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迪庆州 >>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云南戈登遗址景区,位于维西县城东北九十公里的塔塔乡戈登村西约500米的腊普河东岸崖下,距离河面约50米。此遗址于1958年发现,由省博物馆考古队清理发掘。戈登遗址被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这无疑填补了迪庆州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证明州境内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将出土文物的制造技术与邻近地区发掘出土的新石器准比较,发现其上限不早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年代(距今4000、5000年),下限不晚于宾川白洋淀遗址(距今3000—3500年)。戈登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不仅把迪庆州人类发展的历史推进了近千年。还对深入研究西南三江(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与北部诸省的新石器文化间的联系有重要作用;为上述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迁徒、原始社会状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戈登遗址被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这无疑填补了迪庆州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证明州境内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将出土文物的制造技术与邻近地区发掘出土的新石器准比较,发现其上限不早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年代(距今4000、5000年),下限不晚于宾川白洋淀遗址(距今3000—3500年)。  戈登遗址0土的文物共有60件,其中能辨认器型的有石器29件、陶器5件、骨器2件。石器均为天然砾石磨制而成,多画体磨光,个别仅磨刃口,形体多变。器型主要有通体磨光石斧、长方单孔磨光石刀、石箭镞、石针、石锛、石凿、石锥、石锄、石球、团形穿孔石饰品等,以长条圆柱形石斧、长条单孔石刀为典型器。陶器多为夹砂灰陶,器型以罐为主,附有穿孔陶片和夹砂红色陶网坠。大至耳罐为陶器中的典型器。出土的陶器多有纹布,呈现绳纹、划划纹、素面纹等。出土的骨器仅有骨管和骨凿各1件。  戈登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不仅把迪庆州人类发展的历史推进了近千年,还对深入研究西南三江(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与北部诸省的新石器文化间的联系有重要作用;为上述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迁徒、原始社会状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戈登新石器遗址出土的文物于1975年在云南省博物馆内作过专题陈列展览。迪庆州博物馆建成后,为博物馆收藏陈列。  戈登遗址被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这无疑填补了迪庆州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证明州境内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将出土文物的制造技术与邻近地区发掘出土的新石器准比较,发现其上限不早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年代(距今4000、5000年),下限不晚于宾川白洋淀遗址(距今3000—3500年)。  戈登遗址0土的文物共有60件,其中能辨认器型的有石器29件、陶器5件、骨器2件。石器均为天然砾石磨制而成,多画体磨光,个别仅磨刃口,形体多变。器型主要有通体磨光石斧、长方单孔磨光石刀、石箭镞、石针、石锛、石凿、石锥、石锄、石球、团形穿孔石饰品等,以长条圆柱形石斧、长条单孔石刀为典型器。陶器多为夹砂灰陶,器型以罐为主,附有穿孔陶片和夹砂红色陶网坠。大至耳罐为陶器中的典型器。出土的陶器多有纹布,呈现绳纹、划划纹、素面纹等。出土的骨器仅有骨管和骨凿各1件。  戈登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不仅把迪庆州人类发展的历史推进了近千年,还对深入研究西南三江(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与北部诸省的新石器文化间的联系有重要作用;为上述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迁徒、原始社会状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景点位置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塔乡戈登村西约500米的腊普河东岸崖下  

