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 贺兰县 >> 洪广镇

洪广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苏峪口

苏峪口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夏首府银川市西北50千米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占地面积9300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0%,拥有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八百余种,是宁夏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山体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近万公顷的范围内,油松、杜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无际;樱桃、丁香、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沟壑。尤其是当您踏入国家森林公园的深处,登上青松岭的峰顶,人处在苍茫林海之中,低头看百丈悬崖,放眼望郁郁葱葱。古松立于峭壁之间,残雪留存高山之上,松涛阵阵,云雾蒙蒙,宏伟险峻的景观给您一种回归大自然、陶醉大自然的美好心境。  樱桃谷景区全长2千米,因其遍布了樱桃等名贵野生植物而得名。初春时分,桃花盛开,姹紫嫣红;盛夏季节,硕果累累,芳香迷人。樱桃谷是由造山运动产生,谷地景色与山脊风光迥然不同,尤其是“一线天”、“双狮峰”、“飞来石”等景点,充分体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无穷魅力。从这儿拾级而上,那色彩斑斓的奇花异草、甘甜爽口的樱桃山杏、曲径通幽的林间小道,都会使你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是那么的亲近、和谐。  贺兰山阳光索道,是建设在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宁夏第一条高山旅游观光索道。它全长1200米,高差近百米,往返运行约20分钟。乘坐索道,从山脚直达风景秀丽的“青松岭”,轻松悠闲的观山岳、听松涛、看飞瀑,尽情领略贺兰山的自然风光。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著名词句,使贺兰山的名字广为天下人所知。登上青松岭放眼望去,林木葱茏、云腾雾漫、气象万千。在苍茫林海之中,还能看到奔跑的马鹿、跳跃的岩羊、嬉戏的蓝马鸡。  

