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漯河 >> 召陵区 >> 青年镇

青年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许慎 (58~147)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许慎,字叔重(约公元58年——147年),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人(今姬石乡许庄),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著有《说文解字》等。  许慎(公元58-147年)《与说文解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历史最长的象形文字。今天,人们发现,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方便程度,是世界任何一种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当人们开始热衷于研究汉字时,首先会想到许慎。  许慎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学学家,他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宽字典,它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唯一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今天研究古文学和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如果没有这部书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以来的篆书,更不要说到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因此,它不但过去对汉字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在和将来的汉字研究仍有巨大的意义。  《说文解字》的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它的价值不仅限于解说汉字,研究汉字本身,关于东汉以前的百科全书,贡献很大。可以说《说文解字》是东汉末以前的百科全书。正如许慎的儿子在《上说文解字表》里面所说:“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贾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身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说文解字》吸取前辈的研究成果,成为一部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系统的专著,不但对于后人研究语言文字学、文献学是唯一的经典著作,就是整理文化遗产也都是不可缺乏的阶段。  《说文解字》不仅在体例上和过去的启蒙识字的字书不同,即在所收字数上,也比这些字书都多,如汉初把《仓颉》、《爱历》、《博学》三书合编为《仓颉篇》,共3300字。西汉末,杨雄的《训纂篇》共5340字,东汉贾鲂的《谤喜篇》共7380字。《说文解字》里面共收9353字,重文1163字,共10506字,比《谤喜篇》还多了1973字。  不论《尔雅》对于汉字的训诂,《方言》对于汉语方言的研究,或《释名》的音训,《切韵》、《广韵》的声韵,无一不在《说文解字》的范围之内。  现在让我们就《说文解字》的创造性,结合他所保存的原始资料,来看它在汉字学史上的重要性。  1、《说文解字》创造了字典式的体例。被称为字典的鼻祖,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著作。《说文解字》的“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偏旁分中的编制方法,一直成为编字典的一种主要体例。  2、《说文解字》总结小篆线条的规律,同时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  3、《说文解字》创造了“六书”的定义,并把“六书”具体化,因而保存了研究汉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资料。  4、《说文解字》通过小篆形体的分析,说明造字的本义,不但成为古汉语语音和词汇的宝库,并且保存了有关古代历史、文献、社会文化、经济的原始资料。  两千年来,《说文解字》是文字学上的首创之书,也是最有权威之书,它的作者许慎的名字与他的杰作成为后人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桥梁和钥匙。  每一个中国人,日常生活离不开汉字,而许慎首开研究汉字之事,功莫大焉。  [以上内容由"楚楚"分享。]

缪肜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缪肜,是东汉时期人物。  缪肜字豫公,汝南召陵人也。少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又数有斗争之言。肜深怀愤叹,乃掩户自挝曰:“缪肜,汝修身谨行,学圣人之法,将以齐整风俗,奈何不能正其家乎!”弟及诸妇闻之,悉叩头谢罪,  遂更为敦睦之行。  仕县为主簿。时县令被章见考,吏皆畏惧自诬,而肜独证据其事。掠考苦毒,至乃体生虫蛆,因复传换五狱,逾涉四年,令卒以自免。太守陇西梁湛召为决曹史。安帝初,湛病卒官,肜送丧还陇西。始葬,会西羌反叛,湛妻、子悉避乱它郡,肜独留不去,为起坟冢。乃潜穿井旁以为窟室,昼则隐窜,夜则负士,及贼平而坟已立。其妻、子意肜已死,还见大惊。关西咸称传之,共给车马衣资,肜不受而归乡里。  辟公府,举尤异,迁中牟令。县近京师,多权豪。肜到,诛诸奸吏及托名贵戚宾客者百有余人,威名遂行。卒于官。  [以上内容由"卧龙岗村夫"分享。]

陈翔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陈翔,字仲麟,汝南邵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官员。被考察举荐为孝廉,太尉周景征召他举荐考中高第,任命为侍御史。后改任定襄太守。后又被征召担任议郎,补任御史中丞。  陈翔祖父陈珍,曾任司隶校尉。陈翔年轻时就很出名,善于结交朋友。被考察举荐为孝廉,太尉周景征召他举荐考中高第,任命为侍御史。当时赶上元旦朝贺,大将军梁冀衣冠不整,陈翔上奏说梁冀依仗权贵不敬重朝廷,请求拘捕他治罪,当时人认为陈翔奇特。改任定襄太守,征召担任议郎,调任扬州刺史。上奏举报豫章太守王永勾结宦官,吴郡太守徐参任职-,全都征召交给廷尉治罪。徐参是中常侍徐璜的弟弟。从此陈翔威名大振。又被征召担任议郎,补任御史中丞。受党锢之祸牵连被捕到黄门北寺狱中拷问,因为没有证据而被免罪,死在家里。  [以上内容由"yinn"分享。]

