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焦作 >> 沁阳市

沁阳市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介绍: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省级科普基地,它位于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占地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比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古往今来,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唐明皇李隆基、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紫金坛,更有天下一绝的白松岭。15600余株白鹤松姿态万千、风情万种、婀...   地址:河南焦作市沁阳市北部紫陵镇神农山景区  类型:国家公园峡谷森林山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391-5036036;0391-5036466;0391-5036258  开放时间:  7:00-18:00  门票  门票64人民币

沁阳神农坛

沁阳神农坛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介绍:  神农坛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西北25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总面积50.2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因炎帝神农在此播五谷、尝百草而得名,由紫金顶、云阳河、仙神河、黑龙潭、白松岭、临川寺、悬谷山、尧舜路八大景区组成。  神农坛风景区集旷、奥、幽、美于一体,既有北方的粗犷雄健,又有南方的秀丽阴柔,汇集了太行山的精粹,峰峦叠嶂,洞幽林翠,草药繁多,气象万千,猕猴戏峰间,仙境胜蓬莱。神农坛景区是中原古文化的一部分,有仰韶、龙山、夏商文化遗址多处,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诸朝代,浓缩了数千年的中原文明,素有'道教中心,佛教圣地'之美誉,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渗透、峥嵘并茂的风...    河南焦作

朱载堉纪念馆

朱载堉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载堉纪念馆位于沁阳市北寺街薛街一号,为明清时期建造的四合院,原为明郑藩乐府旧址,这里曾是朱载堉居住过的郑藩乐府的一部分,馆内设四个展室,以文、图、物、雕塑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展现朱载堉的家世、生平、学术成就及在国内外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朱载堉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一生研究成果涉及音律学、数学、天文、计量、文学、舞学等多个领域,最伟大的贡献,是在中国律学史上首创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原理。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曾经盛赞我国历史上对人类文化史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其中就有朱载堉,他这样评价:“朱载堉首创的十二平均律,是被后来认定为国际通行的标准调音”。  朱载堉一生刻苦求真,共完成《律学新说》、《算学新说》、《乐律全书》和《醒世词》等20多部立说巨著,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百科全书式的哲人”。在今天,北京中华世纪坛文化环廊中,永久性矗立着40位中华文化名人铜像,就有朱载堉光辉的塑像。  1990年,朱载堉纪念馆在原郑藩乐府旧址上大修后作为馆址对外开放。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以来朱载堉纪念馆被评为国家AA级风景区(点)、省级文明景区(点)、省级德育教育基地、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焦作市巾帼文明岗等称号。  地 址:河南省沁阳市北寺街薛街一号  邮 编:454550  电 话:0391-5637578  传 真:0391-5630678  开放时间:每天8:30-11:30,15:00-17:00,节假日照常开放  公共交通:沁阳市内乘坐1路公交至自治街与怀府路交叉口下,向北步行500米即到。