滚钟口

滚钟口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俗称小口子,位于银川市西北方向3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历史上曾是李元昊的行宫和民国期间宁夏军阀马鸿逵的避暑山庄,现为贺兰山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滚钟口风景秀丽,林木葱笼,共有70多种常绿树和落叶林,尤以初春时节景色最美,山花争艳,泉水淙淙,山腰绿荫葱葱,山巅白雪皑皑,这就是名闻遐迩的“贺兰晴雪”。景区内古禹王台、兴隆寺、晚翠阁等清代所建的寺庙,布局巧妙,错落有致。贺兰山前有笔架峰,峰上有望海亭,站在亭中远眺,银川市的平原景色一览无余。  滚钟口山峦起伏,岩石峻峭,林木葱茏,巍峨秀丽。在西夏时,就是“西夏古名胜地”。当时,李元昊曾于山沟北部建造了一处规模宏大的避暑宫苑。现在在这片参差错落的20多处建筑遗址上,散落的砖、瓦、器物残片遗物,还俯拾即是。  明清时,这里也大兴土木,建造庙宇、楼阁,修建了贺兰庙、老君堂、大悲阁、斗母宫、小洞天、关帝庙、兴隆寺、晚翠阁、观音庙等14处庙庵台阁,这些建筑依山临险,随势自然,错落有致。山内的三座山峰之上,还建有三座造型优美、小巧别致的白色-式塔。  滚钟口经过历代修茸建设,已成为一处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春夏之际,景区内满谷高杉,一片葱绿。沟间坡地的山果树上挂满了晶莹欲滴的红山果和红酸枣。山涧里一缕清泉涓涓流淌。“笔架山”、“望海亭”、“狮吼”、“卧虎”、“仙人指路”等奇石神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山中绿树、红花争相辉映,绿草如茵,绚丽多彩,是最舒坦幽静的休息之地。  交通从银川汽车站乘坐往贺兰山东麓方向的班车。   交通  乘旅游2路公交车在滚钟口站下车  门票  门票30元/人  开放时间  8:00-18:00  景点位置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金山乡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布于贺兰山东麓山前、沟内岩壁上的凿刻图画。贺兰山岩画自1965年以来就陆续有人发现。1983年文物部门正式组织调查,此后经近十年的工作,在贺兰山东麓至卫宁北山一线共发现岩画地点20多处,岩画近万幅,收集记录岩画资料3000余幅。依据岩画分布状况,贺兰山岩画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山前草原岩画,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北段的石嘴山区、惠农县境内;②、山地岩画,主要分布贺兰山中北段,多凿刻于深山腹地的崖壁上;③、沙漠丘陵岩画,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南段卫宁北山。贺兰山岩画的内容,主要有:动物岩画,种类有羊、马、牛、鹿、狗以及少数禽类和爬行动物。这类岩画占了贺兰山岩画的绝大部分;人物岩画,有全身像、人面像以及肢体、器官等图像;天体岩画,有太阳、星辰、云朵等;工具武器岩画,有弓箭、盾牌、车辆等。除此而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建筑、植物、符号岩画以及时代较晚的文字题刻等。贺兰山岩画的题材,以狩猎、畜牧为主要内容,另外舞蹈、0、争战、械斗等也是岩画中常见的题材。贺兰山岩画的凿刻方法主要为敲凿法、磨刻法和划刻法。在贺兰山腹地,平罗县白芨沟上田村一处岩洞中,还发现了用赭石颜料绘制的岩画,约31组。关于贺兰山岩画的年代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可分三期,第一期,春秋战国前;第二期,秦汉至南北朝;第三期,隋唐至西夏、元。也有人认为,岩画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如岩画的时代、岩画内容的理解等,仍处在探讨阶段,尚难定论。  地址: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口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  类型: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951-6010059  官方网站:http://www.hlsyh.cn/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观光车票10元。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西夏是我国十一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银川市)称帝建国,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90年,经历10代皇帝。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最鼎盛时期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及蒙古共和国南部的广大地区。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据西北两百年”。西夏国的建立对中世纪我国西北地区的局部统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位于宁夏银川市西郊约3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中段。