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拉萨 >> 曲水县

曲水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秀色才纳风景区

秀色才纳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西藏腹地、拉萨河下游、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有个叫曲水的地方,当地老百姓把这个地方叫“才纳”,藏语的意思是文成公主送来花海药城的意思。文成公主带来的种子在这个地方长的非常好,便由此来纪念文成公主。历史资料记载1300年前在藏地迎接来了一位对汉藏友谊、吐蕃社会的进步影响非常大的人“文成公主”,她给藏民族带来了佛像、经书、造纸、酿酒、等等技术。其中就有500驼粮食、药材、花的种子,但是由于环境恶劣整个藏地只有曲水才纳才能培育成功。  位于贡嘎机场往拉萨方向的机场高速才纳出口处,由曲水县委县政府和西藏天瑞藏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共同合资打造,国家AAA级景区,集有机农业观光、拉萨生态农耕藏药材博物馆、五星级原生态藏药材大卖场。同时也是拉萨目前唯一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企业。  秀色才纳景区AAA景区主体为拉萨净土曲水才纳万亩园区,结合雄色千年古寺及才纳民俗文化让游客从心,眼,感,闻四个方面全方位体会秀色才纳的魅力所在。   一、千年古寺 秀丽雪山  已经有千年历史的雄色寺位于拉萨市曲水才纳众山之中,这里是目前西藏境内最大的一座尼姑寺院,周围山上环境清幽,灌木环绕,在林中栖息着许多珍禽异鸟。  传说1000年前这里有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林中有口甘甜的泉眼,吸引了附近村庄的百姓前来朝拜、敬香。由此,这里逐渐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而每年的4月至10月之间,是到雄色寺旅游观光的黄金季节。沿途自然景观优美,鸟语花香;苍鹰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野兔山鸡徘徊在林间小溪,向远处眺望,山景水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二、万亩灵植 色彩缤纷  当我们还在为重峦叠嶂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赞叹时,当我们还在被三大圣湖洗涤心灵时,秀色才纳中万亩花卉灵植如同雪域高原大自然中的一副壮美唐卡绚丽夺目,背覆巍峨雪山,上染圣洁蓝天;华美高贵的郁金香、热情滚烫的玫瑰、富贵盈香的牡丹还有香水百合、万寿菊等数十种名贵花卉灵植将在每年的4月至10月绽放在才纳万亩园区之中;如今秀色才纳万亩园区已成为众多游客观光的必选之路;背靠雪山,领略云端下的花圃,放飞心灵之窗。  三、民族文化 才情迎客  在藏族文化中,节日极具富有浓厚的民族和宗教特色;这些节日或用于祭祀,或是用来庆祝,感恩。  在才纳地区结合万亩灵植花卉;逐渐吸引当地百姓前往欢度农历五月初五的采花节和六月的观花节。  观花节藏语叫“若木鸟”,是观山的意思,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举行;每次的活动,少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在观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参加游玩的客人敬献哈达,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手中的串铃伴奏下,围着篝火,踏着优美的舞步,唱着民歌、载歌载舞,以至通宵达旦。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西-民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而被藏语寓意为“菜源”的秀色才纳,是每年望果节举办最为隆重和具备代表性的;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四、藏药净土 纳新精粹  自净土健康产业启动以来,以才纳乡现代农业科技园为平台,试种薰衣草、马鞭草、天山雪菊及各类药材(如秦九,木香,当归,党参)等并取得巨大成功,现在示范区更是形成以玛咖育苗为主,藏红花、藏边大黄等藏药共同发展的可喜格局;不仅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就业问题,更是将中藏药文化快速推广面向国际。  在秀色才纳净土健康产业观光园AAA景区中“西藏农耕藏药材博物馆”承载了农耕藏药文化上千年的历史;成书于公元8世纪的最早藏医药著作《四部医典》中收录上千种动植物矿物类藏药资源;藏药的植物种类虽然很多,但各种植物都适应于不同高原生态环境,因而分布也不一样。如今秀色才纳AAA景区的“药园”展厅也将在众人面前展示藏药的璀璨文化和藏医术的博大精深。

