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皇阁报恩寺 | 皇阁报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皇阁报恩寺 皇阁寺,又称皇阁报恩寺,位于陇川县户撒乡政府北角的金凤山上,海拔1470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约公元1387年前后),它是由上下两奘组成。上奘称皇阁寺,下奘称报恩寺,历来俗称皇阁寺。皇阁寺和报恩寺是道教和佛教合一的寺庙,上奘皇阁寺塑着玉皇大帝及诸神像,故称皇阁寺,为道教;下奘报恩寺塑佛、法、僧三宝及其它佛象,故称报恩寺,为佛教寺。 为什么信仰小乘佛教的阿昌族地区会保存着道教及大乘佛教的寺庙呢?下面就有一个关于皇阁寺的传说故事。据人们传说:在六百多年以前的明洪武年间,明将西平候沐英率兵入滇西进驻边疆,调停封建领主之间的纷争,当时行军全靠脚走马驮,全是羊肠小道,沿途又遇险山恶水,行军碰到很大的困难,兵员不断减少。沐英正在进退两难之时,困倦了就趴在作战图上打盹时做了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派来地母,他急忙上前行礼,请求地母帮助,地母对他说:“只要下决心到了目的地就会胜利”。他问:目的地在什么地方?地母没有详细回答,只是说了一句:“跟着白马鹿走就是了”。说完,地母就不见了。沐英醒来,感到奇怪,揉揉眼睛一看,果然有一只白马鹿站在他的眼前,沐英高兴极了,精神倍增,立刻下令拔营进军。从此,白马鹿成了沐英的向导,就这样,在白马鹿的引导下,翻越了高黎贡山,渡过了龙川江,经过了风吹坡,来到了户撒赖姐山下。就在这时,白马鹿不见了,沐英心里明白,目的地已到了,即命令全体将士就地安营扎寨,驻在现今叫朗光的地区。 那时,边疆地区领主相互械斗,当时干崖地区领主兵强势壮,时常强霸别的地方,而户撒地方民穷势弱,常有被别的领主侵吞的危险。沐英的部队在户撒安营扎寨后,面临着干崖方面领主的威胁,便发动组织阿昌族等当地民众配合部队随时出动抵抗。 一天,干崖地区领主率兵突然进攻户撒,来势凶猛,情况十分紧急。这时,各寨鸣锣发动群众,当时又是连日阴雨,兵器又不足,边民们手持长刀木棒,披上搭肩(一种避雨的用具),仓促上阵,冒雨直奔干岸方向山梁,幸好发觉及时,出动迅速,不等干岸领主率兵来到,就抢先爬上山顶,占领了山头,待干岸方面兵士爬到山腰,在雨雾蒙蒙之中见山顶黑压压的一大片,每个人披的搭肩在风雨中飘摇,象是长着两只翅膀,在山梁上象要飞起一样。忽然在干岸领主的队伍中听到一声:“这是长着翅膀的神兵,从未见过”。一个个吓得不敢前进,连跑带滚地退了下去,不敢再来进攻。从此“飞军”出了名,又得了势,这一仗不交战,就告胜利了,此后,对方再也不敢来侵犯了。 沐英大功告成,兴致勃勃,一天外出闲游打猎,看到一只白鹿就追,追至赖姐山坡上,白鹿站在那里不动,沐英举箭连射三箭都未射中,他很奇怪,接着又射出第四箭,模糊糊中看到白鹿倒下,象是被射中了,急忙跑到跟前一看,不见白鹿,射中的是一块白木牌,他更觉得神奇了,并向四周仔细一看,这里正是白鹿引路到此不见的地方。这时他才明白,这地方是一块宝地,抬眼四望,环境十分幽静,背靠青山,前面是一片绿色的坝子,左右又有山溪小河,是块宝地,是块宝地呀!沐英认为他打了胜仗是玉皇大帝的保佑。他叫人拿来笔墨就在这块被他射中的石牌上亲手写下“皇阁报恩寺”五个大字插在那里。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座“皇阁报恩寺”,表示对玉皇大帝的感谢,并以报答观音萨的暗中保佑之恩,于是招来工匠破土动工,亲自督促修建。这就是“皇阁报恩寺”的来历。 自沐英后,户撒长期驻有汉族和其它民族的军队,内地的汉族又不断地迁入到这里,故汉族地区的大乘佛教和道教也随之传入了户撒。日子久了,信仰小乘佛教的阿昌族有一些也信仰起大乘佛教及道教了。皇阁寺成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神奇庙观。 电话:7173222 地址:陇川县户撒乡政府北角的金凤山上。 |
麻栗坝水库风光 | 麻栗坝水库风光 麻栗坝水库从1958年开始规划兴建,历经“三上三下”至今已走过了48年。麻栗坝水库是以灌溉防洪为主,结合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坝高34.5米,库容1.07万立方,分东干渠、西低干渠、西-渠,三条干渠总长112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2.68万亩,坝后电站装机容量2000千瓦,每年平均发电量962万度,麻栗坝水库工程总投资为5.5亿多元。 水库可控制下游陇川县、瑞丽市一部分,控制耕地总面积36.5万亩。经水库调节后水量可满足22.68万亩的农业供水要求。