寿国寺

寿国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国寺  寿国寺位于云南省澜沧江东岸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城北80公里澜沧江东岸康普乡格丁洛巴村,离县城73公里。寺院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寺坐东向西,由山门、正殿、侧殿组合成一座四合院。正殿是整个寺院建筑的中心,为三重檐攒尖顶式木结构,总建筑面积为403平方米,横面阔20.32米,纵面深20.4米。外形为清代式建筑,内部装修为藏式风格。正殿檐下有密集的斗拱装饰,具有清代汉式楼阁建筑风格,又有藏式寺院的藻井殿堂特色,在装饰技巧上还融进了剑川木雕技艺。正殿共有3层,第一层为诵经殿,柱头、横梁和柱帽均绘有精美的藏汉图案,左右壁上绘有工笔重彩画,现保存有十幅壁画和一幅隔板画。绘画内容涉及观音、天王、罗汉、地狱黑神、天龙八部及花乌动物等密宗题材。这些壁画构图严谨、色彩艳丽、用笔流畅,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殿内还供奉着释迦三世佛、-、二宝法王和莲花生祖师造像。正殿第二层和第三层存放有寺内的贵重器物、经书和法器。二层隔板上绘有17幅画和两幅字,正中为转经楼栏,可凭此俯视诵经殿。  殿堂内现存壁画10幅,高2.77米,宽2.75-4.05米,绘密宗造像、金刚力士等。  2006年05月25日,寿国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位于香格里拉西的“热巴艺术之乡”塔城,距离维西县约62公里,保护区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滇金丝猴8群,数量约800-1000只。  滇金丝猴是云南省特有的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3800-4200米左右的深山里,体型粗壮,以松树上寄生的松萝为食。景区为了开发旅游,采用人工投食的方式吸引猴群下山。公园观猴区位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半山,在公园入口处搭乘景区环保观光车可直达观猴区。每天早上9:00-9:30是护林员喂食的时间,也是观猴的最佳时刻。  护林员吹起口哨,将切削好的水果抛撒出来,金丝猴们纷纷抢食,最后护林员会丢出金丝猴们最喜欢的松萝。喂食行为一直持续到接近11点,在此之前观猴区非常热闹,之后猴子们会逐渐向深山转移,去寻觅更多食物。所以如果是11点之后来公园,看到大量金丝猴的机率几乎为零。  想要观赏这些难得一见的精灵们,就要一早进入公园。建议提前抵达塔城镇,在镇上住宿一夜,镇子虽然不大,但是住宿和餐饮一应俱全,一般标间的价格在80-100元之间。可以请客栈老板或者餐馆老板代为联系包车事宜,一般包车往返的价格在150元左右。  地址: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境内  类型: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民俗村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887-8756333  开放时间:  07:00-17:00  门票信息:  门票80人民币  1.2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费。  