卓玛拉康寺

卓玛拉康寺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该寺坐北朝南,前后两进,11世纪中叶,古印度高僧阿底峡前来西藏传教。该寺主供阿底峡由印度带来的度姆佛像,称为卓玛拉康,意为“度姆佛堂”。寺庙规模不大,但建筑别致,林木葱郁,历史悠久,主殿建筑及佛像、壁画等为历史遗留下来,保存完好,还保存有多个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寺内有两座佛塔,相传一座是阿底峡骨灰,另一座是边巴索朗坚赞的骨灰,到卓玛拉康朝佛的信教群众都会委派一人到此朝拜或亲自到此朝拜。该寺地处拉萨至贡噶间之要冲,往来礼佛参观者甚众。  历史文化  该寺坐北朝南,前后两进,11世纪中叶,古印度高僧阿底峡前来西藏传教。该寺主供阿底峡由印度带来的度姆佛像,称为卓玛拉康,意为“度姆佛堂”。寺庙规模不大,但建筑别致,林木葱郁,历史悠久,主殿建筑及佛像、壁画等为历史遗留下来,保存完好,还保存有多个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寺内有两座佛塔,相传一座是阿底峡骨灰,另一座是边巴索朗坚赞的骨灰,到卓玛拉康朝佛的信教群众都会委派一人到此朝拜或亲自到此朝拜。该寺地处拉萨至贡噶间之要冲,往来礼佛参观者甚众。  风土人情  1.天气变化快,小心感冒2.别搭理野导游3.购物问清楚价格,小心被宰4.设计好线路,别把老人累着了5.带够钱,景区附近消费比较高

雄色寺

雄色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雄色寺   红教古刹雄色寺,坐落在拉萨河南岸的束妻山半坡上,环境清雅,灌木环绕,林中栖息着飞禽走兽。该寺建成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为全县最大的红教尼姑寺。雄色寺在十八世纪被准噶尔蒙古人摧毁,后由吉尊仁波齐重建了该寺。  说到这个“吉尊仁波齐”,她是西-史上的传奇人物。距今80年前,一个乞丐模样的老太婆突然出现在雄色寺遗址上,她在这里修行、募捐、念经,发誓要重修雄色寺,她被人们尊为“玛尼洛钦”(即诵六字真经的大师),她就是后来史书上称之为“吉尊仁波齐”的仁增·曲尼桑姆。别人不相信的事情她真的办到了,由于她的多方努力,古老的雄色寺重振雄风。吉尊仁波齐活了120岁,被信徒当成神一样看待,至今,寺庙里还有她的肖像画。  雄色寺,或译“香色寺”、“秀色寺”,意思是“古松林中”,传说1000年前这里有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林中有口甘甜的泉眼,泉水旁边栖息着许多珍禽异鸟,吸引了附近村庄的百姓前来朝拜、敬香。由此,这里逐渐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

曲水大桥

  曲水大桥位于西藏曲水县城西雅鲁藏布江上,从拉萨出发,沿拉萨河向西南行驶约60公里到曲水大桥。过大桥沿雅鲁藏布江向东行驶约40公里即到贡嘎机场,往右走就是去羊卓雍错的道路。曲水大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极具战略地位。是拉萨通往贡嘎机场的咽喉要道。  著名的318国道从桥北穿过,东段直通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西经日喀则南下樟木口岸通达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即中尼公路和新藏公路。北经堆龙德庆县连接青藏公路,桥南联系广大的藏南地区,东端是贡泽公路经林芝八一镇与318连接,西边经江孜南下经亚东出境,连接锡金的甘托克。可以说,西藏境内所有重要的公路干线都要通过曲水大桥。因此,这座大桥戒备森严,桥上没有路灯。在夜晚,经过的车辆不允许打开大灯。  地址:拉萨市曲水县城西雅鲁藏布江上  类型:桥  游玩时间: 建议20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俊巴渔村

  俊巴渔村隶属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是一个位于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交汇处附近的小渔村,也是西藏自治区仅有的一个时代以打鱼为生的渔村,家家户户以打渔为主。  俊巴村是西藏自治区仅有的一个时代以打鱼为生的渔村,家家户户以打渔为主。有一点奇怪的是,西-民群众信仰藏传佛教,有水葬的习俗,因而把鱼作为自己的祖先和神灵膜拜,终身不食鱼。(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有很多人已经不会忌讳这个了,当然也还是有很多人保留这样的习俗不食鱼)但是俊巴村就不一样了,不过也怪不得他们咯,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约束,靠山临水,交通闭塞,耕地很少,除了打渔没有其他生存方式,所以就只有这样了毕竟还得生存下去啊,不过就是因为这样进而形成了全区唯一古老而独特的藏族渔文化。同时还以独特的牛皮船舞闻名。

