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坝美村 | 坝美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坝美村位于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属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绿的群山环抱,境内一年四季流淌着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清澈小河。这个村寨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进出村都需乘船经过幽深、昏暗的水洞。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来到坝美,靠潺潺的溪水指路,溯流而上,就会看到一个状若巨笔的石山(坝美村的入口)。只见这座“石笔山”的腹部开了一个巨大的石洞,洞上倒悬着无数如笋的石柱,成群的燕子正在四周翻飞盘旋,溪水便从这里流出并形成飞瀑。聆听着瀑布发出的轰鸣声,坐上晃晃悠悠的猪槽船,不一会儿就可来到洞中。突然之间,洞外嘈杂的人声、水流声会完全消失,只剩下燕子发出时有时无的呢喃声。当黑暗把人和猪槽船完全吞没时,你会产生进入“时光隧道”的感觉:一个现代、嘈杂的外部世界消失了,一个古老、神奇的小村在等待着你。 在昏暗的水洞中沐浴了二十多分钟的凉风后,一束光出现了,接着便可看到洞口吱呀作响的水车、壮族少女婀娜的身姿,船到岸了。拾级而上,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淡蓝色的驮娘江在不远处向你招手,碧绿的田野间农人正辛勤地劳作,翠竹、桃林深处掩映着古朴的村舍。 坝美村是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600余名村民的壮族村寨,居民为土著壮族的沙支系。这里民风纯朴,村民待人坦诚、友善。到这里旅游,都会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一路上都有老年、青年村民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入村民家中后,当地人拿出了最好的腌肉、时鲜的蔬菜和壮族的八宝饭——五彩花糯饭来招待游客。 在坝美,有一个关于驮娘江名字来源的故事:古时,这一带频频发生战争,一对苦命的母子为躲避战乱而四处逃荒。孝顺的儿子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他还是用瘦弱的双肩扛着一对箩筐,一头装上0亲,一头装着家什,来到了坝美村附近。随着道路消失,一条混浊、湍急的河流横亘在面前,母亲说:“儿呀,你的孝心已尽到了,别再管我,你一人过河吧!”说完,就要纵身跳入河中,儿子就是不肯,一定要背上母亲过河。这时,河中央传来甜美的歌声:“江水绿,江水青/小小儿郎尽显孝心/驮上0过江来……”一位美丽的壮族姑娘驾着猪槽船来到了他们面前……当母子顺利过河并到达世外桃源后,这条河也变清变浅了,成了现在的驮娘江。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但它却在村民中广为流传,因为故事中传达出的尊老敬老、扶助弱者的精神备受当地人推崇。 坝美不仅民族风情独特,风光也特别美丽。驮娘江在坝美村中央冲击出一个三角形河滩后,就分成两条河向东流去,一条河叫“男河”,一条叫“女河”。在炎热的夏季,这两条河便成了男、女洗浴的地方。在茂密的竹林里换下汗渍斑斑的衣服,纵身跳入清凉的河水中,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如果你不想游泳,可在河边观村民捕鱼,当地人捕鱼时喜欢筑起“鱼坝”,再四处撒网,等水中的鱼儿醒过神时已进了人们的鱼兜。另外,到村民家中观看当地人用古老的纺车纺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怎么样,有空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散散心,到坝美村走一走吧。 行知提示: 1、交通:昆明到广南480公里,在昆明汽车南站每日有到广南的汽车,行程8小时,当晚住广南。第二天从广南乘坐到坝美。 2、民俗活动:祭龙、围鱼、泼水节、对歌、耍狮子、踢叶子球、演练古兵器。 3、时间安排:到坝美主要是体验这里特殊的民俗风情和居住环境,所以需要在这里多呆些时间,不能走马观花,以2-3日为宜。 地址:文山市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 类型:山民俗村 游玩时间:建议1天 开放时间: 7:00-18:00 门票 联票85元(含进出坝美的船票以及坝美村内的马车、船票费用) 温馨提醒 1、自驾的话车可以停在景区入口售票处傍边停车场,20元。 2、行程方式一般是:售票处坐马车-坐船-进村徒步-坐船-坐马车-坐船到景区出口 3、景区出口到景区入口有17公里的距离,可以坐摩托车15元人或拼车10元人到景区入口。 |
