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宁夏科技馆 | 宁夏科技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宁夏科技馆(宁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重点献礼项目。位于银川市人民广场西街,投资约2.5亿元,占地3.88公顷,建筑面积29664平方米,由主展馆、穹幕影院和综合楼三部分组成。科技馆外部造型极具吸引力,飘逸流动的玻璃顶壳,象征连绵起伏的贺兰山脉,又丰富了建筑的天际线。穹幕影院所形成的玻璃球体和弧形展厅相对,象征着日月同辉,有机组合在主入口巨型构架之下。主展馆立面在水平线条划分的玻璃幕墙上,穿插石材墙面,表现建筑的力度。设计单位为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代建单位为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包施工单位为中建一局发展公司,监理单位为银川方圆监理有限公司。 科技馆内部布展由宁夏科学技术协会、宁夏科技馆负责,上海复旦上科多媒体有限公司和北京嘉中远见造型艺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布展工程。教育功能是科技馆的主要功能,常设展览是最能代表科技馆特色的教育形式,它力求为观众营造再现科技实践的学习情境,强调以互动、体验的形式引导观众进入科学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之中。围绕“自然·科技·人”的主题,在三个楼层设置序厅、宇宙探秘、地球家园、走近海洋、生命奥秘、科技之光、智慧之门、科技运动场、军事天地、儿童科技乐园和室外展区,共设展品和展项230个,矿物、动物、古生物标本1500多件,由30多家展品生产单位承担制作任务。 科技馆设置穹幕影院(兼作数字天象厅),内径15米可容纳105人,使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美国ES公司数字化穹幕影院设备,其计算机数据库存有全世界各地每天的星空数据。随机还带有科普影片。在一楼南侧设有4D影院,可容纳40人,观众佩戴特制眼镜观看三维立体电影,三自由度的特效座椅能实现升降、前仰后翻、左右倾斜以及喷水、喷气、低音震动、挠腿等效果,增加了身临其境的奇妙感觉。 科技馆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以互联网和虚拟技术为依托,与中国科协开发的中国数字科技馆联网,并引进其它省(区)、公司开发的数字科技馆资源,补充有关宁夏的科普教育资源和影视作品,使宁夏科技馆的教育和服务能够超越建筑物本身的局限。 科技馆工程于2005年11月27日奠基,2008年9月9日建成正式向社会开放,成为宁夏及毗邻地区公众科普教育中心、资源共享的中小学教育第二课堂,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宁夏中发挥重要作用。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西街 类型:科技馆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951-5085123 官方网站:http://www.nxkjg.com/ 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和周二闭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展厅大楼免费开放,特效影院15元。 信息来源:宁夏科技馆 信息来源:宁夏科技馆 |
宁夏博物馆 | 宁夏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前身是1959年9月成立的宁夏地质博物馆筹备处,1973年正式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址位于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承天寺院内,1988年整个院落整饬重修为仿古建筑,使用至今。2004年宁夏博物馆新馆建设被列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的献礼工程。2006年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破土动工,总投资2.28亿元。经过两年半的艰苦努力,新馆以其端庄的外型、先进的设施、完备的功能、新颖的展陈、优质的服务,于2008年9月为迎接五十周年大庆,正式开馆使用。 新馆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侧,总建筑面积30258平方米,全高21.2米,共四层。其中,地下一层建筑面积8456平方米,分为文物库房、设备用房及办公区域,文物饱和藏量达150000件。地上建筑面积21802平方米,一层为中厅、贵宾接待室、临时展厅和观众服务厅;二、三层为各类展厅、图书阅览室和书库、多媒体教室及观众服务区。新馆主体建筑蕴涵了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型布局,贴应了回族自治区的“回”字。出入口立面借鉴了伊斯兰民族风格,与三层外墙局部装修所采用的玻璃幕墙,形成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美感的强烈对比,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上部透空隔架与下部石材结合,充分表现整个建筑优雅、简洁、均衡、沉稳的个性。外墙装饰所运用的迦陵频伽、力士志文支座等建筑构件形象,以及四个大门使用的装饰图案,都是宁夏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宁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宁夏博物馆现馆藏文物近四万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四千余件,经鉴定确认的国家一级文物159件,胡旋舞石刻墓门、鎏金铜牛、力士志文支座被鉴定确认为国宝级文物。西夏文物、回族文物的收藏数量和质量为文博行业所瞩目;馆藏文物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全国博物馆中,独树一帜。贺兰山岩画、红军西征和陕甘宁边区时期的革命文物也很有代表性。新馆一、二、三层所陈列的通史篇、专题篇和临展篇三大版块十二个展览,互为补充,交相辉映,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了宁夏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宁夏博物馆新馆充分发挥藏品优势,把收藏展示、科学研究与保护、宣传教育功能集于一身,同时,浓厚的文化气息、敞亮的中空大厅、先进的设施设备,为举办各种礼仪庆典提供了最佳场所,是大众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6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951-5085093;0951-5042945 官方网站:http://www.nxbwg.com/ 开放时间: 9:00-16:50(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凭有效证件在售票处领取免费参观券。 信息来源:宁夏博物馆西夏文残碑鎏金寒山铜造像嵌松石银菊花饰石螭首琉璃四足兽 信息来源:宁夏博物馆 |
