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德宏州 >> 盈江县

盈江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位于盈江县旧城镇,距县城19公里,整个香额湖景区的规划面积为75.97公顷(合1140亩),香额湖景区以水为主体构架,以较好的自然植被、水资源、农田、果林及野生飞禽为构成要素,形成一个集自然生态、农业生态、果林生态及畜牧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游览区。水由湖面东北岸一带流出,大的泉眼有十二个,水量大,常年不枯,水质好,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湖内有十多种野生江鱼,还有白鹭,黄鸭、野鸭等鸟类以及荷花、芦苇、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堪称“大盈江畔的白洋淀”。  香额湖,古谓龙塘,傣语谓之“弄姐告”,湖泊坐落在旧城镇西南面。它经历了几千处历史长河的风风雨雨,始终不衰,生气勃勃,源头来自姐告村边的“喃幕西双”(十二眼井),因而汇聚成这汪汪一碧。  但凡美丽的地方,常有讲不完的神奇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姐告村边只有一条小沟流淌着,不能灌溉周围的农田。有一天,一对仙龙夫妇携12个龙女准备前去缅甸的哪啾湖游玩,路过此地,看到农田严重缺水、无法栽种、一片荒芜。仙龙夫妇痛心万分,经商量决定留下来为百姓排忧解难。于是龙宫址选在姐告村旁,仙龙吐出龙珠,12龙女每人吐出一股清泉注入龙宫,便形成了“喃幕西双”和水晶龙宫---香额湖。龙塘分为大龙塘和小龙塘两部分。传说大龙塘是仙龙夫妇的行宫;小龙塘系龙女们的闺阁,水质特别清冽。  当你站在东山顶上远眺,依稀可见当时仙龙吐珠的幻景——两根长长的龙须(姐告路、下拉相路)舒展,龙眼(姐告自然村)圆鼓,龙嘴(小旧城、沙坡一带)大张,龙抓(姐告巷道)起伏,龙身(旧城街主干路)蜿蜒,龙尾(镇政府现址)微翘。  按照历史沿革,龙塘码头在原遗址上进行重建。新修的龙塘码头成三个梯式平台,围着用腾冲火山石打磨的栏杆,古朴典雅,风韵依然。站在码头上,凭栏极目千里,清波荡漾,无边无际,竹筏扁舟来回穿行,渔歌“罕嘛”(傣语山歌),互相对唱。旅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大做强生态绿于产业,打造“魅力”品牌,在“喃幕西双”上面的坡头平地处,新建了颇具民族特色的文艺戏台一座。采用傣式建筑风格,金葫芦立于屋顶中间,两旁分别是个一对孔雀和大象的造型。金葫芦是傣家男女爱的信物,孔雀和大象则是傣民族崇敬的图腾。既古色古香,又带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纵观香额湖景区,一位教师感慨万千,现赋五言律诗一首以赞之:  香额湖诰渺,迈木力中间。  白鹭翩翩舞,荷花朵朵鲜。  码头迎万客,碧水过千帆。  文艺戏台秀,风情异彩添。  地址:盈江县潞盈路段,距城19公里

