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慈悲慧眼感恩塔 | 慈悲慧眼感恩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寓意厚实,文化底蕴浓郁,极具博达深渊的藏传佛教文化色彩和古老厚重的传统建筑风格。慧眼感恩塔庄严气势、金碧辉煌,由塔基、塔座、塔锥和塔冠四部分组成,塔的四面均有13层台阶则代表了成佛的道路。四个塔柱分别以其立式结构代表“地”、条形结构代表“水”、方形镀金藏物结构代表“火”、极顶塔形结构代表“天”,形成佛教中所称的“四大和全”,构成了客观大自然物质存在的排列形式,代表生命之精华。极顶铜制宝瓶高度为6米,象征六道轮回,即:天、非天、人、旁生、饿鬼、地狱,塔壁四面均绘有巨大的佛眼则为佛教五眼(肉眼、-、慧眼悲慧眼感恩塔取意于尼泊尔博达哈大佛塔慈,亦称“慧眼感恩塔”,其建筑风格独特,、法眼和佛眼)中的慧眼,慧眼意为智慧之目,又称灵眼,代表佛的智慧、慈悲和觉悟,象征佛陀目视四方,警示世人善恶自有因果,只有止善,方能离苦得乐,只有心存感恩,才能带来希望,慧眼极具穿透人生和宇宙的力量。双眼间的圆形标志则表示完全证悟佛法的标志,慧眼下方宛如“?”标志为尼泊尔文数字“一”的写法,提醒人们世间现象显现的不二性,表示慈悲心和智慧心须在一-行,象征和谐一体。整塔从半空俯视形似曼陀罗,意为圆满和完整,象征和谐完整的宇宙。绘有慧眼的方形镀金藏物中装有藏传佛教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行人在此下方穿行一次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可辨明是非,忏悔往事,消灭灾难,修积功德。镀金藏物底座方形红色“三面”则表示佛教中的“三界”,既代表神仙和圣人所在的天庭为天界;人间或现实宇宙为人界;充满恐惧的阴曹地府般的世界为魔界。又象征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 慈悲慧眼感恩塔高为33米,象征海滨藏城地处海拔3300米地理表位,四个塔柱周长53米代表刚察建政年份—1953年,镀金华盖外缘所悬挂的31珠铜制铃铛发出的清脆叮当声代表刚察县31个行政村各族群众在海滨藏城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祈愿天下众生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塔柱间标有的“刚察”及“党的恩情深似海”字样则体现了海滨藏城各族群众在党的恩惠下,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建设家园的心理愿望和美好憧憬。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一位虔诚的信徒,他在经殿燃香、转经、磕长头、拜佛塔,在与佛诉说衷肠,在时光的感慨中体味着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在笼罩着神秘色彩的一层“情纱”中我们感受到仓央嘉措这位诗歌圣人对佛的虔诚,他在布达拉宫神秘的世界里,创作了一首首或似水轻柔或荡气回肠的诗歌佳作,而才情横溢的他却似一道柔美的彩虹,在历史的长河中惊鸿一瞥,便匆匆飘逝,留给三百年后的我们优美的诗句和无限的感叹。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诗坛的圣者,热情、质朴、勤劳的刚察人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了别具一格的仓央嘉措文化广场,让世人沉迷于仓央嘉措神圣的文化乐园,了解世间最美的情歌,品味和感悟大师最具人格魅力的一面。 |