拉萨河特大桥

  拉萨河特大桥是青藏铁路标志性工程之一,横跨拉萨河上,总长940.85米,主跨108米。主桥采用五跨连续桥梁和中间三跨连续钢拱组合体系,引桥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形式。  地址:拉萨市曲水县122乡道,连接机场高速。  类型:桥  游玩时间: 建议10-15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萨玛扎寺

萨玛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萨玛扎寺  萨玛扎寺(桑央寺)位于才纳乡境内,寺庙依山而建,散落在半山峭壁的平坦处,气势磅礴,巧夺天工,集中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勤劳智慧。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拉日则阿峰

  拉日则阿峰  拉日则阿峰意为“神山五峰”。在拉萨市曲水县境内,位于县城东北。山麓有农田和天然牧场。种有青稞、小麦、油菜等农作物;放牧有牦牛、犏牛、绵羊、山羊等。产虫草、麝香等珍贵药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降曲林寺

降曲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降曲林寺,在拉萨市之曲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的拉萨河下游地方,风景秀雅。  降曲林寺,由噶举派藏巴嘉热·益西多杰于1189年创建。据说初建寺时,适闻雷声,藏语呼雷为主,后遂以主名寺。从此寺所出传承即称“主巴噶举派”。主巴噶举创始于帕木竹巴的弟子林热·白玛多吉,形成于林热·白玛多吉的弟子藏巴嘉热·益西多杰,后来又由藏巴嘉热的两位弟子洛热巴(1187~1250)和郭仓巴(1189~1258)分别形成上主巴和下主巴。  林热·白玛多吉生于娘堆(今江孜县)地方,属下林麦家族,“林热”意为林麦家族中一个能穿布衣御寒的人。他的父亲嘉布甲哇波是一位通晓许多密咒修法和以医卜为生的人。幼时取名“白玛多吉”,童年时即已学会书法和念诵;17岁时在轨范师林师处受居士戒,后从师格西俄玛塘巴出家为僧,修习觉敦禁戒苦行,又到色巴隆从热译师闻习《时轮》、《胜乐、《能怖》诸法;38岁时来到丹萨提寺拜帕木竹巴为师,帕木竹巴给他传授了修法导释。帕木竹巴死后,他便到卫藏地区云游。年近六旬时倡建了纳普寺,收徒传教,世人称他为“纳普巴”。  藏巴嘉热·益西多杰(1161~1211)也是娘堆人,属甲氏家族。12岁时从洛尼克哇学习藏文;13岁时从轨范师达塘西学习《现对法》、《瑜伽》等教法;15岁时拜轨范师喀隆巴、柯热哇、藏察等为师,闻习《0》、《因明论》、《大悲观音秘藏法》等;23岁时向轨范师喀隆巴研习教法,后拜林热·白玛多吉为师,学会了噶举派的“拙火定”(密宗的一种修定方法)。林热死后,他又接触了止贡噶举、蔡巴噶巴的一些高僧,在33岁时从向蔡巴受戒出家,后在热垄(在今江孜县境内)地方倡建了热垄寺,继而又在拉萨西南的朗木地方修建了降曲林寺,因闻雷声而得“主寺”。主巴噶举起初以“主”寺为根本寺院,后来转到热垄寺。从热垄寺传出来的管一系被叫做中主巴,从中主巴又分出一些支系,其中以上、下主巴较有名,但均以降曲林寺(主寺)为祖庙。此派以注重苦修为特点,后期传入不丹,又形成南主巴一系。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屹立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布达拉宫缘何而建,一说是因为发展需要,松赞干布为巩固政权,将统治中心从山南泽当一带迁至拉萨,为了防御外来侵略,于是在拉萨红山上建造了红山宫,这是布达拉宫最早的称谓。另一说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兴建了此宫。还有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后建议法王修建布达拉宫。  始建后的布达拉宫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雨,于九世纪末,随着吐蕃王朝的消亡而毁坏。