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兰州植物园 | 兰州植物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兰州植物园位于安宁中部,占地530余亩,拥有木本植物40余科、74属115种,60余万株。自1993年筹建以来,已在园内建成了46亩的人工湖,油松林休闲区及文化活动、会议厅等。同时,开展的划船、垂钓、休闲娱乐等项活动已逐渐受到游人的青睐。于1999年建于园内的敦煌园,其由于气势辉煌、风格独特,文化特色明显已成为植物园的一个标志性景观。与此同时,每年4至5月间举办的郁金香花会展,已是植物园的一大特色,满足了游人每年春季踏青赏花的需求。 |
仁寿山 | 仁寿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仁寿山公园位于安宁区刘家堡北部的桃园之中,距市中心15公里。公园内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山上亭台楼阁,掩映于绿树红花之间。山坡上塑一长27米的青龙,似腾空跃起,怒目奋爪。山中建有玄武庙、凌云阁、祖师殿、仁寿亭等仿古建筑。仁寿山周围有十里桃海,每逢桃花盛开之际,这里隆重举办桃花会,观者如潮。 |
安宁区滑雪场 | 安宁区滑雪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兰州安宁大青山滑雪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孔家崖的费家营大青山黄土山坳里,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滑雪场———西北高原(兰州)滑雪场。滑雪场用4台喷雪机造出了占地70亩、厚度50厘米—80厘米的雪地,一共有6条雪道,雪道两边分别是500米、1000米的2条雪上电梯,一条空中索道正在施工中。该滑雪场总投资4000多万元,分为一期、二期工程,占地面积600亩,集滑雪、健身娱乐、高尔夫运动场馆、度假休闲、景观园林、度假山庄为一体,可容纳2000多人次滑雪。滑雪场距市中心仅10公里,72路公交车可达大青山脚下,有滑雪场专用车辆接送。该滑雪场将于2007年12月23日试营业,除了滑雪,场内还有雪地摩托车、雪圈等游乐项目。兰州人不用出市区,就可以去滑雪场上狂欢。 |
兰州报恩寺 | 兰州报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甘肃是我国佛教的发祥地之一,是丝路文化的中心。自佛法东来,到玄奘西行,都在陇原大地上留下了历史的足迹。由于这些殊胜的因缘,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在甘肃有着特殊的影响。无论是被称为世界文化艺术宝藏的敦煌石窟,还是著名的天水麦积山石窟,都是佛教曾经在甘肃的辉煌见证。 报恩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沙井驿,背倚凤凰山,面向黄河。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历代祖师,-安僧,度众无数,然经世事变迁,岁月沧桑,惜毁于文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古刹重兴在即。 1997年初,在兰州佛教四众弟子诚恳邀请下,普正法师慈悲应允,出任报恩寺住持,乃发悲心宏愿,矢志中兴,在原有草庵的基础上,主持寺院的修复工作,经政府登记发证,正式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省、市佛协的关心支持和佛教四众弟子的大力护持下,普正法师率众弟子荜路蓝缕,尽心竭力,历经数载,始规模初具。报恩寺殿堂僧舍乃次第落成,金容晃耀,慧灯续燃,法脉有继,各项法会先后举办,法务兴隆,海众安和,佛像庄严,道场成就。 1997年7月,报恩寺从缅甸迎请白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举办奉迎法会之时,兰州众多法师和数千信众踊跃参加。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兰州市佛教协会会长、五泉山俊源寺方丈融开老和尚主持法会,省、市宗教局和安宁区的主要领导都应邀出席了法会,瑞相显现,祥光普照。 2000年7月30日,报恩寺大雄宝殿的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兰州五泉山俊源寺方丈融开老和尚和武威海藏寺方丈理智法师、武山华严庵住持妙达老和尚共同主法。各级宗教主管部门领导挥锹奠基,见证历史。来自北京、陕西和甘肃各地的数千名信众参加了奠基仪式。 仰仗三宝慈光,诸佛菩萨加被,随着大雄宝殿开工建设,众多护法居士虔诚护持,发心布施,聚沙成塔,共襄盛举,大雄宝殿及殿内诸佛菩萨圣像次第完工,同时还修建了两栋僧房。在寺院修建过程中,得到诸山大德、四众教友鼎力支持,寺管会的诸位仝人同心同德,尽职尽责,在普正大和尚的带领下,由监院洪船法师具体协理寺院的各项事务,张锡忠、俞树栋、张世千、张松村、王世前等众居士虔心护法,不计酬劳,不畏酷暑严寒,协助襄理寺务,为寺院的修建奉献心力,福不唐捐,功德无量。 2004年8月7日,报恩寺隆重举行了大雄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法会。甘肃省宗教局齐登俊副处长、兰州市宗教局马永贞副局长、安宁区人民政府张淑菊区长、李克荣副区长、安宁区政府办公室吕德真主任、安宁区民族宗教科马刘玲科长等领导莅临法会,省佛教协会理智副会长、严肃成秘书长、阿丹副秘书长,市佛教协会理因副会长莅会指导,来自全国各地40多座寺院的大德高僧主持法会。