广南八宝景区 | 广南八宝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广南八宝景区于滇东南广南县境内,距文山160公里。以峰丛、峰林、岩溶瀑布景观为主,由八宝、河野、汤纳溶洞、三腊瀑布4个片区组成,总面积68平方公里。溶峰一般高50-100米,呈尖锥状,盆地中心还发育少量孤峰,高度小于50米。八宝有大小河流25条,八宝河从河美湖出水,由南向北缓缓流过,河水清澈透明。特别是从河也乘船至八甲一段,长6.5公里,山水相依、村寨农舍,有“小桂林”之称。木美是古老的彝族村寨,这里的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日跳弦子、唱山歌,热闹非凡,村内里保留至今的两面铜鼓是稀世珍宝。交通:可乘昆明开往南宁、百色方向的客车在八宝镇下。 地址:文山州广南县八宝镇 类型:山瀑布河流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40.0元 三腊瀑布门票20元,漂流价格约为100-150元 交通 广南县城乘坐去八宝镇的班车,1.5小时即到。 八宝镇 在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地方,这里风景秀丽、交通便利,人民纯朴、勤劳,物产丰富,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世代和睦相处,这就是广南县八宝镇,八宝距州府文山200公里,距县城80公里,国土面积609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委员会,248个自然村、27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蒙古、仡佬等九个民族。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 详细++ |
广南莲湖公园 | 莲湖公园 莲湖公园是广南主要的休闲娱乐中心,它是八宝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之一。莲湖公园总面积约23平方米,莲湖中心有湖心楼。湖心楼是一座三重檐四角卷棚式歇山顶方形亭楼。南有四十米长的九曲一亭桥,北有可喷8种花式的彩色喷泉,东北、西南沿岸分别建有方亭、圆亭四座,西岸是大门及茶室。 公园内的亭台楼榭风格古朴、典雅,漫步其间,湖水清澈、垂柳拂波、红亭倒映、草绿花红,给人几分诗情画意般的宁静与安祥。它与东边的昊天阁,北边的都天阁,西边柯仲平纪念馆等古香古色的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及游览的重要地方。莲湖公园原名承恩塘,俗称北门大塘子,于清朝嘉庆年间人工挖掘而成,用来蓄水以供城中市民饮用、灌溉良田。 旧莲湖公园于民国25年(1936年)开始修建,由驻开广警备司令龙奎垣部队与莲城民众共建,在湖中修建东西跨中埂长堤,在堤上中心建亭楼。亭楼为四角卷棚式歇山顶,筒瓦覆面,穿斗抬梁式全木结构,四周有围栏,可作靠椅坐赏湖景。亭楼建筑形式古朴、具有壮族吊脚木楼的特点,长堤两端各建有一座单孔青石圆拱桥,以贯通两岸。湖内种植莲藕茭瓜,湖边栽竹种树。整个莲湖布局精巧,环境清幽秀丽,清朝秀才向溶撰写对联赞美道:“莲笔着烟妙染出梨影梅魂花姿柳态,湖波漾月喜荡开诗怀剑胆琴心”,又有人称赞:“莲湖倒影增亭秀,湖水澄清映月华”。 莲湖公园在80年代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旅游点。莲湖公园建国后曾于1964年、1975年、1982年三次重修湖心亭、湖堤,并且在长堤西段石拱桥头两棵石雕龙盘柱,增建古式圆拱门,门前放一对石狮子。后来由于人口剧增,道路狭窄,湖水严重污染。1997年在县人民政府的倡议下,在全县各界人士和外乡友人的支持下,集资近千万元,历时两年把莲湖公园改造成现在全新的景色。 |
