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文山州 >> 砚山县

砚山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阿猛会议遗址

阿猛会议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阿猛会议遗址  “阿猛会议”会址位于砚山县东北方,距砚山县城37公里,座落在323国道线旁的阿猛镇中心小学校内。会议遗址房屋是1875年建盖的一间“文武庙”。1993年11月,“阿猛会议”会址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被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向长江以南进军之际,为迎接和配合野战军解放滇、桂、黔,0中央作出关于调整长江以南党的领导机构的批示,决定将0桂、滇边工委和0云南省工委合并,成立0滇、桂、黔边区委员会,统一领导滇桂、黔边区的斗争,并决定林李明作书记,周楠、郑伯克任副书记。1949年5月,0中央华南分局派林李明到昆明向云南省工委传达0中央指示,酝酿成立边区党委有关事宜。同年7月19日,林李明及两工委主要负责人在云南省砚山县阿猛主持召开了0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扩大会议(史称“阿猛会议”),宣布中国0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正式成立,选举了边区委员会常委、执行委员,候补执行委员。将滇桂边纵和云南各地党委所领导的游击队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  这次会议在云南地方党史上是一次高层次的会议,是云南和边区革命斗争的一个里程碑,为解放滇桂黔边区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会址”开馆以来,每年都有各州、县党组织和中小学师生到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每逢建党和建军节都有党员干部到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或进行新党员入党宣誓。每年7月19日近百名老边纵队员便会相约到“会址”举行活动缅怀战友,年接待参观团4000多人。  地址:砚山县东北方  阿猛镇  位于砚山县境东部,西与阿基、者腊两乡毗邻,北和广南县接壤,东与广南县五珠、那洒相邻,南和蚌峨乡相接。下辖5个村民委员会, 72个自然村,91个合作社。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瑶等6种民族,总人口23918人,全镇有耕地23984亩,人均1.05亩。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三七、烤烟、辣椒、花生等,硅矿资源丰富、储量1000万吨,阿猛镇位于国道沿线、…… 详细++

砚山浴仙湖景区

  :浴仙湖位于砚山县城西42公里处,323国道由湖畔经过。由浴仙湖主景区及听湖、阿舍、阿猛、龙所等4个片区组成,总面积109平方公里。游客进人浴仙湖景区,首先抵达珍珠岛,绕过珍珠岛,宽阔的湖面便展现在你眼前。接着,可前往鲤鱼岛,如果恰好是冬季前来,说不定还可以看到成群的红嘴鸥在水面嘻闹戏水、争抢食饵的场面,当然在其它季节,也可看到山鸡、画眉、云雀、杜鹃、喜鹊等数十种鸟类。交通:可乘昆明至砚山、丘北等方向的班车在海子边收费站下车,湖就在公路南边,有旅游码头可乘摩托快艇游览浴仙湖,一次可以乘15人。还可以在砚山乘到平远街的中巴车。   门票  10元  景点位置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砚山县城西42公里  

稼依烈士宫

稼依烈士宫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稼依烈士宫  稼依烈士宫,位于稼依镇(县二中)内,建于1951年,占地10912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116团指战员,转战千里,奉命对玉溪、红河、文山等地区的反动武装进行围剿,1950年—1951年,先后肃清了这些地区的匪患,有236名指战员光荣牺牲。该团为悼念牺牲的战友,让后人永远追念先烈的丰功伟绩,经请示上级批准,与地方协商,用稼依原开文垦殖局碾房作烈士宫。立高2.1米、宽1.1米的青石碑1块,碑上刻有简介及在上述地区战斗中牺牲的236位烈士的名字。  1960年砚山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修缮,增建3幢平瓦房,正面3幢为纪念大厅,厅内正中立有纪念碑,纪念厅内陈放着烈士的遗物,纪念厅两侧各有1幢规格相同的平房,为陈列室。  1999年,稼依烈士宫被砚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县人民政府拨款对正厅进行了修缮。  地址:砚山县稼依镇(县二中)内

听湖风景区

  听湖距县城中心的东北面3.6公里,库容量1758万立方米。水库中孤立的五座小岛,各具特色。以双峰岛为中心,将长4900米的库区一分为二;双峰岛长500米,宽250米,岛的东面,因地形的变化而酷似上只巨大的山鹰扑向水面,故寓意为“雄鹰击水”。湖西岸有一座长700米的小岛,伸人水中的顶部宽250米,临近岸边的部分则只有50米,形似由西北方白龙山上下来吸水的巨蟒,形态逼真,称为“蟒蛇吸水”。湖中围绕着双峰岛与蛇头岛之间,分东、西、北三方均匀地座落于湖中三座形状大小相同的小岛,象三只浮在水面的乌龟与在吸水的巨蟒戏斗,可为“龟蛇戏水”。      地址:云南省文山砚山县东北面3.6公里

