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陶绍文 (1955~1979)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陶绍文,1955年出生在云南省马关县一个贫苦的苗族农民家庭。从小就热爱人民解放军,他先后7次要求参军,结果都因为母亲不赞成而未能如愿。后来终于他说服了母亲,实现了他多年夙愿。 陶绍文入伍后,被分配到尖子班当机枪射手。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他勤学好问,苦练军事技术,每次射击成绩都在良好以上,胸环靶大都要打100多环。他的爆破技术也比较熟练,连里就让他当班、排的爆破小教员。当时,连队一直挑选不到一个合适的饲养员,连领导见他肯吃苦,对工作一丝不苟,决定调他到炊事班去负责喂猪工作。指导员找他谈话,他二话不说,搬着行李就到饲养房住下了。他一人喂30多头猪,头头膘肥体壮,为改善连队生活作出了贡献。后来,党支部又把他调回尖子班里,担任生产、施工任务。他吃苦在前,专拣重担子挑。栽插季节,他负责犁田,每天早出晚归,夜里还要精心照料耕牛,任劳任怨。施工-眼,其他小组每天3人打两个炮眼,他带领的小组每天一人打两个炮眼。有段时间,班里没有正、副班长,由他负责班里的工作,他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把一班人带领得很好,先后3次受到连队和营的嘉奖。1978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陶绍文的家乡离越南只有一水之隔。他的父亲曾担任过骡马队长,积极运送物资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不少民工还英勇地牺牲在越南的国土上。陶绍文入伍后,从亲友的来信中了解到,越南当局忘恩负义、排华、-步步升级,界河对面的山头上,越南军队的枪口对准了我们的村庄,还经常越过界河到我国土插竹签、埋地雷,严重威胁我边境人民的安全。他心中燃烧起正义的怒火,迸发出人民战士的责任感:一定要狠狠打击越南侵略者,保卫祖国的边境,保卫人民的安全。 这时,陶绍文调到九连八班当副班长。他不断揭发敌人罪行,激发全班斗志,做新战士的思想工作,并关心他人,夜间帮战友站岗,让战友多休息。部队驻在大树村时,他帮生产队会计的母亲李大妈挑水、劈柴、推磨。部队在接敌运动中,突遇大冰雹,山路崎岖泥泞,他忍受冰雹袭击后的疼痛,帮战友扛爆破筒和0包。 在临战训练的日子里,陶绍文随身带着一本《革命传统永放光芒》的英雄事迹汇编,走到哪里看到哪里。他向英雄学习,苦练杀敌本领。他向班里的战友动员说:“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快到了。越南当局忘恩负义,罪恶滔天,我们要狠狠惩罚侵略者,为祖国人民争光!”他向党支部表示决心说:“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一定像英雄们那样奋勇杀敌,为了保卫祖国和四化建设,就是牺牲了也是光荣的,请党支部放心,看我的行动吧!” 一天中午,在战壕的掩体里,陶绍文同一起参军、在炮连当卫生员的堂兄弟陶治明说:“我是共产党员,要不怕牺牲,党指引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这些,已写在我的入党志愿书里,我要用实际行动去做”,“打仗总会有牺牲,如果回不去,请你告诉我家里,我把自己献给了国家,献给了党,是很光荣的。告诉弟弟妹妹,要处处为祖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气!” 1979年2月17日,正义的炮声震撼着中越边境的崇山峻岭,自卫还击作战开始了。陶绍文所在连涉水过河,翻过大山,直插木桑附近的13号高地。为了摸清敌情,连长决定派人作火力侦察。这是一项光荣而危险的任务。陶绍文得知便首先请求参加,得到批准后,他和两名战友于18日下午摸到敌所占高地前沿,藏在一块不到一米见方的石块后,向敌阵猛烈开火,实施火力侦察。敌人的重机枪、六○炮、火箭筒一起向他们打来,子弹像雨点般地打在石头上,陶绍文和战友沉着观察,察清了敌火力分布和位置,完成了任务。19日下午,进攻13号高地的战斗打响了,敌大部分工事和火力点被我军一排排炮弹摧毁。炮火刚开始延伸,三排根据连长命令,从右侧发起攻击,陶绍文带领八班第三战斗小组冲在最前面,三排长一声大喊:“全排跟着冲啊!”全连一鼓作气,很快攻克了13号高地。 2月20日,陶绍文所在连又向木桑东南的23号高地发起进攻,陶绍文率先攻到敌堑壕前,端起冲锋枪,向战壕里的敌人一阵猛扫,毙敌两名,其余敌人龟缩到地堡里去了。这是23号高地上剩下的最后一个地堡,两面都有射孔,威胁着正面后续部队和迂回到高地后侧的部队。这个地堡是个盖沟式的综合火力点,里面架了3层圆木,上面又盖了厚土,八班把仅剩的4发火箭弹都打完了,未能摧毁。八班长又命喷火射手迂回到地堡后面猛烈喷射,仍未奏效。在这紧急关头,只见陶绍文持爆破筒,绕道迅速向敌地堡爬去,班长和全班战士,一面用火掩护,一面注视着陶绍文一举一动。陶绍文爬到地堡射孔旁,拉燃导火索,从射孔右上方把爆破筒猛地插进地堡,但敌人在里面把爆破筒拼命往外推,陶绍文毅然用左臂紧紧顶住爆破筒,使敌无法推出,在爆破筒将要0的一瞬间,他挥动右手,示意同志们前进。“轰”的一声巨响,地堡被炸毁了。陶绍文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障碍。战士们高喊着陶绍文的名字向前冲去,迅速占领了高地。 为表彰烈士的功绩,陶绍文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9月17日,-授予他“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马关县民政局) [以上内容由"68466662"分享。] |
李选廷 (1888~1948)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选廷(1888-1948) 滇军将领。云南文山州马关县人。早年入滇军,历任靖国军旅长、滇军镇守使、建国联军军长、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大理镇守使。1928年后,曾任云南省务委员会委员,内务厅厅长、蒙自道道尹等。1948年病逝。 老宅旧址位于马关县兴隆街,现在是马关县幼儿园。 [以上内容由"小人物之天下无敌"分享。] |