范滂 (137~169)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范滂,(137年—169年)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人。初为清诏使,因揭发-污吏有功,升光禄勋主事。后被太尉黄琼举荐。经历两次党锢之祸后英勇就义,年仅三十三岁。  为官清廉  范滂 ,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人。其在年轻时磨练清高气节,被州里所推崇,举为孝廉、光禄四行(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就在这个时候,冀州发生饥荒,盗贼蜂起,于是便任用范滂为清诏使,考察盗贼的情况。范滂登车揽辔,意气豪迈,有澄清天下的气概。来到州郡,守令自己知道-枉法,听到消息就弃官走了。范滂揭发的都是舆论要求处理的,升光禄勋主事。这时陈蕃任光禄勋,范滂执公仪见陈蕃,陈蕃不留止他,范滂怀恨,投笏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责备陈蕃说:“像范孟博这样的人,难道可以按公礼要求他吗?现在一去,反而使他成名,可不是自取不好吗?”陈蕃于是便向范滂表示歉意。   范滂后被太尉黄琼举荐。后来皇帝下诏三府(太尉、司徒、司空)属官上报民间那些反映官吏贤能与否的歌谣,范滂因此劾奏了刺史、二千石权豪共二十多人。尚书责备范滂所劾奏的太多,怀疑他掺杂了私人恩怨。范滂回答说:“我所劾奏的人,假如不是才力不能胜任、污秽、狡猾贪暴为害百姓者,我是不会玷污上奏的文书的。只是近来因为三公会议的日子就要到了,所以先劾奏那些急迫的,那些还没有调查清楚的,再重新核查核对。我听说农夫除去田里的野草,农作物一定长得又好有茂盛;忠臣除奸,国家政治就清明。如果我说的不实,愿受重罚。”吏不能诘责他。范滂看到国家处在艰难之时,知道自己的理想不能实行,于是辞官而去。   太守宗资先前听说范滂这个人,请他来代理功曹,委任政事。范滂在职,严厉整肃,对坏人坏事深恶痛绝。有人不孝不悌或有不合仁义的行为都驱逐出去,不与共事,连他们的足迹也要扫除干净。着意推举那些高风亮节的人,提拔那些被埋没的人。范滂的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被乡里遗弃,中常侍唐衡把李颂介绍给宗资,宗资用李颂为官吏。范滂认为李颂不适合当官,压下来不用。宗资迁怒,找了书佐朱零出气,鞭打他。朱零抬头说:“范滂的裁决,如用快刀斩腐朽,今天我宁愿被打死,范滂是不可违抗的。”宗资才没有打朱零。郡中中人以下,没有不怨恨范滂的。于是指范滂用的人为“范党”。   被诬下狱  后来牢修诬陷党人,范滂因罪系黄门寺狱。狱吏对范滂说:“凡属系狱的人都祭祀皋陶。”范滂说:“皋陶是贤者,古时候的忠直之臣,知道我无罪,会为我向老天爷申诉。如果我真的有罪,祭祀他有什么好处呢?”那些同被关押的人,也不祭祀皋陶了。   狱吏准备拷打犯人,范滂因同囚的人多有病,于是请求先打他,与同郡袁忠争受毒打。汉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王甫按次审问,范滂手足颈项都用木枷了,更用布蒙头,站在露天台阶下。其余的人在前,有的回答有的没有回答,范滂、袁忠从后面越次走到前面。王甫责问说:“你为人臣,不思忠于国家,居然共同结党,标榜自己,评论朝廷,捏造事实,各种谋划交结,都是想干什么,老实招来,不得隐瞒假托。”范滂回答说:“我听说仲尼有言:“看见善事就像唯恐赶不上似的赶快去做,看见恶事,就像手探沸水那样赶快躲开。”想使善善同清,恶恶同污,以为这是朝廷所愿意听的,不意反而以为这是结党。“王甫说:“你们互相提拔推举,唇齿相依,不合你们的意思就排斥,这是什么意思?”范滂于是激昂慷慨仰天说:“古时候做好事是自求多福;现在做好事是犯了死罪。处死的那天请把我埋在首阳山侧,上不辜负皇天,下不愧于伯夷叔齐。”王甫怜悯他,脸色都变了,于是解除了范滂和袁忠的桎梏。   范滂后来释放出来,南归。自京师启行,汝南、南阳士大夫欢迎他的有几千辆车。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也免罪同归,都招抚保卫范滂,接待宾客。范滂回头对殷陶等人说:“现在你们跟随在我身边,是加重我的灾祸。”于是就悄悄地回到乡里。   起先,范滂等人入狱,尚书霍谞为他辩白。及范滂免罪到京师,去拜访霍谞却不感谢他。有人责备范滂,他回答说:“从前舒向犯了罪,祁奚营救了他,没有听说羊舌有谢恩的话,祁老有居功之色。”最终没有说感谢的话。   英勇就义  建宁二年(169年)大批诛杀党人,诏令紧急逮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抱诏书,闭驿舍,扶床哭泣。范滂听了说:“一定是为了我啊!”马上自己去监狱。县令郭揖大惊,出来解除印绶要与他一同逃跑,说:“天下大得很啊!您为什么要在这里?”范滂说:“我死了祸患就终结了,哪敢因罪将您连累了,还要使0流离失所呢?”   范滂的母亲来到监狱与范滂诀别。范滂对母亲说:“二弟范博孝敬,足以供养您老人家,我范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者亡者,各得其所,望母亲大人割断不可忍的恩情,不要悲痛。”母亲说:“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齐名,死而无憾了!已有好名声,再求寿考,可以兼得吗?”范滂下跪受教,再拜辞去。回头对他儿子说:“我想要你为恶吧,则恶不可为;要你为善吧,我不为恶,而结果如此!”行路的人听了没有不流泪的。范滂就义时年三十三岁。  [以上内容由"幸福"分享。]