丹河峡谷景区

  丹河峡谷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北16公里处,距焦作市35公里,总面积76平方公里,共分布着大大小小132个景点,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  丹河峡谷山水风光雄伟壮美,是以“古、幽、秀、奇、素”而著称的天然休闲度假区。丹河蜿蜒曲折贯穿全境,丹河水倾碧吐玉、翠环百折,栲栳山雄奇险峻,登山纵览,整个丹河尽收眼底,周围群山成环拱之势,蔚为壮观。丹河水倾碧吐玉,迤逦屏天,至此或垂钓河畔,或嬉戏水中,抑或乘皮筏顺流漂浮,尽享“从流漂荡,任意东西”的快感。  丹河峡谷人文景观多姿多彩。修建于宋朝时期的宋寨,规模庞大,保存完好,有“中原第一堡”之美誉。丹河峡谷民俗文化色彩浓郁。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到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野味、野菜,还可在农家小院摆棋对弈、品茶赏月,欣赏水磨、斗鸡等特有的民俗风情。“美其丹峡尽诗画,秀哉碧波情横生”是对丹河峡谷的概述,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动物100余种,植物200余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还有柴胡等名贵中药材,素有“太行药库”之称。“仙者四五人,逍遥客兰坊。沐浴丹渊中,照耀日月光”,在古人的诗词意境中,丹河峡谷与您相约如画。  近年来,该景区共投资2000多万元完善了各项服务设施,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发展五处大型水上游乐场,不断开发神仙洞和宋寨,建成60家家庭宾馆、800张床位的九渡、牛笼嘴、杨庄河三个民俗度假村。并以其独具物色的高标准民俗接待服务和远离世嚣的田园生活迎来了大批的游客,也更为厌倦禁锢于水泥城的都市人提供了一个完全放松身心的最佳去处。  丹河峡谷山水有着“豫北小桂林”的美誉,其中野王二老石更是被载入《辞源》之中,为景区内的一大胜景。有“华夏第一洞”之称的神仙洞全长2020米,洞府曲折幽长、高低起伏、洞中有洞,呈九曲十八弯之势,曲折幽长,洞中穹隆相连,给人以一步一重天的不尽美感。  门票:40元/人(儿童身高1.1米以下免票;1.1—1.4米之间购儿童票)  地址:河南焦作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  交通  自驾车:六里桥上京石高速-石家庄南收费站-石(家庄)安(阳)高速-临漳收费站-上安(阳)新(乡)高速-新乡下高速-走获嘉-修武-焦作市-焦王公路-山王庄向北-常平乡。  开放时间  07:00-18:00   

天宁寺三圣塔

天宁寺三圣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院内,该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位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  天宁寺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基座南面一券门上方有青石题额一方,-“中天一柱”四个大字,为怀庆知府张甑题。第一层塔身四面设门,门两边施隐窗,在普柏枋以上设砖砌斗拱承托撩檐枋,以上各层叠涩密檐下均施菱角砖,并砌出腰檐。檐上砌菱角牙子,其上叠涩做出密檐,各层高度由下向上逐层递减,宽度也逐级收敛,使整体外轮廓呈抛物线形。刹顶为一小宝塔,相轮式刹座,上置宝珠。从外观看,三圣塔庞大的基座用青石砌面,给人以稳固刚毅之感。砖造塔身,通体呈土色,拔地而起,雄健于世。铁铸刹顶,又给人以坚不可摧的感觉。木骨大架含而不露,只在心室极处才可窥见。  三圣塔外观仿唐,内部结构似宋。庞大的石造基座内为双环体壁,两壁中间设回廊走道。内环中心为双层心室,塔身一至九层,各层均有心室。各心室下部砌地窖,上棚木楼板,顶部是用砖砌成不同图案的天花藻井。各心室四壁,或开设佛龛,或开设与上下相通的洞门甬道。塔内是竖井式的方形通道,通道两壁有脚窝。通道直至第九层,从九层外部攀沿而上,才可以登上十三层顶,这是取“九霄云外”之意。在采光上也出现了“明三层、暗三层”神秘色彩。以巧妙的气窗风洞和较大的心室组合,使三圣塔产生了良好的聚音效果,三里之外之声在塔内清晰悦耳,所以又称为三绝塔。  与三圣塔遥相呼应的唐《大云寺皇帝圣祚之碑》具体地记载了寺院的兴废创建木楼阁的详细情况,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塔是在唐木楼阁的基础上创建的,后人评价该塔是“砖塔抱木塔,小阁托大塔”。  2001年6月,天宁寺三圣塔作为金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背包客)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军大将、天官副丞相林风翔,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奉天王之命,率兵北伐,准备直捣清廷老巢--北京。大军行至汴梁(开封),由于汴梁早有准备,于是兵分两路,一路,率队东去,一路挥师西来。途经中牟、郑州、荥阳、汜水、巩县至洛河入黄河口处,抢船渡河,驻扎于温县黄河滩柳林中,五月二十六日攻入温县城,接着又进攻怀庆府城。虽经在籍乡宦李棠阶率众拦截,无奈太平军兵强将勇,马步兵连绵数十里,声势浩大,于六月初三将怀庆府城包围,指挥部设在水北关汤帝庙。  怀庆府乃豫西北军事重镇,素称殷实之乡,又盛产火药,太平军志在必得。知府余炳焘、知县裘宝镛闻讯,赶忙修缮城垣,架实火炮,加强城防,城内居民惶惶不安,纷纷逃出城外。为稳定人心,官府将五龙口闸板提起,决广济、利仁等河,河水齐下,将城围住,人心稍定。忽闻大兵骤至,知府余炳焘吓得不敢上城,知县裘宝镛因家眷早已避兵于九道堰,借口出城探察敌情,企图逃跑,被人劝阻未能脱走,才不得不硬着头皮支撑。当时,城内严重缺粮,加之瘟疫流行,死亡甚多。太平军将五龙口闸板上好,并开渠挖河将水导去,随架设云梯,突击工程,破城指日可待。这时,清廷先后派来胜保、托明阿、善禄、凌阿数路援军。面对清军内外夹攻之时,太平军一面分兵拒援兵于数十里外,一面在城外筑木石为台。台高于城墙,名曰木城。大的有两亩左右,小的一亩左右,计泰山庙至东关火神庙4座,南关至周庄4座,东关北头至孤鬼坛左、社稷坛右(今水南关南头)4座,共12座。每座木城环以木板,护以土堆,深沟高垒,既便于攻城,又可凭险御敌。由于城内守兵负隅顽抗,太平军便改变战术,从远处挖地道直达城下,内置火药,以竹竿暗通药线,谓之地雷,先后将城墙炸塌3处,都被守城人及时用砖石、杂物堵复。太平军前后围城57天,因受清兵内外牵制,恐旷日持久,遭敌夹击,遂于农历七月二十八主动撤围,挥师西进攻占济源,经王屋、邵源入山西境内。太平军西去时,为防止清军追击,在营内悬羊于鼓上,羊蹄弹动鼓响,鼓声不绝,待清军次日发觉,太平军已不知去向,怀庆之围始解。  太平军指挥部旧址,古为汤帝庙。始建于元、明、清,历代整修。该座古建筑群,坐北朝南,呈传统的轴对称式布局。原有牌楼、戏楼、山门、石坊、钟鼓楼、孙真殿、火神殿、两配殿、四厢宇、卷棚、汤帝殿、三清大殿等建筑。太平军撤围后,大部分被清军破坏,解放后内设学校,部分建筑改为校舍。现仅存四厢宇、卷棚和汤帝殿。汤帝殿前为卷棚。卷棚前有长方形月台。汤帝殿、卷棚均面阔三间,清代硬山式建筑。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檐下为斗拱,拱眼壁用琉璃脊筒填补,上饰为花卉、人物、故事等,别具一格。大殿为林风祥的卧室,卷棚为林风祥、李开芳、吉文元的议事厅和召开军事会议的场所。