仓央嘉措文化广场 | 仓央嘉措(1683——1706),六世0-,出生在西藏门隅拉沃宇松地方,取法名为罗桑仁钦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出众的才华,成就了他在藏族诗歌艺术圣坛上的地位,他写下了世间最深情的诗篇,演绎世间最美最纯的情怀,他用年轻的生命,阐释了诗歌之美、佛法之真。这位诗歌大师,藏传佛教的圣者就这样驻足环湖草原,在圣洁的青海湖仙女湾悄然遁去,他和他的诗歌在青海湖得到了永生!善良而质朴的刚察人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了别具一格的仓央嘉措文化广场,让世人徜徉于仓央嘉措神圣的文化乐园,领略世间最美的诗歌,品味和感悟大师最具人格魅力的一面,它印证了刚察儿女最深情的缅怀和追思——永远怀念这位步入红尘之中的圣者。 青海湖的风声依旧在浪尖飘洒,仙女湾的天鹅早已成为瑶池灵魂的守护者。大师是一种佛缘,是一位诗僧,是一弯挂在天边永不消失的彩虹,诗情画意的刚察草原,让灵魂与境界互相融合,渲染在梦幻般的青海湖。 仓央嘉措诗歌千古流芳于雪域高原、梦幻湖畔,青海湖的风声入禅,那湛蓝的湖水,溅落在草原儿女的双眸间,闪现一缕最耀眼的光芒,如同仓央嘉措充满人性的诗歌,普照世间所有的心灵。 仓央嘉措(1683——1706),六世0-,出生在西藏门隅拉沃宇松地方,取法名为罗桑仁钦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出众的才华,成就了他在藏族诗歌艺术圣坛上的地位,他写下了世间最深情的诗篇,演绎世间最美最纯的情怀,他用年轻的生命,阐释了诗歌之美、佛法之真。这位诗歌大师,藏传佛教的圣者就这样驻足环湖草原,在圣洁的青海湖仙女湾悄然遁去,他和他的诗歌在青海湖得到了永生!善良而质朴的刚察人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了别具一格的仓央嘉措文化广场,让世人徜徉于仓央嘉措神圣的文化乐园,领略世间最美的诗歌,品味和感悟大师最具人格魅力的一面,它印证了刚察儿女最深情的缅怀和追思——永远怀念这位步入红尘之中的圣者。 青海湖的风声依旧在浪尖飘洒,仙女湾的天鹅早已成为瑶池灵魂的守护者。大师是一种佛缘,是一位诗僧,是一弯挂在天边永不消失的彩虹,诗情画意的刚察草原,让灵魂与境界互相融合,渲染在梦幻般的青海湖。 仓央嘉措诗歌千古流芳于雪域高原、梦幻湖畔,青海湖的风声入禅,那湛蓝的湖水,溅落在草原儿女的双眸间,闪现一缕最耀眼的光芒,如同仓央嘉措充满人性的诗歌,普照世间所有的心灵。 |
舍布齐岩画 | 交通:位于刚察县泉吉乡年乃索玛村石蒲滩舍布齐沟的山顶上,东距青海湖8公里,海拔3600米,可从刚察县乘出租车前往。 岩画画面高2.8米,宽3.4米,现存有23幅个体形象,内容为动物、狩猎等,所有图象均出自垂直打击法,线条粗犷豪放,景形象古朴生动。专家考证为唐初作品。1986年5月27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舍布齐岩画共分三组: 第一组:18个形象。面东。画面形象有牦牛、鹿、羊、人骑马、马驾车、骑马狩猎以及藏文等。所有形象均出自垂直打击法。人骑马的形象制作得非常概括,骑马猎手和藏文为后人所为,其余形象均为早期作品,马驾车为未完成作品,有些形象由于岩面剥落已致残。 第二组:6个形象。面东。画面形象的牦牛、猎手、羊、狼、鹰等。画面上方为骑马狩猎图,被狩猎的牦牛形体高大,牛尾未端打制出一环形(实为未制作完的球形),牛为小头隆肩,身体造型拙重,给人以雄健感;猎手骑马射猎,腰悬缒杖,弯弓待发。两者造型、打制皆精,为垂直通体打击。中间一幅为兽逐图,即一只狼追逐一匹马和一只羊,这幅兽逐图出自垂直打击法,为早期作品,但近人又重新加工过。画面最下方为一鹰形物,垂直通体打击。 第三组:3个形象,面东。均为牦牛。均出自垂直打击法,三个形象打击精细,制作考究。 舍布齐岩画中的骑猎图是一幅具有断代意义的画面。骑猎者身上佩有两种武器:一种是弓箭,另一种是骑者腰间为长形的、其一端饰以球形物的武器。在青海地区岩画中,这种缒杖除舍齐岩画外,尚见于野牛沟、卢山等岩画地点。 |
情人崖 | 传说情人崖在当地是男女恋爱时立誓的圣地。石崖间有一块像黑板一样光洁的石板,男女相爱后,只要在那块石板上刻上各自的名字,就意味着从此恩爱相依,白头偕老。这原本是很神秘很浪漫的情爱之事,可是,到后来此崖上却常常发生为爱而殉情的事。他们将彼此的名字刻于崖壁上获将美丽的爱情宣言刻于崖上,总认为就可以白头偕老了,可是,残酷的现实生活总是与美好的愿望相悖,很多人都在现实面前变得酥软无力,经不起吸引,改变了原定的航道。这些在沙柳河汹涌涨水的季节,跳崖自尽的青年男女,使一度美丽的情人崖,变成了凄残的送命崖。后来为了让那些为爱殉情的灵魂得到安息也为了杜绝再发生这样的事在情人崖树起了经幡修建了祝福雕塑(佛手)。祝福雕塑主像为期克印的佛手手持金刚降魔杵。高17.2米、底部直径3米。其中主像高4.5米,基础高3米,合计总高度7.5米。 情人崖上原先没有经幡,也没有佛手雕塑,据说,树起经幡和雕塑佛手的地方,十分神圣。