三江并流风景区

三江并流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  三江并流位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包括怒江州、迪庆州以及丽江地区、大理州的部分地区,西与缅甸接壤,北与四川、西藏毗邻。  景区内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个风景片区,8个中心景区,60多个风景点,总面积3500多平方公里。三条大江在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并流数百公里,三江间距最近处直线距离66.3公里,其中怒江、澜沧江最近处只有18.6公里的怒山相隔。  景观主要有:三江并流、高山雪峰、峡谷险滩、-雪原、冰蚀湖泊;少风的板块碰撞、广阔美丽的雪山花甸、丰富的珍稀动植物、壮丽的白水台、独特的民族风情等,构成了雄、险、秀、奇、幽、奥、旷等特色。它是云南省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壮观、民族风情最多彩,极令人神往,但基本上是尚未开发的处女景区。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名调查、经国务院1989年批准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涵盖范围达170万公顷,它包括位于云南省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景区跨越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个地州。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4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170千米的自然奇观。  三江并流景区内高山雪峰横亘,海拔变化呈垂直分布,从760米的怒江干热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动物、珍贵植物等奇观异景。景区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海拔达6740米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上覆盖着万年冰川,晶莹剔透的冰川从峰顶一直延伸至海拔2700米的明永村森林地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壮观且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千百年来,藏族人民把梅里雪山视为神山,恪守着登山者不得擅入的禁忌。  丽江老君山分布着中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奇观,它镶嵌在莽莽原始森林的万绿丛中,璀璨夺目。有不少红色岩石表面风化形成龟裂状构造,其中一座山坡形如千万只小龟又组成一只大龟,排列自然而有序,仿佛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行进。  三江并流地区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由于三江并流地区未受第四纪冰期大陆冰川的覆盖,加之区域内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这一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目前,这一区域内栖息着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秃杉、桫楞、红豆杉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每年春暖花开时,这里绿毯般的草甸上、幽静的林中、湛蓝的湖边,到处是花的海洋,可以观赏到200多种杜鹃、近百种龙胆、报春及绿绒马先蒿、杓兰、百合等野生花卉。因此,植物学界将三江并流地区称为“天然高山花园”。  同时,该地区还是16个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长期以来,三江并流区域一直是科学家、探险家和旅游者的向往之地,他们对此区域显著的科学价值、美学意义和少数民族独特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  景区有怒江、独龙江、澜沧江、金沙江等3个风景片区,8个中心景区,60多个风景区(点),面积3500多平方公里。3条大江在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并流数百公里,三江相间最近处直线距离66.3公里,其中怒江、澜沧江最近处只有18.6公里的怒山相隔。景观主要有:奇特的“三江”并流,雄伟的高山雪峰,险要的峡谷险滩,秀丽的-雪原,幽静的冰蚀湖泊,少见的板块碰撞,广阔的雪山花甸,丰富的珍稀动植物,壮丽的白水台,独特的民族风情,构成了雄、险、秀、奇、幽、奥、叹诸特色。是云南省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极令人神往但尚示未开发的一个景区。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名调查,经国务院1988年批准,定为国家第二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该地区还是16个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  由于三江并流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使该地区成为唯一的、独特的世界奇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在一张卫星遥感地图上惊异地发现在地球位于东经98°至100°30′,北纬25°30′至29°的地区并行着三条永不干涸奔腾的大江,这就是位于青藏高原南延至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之中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  三江并行而流在云南境内约一百七十余公里,位于云南省西部的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整个区域四万平方公里。怒江与澜沧江空中最短直线距离仅18.6公里,而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仅66.3公里,从海拔760米怒江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可谓是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金沙江由北东去,汇集雅砻江、大渡河、嘉陵江,于是中国便有了长江。澜沧江由北南下缓缓而流,穿越国界便成了邻国湄公河的上游。怒江由北南下奔腾急湍闯进缅甸便成了萨尔温江的上游。三江同发源于青藏高原,三江携手并肩在云南崇山峻岭中奔流。而金沙江经石鼓镇天造奇观(长江第一湾)急转回头大江东去最终流入太平洋……而澜沧江、怒江穿流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最终流入印度洋。  人们知道世界上有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和平、安宁和幸福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其实美丽的香格里拉就在云南三江并流地区。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奥籍美国人洛克在这一地区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摄影、收集物种近二十多年。英国人希尔顿创作的《消失的地平线》让香格里拉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是中国著名的国际古商道——茶马古道的发祥地。十六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和睦相处、生息与共。  三江并流是一部地球演化的历史教科书,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青藏高原的隆起,构成了在150公里内相同排列的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澜沧江、云岭、金沙江等巨大的山脉和大江形成的横断山脉的主体,这是世界上“三江并流”这一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自然景观。  地址: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境内境内及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沿金沙江部分  类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河流世界自然遗产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小维西天主教堂

  小维西天主教堂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统维村委会小维西村。亦名圣心堂。1870年由法国人修建。是目前中国内地教会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式古教堂之一。解放前,小维西圣堂附设有孤老院、医疗所,男、女学堂,学生多半是藏族。那时的小维西天主堂平时就有三、四位神父驻堂。

来远寺

来远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来远寺在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乡其宗村。来远寺是直贡噶举派的寺院,文革期间遭破坏,2005年重建,佛学院2014年底正式挂牌成为迪庆佛学院的分院,2015年招收了二十多名学员。  景点位置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乡其宗村  