长期以来,受益区具有光热、土地、水资源等农业基本要素的优势,是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理想之地。雨量充沛,但年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90%的降雨集中有6-9月,冬春季干旱少雨,加之南宛河上游没有骨干性水利控制枢纽工程,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靠天吃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每年进入汛期,南宛河下游洪涝灾害频繁,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生产生活受到巨大影响。冬春季水枯量小,部分河段出现断流现象,农业灌溉用水得不到保证,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由于缺水,严重制约着经济效益较好的冬季农业生产发展,使大量冬闲田荒芜。水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边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
树包佛奇景 | 树包佛奇景 在美丽而又神奇的德宏,树包塔、树包桥、树包墙、树包佛无不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潞西市遮放镇户闷村就有这么一座树包佛,据说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这座树包佛就在户闷村口的公路边。一座金色的佛像座落在一株大青树中间,几枝大青树从佛的背面把佛身紧紧围住,只留下佛的正面让人观看。树高有10余米,枝叶茂盛;塔高也有4米左右,塔基上有精美的莲花宝座。这株被傣族群众称为菩堤树的大青树已被潞西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名木古树,经林业部门鉴定树龄已达500多年。 户闷村一名姓景的老人说:“现在村子里已经没有人知道这座佛是什么年代修建的了,我的爷爷说他记事时佛就是这样了。这座佛像是释迦牟尼佛,一直受到村民的保护,文革期间曾被严重损坏,后来几经修复,前些年村民又捐资重修了这座树包佛,为佛身重涂金粉,修了贡桌,使佛像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老人还说,傣族村民信奉小乘佛教,村民爱佛、敬佛,每天守奘房的老人都要来树包佛下烧香朝拜,祈求树包佛保佑村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平安幸福。村民们还把紧邻树包佛的奘房称为菩堤大佛寺。每年进洼、出洼日、泼水节和其他节庆日,人们都会到树包佛下赶摆朝拜,成为树包佛下最热闹的时刻。 |
勐约龙江风光 | 勐约龙江风光 勐约乡位于陇川县东南部,海拔780米~1350米,以龙江为界,东与潞西市相邻。全乡土地面积200平方公里,距县城章凤35公里。1956年置广瓦文化站,1959年改称庆九大公社,1984年改称广瓦区,同时划出广帕、广瓦大队归赛号区管辖,1988年改称勐约乡,乡政府由广瓦迁址营盘村。现辖广瓦、帮中、营盘、帮瓦、瓦幕等5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帮瓦、瓦幕两个村民委员会于2002年11月由撤并后的邦瓦乡划入。2005年有人口1724户、7437人,其中汉族1592人,景颇族5770人。 龙江河谷开发区,是云南省实施的十一个异地开发扶贫工程之一。龙江西岸陇川片区共有7万亩土地适宜种植甘蔗,涉及56个村民小组,15175人。龙江河谷开发于1995年全面启动,先后引进和安置昆明市东川区移民346户1480人,县内移民407户1000人,开发种植甘蔗2.3万亩。现在开发区基础设施已大为改善,蔗区公路形成网络,沿江公路、章遮公路全线贯通。龙江河谷主要有甘蔗、咖啡、柠檬、柑桔等热带作物。 地址:陇川县东南部,距县城章凤35公里。 |
王子树风光 | 王子树风光 王子树乡位于陇川县东部山区,乡政府驻地海拔2095米,全乡土地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距县城章凤67公里。1953年置王子树乡,隶属清平区。1956年5月。成立岗巴文化站,王子树乡由清平划归县人委直属,1959年10月,岗巴文化站迁址王子树同时改称王子树文化站,原县人委直属的王子树乡亦同时划归王子树文化站。1969年改称东方红公社,1984年改称区,1988年改称王子树乡。现辖王子树、那邦、岗巴、罗朗、邦东、邦角、盆都、曼亚河、托盘山等9个村民委员会。2005年有人口2903户、14423人,其中汉族7436人、景颇族6676人、阿昌族145人。 在王子树乡曼亚河村,有个有名的石婆坡,险岩峭壁,巨石横生,有一个可摆4张八仙桌的巨石,人称石婆坡。因地势险要,又是古代商人必经之路,历代王朝在这里设立关卡,因关卡比一般意义上的关小一些,故称之为隘。 地址:位于陇川县东部山区,距县城章凤67公里。 |
