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日喀则市 >> 桑珠孜区 >> 曲布雄乡

曲布雄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才旦卓玛 著名藏族女高音歌唱家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才旦卓玛,1937年8月出生于西藏日喀则,藏族,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196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年底,到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从师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1964年,参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1989年,荣获全国首届“金唱片”奖、“五洲杯金曲奖”、西藏首届“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基金奖”等。1994年,才旦卓玛作为西藏艺术团的顾问,赴音乐之邦奥地利演出。2003年10月,在上海艺海剧院举行的“才旦卓玛音乐会”。2008年,才旦卓玛参加了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的圣火传递。2013年获得第二届中华艺文奖。  1937年6月出生于西藏日喀则,1956年11月至1957年8月,在西藏日喀则文工团当学员。之后被保送进了第一所西藏公学“陕西咸阳西藏公学院”(西藏民族学院)进修。1957年年初,才旦卓玛到内地参观北京、上海、武汉及东北等地。1958年,21岁的才旦卓玛加入了文工团,成为一名歌唱演员。半年之后,才旦卓玛被上海音乐学院开办的民族班录取。从师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196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才旦卓玛演绎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经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才旦卓玛的名字被听众所知。196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1974年,任西藏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1979年,才旦卓玛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出访俄罗斯。   演艺经历  1956年,才旦卓玛在拉萨首届“西-年代表大会”上演唱《献给毛主席》,后在西藏歌舞团向日喀则民间艺人穷布珍学唱藏族民歌和古典歌舞曲《囊玛》。1959年,因一曲《翻身农奴把歌唱》而成名。1962年,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演出。  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上演,才旦卓玛参加演出并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台周恩来总理倡导编排的作品,共创作出9部大型舞蹈、18部歌舞表演及6部大合唱。才旦卓玛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演唱了《百万农奴站起来》。1972年,才旦卓玛参与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歌曲《北京的金山上》。1980年元旦,参加西藏电视台播出的第一个小型电视晚会(元旦小聚)9月,参加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1985年,才旦卓玛在新落成的拉萨剧场举办《才旦卓玛演唱音乐会》个人独唱音乐会。一共演唱了31首歌,其中27首是藏族民歌。1986年,才旦卓玛参加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联合举办的王品素教授从事艺术教学四十年学生音乐会。1994年,才旦卓玛作为西藏艺术团的顾问,赴音乐之邦奥地利演出。先后访问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6年,举办“才旦卓玛艺术基金奖”歌曲新作演唱评奖暨电视颁奖晚会。   1998年,参加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 才旦卓玛与克里木、德德玛等联唱歌曲《往日情怀》。1999年,才旦卓玛随西藏艺术团访澳参加首场演出。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2000年,举办“才旦卓玛艺术基金奖”歌曲新作演唱评奖暨电视颁奖晚会。2003年10月,在上海艺海剧院举行的“才旦卓玛音乐会”。2005年2月12日,才旦卓玛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剧场参加澳大利亚国家多元文化节。2007年,央视春晚才旦卓玛演唱歌曲《雪莲献北京》,  200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歌舞晚会上,已经71岁的才旦卓玛再一次出现在舞台上,她与索朗旺姆合唱《再唱山歌给党听》。7月,才旦卓玛率西藏艺术代表团——那曲地区艺术团,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办讴歌青藏铁路建设和颂扬进藏干部援藏精神的大型藏北风情舞蹈诗画——《天路》。   2009年2月,在韶山韶乐宫举行才旦卓玛从艺50周年专场文艺晚会。4月18日,在新疆体育中心体育馆参加由新疆经济报、都市消费晨报联合举办的“晨报感恩之夜大型文艺晚会”。6月,参加由湖北省文化厅、省广电总台在湖北剧院举办《红色记忆——名家名曲演唱会》,并演唱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7月,才旦卓玛做客人民网,以“我与文联”为主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活动。11月,才旦卓玛做客东方卫视《嘉年华——美好时光》。   2010年2月,才旦卓玛作为颁奖嘉宾参加由西藏自治区举办的第五届“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和第三届“才旦卓玛艺术基金奖”颁奖晚会,并在晚会现场演唱歌曲《再唱山歌给党听》。2012年4月,才旦卓玛参加深圳卫视《年代秀》并演唱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2014年3月,才旦卓玛做客新华军网畅谈《雷锋的旋律》。5月,参加北京卫视《影视风云》推出了“东方红传奇五十年”系列特别节目。10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在成都参加《圣洁甘孜·2014·藏族经典音乐作品鉴赏会》,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登台演唱歌曲《一个0女儿》。   2015年,参加由人民网文化频道特别推出“寻找最美抗战歌曲”大型策划栏目。7月,参加西藏卫视大型原创音乐竞技秀《扎西秀》。   个人生活  才旦卓玛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就被阿爸、阿妈、兄弟姐妹们细心照顾着。在才旦卓玛的儿时记忆中,虽然物质生活极其贫穷,精神生活却是乐趣无穷。小时候,她最喜欢跟着阿爸放牧、听阿爸唱歌,跟着阿妈种地纺织、听阿妈唱歌,那些古老的曲调伴随着她童年的成长。   才旦卓玛与南加多吉于1957年年底结了婚。1966年,才旦卓玛和南加多吉有了女儿尼玛卓玛。1974年,才旦卓玛的儿子出生了,取名“尼玛次仁”。  [以上内容由"TIGER"分享。]