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九座帝陵布列有序,253座陪葬墓星罗棋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为了让海内外人士了解西夏历史,探究西夏文化的奥秘,在不断加强陵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着力开发了以三号陵为中心的游览区,相继建设了西夏博物馆、西夏史话艺术馆,西夏碑林等能够展现西夏深厚历史文化的景点神秘的西夏陵是银川西部贺兰山下的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它是人们领略西夏文化、寻古探幽的旅游胜地,它以诱人的魅力和与中原地区迥然不同的西夏文物古迹而具有无限的吸引力。  裕陵<1号陵>考古调查称1号陵。位于西夏陵区最南端,俗称“双陵”之东侧。陵主李继迁,庙号太祖,墓号裕陵,系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祖父。生于宋乾德元年(963年),卒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党项族平夏部落首领,西夏王朝奠基者。自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起,抗宋自立,逐渐强大。宋雍熙二年(985年),诱杀宋将曹光实,袭据银州(今陕西榆林南),自称定难军留后。宋至道二年(996年),邀击宋军于浦洛河,进围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宋师以五路出击,无功而返。次年,遣使求和,授定难军节度夏州、银州、绥州、宥州、静州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使。宋咸平五年(1002年),攻陷灵州,改称西平府,定为都。次年,攻西凉府(今甘肃武威),早吐蕃大首领潘罗支袭击,中流矢,次年死。子德明继位,尊为光孝皇帝。孙元昊建国后追谥神威,庙号太祖,墓号裕陵。  嘉陵<2号陵>考古调查称2号陵。位于裕陵之西北部约30米处。陵主李德明,李继迁之长子,系西夏皇帝李元昊之父。宋景德元年(1004年)嗣位。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辽封为夏国王,遂建宫阙于鏊子山(今陕西省延川县西)。宋天禧四年(1020年),迁都怀远镇(今宁夏银川),改称兴州。次年,辽封为大夏国王。宋明道元年(1032年)宋封为夏王,同年卒。李德明与宋、辽和好,集中力量开拓河西,战胜回鹘,取得甘州、瓜州、凉州,奠定了西夏版图。子元昊追谥光圣皇帝,庙号太宗,墓号嘉陵。  泰陵<3号陵>考古调查称3号陵。位于西夏博物馆西南,俗称“昊王坟”,是旅游者经常参观的一座王陵。茔域面积约15万平方米,虽遭破坏,但仍是整个陵区中规模最大的西夏帝王陵墓。陵主李元昊,小字嵬理,后改姓嵬名氏,更名曩霄,自称“兀卒”(意天子)。性雄毅,多大略,晓“浮图佛学,通蕃汉文”。宋天圣六年(1028年),率兵袭破回鹘夜洛隔可汗,夺取甘州(今甘肃张掖——)。24岁被立为太子。宋明道元年(1032年),父死袭位,去唐、宋朝廷所赐“李”、“赵”姓,号“嵬名氏”。称帝,立年号,更衣冠,立官制,制礼仪,建蕃学,置十二监军司,又命大臣野利任荣创制文字(西夏文)。宋宝元元年(1038年),筑坛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年号天授礼法延祚。宋康定元年(1040年)、宋庆利元年(1041年)及二年,大举攻宋,与宋军分别战于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西)和定川寨(今宁夏固原中和乡),皆获胜。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与宋议和,并称臣于宋。宋册封其为夏国王。夏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因夺子宁令哥妻,在没藏讹庞唆使下,被宁令哥刺死。在位17年。谥武烈皇帝,庙号景宗,墓号泰陵。  泰陵布局  泰陵是整个陵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历经千年,地面建筑虽遭严重破坏,但陵园的阙台、陵台基本完好,陵城神墙、门阙、角台大部尚好,布局清晰可辨。整座陵园从南到北的遗存有:  阙台  阙台:位于陵园南端,于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东西相距离20米,由黄土筑成。阙台正方形,边长8米,高7米,上部内收,顶部有一小台基,其上散有残砖瓦,推测为原有建筑。阙台是低龄区别于陪葬墓的特征之一。  碑亭  碑亭:位于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阙台北34米,东西两碑亭相距80米。1987年考古工作者正是发掘东碑亭,台基呈圆角方形,四壁呈三级台阶式。台基地边长21.5米,顶边长15.5米,高2.35米。四壁台阶以绳纹砖包砌,石灰勾缝,局部砖尚存。有三个人像碑座出土(应为四座,存三毁一);还出土有西夏文残碑360块,残片文字最多的仅5字;还有瓷、铜、铁碎片及泥塑残块等。  月城  月城:位于碑亭北,呈东西长方形,东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墙基宽约2米,高0.7米,占地约10亩,北与陵城南墙相贴。城如月牙露出,故名月城。月城南墙正中有门,石道两侧有石像生基址。  陵城:四面城墙(俗称神墙)环绕,呈南北长方形,南北向距180米,东西相距160米。城墙墙基宽3米,用黄土分段夯筑,各段基如须弥座状,故又称须弥座式神墙。陵城四周城墙正中辟门为门阙,门址宽约12米,每个门阙由三个圆锥形夯土基座组成,从地面散布的瓦片、脊饰残件推测,曾建有门楼。城墙四角各有角台,角台有砖瓦残存。在南神门内约25米偏西处,有一用黄土垫实的台基,直径20米,高0.7米,其上建筑无存,周围地面残存大量青砖灰瓦及琉璃构件,此为献殿。  陵台  陵台:陵园北高矗立约20米的一个塔状凌锥形夯土台,用黄土密实夯筑而成,八面七级,夯土台有椽洞。陵台周围地面散有大量瓦片、瓦当、滴水等建筑物残块。