甘肃各地和北京、陕西等地的数千名信众和来宾参加了法会,韩国、泰国、新加坡的佛教信众专程前来随喜,场面庄严隆重,极一时之盛。 欣逢盛世,政通人和,法缘殊胜,众信归依。报恩寺将以知恩报恩,智慧解脱,大众共修,和合向上为宗旨,完善寺院的各项建设,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净化人心,奉献大众,为社会和谐,佛法兴盛,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出更大的功德。 |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 |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现设有历史文物馆、校史馆、动物标本馆和植物矿物标本馆四个展馆,馆舍面积2000平方米。馆藏有商周至清朝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文物1500多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191件。主要包括青铜器、甲骨文、陶瓷器、古文书、古钱币等。其中,有闻名于世的“敦煌写经卷”,珍贵的“西夏印”、“西夏腰牌”,驰名中外的“甘肃彩陶”,流光溢彩的名贵青瓷等;馆藏有古生物化石300余件,动物标本1500余件,植物标本170余件,地矿标本700余件。其中,有包括采集于甘肃永靖目前国内馆藏最大的“恐龙足印化石”标本,甘肃和政距今1300万年前的世界仅存十件之一的“库班猪化石”标本,甘肃肃北距今2.4亿年前的“鱼类化石”标本和距今1.3亿年前保存完整率达75%以上的“恐龙(禽龙)骨架化石”标本,甘肃和政距今600万年前的“大唇犀头骨化石”标本和“布氏和政羊头骨化石”标本等,有世界珍稀野生保护动物“朱鹮 ”标本,分布于甘肃境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雪豹”、“野驴”、“斑尾榛鸡”标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甘肃省省鸟“红腹锦鸡”标本,珍稀无脊椎动物“红珊瑚”、“海豆芽”、“酸酱贝”、“中国鲎”、“阿波罗绢蝶”、“双珠大绢蝶”标本等。有珍贵的“石英晶体”标本和宝石级的矿物标本如刚玉、黄玉、绿柱石、海蓝宝石及20世纪50年代民主德国赠送的来自欧洲2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件矿物标本等.。 |
安宁生态文化园 | 安宁生态文化园是2010年政府多方筹资建设的一项惠民工程,项目东起省农科院,西至西沙大桥桥头,全长8.6公里,总施工面积约41.6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为1.2亿元。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北滨河路农沙段北侧地理现状条件,以水体、绿化为主,通过绿化景观、园林小品、湖体水系建设,整体提升市区连接兰州空港的迎宾大道的对外形象。 该工程自2010年3月开始实施,于2011年7月完工,工程设计施工内容已全面完成,共栽植银杏、国槐、龙柏、雪松等各类乔灌花草70余种,各类乔木9000多株、花灌木6500多株、地被植物28万平方米,种植野花组合1万平方米,建成水域面积10.7万平方米,铺装园路广场3.6万平方米,安装木栈道9150平方米,建成景观亭8座,景石摆放全面完成,生态景观效果日益显现。 为了更好地造福于社会、造福于百姓,安宁区委区政府决定启动实施安宁生态文化园二期工程,中标设计单位中国城建设计研究院已完成设计方案,并通过评审,初步设计已完成。二期工程将在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以天地之初、自然形成为主题,追根溯源,梦回远古,感受黄河文化之魅力,通过“夸父追日”、“月光四溢”、“黄河之水天上来”、“三象开泰”、“远古足迹”等节点景观设计,整体提升仁安宁生态文化园的景观效果。 |
兰州地震博物馆 | 兰州地震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兰州地震博物馆始建于1989年。它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十里桃乡,兴建在一座长达400米的大型人防山洞里,内部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博物馆洞门开在一个非常典型的几百年前的地震断裂带上,洞门上面的山体层面和破碎带清晰可见,十分壮观。 这个地震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唯一专业地震博物馆。博物馆的主展厅,布设在蜿蜒曲折的山洞里。如树枝状的各个洞道,配以迷离的灯光,显得格外幽静和神秘莫测。 整个博物馆分为6个分馆:有地震知识避画馆、实物史料馆、地震泥塑馆、地震仪器馆、音像馆和地震字画馆。壁画馆设在主洞道,壁画长104米,高1.3米,上面绘制了383个真实的地震故事(囊括古今中外)和1000多个人物。实物史料馆陈列着300多件地震文物和史料,地震泥塑馆,以“报马送信”、“夜守孤灯”、“斩断恋情”等8组泥塑,再现了公元138年张衡地动仪测出的兰州地震时的情况。字画馆收藏有许多与地震有关的题字和画卷。 藏品中,有许多国内外罕见的地震文物和史料,如万年以前地震生成物-固化沙柱和碳化断层泥珍品,固原大地震铜币“沙板”,我国第一张地震烈度图-清代山西平陆大地震后钦差大臣手绘地震烈度御览图,宋代“天下地震第一碑”文献碑刻等。 甘肃兰州市 |
