邦喀地区放牧,每次到了这里就有一只母羊钻到石穴里去,但出来时羊奶却没有。后来小-才发现羊奶是被白拉姆吃了。殿内的一座-八角型莲石灯台和一些经书刻板,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巨石北侧有一废墟,相传为文成公主住宅。原为两层,底层-分为4门,门向东,从墙体砌筑方法来看-系近代重修。  巨石东侧还有两处废墟;宗喀拉康-原供养宗喀巴塑像;喀托拉康,供养的佛像已毁。此外,巨石周围的山坡上还散布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龙树大师等人曾经修行过的岩洞。  

普布觉寺

普布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普布觉寺,拉萨北郊。夺地乡山坡上,适合骑行,简易公路已经修至寺庙门口。由阿旺降巴于1744年得到当时执政者颇罗鼐(1689~1747)的资助而修建的。阿旺降巴(1682~1762)原为一穷僧,因勤奋学习,刻苦实修,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高僧。当然他的知名还由于当时他的左右是些地位很高的人:他的上师格勒嘉措是第六世0仓央嘉措(1683~1706)之师;他的弟子耶协坚赞是第七世0格桑嘉措(1807~1757)的上师,因此他的地位自然也就增高了。尤其是第七世0经师阿旺乔丹和他共同拜的是塘萨巴·欧珠嘉措的门,同属于格鲁派密宗传承的温萨系统。所以1744年颇罗鼐作他的施主助建普布觉寺,由他住持法座。  阿旺降巴圆寂后,他的转世-继承法位。第三世班禅白丹耶协也是他的弟子,为他作了《普布觉阿旺降巴-传》。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西藏僧俗联名向清朝请求“第九辈达喇嘛免于金瓶掣签”的奏折中有降巴呼和浩特图克图的名字,据说就是他的转世第二世降巴-(生于1763年3月)。此时,普布觉寺已有呼图克图的称号,而且名列在四大摄政-之后。呼图克图,清朝文献上又作“胡土克图”。蒙语,意语,意为转世-、圣人、长寿者等。原为蒙古族地区对于藏传佛教大-的称呼,后清政府以此号授予藏、蒙等地区的藏传佛教最高等级的-,地位仅次于0、班禅两在-。降巴呼图克图的后一辈罗桑楚臣降巴嘉措(1860~1875)担任过第十二世0成烈嘉措(1856~1875)的经师,那时0尚幼,他和钦饶旺秋共同辅助0,钦饶代理政务,他主管0学经;他还但任过第十三世0土登嘉措(1876~1933)的经师和戒师。所以普布觉寺虽然很小,而-政治地位却很高,这也是为啥首推寺庙。  景点位置  市驻地以北、色拉寺后山东北侧山包  

城关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冲赛康街道 尼玛潘多 金淑萍 (1963~2011)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西藏牦牛博物馆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娘热民俗风情园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八廓街道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西藏牦牛博物馆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娘热民俗风情园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吉日街道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西藏牦牛博物馆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娘热民俗风情园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吉崩岗街道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西藏牦牛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娘热民俗风情园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布达拉宫广场 龙王潭公园
扎细街道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西藏牦牛博物馆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娘热民俗风情园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公德林街道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西藏牦牛博物馆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娘热民俗风情园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嘎玛贡桑街道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西藏牦牛博物馆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娘热民俗风情园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两岛街道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西藏牦牛博物馆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娘热民俗风情园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蔡公堂乡 尼玛潘多 金淑萍 (1963~2011)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西藏牦牛博物馆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娘热民俗风情园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纳金乡 尼玛潘多 金淑萍 (1963~2011)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西藏牦牛博物馆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娘热民俗风情园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娘热乡 尼玛潘多 金淑萍 (1963~2011)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西藏牦牛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娘热民俗风情园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布达拉宫广场 龙王潭公园
夺底乡 尼玛潘多 金淑萍 (1963~2011) 大昭寺 布达拉宫 西藏博物馆 罗布林卡 哲蚌寺 西藏牦牛博物馆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娘热民俗风情园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拉萨关帝庙 色拉寺 药王山摩崖 小昭寺 八廓街 帕邦喀 普布觉寺

城关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