献殿与陵台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形似鱼脊的用砂石填成的墓道封土。墓道长50米,北端为一盗坑,直径20米,深约5米。  安陵  安陵<4号陵>考古调查称4号陵。位于泰陵西约2公里的贺兰山山脚下,陵园东、西、北三面环山,面积约10万平方米,坐北朝南。陵台八面五级,高15米。陵园布局与泰陵相同,由阙台、碑亭、月城、献殿、陵台、墓道等部分组成。嫌遗存碑亭一座。安陵墓主凉祚(1047年~1068年),元昊妃没藏氏之子。1048年国相没藏式兄没藏讹庞唆使元昊长子、皇太子宁令哥杀死其父,复诛宁令哥,立凉祚为帝。周岁即帝位,改元延嗣宁国。没藏氏立为太后,因帝年幼,母与舅没藏讹庞执政6年。其间与北宋、契丹时战时和。性好佛,西夏天佑垂圣元年(1050年)役使兵民数万建承天寺。实行亲宋政策,仿宋朝官制,增设职官,起用汉人,调整州军,与宋互市。1068年12月病卒,在位20年。谥昭英皇帝,庙号毅宗,墓号安陵。  献陵  献陵<5号陵>考古调查称5号陵。位于泰陵(3号陵)北2.3公里,面积10万平方米,破坏严重。陵城方形,边长183米,陵台夯土已被后人取做他用。该陵有碑亭3座,西边一座,东边南北两座,南小北大。西碑亭出土西夏文残碑63块,东碑亭出土汉文残碑26块。陵园主李秉常(1061年~1086年),为毅宗凉祚之长子。1068年宋册封为夏国主。  西夏大安二年(1075年)15岁时,始亲国政,实行联辽政策。西夏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七月,李秉常忧愤而卒,年26岁,在位20年。谥康靖皇帝,庙号墓宗,墓号献陵。  显陵  显陵<6号陵>考古调查称6号陵。位于献陵西650米处,陵园紧依荷兰山脚,西北两面环山。独特之处有马蹄形外城,南面开口,东西墙前端至月城终止,陵园的阙台、碑亭、月城、献殿、陵台、墓道等布局与其他黄帝陵园相同。陵园主李乾顺(1083年-1139年)为惠宗李秉常之长子。西夏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即位,年仅3岁。国政由其母梁太后和其舅梁乙浦操纵。1087年被宋朝册封为夏国主,1088年被辽册封为夏国王。西夏永安二年(1099年)亲理国政,实行结辽抗宋抗金。后来金以土地相诱又背辽附金。推行“尚文重法”的治国方针,贞观年间刻印的《贞观玉镜桶》是一部依法治军的军事法典。加强了军事力量,扩展了领土。西夏大德五年(1139年)卒,年57岁。在位54年。谥圣文皇帝,庙号崇宗,墓号显陵。  1972年~1975年,宁夏文物工作者正式发掘显陵,墓室为多室土洞式,由墓道、甬道、中室、东侧室、西侧室组成。墓道全长49米,墓道甬道两壁有武士像壁画。墓室内出土有甲片、铜泡饰、铜铃、瓷片、铁钉、珍珠。发掘前此墓多次被盗,出土遗物不多。  寿陵  寿陵<7号陵>考古调查称7号陵。位于献陵北3公里。陵园面积8万平方米。陵园已被现代建筑破坏,仅剩阙台、碑亭、月城、陵城部分神墙、陵台。寿陵墓主李仁孝(1124年~1193年),为崇宗乾顺长子,16岁即帝位,改元大庆。李仁孝统治时期,放粮赈饥,减免阻水,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西夏人庆元年(1144年),令州县各立学校,并立大汉太学,亲释典。人庆三年(1146年)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发展科举制度,购买儒家典籍,组织人力翻译出版西夏文儒家经典著作,于翰林学士院内设有翰林学士、翰林待制和翰林直学士。封西夏文字创制者野利任荣为广惠王。天盛年间,修成法律《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少数民族文字制定、颁布的法律。大兴文治,整伤吏治,进一步完善了中央和地方的统治机构,加强了封建统治,使夏国“典章文物,灿然成一代宏规”。西夏乾祐十四年(1193年)仁孝卒,年70岁。谥圣祖皇帝,庙号任宗,墓号寿陵。  庄陵  庄陵<8号陵>考古调查称8号陵。位于7号陵西北,相距500米,紧靠山脚。庄陵墓主李纯祐(1177年~1206年)为任宗仁孝张子。西夏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即位,时年17岁。西夏天庆元年(1194年)初金册封为夏国王。李纯祐是西夏历史上“能循旧章”的“善守”之君,竭力奉行对内安国养民,对外附金和宋的方针。但此时蒙古突起于漠北,严重威胁西夏国的安全。西夏国内上层同志矛盾重重,1206年,其侄李安全在纯祐母罗太后的支持下,自立为帝,纯祐“死于废所”,年30岁,在位14年。谥昭简皇帝,庙号桓宗,墓号庄陵。  康陵  康陵<9号陵>考古调查称9号陵。位于7号陵东北。地上建筑除陵台外其余建筑无存,陵台已坍塌过半。康陵墓主李安全,为仁宗仁孝弟越王仁友之子,崇宗乾顺之孙。西夏桓宗天庆十二年(1205年),与桓宗母罗氏合谋废桓宗自立,改元应天。六月,罗氏为子请封册于金,金册封为夏国王。蒙古多次用兵西夏,并破克夷门,进围中兴府。李安全亲自登城激励将士守御。蒙古兵引黄河水灌城,城中居民淹死极多。李安全遣使乞援于金,金拒绝出兵。李安全只得向蒙古纳女请和,夏金关系趋于破裂。西夏光定元年(1211年)夏齐王遵环废安全自立。同年8月安全死,年42岁,谥静穆皇帝,庙号襄宗,墓号康陵。  特别提示  1.在没有旅游专线的季节推荐包车前往,若打车前去则回程找车会比较困难。2.景区内没有购买水和零食的地方,景区门口的小店淡季时也经常不开,所以在前往景区游览前最好准备好饮水和食物。  地址: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东麓  类型:国家公园古迹陵园/墓地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电话:0951-5668960  官方网站:http://www.nxxwl.com/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含门票及往返电瓶车。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西夏王陵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中国枸杞馆