鲁都克天主教堂

  鲁都克天主教堂位于云南砚山县西部约130公里处的,海拔2200米,气候寒冷。属苗、彝族杂居区。始建于1908年,是一座石木结构的四合院,具有法国式建筑特点,同时也是文山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观层次丰富。  云南这些最美教堂,隐在深山藏于街巷  据当地知情老人介绍,该钟楼原置的钟重90斤,钟声可传出三里之外,钟楼后面直通第二部分的“圣教经课堂”,课堂面积为42平方米,是当时神父传教的场所,现在当地信徒也经常在此礼拜。

普者黑风景名胜区(普者黑村)

普者黑风景名胜区(普者黑村)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拍摄地,景色有小桂林之称  普者黑风景区位于云南省丘北县,景区由普者黑区、锦屏片区、温酗片区、冲头片区、平寨片区五个片区组成,56个景点,有孤峰312座,大溶洞83个,天然湖泊54个,河流15条,地下暗河总长达120公里。普者黑中心景区内有旅游水面2万余亩,11平方公里,是一处喀斯特湖泊群、溶洞群、孤峰群以及民族风情的风景名胜游览区。由于2013年湖南卫视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曾在此取景,而被众人熟知。  丘北普者黑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9年由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4A级旅游景区。风景区内的一座座散落的孤峰间,延绵环绕着40里水路、万亩野生荷花、一望无际的桃园和世界最大的岩溶湿地,被誉为“世间罕见、中国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区内更可领略到壮、彝、苗、瑶等古朴多姿的少数民族风情。由普者黑(县城东11公里处)、温浏(县城西56公里处)和冲头(县城西80公里处)三个片区及革雷(县城东53公里处)、歹马(县城北70余公里处)两条瀑布组成,总面积983.7平方公里。以喀斯特湖群、洞群、峰群以及峡谷景观为主,古崖画、革命纪念地、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相辅助,可供国内外游客观光、游憩、休养、度假、攀岩、漂流、水上娱乐及科学考察,是多功能、大容量的风景名胜区。  54个湖泊形成21公里的水上旅游线,沿途可观赏300余座孤峰、5000亩荷花湖、83个溶洞。壮族的祭龙节,彝族的抹花脸、火把节、摔跤节,苗族的采花山等民族节庆风情浓郁。  另外变幻无穷的冲头云海、垂直落差500米全长9公里的清水江大峡谷、三千年前古代鸟氏民族先民绘制的“鸟图腾”岩画、全国仅有的古石油田地质奇观等,无一不令人心弛神往。  普者黑现在分为核心景区(旧景区)和外围景区(新景区)两大片区,核心景区是常规游览地,能看到溶洞、万亩荷花以及普者黑典型的山水田园风光,普者黑村及仙人洞村等少数民族村落也在这里。外围包括天鹅湖、湿地等等,一般游客主要游玩的是核心景区。  来到普者黑,一是看洞,一是游湖。可以直接购买核心景区联票,坐上彝家世代相传的独木舟,泛舟在清澈得看得到湖底水草的湖面上,将湖光山色和奇洞怪石一并游览。如果不愿坐船,也可以坐小马车或者电瓶车直接到各个溶洞门口购买单个洞窟的门票。  喀斯特溶洞无疑是普者黑最大的看点,目前开放的有月亮洞、火把洞、观音洞和仙人洞,洞内不仅有形形色色的钟乳石,还有不少的神话传说。火把洞和月亮洞是连通的,通常步行进入,乘船而出。观音洞已经成为寺庙性质的景点,烧香、捐款之类的,建议看看就好。这三个洞是在一起的,可以一并游玩,仙人洞则较远,在仙人洞村附近,洞内还保留有古人生活的遗迹,需乘船入洞后上岸步行参观。  6至9月是普者黑旅游的黄金季节,此时正值荷花盛放,一定要乘船体验一下打水仗的乐趣。然而旅游淡季,则可以带上相机游走在田园、村寨之间,拍拍原汁原味的山水田园风光,或者拍一张文艺范儿的照片留念。另外,由于普者黑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不高,很容易攀登,其中金锁山(仙人洞村口)和青龙山(普者黑村西约600米)是摄影爱好者拍日出日落,以及普者黑田园风光的绝佳地点,站在山顶上,普者黑的风光可尽收眼底。  普者黑景区有普者黑村和仙人洞村两个村子,都有宾馆和农家乐可以解决吃住。仙人洞村离景区大门比较近,大约只有1公里,步行前往即可。而普者黑村离景区大门约3公里,可以乘小马车前往景区大门,每天晚上村里的角斗城有篝火晚会可参加。比较推荐住在仙人洞村,乘游船进湖时,在普者黑村吃饭。  丘北县距昆明(经腻脚)286公里。昆明各汽车站均有班车前往。  地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城西约13公里处  类型:湖泊民俗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信息:  进入村子免费,往返游船+月亮洞+仙人洞+火把洞+观音洞联票200元/人,大中学生、老人、伤残军人凭证购买优惠票170/人,单独游玩溶洞:观音洞15元,月亮洞、火把洞20元,仙人洞20元(洞内的船费包含在门票内)  普者黑景区天鹅湖成人票80元  普者黑成人票联票200元/人  交通  【外部交通】  1、客运班车  昆明-丘北-普者黑:昆明东部汽车站乘昆明-丘北的班车,全程约300公里,发车时间及票价为9:00(137元)、10:00(114元)、11:00(114元)、12:30(137元)、14:00(114元)、20:10(138元)、20:30(138元),最后两班车为卧铺,其它车次为座位;丘北县城至普者黑景区有13公里,也可在乘坐丘北客运站发往普者黑的公交车,每天8:00-17:30,半小时到一小时一班,车费2元  2、飞机  可以坐飞机到文山普者黑机场,这个机场在砚山县,距景区还有80多公里,需要乘文山-丘北的过路车(7:00-18:00,10分钟一班,车费31元)至丘北县后,再转乘巴士到普者黑景区。比较麻烦,不推荐。也可从机场直接打车到普者黑,费用100-200元  【景区内交通】  1、乘船  普者黑核心景区游船路线为景区大门至溶洞景区然后原路返回,有船夫驾驶。每艘船可乘3-5人,需3-5小时。需要注意的是,游船票均包含在景区联票内,不可单独购买  2、电瓶车、马车  电瓶车和马车根据路程收费,前往溶洞电瓶车费用约15元/人,马车费用约5-10元普者黑风景名胜区