景罕玉兔塔 | 景罕玉兔位于陇川县景坎镇东山上,始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传说释迦牟尼转世为玉兔曾现身于此,故得此塔名。现存塔基为正方形,实心砖砌,边长13米,高1.6米。塔基上耸立着一大八小的九座笋状佛塔,主塔高11.6米,外表涂有金粉,极目远眺,金碧辉煌,直冲云霄,为小乘佛教徒朝拜圣地。每年浴佛节,中缅边境来赕佛、游览者不下万人,在德宏乃至缅甸、泰国和印度都享有盛名,是陇川县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
景颇园景区 | 云南景颇园经过两年的提升改造,于2015年12月31日隆重开业。 云南广山景颇园位于陇川县章凤镇广山寨,总占地28.5公顷,距县城2公里,距国家级口岸城市瑞丽28公里,是德宏州精品旅游景点之一。陇川是全国景颇族最聚居的县,被誉为中国目瑙纵歌之乡。广山景颇园是一个以景颇族文化体验为主的综合旅游区,以保护和发展景颇族文化为项目建设的理念,以了解景颇族文化和体验景颇族生活为立园主题,集民族文化展示、民俗活动、休闲娱乐、特色餐饮、旅游观光为一体。 地址: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章凤镇广山寨 |
木龙河水库 | 木龙河水库,位于苏典乡劈石村委会木龙河自然村的水库,湖水呈现出缤纷绚丽的色彩,浓淡变幻不已,仿佛是情人流动的眼波,引人入胜。 这里的风景和九寨沟的五花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没有那么有名气,却更显得幽静。还有独特的水上森林,构成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 |
邦角山官衙署 | 邦角山官衙署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邦角山官衙门位于陇川县王子树邦角村,建于1935年系原石婆坡隘(今邦角)景颇族山官尚自贵所建,旧称邦角抚夷署。在1993年11月16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婆坡隘为明代所设八关九隘之一,下领48寨,辖属南甸宣抚司属,清代设正、副抚夷,掌训练卫卒、防御地方之职。尚氏系世袭山官,初为石婆坡隘6个卡(山官)之一,后历任石婆坡隘正、副抚夷,多长及梁河第一区联合自卫副指挥联。 该衙门系尚氏山官处理日常事物及其家人生活起居的处所,衙门由北向南排列有厅堂、左右厢房、正堂及库房等。厅堂5开间,进深7米,面阔23米,抬梁式木结构;两侧厢房均为三开间,进深5米,面阔12米;正房5开间,进深8米,面阔23米。厅堂和正堂前各布庭院,两院地势前后高低相差1.7米,正堂高出庭院1.7米,呈一石砌平台,上面刻有景颇传统纹饰,衙门四面筑石砌围墙,院门筑一石砌碉堡,上开二层射孔,因防匪患及部族仇杀纷争,衙门结构布局俨如城堡,兼有军事要塞的功能。 衙门以东5米,以南5米,以西4米,以北5米之内为文物建筑保护范围。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皇阁寺 | 皇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德宏户撒皇阁寺户撒皇阁寺位于陇川县户撒乡东北角的金凤山上。据传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系西平王沐英屯兵驻防户撒时所建。为汉式建筑,由上奘皇阁寺和下奘报恩寺组成,道教与大乘佛教合一的寺庙,皇阁寺供奉玉皇大帝及诸神像,报恩寺供奉观音菩萨及其它佛像。两寺均为独立的四合院,玉皇殿为城楼式,蔚式壮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勐巴娜西珍奇园 | 勐巴娜西珍奇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勐巴娜西”有神奇、美丽、富饶的意思。信步珍奇圆,罕见的千年桂花、千年黄扬、千年紫薇、亿年硅化木玉石处处可及,圆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恍如一个美妙神奇的世界,令人叹为观止。 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德宏州潞西市城东南,是国家4A级景区,现已建成具有古朴、自然、珍奇特色的高品位景点,是全国罕见的生态园林。