允燕佛塔

允燕佛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允燕塔位于盈江县城平原镇东2公里处的允燕山二台坡。海拔857米,东经97°57′,北纬24°42′。属横断山脉高黎贡山延支脉西南余脉。大盈江经允燕山脚从东往南向西绕过。塔东北是傈僳族阔时节标志《木多依》,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标志《目瑙示栋》和中波台。塔东南有傣族泼水节标志《浴佛塔》。正北方为马鹿场,西北方是勐町村和县城平原,正西为棒腮寨。  允燕塔始建于1947年。因1946年盈江发生特大水灾,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瘟疫蔓延,为求佛保佑,由盏达(今盈江县)土司后裔思鸿升的弟媳线云宵女士主持筹资修建。由于国内局势动荡,各种流言蜚语传来,工程时建时停,直到1952年才完工。文革期间虽遭局部损坏,但塔基、主塔和小塔主体尚存。1982年、1993年两次维修。  允燕塔为土基结构。是滇西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标志性建筑,属于覆钵形金刚座式群塔,由1座主塔和40座模型塔组成。  塔基(金刚宝座)由5层叠加而成,底层呈正方形,底边长(宽)约为19.3米,高1.1米,第一层28个模型塔内设有佛龛。第二至四层基座均为方形束腰须弥座,四角各置模型塔1座,共12座,不再设有佛龛。第五层塔基为八角形束腰须弥座,顶端筑成圆台,周边雕有一仰莲瓣,呈一莲座,主塔立于莲花座之上,塔下身是一巨钟,中间一周有形态各异的手拉108个佛珠串的“七护卫”浮雕,分别是虎、狮、白象、鼠、羊、龙、鹰之化身,传说还有一隐身黑象在塔下巡逻。浮雕上面为刺绣袈裟纹饰。塔身上部筑一串扁圆形连珠相轮,相轮上置一仰覆莲座聚宝瓶,构成塔刹。刹顶冠以金属宝伞和风标。塔身及塔刹通体涂饰金粉,朝晖夕阳之下,金光闪烁,十分壮观。  允燕塔坐南朝北,方向偏东5°左右。由允燕山北麓进入塔区筑有一条水泥通道,两侧为茂密的林木,通道全长93米,宽4.5米。起端与终端高差约10米。在通道进入塔基四周地坪入口处,置有二尊“嘎朵”(缅语,意为怪兽),造型奇特,相当于汉族地区的麒麟或狮座。  滇西现在6座方基座塔中,以允燕塔规模最大、塔身造型最为精致,保持了佛塔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其文物价值与上世纪90年代重建的佛塔相比要高出一筹。  允燕塔与缅甸曼德勒省瓦城的“罗伽骠塔”塔身浮雕图案及塔基造型相同。塔身结构,塔刹结构及图案与曼德勒省实皆市的“烦鸟帕耶信塔”相同。正是中缅两国历史上文化交流的物证。  1992年,缅甸曼德勒省掸族佛教协会主席吴宰妙旺来访,并提出要赠送盈江允燕塔玉佛一尊。1993年4月由吴宰妙旺率领85名僧侣护送玉佛至允燕塔,佛像高11.8英尺,重10吨,盈江县佛教协会在允燕塔南山坡建寺,是中缅两国友好交往历史的延续,允燕塔成为中缅两国人民“胞波”(亲戚)友谊的纽带。  1983年1月13日云南省政府公布允燕塔为云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稿源:盈江县文体局  平原镇  平原镇地处县城,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境内旅游景点胜多,民族风情浓厚。是盈江县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是连接15个乡镇的桥梁和纽带。平原镇是由原平原镇、岗勐乡及莲花山乡合并而形成的一个镇,全镇国土面积386.3平方公里。东与新城、旧城两乡镇相接,南与弄璋镇相邻,东南的山梁林地与陇川县的护国乡接壤,西与昔马、太平两乡镇相连,北与勐弄乡接壤。 平原镇是盈江的重…… 详细++