叶枝土司衙署

叶枝土司衙署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汹涌澎湃的澜沧江从青藏高原一路走来,鬼斧神工地将巍峨的群山切割成驰名世界的沧江大峡谷。当澜沧江行进到维西县叶枝境内时,来了一个靓丽的大转弯,造就了一块开阔的土地。千百年来,傈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出茶马古道灿烂的文化。凭吊悠悠历史,叶枝土司衙署记载着茶马古道灿烂文化。尽管遭遇“文革”浩劫,但经过修葺,叶枝土司衙署依然见证着叶枝作为茶马古道要镇的灿烂文化。   走进叶枝镇,就像走进民族文化大观园。这里是茶马古道要镇,这里是傈僳族音节文字的发源地,这里是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之乡。让我们走进叶枝,走进叶枝土司衙署吧。   叶枝土司衙署记载着茶马古道的兴衰。它位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城北86公里的叶枝村,为历代纳西族世袭土司王氏官邸,自清乾隆年间始建,经历代王氏不断完善至清光绪年间形成现今规模。王氏土司府无疑反映了纳西土司贵族习俗与建筑风格,除少数房屋倒塌与重建外,其建筑规模布局还保存完整。   显赫一时的“三江司令”   历史上,叶枝境内曾存在过一个显赫一时的家族——王氏家族,王氏属纳西族,其祖先为木土府所委“木瓜”,即纳西军事首领,受康普禾氏大管军节制,并与禾氏家族有婚姻关系。改土归流时,王氏封授土外委世职,后因禾氏无嗣,将世职传给禾氏外孙即王氏子王再锡,时为乾隆十年,即公元1745年。后王氏土司第五代传人王天爵结纳县境的杨玉科,并率土练随杨玉科镇压杜文秀起义,多立战功,以军功封赏游击职衔,戴花翎,其子廷昭得授土都司衔,王氏因而声名大振,一跃而居全境土司之冠。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康叶总土司兼头人喃珠因受教案牵连被革职,叶枝土都司在袭土司王国相则因“保教保民有功”,加授贡山土弁,并赐以三品顶戴,六品军功,从此取代了康普喃珠土司对怒俅地区的管辖权,成为怒江、澜沧江上游地区的主要管民土司。仅叶枝地区就占有良田肥地11500亩,有佃户668户,每年收粮达20多万斤,并拥有二百多匹牲口的马帮进行贸易。王氏土司为巩固和完善其土司政权,还自定法律,自立公堂,设置刑具仪仗,自设监狱,豢养土司武装。   民国二十七年,即公元1938年,王氏土司第九代传人王嘉禄正式承袭世职,并被国民政府先后委任为“江防大队长”、“边防副司令”、“三江司令”等职,因功绩显赫,云南省长龙云曾赠以“保障功高”匾额一块。加之王氏土司利用藏传佛教在澜沧江地区的影响,施行政教合一,多次捐资修建寿国寺、兰经寺、达摩寺、来远寺、普化寺等佛教寺院,寿国寺的七代-当中,有五个是王氏后裔或亲属,如第四代-高马登子是王廷昭的儿子,五代-共楚是王国材的儿子,六代-阿喜是王文政的儿子。著名的为抗击法寇而捐躯的冯子才手下大将,民族英雄杨玉科则是王天爵的养子,成为王氏家族最得力的后台。寿国寺、兰经寺等寺庙的武装,常和王氏土司武装合二为一,统一听从土司指挥进一步加强了王氏的统治力量。   “茶马古道”上的“跨国土司”   王氏土司以其强大实力和威慑一方的气势成为滇西北诸路土司中重要的一员。其辖民中有纳西、傈僳、藏、怒、独龙等多种民族,统辖范围包括现迪庆州、怒江州所辖的澜沧江、怒江、独龙江流域。远及西藏、高黎贡山、印度及缅甸密支那一带。王氏土司是明清以来“茶马古道”贸易的主要组织者和保护力量,系藏汉结合部的主要跨国土司。   值得一提的是,王氏土司能在国危民难之际,成立抗日御侮队伍,到中缅边界防御,并于民国27年专门铸造铁界界碑一批,上铸“北路土司界”字样,派人秘密运往王氏在独龙江一带的管辖边界设埋,成为中印战争及1960年中、缅勘界时的唯一依据,为祖国的领土完整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王氏因与叶枝三青团争权夺利,在省政府及丽江专员公署与三青团相互控告,是年12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致函云南省政府主席卢禄。1949年,王嘉禄被杀,显赫一时的王氏封建家族至此衰落。   象征权力地位的“土司衙署”   历史上,叶枝土司衙署恢弘博大。该建筑分南北两套二进大院,座东向西。南为三方一照壁一院和三间二层斜楼一幢。北为大门、碉楼、会客厅、公堂、厢房、各为三开间楼四合院,还有黑神殿、经堂、监狱、马厩、后花园等。建筑主次分明,自成院落,门窗格扇做工精巧。土司府四周筑有高高的围墙,四角建有碉楼。现围墙已毁,碉楼仅存北向两座。整个建筑总占地五十余亩,建筑面积约为33500多平方米,有大小近两百间房舍。   经“文革”的破坏和自然剥蚀,现北四合院,除两座碉楼、厢房、大门还保存尚属完整,其它建筑毁坏,倒塌严重,但仍然轮廓分明。四合院落为土司府会客、公堂及住房,为三开间楼房,抬梁式结构。通面阔12米,进深10.2米,四屋檐下均有走廊。东楼与南楼转角又建二间隐蔽楼房,并盖有楼顶花园,楼层铺有地砖,属土司头人住所,装饰华丽。东楼有一6级青石台阶,台阶两侧各立一石狮,楼下梁头、柱头、格扇窗均有各种雕刻,工艺精细。楼前院内天井12米×12米砖铺院坝。碉楼面阔7米,进深5米,下层用石砌成,粉白石灰墙,局部绘以水墨山水画,檐角下有龙头雕饰。