期间主因两次事故,一次是赤松德赞期间金顶受到雷击,另一次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因反对佛教引发战乱,布达拉宫被毁得只剩下两间房屋。  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0-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占地10万多平方米,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依山垒砌,群楼重迭,主楼高117米,共13层,东西长370余米。山下附属建筑有雪老城、龙王潭等。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拨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布达拉宫东庭院,也称为德央夏:系白宫正门前面平坦广阔的平台。面积为1500余平方米,其西面为白宫主楼,东面为僧官学校,南北面为住房。  布达拉宫白宫门廊,有通向白宫的大门。在门廊上,四壁均绘有壁画,其中北壁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南壁绘有五世0-晚年封桑杰嘉措为第斯(即执政)的文告。  东有寂0大殿,这是布达拉宫白宫主殿,也是白宫最大的殿,面积为717平方米,内有34根柱。北侧面设0-宝座,上方悬清同治皇帝御书“振锡绥疆”匾额。殿内四壁满绘宗教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壁画。原0-坐床等重要庆典均在此举行。  布达拉宫西日光殿是作为0-起居生活的宫殿,位于白宫顶层。由福地妙旋宫、福足欲聚宫、喜足绝顶宫、寝宫和0殿组成。  布达拉宫东日光殿是十三世0-晚年扩建的起居宫,位于白宫顶层。由喜足光明宫,永固福德宫、0殿、长寿尊胜宫和寝宫组成。  弥勒佛殿。主供弥勒佛塑像。左右为长寿3尊,仙女顿珠卓玛等,殿内沿供有其他佛像和佛塔,西侧设有八世0-宝座。  布达拉宫金顶区。金顶位于面达拉宫的最高处。金顶指的是灵塔殿和主供佛殿的鎏金屋顶,共7座,金顶上有许多鎏金装饰,在日落余晖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金顶区四周,尚有经幢、经幡等装饰。  布达拉宫坛城殿。殿内四周绘声绘有壁面,大都是佛教名人名寺及教史。殿堂中心为桑旺堆巴坛城,东面为德却坛城,西面为吉杰坛城。桑旺堆巴(密集)、德却(胜乐)、吉杰(大威德)均为密宗本尊。  布达拉宫殊胜三界殿。殿内供奉一块用藏、汉、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牌位。牌位上方所供为清乾隆皇帝肖像。周围有金刚持、宗喀巴等塑像。殿内尚有十三世0-用万两白银铸造的十一面音像。这是红宫中一座重要的佛殿,有些重大活动在此殿举行。  布达拉宫长寿乐集殿。此殿堂设有六世0-仓央喜措的宝座,沿墙的佛龛中供奉千尊无量寿佛像。殿内还供奉“埃革则底”0神和宗喀巴塑像等2000余尊佛像。  十三世0-灵塔殿。灵塔通高12.97米,用优质黄金包裹的灵塔面镶嵌的珠宝上万颗,可谓世间珠玉宝石芸萃。殿内陈设着各种法器、祭器。十三世0-土登嘉措坐像前陈设一座由20万颗珍珠串成的珍珠塔(曼陀罗)。第3层楼四壁均为十三世0-一生的传记壁画。  布达拉宫上师殿。殿内主要供奉着西藏著名上师的塑像。佛龛中尚有吐蕃王朝赞普像、贤者像等数千尊和佛塔上百座。  七世0-灵塔殿。七世0-灵塔供奉在殿堂中央,殿内尚有七世0-格桑嘉措坐像,以及佛龛、经书架等。  布达拉宫圣观音殿。殿门上方悬挂清同皇帝御书“福田妙果”匾额。殿内正中央供奉的檀香木质自在观音像,为松赞干布所依本尊,属布达拉宫的稀世珍品,尚有合金质的六面阎罗王等许多珍贵的佛像和佛塔。  八世0-灵塔殿。殿内主要供奉八世0-降白嘉措坐像及其灵塔,并在灵塔前供有八瑞物、八吉祥、七政宝等。  九世0-灵塔殿。殿内主要有九世0-灵塔、九世0-隆朵嘉措和宗喀巴的坐像,尚有经书架等。  布达拉宫时轮殿。殿中心有铜质鎏金时轮坛城1座,其周围有时轮神像和历算家塑像100余尊。  布达拉宫释迦能仁殿,主供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塑像,两侧排列其八大弟子立像,殿内设有七世0-宝座以及存放手抄甘珠尔经典。  布达拉宫无量寿佛殿,殿中间的佛座上供奉9尊无量寿佛塑像以及白度母、绿度母塑像各1尊。殿堂四周满绘壁画。  