坝美村

坝美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坝美村位于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属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绿的群山环抱,境内一年四季流淌着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清澈小河。这个村寨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进出村都需乘船经过幽深、昏暗的水洞。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来到坝美,靠潺潺的溪水指路,溯流而上,就会看到一个状若巨笔的石山(坝美村的入口)。只见这座“石笔山”的腹部开了一个巨大的石洞,洞上倒悬着无数如笋的石柱,成群的燕子正在四周翻飞盘旋,溪水便从这里流出并形成飞瀑。聆听着瀑布发出的轰鸣声,坐上晃晃悠悠的猪槽船,不一会儿就可来到洞中。突然之间,洞外嘈杂的人声、水流声会完全消失,只剩下燕子发出时有时无的呢喃声。当黑暗把人和猪槽船完全吞没时,你会产生进入“时光隧道”的感觉:一个现代、嘈杂的外部世界消失了,一个古老、神奇的小村在等待着你。  在昏暗的水洞中沐浴了二十多分钟的凉风后,一束光出现了,接着便可看到洞口吱呀作响的水车、壮族少女婀娜的身姿,船到岸了。拾级而上,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淡蓝色的驮娘江在不远处向你招手,碧绿的田野间农人正辛勤地劳作,翠竹、桃林深处掩映着古朴的村舍。  坝美村是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600余名村民的壮族村寨,居民为土著壮族的沙支系。这里民风纯朴,村民待人坦诚、友善。到这里旅游,都会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一路上都有老年、青年村民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入村民家中后,当地人拿出了最好的腌肉、时鲜的蔬菜和壮族的八宝饭——五彩花糯饭来招待游客。  在坝美,有一个关于驮娘江名字来源的故事:古时,这一带频频发生战争,一对苦命的母子为躲避战乱而四处逃荒。孝顺的儿子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他还是用瘦弱的双肩扛着一对箩筐,一头装上0亲,一头装着家什,来到了坝美村附近。随着道路消失,一条混浊、湍急的河流横亘在面前,母亲说:“儿呀,你的孝心已尽到了,别再管我,你一人过河吧!”说完,就要纵身跳入河中,儿子就是不肯,一定要背上母亲过河。这时,河中央传来甜美的歌声:“江水绿,江水青/小小儿郎尽显孝心/驮上0过江来……”一位美丽的壮族姑娘驾着猪槽船来到了他们面前……当母子顺利过河并到达世外桃源后,这条河也变清变浅了,成了现在的驮娘江。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但它却在村民中广为流传,因为故事中传达出的尊老敬老、扶助弱者的精神备受当地人推崇。  坝美不仅民族风情独特,风光也特别美丽。驮娘江在坝美村中央冲击出一个三角形河滩后,就分成两条河向东流去,一条河叫“男河”,一条叫“女河”。在炎热的夏季,这两条河便成了男、女洗浴的地方。在茂密的竹林里换下汗渍斑斑的衣服,纵身跳入清凉的河水中,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如果你不想游泳,可在河边观村民捕鱼,当地人捕鱼时喜欢筑起“鱼坝”,再四处撒网,等水中的鱼儿醒过神时已进了人们的鱼兜。另外,到村民家中观看当地人用古老的纺车纺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怎么样,有空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散散心,到坝美村走一走吧。  行知提示:  1、交通:昆明到广南480公里,在昆明汽车南站每日有到广南的汽车,行程8小时,当晚住广南。第二天从广南乘坐到坝美。  2、民俗活动:祭龙、围鱼、泼水节、对歌、耍狮子、踢叶子球、演练古兵器。  3、时间安排:到坝美主要是体验这里特殊的民俗风情和居住环境,所以需要在这里多呆些时间,不能走马观花,以2-3日为宜。  地址:文山市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  类型:山民俗村  游玩时间:建议1天  开放时间:  7:00-18:00  门票  联票85元(含进出坝美的船票以及坝美村内的马车、船票费用)  温馨提醒  1、自驾的话车可以停在景区入口售票处傍边停车场,20元。  2、行程方式一般是:售票处坐马车-坐船-进村徒步-坐船-坐马车-坐船到景区出口  3、景区出口到景区入口有17公里的距离,可以坐摩托车15元人或拼车10元人到景区入口。  