旧莫王氏宅院 | 旧莫王氏宅院 旧莫王氏宅院,位于广南县旧莫乡,距县城29公里。建于1936年。占地面积1800 m2,属硬山顶抬梁式建筑,双重院落,前有炮楼,后设暗堡。 整幢楼房建筑有数不清的方眼榫头,却没有一个楔子,如今榫头严丝合缝,屋架完好,工艺堪称一绝,称为无楔房。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南府志》载:“旧莫土城帮址,在大维摩之西五十公里,即三乡城邦地,明万历年筑”。广南历史上的旧莫一直以玉米之乡的美誉著称,是宋代特磨道的一个重要驿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地带;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纷乱的民族地方权力斗争中,生活在旧莫的王氏家族不断壮大,成为镇守一方的霸主势力。“王氏宅院”正是在这种霸主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其位于旧莫古镇中心的风水宝地。呈山环水抱之势,雄踞旧莫河之发端,一年四季无水患之害,背负青山,可登高望远,非常有利于对外来侵略的有效防范和抵御。“王氏宅院”是王氏家族势力不断扩张的标志。现存的四合院群落建筑是晚清单体建筑以无数次的扩建而形成的。现在除了大部分建筑物被保存下来之外,广南县文化馆里还收集着王佩伦之父王春山荣升为开化广西马富五属守备司令时的两块牌匾。其中一块挂于民国十七年,题字“绩著滇南”;其二是“砥柱蜚声”。宅院的最后一代房主王佩伦生于1908年,曾任滇军六十军第一集团军志愿兵大队长,六十军副军官处副处长,广南县县长,云南省保安十二团团长等职。解放后,王氏权力消失了,但“王氏宅院”是人民亲手建起来的,是数以千计的旧莫人民的心血与智慧共同交融的艺术杰作,所以,旧莫人民始终保护它、利用着它。 |
坝美千年大榕树 | 坝美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北部,四周被翠绿的群山环抱,令人惊奇的是,进出村都需乘船经过幽深、昏暗的水洞。“坝美”是壮语的音译,意为“森林中的洞口”,非常确切的描述了这个村落的地理位置。 这里是壮族人聚居的地方,进去坝美村,你需要坐小船穿过1公里长的溶洞,古朴的村中风貌、独特的壮乡风情,你会发现这和陶渊明笔下描写的桃花源惊人的相似,也让这里成了摄影爱好者最常光顾的地方。 坝美千年大榕树:这是村里最古老、最神圣的树,古老的榕树承载和见证着坝美最真实的感动。村里的人们农闲时就会聚到大榕树下讲起曾经的故事,从坝美的历史传说,到家长里短;从战乱纷纷到欢歌盛舞;从田里庄稼到甜蜜的情话。 旅游贴士:这里最佳游玩季节在初春,时河谷里开满了粉色的桃花,加上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园风光无限。这里门票在100元左右,包括猴爬岩、桃花谷、桃源洞和汤那洞4个景点、三段船票和一段马车的费用(桃源洞和汤那洞是进出口)。 交通提示:文山自治州目前不通火车,所以汽车是进出文山的最方便的路径。罗平、南宁、昆明等地可以坐车到广南县(车程约6小时),到了广南县城转乘去坝美的中巴车,车程约1小时。 |
广南孔庙 | 广南孔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广南孔庙 广南孔庙位于县城南街,占地面积约9000多平方米,为五进院落。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五年(1727年)、乾隆六年(1741年)增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现存有泮池、棂星门石坊、大成殿。 泮池在棂星门石坊前,半圆形,以条石砌筑而成,池中有双孔圆形拱桥,池周有石雕护栏。 棂星门坊位于大成殿前,青石结构,四墩三门间石坊,须弥座上,前后各有伏卧翘首石狮一只。石坊上镌刻有“棂星门”匾额,两旁横向刻有“鱼跃”“鸢飞”四字。 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共36柱。殿面宽19.73米,进深15.5米,高9米,四周有2.2米宽的走道相通。大殿的檐下坊、昂翘、腰头等,均雕有龙、凤、象、花卉等图案,门、窗上也有精细的雕花。 大成殿前有正方形的天子台,台高1.2米,边长14米,为条石垒砌而成;台周有雕花石板、石栏相连。台上种有百年桂树,枝繁叶茂,八月飘香。清代有莲峰书院设在孔庙。 孔庙环境幽雅,花木繁多,是古城广南的胜地之一。 地址: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城南街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
