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曲德寺 | 曲德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曲德寺地处昂仁县政府驻地卡嘎镇雪村东面山麓,海拔4400米。曲德寺的始建年代可上溯到公元1225年,距今已有777年的历史。该寺创始人为夏加桑格,也是寺庙第一任主持人。曲德寺是昂仁县33座寺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占地总面积4732平方米,其中寺庙大殿面积为8柱;据布拉康面积为3柱;令康面积为2柱。另外还有僧舍、伙房、仓库等附属建筑。曲德寺僧尼最多时达50余人,现常住僧人35名。 |
邦玉寺 | 邦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邦玉寺在昂仁县境内,位于达居乡。由莲花生大师的“佛母”康措益西措吉于788年创建,始属宁玛派,后改噶举派,现为格鲁派。 该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经堂、嘎巴尔拉康、0神殿、拉章、僧舍等组成,兴盛时有僧侣46人。寺内珍藏有丰富的文物,尤以檀香木雕刻的观音最为精致,堪称珍品。 |
日吾其寺 | 日吾其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日吾其寺位于日喀则昂仁县日吾其乡。据说此地是藏戏始祖唐东杰布的故乡。汤东杰布同时又是藏传佛教嘎举派高僧,他最初出家的地方就是日吾其寺。该寺的日吾其大金塔形制宏伟,据说是江孜白居寺的原型。该塔现在毁坏严重。 |
康巴拉山 | 在去羊湖的时候路过康巴拉山,海拔4900多米,经过这这里有照相合影的小羊和藏獒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境内 |
桑珠甘丹寺 | 桑珠甘丹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桑珠甘丹寺位于昂仁县秋窝乡桑珠村南部500米处山坡上,南靠大山、北临多雄藏布江。桑珠甘丹寺创建于公元1090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寺庙创始人甲央.班觉坚赞担任该寺第一代堪布,从他开始共有7代-传承担任堪布。桑珠甘丹寺始建时为萨迦教派,五世0罗桑加措时代改为格鲁派并沿袭至今,该寺占地面积2416m⒉现有僧人23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多白乡仁青顶村 | 多白乡仁青顶村,是汤东杰布(1385-1509)的诞生地。毕生致力艺术文化、建筑文化、医学文化奉献。艺术文化方面,集说、唱、跳、弹于一体,缔造了享誉藏区的“窘巴戏团”,沿袭至今;建筑文化方面,建造了58座铁索桥其中第58座桥至今还服务于日吾其乡的雅江上、60座木桥和118条船;医学方面,研制的胃药“珠目”等方剂流传使用至今。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昂仁江心喷泉 | 在日喀则地区昂仁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南的雅鲁藏布江中。江心喷泉由于泉口不断下降,每逢枯水季节,喷泉跃出水面,似江水开花,颇为壮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日吾其金塔 | 日吾其金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日吾其金塔是汤东杰布迥巴藏戏创始人修建的,它座落于昂仁县日吾其乡政府驻地,始建于1390年。该塔是日吾其寺的一个组成部分,属“塔寺合一”性质的单元建筑。 塔高35米,共6层,自下而上逐层收封,顶部为塔刹“十三天”伞盖,明火珠等。各层每边面正中砌有亮门,1.2m高、0.8m宽,各亮门内墙壁及第5、6、7层的通道墙壁绘画密布,形象色彩大部分至今仍清晰可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秋窝乡甚木琼村 | 秋窝乡甚木琼村,曾是后藏一世班禅克珠杰·格勒巴桑(1385-1438)的诞生地。1432年任甘丹寺第三任池巴,著有《宗客巴传》。格鲁派的宗喀巴、甲曹杰、克珠杰被世人合称为“师徒三尊”毕生宏扬宗教文化。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搭各加地热喷泉 | 介 绍 位于西藏昂仁县西部冈底斯山南麓,是我国最大的间歇喷泉,没有固定的喷发期和间歇期。每次喷发延续时间也不一致,长的10余分钟,短的一瞬即逝。在喷发之前,泉口的水柱一起一落,经过数次重复后,突然一声巨响,一个直径达2米的白色水柱斜入天空,高达200米左右。柱顶热气翻滚,化成一阵热雨,从空淋洒而下,惊心动魄。转瞬间,水柱缩回泉口,一切复归平静。 西藏日喀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扎什伦布寺 | 扎什伦布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扎什伦布寺的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也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寺院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经历代班禅修缮、扩建,形成了如今气势磅礴的建筑群。 