王文元 (1931~2014)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文元同志生平(1931-2014)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王文元同志,因病于2014年6月16日17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王文元同志1931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漯河市,少时在河南省郾城县立中学、湖北省汉口市立第一中学就读。1950年至1953年,任湖北省黄陂县乾顺油厂、大冶钢厂会计。1953年至1956年,在东北会计统计专门学校会计系、东北财经学院财政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至1988年,历任辽宁大学经济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经济学院院长,沈阳市政协副秘书长。1988年后任辽宁省副省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1992年后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常务副主席、名誉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等职。  王文元同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王文元同志是我国会计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多年从事教育事业,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会计学和经济学优秀人才。他在辽宁大学工作30余年,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国内会计学领域的知名学者,编写、翻译或与人合著了《成本会计学》、《工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原理》等专著20余部,曾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等奖励,当选为辽宁省会计学会副会长。他执教数十年,并担任过辽宁大学经济系主任、经济学院院长等职,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许多学生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王文元同志是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他1982年加入九三学社,历任九三学社辽宁省沈阳市委会副主委,九三学社辽宁省委会副主委,九三学社第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他长期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和地方组织领导职务,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积极协助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开展了大量工作。他带领广大九三学社成员,继承和发扬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重要关头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政治上自觉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不断完善九三学社组织建设、参政议政、机关建设等工作制度规范,使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特别是他分管的参政议政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在他的领导下,九三学社中央成立了参政议政研究中心,吸引和凝聚了社内外一大批专家学者,先后就国有企业改革、“三农”问题、树立水资源危机意识、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与未来、农业产业化、垃圾处理、闽台经贸合作、人才强国战略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和肯定,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关心九三学社成员,注重维护成员的合法利益,敢于主持公道,受到广大成员的尊重和爱戴。  王文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在担任辽宁省副省长期间,他分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方面工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中共辽宁省委的决策部署,为繁荣发展辽宁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保持知识分子本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积极帮助知识分子落实政策、排忧解难。他注重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虚心向群众学习。他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各项政策,动员社会各渠道筹资办学,积极协调改造危险校舍,受到当时的国家教委肯定。1992年3月,他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分管监所检察、干部培训教育等工作。他坚持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依靠院党组领导,忠实履行职责,推动分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检察工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和院党组关于检察机关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的决定,首次提出监所检察工作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的理念,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查办了一批发生在监管场所的经济犯罪大案要案。他主持制定的完善检察官培训工作相关制度和规范,促进了检察人员整体素质提升。他还充分运用自己在金融和经济法方面的特长和社会影响,向院党组建言献策,积极参与有关法律的制定执行,指导查办重大经济案件。他多次深入监狱、看守所调研,撰写了大量关于加快监狱立法、建设现代文明监狱的调研文章,主编了一系列法学和经济案件分析方面的专著,为加强检察理论研究和运用作出了贡献。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事中,他与中共中央领导人结下了深厚友谊,是中国共产党值得信赖的挚友和诤友。  王文元同志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98年,他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他注重参与全国政协的调查研究活动,积极参政议政。他十分重视环境、教育、科技、文化、法制等方面的问题,不辞辛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多次率调查组赴陕西、云南、贵州、福建、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调查研究,对相关问题持续关注,为推动国家建设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还把九三学社参政议政工作与全国政协的重要履职活动结合起来,探索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新渠道。他在外事交往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率团访问了哈萨克斯坦、韩国、南非、古巴等国家,加深了中国人民与这些国家人民的友谊。他在京会见过美国、泰国、澳大利亚、巴西、斯里兰卡等国家的外宾,在宣传和推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多年担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名誉会长,多次强调指出,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振兴中华,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他主张加强两岸经贸交流和情感沟通,坚决反对“-”、反对0,希望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王文元同志的一生,是热爱祖国、心系事业、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尽职尽责、殚精竭虑、勤勉奉献的一生。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清正廉洁、公私分明,严于律己、生活朴素。他的爱国情操、高尚品德和优秀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尊敬和怀念。  来源:新华网  [以上内容由"雨百合"分享。]