园内汇集了全国少见的大量古树名木和世界罕见的硅化木玉石。其特色是:稀、奇、古、怪,堪称精品荟萃的旅游亮点、亚热带植物基因宝库。德宏勐巴娜西珍奇圆拥有四项全国之最:古树名木数量之多,年代之古为全国之最;奇石、树化石,尤其是世界上罕见的树化玉,规格之大、精品之多为全国之最;大型根雕造型之美、形状之奇、品位之高为全国之最;大树移植数量之多,成活率之高,为全国之最。 珍奇园里稀奇古怪众多,所谓稀就是稀有植物众多,有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活化石桫椤、蓖齿苏铁、银杏、石斛、鹿角蕨、黄杨、香樟、莲座蕨、鸟巢蕨等;奇则为形状奇特,有形似恐龙、海师、花篮的榕树,有形状怪异的活根雕——鸡蛋花,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有500多株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千年桂花、千年紫薇、千年黄杨,有万年象牙化石、亿年硅化木玉石。怪则是古怪,园中有树包石、树包树、树中空洞、植物绞杀、一花双色、花似孔雀。 榕园有大、小叶两大类16个品种400多株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赏心悦目。三角梅园有11个品种9种花色的三角梅2000多株,四季开花,五颜六色,艳丽无比。紫薇园有500多株(盆)3个品种的紫薇,夏季花开,如火如荼。桂花园有3个品种200多株古老桂花,秋季开花,满枝金黄,芳香四溢。园中的鸡蛋花花瓣白中夹黄,高雅清香。盆景园有1000多盆桩景和石山盆景,造型奇景,姿态万千。园中还有个奇石长廊。有20多个树种,大、小不一的硅化木、硅化木玉石及雕件、玉石(原石)等奇石。精品展室里更是展示着多种价值连城的奇石、化石、树化玉精品,全国少见的大型根雕。 五大特色: 古朴: 有800多株百年树龄的古树,4株千年古树。有千年树龄的红豆杉、乌墨木、香果树大型根雕。 神奇: 有恐龙时代的植物——活化石桫椤。有1亿年以上的树化石、2.5亿年的树化玉(世界罕见)。有100多种海内外奇石,多处摆设玉石、翡翠、水石桌子和化石凳子。 自然: 成片的亚热带雨林植物、大量自然形态的山石、水石、化石、玉石、石胆、根雕。放养的60多只绿孔雀、兰孔雀在园内自由嬉戏,展现出大自然的无限美妙。 幽雅: 耸入云天的莽莽竹林,绿茵葱郁的榕树、金桂、香樟、蕨树、铁树,山石小景,小桥流水,茅屋小亭,曲径通幽,景色无限幽雅。 靓丽: 五颜六色的三角梅四季绽放,火红的紫薇花六月斗艳,清香的金桂花八月吐蕊,奇异的石斛兰、一叶兰、万带兰、沙漠玫瑰花色艳美,园内一片靓丽景色。 地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仙池路9号 类型:植物园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电话:0692-2121043 开放时间: 8:00-18:00 到达交通:游客可先到德宏州,在德宏州西站乘至潞西市的旅游班车,至潞西市后,步行即可到达景区。 门票 40元 |
莫里热带雨林景区(扎朵热带雨林风景区) | 莫里热带雨林景区(扎朵热带雨林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莫里热带雨林景区位于瑞丽市东北20公里瑞丽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景区总面积7平方公里,属热带雨林景观。 据佛经故事,佛祖曾避世修行于此,与大象、猴子等生灵演绎出多少动人故事流传至今。 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生长着1540种植物种类,479种花卉及香料,国家保护的珍稀物种达十几种。这里温暖湿润,日照充沛充足,全年基本静风,莫里河从北向南,穿过盆地流入瑞丽江,河流蜿蜒而过,溪水清澈透明,溪流两畔异石奇树,景观清幽秀雅。沿河谷步行约4公里,可欣赏到“佛脚印”、“植物化石”、“树包石”、“扎朵瀑布”等奇特景观以及各种珍惜的植物与花草。景区负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69000个,森林中产生的芬多精对人体的健康也有很大的益处。 莫里热带雨林景区是到瑞丽必游之地。是属于善男信女的心灵之旅,是上天馈赠的深呼吸秘境。 地址:瑞丽市东北部莫温段302国道边莫里峡谷内 类型:温泉瀑布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692-4143929;0692-4902174 开放时间: 8:00-18:00。 交通 包车:从瑞丽市包车,单程约50元,往返的话可以议价 公交:不建议乘坐公交车,因为从瑞丽市区乘坐公交车在畹瑞大桥西侧岔路口下车,车费约5.5元,然后还要步行5-6公里 门票 门票50元/人 |