中国枸杞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枸杞馆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夏银川市德胜工业园区,由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筹划,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历时三年之久,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2011年获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中国枸杞馆以中华母亲河——黄河文化为源头,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枸杞养生文化为底蕴,潜心挖掘四千年中华枸杞的历史瑰宝,馆内分为杞褔馆、文化馆、养生馆和尚善茶馆四大部分。采用大量历史文献、文物、图片、雕塑,以及现代高科技声、光、电等表现手法,全面展示宁夏和中国枸杞的历史文化、产业现状、科研成果等,旨在传承中华枸杞四千年历史,弘扬传统中医理念及枸杞养生文化,倾力打造中华民族品牌,全力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发展。  中国枸杞馆的面世,为宁夏枸杞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外交”舞台,为百瑞源红动中国、走向世界奠定坚实基础,必将成为中华枸杞文化对外传播的圣地,对推动宁夏枸杞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景点类型:文化博物馆  营业时间:07:00-20:00(夏季)  08:00-18:00(冬季)  门票价格:20元/人  景点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德胜工业园区德成东路1号  景点电话:0951-8071777中国枸杞馆 中国枸杞馆 中国枸杞馆 中国枸杞馆 中国枸杞馆

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拜寺口北坡台地上一处西夏寺院遗址内,东南距银川市约50余公里。两塔东西对峙,相距80米左右,均为八角形密檐式砖塔,由塔身、塔刹两部分组成,塔身表面均装饰影塑彩绘。  东塔通高39米,由十三层塔身和塔刹组成,除第一层较高外,以上各层之间距离逐渐收缩,塔身之上为塔刹,由刹座、相轮和刹顶组成。塔身一层壁面平素无饰,二层至十三层及转角处皆有影塑彩绘装饰。  西塔通高40米,由十三层塔身和塔刹组成,除第一层较高外,往上各层之间距离逐渐收缩,一层塔身面南辟一券门,从券门可进入塔心室,塔心室平面呈圆形;二至十三层塔身每层八面各开一长方形佛龛,龛内各塑一尊彩绘造像,或坐或立,千姿百态。塔身之上为塔刹,由刹座、相轮和刹顶组成。刹座为八角形须弥座。  拜寺口双塔经考证,始建于西夏,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东麓拜寺口  类型:古迹古塔  游玩时间:建议0.5小时  开放时间:  9:00-18:00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拜寺口双塔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宁夏园艺产业园