阅海国家湿地公园 | 阅海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宁夏阅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金凤区,西依巍巍贺兰山、东临滔滔黄河水,距市中心仅3km,总面积近2667h㎡。湿地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水域广阔,是中国西部干旱带重要的湖泊湿地类型,同时也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块湿地,生态系统完整,享有“银川之肾”、“城市绿肺”美誉,同时作为东亚-澳大利亚和中亚—印度鸟类迁徙路线重叠区,每年113种鸟类,数十万只候鸟在此迁徙繁衍。 从春到冬当您感受到原始洪荒气息的湿地风光扑面而来时,阅海美景已映入了眼帘,您不得不惊叹这里的野性美:千顷蒲苇吐翠,万只水鸟飞鸣,荷花争香斗艳,水盛鱼肥,喧嚣之城与静谧之湖,交相辉映,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湿地内的芦苇沼泽、水岛、滩涂、盐沼地、鱼塘、水生植物观赏园区、水上休闲园区、湖滨带生物廊道等不同地湿地类型,为湿地候鸟栖息、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生境。湿地内有高等维管植物157种,鱼类18种,鸟类113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24种(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小鸨、白尾海雕)。每年春夏季节,数十万只鸟类在此栖息繁殖,蔚然壮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里精雕细刻,使它成为鸟的乐园,人间的天堂。 2003-2016年阅海湿地先后实施了湖泊清淤除坝、退池还湖、阅海艾依河水系连通工程等湿地生态恢复建设和栖息地修复、鸟类监测等生态保护工作,相继建成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站、国家级阅海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站、全国鸟类环志银川站。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阅海水上旅游、冬季冰雪休闲体验和湖泊垂钓等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形成。其集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水拦洪、科普宣传、生态旅游与城市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日益明显,享有“银川之肾”、“城市绿肺”、“银川市民最佳休闲之地”、“中国西部最佳生态景区”和中国西部最佳观鸟之地! 交通地址: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温州商城南门—新协和医院—经学院—汽车大世界—人民广场—阅海公园(中巴车,间隔15分钟始发一班车,早班车7点,末班车18点) 景点位置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 类型:城市公园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951-7863105 开放时间: 9:00-19:00 门票信息: 内部游乐设施另外收费。 |
银川中山公园 | 银川市区最大的风景游览区。位于银川城区西北隅。据志乘所载,这里原为西夏国元吴宫遗址,当时的元吴宫“逶迤数里,亭榭台池,并极其盛”,为西夏国都兴庆府第一大建筑,后毁于战火。明嘉靖年间,此为镇属兵-房,俗称‘西-”。1929年,冯玉祥部门致中在此兴建公园,正式命名为“中山公园”。1949年以后,经过30多年的精心规划和修建,公园面积扩大到780亩,增添了“烈士纪念亭”“朔方亭”、“游船码头”、“玉带桥”、“少年科技站”、“儿童活动场”及动物园等20多处景观及游乐场所。园中浓荫蔽日,亭台错落,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人前来赏玩。 经过多年的建筑和改造,已成为全市最大、具有多功能的综合性公园。现有各类植物2万余株,名木名树及重点保护树木101株,绿地率79.41%,园内动物园占地90亩,有各种野生动物500余只。 著名的古迹“文昌阁”坐落在银湖北岸,建于清代,气势雄伟,是园内的主要标志。鸣钟亭内的铜钟是明朝成化年间从西夏废寺中得来,公元1465年重铸,钟高7尺,周长9尺,重7000余斤。造型独具风格,相传这口铜钟夜静不扣自鸣,清朝同治年间有人想用以铸炮"未能化,以八牛拽之不动"。 现代园林建筑主要有三湖一榭,九亭五桥,及其他。特别是近20年来,公园发展速度很快,在绿地、花卉、动物、园林建筑、游乐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变化。建成了较高水准的风景游乐区、儿童活动区、花卉观赏区、动物展览区以及供游人休憩游览的安静休息区,特别是新近建成的文化广场、水上乐园及主入口南大门、次入口西大门和北大门,构图新颖、造型美观,较好地体现了现代园林之美,使中山公园焕发出新的风采,成为宁夏"塞上明珠",是银川市文明窗口。 中山公园不仅是银川的风景名胜、广大群众娱乐游憩的中心,同时也是宁夏大型庆典活动的最佳场所。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的庆祝大会是在中山公园内举行,党和国家主要领导林柏渠、-、-、-等先后对中山公园进行过视察,许多国际友人还于园内栽植了友谊之树。 地址:银川市兴庆区湖滨西街203号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951-5032427 开放时间: 6:30-20:00;动物园:8:00-19:3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动物园及其它游玩设施另外收费。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银川文昌阁宁夏谯橹禁钟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银川文昌阁宁夏谯橹禁钟 |