盈江凯邦亚湖

盈江凯邦亚湖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凯邦亚”乃景颇语,意为美丽的地方。凯邦亚湖水面迂回曲折,近百个岛屿及无数半岛,看似岛岛相连,其实岛后有岛,岛水相间,仿佛蓬莱仙境。明镜般的湖面,时有水鸟飞行,或是栖于水中林木之上,更显出宁静和高雅。  凯邦亚湖位于盈江县城西南48公里处,介于国家二类口岸盈江县城至口岸通道那邦途中,是户宋河电站的蓄水库,属水域类自然旅游资源。该景区规划面积22.8平方公里,水面8平方公里,位于崇山峻岭之中。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4.2℃,是一座难得的“凉库”,为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避暑胜地。  湖中有近百个岛屿及无数半岛。岛上有牛群,安祥地在草坡上吃草或懒洋洋地躺着享受阳光;不时有水牛在泅渡,向其它美好的岛屿转移,晃眼看去,疑为蛟龙戏水;竹筏上搭了凉棚,有人在悠闲垂钓;不时有几叶竹筏漂在湖面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是第一代景颇族渔民;登上最高的北岛,极目俯瞰,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湖边均为景颇族村寨,多彩的山地民族风情更增添了该景区的民族文化内涵。山地自然风光和山地民族风情,使该景区成为一处难得的山地民族文化生态园。  凯邦亚湖这个景区分为自然景观游览区和自然游乐区两大部分。自然景观游览区主要由野生飞禽生态游览区、岛屿光光游览区、亚热带果园游览区、水源自然观光游览区组成。自然游乐趣由水上游乐区、山林业区游乐区和野营活动区组成。水上的游乐有渡筏、游艇、水上跳伞、水上空中滑索等活动;山林野趣游乐区有弓努射猎场、镖鱼、驮铃马帮等。野营活动区内有野炊、篝火、露宿等活动。    那邦镇  那邦镇地处盈江县西部,东与铜壁关乡相连,北与昔马镇毗邻,西南与缅甸联邦接壤。国境线长20.5公里,境内有29、30、31好界桩。辖区面积为87.35平方公里,1996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镇。镇辖3个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4个党支部、11个机关站所、1所中心学校、1个武警边防检查站。全镇实有耕地面积1733亩,集体林面积10000亩,总人口341户1533…… 详细++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十九世纪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霸气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魔爪伸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二十世纪前的中国清政府则是一个-无能的政府。  英国人在巩固了对缅甸、印度的统治后,企图以印度、缅甸为基础,打开中国的西南大门,霸占中国西南各省,与已经侵占的东南亚各地连成一片。  1874年英军上校柏郎率200人的武装由缅甸入侵云南。英国驻北京使馆的翻译马嘉里前往迎接。马嘉里沿途刺探我军政情报,绘制山川地形图。  马嘉里与柏郎街头后于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初十,率部队取道八莫——芒允路入境。英军行至中国境内红蚌河边,闻知边区军民已有联合抗击准备。马嘉里便自告奋勇带三个随从前往探路,柏郎率部随后。我边防守军腾越左营都司李国珍,故意放过马嘉里,已切断其与柏郎的联系。马嘉里14日晚行至芒允,宿住于寺庙中。16日在返回迎柏郎途中,受到我方群众阻拦,马嘉里当场开枪打死一群众,从而群情激奋,将马嘉里一行四人杀死,弃尸户宋河中。次日上午,我景颇、傣、汉等各族群众配合立国珍守军在班西山下阻截柏郎的部队。柏郎闻报马嘉里被杀,中国援军即至,便仓皇逃窜出境。我神圣国土得以保护。但是英国人借此向清政府提出许多无理要求,-无能的清政府竟屈服于压力,已“盗匪劫杀”的罪名,捕杀了23名景颇族抗英勇士,江腾越镇总兵蒋宗汉、同知吴启亮革职,还打入地牢。  1876年9月,清政府李洪章在山东烟台与英国使臣签订了屈辱的《中英烟台条约》,按条约规定,中国政府出除对英国人进行道歉、赔款、抚恤外,对所谓的“凶犯”要进行严惩;同意英国开辟印藏交通,允许英国人往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省旅游。开辟宜、芜湖、北海为通商口岸;并扩大领事裁判权。  盈江县人民政府为纪念边区军民抗英的斗争,于1987年在此立了纪念碑。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盈江虎跳石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的南端,有一个被人们誉为云南四大瀑布之一的“虎跳石”。作家艾鞠在《南行记》中这样写道:“这小山谷位在滇缅交界的克钦山中,四面都是密生绿树的山岭,只是北面和南面,裂有窄狭的缺口,宛如山谷里的两道门户,从那里便露出明媚的天空,由云南流入缅甸的伊洛瓦底江的大盈江,就在这两个缺口下流过,波涛冲碰着峡谷嶙峋的山石,成天成夜生气所似的吼着。”这段描写可能是描述虎跳石最早的文字吧!  举目望去,两山相距不到20米,矗立在江中的两座巨石。几乎要把大盈江截断,巨石宛如两扇大门,石门半掩,中间留着一条缝隙,宽仅7.3  米。更有意思的,距这里不太远的江中,还有另一块巨石横卧江心,这又多么像过去大户人家宅门前的大照壁。这江中的三座巨石正像一个“  品  ”字,把人们带入神话般的世界。仰望着两岸的悬崖峭壁,谁也不会再怀疑,老虎是真的可一跃而过江呢!逼仄的虎跳石,激怒了大盈江,温柔的江水来到峡谷后,突然变成了一条矫健的巨龙奔腾起来,它迫不及待地夺门而出;咆哮的江水又似一群受惊、发怒的脱缰野马,激发出撼山动地的力量,排浪直向石照壁冲去,骤然间,  惊涛凌空高达十余米!  浪花水珠在空中飞舞、追逐,水星如雨,徐徐人空中飘落下来,形成幽谷奇观!虎跳石的奇景已令人赞叹,然而落水洞又是奇中之奇。它地形更为险峻,特别在涨水季节,人们几乎无法到它的身边,只能站在山顶上望江兴叹了。只有在枯水季节,才能顺着河床,从一块岩石跳向另一块岩石。或者像爬天梯一样,手足并用拉着大树上垂下的野藤,一步步往上爬。  地址:盈江县城34公里出坝尾山边