三腊瀑布 | :三腊瀑布位于文山州广南县八宝镇东20公里处的三腊村附近,三腊的壮语意为三条河溪汇集的地方,古称响泉瀑布。八宝河从10余米宽的危崖之上倾泻而下,瀑布因山势,分三级下跌,三台断崖壁立,跌水下注,一级一潭。一、二级瀑布较窄,水势汹涌,三级较宽而落差达40余米。交通:在八宝镇东面大约20公里处,没有直接到达的客运班车,可以在八宝镇包车去,价格可以和当地人商议。 地址: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八宝镇 类型:瀑布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八宝镇 在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地方,这里风景秀丽、交通便利,人民纯朴、勤劳,物产丰富,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世代和睦相处,这就是广南县八宝镇,八宝距州府文山200公里,距县城80公里,国土面积609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委员会,248个自然村、27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蒙古、仡佬等九个民族。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 详细++ |
峰岩洞村 | 峰岩洞村位于广南县城东南一百多公里的南屏镇安王办事处的崇山峻岭之中,名叫峰岩洞村。峰岩洞村奇就奇在全村60余户人家,300余口人,全部生活在一个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溶洞里。溶洞座东向西,周围绿树掩映。一个开阔的倒八形的洞口,充分吸收着洞外的自然光线和偏西的阳光照射。站在洞口,洞内整个村寨尽收眼底。各家房屋没有片瓦遮盖,楼面既是阳台,也作屋顶。房屋或,相连,或独建,依洞势高低错落,分布其间。建筑风格与外界元异。有墙体立柱,有隔板篱笆,装有门窗,地面平坦。牛马有圈,猪鸡有窝,人畜各得其所。一条人工石板路迂回曲折连接各家各户,洞内左侧,株株石峰拔地而起,形如村边丛林;洞顶乳石倒悬,藤蔓缠伸;右侧一白色钟乳石巨柱顶天立地,犹如一棵浓荫密布的长青树庇护着整个村落。栖息的群燕翻飞,伺养的家猫穿梭。洞内春暖夏凉,是人间少有的天然所在。 |
广南文笔塔 | 广南文笔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广南文笔塔 云南文山广南文笔塔,文笔塔矗立在广南县城南13公里坝洒村东侧的三台坡山顶。这座文笔塔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逾170年,为青砖砌成的六角形空心密檐式11级古塔。全塔高35米,底层约5平方米,塔体逐层往上自然收缩。塔最高层收藏有魁星和文昌帝君铜铸像各一尊,冠戴顶珠5颗,毛笔100支,古书1本,石砚一块。石砚上镌刻着“雁塔题名”4个篆字。1987年,广南县人民政府拨款3万余元,不仅将古塔修葺一新。又在三台坡垭口新建了刻有“莲城胜境”4个大字的一座牌坊;还在古塔前后两个山顶上新建了“望莲亭”、“清风亭”,与古塔相映成趣,合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地址: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城南13公里坝洒村东侧的三台坡山顶 |
峰崖洞 | 峰崖洞 峰崖洞位于南屏镇安王村的崇山峻岭之中,距323国道15公里。全村59户285人穴居于一个高50m、宽200m的山洞里,全村六姓和睦相处,互敬互让,农忙时节,家中即使不上锁,也不会发生-事件,真正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有“共用一片瓦,同进一道门,鸡鸣全村应,相处一家人”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村”。2001年7月18日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
