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山南市 >> 浪卡子县 >> 阿扎乡

阿扎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俄·洛登喜饶 (1059~?)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宋嘉祜四年(-第一饶迥阴土猪年,公元1059年),洛登喜饶诞生在吐蕃羊卓地区.  洛登喜饶在孩提时代,便跟在叔父雷必喜饶这位当时著名的译师身后,识字学经。他小小年纪就很有见解,善于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常把一个个大人问得十分尴尬。  宋熙宁八年(1075年),他年满17岁,再也不愿受环境的束缚,不满足于在当地所能取得的知识,产生了离开家乡、扩大视野、到大小勃律(克什米尔)求学的念头。翌年,洛登喜饶终于得到了一次好机会,他与热译师和年译师一起阿里参加当地富豪孜德举办的“火龙年法会”。在这个法会上,他结识了孜德的儿子旺秋登,俩人引为知己。洛登喜饶的学识和为人使旺秋登十分佩服,他爽快地答应做洛登喜饶的施主。法会结束以后,他在旺秋登的资助下,直接自阿里前往求学。  在大小勃律,洛登喜饶先后拜班智达·萨迦那,拔热希多等6人为师,学习梵文及各种经典。他在紧张的学习中,遇到了各种困难,这些他都不在乎,但缺乏学费,使他不得不再次写信向阿里旺秋登求援。热心的旺秋登对这位好学的年轻人再次给予关照,派人送去不少黄金,并希望洛登喜饶翻译教义深奥的佛教逻辑经典——《量庄严论》。洛登喜饶感到十分棘手,但为了不辜负旺秋登的希望,便在学习之余,夜以继日,焚膏继晷,加紧翻译。班智达·噶丹杰波闻听此事,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在翻译技巧等各个方面给予很多帮助。就这样,在导师的帮助下,洛登喜饶终于完成了这部经典的翻译,而且较为完善。就这样,洛登喜饶在大、小勃律度过17年的学译经生涯。  宋绍圣二年(1095年),洛登喜饶返回吐蕾,尽管他学富五明,但仍继续拜师求学,先后从班智达奔查松巴、松底积谛等人学经。以后,他再次离开家乡,赴尼婆罗求学。这期间,他主要学习密宗。这次学习后。他回到吐蕾,开始了翻译事业。  洛登喜饶把从大、小勃律、尼婆罗等地带回的大量梵文经典译成藏文,并对前人译文的纰漏之处作了修订。他翻译的各种-成了吐蕃、南方尼婆罗、朵堆(指西康地区)、朵麦(指安多地区东部)、宗喀(今青海西宁湟水一带)及西夏等地佛门弟子的必读之经,他也成为吐蕃当时译经最多的人之一。洛登喜饶在从事译经的同时,还编写了一些经论注释,著有《道次第广论》和《教次第广论》等。他还前往逻些、桑耶等地讲经,主要讲授以《量决定论》为主的法称著述及其注释,阐述佛教逻辑和认识论,还讲授了“慈氏五论”中观论书及其他论著。洛登喜饶在叔父雷必喜饶逝世后,担任了桑浦寺的堪布。据载,他的弟子聚集如云,多时达23000人。仅协助他讲授《量庄严论》、《量决定论正疏)的就有55人;能阐释《量决定论)的有280人;能讲经论的有1800人;能讲经说法的有2130。其中著名的有向才绷却吉-、卓垅巴·罗追迥乃、琼仁·钦扎、则喜饶跋等四人。由此可见洛登喜饶讲学授经的卓著成效。  宋大观三年(-第二饶迥阴土牛年,公元1109年),洛登喜饶不幸病逝于桑耶附近的旅途中,享年52岁。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基于他在佛学及译经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超过了其叔父俄·大译师·雷必喜饶,后人对他十分敬仰,称之为俄·小译师洛登。  [以上内容由"wenyi_51"分享。]