尼玛次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尼玛次仁,男,藏族,1978年10月生,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诺倍儿童福利院院长。  尼玛次仁是一个平凡的西-,在他的身上,洋溢着温暖的幸福,这幸福来自于他的仁爱。他始终不忘自己踏踏实实做慈善的初心,坚持发展福利院事业,努力推动孤儿救助工作,竭尽全力为孩子们付出。  尼玛次仁出生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9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18岁时父亲也去世了。由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对孤儿的处境有深刻的体会,深知他们需要更多的同情和关爱。1997年,19岁的尼玛次仁进入布达拉宫管理处,从事文物登记和布达拉宫讲解的工作。之后他辞掉稳定的工作,下海经商,为日后的慈善事业打下经济基础。从2007年开始,他骑着摩托车到很多偏僻的地方,寻找需要帮助的孤儿。山路崎岖,摔倒后他继续前行,在这样的艰难行程中,他陆续收养了13名来自仁布县、江孜县、日喀则市等地的孤儿。2008年,经日喀则市民政局批准,尼玛次仁成立了日喀则市诺倍儿童福利院。  日喀则市诺倍儿童福利院建成后,尼玛次仁始终不忘自己踏踏实实做慈善的初心,坚持发展福利院事业,大力推动孤儿救助工作。如今,在诺倍儿童福利院生活着来自不同地方的27名孤儿,他们都是尼玛次仁亲自打听后,一个一个接到诺倍儿童福利院的。这些孩子得到了尼玛次仁和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和教导,被送进学校,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尼玛次仁特别注重孩子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他让这些孩子们懂得,除了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外,要始终怀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关爱他人的心。他用他的爱心点亮孩子们的梦想,用他的行动引领孩子们的未来,用他的肩膀撑起孩子们的天空。  2013年11月底,尼玛次仁参加了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发展促进会第三届少数民族志愿者防艾滋病宣教培训。之后,尼玛次仁以志愿者名义在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林芝市、那曲地区的学校、单位、基层进行了400余次防艾宣讲活动,成为西藏地区宣传防治艾滋病的先锋,得到了有关卫生机构的认可,也赢得了群众好评。  尼玛次仁荣获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最美人物”等称号。  [以上内容由"二牛"分享。]

平措扎西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平措扎西 (1959~)  藏族。西藏日喀则人。1987年毕业于西藏大学汉语系。1981年参加工作,历任日喀则地区中学教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审,西藏文联,《西藏民语》杂志、副主编、主编。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斯曲和她的五个孩子的父亲们》、《平措扎西小品相声选》等。论文《论藏戏的人物特点》获1989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会二等奖,小品《这并非玩笑》获1993年西藏话剧小品汇演创作二等奖,《我们的女婿是个大学生》获西藏首届话剧小品汇演一等奖,《银行之家》获1997年西藏话剧小品汇演创作二等奖,小说《河边》获1994年《西藏文化报》小说优秀奖。1995年曾获西藏十年文学成就奖。  [以上内容由"龙之慧"分享。]