南甸宣抚司署 | 南甸宣抚司署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甸宣抚司署,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德宏州唯一独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打算,将成为:“中国土司制度陈列专馆”,让土司制度的活化石永久传于后人,我们将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加强管理和修复。 南甸宣抚司署,建筑群按汉式衙署式布置,由五进四院,47幢,149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约等于10亩多土地),按土司衙门等级分为公堂、会客厅、议事厅、正堂、后花园、五进四院,逐级升高。 南甸宣抚司署-相关 南甸宣抚司署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南甸宣抚司署,梁河最早的古名叫南宋,元代设南甸军民总管府,南甸这个地名从此叫起。为什么要叫南甸呢?因元、明、清时代我县隶属腾越州(今腾冲县)节制。“南”是指位于腾冲南部而言,“甸”是指郊外坝子,所以叫“南甸”。宣抚使是封使时代中央政权在边疆设置的统治政权机构,分宣慰司、宣抚使、安抚司三等。宣抚司是武职,他具有生杀大权,相当于地方的土皇帝。南甸宣抚司平时级高七品,即县官之职,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随官而升,如接待上司或邻邦交住,可随对方官衔而提高,最高可达四品官,也就是当地老百姓说的“见官大一级”。一进公堂后有麒麟屏风,就是四品官之象征。所谓司署,就是衙门,署内除了办公处外,兼有住宿及所需要的附属建筑物等。傣语称:贺弄召发勐底,意即勐底头人的大房子。 这家土司姓龚,原籍南京应天府上元县人。元大德五年(1301年)皇赐姓刀,所以又称刀龚氏,民国元年复姓龚,正式称龚姓仅四代有余。刀氏先祖明初随师征讨云南,因屡建战功加封为宣抚使,定居于此,从一三九八年到一九五O年五月,历时五五二年,世袭为官共二十八代。 牢房 牢房是一幢三开间土木结构小屋,在原地模拟建造。中是守夜者的火塘、床、桌和象征狱神之图腾对联、香炉等。左边是重犯在的地方,四边栏栅,留有门道,供犯人出入。房内有卡脚枋、四枋枷、鱼尾枷和铁链手烤等刑具。左边的轻犯住处,四边无栏栅和刑具。 两厢楼 对称的两厢楼,右是茶库房左是巡捕房。居住勤杂人员包括亲兵班。亲兵班是从土司属境内外八寨各抽调一人共计十六人组成,他们主要负责保护土司、服侍土司生话。如早点摆饭、倒水、打扫清洁卫生等。土司外出,亲兵就配备武器随从。如果遇到审案,便站班侍立,以助威风,他们的薪资都由抵兵役村寨负担,他们相当于民国时期的宪兵。茶库房,是由二至四人组成,专供应司署内所需要茶水,另外充当炮手鸣放礼炮,兼巡打扫清洁等。 第二院左厢 这第二院左厢是属官班住房,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左边是军械库,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也就是大家通常叫的文官、武官公务处,军械库也叫做军装房。 楼上住看守军械的兵丁,主管看守的人必须具有军事常识,主要负责购买0弹药,兼修理武器。土司的武器很早以前是些刀、枪(长矛)、棍棒、弓弩等冷作武器。光绪年代后开始有了毛瑟枪,九响枪,汉阳五子枪。到了民国末年,-远征军留下一部分,那时已有六O炮、轻重机枪、步枪,足可以装备一个团的兵力。(指左边家属区)那建有现代房屋的地方就是过去土司家的大练兵场。左厢“属官班”,他们是由十二个召朗或波朗以及被土司提为署职的办事人员组成,他们都是一些年高望重的人,轮流到衙门值班,早晚可以陪同土司吃饭,协助土司处理民事诉讼,接待宾客。 大象楼 前面讲过这大阳门之威严,没有品位的-和妇女都严禁出入,可是有一对大象可以大摇大摆的由此通过,专门有人为它抬粪擦尿。传说这右厢楼原是“三班房”,即站班、吼班、承审班住的地方,后来作了大象楼。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前三院的木料是靠这对夫妻大象从40多公里的龙塘村拉来的。因为当时没有任何运输工具,全靠它们的鼻子卷来,所以它们是“有功之臣”很受土司宠爱,特许它们进入第三院,通过大阳门与人共寝,由此可见,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把大象和孔雀视为吉祥物这是有实物例证的。