兰州银滩湿地公园 | 兰州银滩湿地公园位于兰州黄河百里风情线银滩大桥安宁端两侧黄河湿地内,总规划面积53.8万平方米,实际利用面积28.64万平方米,其中湖体、水域面积5.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0.688万平方米,分两期进行建设。 总投资2700万元,占地面积800余亩的甘肃省第一座湿地公园落户安宁。这是黄河沿岸的首个生态湿地公园。”雪域高原,五岳之尊”等一处新的城市特色景观指日可待。湿地生态公园选址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路银滩大桥北端东西两侧,其中,横贯市区东西的北滨河路位于公园北面,与之相临,黄河水道位于公园南侧,与之相接,使湿地公园具有十分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同时,该地属非城市中心地带,远离城市污染区,沿城市活水的上游地势为低湿之处,满足湿地植物对生态环境及生态因子的要求,有较丰富的地形和天然植被.兰州深居内陆,地处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温差大,降雨少,年平均气温6--9摄氏度,年均降雨量327.7毫米。最佳旅游季节:5月--10月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路银滩大桥北(近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湿地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
安宁大青山滑雪场 | 兰州金帝顺游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22日,公司注册资本1690万元,是一家集文化、旅游、生态、运动、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公司。现有员工98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13人,专科学历19人,专业技术人员28人。 公司拥有土地660亩,一期项目投入人民币3800余万元已建成占地面积100亩的安宁滑雪场,于2008年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是西北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现代化滑雪场,距兰州市中心15公里,距安宁区中心3公里,是全国唯一一个离城市最近中的滑雪场,2009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二期项目已经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审批立项,于2012年5月开始建设,二期拟投入人民币5亿元,建设兰州金帝顺文化生态运动公园,内设有大型高尔夫练习场、具有国际标准的网球场、旅游商务会所、商务别墅、商务酒店、窑洞宾馆、大型滑草场、团队战术对抗乐园等。相信这些高档旅游休闲设施用1到5年的时间将在安宁区的荒山荒坡上拔地而起,成为距兰州市区最近且功能最齐全的文化旅游生态运动公园。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大青山北 电话:0931-7669888,15636087558 开放时间: (日场)9:00-17:30;(夜场)6:00-21:50 |
天斧沙宫 | 这是兰州市最独特的自然景观,位于市安宁区桃花园仁寿山东面的龙风峡里,是一处距今约2500万年的红色砂岩,经过长期的风化水蚀而形成的一组类丹霞地貌奇观。因成自天然,如神斧凿成的沙宫宫殿而得名。 驱车来到仁寿山下,离开公路北行1.5公里,即到龙风峡。这是一条路曲而平的沙沟,沿沟4~5公里面,迷人的丹霞地貌奇景布列两旁,宛如结构严谨、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和谐的建筑群,虽自无工,却宛如人开。 早在清光绪18年(公元1891年)10月11日,地理学家陶保廉考察过这里后,在《辛卯侍行记》中有了这一奇特地貌景面的较早记载。西北师范大家地理系教授黄可光先生根据其地层结构和形态特征,称之为“类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指红色碎屑岩组成的具有陡直剖面的各种地表形态,是陈国达在1939年研究了广东仁化县丹霞山后命名的。中国现已发现庙霞地貌292处,甘肃有53处,列全国诸省之冠。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与皋兰县中心乡之间 类型:地质地貌 游玩时间:建议0.5-1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