扎什伦布寺为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即一世0根敦珠巴主持创建的,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以后经过历代班禅的修缮、扩建寺院规模不断扩大,今占地约20万平方米,周垣长约2000米。 步人寺院大门,呈现在眼前的最大的建筑物就是措钦大殿。措钦大殿门外是由回廊围成的院落,是寺院的讲经场。过去班禅大师经常在这里向全寺僧人讲经布道,也是-们进行宗教答辩的场地。大殿前部是大经堂,经堂的中央是班禅的宝座,经堂后面的三间佛殿,释迦牟尼殿居中,西侧是弥勒殿,东侧为度母殿。释迦殿内供5米多高的释迦牟尼鎏金铜像,据说像体内有释迦舍利,还有宗咯巴的头发以及根敦珠巴的经师西绕森格的头盖骨。度母殿藏语称卓玛康,供2米高的白度母铜像,两旁还有泥塑的绿度母像。“度母”是济世度难的观世音化身,为藏传佛教所崇拜。 弥勒殿,藏语是“强巴康”,建于明顺五年(1461年),所供弥勤佛像高11米,由藏尼工匠合作制成;两旁为根敦珠巴亲手塑的观音和文殊菩萨像,是扎什伦布寺最古老的塑像。大弥勒殿内供奉1914年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鎏金青铜弥勒坐像,像高22.4米,莲座高3.8米,总高26.2米。造这座像时,用铜115000千克,黄金279千克,珍珠300余粒,珊瑚、琥珀、松耳石等各种珍贵宝石1400多颗,仅大佛像的眉间,就镶嵌有特大钻石1颗,蚕头大的钻石30颗,珍珠和其他宝石60多颗,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位于寺院东部的7座灵塔殿,其中最为著名的为觉干夏殿,殿中四世班禅灵塔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塔高11米,金银为底,银皮裹身,嵌有珠宝玉石等物,塔内放有四世班禅遗骨。寺内墙上的壁画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主,有礼佛图,十八罗汉图等。寺内藏有珍贵文物多种,其中价值较高的要算悬挂在“加纳拉康”内清乾隆皇帝的画像和收藏在此的各种文物:有宋、元、明、清时代的影青、青花、龙泉等名贵瓷器,有丝或织绵的佛像卷画,有玉石、水晶等工艺品,有题款的明代铜佛等,这些都是传世的珍贵文物。 旅游提示扎什伦布寺很大,走马观花似的闲逛,不一定会看得出什么,有时在角落里,倒可能有不少发现。在寺庙内,很多地方都上锁,可以找那里的-开锁。(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值得一试!)寺庙门口有一整条买卖街,但只在晚上开市。 交通 扎什伦布寺位于城西,可以步行前往;或者乘坐三轮车3元即可。 门票|开放时间 -免费,游客55元,学生证不打折。如果遇上藏族节日,如跳佛节,则门票可免。 9:00~17:00(中午12:00~14:00佛殿不开放),一般参观需要3小时左右。 景点位置 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几吉郎卡路1号 交通 扎什伦布寺位于城西,可以步行前往;或者乘坐三轮车3元即可 |
珠穆朗玛峰 | 珠穆朗玛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珠穆朗玛峰,藏语意为“圣母”,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边界上、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峰顶终年积雪,一派圣洁景象。珠峰地区拥有4座8000米以上、38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被誉为地球第三级。 珠峰山脚下建有一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同时,绒布寺也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两者直线距离25公里。 珠穆朗玛峰是典型的断块上升山峰。在其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基底和上覆沉积岩系间为冲掩断层带,早古生代地层即顺此带自北往南推覆于元古代地层上。峰体上部为奥陶纪早期或寒武一奥陶纪的钙质岩系(峰顶为灰色结晶石灰岩),下部为寒武纪的泥质岩系(如千枚岩、夹片岩等),并有花岗岩体、混合岩脉的侵入。岩层倾向北北东,倾角平缓。始新世中期结束海侵以来,珠穆朗玛峰不断急剧上升,上新世晚期至今约上升了3000米。由于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以每年5.08厘米的速度互相挤压,致使整个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珠穆朗玛峰每年也增高约1.27厘米。珠穆朗玛峰山谷冰川发育,山峰周围辐射状展布有许多条规模巨大的山谷冰川,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有18条,末端海拔3600~5400米。其中以北坡的中绒布、西绒布和东绒布3大冰川与它们的30多条中小型支冰川组成的冰川群为著。珠穆朗玛峰周围5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冰川覆盖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在许多大冰川的冰舌区还普遍出现冰塔林。古冰斗、冰川槽形谷地、冰川或冰水侵蚀堆积平台、侧碛和终碛垄等古冰川活动遗迹也屡见不鲜。寒冻风化强烈,峰顶岩石嶙峋,角峰与刃脊高耸危立,遍布岩屑坡或石海。土壤表层反复融冻形成石环、石栏等特殊的冰缘地貌现象。 用时参考 4天 门票 180元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 |