土登尼玛 (1903~198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土登尼玛,藏族。1903年生,西藏日喀则人。曾任班禅内库总务处副处长。1952年返藏任班禅堪布会议厅副主任、大喇嘛。1959年后,历任日喀则地区政协副主席、西藏第一届政协副主席。1968年9月--1977年12月任西藏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逝世。  [以上内容由"小北门08"分享。]

丹增加措 (1913~1989)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丹增加措,藏族,1913年生,西藏日喀则人。曾任班禅行辕驻康定办事处代理处长,班禅堪布会议厅副秘书长。1956年后,历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常委,农技处处长。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西藏自治区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1989年2月15日在拉萨逝世。  [以上内容由"hh"分享。]

夏鲁寺

夏鲁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  位于日喀则市东南30公里处的加措区夏鲁乡,创建于公元1000年。其建筑风格奇特,是一座集藏汉等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寺院。传世之宝颇多,壁画既丰富又精美,是西藏地区少有的艺术珍品。  14世纪初叶,夏鲁万户长请来当时西藏最有学问的布顿仁钦珠住持夏鲁寺,布顿一生著有200多种佛学书籍,是西藏大藏经《丹珠尔》的编纂人。布顿住持夏鲁寺的时候,曾于1333年大兴土木,对原寺加以扩建维修,元朝皇帝给予大量资助,并派去了汉族工匠,因而这座建筑具有浓郁的元朝风格。  寺呈“四合天并”式,前段与主殿对称,两侧各有耳殿。殿顶高脊斗栱。琉璃瓦槽,翘首飞檐,如翼如飞,全然汉族建筑风格醒目的红墙,坯石垒砌,殿堂紧连,又具有藏式建筑特点。这种汉藏合壁的建筑,可以使人联想到当时汉藏两地文化交流的情景。  夏鲁寺由夏鲁神殿和4个扎仓组成,现今4个扎仓已成为民居,散布于神殿的周围。神殿上下有大小49间房子,占地1500多平方米。底层大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和八大弟子塑像,两边的经堂内分别供奉着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  第二层是汉式的四合院建筑,正面神殿供奉释迦牟尼和布顿仁钦珠的塑像,左右配殿昌坛城殿,前殿供奉慈尊佛像和十六罗汉。夏鲁寺的壁画年代久远,因此欣赏价值很高。其中,许多人物和动、植物都带有汉地的风采。回廊上也绘有壁画,有内容丰富的坛城,还有传统的吉祥图案。  寺宝共有4件,一件是檀香木拼成的经板,一件是铜坛封装的圣水,一件是西绕炯乃用来洗脸的石盆,还有一件是刻有六字真言的奠基石。   地址:日喀则市甲措雄乡夏鲁村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40.0元夏鲁寺

马卡鲁山

    马卡鲁山海拔8463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地处喜玛拉山脉中段,位于珠峰东南方向24公里处,沿西北山脊和东南山脊为界,其北侧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南侧属尼泊尔王国。  马卡鲁山有五条主要山脊,分别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北山脊。北山脊上的卫峰名叫珠穆隆索峰,海拔高度为7816米。西北山脊的卫峰为马卡鲁2峰,海拔7640米。东南山脊的卫峰稍高,海拔8010米。这些峰体上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着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锯齿型的陡崖和裂缝,冰崩雪崩也十分频繁。  1954年,法国登山队有2人登上了海拔7640米的马卡鲁2峰(1980年又有1人登上此峰)。1970年,日本登山队有2人登上了海拔8010米的东南卫峰。1955年5月,法国登山队摩西捷列、基坦克等9人,首次沿尼泊尔境内的巴康冰川越过西北山脊鞍部,在中国境内的西北坡登上了顶峰。  交通  从拉萨乘车沿中尼公路经江孜、日喀则至协格尔,行程670公里,需时两天。再往西转南经白巴、帕卓、卡达至尤帕乡,行程约120公里。可换乘轮牛南下,沿甘马藏布河(朋曲河支流)河谷到达沙基塘登山大本营,行程约60公里。这里是马卡鲁山的东北山麓,海拔3600米,营地较为开阔,水源也较充足。   景点位置  西藏日喀则和尼泊尔交界,珠穆朗玛峰东南约24千米  

措钦大殿(拉基大殿)