南三方一照壁一院,单间面阔12米,进深10米,有10×10米青砖铺天井,西为品字形照壁,整座土司府建筑具有纳西民居与白族民居的建筑风格。   近年来,维西县加大了对叶枝土司衙署的保护力度,实施了维修保护工程,部分建筑物得到恢复。该土司衙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叶枝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今后将以它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迎来中外的游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生生洞石刻弥勒佛像位于维西县城以北115千米的叶枝乡梓里村咱尼后山。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弥勒佛像刻于离生生洞南侧15米处的石壁上,像高1.88米,宽1.32米,身着袈裟,赤足开怀,左手持念珠,右手举胸前,整个造像粗犷豪放,线条简练。1985年公布为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介绍: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位于维西塔城,1981年由州人民政府划定,保护区面积243平方千米,是金沙江上游西岸的重要水源林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区正好处在中湿带南亚印缅东缘和青藏高原南缘过渡区。海拔最高点为通萨岗,海拔4170米,向东逐渐降低,到柯公村海拔2230米。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森林浓密,有云杉、冷杉、沙棘、简竹等名贵木材,由于气候湿润,海拔高差明显,植物种类齐备。 在保护区内还栖息着90多只滇金丝猴,此外,还有小熊猫、大灵猫、花面狐、獐、熊等多种野生保护动物。 这里生态保存完整,空气清新湿润,景色清幽宁静,且水资源极为丰富,清泉流溪涓涓媚人,使空寂的大山充满无限的灵秀。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自古就是藏民族最理想的“如意宝地”,藏族民歌唱道:“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结塘,人间最殊胜的净土是0河畔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是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香格里拉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万里长江第一湾呈“V”字型包裹着这块全省县级国土面积最大的“如意宝地”,滇藏公路纵贯全境。全县人口13万人。26个民族,其中9个是世居民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份。香格里拉共有著名旅游景点24个,是一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富集区域,是国家八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  用时参考  3天  交通  【汽车】  公路是进入香格里拉的主要交通方式。因香格里拉距离各景点间距离较远,天气、路况等原因使班车发车时间常有变动,所以去景点之前,一定要向当地车站问清楚交通情况,包括有无班车,道路是否好走等  1、昆明——香格里拉  全程约720km,途中经过楚雄、大理等地。旅游者可在昆明西部客运站乘客车直达香格里拉,早晚都有班车,约12个小时车程  2、丽江——香格里拉  全程约187km,每天7:00-18:00,流水发车,约半小时一班,旺季有加班车。普快票价74元,高快票价86元。车程4-5个小时。丽江客运总站电话:0888-512162,5121106  3、大理——香格里拉  全程约300km,时长8小时左右,白天是高快,晚上夜班车16:00开始。大理客运北站(下关榆华路)乘车,票价85元  4、四川攀枝花——香格里拉  全程约470km,攀枝花(金江)长途客运车站每天有数班车发往香格里拉,卧铺票价130元  5、四川稻城、乡城——香格里拉  稻城到香格里拉约300km,途中要翻越大雪山及小雪山,途中可观看香格里拉大峡谷。四川段内的路况较云南段内的路况要好一些,但是冬季时会积雪封山,最好不要走这条路。如果乘坐公共汽车,旅游季节基本上每天都有班车,行程约12小时,参考票价100元。乡城到稻城基本每天都有班车,行程约7-8小时,参考票价55元。香格里拉到稻城的班车每天一班,早上7:30发车。票价109元(含保险)。如果人多,早上8:30有一辆加班车  6、西藏拉萨——香格里拉  途中要经过昌都、芒康、德钦才能到达,非常辛苦,全程1700km左右。香格里拉至拉萨车程大概3天2晚,第三天19:00左右到达,票价680元  【飞机】  迪庆机场是滇西北地区最大的飞机场之一,机场离香格里拉县城仅4公里,现已开通香格里拉至昆明、成都、拉萨的航班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  