万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万隆(1940年-),男,汉族,河南漯河人,被称为中国肉类工业教父,是中国肉类品牌创始人。是享受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现任双汇集团董事长,世界肉类协会理事,中国肉类协会常务理事、高级顾问,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先后荣获漯河市特等功臣、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全国食品工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商业企业家、中国肉类十大功勋企业家等荣誉。  2013年11月,美国《时代》选出全球十三食神,双汇掌门万隆成唯一上榜华裔。2014年,万隆入围2014年度华人经济领袖。.人物经历1940年4月,万隆出生于漯河。1960年,高中没毕业就去当了铁道兵,入伍5年后,1968年万隆复员,去到双汇集团的前身—漯河肉联厂工作,曾任办公室办事员、副主任、主任,副厂长。1984年年中,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漯河肉联厂实行改制,万隆经民主选举担任厂长,成为漯河肉联厂首位民选厂长。上台之后,因为公司里很多人都是外行,有各种背景,一天到晚不愿意干累活,还唠唠叨叨,不换掉没法干任何事。万隆重新“组阁”,把所有副厂长都换掉了。上任第二年,他搞议价猪收购,每斤猪价格比统购价上浮三分钱,还把广告贴在四周城镇,这一下把远近猪源都吸引来了,肉联厂人欢猪叫。省里传来消息,说他私抬物价,搞乱了市场,让他本人去省里汇报。  他先汇报成绩:每年8月份都是生产淡季,工厂停产,工人放假,光工资和各项费用开支就十八九万,而搞议价猪收购之后,这一年8月企业净盈利两万。  1985年冬天,中央宣布价格改革,物价随之上涨。当地某管理部门给肉联厂下达通知,计划储备1500吨猪肉,不经批准,一吨也不能调出。意图是囤积白条猪,春节时抛出卖个高价。但万隆根据调研得出结论,如果不能及时外销,春节后猪肉价格将大跌。万隆表面上没有反抗,猪肉塞满了冷库时,恰好气温骤升。他礼貌地将主管领导请来“视察存储任务完成情况”。外面阳光普照,里面猪肉堆积如山,领导也发现,这样下去不到春节猪肉就会变质,主动提出尽快把猪肉处理掉。只用四天就把1000吨冻肉送到客户手中,春节之后,生猪价格果然大跌。  在漯河当地,万隆被看成是一个“能耐人”。1984年,双汇的前身“漯河肉联厂”在河南十大肉联厂中排名倒数第一,固定资产468万元,财务入不敷出,工厂濒临倒闭。自万隆担任厂长以来,万隆就决定大干一场,他力排众议,决定“砸锅卖铁”,咬牙上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火腿肠生产线。  万隆万隆国内卖猪难时,他又壮着胆子投资分割肉车间,获得出口资格,接下了出口苏联的分割肉订单。苏联解体后,企业失去出口市场,万隆焦虑不已。有一次他在火车上,看见对面旅客吃火腿肠,那时这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回到工厂后他就要上马这个项目。该项目投资高达1600万,等于押上几年来的身家,而且国内已有春都、双鸽等品牌,万隆从日本、德国、瑞士、丹麦、奥地利买来世界一流的自动化设备,并把质检员的权力提高到了厂长之上,“我从不小打小闹。”万隆说。1992年“双汇”火腿肠订货现场,当场签了8000吨订货合同。他上任以来,勇于改革,敬业诚信,带领全体双汇人使一个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濒临倒闭、年销售不足1000万元的国营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年产销售超500亿元的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一些媒体称他“中国屠夫长”、“肉类工业的教父”、“肉类品牌创始人”。  1999年,他又提出销售冷鲜肉,改变中国生鲜肉类没有品牌的历史。  2012年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在讨论会上发言说,2012年继续向前推进双汇集团重组工作。重组以后集团公司产业分得很清楚了,上市公司做肉食加工这一块,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承担起重任。集团公司就成了一个控股公司,做肉食以外的事情。上市场公司搞专业化,集团公司搞多元化。另外我们还搞了一个跨国公司,搞国际化。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合理利用国外融资渠道,组建海外公司,实现大外贸、大流通、大市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  万隆董事长说:“十二五”期间,我们双汇集团要进行三个转变:第一个,过去我们的产品是高中低全覆盖,要向中高档转变;第二个,过去我们是速度效益型,要向安全规模型转变;第三个,由中国企业向国际化的大公司发展,要走出去,向外发展。中国企业要创造世界名牌。  2011年,3月15日,双汇被曝光“瘦肉精”事件,品牌形象受损严重。在遭遇上述事件的负面影响后,万隆及时做出每年花费超2亿元,进行一系列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改革的决定,包括对进入双汇的每头生猪进行严苛的检测。  2011年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大会”,董事长万隆在会上向消费者致歉,中高层、各地经销商以及相关各方到场,但无消费者代表出席。现场气氛火爆,有经销商甚至喊出了“万总万岁、双汇万岁”的口号。  [以上内容由"楚子情缘"分享。]