这与当地的宗教有关。说来也怪,自此,情人崖上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我们真的要感激那些胸怀仁慈和怜悯的人们! 刚察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地方,主要有藏、蒙古、回、土族、撒拉、汉族等等。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70%以上,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人民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发展,雄伟壮丽的大自然造就了刚察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具有高原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各民族人民群众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其中藏族、土族、蒙古族还有部分汉族信奉佛教,回族、撒拉信仰伊斯兰教。 |
湟鱼家园 | 刚察沙柳河畔,山花烂漫、鸟翔鱼跃、景色迷人,它是中国唯一观赏裸鲤洄游奇观的好去处。这里有祥和塔生态区、有情人崖、有观鱼放生区、有祈福和感恩雕塑、有青海湖精灵--青海裸鲤(俗称湟鱼)。每年的六、七月沙柳河畔的湟鱼家园在夕阳的斜照下更多了一份迷人景象、湟鱼成群洄游到沙柳河延续生命恰似千帆竞发在沙柳河里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和“鱼丁兴旺”的景象让人叹为观止。 每年的6月中旬到8月中旬(农历的端午节到立秋)是湟鱼的最佳观赏时期。春夏之交湖里的湟鱼却蕴藏着一种力量,在这个季节离开青海湖,开始它们最重要的旅行。它们启程了,湖内的产卵亲鱼开始在环湖各大河流的河口地带集结,然后成群地逆流而上,向着它们世代相传的产卵圣地进发。起初,只见少量鱼群走走停停,溯河而来,接着大批的鱼群涌了上来,数不清的黑色锤形身体以及淡黄色鱼鳍瞬间塞满了河道,河水顿时暗了下来,河道里流得仿佛已不是水,而是湟鱼。每年刚察县都会迎来了许多游客前来观鱼,游客们怀着“善待青海湖精灵,静观湟鱼洄游”的心愿,在这边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的足迹。沙柳河畔的湟鱼家园也静静地为这方儿女、生灵祈福着、祝福着…… 七月的高原海滨藏城-刚察沙柳河畔的黄鱼家园是您放生、祈福、度假的理想圣地。 |
仙女湾 | 仙女湾位于青海湖北岸,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湿地景观独具特色,尤其是数十种鸟类钟爱的迁徙栖息之地。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有诗为证:《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中原天子,西部女王,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而这首诗却告诉我们西王母迟迟未能等到心上人的到来,现在只有这些天鹅仙女们的化身每年飞到这里,向世人展示,在无限蓝天下,仙子们在这里驻足、栖息,冰清玉洁、婀娜多姿,给冬日的青海湖增添了几份灵气,形成靓丽风景。“仙女湾”便得名于此。朋友们这里也有这样的传说,传说中六世0-途径青海湖边,被这里透明的湖光大自然吸引,仿佛听到神在呼唤,便踏浪入海,而女性的青海湖顿显神灵,仙女奏琴吹唢,仙鹤结群飞舞,大师就这样消失了,也有人说他随从仙子们赴天上仙境了。这足见她的魅力是无穷的,仙女湾也由此而出名了。 每年的6月——10月间,仙女湾湿地在不同的季节绽放出不同颜色的花卉,红的、黄的,就像自然亲手编织的地毯,展现在你的眼帘,可称为是“花的海洋”一点也不逊色,同时这里还以浓郁的宗教文化和历史传说引导当地的信教群众年年择吉日到此煨桑、祭海。 |
沙陀寺 | 沙陀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亦称“沙托寺”、“尕旦寺”藏语称“扎西群科林”,意为“吉祥0洲”。现址位于县治西南46公里青海湖西岸的黑土根,在今泉吉乡境内布哈河畔的单龙沟。该寺故址在今泉吉乡西南6公里的年乃索麻地方,南距青海湖约1公里,寺院建在泉吉河与阿斯汉河之间隆起的山梁上,顺地形一直延伸到青海湖畔。 |