澜沧江大峡谷

  金沙江、澜沧江和溜筒江在德钦县境内形成的“三江”高山深谷地貌是迪庆州壮丽河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留下许多神秘、险奇的景观,人类数千年的活动遗迹,表现出人类在近乎险恶而又充满魅力的大自然面前的强大的生存能力。德钦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中段,金沙江、澜沧江夹峙云岭山脉的褶皱地带,东西横距在30—68公里之间。  由于变质作用显著,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且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特别是印度板块的强大推挤,形成了高山耸立、深谷险堑、江流汹涌的景象。澜沧江在德钦境内流程150公里,形成澜沧江深谷断裂地带,也就是澜沧江最险要的地段。这里谷地海拔高差4734米以上,从江面到顶峰的坡面距离为14公里,每公里平均上升337米,使峡谷被面呈近垂直状态。再加上极大的流水落差悬殊,真可谓“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  澜沧江峡谷内的各种自然景观,使游历之人大开眼界。德钦县佛山乡溜筒江村的溜筒江渡,是澜沧江艰险的古渡口,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建国前漫长的年代里,人们靠蔑索桥过往这凶险之江。过桥的工具为一个大竹筒,倚此在蔑索上滑过,江流因此又称“溜筒江”。      景点位置  云南省德钦县北起佛山乡南至燕门乡     佛山乡  佛山乡地处县境西北部,南靠梅里雪山,西面和北面与西藏自治区为邻。管辖纳古、巴美、鲁瓦、江坡、溜洞江等5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总面积914平方公里,1998年末有765户,3962人。.…… 详细++

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达措国家公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普达措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香格里拉县城建塘镇东部,距香格里拉县城35公里外。普达措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普度众生、到达苦海彼岸的湖,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神圣而美丽的地方。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地处云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的属都湖、尼汝片区以及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都被划入普达措国家公园范围。公园平均海拔接近3500米,至今保持完整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蓝天白云下的高山草甸和清如明镜的高原湖泊,是迪庆优良生态环境的缩影。  景区内的公路总长度约70公里,沿途有观景台、民族文化旅游村等景点,全部游玩过来需要一天时间。  交通:从昆明出发可选择乘夜班车(票价210元),里程730余公里,约10小时左右可到达香格里拉县城;或乘飞机(票价650元),约需50分钟可到达香格里拉县城。驱车从香格里拉县城往西北方向行约60公里,就到普达措国家公园。  用时参考  1天  交通  【班车】  香格里拉客运站每天有四班去普达措的班车,出发时间分别为8:00、8:30、9:30,返程时间分别为14:00、14:30、15:00和16:30,车费单程15元/人,车程半小时左右  【包车】  费用单程约100元,往返150-200元,拼车约50元/人,去时最好和司机约定来接的时间,并留下司机电话,以免回程时打不到车  门票  通票258元/人(含138元门票费和120元景区观光车费),碧塔海游船票50元/人;  24周岁以下学生、现役军官、60-69岁老人持有效证件享受门票半价、观光车全价优惠,离休干部、7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持有效证件无需门票,仅购买全价观光车票  开放时间  8:00-17:00(4-10月)  8:30-16:00(11月-次年3月)  景点位置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双桥    建塘镇  建塘镇是云南香格里拉县治地,海拔3300米,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地势平坦,是茶马古道及今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  建塘镇是云南香格里拉县治地,海拔3300米,四周群山环绕, 建塘镇 中间地势平坦,是茶马古道及今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分为古城独克宗(中心镇)和新城两部分。建塘镇沿革 1996年设立、由原中心镇和大中甸乡合并而成。1957年设立中心镇,195…… 详细++