郭号召 河南汇通集团董事长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郭号召先生,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河南省十届人大代表,漯河市第三、四届人大代表,漯河市青年企业家商会会长,漯河市工商联商会副会长,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主任审核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食品行业质量管理先进领导者”,河南省“十大民营科技实业家”,漯河市“十大功臣”,“河南省劳动模范”、“创建文明城市”统一战线优秀代表人,河南省十大科技新闻人物;河南省肉类食品行业优秀经理;企业案例中国优秀策划人;河南省抗非典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奋进杯先进个人;漯河市优秀建设者。拥有二十余年的食品行业经验。  人物履历1976年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务农;1980年担任生产大队团支部书记的他被推荐到、公社供销社当营业员兼保管员;1982年辞去了榨油厂厂长的职务,办起了名为“联合体”,实为个体私营的榨油厂;1994年底注册成立了漯河市汇通肉食品责任有限公司;2003年5月正式成立了“河南汇通集团”任董事长。  人物事迹郭号召所领导的河南汇通集团原是一个只有几十人的民营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十年的奋力拼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现已发展成拥有总资产10亿元,占地800多亩,员工3600多人,集种植、养殖、加工、冷藏、销售、科研为一体的大型进出口企业集团,国家生猪重点屠宰场,香港五丰行肉食品的重要生产加工基地。2002年跻身全国民营百强企业,中国肉食品行业50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至06年底,汇通牌产品共荣获“河南名牌产品”3项,“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2项。全年实现产值30亿元,比上年增长45.9%,销售收入28.8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交纳各种税金1228.8万元,与上年持平,创利润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集团连续两年荣获“河南省民营企业出口状元”,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连续六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以上内容由"襄阳超级捍匪"分享。]

乐拓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乐拓 (1931~)  原名王念临。原籍河南漯河,抗战时-入川。民盟成员。1949年参军,1951年毕业于-防空军事学校。曾入朝作战,任团作战参谋。1956年转业。1958年调入包头文联任《包头文艺》部主任。包头市政协六、七、八届委员,内蒙古文史馆馆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绿林好》,长篇及中篇童话《神马萨日勒》、《月亮湖》,报告文学集《创造太阳》,散文集《早晨好》、《双翼神马》。近作传记文学《中西文化传媒人——梁发》被列入“岭南文化书系”。曾获中国作协颁发的从事文学创作25周年纪念奖,内蒙古文学最高奖萨日勒奖,包头“五个一”工程奖,中央电视台少数民族专题片奖。  [以上内容由"稚子顽"分享。]

刘伟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伟,男,汉族,1957年10月出生,河南漯河人,研究生毕业,法学博士、副教授,198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5月参加工作。曾任北京钢铁学院团委副书记、书记、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团市委大学中专部部长,团市委副书记、市青年联合会主席、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北京市朝阳区委副书记,北京市委处理问题领导小组副组长、北京市委处理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防范和处理-问题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法委(首都综治办)常务副书记;2008年12月任北京市房山区委书记;2016年01月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房山区委书记;2016年02月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8年1月30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当选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以上内容由"guest"分享。]