君龙湖水利风景区

君龙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君龙湖水利风景区位于西南边陲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文山市西北部,北上昆明320公里,东至南宁675公里,西至蒙自128公里,南下越南河内460公里,离文山普者黑机场仅30公里,13公里处的文山市有公路通抵景区,交通便利。  景区流域属滇东南岩溶山区,区内山峦起伏,河谷沟壑纵横。气候属滇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干湿季分明,四季气候差别不大,多年平均气温为17.9℃。素有“冬比春城昆明暖,夏比春城昆明凉”的赞誉。景区远离城市喧嚣,环境幽静,空气自然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假日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君龙湖原名暮底河水库,这一变更来自一个民间传说。文山坝子周边,有九个龙潭环列,九龙汇于文山,惠及众生和万物。但是因为它们之间互不统属,各行其是,经常使气斗法,导致历史上文山坝子洪灾不断。上个世纪末,文山州市政府决定兴建暮底河水库。2006年水库建成后截住了龙潭和上游来水,形成一个从空中俯瞰形似巨龙的湖泊,不仅化解了湖底龙潭气焰,使曾经桀傲不驯的巨龙变成安分守己、温文尔雅的龙之君子,使文山坝子洪不涝、枯有水,欣欣向荣。因此,这条巨龙当之无愧地被推为群龙之君,君龙湖由此而得名。  君龙湖风景区以暮底河水库为主,向上游辐射至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游延伸至13公里处文山市中心。工程于2002年1月开工建设, 2009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是云南省“润滇工程”标志性项目之一。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30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36亿立方米,总库容5785万立方米,坝后电站装机5000千瓦,总投约2.1亿元,运行管理均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控制。工程的建成,解决了城乡饮水安全,满足了文山城市发展用水,增加了下游14级梯级电站出力,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防洪和抗旱能力。  工程荣获了多个奖项,其中2010年获得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2011年工程管理单位荣获国家级水管达标单位称号,是建国以来云南省首次获得这两项殊荣的水利工程。2012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景区主要景点有百兽听禅、聚鱼湾、桃花岭、叠玉堆、鸳鸯湾、天鹅汲水、五老问渡、药王谷、云飞渡、天狗望月、君龙峡、涌涎豁等。沿湖岸开辟了穿越居住在湖岸周边壮、苗、彝、傣少数民族村寨的徒步和山地自行车林间小道。  景区设置了游客接待中心、观景台,新建了休闲娱乐度假区,内设住宿,会议中心,餐厅,网球场,蓝球场,游泳馆,高尔夫训练场、植物观赏园等。在大坝下游规划并准备扩建的大自然地热谷旅游项目,离文山行政中心仅7公里,占地面积586亩,总投资7个亿,主要建设内容有:五星级民族会议中心、容纳400人的大会议厅及餐厅,配套若干培训教室和100个住宿房间、SPA休闲中心、民族文化创作中心、双会所、特色民居若干套等。  湖泊下游不到1公里处有一温泉,泉水自沙洲深处汨汨冒出,水温35度,热泉如丝如玉,清澈透明。室内及露天泳池,可供近千人同时洗浴,是节假日人们休闲放松和孩子们嬉水的天堂;与此毗连的盘龙峡,长约10公里,是奇异喀斯特地貌河谷,深峡长流,奇峰异壁,上段急流深潭,绿树悬崖,下段散布幽村小寨,宛如世外仙景,是河道漂流,攀岩探险,休闲垂钓的好去处;横跨峡谷的天生桥溶洞,洞上有昆明至文山的公路通过,为进入文山的咽喉要道,古题“金汤锁钥”。洞分三层,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盘龙河奔腾穿洞而过,洞中奇岩怪石绚丽多姿,石笋、石钟乳、石慢、石柱、石花形态万千,拟人似物,洞口宽敞,朝阳直射,一巨大岩柱拔地而起,酷似人形,有“望江女郎”的神话传说。  离景区10分钟车程有全国闻名的“三七之乡”――文山市区,又称水乡桥城。河堤垂柳依依,河上36座造型各异的大小桥梁;拾级999台阶可登上东山文笔塔,一揽文山城全景;或登上西山数十米高石崖之上的佛教胜地――三元洞敬香祈愿,三个溶洞相连成排,造型独特,自然天成。  还可到文山城中大街小巷寻觅文山独特的风味饮食,有三七鸡、酸汤鸡,野山菌全席,地摊脆皮狗肉,连皮牛肉,还有文山风味米线,椒盐饼,荞酥,凉品,油焖糯米饭、串串烧烤,壮家火烧骡子干巴等数不尽的美味,在享受美味的过程中还伴有壮苗姑娘充满热情、乐趣的敬酒歌,可以让您一天三个样,样样不同味,不醉不罢休。  傍晚,分布城区内的七花广场、休闲广场、双桥花园、盘龙体育馆等民族文化广场有丰富的民族健身舞蹈。每晚来自周边村寨自发聚集的少数民族,衣着绚丽多彩,弹动着三弦,哼唱着山歌,男男女女手勾手欢快地跳舞,你可以随意忘情地加入其中。每逢农历正月初三开始,历时5天的苗族“踩花山”节,更是文山苗族的盛大节日,也就是苗族姑娘、小伙通过对山歌来相亲,谈情说爱的节日。花山场上还有斗牛、赛马、爬花杆、跳芦笙舞、吹各种民族器等活动,热闹非凡,直至深夜。  不久的将来,君龙湖水利风景区即将出现一个集山地观光、水上娱乐、温泉疗养、民族风情旅游、登山攀岩、休闲度假、会务接待、商务接洽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盛地。景区的综合效益将因此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边际效益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文山城的城市功能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壮乡苗岭将会因此更加生色更加迷人。  