沙柳河祥和塔 | 沙柳河祥和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沙柳河祥和塔位于刚察县县城西面,高21米,宽17米,围绕塔基周围共有108个经桶,与佛珠的108颗珠子相同。塔基之上建立着32个小塔,其中31个塔代表着刚察县31个乡镇村,另一个代表着刚察县佛协围绕着塔座,塔座四周绘有藏族图腾雪狮,用民族图腾捧起的塔座装满了全县各乡牧民亲手制作的泥塑雕塑,塔座底层度母佛像,中层是神塔肖像。在神塔肖像上还放置了21个度母塑像,每个塑像高1米。塔瓶中装满了经书。塔中装有虔诚向往和平的藏民族制作的泥塑佛像、-,佛塔的正前方修建了本康。民族祥和塔预示着刚察各族人民和睦共处,意在保佑刚察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 |
二十一度母本康 | 度母本康即卓玛本康,“本康”意为“十万佛殿”,“度母”是度脱和拯救苦难众生的一族女神,同时也是藏传佛教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共计二十一尊。二十一度母在藏族地区被广大信徒或百姓普遍敬拜。卓玛共有21个法相,即二十一度母,她们各有自己的职司和密法心咒。她们的称谓也是依据各自的特征。藏民族认为,二十一度母能救度狮子、大象、毒蛇、敌人、盗贼、镣铐、火水所致的8种灾难和恐惧。也有认为救度16种灾难的。除此在顺境中还可增加顺缘、增长福寿,对众生有情利益甚大,被尊为世间生死轮回中拯救一切众生的度脱之母与诸佛所有事业的担负者或佛母。 |
沙柳河景区 | 沙柳河景区位于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城南部,因沙柳河而得名。沙柳河发源于刚察县境内第一高峰桑斯扎山南麓,全长95公里,流经县城后注入青海湖,流域面积1320平方公里。 刚察县沙柳河景区是中国唯一观赏裸鲤洄游奇观的最佳景点之一,每年夏季6至7月份,青海湖湟鱼逆流而上,他们密集成群,溯河洄游刚察境内的沙柳河、布哈河、泉吉河受精排卵。通过浅滩时,背鳍露出水面,恰似千帆竞发,最终在适宜的产卵地方形成数十里河道“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世居此地的藏族有“骑马涉水踩死鱼”之说,真可谓是生命演绎的奇迹。 |
三牲拉则 | 拉则:蒙古语称“俄堡”,藏语叫“拉则”,是祈求平安的意思。“三牲拉则”它是由自然死亡的神马、神牛、神羊的头堆砌起来的,所以叫“三牲拉则”。它的高37米,据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1652年,五世0-罗桑嘉措进京受封返藏途中经过此地,看到这里的马、牛、羊膘肥体壮,水草丰美因此在此立拉则来保佑草原的人畜兴旺、繁荣昌盛。当时他37岁,为此这个拉则高度以37这个吉祥数而立。“拉则”一般是在山头上,是当地山神的标志和象征,是藏区地方原始宗教自然崇拜之地。 |
马头俄博 | 在青海高原饲养的畜种主要有牛、羊和马三种。其中善走识途的马的用途转为骑乘。作为交通工具,马在畜牧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牧民放牧、出行的亲密伙伴。马头俄博是牧民用野马的图腾和马头堆积而成,为其拉起五彩经幡,以此来祈求人民生活幸福、马匹优良。现今还流传着这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方式,用优良马匹的马头来堆积祈福。同样人们用这种方式来纪念缅怀先祖、享受着先祖丰富的劳动成果和留下的伟大财富。 |
刚察骆驼山 | 骆驼山位于刚察县伊克乌兰乡刚察贡麻村,离刚察县城10公里处,因其状态酷似骆驼, 遂名之。这座山不像夏格日山那样崎岖高耸,土黄色的山岗连绵起伏,山体没有棱角,浑厚丰满,显得十分沉稳。山上有藏族特色的玛尼石刻、五彩经幡、坛城。站到骆驼山上极目远望,远处山峰叠嶂,蓝天白云,可欣赏到刚察独特的大草原美景和沙柳美景。 |
羊头俄博 | 羊头俄博景点位于刚察县沙柳河镇兴海村境内,在县城以南12千米处。此处灌木丛生,绿草如茵,溪水清澈,在袅袅饮烟中巍峨矗立的俄博隐隐可显,给人一种返扑归真的自然之美。尤其是8、9月份赤麻鸭、黑颈鹤、大天鹅等鸟类聚集于此地,构成一幅迷人风景线,是游人避暑消夏的理想场所。 |