三仙洞

  位于芒市勐戛镇的三角岩山间,是悬崖绝壁上的天生石洞。距芒市40千米,距今已有2亿多年,因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三位仙人在此长期居住而得名。分上、下两层,有16个厅堂、120余个景点。

刀安仁故居

刀安仁故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边塞伟男”刀安仁的故居,坐落在盈江县新 城乡,距离县城约30千米,是德宏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原址为干 崖土司署,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土木建筑结构,分三进四堂。曾多 次遭遇浩劫,在修缮之前只剩下三间厢房。2008年当地政府出资440万元 进行修缮,在故居内长期展出的有192件文物,其中包括干崖土司大印、 刀安仁生前使用器具、留洋油画以及兵丁 戏服等珍贵文物,全面展现了傣族民主革 命第一人刀安仁承袭土司、留学日本、 发起腾越起义等历史史实。刀安仁主要 著作有《抗英记》、《游历记》、《狱中 纪事》、《傣文诗韵》、傣剧本《阿銮相 勐》、《陶禾生》等。 在刀安仁故居附近,还有远近闻名 的“中国橡胶母树”扎根于此。树高20余 米,主干树围2米多,根部直径1米左右, 已有上百年的树龄,是刀安仁于1904年赴 日本留学,途经马来西亚时购回引种的。 当时引进了8000余株橡胶树,后因无人管理,加之连年战火纷飞,到全 国解放时仅存三棵,后因风寒又死了两棵。现在硕果仅存的这棵橡胶母 树,比台湾引种的橡胶树早两年,比海南引种的早一年,是我国引种最 早、树龄最大的一棵橡胶树,被称为“中国橡胶母树”,其周围是百年 间繁衍生息的橡胶母树的子子孙孙。走进胶林,就像走进浩瀚无边的森 林大海,满目碧翠,令人心旷神怡,更让人感到无比自豪。虽然年代久 远,但橡胶母树至今仍然挺拔苍翠,郁郁葱葱,更显刚毅,经久不衰。 现橡胶母树和故居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和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刀安仁 (1872~1913)  刀安仁(云南爱国人士) 又名郗安仁,字沛生,男,云南干崖(今盈江县新城、旧城、弄璋一带)宣抚司第二十四代土司。 青年时期,多次号召傣、汉、景颇、僳僳、阿昌等族群众与英国侵略军进行斗争。曾到印度、日本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回国后在家乡从事革命工作。1906再次东渡日本与孙中山、宋教仁等革命党人建立联系,成为同盟会早期会员。1907年…… 详细++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以盈江县铜壁关林区为主,还包括陇川县和瑞丽市部分林区,总面积40多万亩。  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地区,北部有高原屏障,南部受印度洋季风和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的干旱气团交替影响,日照长,积温高,干湿季明显,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年均气温19.5℃。这种复杂的地形和气候,形成了其独特的热带雨林、南亚热带雨林和温凉带阔叶林混交的林带。  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云南省林业厅资源处调查,区内高等植物有63科,103属,195种。象云南石梓、山白兰、-木、合果含笑、高大含笑等珍贵植物有数十种。其中龙脑香(含毛芽龙脑香、盈江龙脑香、东京龙脑香)连片成林,面积之大,世界罕见。  婆罗双(含阿萨罗双、羯婆罗双、落叶婆罗双)的分布也很广泛。保护区内的珍贵动物很多,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有10种(亚洲象、野牛、印支虎、白眉长臂猿、蜂猴、熊猴、黑麂、金钱豹,云豹)二级保护的有二十种。属一级保护的鸟类有2种(绿孔雀、孔雀鸟),二级保护的有36种之多。在那邦还发现了红腿小隼、竹啄木鸟、木京鸟、树鹊等一批鸟类新种。  因此,国内外一些专家认为,到目前为止,能够保留如此众多物种的国土还没有发现第二片土地。  要是今天的游客中有生物学专家,进到保护区内没有两三个月时间是舍不得离去的。  地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