萨迦古城 | 萨迦古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萨迦古城,萨迦派的修行圣地。这个曾经一度影响了吐蕃历史的佛教修行地,现今这里,只是西藏的一个偏远的县城,在城区,依旧有着未修缮的泥土路,那往日的万寺来朝,萨迦法王端坐在那金碧辉煌的高台,如蓝天中的浮云,早已随着时光散落在滚滚红尘里。 萨迦派是最早的新译密咒派,它的创立正是阿底峡入藏噶当派的兴盛时期。而萨迦派其中一种是血统传承,萨迦五祖就是高贵血统的吐蕃贵族昆氏家族。在元朝时期,随着八思巴任忽必烈的国师而走向辉煌,开始成为为西藏政教方面的代表。 萨迦高级佛学院在2010年建成的,萨迦古城作为萨迦派的主寺,是整个花教的主心骨所在,而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这里的僧人不仅需要去学习佛法,还要区学习传统的藏民族文化,包括词藻修辞、声明学、藏医学等。初级学院学制三年,中级佛学院学制也是三年,而萨迦高级的佛学院是学制六年,主要学习佛教十八部经律中显宗方面的六部经律学。而僧人需要学习更高的佛法知识,就得向寺里级别更高的格西,堪布级别的大师请教进行指点。 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据历史资料显示,早在1961年,这座被誉为“我国第二敦煌”的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迦寺从建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其间,萨迦王朝统治近百年,寺内所藏文物极其丰富,其中以经书最为著名。因此,萨迦寺成为萨迦古城一道最靓丽的风景,也是一张独具魅力的历史名片。 |
白居寺 | 白居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居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江孜县境内。十五世纪初始建,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白居寺是汉语名称,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乐寺”,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拉萨南约230千米处,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千米,海拔3900米。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历时10年竣工。白居寺有两大特色: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特色之二是菩提塔,又名“十万佛塔”,它是白居寺的标志。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座佛塔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 白居寺,意为“吉祥轮胜乐大寺”,通常简称为“吉祥轮寺”,汉文“白居寺”即成一藏语简称的音译,创建于15世纪中叶前半期(1418~1436年),英文名为PalchoMonastery。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精美完整的建筑和特殊的宗教价值,以及寺塔内保存相当完好、难以数计的精美壁画和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萨迦、格鲁、噶当等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该寺现有16个扎仓。这使它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寺内的措钦大殿已经有差不多500多年的历史了。经堂的正殿供奉三世佛,它的两侧还有东、西净土殿。因为要兼容花、白、黄三教,因而全寺塑像的风格也不同于别处,此殿表现最为明显。经堂西北有一尊强巴佛的鎏金铜像,高有8米,据说是用14000公斤黄铜铸成的。殿高3层,底下是48根立柱的大经堂,立柱上挂满了年代久远的丝织唐卡佛像。措钦大殿的二层是拉基大殿,全寺最高级别的“拉基会议”就在这里举行。周围还有几间佛殿,觉登殿里的一尊直径3米的立体坛城与东厢殿里的文殊菩萨和十八罗汉塑像,都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在三层,有座叫夏耶拉康的佛殿,殿内的坛城壁画颇有名气,六菱圆形的莲花藻井也属罕见 白居寺壁画也是非常有名的,所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显密二宗、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等等,尤其是在绘画方法上较之西藏其他很多寺庙,独具特色。