它们与人类发展都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第三院议事厅里曾有重大意义的要事三件。一、土司是“土司领袖”,经常召集其他土司头人来此会盟、议事;二、一九五O年五月中旬,梁河、盈江、莲山工委书记、122团政治处主任张琦,邀请梁河土司龚绶、盈江土司刀京版、莲山土司思鸿升在此开会,共商建立各族行政委员会等问题。现尚有仍贵历史照片在展厅里。这次会议中,龚绶对缴枪、土司改革都同意,唯有州政府建在梁河他不同意。他说:“梁河地点窄小,不适宜州政府在……”。实际他怕的是国民堂会卷土重来。0怕在不长。另外他不愿意把苦心经营二十八代的土司府亲手交给0。 戏楼 左厢楼上是专供土司和眷属看戏的楼子,形似现在的包厢。但男不跟女混。在旧社会阶级等级、老幼男女,主仆平民都划分得比较严格。楼中为土司、印太,左儿子、右女子专座,侧厢楼檐为-看区,地面为百姓看区。这座戏楼四角飞翘,虽不十分精湛,但具有特色。我们傣戏以唱功戏为主,没有像其他民族有过多武打之武功戏,所以无须过大的台面。戏楼右厢楼除看戏外,曾做学堂。这所土司大院内有学堂二所,有子弟学堂和平民学堂。是土司在民国末年前办的私塾学堂。解放前土司就重视教育,曾有堂伯叔二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堂外面是一个可容千余人的大练兵场,每年土司都有“霜降操练”的习惯。每当操练时,调来各路兵勇,时间3-5天,练习跑马射箭等。 南甸宣抚司署建筑群最为华丽的就是这第四大殿,在整个建筑群中所投入的财力、物力最多。左厢是书房,右厢是帐房。 帐房 帐房是由一总管和副员组成,主要负责司署内的财政、钱粮收支。买办司署内的日用品,执掌一般开支,大宗项目的列支要经得土司同意。另外附设粮仓,设专人收放粮食,屋内有大秤、帐本、量箩(傣族篾编量斗)和上刻“司署制”字样的木制斗等。书房人员是由秘书、师爷、誊录员组成。专司誊写,起草文稿整理诉讼卷宗,管理文稿和各项收租票据。师爷的地位较高,他可以代理土司外出代办,可以与土司同桌共餐。一九五O年,楼上曾为“各族行政委员会办公室”。同年十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梁河驻军营长卫永华,梁河军政代表团副团长和友贤、地方工作人员瞿富生等,与末代土司龚统政的全权代表龚安周在此谈判。龚安周当时的身份是末代土司的官,又是“-救-”第二路总指挥。当天谈判席从简,摆一张黑漆大圆桌,桌上摆着“团结牌”香烟和几盘茶叶糖果。谈判内容为:一、关于南甸自治问题。二、关于土司权益问题。三、关于解放军驻扎问题。四、关于保留土司自己武装问题。五、关于土地改革和反霸斗争问题。后来,龚统政不但不接受这五点意见,相反继续武装窜扰各地,因谈判无效,中国人民解放军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五日进军萝卜坝剿匪,-救-一败涂地,龚统政率亲信六十余人经陇川逃亡缅甸。从此,梁河彻底解放,推翻了长达五百余年之久的土建土司制度。末代土司龚统政久居缅甸,于一九九三年清明去世。 小姐楼 大殿左是小姐楼。是小姐专门玩耍、梳妆打扮的地方。当时女人行动是要受到节制的,只能在一定区域活动。只有胭脂妆,他们可尽情享受。一九八四年,人大会议后,他家迁到了这小姐楼,现在末代土司的第三妻还住在里面,一下大家有幸和她交谈合影,但见面后不要论数一、二、三……?末代土司共娶了七个媳妇,这是第三妻。 后花园 后花园土司每早上起床有重要的三件事,一习武坐禅。第二是诵经,念傣文经,最后是有人击鼓-才去办理公务。左前角这一幢三开间小房,过去就是经书房。小院相通,习武之后是土司必去之处。 总结 南甸宣抚司署,是由三代人完成,从一八五一年到一九三五年间,用了八十四年的时间,如此宏大的古建筑群,在全国土司署中属于前列,人们称它为傣族的“小故宫”。 五进四院逐级升高,周围另有二十四间耳房、花园、佛堂、戏楼、小姐楼、佣人住房、厨房、粮库、马房、军械库、监狱等建筑应有尽有,而且各有用场。 景点位置 哲岛镇南甸路103号 |
银井“一寨两国”(一寨两国水井) | 银井“一寨两国”(一寨两国水井)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瑞丽市西南约11公里,有一个世界少有的边境人文地理景观小寨--银井。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矗立寨中,国界线从该寨中央蜿蜒划过,是个典型的“一寨两国”边境地区。 从瑞丽至弄岛的公路将同一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寨中的国境线以竹棚、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边民们每月数十次地穿越神圣的国境线而浑然不觉。