布达拉宫法王洞,系七世纪叶蕃时期的建筑,被西藏佛教徙尊称为法王的松赞干布当年曾在此修行。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以及吐蕃王朝大臣噶尔东赞(禄东赞)和吞米.桑布扎等塑像,后者相传为藏文创始人。尚有早期珍贵的壁画。  布达拉宫普贤追随殿。殿中间佛座上供奉铜质鎏金释迦尼坐佛,左右为观世音和五世0-像等。  布达拉宫响铜殿供奉的佛像皆为响铜(即合金)铸造,有释迦牟尼像、无量光像等约3000余尊,其中大明宣德和永乐时内地制造的塑像可达上百尊。  布达拉宫红宫二回廓,素有画廓之称。回廓四周满绘面达拉宫修建史、红宫落成庆典和佛事活动等壁画。  布达拉宫西有寂0大殿。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达725平方米,内有44根柱子。西端设0-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殿堂四周满绘壁画,面积达280平方米,其中五世0-进京觐见清顺治皇帝的壁画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品和历史资料。殿内木构梁檩均有木雕镂空佛像以及各种动物和花纹图案。  布达拉宫菩提道次第殿,主供藏传佛教祖师宗喀巴坐像,殿内还供奉格鲁派及噶当派名人铜像等。  布达拉宫持明殿,主供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莲花生银铸塑像,其东侧为8尊莲花生传承祖师塑像,西侧为8尊莲花生变身塑像。殿内尚有8座银铸善逝佛塔,经书架上存放着第司桑杰嘉措时精刻的甘珠尔经。  五世0-灵塔殿。殿堂高3层,内有16根柱,殿中央供奉的五世0-灵塔通高12.6米,塔身用金皮包裹,耗费黄金3721公斤,塔面镶嵌各种珠宝上万颗,殿内尚有十世和十二世0-灵塔,以及8座镶有各种珠宝的银质善逝佛塔等。  布达拉宫世袭殿。殿堂正中并列供奉金质释迦牟尼塑像和银质五世0-塑像,其右侧是一世到四世0-塑像等。西侧是药师八如来塑像。邻西墙是十一世0-克珠嘉措坐像及其灵塔。东、北壁的经书架上存放着藏文丹珠尔经。  布达拉宫于196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北京中路35号  类型:寺庙古迹历史建筑世界文化遗产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891-6339615  官方网站:http://www.potalapalace.cn/  开放时间:  开始售票、开放进入时间:09:30  止票时间:17:00  停止进入时间:17:00清场时间:17:00  门票信息:  门票需提前预约,也可网络预购。  旺季(5月-10月)200元,淡季(11月-次年4月)100元。  在校学生(限90后)、残疾人、现役军人、在编教师、老年人可凭有效证件在参观当日购买半价票;1.2米以下儿童免票。  可免费参观山下的雪城和珍宝馆。  1、门票预约方式分2种:现场预约、网上购票。  2、布宫在旺季(5.1-10.31)实行门票预订制,游客需提前1天凭有效证件(身份证、现役军人、护照)领取预约券(免费),网上购票和预订除外。  3、现场预约:地点:布达拉宫管理处唯一门票预约窗口(西门);时间:8:00,预约券领完为止(每日限票2300张)  2015年7月底开始,现场预约实行排队放号制度。在领预约券前一天的15:00需先去门票预约处进行登记放号,此号为次日预约布宫门票的游客排队序号,每天限300号。  4、网络售票(可购买7日内下午的参观门票):预定网址:www.potalapalace.cn;时间:每日13:00-16:00。网络售票政策时常有调整,购票前一定要留意网站首页的右侧的“布宫动态”。  5、预约成功后,第2天必须按时从正门(南门)进入布达拉宫,在售票窗口凭身份证和预约券购买门票。  6、若预约成功后,因个人原因不能参观或不能按时参观的,需及时前往预约窗口申请延期或取消预约。否则,不仅预约票将作废,还会进入黑名单,一周内无法再次购票。  7、除了为自己预约,也可以帮他人预约,但每人凭包括本人在内的有效证件最多领取4张预约券(网络可购买5张),每张证件一周内只能预约1次。  交通  乘8路公车在药王山农贸市场站下车可达;  若从北京东路出发可步行前往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大昭寺