诗蜜娃底(黄草坝)

  “诗蜜娃底”是傈僳语,意为美丽的黄草坝,被誉为德宏香格里拉的“诗蜜娃底”位于盈江县苏典傈僳族乡。它在县城以北40公里,距苏典乡13公里的山谷中,海拔约一千余米,冬季气候寒冷,面积约2平方公里,坝中长满茂密的野草,整个坝子地势和缓起伏,线条优美,牛马成群,一条小河从中穿过,两岸多百年奇树,冬季白霜铺地,黄草戚戚,春天梨花如雪,红花漫野,夏天绿草没膝,凉风习习,被称为德宏州的“香格里拉”。  踏青“诗蜜娃底”是本县人常有的户外活动。由于独有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美丽奇特的高山草原风光,是人们神往的“天然森林公园”。它依山傍水,古树环抱,放眼望去到处都树龄不相上下且实属少见的剌麻栗古树群,遮天蔽日,游人可饱览古树风采。这些古树,由于人行磨砺和雨水的冲刷,裸露的根系,犹如一条条静伏的黑色巨蟒,让人敬畏。这些茂密的树林引来大批的野生动物,如麂子、野狐、山兔、松鼠、穿山甲,还有竹鸡、喜鹊、乌鸦、康鸡、斑鸠、燕子、冬麻雀、飞禽等40多个鸟类品种。在那里鸟与人类和谐相处,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傈僳山寨各族群众提供了无穷的乐趣,也为外来游客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你心旷神怡,让你一回回梦游黄草坝。  该项目位于苏典乡的途中,黄草坝由于独有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美丽奇特的高山草原风光,清澈的泉水静静流淌在古树丛林之中,满山遍野的杜鹃开放在碧绿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悠闲自在地在草地上玩耍繁衍,浓郁的傈僳风情更是让人流连忘返。黄草坝素有“滇西香格里拉”的美称。项目建设包括:游路建设、小型购物点建设、综合服务接待设施建设、环保设施建设等。整个景区规划面积2000多亩。该景区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属于正待开发景区。  出盈江县城一路向北,在曲折的密林中藏着一片诱人柔软的草甸。也许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在一个不经意的转弯之后,树丛中,我惊奇地看见了诗蜜娃底的一角。  地址:盈江县城40公里出