兰州黄河铁桥(中山桥) | 兰州黄河铁桥(中山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州黄河铁桥俗称“中山铁桥”、“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黄河铁桥不仅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中山铁桥的前身是明洪武5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至明洪武9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西10里处,称“镇远桥”;明洪武18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 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233.33米,宽7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钢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兰州黄河铁桥最佳旅游季节: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市南滨河路,它与兰州最繁华的商业区相连,故而一年四季都是游玩的好时节。 兰州黄河铁桥交通: 交通:乘2、4、6、9、13、15、101、102路等汽车到西关什字北行百米即到。 兰州黄河铁桥住宿: 火车东站下车后,直接在火车站外乘坐1路车到西关什字下车,向北走至闻名的"中山桥"(即"黄河铁桥"),在铁桥对面有"中山宾馆"可以住宿。当然,乘坐的士最方便了。兰州的司机决不会绕远路的。 兰州黄河铁桥美食: 由黄河铁桥往南走两站地,就是西关什字。那里有两条在兰州叫得响的小吃街。能算上真正兰州特色的不多。兰州大烩菜就是其中之一。大概有十几种菜包括豆腐,粉条等分别煮烂,各自放在容器里。等叫这道菜的时候,每样来上半马勺,再烩一会儿,最后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上辣椒和醋,也算有独到之处了。此外浆水面也不错,但不能算兰州独有的了。推车叫卖的瓜果一定要尝尝,北京是吃不到如此品质的。 用时参考 0.5小时 交通 1、黄河南可乘坐公交4路、6路、9路、15路、25路、74路、105路、109路、123路、137路、139路、142路到中山桥站下车即是 2、黄河北可乘坐20路、35路、53路、108路、131路到白塔山公园站下车即是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兰州黄河铁桥 兰州黄河铁桥 |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为东部祁连山山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园内地貌景观奇特,森林景观优美,景物天成,独具特色,享有“华山之险、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之美誉。公园位于大通河畔,可借人文景观丰富,真可谓“园内有景可赏,园外有景可借”,是旅游观光、科学考察、疗养休息的理想之地。全园总面积5848公顷,海拔1998—3165米,森林覆盖率为79.2%,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价值。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甘肃连城实验林场。1951年,成立祁连山林务处连城护林站,1952年后改名为连城森林经营所。1982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在保护区的竹林沟一带建立了兰州市森林生态系统及鸟类保护区。2001年4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甘肃连城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6年4月8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顺利通过吉林松柏森林认证有限公司的开展的中国森林认证主审核,将获得中国森林认证——生态环境服务自然保护区证书,成为我国西部干旱少林地区首家(全国第二家)通过中国森林认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吐鲁沟石崖壁立,林海苍茫,曲径通幽,清溪潆洄、移步换景,气象万千。灯杆石、石壁泻珠、天窗眼、藏龙洞、半月天、驼峰岭等二十多个景点,形态各异,造型奇特。风景之雄、之险、之奇、之秀在黄土高原实属少有。 吐鲁沟气候湿温,峰峰岭岭林木葱笼,沟沟壑壑,芳草依依,生长着1397种植物,栖居着麝、跑鹿、蓝马鸡、石羊、猞猁等数十种名贵动物。挺拔的云杉、园柏、山杨、红桦漫山遍野;丁香、杜娟、四照花、珍珠梅、野樱桃随手可集。吐鲁沟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药材、自然生态在我省乃至全国有其重要地位;其温润的物候条件,是西北地区旅游度假、教学科研、休闲避暑的理想佳地。 地址: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 类型:森林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4-6小时 电话:0931-6531015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交通 兰州汽车西站每天13:30有一班车发往天祝县炭山岭镇,全程36元。车行3个小时后,到吐鲁沟路口下车。 门票 50元电瓶车来回30元 温馨提醒 坐着电瓶车上到终点需要40分钟,终点附近有草原,可以骑马,终点附近游玩步行最多20分钟 进山挺冷的,尤其全程坐在电瓶车里,需要带厚衣服。 |