大昭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始建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  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经历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伟规模。  大昭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在戒指的掉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以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  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为了纪念白山羊的功绩,佛殿最初名-为惹萨,后改称祖拉康。  大昭寺不仅仅是一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以使信徒们膜拜的殿堂,它还是佛教中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这一密宗义理-立体而真实的再现。在大昭寺的正门入口处的前面,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公元823年签订的唐蕃会盟书。  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的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  寺内有近千米长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深深印痕。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西街28号附近  类型:历史建筑寺庙世界文化遗产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7:00-11:30主要为信徒开放,11:30-17:30对游客开放,不接待10人以上的团队。  门票信息:  门票85元,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大殿内摄影许可:90元/张(有些殿内禁止拍摄),讲解:50元。  交通  乘9、10、11环线、12、15、17、18、19路等公交车在市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可达;乘23、25、28、29路等公交车在措美林站下车可达;  或从八廓街步行可达大昭寺

纳木错

纳木错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纳木错(Namucuo)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藏语“纳木”,是“天”的意思,“错”是湖,纳木错意即“天湖”。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县间。湖面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湖。海拔4718米。湖水矿化度1.7克/升,属微咸水湖。湖水湛蓝清澈,水深30余米。湖中有石质岩岛3个,岸壁陡峭,石骨峥嵘。东南部有半岛伸入水中,岩性属石灰岩,久经溶蚀,形成高原岩溶地貌。主要类型有石林、溶洞、天生桥等。纳木错的水源补给主要靠念青唐古拉山和低山丘陵的冰雪融水,沿湖有众多大小河溪注入,其中较大的有则曲、昂曲、打尔古藏布、罗萨河等。冬季补给来源中断,湖面大为缩小。每年10月下旬湖水开始结冰,至次年5月始消融殆尽,冰期为半年左右。湖水在封冻期间,人畜可履冰行走。纳木错属于断层凹陷湖。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时,这里发生强烈断裂凹陷,周围山地河川泄入,形成了开阔而较深的湖泊。进入第四纪后,随着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气候变干,湖面大为缩小。现在,该湖的外围,还保留着三条清晰的古湖岸线,其中最高一层已超过今湖面约80米。纳木错鱼类资源甚丰,每当风和日丽之际,湖平似镜,可见到成群的鱼类在水中嬉游,主要鱼类为细鳞鱼和无鳞鱼。夏季,湖岛和滨岸浅滩上,还有大量赤麻鸭、鱼鸥、鸬鹚等候鸟在此栖息和越夏。湖泊四周有丰美的水草,是藏北优良的牧场之一。湖内蕴藏着丰富的食盐、碱、芒硝等资源,可供开发和利用。  用时参考  1-2天  交通  建议包车;  若坐公共交通只能先去当雄县,再从县城租车前往纳木错,麻烦且费时  门票  旺季(5.1-10.31)120元/人,淡季(11.1-4.30)100元/人。  也有很多人在拉萨的旅社、青旅报一日游的团前往,参考价格240-260元;  也可以报二日游,在扎西半岛住一晚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纳木错湖  