  拥有现代化的五大展厅:主要花卉、蔬菜、水果、宁夏特色的园艺展示;其中集国际、国内珍贵植物和我区特色产品为一体的休闲植物园是观光、娱乐、休闲、度假、垂钓、餐饮的好地方;产业园为公众提供的休闲餐饮区更是观光、休闲、度假、垂钓、餐饮的主要场所。  塞上新天府:以黄河与宁夏自然山水为背景,以室内循环水道为载体,两岸贯穿宁夏著名的自然旅游景观,精心打造了南国风光、沙漠绿洲等八大 微缩景观,是畅游塞上江南最佳的观光选择。  多功能区:生产示范区,农产品物流区,主要是实施农业生产研究示范进行具有西北特色的水果、蔬菜 、食用菌、中草药和花卉等工厂化育苗生产;农产品深加工、批发、仓储、冷冻、电子交易、质检、穆斯林商业贸易’是购物交易的大舞台。  宁夏园艺产业园的定位是:充分发挥宁夏园艺产业园科技创新、示范培训、会展博览、观光旅游、展销物流、休闲娱乐等综合功能,把宁夏园艺产业园建设成西部乃至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现代化园区、成为永不落幕的永久性展示场所、我区新的4A级旅游景区。  我区现代农业的样板区、先进 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设施的展示区、拓展农业功能的先行区和培养新型农民的实训基地。 园区目前从业人数为650人,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500多人,从业农民平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远高于当地农民4675元的人均年收入。直接带动当地 130多户发展生产,通俗的讲就是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开始实现示范、引领作用。逐渐成为高端农产品的直接生产者、生产组织者 、标准的制定者、概念的设计者。馆内主要分为新品种展示,蔬菜单株高产栽培技术,蔬菜无土栽培模式区,多种不同的栽培模式,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实用价值,还包括不同庭院、 不同国家的花卉展示区。  地址:银川市贺兰县习岗镇经济桥四社宁夏园艺产业园  类型:采摘/农家乐  电话: 0951-7821529  开放时间:  08:00-16:30。 入园时间:平时08:30-15:00,周末节假日08:30-12:00

宏佛塔

宏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宏佛塔在贺兰县东北潘胡乡。是一座外形结构比较奇特的密檐式厚壁空心砖塔。塔身和塔刹高度相近,通高约25米。塔身3层,平面八角形。第一层南面辟一高为2.4米的券门,门楣上端两侧砖雕龙、凤图案。塔身每层上下有双重檐,檐下雕两组斗栱。塔身之上为塔刹。始建年代不详,从塔的建筑风格分析,可能是明代以前所建。  宏佛塔因年久失修,加之地震、地下水位升高及风雨的破坏和侵蚀,残毁极为严重。1987年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力量,邀请国内古建筑专家实地勘查,拟订维修方案。1990年初,此塔的维修方案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并由国家文物局投资近百万元,于同年6月至1991年10月按拆卸重砌方案,对宏佛塔进行了修缮。  在修复这座濒临倒塌的佛塔时,于刹座天宫内出土了一大批残朽的西夏文物,被《中国文物报》和文物考古专家、学者评定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同时还聘请了著名文物保护修复专家,对这批残朽的文物进行了抢救修复整理。  这批修复完好的文物有西夏绢彩佛画幅,彩塑佛像、罗汉、力士面像及身像18尊;西夏文佛经雕版200余块;还有幡带、木雕、木简、琉璃等近100件,其中绢彩画“炽盛光佛”、“玄武大帝”及彩塑佛都是宫廷艺匠的力作,也是我国佛教艺术品中的精美之作,对于研究西夏佛教文化、美术史、印刷史提供了系统的实物标本,具有极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地址:银川市贺兰县潘昶乡王澄村南面的一处废寺内  类型:古迹古塔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954-2032971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贺兰山农牧生态旅游区

