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英福公司钱庄旧址 | 英福公司钱庄旧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英福公司钱庄旧址,位于焦作市区新华北街东侧市蔬菜副食品公司一分公司院内,建于1919年,现为二进四合院,现存中厅、后院主楼及左右配楼,面积614平方米,保存尚好。2000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是焦作市市区为数不多保存完整的近现代建筑,是该市近代金融业发展的代表和缩影,同时还是焦作市近代城市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 为加强对英福公司钱庄旧址的保护,2014年以来,焦作市财政局先后下拨经费67万元,对英福公司钱庄旧址进行了维修保护,文物所在的解放区政府对英福公司钱庄旧址的保护高度重视,拨出专款10万元用于对旧址维护。市文物局组织专人深入调查和挖掘文化内涵,广泛收集整理文物资料和民俗文物,恢复文物的原有风貌,在此基础上,将英福公司钱庄旧址开辟为百年焦作展览馆,举办了百年焦作城市发展文化展,展示了焦作市近现代工业、城市发展、教育、金融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使人们体会和感触焦作市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焦作月季公园 | 月季公园位于在焦作市西边,果园路49号。公园内有河南省最大的月季品种资源圃,共拥有五百多种优良月季。 月季公园景点繁多,如月季皇后塑像,双层八角凉亭,九曲桥、翠绿湖,蘑菇亭、长廊、六角亭、水榭等。月季公园是焦作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理想去处。 景点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花园路(月季大酒店对面) |
山阳城遗址 | 山阳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阳城遗址位于焦作是东南待王乡墙南村的北侧。据《后汉书.君国志》载:周文王子蔡叔监殷,食邑于河内,山阳有蔡城,或曰蔡叔邑。《史记》载:秦时,长信侯于山阳之地居之。《三国志》也记有东汉末年,曹丕称帝,贬汉献帝刘协于山阳城,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城墙大部分高出地面,清晰可见。古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缺东南角。北城墙长1850米,破坏严重,有断有续;东城墙长1350米;西城墙长1000米,除自然风化外,保存基本完好;南城墙中间大部分已无痕迹。城墙周长为5000米,有9门(北5门、西2门、东1门、南1门)的痕迹。城墙宽14-35米,残墙高4-6米,为夯筑而成。城墙断面夯土层明显,每层厚10-15厘米,厚薄均匀。城东北有汉献帝的墓冢。在城的西北角发现有汉代的完整瓦当与碎瓦片等遗物,在城南挖掘出用青石板平铺的地面,在城墙上多次拣到过铜镞,在城的附近还发现了被箭射穿成孔的人头骨,在城外马作墓群区曾经出土过刻有山阳铭文的陶器。城内原有法明寺、藏梅寺(佛教称千佛殿),城北的墙北村有石岩寺(下院)等名寺古刹。现寺院的古建筑虽已无存,但还存有千佛石刻造像碑、重修神农庙碑等文物。 从有关文献资料及城墙遗址的夯土层看,山阳城为汉代所筑。建筑雄伟,结构合理,城墙坚固,利于防御,反映了汉代劳动人民夯土建筑的高超技艺,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规模、市区规划等方面的实物例证。 1963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焦作市森林公园百鸟苑 | 焦作市森林公园百鸟苑是以鸟类观赏为主题的特色景点。它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鸟苑之一。这里林青树茂,环境幽雅,薄薄巨网将葱葱林木、假山飞瀑、湖泊溪水融为一体。 地址:焦作建设西路焦作市森林公园 |
缝山针公园 | 缝山针公园在焦作北郊,是焦作人民周末及闲暇之余锻炼身体的好去处,离云台山大概5公里左右。到山顶大概需爬几百节台阶,可俯视下周边风景。 景点位置 河南省焦作解放区塔北路 门票 免费 |
焦作市人民广场 | 焦作市人民广场位于焦作新城区,建筑面积150亩,总投资5700万元。主要由人字广场、天地广场、漫步广场、休闲广场等构成,利用现代西方造园手法,吸收文化传统精髓,构筑宁静祥和、活泼律动的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原则。特别是人字广场更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主题思想。入夜,广场的数控喷泉与整个办公区各建筑物的立体反光照明交相辉映,流光溢彩,使人仿佛置身于灯的海洋,为广大焦作市民营造了一个靓丽清新、五彩斑斓的观光、休闲环境。 在人民广场周围,还有大小不同的绿地广场,以及绿树掩映中的乾坤广场。在乾坤广场,黑白双球阴阳交汇,四周地面镌刻着焦作历史文化名人和太极拳的渊源灯文字,极具浓郁的文化气息。"三羊开泰"雕塑也坐落其中,寓示着古老而年青的焦作面向新的世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朝气蓬勃地走向辉煌的明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焦作市烈士陵园 | 焦作市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焦作市北依巍巍太行,南邻中华母亲河—黄河,地扼晋豫咽喉,山川秀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烈士陵园为原太行军区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烈士陵园,占地23亩。安葬烈士785名,烈士墓560座。 一、烈士陵园历史 1943年9月初,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想太行军区发布命令:在晋冀鲁豫和豫北中间地带的道清铁路沿线开辟建立太行第八军分区。 1945年9月8日焦作第一次解放后,太行第八军分区和专署就拟定了建立太行八分区烈士公墓。同年,改为四分区抗日烈士公墓。1946年元月竣工。在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9月19日焦作被占领,烈士陵园遭到破坏。1948年9月24日焦作第二次解放,政府拨巨款重建烈士陵园。近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先后拨款对烈士陵园进行多次修缮。 二、烈士陵园园内环境 陵园园内含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太行八分区事迹陈列馆、华夏魂碑林、烈士墓区、骨灰堂、烈士墓碑碑廊、烈士英雄事迹浮雕、中华英烈百人石雕像、仿古陵园大门等。 太行四分区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原坐落在焦作老广场内(现东方红广场),1945年修建,1959年因城中心东移至东方红广场,“文革”期间原题词被毁。1992年中共焦作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陵园中心重建,1993年12月26日竣工。碑体上半部呈五棱形,正面镌刻原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刘伯承同志的题词“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其他四面分别为邓小平题词“通过天险,绝路逢生”;-题词“烈士英明万世流芳”;杨秀峰题词“四专区人民复活纪念碑”。 烈士墓碑碑廊:位于烈士纪念碑西侧,原碑廊1964年修建,现碑廊为1993年冬重建,南北长30米,宽4米,占地面积120平方米。碑廊高3米,共陈列烈士墓碑150方。 中华英烈百人石雕像:位于纪念碑东侧,原碑廊1964年修建,现碑廊为1993年冬重建,南北长30米,宽4米,占地120平方米。共雕塑李大钊、瞿秋白、赵一曼等中华英烈雕像。 焦作烈士陵园秉承褒扬先烈、垂范后人的精神。每年清明节、七月一日都要举行大型爱国教育活动。是焦作市爱国教育基地、河南理工大学爱国教育基地,1987年9月焦作烈士陵园被列入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1989年至今被市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单位”、市级“文明单位”,2013年7月被授予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地 址: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烈士街330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焦作居德寺碑 | 焦作居德寺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居德寺碑位于焦作市王褚乡嘉禾屯村,为唐代碑刻。碑高4米,宽1.2米,石龟座,中间有佛像1尊。碑文记述居德寺是"河朔之佳景",反映了唐代佛教的盛行。 1982年11月,公布为焦作市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焦作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