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 地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中缅边境南段71号界桩侧 类型:民俗村 电话:0692-4930777 开放时间: 8:00-19:00 交通 建议自驾前往,自驾路线: 1、昆明市——如意巷——人民中路——二环西路——安宁——国道56/昆安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县道M44—国道320—人民路——省道234——一寨两国 2、威远街——正义路——二环西路——安宁方向——国道56/昆安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国道56——县道M44——瑞丽/畹町方向——国道320——独树成林 3、若自驾车从芒市城区出发,沿320国道进入芒市后往姐告方向行驶,全程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门票 门票30元/人 |
瑞丽边寨喊沙风景区 | 瑞丽边寨喊沙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喊沙村是荣获2015年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的一个美丽傣家村落,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喊沙”是傣语,意为“黄金休憩地”,据傣文史籍记载,在勐卯古国时曾一度为其京都,也传闻它最早是鸳鸯栖歇之地。 喊沙奘寺、泼水广场及大部分民居保持着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建筑,集中展示了傣家民族建筑之精华,与村寨浓厚的民族文化、周围秀丽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辉。《孔雀公主》、《西游记》、《天下第一剑》,《舞乐传奇》等影视剧曾在此拍摄。 喊沙奘寺建于清末,香火鼎盛,已逝住持伍并亚·温沙,更是在南亚东南亚佛教界享有盛名。喊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雀舞的传承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孔雀王子”约相,在村里创办了传承基地,至今,已培养出孔雀舞传承人一千余人。喊沙村里的农民画创作颇丰,瑞丽是“中国农民画之乡,“喊沙村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村寨里许多墙上都是傣族农民绘画的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画,体现生活方方面面,反映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1年,瑞丽市建立的农民画展室,就设立在喊沙村民吞也的家里。 寨心泼水广场还可以让每一位来到喊沙特色村的游客,感受到傣族人民最为隆重和神圣的“泼水节”气氛,可零距离的与傣家小卜哨一起感受泼水节的欢快,感受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和源远流长的傣族文化。 地址:德宏州瑞丽市勐卯镇姐东村委会喊沙民族风情村 类型:民俗村 开放时间: 08:30-18:00。 门票:20元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
畹町边关文化园 | 畹町边关文化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畹町边关文化园“一街十三馆” 所谓“十三馆”,指的是这条街道上现已建成对外开放的十三个展馆,包括中缅友好纪念馆、国际邮票展览馆(国际邮件互换站旧址)、世界钱币收藏馆(民国中央银行旧址)、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念馆、勐拱珍奇木艺馆、民族古兵器馆、世界古董车收藏馆、中缅民族民俗文化馆、世界珠宝博物馆等。每个博物馆内都按照各自主题收藏有大量罕见文物,具有很强的参观、研究价值。 畹町边关文化园中的每一个场馆,都有一段往事,一路走来,好似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念馆中展出的15000件藏品,不禁让人想起几十万远征军将士浴血奋战,与日寇殊死搏斗的壮烈场面。置身其中,缅怀与追忆之情油然而生。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