熊朝忠 世界顶尖级职业拳击冠军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熊朝忠(1982—)世界顶尖级职业拳击冠军。苗族,云南文山州马关县人。少年时代因家境贫困,从职业高中一年级退学后到煤矿打工。2006年开始进入职业拳击生涯。职业战绩:24场比赛19胜4负1平,八次卫冕WBC亚洲区轻量级金腰带,是中国第一位世界拳王银腰带得主。他体力充沛,擅长中近距击打,左手沟摆拳具有极强的杀伤力。经过二十余次的浴血鏖战,先后战胜泰国查坎、日本靖明佐藤、菲律宾特加雷斯·R·辛格瓦查等多国名将,成为亚洲拳击历史上展示中国力量的英雄,获中国职业拳击第一。2012年11月24日在昆明体育馆进行的中国第一场世界级拳王争霸赛中,熊朝忠历经12个回合,以3比0击败墨西哥拳手哈维尔-马丁内斯,获WBC职业拳击冠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获世界级职业拳击冠军。2013年6月29日,WBC迷你轻量级拳王争霸赛在阿联酋迪拜进行,中国拳王熊朝忠在12个回合的比赛中表现强势,高质量的进攻打得菲律宾拳王,最终点数优势成功卫冕,成为中国第一个职业拳击卫冕的拳王;2013年11月13日,成为为中国首个“卫冕”世界拳击理事会(WBC)最佳拳手奖的拳手;2013年11月30,中国拳王熊朝忠在家乡云南马关进行的WBC迷你轻量级世界拳王卫冕赛第五回合KO泰国选手卢克拉克,卫冕成功。熊朝忠经过多次打败多名世界拳王而排名升至世界第一,成为世界顶尖级拳击运动员。2015年6月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 [以上内容由"topfeeling"分享。] |
胡廷武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胡廷武 (1944~) 云南马关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同年到解放军农场锻炼。历任《云南日报》记者、,《春城晚报》副总、《云南日报》秘书长等,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兼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总。云南省作协副主席,云南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秀山的魅力》、《梧庐随笔》,文学论稿《文学闲话》,长篇小说《九听》、《回到西双版纳》等。散文《云南的山》曾获《十月》文学奖 [以上内容由"健康水"分享。] |
堡堡寨瀑布 | 堡堡寨瀑布 流动的河水突然而近似垂直跌落的地区。瀑布表示河水流动中的主要阻断。在大部分情况下,河流总是透过侵蚀和淤积过程来平整流动途中的不平坦之处。经过一段时间以後,河流那长长的纵断面(坡度曲线)形成一平滑的弧线︰河源处最陡,河口处最和缓。瀑布中断了这弧线,它们的存在是对侵蚀过程进展的一个测定。瀑布也称河落(falls,亦译瀑布),有时也称大瀑布(cataract),当谈及很大的水量时,后者尤为常见。比较低、陡峭度较小的瀑布称小瀑布(cascade),这名称常用以指沿河一系列小的跌落。有的河段坡度更平缓,然而在河流坡降局部增加处相应出现湍流和白水,这些河段称急流。 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跌落。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侵蚀作用的速度取决于特定瀑布的高度、流量、有关岩石的类型与构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消灭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河流的能量最终将建造起一个相对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纵剖面。甚至当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瀑布基底侵蚀的能量也是很大的。与任何大小的瀑布相关、也与流量和高度相关的特征性特点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它是在跌水的下方,在河槽中掘蚀出的盆地。在某些情况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于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终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后退。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 |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马关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人民政府1981年11月正式批准成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马关、麻栗坡两县交界的毗连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3′18″-104°33′56″,北纬22°53′47″-22°57′31″,海拔为1400米至2579.3米。管护总面积1696公顷,其中:核心区1330公顷,缓冲区366公顷。 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11月,1987年7月建立了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隶属金城林场领导。2000年11月6日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更名为“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隶属县林业局下属的一个股所级事业单位,下设田坝心、铜街两个管理所,编制12人。