  贺兰山农牧生态旅游区  贺兰山农牧生态旅游区地处贺兰山东麓暖泉段,距银川市40公里,北接沙湖、南临西部影视城,由宁夏贺兰山清真牛羊肉集团于2001年投资建设,2007年8月正式营业。依托连绵起伏的古汉墓,现已建成羊文化馆、世界名羊馆、牧羊人家、清真寺、千亩果园、休闲垂钓中心、贺兰山农牧人家小园等特色农牧业观光景点。在这里,羊文化馆向您展示:羊文化与人类文明的融合。让您了解羊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应用和贡献;斗羊表演等活动可以使您一睹羊的勇猛和威武;您还可以欣赏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空旷与辽阔,可以一睹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巍巍贺兰的雄姿;在这里,恰似座座山丘、逶迤连绵的汉墓群让您……回到那战马嘶鸣、兵戈铿镪、杀声震天的古战场;汉武帝披甲北击匈奴:霍去病大战胭脂山:飞将军李广慰军征西建奇功;西夏王点将抗元军。往事飘渺如烟,一桩桩、一幅幅名垂千古的历史画卷,马革裹尸的战争场面,使人倍感悲壮、苍凉,人们更期盼塞上“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丽和平景象。在这里,神气美妙的贺兰山睡佛尽收眼底,让人浮想联翩;在这里,独具风格的清真寺,让您体味穆斯林的宗教风俗与民族风情。  在这里,您可以尽情体会“穆羊人家”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还可以尽情品味回族小吃和牛羊肉等各类烹饪食品,让您一饱口服,回味无穷;百果园中蟠桃、山东大杏、冬枣、美国苹果、新疆梨您可以边摘边吃,享受果园采摘的乐趣;体会田园生活的浪漫。

夏金马河生态旅游区

  夏金马河生态旅游区  夏金马河生态旅游区位于贺兰县城东10公里处金贵镇火星村黄河岸边,南距银川市30公里,东隔黄河与兴庆区的黄沙古渡、马兰花大草原和兵沟汉墓群等旅游景区相望,2003年,由宁夏云升养殖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占地面积1万余亩,其中河滩地4500亩,黄河护岸林5000亩,奶牛养殖基地400亩,现有观光休闲垂钓池100亩,大水面节水生态型养殖池塘850亩。2007年新开挖改造850亩,修建观光休闲长廊5座,水上凉亭3座,种植观赏荷花150亩,养殖各种家禽50000余只。水产养殖主要品种有草鱼、鲤鱼、鲫鱼、鲶鱼等,均严格按水产品无公害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养殖生产,可年产各类鲜鱼30余万公斤。旅游区内水、沙、树、草、鸟五大景源有机结合,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现建有清真餐厅、洗浴中心、垂钓中心、休闲中心、黄河观光区、农家乐服务中心和养殖基地。  宁夏金马河生态旅游区集奶牛养殖、奶产品加工与销售、休闲洗浴、黄河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是您科考、投资、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的理想胜地。