刀安仁墓

刀安仁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刀安仁墓  刀安仁,以名郗安仁,字沛生,傣族,1872年生于盈江县。十九岁承袭干崖二十三任土司,期间为捍卫疆土坚持8年浴血抗英,力推新学,发展民族工业,必革文字(傣文),创办新学,兴办工厂,开设银庄,1906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指定为干崖支部负责人,变卖家产资助革命。  按照《革命方略》筹备滇西起义,1911年参与领导腾越九,六起义,被推举为军督府第二都督,1921年被陷害密捕入狱,经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营救出狱,被授予中将军衔。1913年3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41岁。  后被追认为上将。灵柩送归故土,安葬于盈江县新城乡凤凰山,文革期间被毁,1994年省政府拨款重建,1989年7月19日列为德宏州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墓高3.2米,长3.741米,面宽4.4米,尾宽2米,呈嵌顶把八字形,属封土堆墓,建筑面积1240.5平方米,通道长56米,宽3米,共29级台阶。  地址:盈江县新城乡凤凰山  刀安仁 (1872~1913)  刀安仁(云南爱国人士) 又名郗安仁,字沛生,男,云南干崖(今盈江县新城、旧城、弄璋一带)宣抚司第二十四代土司。 青年时期,多次号召傣、汉、景颇、僳僳、阿昌等族群众与英国侵略军进行斗争。曾到印度、日本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回国后在家乡从事革命工作。1906再次东渡日本与孙中山、宋教仁等革命党人建立联系,成为同盟会早期会员。1907年…… 详细++  刀安仁 (1872~1913)  刀安仁(云南爱国人士) 又名郗安仁,字沛生,男,云南干崖(今盈江县新城、旧城、弄璋一带)宣抚司第二十四代土司。 青年时期,多次号召傣、汉、景颇、僳僳、阿昌等族群众与英国侵略军进行斗争。曾到印度、日本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回国后在家乡从事革命工作。1906再次东渡日本与孙中山、宋教仁等革命党人建立联系,成为同盟会早期会员。1907年…… 详细++

虎跳石落水洞

  盈江虎跳石、落水洞位于盈江县县城34公里的坝尾山边,数百来宽的大盈江流到这里一下子收束成了七、八米,两岸两座冲天而立的石壁象两扇半开的巨门,封住了大江的去路,狂怒的江水拍打着江中峥嵘的乱石,激起冲天的水柱和水花,发出雷霆般的轰鸣,翻卷着穿过石壁,像是要把一切都摧毁,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吞天化地之感。  屹立于江中的两块巨石就叫虎跳石。  从虎跳石沿江而下,步行数百米,就到了落水洞,洞口乱石嶙峋,江水咆哮着往洞里猛灌,震天撼地的江水穿过石洞,又从石峰中倾斜而出,掸着岩石,溅起翠玉般的水珠,再砸到岸边的石壁上,散成漫天的水雾,正是:“江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岸边似景勿须彩笔景天生”。   盈江虎跳石落水洞堪称全国最大的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中国榕树王,位于盈江县铜壁关老刀弄寨旁的亚热带雨林之中,距离县城约30公里。树高约40米,由下垂的气生根长成的新树干已达100多根,每年仍有10多条气生根在增加,树冠覆面积达5.5亩,远远看去,犹如一片小树林,故又叫“独木成林”。  德宏人把榕树称为大青树,傣族人把它奉为神树。大青树是德宏风光的一大特色,无数枝繁叶茂、千姿百态的大青树遍布全州各地,生长在盈江铜壁关老刀弄寨旁的大青树,在全州的大青树中,独树一帜,被人们称做“榕树王”。  据专家测算和考证,这棵树,树冠覆盖面积达55亩,气根入土后长成的新树干多达108根,到现在已有近300年的树龄,堪称“独木成林”的奇观,为德宏州一绝。它树身奇大无比,数十人也合抱不下。

橡胶母树

  橡胶母树  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橡胶的主产区是海南、台湾、广西、云南等省区,云南的主产区又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130多万亩。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虽不是主产区,仅有10多万亩,但德宏橡胶在我国小脚种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40年,盈江县干崖宣抚司第二十四代土司刀安人先生赴日本留学回国途中,经马来西亚时购回了800株橡胶种苗,定旨在盈江新城乡凤凰山上。这是我国引种的第一批橡胶树,它比台湾引种的橡胶早两年,比海南引种的橡胶早一年。这批橡胶树因技术、管理、战乱等多种因素,到解放前夕只剩下三株。之后又先后死去两株,现幸存一株,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树之一。