  拉基大殿也叫措钦大殿,通常是一个寺院的主要大殿,是全寺的中心。  措钦大殿,是扎什伦布寺的主殿,也是寺中最早的建筑,始建于1447年,位于全寺的中心地带,当你步入寺庙大门后,眼前的建筑就是措钦大殿。大殿门外是由回廊围成的院落,是寺院的讲经场。班禅大师会在这里向全寺僧人讲经布道,也是喇嘛们进行宗教答辩的场地。  大殿前部是大经堂,经堂的中央是班禅的宝座,大经堂中主供释迦牟尼镀金佛像,据说佛像体内有释迦牟尼的舍利,还有根敦珠巴的经师西绕森格的头盖骨以及宗咯巴的头发。  大经堂的左侧是1461年由阿里古格王出资修建的强巴佛殿,强巴佛高11米,两侧为四世班禅亲手塑制的观音和文殊像。经堂后面的三间佛殿,释迦牟尼殿居中,西侧是弥勒殿,东侧为度母殿。  地址: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内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20-30分钟  开放时间:  9:00-17:00(12:00-14:00不开放,随季节可能略有调整)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扎什伦布寺门票内。

展佛台

     景点介绍  展佛台位于扎什伦布寺的东北部,由一世0根敦珠巴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涅磐而建,后经四世班禅洛桑曲吉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建成于1468年。每年-5月15日前后三天,在扎什伦布寺举行隆重的展佛活动,将过去佛(无量光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强巴佛)三大幅刺绣佛像展挂在这座高32米、台底宽42.5米、上宽38米、厚3.5米的展佛台的向阳面壁上,非常壮观,也是扎什伦布寺的特色之一。  地址:日喀则市尼玛山腰、札寺伦布寺东北围墙外  类型: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 建议10-20分钟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门票已包含在扎什伦布寺门票内。

贡觉林卡

  古园林建筑,又名重觉林宫,位于城东,由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于1825年兴建。建城后名为德吉(幸福)经堂。后因清道光皇帝御回用藏、汉、蒙、满四种文字缮写的“贡觉林宫”金字匾额,遂改为贡觉林宫。1954年水灾,贡觉林宫毁于一旦。现经人民政府修建,辟为日喀则市人民公园。园内幽环曲径,四面贯通、安放有石桌、石凳。开凿了人工河,可供游人泛舟。河廊上筑有亭台、拱桥等景点,每逢重要节日,游人都要去此举行盛大的游园活动。   地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吉林北路2号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奴布林村

  位于日喀则市区东北部约20公里处的奴布林村,据说是政府为了扶持贫困村庄而搬迁到这里的,村子的民居也是山东捐资建造的。在村子里可以体验藏族风情,在村子里的农家乐里,吃到地道的酥油茶、青稞酒和烤土豆等藏族食品。村子里的藏族居民会为游客讲解藏族额度婚嫁、埋葬等风俗。如果喜欢购物的话,可以在这里挑挑藏银首饰。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日喀则市  类型:乡村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觉囊寺

觉囊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座落在日喀则拉孜县欧布琼山山腰处,海拔4600米。始建于公元十二世纪,由贡巴·土杰尊珠主持修建。该寺曾有二万多名僧人,在欧布琼山上有二千多处修行洞和坐禅房,并修建了一座“万佛一见得解塔”,塔高约27米,塔型呈“时轮坛城”,有108个门、108个殿堂。主供佛为喜绕坚赞师徒三尊佛。每年-4月15日,该寺举行“时转跳神”活动。   地址:日喀则市拉孜县彭措林乡欧布琼山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00-19: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班禅新宫

  西藏佛教领袖班禅宫殿之一,位于市西南,又名德庆格桑颇章。1954年由国家拨款兴建,是班禅大师安寝的夏宫。  新宫有三道门,第一道门前檐有四根八角朱漆大柱抵顶,门殿浮雕着凶悍不驯的野兽、腾跃欲飞的蟠龙和各种花卉图案门壁两侧。彩绘着卷云、猛虎、长龙、人物和佛教故事壁画。笔法细腻,形神俱肖。过了第一道门便是一条幽深小径,红莹碎石铺路,白石玉块镶花。第二道门是一个前庭四合院,迈进四合院,进人第三道门,便可观赏那建筑雄浑、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宫殿了。  宫内放置了很多西-史文物及艺术精品,尤以一幅《八思巴会见忽必烈》的壁画,最为精美。  门票·开放时间  30元  9:00~18:00,一般参观需1小时左右。  交通  由扎什伦布寺南行20分钟或租三轮车前往。      地址:日喀则城区西南角,北距扎什伦布寺约500米  