虎跳峡

虎跳峡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虎跳峡,纳西语称“抚鲁阿仓过”,抚鲁为银石山,阿仓过为阿仓峡,全称为银石阿仓峡。它位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衔接部及滇西北横断山和滇东高原区两个地貌形态组合区域交界地带。  虎跳峡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峡谷。峡长17公里,谷地海拔1800米,江面落差200多米。有18个险滩,两岸雪山峭壁笔立于江面之上3000多米。整个阿仓虎跳峡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回道路25公里。各段江面奇窄,北岸只容一个单行的山道旁,飞瀑直泻,巨石横生。  用时参考  半天-1天  交通  【公交】  1、丽江每天有两班车直达虎跳峡镇,时间分别为8:00和8:30,车费20元左右,也可乘坐到香格里拉县的班车在虎跳峡镇下车  2、香格里拉县每天有多班发往丽江的班车,在虎跳峡镇下车即可,车费20元左右  【包车】  从丽江可选择拼车或包车到虎跳峡,拼车每人35-50元不等,包车视车型不同价格在150-300元之间  门票  门票65元/人;  另外,下中虎跳时,走张老师客栈小路、一线天、通往中虎跳石过吊桥都会各收费10元,天梯收费15元  开放时间  9:00-18:00  景点位置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东北部  

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梅里雪山位于德钦县东北部10公里处,是滇藏界山,传说是藏传佛教尼玛派的分支枷居巴的保护神。  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当地藏民视为“神山”。它位于德钦县东北约10公里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  梅里雪山是云南最壮观的雪山山群,数百里冗立绵延的雪岭雪峰,占去德钦县34.5%的面积。海拔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各显其姿,又紧紧相连。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的山峰。迪庆藏族人民在梅里雪山脚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迹,也将深厚的文化意蕴赋予了梅里雪山。从州府中甸  国务院将此公布为我国第三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的主要景观之一。90年代,梅里雪山引来众多科学探险者和登山健儿。从1902―1996年,先后有英、美、日、中等登山者攀登雪山,未能登顶。1991年1月,17名中日登山健儿在雪山遇难,如今其遗体、遗物已被认领,魂魄却永系雪山深处。这些登山者和探险者使梅里雪山在世界上闻名遐尔,更增添了几多神秘感。  最佳观赏地点:一是德钦以西的飞来寺,这里可拍摄到梅里十三峰全景;二是明永冰川上的太子庙。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西部(德钦县东北约10公里的横断山脉中)  类型:山雪山冰川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天  电话:0887-8412666;0887-8416186  开放时间:  8:00-16:00  门票信息:  150元套票(含金沙江大湾60元、雾浓顶观景台60元、飞来寺观景台60元);228元套票(含金沙江大湾60元、雾浓顶观景台60元、飞来寺观景台60元、明永冰川78元);230元套票(含金沙江大湾60元、雾浓顶观景台60元、飞来寺观景台60元、雨崩80元),进入雨崩村加收5元管理费  梅里雪山金沙江大湾门票60元,梅里雪山飞来寺门票60元,梅里雪山雾浓顶门票60元,梅里雪山雨崩(含月亮湾、雾浓顶、飞来寺、冰川)78元,梅里雪山雨崩门票80元。  交通  【班车】  1、从香格里拉县城每天有班车发往德钦,车费67元左右,车程约5-6小时  2、从德钦到飞来寺、西当温泉的班车不定时,详询德钦县客运站0887-8413322  【包车】  1、从德钦可乘坐出租车前往飞来寺,单程车费约30元;德钦-明永冰川,单程约150元,往返约200元;德钦-西当村,单程约180元  2、飞来寺有去往西当村的小面包车,可约人拼车前往,具体价格可与司机协调。谨记要和司机谈好价格,注意事先要把目的地和行程线路确认清楚,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

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大峡谷)