沁阳北大寺

沁阳北大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阳北大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市区自治街中段。创建年代未详,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清代增建并重修。沁阳清真寺,俗称北大寺。  寺院坐西朝东,分男寺、女寺,占地面积约3100平方米。女寺为多座硬山灰瓦顶建筑。男寺规模大,现存大门、过厅、南北讲堂、拜殿等。  主体建筑呈轴对称布局,三进三段,内存明清碑刻通,轴线建筑自前而后体量与高度逐渐增加,分别以孔雀蓝、绿、黄三彩琉璃瓦件饰顶。厦殿设门二道,前置栅栏门,中设棋盘门。过厅为单檐悬山顶,两山半穿斗梁架间饰以壁画。过厅之后为礼拜殿,由客厅、前后两重拜殿及窑殿组成,其建筑间均有泄水牵搭,构成一体,纵深达36米。客厅为卷棚歇山顶。拜殿由两座建筑组成。前殿为单檐歇山顶,后点为单檐悬山顶,五彩重昂斗拱,拱眼壁饰以壁画,殿内梁、檩、柱、枋用材硕大,雕梁画栋,沥粉贴金,富丽堂皇。窑殿(主殿)面阔三件,进深一间,店内三室顶部分砌三个穹窿顶。殿顶为亭塔式与楼阁式相结合,饰以琉璃件十字脊,兽吻达70多个,檐下镶嵌琉璃枋,拱及垂莲柱,色彩缤纷,玲珑多姿,巍巍壮观,为我国伊斯兰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寺内存有明清碑刻九通。  2006年5月,沁阳北大寺作为明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黄花岭景区