北大湖“四水”生态园

  北大湖“四水”生态园  北大湖“四水”生态园位于立岗镇先进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毗邻立岗“2814”渔场,总占地面积1300余亩,现有养殖水面940亩,是一个以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为主的股份制渔场。2007年,合作社理事长杨金平对该渔场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大力发展  “四水”产业。目前,已投资30余万元对池塘进行了清淤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共整治高标准精养池塘380亩,大水面生态池塘560亩,新建生产用厂房500余平方米,硬化道路3公里,在大水面生态池塘上建观光休闲活动房7座,围绕大水面四周种植茭白8000株,种植观赏藕240亩,主养草鱼560亩,主养黄河鲶60亩。  今后,渔场将逐步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打造贺兰县北大湖“四水”生态园的品牌,以吸引更多的游钓业客户到该渔场进行观光休闲垂钓娱乐,使渔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三关口明长城

三关口明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银川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明朝蒙古鞑靼和瓦剌等部经常从内蒙古阿拉善台地进入贺兰山赤木口(今三关口),直驱平原各地。明统治者为了边防安全,特于三关口筑长城(明称边墙)设关隘,使其成为古代银川城防的“四险”之一。  三关口明长城位于银川市西40余公里的贺兰山南部。此关口是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银川至巴彦浩特公路穿关而过,在关口处可看到残断长城遗址。三关即从东向西,设头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称之为三道关。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原两山夹峙的山坳中,建有关隘。    宁夏银川

山嘴沟石窟壁画

山嘴沟石窟壁画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银川市西30余公里的贺兰山东麓,顺山嘴沟约8公里,即到葫芦峪,再北行约300米,至一陡峭山峰,山峰峭壁上有六个石窟。石窟系天然石洞加工而成,分上下两排,下排三个洞窟壁画全部剥落,上排三个洞窟中间和左边洞窟保存较好,中间洞窟壁画以小幅为主,有佛、菩萨、比丘、天神,供养人,动物等。左边洞窟以大幅为主,有观音图、说法图等。壁画以石绿、赭石、墨等颜料绘制,造型粗旷生动。壁画绘制年代待定。壁画上有明代嘉靖十三年、隆庆二年游人的题刻。  山嘴沟石窟壁画是银川地区目前唯一的一处石窟壁画,对研究银川地区早期佛教活动和佛教艺术有重要意义。1993年4月24日由银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银川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朱峰沟摩崖造像

朱峰沟摩崖造像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银川西30余公里的贺兰山东麓马莲口内,造像在沟北侧一块巨大的石壁上。  造像面积约十平方米。中间长方形佛龛内为释迦牟尼浮雕像,高2米,宽1.28米。圆面大耳,袒胸披肩。左手屈于腹前,右手垂于膝上,呈全跌坐坐于莲花台上。左面为老子线刻像,高2.2米,宽1.1米,头戴道冠,长冉飘胸,扶膝而坐;右边是孔子线刻像,高2.4米,宽1.3米。头束发,右手扶膝,盘腿而坐。  造像的年代待定。但雕刻手法纯熟,形象生动,不仅是贺兰山一处大型的石刻艺术,也上研究我市石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1993年4月24日,由银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银川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通昌南寺

通昌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通昌南寺  融汉、唐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为一体的金贵镇通昌南寺,位于贺兰县金贵镇回民聚集地新渠村,西距贺兰县城约15公里,东临黄河约1公里。是贺兰县最古老的清真大寺之一,距今约有100多年的历史,通昌南寺建筑风格独特,占地6670  平米,是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每逢主麻或每年回族传统节日,成百上千的穆斯林会聚一此,朝圣礼拜。寺院内建有礼拜大殿、沐浴室和古典风格的凉亭,还种植了许多珍贵的松柏、树木、花卉,整个建筑布局严整,规模宏伟。通昌南寺以其别具一格、典雅庄重的特点,以及浓郁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成为我县穆斯林群众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观之一。

洪广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洪广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