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大峡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巴拉格宗大峡谷又名香格里拉大峡谷,位于香格里拉市区的西北侧,拥有非常壮阔的自然风光。据说《消失的地平线》里描述的蓝月亮峡谷就是这里,在当地人中也一直传说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真正的香巴拉。如今来到巴拉格宗景区,可以参观幽深的峡谷、巍峨的雪山,在风光秀美的谷中漂流;也可以拜访原始的藏族古村,拍摄美景;还能看到千年菩提树、天然佛塔等罕见的自然奇迹,非常值得一游。由于巴拉格宗大峡谷位于香格里拉去德钦的路边,很多游客在前往德钦、梅里雪山等地时会顺路游玩这里。景区主要分为峡谷区和巴拉古村两部分,都有观光车相通(车费包含在门票内)。一般游客到达景区会先乘观光车(约40分钟)到巴拉村,游玩1小时左右。然后乘车前往峡谷区域的入口—崖咱(车程约20分钟),游玩峡谷大约2-3小时左右返回大门,全程约需4-6小时。若时间紧张也可以选择仅玩峡谷一项,另外景区深处还有几条徒步路线,大约需要3-5天,专业的户外爱好者也可以前去探寻。巴拉村位于景区的西侧,是一座古老的藏族村寨,这里有上百年前的藏式民居。  香格里拉峡谷,以神秘幽深著称于世。这些峡谷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峡谷里今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满山遍布葱郁滴翠的冷杉、云杉。虽是高海拔地区,却能见棕榈树杂于其间。峡谷时还有一个中甸最大的喀斯特溶洞在迪庆旅行,处处见到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所描绘的高原风光,而以碧壤峡谷为主的中甸北部峡谷群,更令游人迷醉,被统称为“香格里拉峡谷群”。  香格里拉峡谷,以神秘幽深著称于世。这些峡谷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峡谷里今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满山遍布葱郁滴翠的冷杉、云杉。虽是高海拔地区,却能见棕榈树杂于其间。峡谷时还有一个中甸最大的喀斯特溶洞——赤土仙人洞。洞口石壁上天生一个脚印,五指俱全,被视为世间少有的奇特景象。另有一泉水名叫“喊泉”,泉眼深藏洞中,人到洞前大喊数声,一股泉水从洞中的喷涌而出,掬之入口,其味甘甜,还能治病。另外,在峡谷中还有一座被称为“那格拉”的藏传佛教寺庙,寺内既有-又有尼姑,可惜1937年徒遭焚毁,至今尚未能修复。峡谷里的红山金矿、布拉金矿、碧桑金矿、明清以来一直开采兴旺,和毗邻的奔子兰所产的沙金同称为“藏金”,当年木氏土司曾为皇帝捐资1200万两用于修建十三陵。  不过游人最感兴趣的还是碧壤峡谷的自然风光。碧壤峡谷,离中(甸)乡(城)公路不远。沿上村公路走进峡谷,一路上水声轰鸣,雾气空蒙,两岸尽是坡度为70度至90度的悬崖绝壁,仰观摇摇欲坠。壁高在1000米以上,起码耸云天,令人心惊胆寒。走进碧壤峡谷如走进一条蜿蜒曲折的深巷,峡谷最宽处80米,最窄处仅10余米,几欲相撞。“鸟道羊肠持绝峰,涛声吼处助吟风”。正恰到好处描写出碧壤峡谷有惊无险的雄姿。你若留意观察,在峭壁上隐约能见雕刻粗犷的岩画。有专家认为,这是古代民族迁移时留下的符号,其意难解。      地址: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康珠大道226号  类型:峡谷乡村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电话:4006613399  官方网站:http://www.balagezong.com/  开放时间:  8:00-19:00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保和镇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寿国寺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三江并流风景区 小维西天主教堂 来远寺 叶枝土司衙署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达摩祖师洞
叶枝镇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寿国寺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三江并流风景区 小维西天主教堂 来远寺 叶枝土司衙署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达摩祖师洞
塔城镇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寿国寺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三江并流风景区 小维西天主教堂 来远寺 叶枝土司衙署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达摩祖师洞
永春乡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寿国寺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三江并流风景区 小维西天主教堂 来远寺 叶枝土司衙署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达摩祖师洞
攀天阁乡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寿国寺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三江并流风景区 小维西天主教堂 来远寺 叶枝土司衙署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达摩祖师洞
白济讯乡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寿国寺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三江并流风景区 小维西天主教堂 来远寺 叶枝土司衙署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达摩祖师洞
康普乡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寿国寺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三江并流风景区 小维西天主教堂 来远寺 叶枝土司衙署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达摩祖师洞
巴迪乡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寿国寺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三江并流风景区 小维西天主教堂 来远寺 叶枝土司衙署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达摩祖师洞
中路乡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寿国寺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三江并流风景区 小维西天主教堂 来远寺 叶枝土司衙署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达摩祖师洞
维登乡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寿国寺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三江并流风景区 小维西天主教堂 来远寺 叶枝土司衙署 生生洞石刻弥勒像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达摩祖师洞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