  在沁阳市西北部的太行山上,有一个古朴、典雅、美丽的小山村,它的名字叫云台村,海拔1119米,素有“小北顶高,只到云台半山腰”之说。云台村原来有30户100多口人,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让村民搬迁到了山下。现在成为了景区。  黄花岭景区位于沁阳市西北部海拔1116.9米的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北与山西省泽州县接壤,南眺燕山平原,东起丹河,西与济源市交界。保护区内国有林面积达4393公顷,多为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黄花岭景区素有“天然动植物园”和“天然氧吧”之美誉。这里林木苍翠繁茂,现有各类植物1199种,其中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14种,鸟类近200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25种,兽类34种,列入国家保护的5种,其中金钱豹、麝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说,这里曾是山西到河南的交通要道,晋商、怀商经常从这里经过,在村里歇脚。为了让客人进屋就能看见所有的东西和人,这里的房子没有里间外间。这里的房子依山势而建,是用石头垒砌而成,冬暖夏凉,给人一种古朴、典雅、亲切的感觉。走进几座空着的房子,看到这里的房子没有里间外间之分,一进去就一览无余。  地址:河南省沁阳市西北部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沁阳二仙庙

沁阳二仙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辖属景区仙神河景区的二仙庙是道教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二仙奶奶)修道之处,魏华存(公元252——334年),西晋女道士,任城樊(今山东济宁市微山)人.持斋修道多年,曾为天师道祭酒。她广收道教神书秘籍,所著《黄庭经》等书,为道教重要经典。道教界奉其为“紫虚元君”,号“南岳夫人”,后世奉为“上清派开派祖师”,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文赞颂。  魏华存早年修道于今河南省沁阳市的阳洛山。在这一带居住、活动至少达四十二年之久。其主要道果就在这里取得。晚年才移居江南,在南岳衡山飞升。故说:魏华存得道于中原,光大于江南。  多少年来,人们一代一代传诵着二仙奶奶的神话故事,说她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她也乐于助人,有求必应。故在怀川敬奉二仙奶奶的庙宇随处可见,不少家里还有二仙奶奶的神楼和塑像,建庙最早、规模最大为阳洛山东麓的“静应庙”(俗称二仙庙),每逢三月三庙会,怀川人“从朔至望,密密如蚁,层层如织,昼跻于途,夜休盈院。”都要到这里进行祭祀朝拜、上供还愿。  电话:0391-5036016;0391-5036036  地址: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神农山风景区(454592)   

封门村

  封门村,位于河南省焦作沁阳市郊外,从1981年开始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该村居民陆续迁出,至2007年已无人居住。2008年左右,一些户外运动爱好者开始在网络散布该村的一些灵异事件,因此该村又被称为“-”、“封门村”,经河南电视台等单位考察,传说中的一些灵异事件并不存在。  这座位于沁阳与晋城山河镇交界处的无名深山内的一座小村落,至今被众多驴友奉为中国灵异故事的发生地,封门村本名“风门村”,“传说有“封门绝户”之意,即男人娶不得媳妇、女人不生孩子。封门村依山而建,村前有河流经过,村中房屋建筑错落有致,网上最多报道的便是村内一座老屋正中的太师椅,传闻许多灵异现象即发生于此。  用时参考  半天  交通  在沁阳坐车前往西万镇,在西万镇坐车前往榆树坪村,通往封门村的小路就在榆树坪村旁边,从小路步行可到封门村。  景点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西万镇  

古羊肠坂道

古羊肠坂道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羊肠坂道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北25公里处,从海拔630米的山腰盘旋到海拔800多米的山巅,坂道全长900多米,北接山西省晋城市宛城村,南达沁阳常平村,为古京洛要道之咽喉。

焦作陀罗尼经幢

  原在沁阳县城西北20公里北范村兴福寺内,因寺已不存,1975年运至沁阳县博物馆内。经幢用青石雕刻,通高约4.10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   幢座下部为圆覆莲基座,上部为八角形座面,每角雕一兽头,口衔圆环,环垂丝绸结扎的长帛,每角之间用璎赂相连,其上有覆莲两层,下为帷幔。   幢身为八棱形,高1.43米,楷书阴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后有“大唐开元十有八年”纪年,表明了雕刻年代。   幢顶形似塔刹,分七层,分别雕刻释迦牟尼、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伎乐飞天、莲花等,其中七幅会乐飞天雕刻精美,姿态各异,形像逼真,神采飞动。该经幢是唐代的珍贵艺术品。  