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

  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  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是按照0云南省委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旅游大省的战略部署由省委宣传部,省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投资建设的我省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示范村,其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培育民族文化支柱产业,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基地和窗口。  仙人洞村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聚居地,全村173户800余人。他们约在400年前从石林逃婚来到这里,受社会、交通、经济、文化的影响,如今尚保留有古老的民族服饰、婚礼、性崇拜、毕魔祭祀等。普者黑没有开辟为旅游区之前,仙人洞村的人日子有一半也是在水上度过的。清晨大雾朦胧的时候,村民们就划船到湖中,或打水草喂猪,或撒网捕鱼。弄得全村的人个个像当初洪湖赤卫队队员似的,水性极好。村边打鱼的人多了,仙人洞村的一些打鱼人会把船划出20公里以外,打上几天渔才归家。只有栽秧和收割等农忙时节,村外湖面上的船只才会减少。他们靠打渔为生,农村经济产业单一,人均年收入仅280余元。近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数达700余人,人均收入达3000余元,成为州、县文明村。游客进入彝族文化生态村,可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石崇拜文化、民族风情、民族食品、民族住房、民族祭祀、民族体育、民族工艺品等。彝寨人民欢迎您,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  仙人洞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背靠青山,前临绿水。仙人湖环绕在村边,万顷碧波,绿如翡翠,倒映着峻秀的孤峰和古朴的民居。湖里鱼虾肥美,水草随波摆动。仲夏时节,千亩野生巨荷竞相开放,白色的荷花处子般圣洁。微风吹来,村里弥漫着阵阵荷香。湖边是万亩田畴,泛动着墨绿的浪花。  这里的民居都是土基墙、青瓦的木头房,每间有三隔,二楼用木板搭成。每户人家的耳房都是一间凌空而架的小0,那就是“花房”。  原来,撒尼人的姑娘成年以后,就要到花房上去住。到了花房里,就表示具有了爱情的权利。夜幕降临,阿乃(姑娘)爬上花房,梳妆打扮之后,等待心上人阿黑(小伙子)哥的到来。阿黑用歌声叩响花之屋,约心爱的阿乃到凤尾竹下把爱的话儿畅谈。  阿黑:“妹,我家屋檐矮,你进去不得呢!”  阿乃:“哥,屋矮燕子飞,我正好在屋檐下砌窝呢!”  阿黑:“妹,我生得丑,人家要说你鲜花插在牛粪上呢!”  阿乃又说:“哥,我们是歪锅配歪灶,天生的一对呢!”  两人一听就互相捏着对方的鼻子哈哈大笑,脸与脸相对,眼与眼相望,望着望着就各自从心底流出一团火来,从手上传递,从眼里喷出,消融对方。