昊天阁 | 昊天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昊天阁 昊天阁,又称玉皇阁,位于县城一小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阁为三重檐歇山顶,座东向西,底层后墙及两侧皆为青砖砌筑,厚0.6m,阁内共26柱,内金柱4棵全系整木,直通阁顶,通面阔12.2m,通进深11.6m,通高18.6m。整个阁雕刻工艺造型生动,刻工精美。 登此楼阁,视野开阔,莲城风光尽收眼底,是城中通览莲城风光的唯一古阁。199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麻栏楼 | “麻栏楼”是坝美村最常见的村民居住的屋子。二层杆栏式建筑,红砖青瓦,重檐抱厢,古朴实用。底层正中间是堂屋,也是主人的日常活动中心,议事谈天、纺线绣衣、吃饭等都在此进行。两侧有三间主人的卧室。二楼是木式结构,沿木梯上楼,中间是大大的仓房,粮食稻种、干鱼腊肉、农具纺车都储藏于此,两侧同样有三两间卧室。 景点位置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 |
汤那洞 | 汤那洞,坝美村子四面环山,不通公路,进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村民们要摸着岩壁趟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经过几公里长的幽暗的水洞才能进出。这个水洞就被称为汤那洞。 景点位置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 |
坝美狮子洞 | 洞里面没有水,洞口有犬牙交错的石笋向下生长,有如狮子张着大口,狮子洞也是由此而得名。 景点位置 云南省文山广南县坝美镇 |
侬氏土司衙署 | 侬氏土司衙署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侬氏土司衙署位于云南广南县县城北街一小校园内。建于元初,曾设有大小衙门,占地面积11000m2。自元朝至民国的近七百年间,土司制度世袭27代,掌管广南政治、军事、民刑、钱粮等大权。广南土司府是中国壮族土司中建筑规模最大、权力较为集中、管辖范围最宽、世袭时间最长的土司府。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南是壮族杂居和聚居的壮乡。有关广南土司的历史,《壮乡广南》一书中介绍:土司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统治当地人民的机构,世袭继承。云南通志土司考述,“滇之土官,肇于元而盛于明,清代固之。”《明史》亦有“广南土司”录。从有关历史考证,广南土司始于元初,侬氏家族世袭继承,在清中期前是广南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政治、军事、民刑、钱粮大权。广南侬土司历来臣服于元明清封建王朝,向中央政权缴纳贡赋和服从中央王朝政府的调征。明、清两代土司都曾晋京向封建王朝朝贡,得到刺绣精美的丝绸制品及金银等赏赐。据侬土司家谱记载,“十四世祖侬应祖袭授同知职,崇祯十一年(1638年)调征凤克有功,加四品服。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叛,命侬鹏征有功,康熙二十年(1681年)土官侬鹏率师追擒吴三桂大将夏国相于西板桥。二十世祖侬茂先1883-1885年奉调赴越南,在中法战争中有功,赏戴花翎加四品衔”。由此可见,土司对“抵掌疆场”、“奔走御侮”,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曾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 文山地区的土司制度,滥觞于宋代,完善于元、明,没落于清代,消亡于民国,是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就地设置统治当地人民的机构,云南省广南侬氏土司衙署,在近七百年间这里曾是周边数县的统治中心。 自元代至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264—1948)共计673年,由壮族侬氏家庭世袭28代684年(公元1264—1948年)之久,掌握着东至广西西林县境300里,南至广西安土州300里,西至广西直隶州五槽界270里,北至罗平界300里(总面积约8.25万平方公里)的政治、军事、民刑、钱粮大权。广南土司历来臣服于中央王朝,为之缴纳贡赋,服从调征,常“抵掌疆场、奔走御侮”,为巩固封建王朝统治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广南侬氏土司,世袭28任。