西藏牦牛博物馆

西藏牦牛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藏牦牛博物馆是拉萨群众文化体育中心的一部分,北京市援藏项目之一,位于拉萨市拉萨河南岸柳梧新区,拉萨火车站东面,建筑面积8088平方米,加室外展陈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基本建设投资为1.1亿元,是我国唯一一座以牦牛和牦牛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各种藏品数千件。2014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剪彩开馆。2014年11月15日 ,西藏牦牛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2015年5月西藏牦牛博物馆被授予当地4A级旅游景区,并于2015年5月17下午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授牌。  重要意义  牦牛博物馆是北京市对口支援拉萨市的一项重要文化创意工程,位于西藏首府拉萨市,具体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院承建。  牦牛博物馆以“牦牛精神”(憨厚、忠诚、悲悯、坚韧、勇悍、尽命)为建馆理念,以牦牛为载体,展示与之相依的藏族历史文化,从自然与科学的牦牛、历史与人文的牦牛、精神与艺术的牦牛三个部分,详细介绍牦牛的起源、驯化,牦牛与藏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西藏文化以及艺术作品里的牦牛文化。牦牛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藏文化保护地的标志性工程。该馆不仅具有收藏、保存、展示、科研、教育、服务等博物馆基本功能,还是保存牦牛文化物证、传播牦牛文化知识、探究牦牛与人类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机构。国家文物局领导称赞牦牛博物馆建成,将是“国内填补空白、世界独一无二”。  牦牛介绍  牦牛是属于牛属牦牛亚属的大型哺乳类动物,主要分布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高海拔地区。数千年来与藏族人民相伴相随,尽其所能成就了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运、烧、耕,深刻地影响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性格,形成了独特的牦牛文化。牦牛的被驯化、被畜养、被役使、被广泛利用,以及它的被精神化、被艺术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人类文明进程宏伟篇章中的一个传奇故事。  参观信息  门票:免费开放。  地址:博物馆位于拉萨河南岸柳梧新区,拉萨火车站东面

西藏博物馆

西藏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西藏博物馆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宏伟壮丽。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整体布局结构严谨。西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熔载出自己独具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建成后的博物馆,主体建筑分展馆区和库区两个部分。展馆区二层是西-史展览。三层是唐卡、动植物、玉石等专项展览和临时展览。一层是旅游纪念品商店。  博物馆墙体用花岗石砌就,上端为藏式女儿墙即镶嵌柽柳女墙,屋顶用琉璃瓦覆盖。博物馆内部结构采用现代结构体,朝阳一面镶有进口落地大玻璃。馆内还装备有十分先进的监控和调温设备。极目回顾,馆区层楼叠阁,绿树成荫,斗拱实厚,回廊蜿蜒,整个建筑群碧瓦红砖,画栋雕梁,交相辉映,显示出浓厚的藏民族建筑风格和现代气息。  西藏博物馆有丰富的馆藏珍品,诸如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菩萨人物造像,历代蘸金粉、银粉、珊瑚粉等手写的藏文典籍,历代中央政府颁给大-的金印,金瓶掣签仪式使用的金瓶和玉签,五彩纷呈的唐卡画,各种乐器、法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别有风格的陶器等等。展出的一千多件精选的文物展品,从西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向观众直观地展示出藏民族独具魅力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  唐卡来自藏语唐嘎音译,是藏族文化历史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长久以来被视作最具代表的藏族艺术瑰宝。在西藏虽然酒吧、商店、百姓家中,随处可以见唐卡的身影,但并不是每一幅唐卡都有资格被称为文物,而在西藏博物馆文化艺术厅,展示着许多年代久远且绘制精美的唐卡,大可一饱眼福。  博物馆内陈列的唐卡的题材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真正的藏民族“百科全书”。  特别提示  2016年12月1日起,西藏博物馆闭馆扩建,具体重开时间未知。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罗布林卡路19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91-6835244;0891-6812210  官方网站:http://www.tibetmuseum.cn/  开放时间:  夏秋季(5月1日-10月31日):9:30-17:30,冬春季(11月1日-次年4月30日):10:30-17:0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布林卡”在藏语中意为“宝贝园林”,是历代0喇嘛的夏宫(布达拉宫为冬宫),有人还把它称作“拉萨的颐和园”。  罗布林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0七世),是历代0-消夏理政的地方。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  罗布林卡现在被辟为人民公园,环境优美,建筑维修得也很漂亮,但是晨面的文物没有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那么丰富和吸引人。所以也有人戏称罗布林卡是"由一座水塔、两排工艺品商店、以及围绕着动物园的几座宫殿"组成的。  罗布林卡四面都有门,东面是正门。康松思轮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0,它原是座汉式小木亭,后改修为观戏楼,东边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开阔场地,专供0-看戏用。它旁边就是夏布甸拉康,是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它的北侧设有噶厦的办公室和会议室。每到夏日,布达拉宫内的许多政府机构,都要随着0-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  18世纪40年代以前,罗布林卡还是一片野兽出没,杂草、矮柳丛生的荒地。后来,由于七世0喜欢并常来这个地方,所以当时的清朝驻藏大臣便为其修建了一座鸟尧颇章(凉亭宫)。公元1751年,七世0在鸟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贤杰宫),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0神殿等,被历代0用为夏天办公和接见西藏僧俗-的地方。  新宫是坐落在罗布林卡内的名建筑之一。新宫内,栩栩如生的壁画丰富多彩。引人注目的是新宫北殿西侧经堂内画的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与八大弟子图。释迦牟尼画的最大、最细致,一幅善良平静的尊容。八大弟子形象很生动,那种静穆沉思的虔诚神态刻画得非常逼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  新宫南殿的壁画,从西沿北到东,是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的一部西藏简史,它的内容包括:藏族起源、吐蕃王朝兴亡、公元846年至1391年西藏佛教后弘及噶当、噶举、萨加、格鲁等教派的陆续举起,1391年一世0根登竹巴出世至十四世0丹增嘉措于1955年从北京返回拉萨为止的各世0传记等共301幅画面。  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罗布林卡路21号  类型:园林/花园世界文化遗产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891-6826274  开放时间:  夏季时间:9:00-18:00;冬季时间:9:30-17:30  门票信息:  旺季80元/人,淡季60元/人  交通  乘2、14路等公交车在罗布林卡南站下车即达  