之后就开始亲热,开始呢喃私语。说阿黑是扭扭溜溜的傻疙瘩,阿乃是嫩嫩灵灵的树丫丫;说阿黑捏粑粑想摘花,阿乃洗衣心赶鸭。窃窃私语中,各自的心沸了,开水煮过似的,粘粘稠稠的,扯不开揉不碎,成了一团糯米粑粑。  这就是撒尼人真正的生活!他们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插秧,打鱼,捞虾,采莲,悠闲自得。  由于到处都是水,村民下田都是划着柳叶形的小船去。清晨,男人划着船去湖里支鱼笼、撒网,女人则在家里织布、做饭。午后,人们就到湖里游泳、戏水、打水架。男女青年还划着小船,躲到荷丛中去对歌。夕阳西下的时候,男人们便去收网。为了能捕获更多的鱼,他们手里挥舞着一根长竹杆在网附近狠命打水,称为“撵鱼”。余晖中,小船儿自由漂荡,黝黑的撒尼汉子,-着古铜色的上身,挥舞竹杆“嘭——嘭——嘭——”,打得清亮的水花高高溅起,这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图腾柱简介:图腾属原始部落的标志或徽号,也是先民信仰的旗帜,安全的保护神,行为的预言者,社会秩序的基石,物质的赐予者。各民族对图腾怀有敬仰的心理,并有特殊的祭祀仪式。  建立在仙人村的开山猛将图腾柱全高7米,直径0.64  米,选用优质的白海棠石雕凿而成。开山猛将是彝族地区镇妖凶神之一,他专门砍杀、吞食邪魔,为人们追回失去的魂魄,相传开山身高一丈二尺,头上长着一对红色尖角,一顿饭能吃一头牛,行走时地动山摇,他虽然相貌凶恶,却一贯扶弱惩强,曾为百姓扫除三头八臂的妖怪。在塑造开山时,采取大胆夸张的手法,以直立的角和狰狞的撩牙突出其威猛,以炯炯如神的眼睛和烈焰般的眉毛刻划其嫉恶如仇的性格。开山造形怪诞,神采生动,线条奔放,充满力度,人们无不被其浪漫诡异的形象和咄咄逼人的气势所震撼。图腾柱下的歌舞广场,是人们晚间点燃火把寻乐的地方。那是世代相传的舞蹈,表现的是打鱼、耕作和情爱的场景,粗犷的嗓音,舒展的舞姿,把人带入原始与自然之中,歌舞的男女,有的已不算年轻。他们就像劳作,多少年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却总是沉迷其中,尤其是表现男女相恋的情节,不断回味,就会更多一些珍惜和动力。  电话:0876—4610683  地址:丘北县普者黑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

富宁驮娘江景区

富宁驮娘江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驮娘江位于云南省富宁县323国道线剥隘镇境内,发源于广南县,西汉至南北朝时称文象水。因流经广南西洋街,从明、清时起称西洋江。西洋江自广西田林县流入剥隘北境后称驮娘江,驮娘江流至剥隘与谷拉河汇流后为右江,曲转东向流入广西百色市,是珠江源头水系之一。   驮娘江江面宽阔,江水清澈,两岸古树翠碧参天,水中矗石,石中水绕,峰峦叠翠,倒映江中。壮家村落临水倚岸,风车提水,水磨舂米,在旖旎起伏的竹林中,如出没烟波的晚唱渔舟。江面上撑篙的打鱼汉子,捣衣的村姑渔歌互答,构成了浓郁的壮乡风情。     由古镇剥隘沿江上溯42公里至百洋办事处那马村广西田林县周马屯上游的交界处,是奇峰相峙的驮娘峡谷,峡谷两侧怪石嶙峋,尖削陡峭,刀劈斧凿,天如一线。峡谷全长2.5公里,水深莫测,时而缓流无声,时而涛声隆隆,崖间古藤捞月,飞瀑流泉;林中猿声山鸟交错时鸣,堪称天下奇景,是旅游者观光探险的好去处,驮娘江水产十分丰富,人们在旅游观光之余,还可享用各种美味鲜鱼。富宁驮娘江景区 富宁驮娘江景区