什川古梨园 什川世外梨园 | 什川古梨园 什川世外梨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什川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地灵人杰,是黄河文化孕育的杰作。数千年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时蒙恬“西北斥匈奴”,辟为古战场;汉将霍去病“鏖战皋兰”,建筑长城烽燧;宋代建城堡一座,屯兵驻守,故称什字川堡,后易名什川,沿用至今;明弘治八年重修城堡。清《皋兰县志》将什川“梨苑华光”列为金城十景之一。清代知县曾赞誉什川道:“一席地兮一带川,树木花光四季妍。桃杏雨,杨柳烟;朝暮人争峡口船。驼石古,水车圆;石门晓月几千年。楼台真如画,魁阁耸山巅;景中景,天外天;谁言此地无神仙?桃源犹不远,仿佛在眼前。” 什川东距兰州约20公里,西距皋兰县城20公里,总面积40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现辖9个行政村,有20288口人,气候湿润,风光秀丽,盛产瓜果蔬菜,是有名的“瓜果之乡”。境内梨园面积已逾万亩,百年以上的古梨树3939亩、11939株。现存古梨树翠盖参天,生机盎然,置身梨园如入“绿色氧吧”,令人心旷神怡。日本早稻田大学植物学家称之为“植物界奇迹”、全球罕见的“活植物标本”、难得的“梨园博物馆”。什川镇2012年12月24日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于2013年4月12日由世界吉尼斯正式授牌并颁发“世界第一古梨园”认证证书,于2013年5月21日由国家农业部授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皋兰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托生态古镇优势,按照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生态保护、生态开发“五位一体”和“一河两翼”的布局,坚持“保护、开发、丰富、提升”的原则,建设以什川百年古梨园为核心,什川至县城至兰州总长40公里梨花谷为两翼、石洞寺森林公园为拓展的梨花之都。已成功举办了11届“兰州什川之春”旅游节,建成休闲度假园55家,特色“农家乐”110家,日接待能力达3万人次。已初步形成了以梨园美景观赏、库区风光游览、特色餐饮品尝、民俗风物欣赏、设施农业观光、开心农场体验等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会议度假和文化娱乐、观赏性项目与参与性项目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乡村休闲旅游区。园区也屡获“甘肃省十大旅游景区”、“中国西部亿万读者喜爱的旅游景区”、“游客最喜爱的特色旅游景区”、“游客最喜爱的旅游项目”、“兰州最美丽乡村”等殊荣。 门票:免费 景点位置:兰州市皋兰县 交通:梨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全程约25.2公里。 自驾车:走盐场堡至什川公路,40分钟左右到达。 公交:公交坐至盐场堡,有到什川的班车,票价7元, 吃饭娱乐:园内有很多农家乐,可以烧烤,休息,品尝当地特色小吃,人均消费50元左右。 什川镇 地理环境: 什川镇位于皋兰县城南部,东南与榆中县接壤,西南邻兰州市城关区,西连忠和镇,北接水阜乡、石洞镇。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40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上车村,距县城20公里,距兰州城关区21公里。 什川原名什字川堡,因明弘治八年(1495)所筑堡位于上峡至河口,东山至泥湾的什字交叉处,故称什字川堡,后人简…… 详细++ |
五泉山公园 | 五泉山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 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五泉山于1955年辟为公园,原有的亭台楼阁都已修茸一新,经过绿化和建设,园内曲径通幽,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山上举办庙会,除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设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还举办灯饰展览。五泉山现已成为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也是来兰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南路103号 类型:城市公园山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931-8243247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交通 乘123路到五泉山公园站下车即到;或乘146路附线到隧道北口站,下车后步行可至 |