聂塘寺(聂塘卓玛拉康)

聂塘寺(聂塘卓玛拉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卓玛拉康  在拉萨市西南25公里由水县聂当乡。该寺坐北朝南,前后两进,11世纪中叶,古印度高僧阿底峡前来西藏传教,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在拉萨西约30公里的聂塘地方去世。翌年,由其弟子仲敦巴主持,庞顿出资修建的。  寺庙规模不大,但建筑别致,林木葱郁。现寺内有河底峡的塑像、壁画和埋葬阿底峡衣冠的佛塔等。主供阿底峡由印度带来的度姆佛像,称为卓玛拉康,意为“度姆佛堂”。  由于该寺地处拉萨至贡噶间之要冲,交通便利,往来礼佛参观者甚众。  阿底峡系扎护罗(今孟加拉国)国王的次子,精通佛学。  1033年,西藏阿里古格王绎曲沃闻其盛名,派使者前往迎请,1038年抵达阿里,在托里寺进行传教活动。1042年,学者仲敦巴至阿里迎请至西藏传教,并以他为师。1640  年抵聂当,1054年在聂当逝世。他旅居西藏17年,对中孟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西-民心中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寺庙中均有他的塑像、画像。  景点位置   

曲水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曲水镇 秀色才纳风景区 卓玛拉康寺 雄色寺 聂塘寺(聂塘卓玛拉康) 曲水大桥 俊巴渔村 拉萨河特大桥 萨玛扎寺 拉日则阿峰 降曲林寺
达嘎乡 秀色才纳风景区 卓玛拉康寺 雄色寺 聂塘寺(聂塘卓玛拉康) 曲水大桥 俊巴渔村 拉萨河特大桥 萨玛扎寺 拉日则阿峰 降曲林寺
菜纳乡 秀色才纳风景区 卓玛拉康寺 雄色寺 聂塘寺(聂塘卓玛拉康) 曲水大桥 俊巴渔村 拉萨河特大桥 萨玛扎寺 拉日则阿峰 降曲林寺
南木乡 秀色才纳风景区 卓玛拉康寺 雄色寺 聂塘寺(聂塘卓玛拉康) 曲水大桥 俊巴渔村 拉萨河特大桥 萨玛扎寺 拉日则阿峰 降曲林寺
聂唐乡 秀色才纳风景区 卓玛拉康寺 雄色寺 聂塘寺(聂塘卓玛拉康) 曲水大桥 俊巴渔村 拉萨河特大桥 萨玛扎寺 拉日则阿峰 降曲林寺
茶巴拉乡 秀色才纳风景区 卓玛拉康寺 雄色寺 聂塘寺(聂塘卓玛拉康) 曲水大桥 俊巴渔村 拉萨河特大桥 萨玛扎寺 拉日则阿峰 降曲林寺

曲水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