广南八宝景区

广南八宝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广南八宝景区于滇东南广南县境内,距文山160公里。以峰丛、峰林、岩溶瀑布景观为主,由八宝、河野、汤纳溶洞、三腊瀑布4个片区组成,总面积68平方公里。溶峰一般高50-100米,呈尖锥状,盆地中心还发育少量孤峰,高度小于50米。八宝有大小河流25条,八宝河从河美湖出水,由南向北缓缓流过,河水清澈透明。特别是从河也乘船至八甲一段,长6.5公里,山水相依、村寨农舍,有“小桂林”之称。木美是古老的彝族村寨,这里的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日跳弦子、唱山歌,热闹非凡,村内里保留至今的两面铜鼓是稀世珍宝。交通:可乘昆明开往南宁、百色方向的客车在八宝镇下。   地址:文山州广南县八宝镇  类型:山瀑布河流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40.0元  三腊瀑布门票20元,漂流价格约为100-150元  交通  广南县城乘坐去八宝镇的班车,1.5小时即到。    八宝镇  在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地方,这里风景秀丽、交通便利,人民纯朴、勤劳,物产丰富,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世代和睦相处,这就是广南县八宝镇,八宝距州府文山200公里,距县城80公里,国土面积609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委员会,248个自然村、27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蒙古、仡佬等九个民族。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 详细++

文山西华公园

文山西华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介绍:西华公园位于文山县开化镇西华山,于1931年被辟为公园,后经过扩建,增建了险峰、翠峰、伴月等亭阁,并建有“九龙”大型石雕。园内植有紫薇、秋桂、木兰等36种名贵树木,石壁上刻有虎豹等36种动物图像,石阶也全部修成36级一台,共6台216级,与文山县216个村寨数目相吻合,可以称得上是独具匠心,妙趣横生。   地址: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开化镇西华山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6.0元

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滇东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文山县和西畴县境内,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3′~104°10′、104°41′~104°52′,北纬23°16′~23°25′、23°21′~23°24′。保护区总面积344406hm2,核心区总面积为10304.62hm2,缓冲区面积7793.48hm2,实验区面积8768.90hm2。  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华盖木、长蕊木兰等多种木兰科植物,及其生态环境,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目的。  历史沿革  1958年8月,经云南省林业厅批准建立文山县老君山和西畴县坪寨两个国营林场;  1980年6月5日,文山州革命委员会批准合并建立州级保护区;  1986年3月,批建小桥沟省级保护区;  1997年,批建老君山省级保护区;  2000年7月,扩建合并为“云南文山自然保护区”;  2003年6月,将原西畴县小桥沟保护区和文山老君山保护区合并,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政区隶属于西畴县和文山县。

八布乡风景

  八布乡风景  八布乡位于县境中部,东和东南与越南牡丹(今安明)、官坝县接壤,西与下金厂乡相连,北与六河乡毗邻,东与杨万接界。明未清初属牛羊土司。  雍正年间,为防止越南入侵,清政府在者襄(今者勒)、洒扫(今者阴山)、扣览、龙团(今铜厂对面)、扣芒、达干、奎布等处役卡,派兵驻防,属开化府东安里管辖。清咸丰年间,八布只有一条通往越南的通道,居住着8户傣族(摆夷),无街道设置。因八布很窄,即八步就可以过河,故称八步河,后改称"八布河"。同治元年(1862年)闹红、白旗,这8户傣族-迁往越南,八布变为一片荒凉。到了清末,汉族商人班、黄、王三姓到此经商定居,渐渐赶起街来。光绪二十四年(1896年)在攀枝花对汛及原东安里的南油半个甲、蝴蝶半个甲编为第五区,辖庆云、岭南、杨万等3个乡。  民国19年(1930年)撤消团保局,地方行政事务隶属对汛。民国29年(1940年)废区扩乡,一切权力归攀汛。民国37年(1948年)11月解放攀枝花对汛,改对汛署为区人民民主政府筹办处,区址迁至龙龙。1950年5月改为麻栗坡市第二区,辖龙龙、铜厂、转保等3个乡。1954年秋,区人民政府迁至八布街,改攀枝花区为八布区,辖那灯、荒田、南青、大火地、云岭、和平、江东、杨万、长田、那都、董定、六河、偏乎、云盘山等14个乡。  1958年10月,将八布区划分为八布、六河、杨万等3个公社,隶属西畴县,将原来的小乡改为管理区。八布公社辖那灯、荒田、南青、大火地、云岭、和平、江东等7个管辖区。  1960年八布、六河、杨万等3个公社又合并为八布区,原大公社改为中公社,董定、营盘山划给铁厂区,西畴县的听曼、羊皮寨、东油划给八布区。  1965年成立金厂区,又划出云岭、大火地给金厂区。1970年改区为公社,改小公社为大队,恢复八布、杨万、六河等3个公社。八布公社辖南青、荒田、和平、那灯、江东、羊皮寨、龙龙、东油等8个大队。1983年10月撤公社建区,将原大队改为乡建置。  1988年3月撤区建乡,将原小乡改为村公所。全乡总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488亩。乡政府驻地海拔480米,距县城60公里,属亚热带地区,主产水稻、玉米、花生、豆类、薯类、油茶、油桐、咖啡、茶叶、荔枝、柑桔、黄果、香蕉、菠萝等。据1996年自然村统计,农户中汉族1129户5340人,壮族1360户6277人,苗族1468户6851人,瑶族155户897人。现辖8个村公所,131个自然村。