邢军纪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邢军纪 (1952~)  笔名沉钟、钟秋。河南漯河人。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干事、教员。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军事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税收之战》、《1988·明星大走穴》、《百年沧桑》、《大沉浮》、《中国文物大0》、《南街村》、《北中国的太阳》、《黄河大决口》、《第一种危险》、《中国精神》等18部,中篇报告文学《都市之魂》等16部。长篇报告文学《疯狂的盗墓者》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商战在郑州》获首届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优秀作品奖及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锦州之恋》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第一名及全军新作品一等奖,《黄河大决口》获全军第二届新作品一等奖,《张鸣岐之死》、《雪山之子》获《十月》文学奖,《北中国的太阳》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奖,《第一种危险》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奖及《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中国精神》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脊梁》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及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征文特等奖等。  [以上内容由"稻田守望者"分享。]

周彦生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周彦生 (1942.8—)河南漯河人。擅长中国画。1959年入河南艺术学院美术系。1979年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花鸟画硕士研究班。曾在洛阳青少年俱乐部、洛阳群众艺术馆工作。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作品《满园0》、《紫荆花》、《岭南三月》分别入选第五、六、七届全国美展;《岭南三月》获铜牌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 周彦生工笔花鸟画选》、《周彦生花鸟画集》等。  [以上内容由"不能没有你"分享。]

左国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左国顺 (1945.7—)河南漯河人。擅长油画。先后任漯河铁中美术教师、郑州铁路文化宫美术创作员、郑州铁路局文联美术,高级美术师,美协主席。油画作品《五月》、《白云、藏幡》、《工区雨季》、《山乡归来》、《山里的太阳》分别入选第六届、八届全国美展和中国油画静物展等。出版有《左国顺油画风景》、《左国顺素描人像》等。  [以上内容由"北方的天空"分享。]

许慎文化园

许慎文化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许慎文化园依托许慎墓规划建设而成,是集文物保护、许慎文化博览、汉字文化观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许慎(约公元58年-约147年)字叔重,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他因编撰了《五经异义》、《孝经孔氏古文说》等被时人誉为“五经无双”;又因编撰了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被后世誉为“中华字圣”。许慎的学术成就不仅开创中国文字学的先河,对训诂学、经学、音韵学等学科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以上学界对许慎皆怀有莫大的尊重和推崇,为了纪念这位为中华文化传承花费毕生精力的文化先贤,自1983年开始学界先后八次在漯河召开关于许慎的学术会议。很多学者致电、致信要求漯河政府修缮许慎墓园。许慎墓位于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许村庄(许慎曾经居住的村子,东汉时叫万岁里)东,东临京港澳高速,西毗沙河,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慎文化园于2008年9月开工建设,2010年10月竣工,总用地面积1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园区地势由南向北依次抬升,共分三大功能区,即广场服务区、中心展示区、墓冢保护区。许慎文化园遵守中国传统建筑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六书石柱、汉字大道、字圣殿、叔重堂、说文馆、字形牌坊、许慎墓沿中轴线依次分布,构成园区游览参观的主线。字形解义、部首方阵、魁星亭(金榜石)、蟾桂山、字源石等小品以中轴线为界东西对称分布,构成游览参观的环线。  许慎文化园一方面运用传统建筑艺术,突出许慎文化的时代特色。如字圣殿,为仿-格,重檐庑殿,木石结构,被专家誉为近年来全省乃至全国少有的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另一方面运用现代展览手法,将许慎伟大的一生以及他所创立的文字学的深刻内涵充分地展示出来。如叔重堂和说文馆,皆按照博物馆陈展规范要求进行布展,将许慎生平、事迹、贡献展示于众。80米长的汉字大道,按照汉字发展的十个阶段采用石刻和铜铸工艺实例摹刻汉字不同的书体原貌,寓意一部汉字发展史。  许慎文化园是许慎文化的集萃地,汉字文化的博览园。漯河将紧紧围绕建设许慎文化研究中心、许学文献资料中心、许慎文化旅游中心的战略目标,致力把许慎文化园打造成海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圣地。  地址:漯河市召陵区龙江路与中山路交叉口向东800米许慎文化园  类型:陵园/墓地文化旅游区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95-6770677  官方网站:http://www.xswhy.com/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40.0元  儿童及中小学生、残疾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70周岁以上(含70岁)的老年人、导游凭有效相关证件,记者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到售票处领取免费入园券;全日制在校大中专生(研究生除外)凭学生证,60-69周岁的老年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漯河本地市民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30人以上8折,讲解费50元。  许慎 (58~147)  许慎,字叔重(约公元58年——147年),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人(今姬石乡许庄),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著有《说文解字》等。 许慎(公元58-147年)《与说文解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历史最长的象形文字。今天,人们发现,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方便程度,是世界任何一种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当人们开始热衷于研究汉…… 详细++  姬石镇  姬石镇位于漯河市东北角,毗邻市区,总面积32.8平方公里,耕地3.2万亩,辖19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1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45万人。沙河出市区后呈南北走向,至该乡小潭村后呈东西走向,将该乡半环绕。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漯河北站距该乡2 公里,南站距该乡3.5公里,漯周公路距该乡1.5公里,漯河市新北环路从该乡东南部穿过,新北环东伸后穿境而…… 详细++  许慎 (58~147)  许慎,字叔重(约公元58年——147年),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人(今姬石乡许庄),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著有《说文解字》等。 许慎(公元58-147年)《与说文解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历史最长的象形文字。今天,人们发现,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方便程度,是世界任何一种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当人们开始热衷于研究汉…… 详细++  姬石镇  姬石镇位于漯河市东北角,毗邻市区,总面积32.8平方公里,耕地3.2万亩,辖19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1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45万人。沙河出市区后呈南北走向,至该乡小潭村后呈东西走向,将该乡半环绕。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漯河北站距该乡2 公里,南站距该乡3.5公里,漯周公路距该乡1.5公里,漯河市新北环路从该乡东南部穿过,新北环东伸后穿境而…… 详细++