万象城遗址

  万象城遗址在弄璋镇姐闷掌寨,“姐”傣语,意为城,“闷”为万,“掌”为大象,“姐闷掌”意为万象城,为干崖土司第十任至十三任宣抚使驻地。相传弄璋上下一带地方有很多大象,有9999头之多,至今还保留许多与大象有关的地方,如大象寨(芒掌)、放大象的地方(纳掌)、大象洗澡的水塘(弄掌)、大象打滚的塘子(汤掌)等等,大象是傣族人民心目中吉祥的象征。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至十一年(1583年)间,干崖地区屡遭战乱,司署驻地龙口城(今旧城)被焚,宣抚司印失落。为此,万历十二年(1584年)干崖第十代土司刀帕王宣龚职时,选择大象多的地方重建司署,以求吉祥如意,当时,大象已有9999头,于是又用纸裱了一头,使大象是一万头,因此得名“万象城”。

大盈江

大盈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大盈江为盈江县最大水系,纵贯盈江全境,将美丽的盈江坝一分为二,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长204.5公里,最宽处近1千米,最窄处仅7.5米。坦荡自如的大盈江以独特的区位展示出奇特的风彩。上游槟榔江奔流于群山峻岭之间,两岸森林茂密,江中怪石横卧,江水汹涌,大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势,是探险飘流的理想之处;大盈江中游,土肥人勤,翠竹环抱,碧波万倾。农田、傣家;耕牛、牧童;稻花、芦花;野鸭、鱼虾,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诗画。放舟江面,真可谓“竹排江上行,佳人画中游”,是难得的休闲飘游之地。大盈江下游鬼斧神工造就了“大江虎跳、洞天飞雪”的奇观,宽浩千米的大盈江被两块天然巨石紧锁,江面仅7.5米,江水汹涌,涛声如雷,彩虹横跨,落水飞雪。秀美壮丽的大盈江风姿无限,她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一部人文历史的画卷。目前,盈江县委、县政府已将大盈江列为“大盈江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区”项目,进入启动开发建设。大盈江造就了传奇的历史和风云人物,更养育了各族儿女,而今奔流不息的大盈江又迎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盈江两岸是一望无垠的农田,竹树环绕的村寨点缀其间。江岸有凤尾竹堤,江心有绿色小岛。蓝天白云,翠竹绿岛倒映在悠悠的江面上,小船轻轻划过,悠扬的傣家情歌随风飘来,犹如一首别致的抒情诗。  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神奇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有机融合成为景区特色,主要包括:支那“光邦”鼓文化区、刀安仁故里游览区、傣戏发祥地文化区、旧城香额湖景区、民俗风情综合展示区、万象古城区、马嘉理事件发生地七大景区。古往今来,不少文人曾为这饱含诗情画意的大盈江赋过颇多的诗作,清道光年间就有《夜游大盈江》诗一首:“碧天如水雁横秋/良夜无妨秉烛游/一片波光万里月/何人吹笛小桥头。”大盈江于1994年与瑞丽江并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卡场河瀑布

  卡场河瀑布  卡场河瀑布位于卡场乡盆都寨脚。卡场河上游平静而清澈、呈岸乳色,绿绿树丛,与水中倒影相映。河流至盆都寨附近,地面突然陡峭,河中岩石兀立,层层阶石,从而形成大小不一的瀑布,然后猛跌下深谭,如雷的吼声远播数里。瀑布由四级组成,总落差170米,一级落差30米,二级20米,三级45米,四级75米,宽20-40米,瀑布水雾迷朦,阳光照射下色彩缤纷,极为壮观。  地址:盈江县卡场乡湓都寨脚

盈江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平原镇 允燕佛塔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旧城镇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那邦镇 盈江凯邦亚湖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弄璋镇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盏西镇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卡场镇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昔马镇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太平镇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新城乡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油松岭乡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芒璋乡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支那乡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苏典乡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勐弄乡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铜壁关乡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 允燕佛塔 盈江凯邦亚湖 马嘉里事件和纪念碑 盈江虎跳石 三仙洞 刀安仁故居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诗蜜娃底(黄草坝) 刀安仁墓 虎跳石落水洞 中国榕树王 橡胶母树 万象城遗址 大盈江 卡场河瀑布

盈江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