旦增列单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旦增列单,男,藏族,1991年1月生,共青团员,西藏山南羊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旦增列单,一个质朴的藏民,坚守做人诚实、做事踏实、诚信经营、承担责任的理念,带领员工发展企业生产,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参与脱贫攻坚,为贫困农牧民及困难员工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旦增列单2011年担任西藏山南羊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以来,坚持“以诚取信、以信取胜”的工作理念,把诚实守信作为发展事业的基本原则。公司签订了不计其数的工程承揽合同和工程合作协议,始终做到“守合同、重信用”,从未发生过任何违纪违约和合同纠纷事件。对待员工,无论是公司正式员工还是临时雇佣工,都以市场行情、签订合同为标准,体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兑现福利奖金,从不拖欠一分一毫,从未出现过因拖欠员工工资被投诉、起诉现象,赢得了职工的赞誉和信任。在农民工心中,即使工资略少些,大家都愿意在他的公司上班、打工。公司也因此被评为“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全国乡镇企业质量工作先进单位”。  旦增列单认为,企业发展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须勇于承担肩负的社会责任。旦增列单带领公司积极响应号召,与浪卡子县地域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最差、贫困面积最大、脱贫任务最重的伦布雪乡结成帮扶对子。他深入实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调研,结合实际,投入新建氆氇编织、藏被缝纫加工厂,为贫困农牧民及公司困难员工增收致富发挥重要作用。2011年到2016年间,西藏山南羊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帮助农牧民群众13345人就业,农牧民工现金收入达3.0367亿元,其中贫困人员收入达2.0649亿元,实现了浪卡子籍986户脱贫,其中10%的家庭已达到小康水平。  旦增列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捐款100.25万元资金建立“羊湖子女”教育基金。为农牧民建房、医疗、学费、购买农牧业生产资料等捐款捐物,总资金达616万元。  旦增列单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  [以上内容由"青鸟的天空"分享。]

次仁罗布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次仁罗布 藏族,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1973年6月出生,2003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  6年前,次仁罗布放弃在条件较好的浪卡子县城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乡—普玛江塘乡工作。他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全力动员,多方争取,使游牧民定居、整村扶贫搬迁、农牧民安居等一系列工程在普玛江塘乡顺利实施。如今,全乡221户牧民全部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土木结构新房,彻底告别了上千年的帐篷和草皮房。针对部分牧民“惜杀”、“惜售”的观念,他带领乡、村干部,连续3年一家一户地做思想工作,并亲自到县、地区为牛羊肉找销路,为群众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2011年,全乡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确保边境安宁,他组织党员成立了由30名民兵、25名边境巡逻队员、7个治保小组组成的“边境党员义务联防队”,全面加强边境一线巡逻和监管工作。他还多渠道争取资金改善乡卫生院的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买药难的问题,组织党员干部捐款3万元为困难群众修建住房,个人为农牧民群众捐款捐物3万余元。  次仁罗布同志2008年被评为浪卡子县优秀公务员,2010年被评为浪卡子县优秀党务工作者。  [以上内容由"xiangyang"分享。]

桑顶寺

桑顶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桑顶寺位于浪卡子县浪卡子镇,地处羊卓雍湖畔一东西向山脉的南坡上。寺庙东南方向约200米处即为羊湖,距浪卡子县数公里。坐北朝南,海拔4450米。  桑顶寺始建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由噶举派香巴噶举支派创始人琼波南交后辈传人旬奴珠兴建,为西藏现存的少数香巴噶举寺院之一。  桑顶寺是西藏唯一由女-主持的僧人寺庙。从第一世多杰帕姆-布顿·却烈那杰到现在,共传了十二代-,-为灵童转世制度。  周边景点-  桑顶寺位于羊卓雍错湖西南一座险要陡峭的山顶上,属藏传佛教噶举派香巴噶举支派,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  据《宗教源流镜史》记载,由香巴噶举创始人琼波南觉的四传弟子克尊·旬所建;另一说为15世纪初由博东巴·乔列南杰(1375-1451)所建,为僧尼合住寺院,由西藏唯一的女-多吉帕姆住持,多吉帕姆(意译为“金刚亥母”)女-转世传承,至今已传12世。其中,二世女-为六世班禅罗桑丹贝益西的侄女,十二世女-多吉帕姆德庆曲珍现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该寺18世纪曾有僧尼80名,本世纪初近200人,后不断减少,女-多吉帕姆被认为印度金刚亥母的肉身再现,倍受信徒敬仰,寺内供有历辈多吉帕姆的肉身。寺内主修金刚亥母密法,-印度瑜伽密宗。桑丁寺刚修建时只是个小寺,二世多吉帕姆贡噶桑姆在仁蚌巴、雅桑万户长和羊卓万户长等人的资助下,扩建了桑丁寺。五世多吉帕姆卡居白姆维修和扩建了桑丁寺诸佛堂,并新造了佛像、佛塔等。