侬氏土官有完整施政章程,置堂设监,划放庄田,并指挥着世袭常备军队,对辖区实行封建领主统治。朝廷派员督察,另有驻地,无公可办,并不相干。 至1936年,云南省政府龙云以“全省土职尚未一律改流之际,广南土司似不必急于此时取消……准予仍袭原职,以示羁縻,而维边圉”为由,批准侬鼎和承袭土司,准许有五六名士兵作守卫,并保留一些田庄,准其继续收租,但已失去参政权力,此乃广南土司的最后世袭土官。其残存的收租上贡等制度,直到1948年,边纵游击战争兴起,才彻底废除。 布局 广南侬氏土司衙署,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位于广南县城北街,座东向西,地势高敞,深门重院,曾有古建筑群100余间。从门前沿四道石阶拾级而上,分层设大门、中门、三门,大门上竖一块“广南世袭清军府”直匾,署前砌一道青砖照壁,大门口置石狮一对,左侧有供告状人击鼓申诉的鼓棚。进大门第一台设监狱、代办房、签房等两间;第二台是东西书院、议事厅、大堂等,后院有气势恢宏的五凤楼,左上侧有侬氏宗祠、白马庙等。署内桑柏错落,桂花飘香,珍禽栖息,深感历史的厚重与悠久。现土司衙署内尚有三门、公堂(议事厅)、祭祀厅、五凤楼、书楼等尚为完好,大部分建筑被拆除或改作它用。建国后一直作为县城第一小学校址。是中国壮族土司世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院内曾设有大衙门、小衙门、花果衙门,在土司制度中较为罕见。 构造 据《侬氏家谱》载:广南土官侬郎恐,自元代设宣抚司,其裔在此世代传袭。衙署沿四道台阶而上,分设大门、中门、三门。大门上原竖有"广南世袭清军府"直匾,筑一青砖照壁,宽6米,高5米。大堂口置青石狮一对,左侧有鼓棚,旁设监狱两间;衫院内有代办房,签押房;东、西为书房、议事厅;后院有五凤楼等,规模庞大。现存小衙门殿堂,保存尚好,七开间,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高9米,通面阔14.30米,进深21米,木柱42棵,用材粗大,屋宇宏伟。 在清王朝时期,地方土司衙署的议事厅只能建五开间,广南土司衙署却建为七开间,在当时是少有的。 土官侬郎恐 云南地方志书载:“土官侬郎恐,侬智高之裔也,元至元间,立广南西道宣抚司,郎恐以军功受宣抚,卒,传子不(布)花”,前述元江那氏之布召剧与侬智高有渊源关系,其后人改以刀、方、罗、白和召(赵)为姓,那么,勐龙的“布勐”及其后人叭护猛,乃至猛勇的召斋、召汉喃,也极可能与不(布)花、布召剧一样,缘自同一祖宗。 旅游信息 广南侬氏土衙署是中国壮族土司中建筑规模最大、权力较为集中、管辖范围较宽、世袭时间最长的土司府。如今已成为广南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最佳旅游时间 最佳旅游季节为3-11月。 交通 在文山市中心的北桥车站买去广南县的车票(31元),中巴车,坐满了人就走,文山到广南三小时。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广南峰岩洞 | 广南峰岩洞于广南县南屏镇,由于全村56户200多人至今仍穴居岩洞之中,村因洞而得名。 峰岩洞一带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周围都是深盆状圆形山坳和石头山坡,峰岩洞便坐落在这样一个山坳的山腰之上。从远处眺望,峰岩洞口像张开大口的蛙嘴。洞内拥挤着错落有致的户屋,其住屋有土墙房和蔑笆墙屋两种,由于居于洞中,无风吹雨淋之忧,故全村住房均无房顶,站在洞口,全村一览无余。 峰岩洞已有200多年历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洞中已通了电并架设了-天线,但村民仍保存自然经济的特色,村民之间和睦相处,悠然自得,为当今一大人文奇观。 南屏镇 南屏镇位于广南县东南部,地处东径105011,北纬23050之间,总面积378平方公里。东与富宁县睦伦乡和本县八宝镇接壤,南与黑支果乡毗邻,西与曙光乡相连,北与董堡乡连接和与杨柳井乡隔河相望。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马街村委会,距县城100公里。323国道线横贯镇域境内通往广西、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就在南屏这块古老、文明、神奇……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