宁夏地质博物馆 | 宁夏地质博物馆筹建于2008年,建馆历时四年,是一座反映宁夏自然地质历史和风貌的专题性博物馆。宁夏地质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珍稀地质矿产标本收藏中心;是地质矿产知识普及与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学习基地;是地质类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研究的辅助场所;更是大众游览、观赏、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 宁夏地质博物馆座落于银川市,总建筑面积积6451.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四层,造型新颖别致,独具风格:寓意沙漠中拔地而起且错落有致的巨型岩石,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其中,双体斜屋面喻示贺兰山、六盘山巍峨耸立,黄河从中穿越而过的宏伟气势,开放式观景楼顶,更是拓展了展示空间,给观众以登高、猎奇之感受。 宁夏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一万六千余件,涵盖普通地学、古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五个主题展厅以视角,分别从宏观地球构造、生命发展简史、地质环境风貌、地质矿产资源、地质工作发展等相关内容出发,展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宁夏,从地质学角度为观众解读 “塞上江南”——宁夏川。 宁夏地质博物馆常年开放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大量采用数字化、仿生、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亲身体验科学的奥秘,在娱乐中感受异彩纷呈的地学世界。宁夏地质博物馆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立志将博物馆打造成为我区重要的科普教育品牌。 目前,宁夏地质博物馆正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开创美好未来。 |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 |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六盘山不仅是一处资源丰富、植被完好、风光优美的森林基地,而且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长途翻越六盘山,打开了通往陕北革0据地的最后通道。毛泽东登上六盘山,临风寄景,气贯长虹,遥想红军走过的艰难里程,展望革命的未来前途,即兴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光辉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从而使六盘山扬名海内外。1961年9月,应宁夏人民之请,毛泽东以大手笔书写长卷相赠,激励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建设宁夏。 现在六盘山下的和尚铺还树有伟人手书的全词石碑,以昭示后人,激励来者。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1985年在红军当年走过的六盘山山顶上修建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由-邦题词。 六盘山巍巍高耸,红军长征纪念亭屹立山巅。它成为永久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今天,西北第一隧道的贯通,使昔日“峰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的六盘山变成通途,也为旅游观光增添了新的内涵。 |
宝湖公园 | 宝湖位于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保伏桥村,是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近1000亩,其中水面500余亩。是银川市的城中湖,与大小西湖连成一片,东靠唐徕渠,西临正源南街,北依银新铁路专线,南边是宝庆西路,因形似元宝和湖中有金马驹的传说而得名,呈椭圆形。宝湖湖面宽阔,湖水较深,最深2米多,水色淡蓝,湖与岛四周芦苇环绕,苇荡相连。银川城里的人闲了,都爱到这里观鸟钓鱼。 关于宝湖的名称来源有两种:一说湖的样子像个银光闪亮的大元宝,所以取名“宝湖”;另一说是湖里真的有宝,是我们宁夏七十二连湖中最金贵的一个,所以叫“宝湖”。 交通:市区乘坐28路线32路线到宝湖公园站下车。 门票 免费 景点位置 宁夏回银川市金凤区宝湖西路 |
西夏文残碑 | 西夏文残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纵22.5厘米、横27厘米,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出土,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块残碑为西夏陵出土的形体较大、字数较多的一块西夏文碑。砂岩雕凿,阴刻楷书,所刻碑文笔画匀称,笔力遒劲厚重,是不可多得的西夏书法珍品。 西夏文字多为比较工整的楷书,大概是借鉴了唐代成熟的楷书风格。从西夏文楷书的书写规则来看,西夏文字同汉字一样,亦具有端祥而宁静的特点。宋人姜夔云:“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欲不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通,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正因为如此,西夏文字常给人以端详、宁静的感觉,不但字体方正匀称,而且秀丽轻盈。在用笔方法上,西夏文楷书亦藏露兼施,方圆并出,既显其骨力,又显其精神。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宁夏博物馆鎏金寒山铜造像嵌松石银菊花饰石螭首琉璃四足兽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