大殿一层经堂、回廊、吉祥多门塔一层东西净土殿和兜率宫等殿所绘的主要是显密题材的佛传故事、经变故事和佛本生故事。但白居寺壁画表现的主要题材还是密宗,如果你是对藏密佛教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在大殿一层东西法王殿、金刚界殿、三层无量宫殿和吉祥多门塔一至五层佛殿中找找看。背光是白居寺壁画装饰内容中的一大重要特征,由头光和身光两部分组成。白居寺壁画中常见的背光有舟形、龛形和椭圆形、马蹄形几种,特点是造型精细、纹样丰富、讲究对称,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和谐,色彩的运用也很丰富,感觉精美庄重,但又不至显得晦暗。 白居寺中有驰名中外的白居塔。正名叫“菩提塔”。藏语称这座塔为“班廓曲颠”,这流水便是日喀则地区的年楚河。白居寺由热布旦贡桑帕和班禅一世克珠杰于公元1418年首建。 交通 在日喀则乘长途汽车抵达江孜县城,然后步行前往。 地址:日喀则市江孜县城西北约1km处 类型:历史建筑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86-892-8172105 开放时间: 9:00-19:00(随季节略有调整) 门票信息: 门市价:60.0元 白居寺门票60元,十万佛塔照相另收费10元。(带相机进入十万佛塔须另缴费15元,但绝对物超所值,建议不要错过这个拍照良) |
萨迦寺 | 萨迦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日喀则西南130公里处的萨迦县城里,是萨迦派第一座寺院,由萨迦的创始人昆·贡却杰布于公元1073年创建。萨迦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寺中艺术珍品浩瀚,文物价值又极高,因此被人们称为“第二个敦煌”。 萨迦寺分南北两寺,以仲曲河为界,北寺修在北岸苯波山前,始建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北寺规模宏大,为一片重叠逶迤的建筑群,在“文革”中遭到毁灭性破坏。现在只有萨迦南寺尚存。星罗棋布的村舍沿山脚向平原展开,直至与县城连接起来。那些别致的房屋有秩序地排列着,古朴的街巷也很有规矩,这种形制独特的村舍在西藏可并不多见。 萨迦南寺坐落在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仲曲河南岸的平原上,始建于1268年,面积为14700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有两圈城墙,城墙上有垛口,为了利于防守,除修有坚固的寺墙外,还修建了四个城堡和四个角楼,远远望去,对称、壮观。外面还有护城河,城门为“工”字形,整个平面图是大“回”字套着小“回”字,颇有一点战争防御的味道。 城墙的颜色除了紫红色以外,还间有黑、白两色,这是萨迦教派的重要标志。紫红色象征文殊菩萨,黑色象征金刚0神,白色象征观音菩萨。三色成花,因而俗称“花教”,这在藏区现存的古建筑中独具一格。萨迦南寺内珍藏着大量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如封诰、印章、佛像等。萨迦寺的元代壁画总计有上万平方米,以萨迦法王像和曼陀罗最有特色,仅曼陀罗壁画就有130多幅。 交通日喀则地区客运站隔日有去萨迦的班车,27元/人。进萨迦县前有检查站,过了检查站后,沿大路直走,远远可以看见路的左旁有白色建筑物,再走5分钟即到萨迦寺。 用时参考 2小时 门票 50元。 开放时间 9:00-18:00 景点位置 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八思巴路 |
珠峰大本营 | 珠峰大本营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珠峰大本营位于绒布寺南方,由一群帐篷旅馆围成,中间树立一面国旗和一面珠峰保护区旗帜。珠峰大本营主要是提供游客住宿,有卫生间和帐篷邮局,此帐篷邮局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邮局。 珠峰大本营,是为了保护珠峰核心区而设立的一片保护地带,海拔5200米。是观赏拍摄珠峰的最好位置之一,也是登山队从中国这一侧攀登珠峰时的大本营。每年的4-6月是登山季,是珠峰大本营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最能拍摄到珠峰旗云的时候。 珠峰大本营交通不便,汽车只能开到绒布寺旁边的帐篷营地,游人通常包车从日喀则市区或拉萨前往,来回大约需要4天。部分游客会在帐篷营地留宿,价格不贵,但硬件条件比较艰苦。大本营有武警值守,旁边有一块立碑,上面刻着“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海拔5200m”字样,游客多在此合影。此外,还可以在帐篷邮政所买明信片盖邮戳,5元一个,其中有2008年奥运圣火登珠峰的邮戳,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里处于边境地带,出发前需提前办理边防证,部分地段路况较差。 用时参考 4天 交通 一般人都会选择包车前往,来回大概需要四天,而且需要提前办理边境通行证 门票 180元/人+400元/每小车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