由于人员少,管护面积大,管护难度大,2006年9月,经马关县人民政府党组决定将马关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能、人员、财产、经费等划归金城林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方式进行管理,原机构性质、经费、人员编制不变。 保护区最高海拔2579.3米,可以俯视马关、麻栗坡两县境内大部份地区和中越边境线,顶峰是观赏日出的理想之地,日出景观可与黄山日出相比美。区内的南亚热带阔叶林保存完好,可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森林气息,是一座天然氧吧。各种各样羽毛鲜艳、啼鸣悦耳的鸟类随处可见,是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联系电话::0876-7122603 地址: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马白镇板子街社区石兴路1号 邮箱:ynmgjsw@163.com |
马关中山公园 | 中山公园 马关县中山公园原为滇军第九旅十八团一营一连所建,迄今七十余载。入园处曾建一牌坊,-中山公园四字,乃时任旅长张冲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所题,故由此得名。 岁月匆匆,几经沧桑,其原貌已荡然无存。为增添马关旅游景点,扩宽城区人民娱乐空间,发展全县旅游业,我县于2001年4月投资240万元对中山公园进行改造,改造工程于2002年3月30日竣工。改造后,中山公园总占地面积达80亩。 重修后的中山公园,以人为本,崇尚自然,承古代园林之风韵,融今日建筑之精华。园内百鸟怡心,相映成趣,清风明月,联袂生辉。长廊蜿蜒盈诗画,石径通幽含绿荫。中山楼阁,雄踞高巅,登临俯瞰,县城风姿尽收眼底。园门雕龙画凤,七彩并生,比之古园牌坊,有过之而无不及。改造后的中山公园,沐浴改革开放春风,必将重焕异彩。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
马关古林箐原始森林 | 马关古林箐原始森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马关古林箐原始森林 古林箐乡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溪河纵横,形成河谷炎热、半山温暖、高山温凉的立体气候,位于马关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89公里,位于北纬22°40′58″至22°53′48″,东经103°52′53″至104°01′42″之间。 地处两州(文山州、红河州)三县(马关县、河口县、屏边县)交界处,东接河口县桥头乡,南邻河口县南溪镇和老范寨乡,西与屏边县白河乡相连,北与篾厂乡毗邻。 |
大吉厂云海 | 大吉厂云海 大吉厂云海,位于马关县西向30公里的蔑厂乡大吉厂,其地海拔高约2000多米。 置身其问,云层重叠,天高云海,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极目远眺,霞光万丈,五彩缤纷,天光地景相映生辉,令人心旷神怕,美不胜收。尤其早晚观霞又别具一番趣味。 |
马鞍山水库 | 马鞍山水库 马鞍山水库位于马关县城东南方向7km处,水库引洪区位于马鞍山水库东南 方向。有幽雅的水利环境,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视开发的“兴边富民工程”。 |
都龙古镇 | 都龙,过去作为中越边境战争期间的战区之一,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一个古镇,距离越南直线距离不过8公里。 每逢星期天,除了当地的苗、壮、傣、布依、汉族等少数民族外,还有来自越南的壮、苗等边民,以及中国西部各地的商人、游客,赶集人数可达近万人,这里多彩的民族服饰确实构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都龙集市上的民族服装,由于大部分是手工制成的,价格相对贵些,一件色彩明快、做工精细的苗族服装,需要100多元。 除了民族服饰,这里的地方土特产品也别具特色,撩人食欲的壮家风味粽子,外形有点特别,犹如一件做工精巧的工艺品,价格不贵,5角一个。 都龙集市上的山珍摆满街,一定会令你大开眼界,从数量上来看,野生竹笋是最多的,而且质优价廉,1-2元就可买到一大棵。除了竹笋,最惹人注目的便是野生折耳根,它不但是种绿色食品,还是一种中草药,4角就可以买到一大把。另外,蕨菜、野山药、灰刁菜等许多野生绿色食品也摆到了都龙街上,说这里山珍摆满街,并不为过。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都龙边境集市 | 介绍: 都龙,过去作为中越边境战争期间的战区之一,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一个古镇,距离越南直线距离不过8公里。 每逢星期天,除了当地的苗、壮、傣、布依、汉族等少数民族外,还有来自越南的壮、苗等边民,以及中国西部各地的商人、游客,赶集人数可达近万人,这里多彩的民族服饰确实构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都龙集市上的民族服装,由于大部分是手工制成的,价格相对贵些,一件色彩明快、做工精细的苗族服装,需要100多元。 除了民族服饰,这里的地方土特产品也别具特色,撩人食欲的壮家风味粽子,外形有点特别,犹如一件做工精巧的工艺品,价格不贵。 餐 饮/住 宿/购 物 都龙集市上的山珍摆满街,一定会令你大开眼界,从数量上来看,野生竹笋是最多的,而且质优价廉。除了竹笋,最惹人注目的便是野生折耳根,它不但是种绿色食品,还是一种中草药,4角就可以买到一大把。另外,蕨菜、野山药、灰刁菜等许多野生绿色食品也摆到了都龙街上,说这里山珍摆满街,并不为过。 交 通: 在文山南桥客运站乘到马关县的班车,12—15分钟一班,行车2小时。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