纳塘寺

纳塘寺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纳塘寺位于318国道从日喀则往萨迦的路上,隶属日喀则市曲美乡管辖,纳塘寺于公元1033年创建。纳塘寺改宗格鲁属扎什伦布寺,之后颇有兴建。18世纪发展雕印事业,曾多次维修。约自19世纪后期始,寺渐萧条。所以,纳塘寺虽不乏较早文物,但大小建筑多非旧貌。1959年国家文物局专家调查此寺时,颓坦残壁已趋荒凉,纳塘寺在到十年动  乱中遭到破坏,是西藏三大印经院之一。纳塘寺1962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纳塘寺是西藏雕印佛经、幡画的重要地点,特别是18世纪发展雕印事业,纳塘寺多次维修,扩大规模。纳塘寺为抢救和发扬西藏古籍及经书,做出了重要贡献,纳塘寺的印经院刻成和印制出大量藏文巨著,如大藏经《甘珠尔》一百零八部,佛经疏注的《丹珠尔》二百一十五部,都是完整的精刻。经板上面除文字以外,还有套色画板,此外,又如《释迦百行传》等许多有名巨著,都是出自这个印经院。纳塘寺同德格印经院、布达拉宫印经院称之为西藏三大印经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日喀则江萨国家湿地公园

日喀则江萨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江萨湿地公园位于桑珠孜区甲措雄乡的年楚河段及河道两边的湿地和森林区域,北距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线距离1.2公里,南面毗邻白朗县的年楚河国家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1827.7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255.94公顷,湿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8.72%,湿地公园内没有居民点,土地权属清晰,与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湿地类型主要为沼泽湿地、河流湿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刚坚唐卡绘画艺术中心

     景点介绍  刚坚唐卡绘画艺术中心位于日喀则市区的几吉郎卡路上,扎什伦布寺对面。这里能看到制作唐卡的过程,运用纯天然的矿物质,磨制成粉,在调合上特制的牦牛胆汁,在牛皮上勾勒出一尊尊-,就是一个虔诚藏民家的传世之宝了。  地址: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几吉郎卡路(扎什伦布寺对面)  类型:艺术馆  游玩时间: 建议0.5小时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日喀则清真寺

日喀则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日喀则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343年,位于格萨拉康小学巷内。清真寺平面呈长方形,寺门两侧屹立着高达10余米的塔楼,塔楼上装有铁制的新月塔尖,寺门为拱形,与塔楼之间用短墙相接,寺顶部为大型穹隆圆顶。该寺最鼎盛时曾拥有两千多名穆斯林信众,他们恪守每天7:00、15:00、18:45、20:45、22:00五次礼拜的教规。虽没有壮观的大寺院景致,但也是日喀则体验伊斯兰风情的好去处。  地址: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雪强路帮佳孔社区内  类型: 清真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阳八犍

  阳八犍位于拉基大殿西面,高四层,分别由护法神殿、上师殿、坛城殿、司东康和历代甘丹池巴灵塔殿等建筑单元组成。  景点位置  拉基大殿西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纳窟寺

纳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西藏黄教噶当派著名寺院,位于市西南20公里处,为藏族地区三大印经院之一。公元1033年,由噶当派高僧冬顿洛佳札兴建。纳窟寺虽不大,然而历史悠久,比札寺早400多年。八思巴大师的主师钦木·朗噶札曾在此长住;一世0根敦朱巴曾在此受戒学法。纳窟寺印经院在印经事业上,比德格和布达拉宫印经院的贡献都大.寺内珍藏有纳唐版大藏经一套和丰富的藏文印版。印有大藏经《甘珠尔》108部,佛经疏注《丹珠尔》1215部,还有《释迦百行传》等巨著。纳窟寺被誉为“西藏文库”。    西藏日喀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曲布雄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曲布雄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