许慎墓

许慎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慎墓位于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东。墓冢高5米,底径16米,墓前立清康熙、光绪年间碑刻二通,墓后苍柏林立。当地文物部门征地12亩,建许慎陵园。光绪二十五年,东阿周世专程至墓地祭墓,并在城东北隅购地三亩,建许南阁祠,内设“太尉南阁祭酒讳许慎字叔重之位”,上悬“五经无双”匾额,现为郾城县许慎纪念馆。1986年许慎墓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郾城区许慎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海河路西段。邮编:462300  管辖隶属该馆于1984年9月开始筹建,1985年4月正式成立。隶属郾城县文化局。  馆舍介绍郾城县许慎纪念馆馆址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修建的南阁祠(许慎祠),辛亥革命后改为学校,大部分建筑被改建教室,唯大门内的过厅(5间)被保留下来。1984年,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把基本保留原貌的过厅交给文化部门筹建许慎纪念馆。建筑面积62.9平方米。  馆藏作品郾城县许慎纪念馆除征集关于许慎的文物资料,布置纪念许慎的专题陈列外,还负责全县文物的调查、征集和保护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举办《郾城县文物展览》,展出馆藏商周青铜品和汉代陶品中的精品。  开放时间郾城县许慎纪念馆全年开放。  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  景点位置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东土岗    许慎 (58~147)  许慎,字叔重(约公元58年——147年),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人(今姬石乡许庄),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著有《说文解字》等。 许慎(公元58-147年)《与说文解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历史最长的象形文字。今天,人们发现,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方便程度,是世界任何一种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当人们开始热衷于研究汉…… 详细++  许慎 (58~147)  许慎,字叔重(约公元58年——147年),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人(今姬石乡许庄),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著有《说文解字》等。 许慎(公元58-147年)《与说文解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历史最长的象形文字。今天,人们发现,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方便程度,是世界任何一种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当人们开始热衷于研究汉…… 详细++

周彦生艺术研究院

  周彦生艺术研究院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翟庄街道梨园周村村南,占地面积100亩。建有综合教学楼、教师创作楼、周彦生创作楼、绘画理论研究楼、写意及工笔画研究楼、对外交流展厅各一栋。  周彦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广东美协理事,广东画院特聘画家,广东省文史馆馆员。2002年被评选为广东当代中国画十大名家。作品曾在全国第六、七、八、九届展中多次获奖。艺术上,崇尚赵佶、任伯年和于非闇,四十年来如一日潜心研究传统工笔花鸟画,笔下的花鸟画兼收传统笔墨,同时借鉴外来艺术,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创作。一直寻求探索清秀明丽、富贵高雅而气势宏伟的花鸟画去歌颂美好生活。创造出自己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自成体系,游刃有余,在花鸟领域影响巨大。  作为由河南至广东的著名花鸟画家,周彦生的作品既有北派的堂皇大气,又有南派的委婉细腻;既饱含传统文化的精魂,又富于现代中国的艺术精神。因此,在中国艺术界流传着一句话:“北有何家英、南有周彦生”,是当代中国画坛的一朵艺术奇葩。