南疆烈士陵园

南疆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南疆烈士陵园  南疆烈士陵园始建于1984年,1986年清明节主体工程竣工,人民向烈士进行凭吊。  1986年清明、4月10日,先后有120个单位的干部职工,学校师生、烈士家属及人民群众共1.6956万人进入陵园对烈士进行凭吊,其中:有来自河南、河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的烈士家属452人;有来自文山州内各县党政领导、机关干部职工、烈士家属、学校师生、人民群众5485人;有西畴境内机关、事业、企业、人民团体、人民群众6296人。共敬献花圈82个,盆花58  盆,献小花800  。余朵,种树52  株。在凭吊0现不少感人事迹:西畴县一小一位年仅12岁的女少先队员,用5个5分的硬币插入一等功臣、战斗英雄马平的墓土,她说:“马平叔叔,你为保卫祖国献出年青的生命,我决心学习你无私无畏的精神,鞭策我学习好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本领,完成你想做又未做完的事业。”  县委宣传部牵丸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民政局领导共同组织县直机关44个共青团支部的团员共200余人,到烈士陵园凭吊,给烈士墓添土、种树,集体向烈士宣誓:“我们一定继承你们的遗志,学好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本领,把祖国建设好。”  此后,每年清明节期间,陵园都接待来自县外、省外的烈士家属和机关、  人民团体扫墓团。乡(镇)组织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每年由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牵头,组织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人民团体、学校师生、人民群众向烈士扫墓,从未间断。  1992年4月3日,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师生、人民群众共9407人,敬献花圈70个。接待烈士家属8户25人,扫墓团个110人。组织烈士家属和扫墓团赴个旧、金平、河口、马关、麻栗坡等烈士陵园祭扫烈士的活动。  1995年组织2250人扫墓,敬献花圈112个,接待家属40人次。当年支出烈士陵园维修费12.3616万元。  1998年组织1.5万人扫墓,敬献花圈101个,接待烈士家属8户27人,接待扫墓团2个53  人。  1999年,组织祭扫烈士陵园1.15万人次,接待扫墓家属4户25人,敬献花圈105个。  2000  年祭扫烈士有65  个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共1.16万人,接待烈士家属11户48人,4个扫墓团221人,敬献花圈85个。

砚山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江那镇 高文亮 (1963~1992) 阿猛会议遗址 砚山浴仙湖景区 稼依烈士宫 听湖风景区 鲁都克天主教堂
平远镇 高文亮 (1963~1992) 阿猛会议遗址 砚山浴仙湖景区 稼依烈士宫 听湖风景区 鲁都克天主教堂
稼依镇 高文亮 (1963~1992) 阿猛会议遗址 砚山浴仙湖景区 稼依烈士宫 听湖风景区 鲁都克天主教堂
阿猛镇 阿猛会议遗址 砚山浴仙湖景区 稼依烈士宫 听湖风景区 鲁都克天主教堂
阿舍乡 高文亮 (1963~1992) 阿猛会议遗址 砚山浴仙湖景区 稼依烈士宫 听湖风景区 鲁都克天主教堂
维末乡 阿猛会议遗址 砚山浴仙湖景区 稼依烈士宫 听湖风景区 鲁都克天主教堂
盘龙乡 高文亮 (1963~1992) 阿猛会议遗址 砚山浴仙湖景区 稼依烈士宫 听湖风景区 鲁都克天主教堂
八嘎乡 阿猛会议遗址 砚山浴仙湖景区 稼依烈士宫 听湖风景区 鲁都克天主教堂
者腊乡 阿猛会议遗址 砚山浴仙湖景区 稼依烈士宫 听湖风景区 鲁都克天主教堂
蚌峨乡 高文亮 (1963~1992) 阿猛会议遗址 砚山浴仙湖景区 稼依烈士宫 听湖风景区 鲁都克天主教堂
干河乡 高文亮 (1963~1992) 阿猛会议遗址 砚山浴仙湖景区 稼依烈士宫 听湖风景区 鲁都克天主教堂

砚山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