普莫雍错

  “普莫”在藏语里意为“小姑娘”,“雍措”意为像碧玉一样的湖泊。普莫雍措是喜马拉雅山脉间的一个咸水湖,传说曾被莲花生大师所加持。   景点介绍  普莫雍错是喜马拉雅山脉间的一个咸水湖,地处浪卡子县羊卓雍错南面,海拔5010米。湖泊为东西走向,面积290.0平方千米,湖岸线长94.0千米,为藏南最高的大湖。湖中东北部有3个石质小岛,湖滨水草较丰茂,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连绵的雪山,置身其中,有人间天堂之美感。  关于普莫雍措还有一段动人的爱情传说:一位仙女受观世音菩萨指示,下凡等待对她有恩的放牧人。仙女苦苦等了半世纪,但放牧人还是没有出现。待她绝望的返回天庭时,突然听见一阵忧伤的歌声,放牧人出现了,仙女便转身返回人间,两人从此过上恩爱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放牧人上山砍柴,突遇大雪被冻死在山上,仙女泣不成声,泪水形成了普莫雍措。后受观世音菩萨点化,放牧人变成了神仙,他们成了神仙伴侣。  地址:山南市浪卡子县普马江塘乡境内  类型: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交通  从拉萨经羊卓雍错往洛扎方向包车前往  

乃钦康桑雪山

  乃钦康桑雪山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位于西藏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海拨7191米,由于高寒,山体顶部尖锥突兀,常年终日白云缭绕,飘撒粒雪,终年累积、压实,形成了厚达20-100米的冰层,冰层受本身重力影响,缓慢移动发育成了多条冰川。  卡若拉冰川就在乃钦康桑雪山下,就在公路边上,雪白的冰川如一副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卡若拉冰川的融水就是雅江上游重要支流年楚河的东部源头。  地址:日喀则市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  类型:雪山冰川  游玩时间:建议10-20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岗布沟冰川与神湖

  岗布瀑布位于浪卡子县岗布沟内,距县城21公里。瀑布高70米、宽30米,俨若擎天大柱、傲视群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现出七色彩虹,蔚为壮观。  瀑布下端是天然湖“卡盯寺米”,也叫岗布错。传说,向岗布错中抛掷信物,湖水便奇迹般地显灵,预示吉凶祸福,还可以看见来世命运。因此,“卡盯寺米”神湖是一面神镜。  

色多鸟岛

  浪卡子鸟岛众多,最出名当属色多鸟岛,位于距工布学乡10公里远的色多村,距县城120公里。岛上有农牧民群众20余户,被誉为“村岛”。每年-四月份后,黑颈鹤、斑头雁、金黄鸭、沙鸥和各种水鸟成千上万在这里忙碌地繁殖后代,因此,人们管这里叫做“贡地”—蛋庄,被视为鸟类繁衍生息的绝妙佳境一一“鸟岛”。  

岗布寺

岗布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从浪卡子县城出发,沿拉亚线前行10公里,然后转入沟谷中,就抵达山清水秀的“岗普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岗普寺”是个尼姑庵,周围有十几个历代僧人、喇嘛修行、念经的修行洞。相传莲花生大师在此地修行整整3年零3个月。  

宁玛寺庙

宁玛寺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扎热寺位于浪卡子县达隆镇香达居委会所在地山腰上。17世纪,由扎热饶那创建(是汤东杰布的传承,竹巴噶举派僧人,浪卡子县格东人)。   景点位置  山南地区浪卡子县  

嘎玛林草原

  嘎玛林草原面积58500亩,位于浪卡子工布学乡与张达乡之间的羊卓雍错旁,是一个天然的大牧场。此地羊壮牛肥,风景宜人,闻名全藏。  在嘎玛林草原、巴纠塘,一群群牛羊、马驴在鲜艳的花丛中悠然安详地蠕动着,将高原牧场装扮得宛若秀丽的山水画。在湖畔的牧民挤奶点,可以尽兴地品尝极具羊卓风味的糌粑油糕、、新鲜的酸奶、手抓羊肉、干酥肉等各种丰富的民间特色食品,还可以亲自体验挤奶、提炼酥油等最古老牧业的生产劳作方式。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宁金康沙峰

  宁金康沙峰地处江孜县和浪卡子县的交界处,海拔丁7191m, 国家级旅游资源。周围耸立着十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1986年4月28日,中国西藏登山队首次登上顶峰。每年4-5月和9-10月是登山的最佳时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马蹄岛

  马蹄岛位于羊湖南端,是羊湖最美处所在。这里不仅湖面开阔,而且周围雪山环绕,相映成趣,间或还有古树点缀,煞是迷人。难怪有人说:“湖之美,美在其雄;羊湖之美,美在其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阿扎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阿扎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