鎏金寒山铜造像 | 鎏金寒山铜造像,通高55厘米、正面宽26厘米、侧面宽21.5厘米,净重16.4千克,1986年宁夏银川新华街出土,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造像取立姿,足踏双层六边形须弥台。黑发披肩,细眉长目,满脸笑容,身着宽袖紧身袈裟,系腰带,衣衫褴褛,左肩斜挎结绳串联的五个葫芦,右腰胯下挂一锦囊,双手各置左右,手中无物。其面容幽默而诙谐,神态自若,形象逼真。 寒山,又名寒山子,是唐代的诗僧。其诗朴实自然,禅意深邃,风格独特,《全唐诗》收有三百余首。《五灯会元》载其为人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称得上是维摩诘式的出世高士,在佛教禅宗史、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即因寒山和尚居住而得名。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宁夏博物馆西夏文残碑嵌松石银菊花饰石螭首琉璃四足兽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
银川市人民广场 | 银川市人民广场位于银川市中心,在市政府的南侧。人民广场是银川新的行政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美术馆、会议中心、规划馆都配套在周边。人民广场附近交通不错,路很宽,停车很方便,很适合市民到这里游玩。人民广场占地面积很大,植被覆盖也很高。中间有一个凤凰的标志,是银川的市标。广场上很多市民在散步,儿童在玩羽毛球、滑旱冰,城市休闲的氛围很浓。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9:00-17:00 景点位置 银川市北京中路 |
览山公园中阿之轴 | 中阿之轴景观道路长2100米、宽58米,东起万寿路,西接亲水大街,以伊斯兰长亭、景观水系、大型雕塑和绿化带组成。中阿之轴由两个部分组成,中间是58米宽的文化休闲区,两侧各有16米的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从景观功能上划分,中阿之轴分为3个相对独立的人文景观区,暨中阿友好标志景观区、中阿文化交融景观区、中国回族文化景观区。中阿之轴展现出,阿拉伯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阿友谊源远流长。 览山公园离市区较远,但交通挺便利,挺多公交车都到。 地址:宁夏银川金凤区人民广场 |
银川文昌阁 | 银川文昌阁为银川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银川市中山公园。是一座建在方形台基上的三层楼阁式建筑。座西面东。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各层面东辟三个券式门窗。西墙外设有木梯可至各层。二、三层围有木栏,供游人凭栏眺望。 清代光绪十八年宁夏知府谢威凤倡修,光绪二十八年建成。解放后多次重修,1984年进行了翻建。 文昌阁是银川城保存至今的古建筑之一,对于研究银川建筑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1993年4月24日,由银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银川中山公园宁夏谯橹禁钟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
宁夏谯橹禁钟 | 俗称明钟,通高210厘米,口径127厘米,双龙纽,肩部饰莲纹一周。钟体腹部有上下两排十二方格铭文。该钟是明代成化元年正月,由宁夏镇守太监王清,总兵官征西将军都督同知张泰、巡抚右副都御使陈价,副总兵都督检事张荣主持,将元代废寺中的一口残钟加铜改铸而成。现存银川中山公园湖心亭内。 宁夏谯橹禁钟是银川现存最早的大钟。1993年4月24日由银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银川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银川中山公园银川文昌阁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
爱伊河 | 爱伊河位于银川市金凤区,贯穿市中心,给银川市带来了清新空气和勃勃生机,被誉为银川市“绿肺”,在每年盛夏时节,爱伊河畔会盛开成片的薰衣草。近些年来,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爱伊河吸引了大量科研学者前来实地调查。爱伊河动听的名称和秀丽的风景更是成为了新婚人士拍摄婚纱照的胜地。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银川金凤区 |
嵌松石银菊花饰 | 嵌松石银菊花饰,长4厘米、宽2.8厘米、重2.7克,1975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件银质椭圆菊花形饰件,表面鎏金,中间花蕊处镶嵌有一颗绿松石。花心周围有连珠及卷草纹装饰。该器物为西夏人的帽饰,做工精细,反映了西夏金银器制造已经有锻、压、镶嵌、鎏金、抛光等多方面的技术。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宁夏博物馆西夏文残碑鎏金寒山铜造像石螭首琉璃四足兽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
石螭首 | 石螭首,长64厘米、宽23厘米、高25厘米,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红沙石质,通体呈长方形,分前后两部分:前端为螭首,用螺旋纹饰表现上唇卷曲的形状。螭口衔珠,眉骨突出,双目圆睁,颈部有一圈鬃毛,两角用浮雕手法刻出,神态威猛,气势非凡;后端为楔形榫头,可套嵌在建筑物上。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宁夏博物馆西夏文残碑鎏金寒山铜造像嵌松石银菊花饰琉璃四足兽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