沁阳朱载堉墓

沁阳朱载堉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载堉墓位于河南省沁阳县东北18公里张坡村九峰山下,占地86000多平方米,是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朱载堉之墓。  朱载堉(公元1536年~1611年)是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明代杰出的乐律家(有“律圣”之称)、算学家和历学家,字伯勤,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汉族,祖籍安徽省凤阳县,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系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成祖朱棣的第八世孙,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七代孙,郑藩王族嫡世。其父郑恭王朱厚烷能书善文,精通音律乐谱,载堉自幼深受影响,喜欢音乐、数学,聪明过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年仅10岁的载堉就攻读《尚书盘庚》等史书,并封为世子。朱载堉自幼喜欢音律、数学。对古代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他创建了十二平均律。这是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朱载堉的科学贡献是巨大的,他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富有创造性的学者,是明代科学和艺术上的一颗巨星,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朱载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父亲死后没有沿袭父亲的爵位,著述终身,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去世,葬于九峰山下。墓区砌有围墙,南有神道120米。土冢用石围砌,直径7.6米,高2.5米。冢前有百余名家的碑刻题记。冢区两边依墙建书壁,镶嵌着国家领导人、国家著名乐律学家、舞蹈专家、诗人、书法家等近百位名人的题词刻石,构成了50多米长的书壁碑廊。  2001年6月,朱载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阳阿文碑位于沁阳市水南关清真寺内,为用于镶嵌清真寺“米哈拉卜”壁龛的镇寺之宝,镌刻于宋末元初。马自树在实地查看和了解情况后认为:沁阳阿文碑作为回族入主中原的重要历史见证,为研究西域回回的内迁、怀孟一带回族的形成,研究穆斯林的信仰,研究阿拉伯文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艺术和科研价值。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位于沁阳县西北30公里的太行山脉北侧的悬谷山峭壁上。现存三窟六龛,分别雕刻菩萨、佛僧、道士、天王像、金刚-,其中一窟的四壁雕刻造像1251尊,每个都有姓名,雕刻时代,从唐至清历代皆有,唐、宋、明、清的作品特征明显,且有确切铭记。

宋学义故居

宋学义故居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宋学义故居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西北2.5公里的王曲乡北孔村处,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学义故居建于20世纪60年代,坐南面北,两进院落,2001年,被公布为沁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辟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宋学义 (1918~1971)  宋学义(1918一1971年),王曲乡北孔村人,是闻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之~。学义出身贫苦,祖父和父亲常年给地主扛长工、打短工,哥哥整年累月跑老山(太行山)担挑为生。学义从小就当童工,给县城一家面铺蹬大箩,全家老小拼死拼活干。总是维持不了生计。到1937年,共欠40块(银元)0,地主乘机把全家仅有的二亩保命田夺走了。从此,一家人的生活更无着落。学义只好背……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沁阳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覃怀街道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古羊肠坂道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宋学义故居
怀庆街道 大盐店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古羊肠坂道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太行街道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宋学义故居 大盐店 古羊肠坂道
沁园街道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古羊肠坂道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宋学义故居
崇义镇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古羊肠坂道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宋学义故居
西向镇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古羊肠坂道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宋学义故居
西万镇 沁阳田氏宗祠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宋学义故居
柏香镇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古羊肠坂道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宋学义故居
山王庄镇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古羊肠坂道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宋学义故居
紫陵镇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古羊肠坂道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宋学义故居
常平乡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古羊肠坂道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宋学义故居
王召乡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宋学义故居 大盐店
王曲乡 宋学义故居 沁阳神农山 沁阳神农坛 朱载堉纪念馆 丹河峡谷景区 天宁寺三圣塔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沁阳北大寺 黄花岭景区 沁阳二仙庙 封门村 古羊肠坂道 焦作陀罗尼经幢 沁阳朱载堉墓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沁阳市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