齐桓公点将台遗址

齐桓公点将台遗址为召陵区文物保护单位。  齐桓公点将台遗址位于召陵寨南门外,路东有平台,高3米多,周围83.3米,士人曰:“齐桓将台”,今遗迹尚存,195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孔子思归处

  孔子思归处  归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东,漯周大道上。据漯河市区约10公里。该村每年农历5月28的城隍庙会,农历3月21的东王庙会、6月25的罗成生日庙会、入伏第一天开始的洪福寺庙会等等,都是吸引十里八乡,甚至周边县市群众的本地盛大-。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郾城知县荆其惇纪念孔子陈、蔡之行,在归村寨西门内孔庙中,立《孔子归村遗迹碑记》一通。绞龙碑头,赑屃座底。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知县周珍迁该碑于郾城东关外,公路北(今华山美食城一带),咸丰二年(1852年)归村人录文刻石,复立于原庙中。归村村名即由孔子思归而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归村汉墓

归村汉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归村汉墓  位于召陵镇归村西南500米处。1984年11月,村民刘宪东在责任田起土,挖出该墓,省、地及原郾城县文物主管部门前往发掘。墓内存放铭器多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沟李遗址

沟李遗址为召陵区文物保护单位。  沟李遗址位于召陵镇沟李村东南约100米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召陵傅庄遗址

召陵傅庄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傅庄遗址,位于召陵镇傅庄村,鲁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八国之师与楚国结盟于召陵,傅庄在召陵西北1.5公里,为此次会盟地点,故称会成台会胜台,196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完好。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邓襄寨遗址

邓襄寨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邓襄遗址  位于邓襄寨。遗址包含伏牛山文化和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195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召陵故城遗址

召陵故城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召陵岗南北宽约五公里,东西长约六公里,最高处高于附近低洼村庄约二十米,其地理形貌为豫中东平原罕见。众所周知,雪乃冬天阴雨天天降之物,而召陵雪霁却是夏夜晴空降雪,故此奇名。相传东汉年间,一召陵人夏夜黎明之时外出解溲,忽见天上皓月当空却银花纷降,地上远近一片洁白,一场大雪正纷纷扬扬漫撒在召陵大地,且地上已积雪盈天,树上枝条白花朵朵,银鞭串串,不时还有几条家狗在雪中嬉戏追逐,时隐时现。此人惊奇,随近前用手触雪,可仔细一看,地上、树上哪儿有雪的影儿。天明此人奔走相告,左邻右舍人人称奇,皆曰遇“仙景”也。据郾城县志载:宋高宗时,岳飞抗金抵郾曾驻扎召陵。一天夏夜黎明时分,有哨兵突然发现召陵四周白雪茫茫,一片银装素裹世界,不觉大惊而吼起来,众军士被惊醒,出外四顾也不由惊叫不已。岳飞出来仔细查看一番,后向众军士解释说:“此乃天地氤氲之气相结合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此为虚景,勿须大惊小怪。”众军士方才放心,且均为目睹此盛景引为终身快事。明代文人谢公翼曾作诗论之:“参差壁垒列荒郊,残雪阴云挂树梢,千载共言齐小白,无人还与问包茅”。  召陵历史悠久,位居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魏国在此建立了召陵邑。2004年9月经国务院、河南省政府批准,设立召陵区,成为中国食品名城、全国卫生城、全国绿化先进城市——漯河市的一个新区。召陵新区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总人口49.7万人,交通四通八达,通讯畅达,能源充足,资源丰富。召陵人杰地灵、文化灿烂。这里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词汇家许慎的故里,他所撰著的《说文解字》是世界上第一部汉语大字典。这里名胜古迹丰盛,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青年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后谢村

----

青年村

----

周陈村

----

胡老村

----

河崔村

----

小杨村

----

周韩村

----

井庄村

----

朱庄村

----

庙王村

----

海子王村

----

冷饭村

----

三朱村

----

河李村

----

纺车刘村

----

回南村

----

大杨村

----

裴王村

----

回北村

----

砖桥村

----

庞墩村

----

北张庄村

----

田庄村

----

葛胡村

----

中杨村

----

段庄村

----

侯庄村

----

前谢村

----

枯河村

----

双庙郭庄村

----

和庄村

----

小徐村

----

青年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