兴隆山 | 兴隆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 兴隆山为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汉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寝室。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用时参考 半天-1天 交通 从兰州市天水路十字汽车站乘至榆中县的大巴,8元/人,40分钟到达榆中县汽车站,然后转小巴,5元/人,到达兴隆山脚下。 门票 套票140元/人(包含东山门票、西山门票、蒋介石行宫、兴隆山自然博物馆、一次缆车);东山和西山门票各40元/人,山间的蒋介石行宫15元/人,自然博物馆5元/人,缆车45元/人 开放时间 8:00-17:00 景点位置 甘肃省兰州市中县城关镇兴隆山村(榆中城西南五公里) |
水车博览园 | 水车博览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一直流淌的黄河,在兰州段放慢脚步,两岸就淤积起了坦荡的沃地,水车高大木轮的吱吱嘎嘎声,就与黄河的嘭嘭嗵嗵声,一气贯通古今。 相传,早在夏时,兰州这块地方,就开始了繁盛的农牧业及渔业。春秋而后,至汉唐年代,灌溉相当发达。兰州人段续发明的水车,明朝就已然在故土不舍昼夜。也就从那时起,水车既担纲先进生产工具的任务,亦是兰州的第二风景。岁岁年年,水车沿黄河两岸一字铺排而来,与白塔山、五泉山、皋兰山遥遥相望,使得兰州风采飞扬。 兰州水车博览园,在新建的南黄河风情线上,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组成,是以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水车园里,黄河奔腾,水车悠悠,渠水蜿蜒,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水车园还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全然都市村庄相貌。如今,兰州大水车制作技艺已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水车园建成于1994年,占地14,500平方米,由靖远县特级木工高启荣建造。园内由双轮水车、围堰、水磨坊、服务室和游乐区组成。水车轮辐直径高达16.5米,辐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形水斗。水车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 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源于明朝。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兰州段家滩人段续考中进士后,在云南任道御史时,曾宦游南方数省,多有惠政。他参考南方所见之木制龙骨筒车可汲水灌溉,便观察其构造原理,绘成图样,带在身边。后来致仕故里后,便“创翻车,倒黄河水灌田,致有巧思”,于1556年研制成功。 兰州水车外形酷似古式车轮。轮幅直径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高达15-18米。轮辐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以及比木斗多一倍的横板。一般大水车可灌溉农田六、七百亩,小的也可灌溉一、二百亩。水车省工、省力、省资金,在古代可以算是最先进的灌溉工具了。 兰州水车博览园的南大门(正门)是一个造形独特的木架结构的大门,它既是抽象化了的兰州水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寓意着兰州是一个两山(兰山、白塔山)一水(黄河)的山水城市。 进入大门,是水车博览广场的第一部分-水车广场。水车广场以知名于国内外的兰州水车为主体,并荟萃中外不同形式、风格迥异的水车数十轮。因此,兰州水车博览园是世界上水车品种、数量最多的主题公园。其中,兰州水车以其独到的构造、精湛的工艺、雄浑粗犷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水车的代表。 在水车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雕像,他就是兰州水车的创始人段续。雕像左侧是南方竹制筒车,右侧是段续创制的兰州木制水车。公元1556年,段续就是根据南方的竹筒水车创制了雄浑粗犷的兰州水车,成为金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此,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闻名于世。 与水车广场相连的是水车园。水车园以12轮兰州水车为主景,是历史上的“水车园”旧址。园内黄河奔腾,水车旋转,渠水蜿蜒,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再现了黄河、水车与农业生产的和谐景象。 水车广场东侧便是文化广场,由旅游纪念品商店、黄河奇石馆、兰州近代历史博览馆、演出广场等场馆组成,以图片、文字资料、实物、文艺演出等形式多角度反映水车文化。 交通乘140、26路公交汽车可达。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524号 类型:主题公园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931-8587111;0931-8580722 开放时间: 夏季:8:00-20:00;冬季:8:00-18: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水车博览园黄河快艇线路2(成人票)门市价30元水车博览园 水车博览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